Modern Linguistics
Vol. 08  No. 04 ( 2020 ), Article ID: 37206 , 7 pages
10.12677/ML.2020.84078

The Constr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Civilization Outloo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Based on Xi Jinping’s Keynote Speech at Conference on Dialogue of Asian Civilizations

Wenjuan Wang1, Song Guo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2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Received: Aug. 3rd, 2020; accepted: Aug. 17th, 2020; published: Aug. 24th, 202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China, the western countries believe that the enhancement of China’s influence is to form a confrontation with Western civilization trying to stigmatize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In this context, China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initiated the Conference on Dialogue of Asian Civilizations to explain the inclusiveness, equality and openness of China’s civilization to the world, and to contribute China’s wisdom, China’s plan and China’s strength to common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world. Taking Xi Jinping’s keynote speech at the 2019 Conference on Dialogue of Asian Civilization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uses Fairclaugh’s 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speech.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this speech, the national leader use conceptual metaphor, intertextuality at the text level, and interdiscursivity at the discourse level to explain China’s civilization outlook and new diplomatic concepts, which helps to arouse the audience’s sympathy, promote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China’s civilization outlook properl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a’s civilization outlook.

Keyword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onference on Dialogue of Asian Civilizations, Civilization Outlook, Conceptual Metaphor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文明观的建构与传播

——基于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主旨演讲

王文娟1,郭松2

1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2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收稿日期:2020年8月3日;录用日期:2020年8月17日;发布日期:2020年8月24日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影响力的增强是为了与西方文明形成对抗,给中国国际形象带来污名化。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议发起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向世界阐释中国文明的包容性、平等性、开放性,为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繁荣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本文以习近平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演讲词为例,运用费尔克劳(Fairclaugh)的语篇分析方法对该演讲词进行语篇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领导人在对外演讲中通过在文本中恰当地运用概念隐喻、在文本层面进行互文、话语层面进行互语等策略,来阐释我国的文明观和外交新理念,有助于引起听众的共情,促进世界理解我国的文明观,进而为我国文明观的建构与传播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文明观,概念隐喻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普遍恐慌。国际舆论有一些言论和说法,认为中国影响力的增强是为了与西方文明形成对抗,给中国国际形象带来污名化。理论构建的文化根基差异为不同国家之间彼此理解和诠释各自的对外政策和行为造成了困难,对于处于弱势话语地位的国家尤其如此,如很多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理念和政策经常理解得不全面、不准确、不到位 [1]。

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向世界阐释中国文明的包容性、平等性、开放性。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正式提出了“亚洲命运共同体”概念,并倡议发起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旨在传承弘扬亚洲和世界各国文明成果,搭建文明间交流互鉴的平台,促进亚洲协作互信,凝聚亚洲发展共识。习近平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演讲作为一种语言符号、话语实践及社会实践,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国际秩序和两种文明观,并表达了建构国际文明新秩序的美好愿景。

2. Fairclough的话语实践分析框架

本文采用Fairclough新的批评性语篇分析框架 [2]。该框架以社会问题为导向,以社会变革为研究目的,突出话语实践作为文本结构与社会结构连接体的作用,重点对话语实践展开分析 [3]。

Fairclough认为话语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是一个同时包含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话语事件,是构成社会实践活动的符号成分。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框架,以处于文本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起到连接作用的话语实践为研究的核心 [3]。Fairclough对话语实践的分析包括研究文本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具体来讲,对话语实践的分析包括对话语秩序的分析(结构分析)和对话语互动的分析(互动分析)。前者是社会结构在话语符号层面的反映;后者则是对具体的符号活动的分析,如对话、访谈、文本及电视节目等 [3]。其中,互动分析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2]。

3.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演讲的话语实践分析

话语是社会实践、话语实践、以及篇章三者的复合统一体 [4]。首先,从篇章层次上看,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演讲是一种特定的体裁,以正式语体为主。其次,从话语实践层面看,国家领导人演讲作为外交话语是政治领域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影响着国家形象和国际关系的发展。最后,从社会实践层面看,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演讲是国家外交行为的组成部分,该演讲词背后是代表中国政府的机构话语、国家话语,体现着国家意志和外交政策,表达着中国立场、态度和观点。因此,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演讲作为政治语篇是一种话语实践,不仅在社会实践中产生,而且反作用于社会,为建构未来世界文明新秩序提供中国的实践和经验智慧。

