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0  No. 12 ( 2022 ), Article ID: 59012 , 7 pages
10.12677/ML.2022.1012396

“V不了什么N”构式探析

范玉媛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8日;录用日期:2022年12月5日;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3日

摘要

“V不了什么N”作为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一个表达式,主要由“V不了”和“什么N”构成,整个构式在语法层次上可分析为“述补结构 + 宾语”;语义上,分析了动词、宾语和语境的情况及其浮现的具体构式义,发现其构式义为表达说话人主观全量或接近全量的否定判断。从语用角度来探析该构式的焦点、信息表达等话语功能,发现“V不了”述补结构表达了说话人对某事发生的可能性或能力的否定,“什么N”是构式表达的焦点,其中的“什么”在构式中加强了说话人的主观否定情绪。双重的强调使整个构式的否定全量义得以实现,也表达了说话人的主观负向情绪。将“V不了什么N”与相关表达式“V不了N”和“什么N都/也V不了”进行对比,进一步证实了该构式的主观性及全量义特征。

关键词

构式,V不了什么N,主观性,全量义

“V buliaoshenme N” Construction Exploration

Yuyuan Fan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Nov. 8th, 2022; accepted: Dec. 5th, 2022; published: Dec. 13th, 2022

ABSTRACT

As a common expression in modern spoken Chinese, “V buliaoshenme N” is mainly composed of “V buliao” and “shenme N”, and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can be analyzed as “complement structure + object” at the grammatical level; Semantically speaking, a specific constructed meaning emerge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verbs, objects, and contexts, that is, to express the negative judgment of the speaker’s subjective full or close to full quantity. From the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the focus of the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expression and other discourse functions are explored,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V buliao” complement structure expresses the nega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r ability of something to happen, “shenme N” is the focus of the construction expression, and the “shenme” in the construction strengthens the speaker’s subjective negative emotions, and the double emphasis makes the negation of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realize the full meaning of negation, and also expresses the subjective negative emotions of the speaker. Comparing “V buliaoshenme N” with the related expressions “V buliao N” and “shenme N dou/ye V buliao” further confirms the subjectivity and full se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nfiguration.

Keywords:Construction, V buliaoshenme N, Subjectivity, Full Amount of the Righteous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V不了什么N”是现代汉语口语表达中常见的一个表达式,我们可以将其层次划分为“V不了/什么N”,由此可见,整个构式由述补可能式“V不了”和名词性成分“什么N”构成。较多学者对“V不了”的研究聚焦于其语法意义、焦点、情态或其与相关格式的对比分析等,对于“什么N”,前人关注较多的是“什么”为典型的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及其原因。

“V不了什么N”的语法、语义和语用功能无法完全从其组成部分“V不了”和“什么N”推出。借鉴Goldberg的观点 [1],本文认为“V不了什么N”是一个构式,其作为一个整体的构式表达了某个构式义,主要是指说话人主观的接近全量或全量的否定判断。在解析构式语块和构式义的基础上,更应说明该构式的语境适切度 [2],针对该构式,我们将从语用上的焦点、信息表达等方面说明其语境适切度,进一步解析构式,探索构式成因。

2. 构式及构式义解析

“V不了什么N”的构式义:表达说话者的主观否定判断,即对某事发生的可能性或能力几乎为零或确定为零的主观判断。如:

① 不过,炒“红”一本书,炒出一个“作家”,终究也伤不了什么大雅。(《人民日报》1995)

② 这种进修的效果可想而知。一方面,企业领导人学不了什么东西,浪费时间和金钱;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人民日报》2000)

例①中的“伤不了什么大雅”指的是说话人对炒“红”一本书,炒出一个“作家”这件事的影响的全量义主观判断。而例②中的“学不了什么东西”表示的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全量义主观判断。

2.1. 动词与宾语的主要特征

我们在BCC语料库搜集文学作品及报刊的相关语料后发现:因“V不了什么N”中动词后需要接宾语,所以动词多为及物动词,特殊情况下的几个单音节动词在单独使用时,其后无法加宾语,但进入该构式时却能后加宾语。如:

③ 这次平叛,他统的也是后军,一般只做些打扫战场的事,仍立不了什么功。(燕垒生《天行健》)

④ 菲利普说。“你知道,他这个人成不了什么气候。自以为是天才,纯粹瞎吹。”(毛姆《人性的枷锁》)

例③中的“立”在单独使用时是不及物动词,而在“V不了什么N”中却可以后加宾语。当我们将“立不了什么功”变换成无标记肯定式“立功”时,“立功”变成一个离合词。在语用中,人们将离合词进行拆分,添加否定词和补语成分,使之带有主观全量义,进一步表现说话人的主观态度。而④中的“成不了什么气候”,其无标记的肯定式为“*成气候”,在日常口语中并没有该用例。“成”单独充当动词时是不及物动词,如“这事成了”,但进入该构式之后,则可以在“成”后面加补语与宾语,说明该构式有为动词赋上及物用法的功能。