3.1. 结构分析

根据Fairclaugh的理论,在宏观层面,结构分析即是对话语秩序的分析,通过对话语秩序的分析来揭示语篇之间的这种等级关系,进而揭示语篇背后的权力关系 [3]。

话语秩序是社会秩序在语篇层面的反映,是社会文化实践在语篇上的历史印记 [4]。话语秩序是符号差异的社会结构——是不同的意义表达方式(即不同的话语,体裁和风格)之间关系的特定社会秩序 [2]。

话语秩序的一个表现是支配性:在特定的话语秩序中,一些表达意义的方式是占主导的或主流的,其他的则是边缘的、对立的或“可替代的” [2]。在习近平演讲词中,话语秩序体现在以西方世界主导的“文明冲突”话语和中国及亚洲各国所认同的“文明共存”话语的关系上。“文明冲突”(即西方文明观)话语的核心是“冲突”,认为文明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中国所倡导的“文明共存”(即世界文明观)话语认为文明是多元、平等的,呼吁不同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虽然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占有一席之地,也逐渐掌握了一些话语权,但当今世界仍由西方国家主导,西方国家的文明观话语仍甚嚣尘上。虽然这两种话语可以同时出现在公开演讲中,出现在互联网和新闻报道中,但是西方世界占主导的“文明共存”话语相对于中国所主张的“文明共存”话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话语秩序的第二个特点是语体链。语体链也是体现着结构关系的话语秩序。语体链是通常情况下不同语体间的顺序关系 [3]。关于该演讲词的语体链,主要针对该大会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展开谈论。

首先,在发表演讲之前,习近平在大大小小的对外交往活动及会议上提出过“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同时,中国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与有关的国家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活动,为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在会议之前,举办新闻发布会,各主流媒体对该会议及领导人即将发言进行报道宣传,引起国内外对此次会议的关注。会前的具体语体链如下:

2019年5月9日,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徐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于5月1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

2019年5月1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题纪录片《亚洲文明之光》。

2019年5月13日至16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新闻中心运行。

2019年5月15日晚,亚洲文化嘉年华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致辞。

通过会议之前的语体链可以看到,一方面,新闻报道为会议及习近平演讲打造舆论优势,引发关注;另一方面,这些新闻报道、纪录片、发布会、新闻中心、文化嘉年华等的主体都是我国政府,通过不同语体服务于会议主题和倡议,使各国来宾全方位、多感官地感受中国的外交新理念。

会议期间,除了开幕式以外,还包括六个平行分论坛、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周活动,共四大板块,涉及相关活动110多项。围绕会议主题开展的分论坛、展览、巡演、文化沙龙、美食节等从不同侧面,以多种体裁和形式与会议主题相呼应,成为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缩影。同时,会议期间官方媒体的专题报道,也构成语体链的重要一环。例如,新华网针对“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展了一系列报道,对进行深度解读。

会后,大会在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基础上,与会各国达成广泛共识并发布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文件。同时,参加大会的中外机构签署了一系列多边、双边倡议和协议,发布一批重大项目成果和研究报告,形成了一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务实举措和合作成果。

通过观察发现,无论是会议前期习近平在外交活动上的讲话、媒体的相关报道、政府办公室新闻发布会、还是会议期间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专家发言,抑或是会后发布的会议共识,签署的多边协议,发布的项目成果和研究报告等,这些不同的语体在时间上前后进行,在主题上相互呼应,形成一个语体链,共同烘托出此次文明交流大会“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题。

3.2. 互动分析

互动分析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个是互语分析,一个是语言/符号分析。“互语”总的来说指语篇与语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语言/符号分析”包括对文本整体结构的分析、小句子整合、小句以及词汇等的分析 [3]。本文在“语言/符号分析”层面主要针对习近平演讲词中的词汇隐喻含义和整体结构的进行分析。

3.2.1. 互语分析

互语分析是对特定文本所混合的语体、话语、风格的分析,以及不同的语体、话语或风格是如何在文本中表达(或“工作”)的。这一层次的分析介于对文本的语言分析和对社会事件和社会实践的社会分析之间 [5]。因此,互语分析既纵向地识别出一个文本所采用的不同语体和话语,又横向地分析这些话语和语体在文本中如何协作的 [2]。

纵向结构方面,不难发现演讲中主要出现了两种不同体裁的文本形式。一种是“叙述性的文学体裁”,另一种是“呼吁性的倡议体裁”。前者在演讲词中回顾亚洲文明部分尤为明显(原文第5~8段)。习近平在演讲中通过运用叙述性的文学体裁形式,将亚洲文明发展史缓缓道来,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情,描绘了一幅血脉相连的、有着共同追求的亚洲文明图,向世界表达“文明平等”、“文明共存”、“文明互鉴”的文明观是亚洲各国共同的、历史的选择。至于后者,由于此次演讲目的就是发起中国倡议,因此呼吁性的“倡议体裁”在文中随处可见。首先,文中多处以“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为段与段之间的连接,这一称呼语的使用多是倡议书体裁的特征。其次,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到亚洲人们的三个共同期待和中国的四点主张、四项中国行动时,大多运用呼吁性的“倡议体裁”,通过充满力量和号召力的表达方式,向听众及世界表达亚洲人民期待和中国主张。

横向结构方面,该演讲叙述性的“文学体裁”与呼吁性的“倡议体裁”之间存在着经常性的转换,这种转换构成了演讲中“倡议的必要性(原因)阐释”与“发起中国倡议”之间的自然过渡。这样的行文使中国倡议的发起更加自然、更加有理有据,表明了“中国倡议符合亚洲各国的共同期待”的事实,从而成功表达了此次大会中方所期待的“亚洲各国避免争端和分歧,重点就亚洲人民共同期待、合作共赢的方面展开交流和对话”的主题。

3.2.2. 互文分析

互文性是指文本所具有的对其他文本片段的摄取性,这种摄取性既可以与其他文本片段形成明确的对立,也可以与其融合,表现形式为吸收、抵触、反讽呼应等 [6]。习近平在2019年亚洲文明大会上的演讲中多次出现互文。

一方面,作为大会主题的“命运共同体”话语多处出现,形成互文。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记者会上的讲话致辞,到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的致辞,以及习近平与希腊总统的会谈,这些讲话中都提到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大会上演讲的主题相一致。同时,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文明对话”的主题其实就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所倡导的“文化交流”,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重点方向。

通过融合和吸收先前讲话提到的“命运共同体”概念和解释,与之相呼应,形成互文,体现了“命运共同体”话语的体系化,说明了“亚洲命运共同体”概念与中国一贯坚持的外交理念相契合,属于“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细分话语;而文明交流互鉴则是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体现;同时,这也体现了“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习近平在演讲提出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四点主张”(即,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四点主张,实际上是对五年前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系统阐释的三点态度和原则(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的继承与发展。今日所说的“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便是坚持“文明是多彩的”;“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体现了中国一贯坚持的“文明是平等的”观点;而“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则体现了中国所提倡的“文明是包容的”主张。习近平通过间接引用先前演讲中所提出的倡议,与之形成互文,既有利于唤起人们的共情,加深理解,又体现了坚持平等、包容、开放的文明观是中国的一贯主张。

3.3. 语言/符号分析

3.3.1. 文本整体结构分析

根据文本各部分所要完成的任务,从整体结构上看,该演讲的基本的结构是:发起倡议 + 倡议背景(原因) + 提出方案 + 重申态度 + 再次倡议。具体来讲,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首先,作为此次大会的发起国和主办方,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开幕式上的发言欢迎各国来宾,表达了此次会议的主题,即发起倡议(第1~3段);习近平主席回顾亚洲文明史(第5段),列举亚洲文明成果(第6段),展现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的历程(第7段),阐明亚洲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史的重要贡献(第8段),进而首次提出“文明自信”的概念(第9段)。

其次,明确此次会议举办的背景(原因):一方面(第2、3段)应对当前国际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的需要;另一方面,开展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出自亚洲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着,贡献中国方案:一方面,提出交流互鉴四点主张,另一方面,宣布四方面行动计划。

随后,表明中国态度,即采纳世界文明观念,坚持文明是平等的、包容的、共存的。该演讲词层层递进,以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向世界表态:中国自古至今一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践行者。

最后,再次发起倡议:号召亚洲各国为亚洲交流互鉴贡献方案,拓宽路径。

3.3.2. 词汇层面的概念隐喻分析

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作为认知模式的隐喻性语言普遍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中,且体现在语言使用的方方面面。拉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 [7] 指出,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足是将始源域(source domain)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源域即喻体,是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概念。目标域即本体,是一个陌生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概念。概念隐喻就是通过跨域映射,把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映射到陌生的认知域上,以达到自己最初认知的目的。在文本方面,针对该演讲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演讲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隐喻主要有两大类:建筑隐喻和有机体隐喻。