在相关语料中,动词的语义特征一般为[+完成][+抽象],动词为单音节的频率远远高于双音节的频率。单音节动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成”“出”“学”“管”“顾”等抽象义动词;双音节动词的语义特征则更加抽象,如动词“创造”“说明”“发挥”“产生”“制造”。与双音节动词搭配的宾语N,都是双音节的词语,而且也具有抽象的特点,如“奇迹”“问题”“道理”“影响”“效果”等。汉语中最自然的四字组合是[2+2] ( [3], p. 42),这就能解释为什么“V不了什么N”中所有动词为双音节的用例都有相应的无标记肯定式了,请看如下示例:

创造不了什么奇迹——创造奇迹

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解决问题

证明不了什么道理——证明道理

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发挥作用

单音节动词与宾语的搭配情况则相对复杂,当构式中的动词和名词宾语同时为单音节词时,“V不了什么N”一般有相应的无标记肯定式,但当宾语为双音节名词时,则一般没有对应的无标记肯定式。请看:

惹不了什么祸——惹祸 生不了什么作用——*生作用

费不了什么事——费事 成不了什么名堂——*成名堂

丢不了什么脸——丢脸 派不了什么用场——*派用场

误不了什么事——误事 管不了什么生态——*管生态

纯韵律的自然音步只有在双音节组合中实现( [3], p. 41),因为无论从句法、语义、音节上看,双音节组合的韵律划分都是[1+1],大于双音节的组合就很难做到句法跟韵律相一致,于是会出现搭配不恰当的现象,而[1+2]是造句(或加缀构词)的形式,在无标记的情况下则无法成立。所以当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名词进入“V不了什么N”时,该构式赋予了它们组合的能力,只是需要再加上补语标记。

2.2. 构式中的“V不了”

在表示可能的述补结构里,宾语的位置总是在整个述补结构的后头,如:听得懂话、叫不出名字 [4]。李宗江根据“了”的语义指向和V的受事的量来分类,认为“V得(不)了1”的动词“了”表实义“完、尽”,语义指向V的受事,影响“了”实现因素的是V的受事的量,整个结构表现V实现“了”的这一可能性,“V得(不)了1”能带宾语;而“V得(不)了2”的“了”意义虚化,整个结构表示V实现的可能性,此时“V得(不)了2”不能带宾语( [5], p. 377)。根据能否带宾语这一点,“V不了什么N”中的“V不了”理应属于李宗江所指的“V得(不)了1”( [5], p. 378),但是“V不了什么N”整个构式表达的是V实现的可能性(说话人认为可能性几乎为零或确定为零)或者V实现N的能力(几乎为零或确定为零),这是“V不了2”的特点。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V不了什么N”的“了”的语义及“V不了”的特点。

谓语为形容词或静态动词、非自主动词时,“V不了”表达消极事件,其所在句子的主语有“无生”特征时,“V不了”有表达认识情态(可能性)的倾向 [6]。本文的情况稍有不同,V只指动词,“V不了什么N”中的“V不了”虽然表示的是消极事件,但其中的“了”意义虚化,否定词整体否定的不是V受事的量,而是VN的能力或可能性,当主语有“无生”的特征时,动词一般有[-自主性]特征。

⑤ 否认是无济于事的,他们可以很快查到车牌照的主人。一辆汽车倒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小心翼翼地补充回答:“那是我前年从大红门旧车场买的。”(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例中汽车有“无生”的特征,动词“说明”是非自主动词,“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指的是“说明问题”的能力或可能性几乎为零。

2.3. 构式中“什么N”的非疑问功能

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句中出现的疑问标记不负载疑问信息或不能很好地负载疑问信息,这是疑问标记的衰变功能在发挥作用 [7]。特指疑问词最容易发生功能衰变,本文“V不了什么N”的“什么”疑问义已经丧失,属于衰变功能下的功能丧失。

⑥ 我现在先放了他,他成不了什么大事,乱不了我们的天下。(曲波《林海雪原》)

⑦ 刘吉轻叹,要两人各自把宝物藏妥,然后再寻一阵,发现不了什么线索,只好出洞。(李凉《江湖急救站》)

例⑥中“成不了什么大事”中,“大事”指“乱天下”的事,对于其他的事情,他办成的几率极其微小,此时表现的是说话人对“他”成大事的主观全量义的否定判断。例⑦的“发现不了什么线索”是指几乎发现不了(重要的)线索,但也许能发现一些无关紧要的线索,此时表现说话人对“找到线索”的接近全量义的否定。