首先,建筑隐喻在阐释国家政策和倡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建筑包括基础、建设者、设计师、建筑材料、长期的建筑过程以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8]。由于人们都熟悉建筑搭建的过程,因此使用建筑隐喻,通过将抽象、难懂的外交理念具象为建筑、搭建建筑的各个环节或建筑的各个部分,更有利于帮助听众的理解。

a) “回顾历史、展望世界,我们应该增强文明自信,在先辈们铸就的光辉成就的基础上,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b) “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共同繁荣的亚洲。经济发展是文明存续的有力支撑,繁荣富强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基石。”

c) “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d) “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

e) “希望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演讲中,在句a)和句d)中,将整个文明的发展与传承看作搭建大厦的过程,将先辈们铸就的光辉成果成就看作是亚洲文明这个大厦的基础。这意味着,要在先辈们搭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就要继承前人文明交流互鉴的经验,积极展开交流与合作。在句b)中,在建筑结构上,文明是上层建筑,经济是下层支撑;将国家进步过程看作建筑搭建过程,将经济繁荣与国力强盛作为下层基础,从而强调了经济建设与国力强盛在文明发展史在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在第句c)和第句e)中“亚洲、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建筑,各国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这个建筑的基础,因此亚洲各国之间的交流就是搭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个建筑基础的过程。“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构建亚洲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座大厦的建筑材料。通过这样具象的建筑隐喻生动地阐释了各国积极开展行动,进行合作共赢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必要性。

其次,在习近平演讲中,运用的有机体隐喻具体主要是“文明是花朵”隐喻和“国家是人”隐喻。

第一,“国家是人”有机体隐喻:

拟人隐喻符合人的思维习惯,能够帮助受众激活已有的自身体验,用于理解本体的某些抽象特征 [9]。莱卡夫 [7] 指出政治话语中使用拟人隐喻可以增强说服力和影响力。在本文中,多次将“国家”,“文明”比作人,具体分析如下:

a) “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

b) “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

c) “维护和平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肩负起来的责任。”

d) “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e) “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在上述例子中,习近平在演讲中通过把“齐心协力,共同应对”、“肩负、“主动融入”等作为人类才有的动作,以及“梦想追求”、“宽广胸怀”、“态度”这些人类具有的思想追求和品质赋给了“国家”,这些拟人隐喻将“国家”看作一个具有思想追求的人,暗示国家、政府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主动地开展合作交流,肩负责任,融入国际社会,并且选择采取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彼此的文明与文化。这对于中国呼吁世界各国响应中国“命运共同体”的号召,促使各国政府共同面对挑战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文明是花朵”有机体隐喻:

花朵隐喻并不常用,但花朵的特性是众所周知的:花朵不分品种,都是美的象征;它的生长需要养分的滋养,并且有着自己的生长周期。因此,花朵的隐喻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a)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b) “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c)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d)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e) “……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将文明比作“花朵”,每一朵“花朵”都是美丽的,有其独特的美,寓意“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花朵是美的,充满生机的,有着新陈代谢、生长周期的特点,花朵的这些特性分别寓意:世界各国文明有其独特的价值,文明具有生命力和兴衰的循环,而文明交流可以使其发展壮大、给与彼此养分、保持其生命活力。这两个概念隐喻映射成功地将中国的文明观传达给世界,引发听众的共鸣,传达了中国文明观众强调“文明平等、包容、共存”的特点,也印证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4. 结论

本文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演讲词为例,运用费尔克劳的语篇分析方法对演讲词进行结构分析和互动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领导人在对外演讲中通过在文本中恰当地运用概念隐喻、在文本层面进行互文、话语层面进行互语等策略,建构了我国包容、平等、开放的文明观,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倡议。而通过在演讲中运用这些策略,能够引起听众的共情,有助于世界各国准确、有效地解读我国的文明观和外交新理念,进而为我国文明观的建构与传播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文章引用

王文娟,郭 松.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文明观的建构与传播——基于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主旨演讲
The Constr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Civilization Outloo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Based on Xi Jinping’s Keynote Speech at Conference on Dialogue of Asian Civilizations[J]. 现代语言学, 2020, 08(04): 573-57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0.84078

参考文献

  1. 1. 孙吉胜. 传统文化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7(4): 2.

  2. 2. Fairclough, N. (2001) The Discourse of New Labou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ian, H.L. and Zhao, P., Ed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ssential Readings,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Tianjin, 181-225.

  3. 3. 田海龙. 语篇研究: 范畴、视角、方法[M]. 上海: 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 2009: 140-152.

  4. 4.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gman, London and New York, 10-75.

  5. 5. Fairclough, N. (2003) Analys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218.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697078

  6. 6.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Polity Press, Cambridge, 84.

  7. 7. Lakoff, G. and Johnse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ondon, 150-162.

  8. 8. 吴永翠. 关于中美“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批评隐喻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 54.

  9. 9. 朱晓琴. 拟人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 [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 13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