2.4. 构式义的解析

综上所述,“V不了什么N”呈现的构式义为说话人对某事可能性几乎为零或确定为零的主观判断。“V不了”表现的是说话人主观否定某事发生的能力或可能性,“什么N”则帮助呈现说话人想表达的几乎为零或确定为零的主观判断,“什么”赋予了“V不了N”明显的“主观性” [8],动词和“什么”与不同宾语的搭配还帮助浮现“什么”的虚指义和任指义。如:

⑧ 天然的山洞巧妙设计,其实并不算大,如果是大队人马,悬魂梯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是只有一两个人,无法顾及悬魂梯的宽度,就很容易的深陷其中。(天下霸唱《鬼吹灯》)

例⑧中“起不了作用”前用副词“根本”来进一步加强说话人对悬魂梯“起作用”的否定判断,这说明此时的“起不了什么作用”表示的正是说话人主观否定的全量义,将“起不了什么作用”换成“起不了任何作用”,这在语境中是成立的。这里的“什么作用”表示任指。来看例子:

⑨ 70多岁的退休老师傅王远云说:“当年从西南那么远的地方都来了,如今为漳州建设,从市区搬到市郊,算得了什么?!我们已经老了,办不了什么大事,服从建设需要牺牲点个人利益,也算是对社会一点小小的贡献吧!”(《福建日报》1994)

例中王远云愿意“服从建设需求”,却认为自己老了,“办不了什么大事”,这在语境中表现的是他主观否定自己“办大事”的能力,但在“V不了什么N”中,还表现出他谦虚的态度。

3. 构式的语用功能

可能补语“V不C”格式主要体现的是C (动补格的后部分)的焦点化 [9]。黄文龙认为“V不了”体现了三种否定焦点,其中的第二种认为“V不了”是对V的结果或趋向实现的否定,“了”表示“完成”的意思。否定V的完成,就含有对V的预设意义( [10], p. 85)。“V不了什么N”中的“什么N”正是说话人要否定的具体动作的具体对象,即对V的结果或趋向实现的否定( [10], p. 85),因此“什么N”是整个构式的焦点,表现了说话人要表达的新信息。

3.1. 构式浮现义的话语功能

“V不了什么N”表现的是说话人主观否定某事发生的能力或可能性的判断,一般出现在说话人要表达自己对某事的发生持坚决的否定态度的语境中。“V不了什么N”前后有对该事件的现实描述,即旧信息,而新信息则是“V不了什么N”,此时的话语焦点落在“什么N”上,目的是进一步表现说话人的态度和说话人强调的重点。例如:

⑩ 后来在张济才家里遇到这位王先生,也不知道是什么缘由,就爱上他了。我母亲是个财迷,以为要嫁姓王的,得不了什么钱,不如嫁你的好。(张恨水《欢喜冤家》)

⑪ “三岁的男孩子,调皮捣蛋总是免不了的,既是被先生罚着留校,想也出不了什么大事,至多挨几句训骂,到先生回家,还不把他也放了?”(黄蓓佳《新乱世佳人》)

例⑩中的“得不了什么钱”在前文中已有说明,即旧信息“我母亲是个财迷”,认为“我”嫁给王先生不如嫁给“你”,隐含的意思是王先生没有钱。“得不了什么钱”是说话人要强调的重点,此时的焦点是“钱”,也是说话人想要透露的新信息。例⑪的说话人认为三岁的男孩子“出不了什么大事”,其后加了一句“至多挨几句训骂”,退一步来说明事情的后果并不严重,传达了说话人主观否定的依据。

3.2. 与相关表达式的对比

与“V不了什么N”相关的表达式有“V不了N”和“什么N都/也V不了”,“V不了N”相对于“V不了什么N”和“什么N都/也V不了”来说,主观性较弱,在“V不了N”之前一定有大量信息来辅助证明它的相对客观性。如:

⑫ 润生从小娇生惯养,平时连一回水也不担,更不要说整天把日头从东山背到西山了。娃娃吃不了苦!(路遥《平凡的世界》)

例⑫中,在“娃娃吃不了苦”之前,已有“平时连一回水也不担”等语句传达说话人要表达的信息,用这些“证据”来证明“娃娃吃不了苦”,使说话人的结论具有一定客观性。

而“V不了什么N”和“什么N都/也V不了”则更具说话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是“什么”“都/也”或者语序赋予的。大部分语境下,“V不了什么N”可以变换成“什么N都/也V不了”,而“什么N都/也V不了”是典型全量义的否定表达式,这说明在大部分语境中,“V不了什么N”表达的是全量义的否定。例:

⑬ 晚上这些小东西们又不早睡,跟他们争着抢着做一针活儿抵不了什么事,等他们睡了还得熬夜!(赵树理《三里湾》)

例⑬中的“抵不了什么事”可以变换成“什么事都抵不了”,这个否定性判断在之后的“等他们睡了还得熬夜”中进一步得到了证实。

实际上,由于“V不了什么N”在一些语境下对某事发生的可能性或能力的判断接近零,但又不完全等于零,因而“V不了什么N”总体上表达的全量义不如“什么N都/也V不了”强烈。三个表达式的主观性及全量义对比如表1所示:

Table 1. Comparison of subjectivity and full meaning of the three expressions

表1. 三个表达式的主观性及全量义比较

4. 构式成因及相关解释

4.1. 构式成因

“V不了什么N”由“V不了”和“什么N”构成。其中的“V不了”指的是某事发生的可能性或能力为零,“了”在这里不是“完、尽”的实义,此时的“了”意义已经虚化。而“什么N”作宾语在构式中则进一步承担了表达主观性的角色。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什么”有两种表示指称的释义:一是虚指,表示不确定的事情;另一是任指。动宾短语之间的“什么”的功用是指出某人“达不到某种标准”或者“不符合某种资格”,从而否定某事存在的合理性 [11]。“V不了什么N”中的“V不了”述补结构已经表达了对某事的否定,“什么N”作为宾语进一步展现了说话人对该事的否定态度,同时陈述了具体的受事。虽然在某些语境中,“V不了什么N”的主观全量否定义未完全浮现,但在最后的呈现上却是主观全量义的否定。

⑭ “我是想帮你,可是我哥生性冷漠,就算有我在一旁帮你忙也没用,那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严秀雅爱莫能助地耸肩。她是了解大哥严龙昕的。(梦萝《巫女的屠魔英雄》)

例中的“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并非什么作用都发挥不了,客观来说,是有一点作用的,但是这一点点的作用太少,接近于零,因此还是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与前文“就算有我在一旁帮你忙也没用”相照应。

4.2. 构式的语境适切度

前文中对能进入“V不了什么N”的动词和名词做了具体的语义描述,主要有[+抽象]的特点。抽象名词匹配的动词一般也是抽象义的,这使构式“V不了什么N”整体呈现出抽象义。在人物对话或评论性语体的语境下,“什么”不仅表达了否定意义,还伴随着说话人的情绪,即主观表达不同意、不满、不屑一顾等否向情绪 [12]。而“什么”在搭配名词时,选择的也一般都是抽象的、不可数的名词,在语境中表达了说话人的负向情绪。特别是对于抽象的事物,人们往往更容易以主观的视角去剖析、判断和评价,因此“V不了什么N”突出的还是说话人主观否定的态度,因此在这种语境下,构式“V不了什么N”的主观否定全量义就更容易表现出来。

5. 结论

本文主要对“V不了什么N”构式及其构式义进行解析,其构式义主要是指说话人主观的接近全量或全量否定的判断。在语用上,作为新信息的表达方式,该构式是句中说话人强调观点的重点,“什么N”则是表达的焦点,其中的“V不了”述补结构已经表达了对某事发生的可能性或能力的否定,“什么”在构式中加强了说话人的主观否定情绪,双重强调使整个构式的否定全量义得以实现,也表达了说话人的主观负向情绪。将“V不了什么N”与相关表达式“什么N都/也V不了”和“V不了N”对比之后,进一步证实了“V不了什么N”的主观性和全量义。但在一些例外语境中,“V不了什么N”在个别情况下表达的主观否定全量义并不突出,这还需要进一步去探究这种例外出现的原因。

文章引用

范玉媛. “V不了什么N”构式探析
“V buliaoshenme N” Construction Exploration[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12): 2930-293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12396

参考文献

  1. 1. Goldberg, A.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Chicago.

  2. 2. 吴为善, 夏芳芳. “A不到哪里去”的构式解析、话语功能及其成因[J]. 中国语文, 2011(4): 326-333+383.

  3. 3. 冯胜利. 论汉语的“自然音步” [J]. 中国语文, 1998(1): 40-47.

  4. 4. 朱德熙. 语法讲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5. 5. 李宗江. “V得(不得)”与“V得了(不了)” [J]. 中国语文, 1994(5): 375-381.

  6. 6. 彭利贞, 关楠. 非意愿与“V不了”的认识情态表达[J]. 语言研究集刊, 2014(2): 13-24+325-326.

  7. 7. 李宇明. 疑问标记的复用及标记功能的衰变[J]. 中国语文, 1997(2): 97-103.

  8. 8.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33(4): 268-275+320.

  9. 9. 李锦姬. 两种可能式的语用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3): 132-138.

  10. 10. 黄文龙. “V不了”的否定焦点与语法意义浅析[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5): 85-86.

  11. 11. 姜炜, 石毓智. “什么”的否定功用[J]. 语言科学, 2008, 7(3): 270-277.

  12. 12. 白玉寒. “什么”表示否定的限制性因素[J]. 兰州学刊, 2011(8): 130-13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