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2616 , 10 pages
10.12677/ML.2023.119522

有关口感的拟声拟态词研究

侯宜卓

东北大学,日本 仙台

收稿日期:2023年7月26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4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8日

摘要

近年来,有关拟声拟态词的研究蓬勃发展,特别是表达口感的拟声拟态词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研究收集了104个与口感相关的拟声拟态词,并从形态、属性、语法以及音象征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究中文拟声拟态词的特征。分析表明,在形态方面,二音节型的拟声拟态词数量较多;在属性方面,表达听觉的词语数量最多,此外,“齿感”类的词汇位居第二,“软硬”类的词汇位居第三,描述食物“硬”、“脆”口感的词汇占绝大多数;在语法功能方面,拟声拟态词多作定语,同时也存在作状语等情况。最后,明确了各子音/母音所表达的不同的音象征意义,例如“a”常表达“引人注目的、大的(声音/形状)”,“p, b”在表达口感时常与“破裂的、坚硬的、有嚼劲的、向周围扩散的”相关联。

关键词

口感,拟声拟态词,音象征

An Analysis of Onomatopoeia Used for Describing Food Texture in Chinese

Yizhuo Hou

Tohoku University, Sendai, Japan

Received: Jul. 26th, 2023; accepted: Sep. 4th, 2023; published: Sep. 18th, 2023

ABSTRACT

Research on onomatopoeia has flourished in recent years, and onomatopoeia, which expresses food textur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everyday life.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104 onomatopoeic words related to food texture and analyzed them in terms of morphology, attributes, syntax, and sound symbol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morphologically, the number of disyllabic onomatopoeic words is high. In terms of attributes, words that express the sense of hearing are the most numerous. Additionally, words in the category of “teeth-feeling” come second, and those in the category of “softness/hardness” are in the third place. Words describing the “hard” and “crunchy” texture of food are predominant. Regarding grammatical function, onomatopoeic words are mostly used as attributives in oral expressions, but they are also used as adverbials at times. Final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words in terms of sound symbolism, clarifying the different sound symbolism meanings expressed by each consonant/vowel. For example, the vowel “a” often expresses “striking, big (sound/shape)”, and the consonants “p, b”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cracked, hard, chewy, spread out” when expressing texture. I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sheds ligh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omatopoeic words related to food texture and their usage in language. Understanding these aspects can enrich our commun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sensory experiences associated with food.

Keywords:Food Texture, Onomatope, Sound Symbolism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拟声词是一种模拟声音的词汇,也被称为象声词、摹声词或状生词。例如,用“砰”来模拟关门的声音、在日语中用“バタン”、在英语中用“bang”表示。而拟态词则是与声音无关,通过象征性的描述来表现某种动作或状态,例如“热乎乎”、“滑溜溜”等ABB型的形容词被认为是拟态词的一种。在语言学的研究中,通常将拟声词和拟态词统称为拟声拟态词,日语记作オノマトぺ,英语记作onomatope [1] 。拟声拟态词(onomatope)是词义和语音紧密结合的产物,比一般的词汇更加生动形象,能够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川原(2021) [2] 指出,拟声拟态词可以直接通过某些音素或音组直接引起人们的某种联想,具有音象征的功能(sound symbolism)。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各种拟声拟态词来描述食物的特征和口感,然而,有关中文表达口感的拟声拟态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收集中文有关口感的拟声拟态词,从形态、属性、语法以及音象征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中文口感拟声拟态词的特征,这将为中文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拟声拟态词提供参考,并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先行研究

2.1. 有关拟声拟态词的研究

拟声拟态词(onomatope)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词语的创造”。野口(1995) [3] 认为中文原本是一种具有拟声拟态词性质的语言。例如“牛、猫、鸦、鸡、蝇”等动物的名称就是来源于它们的叫声,而“蹦、擦、溜、拍、吐”等一些动词也是由拟声词或者拟态词演变而来。这些词在长期的语言使用过程中逐渐概念化、实词化,甚至有些词语的发音也产生了改变,词语与语音的鲜明对照关系渐渐被淡化。拟声拟态词作为一种口语化的表达,其社会关心度较低,尤其在书面语中,有尽量规避使用拟声拟态词的倾向。与日语相比,中文的拟声拟态词没有形成严格的体系,成熟度和稳定性较低,与其他词汇在语音、语法以及表记上的界限也十分模糊。然而,拟声拟态词能够直接地反映中国人的音感,是中文词汇中最自由、最灵活的一部分。

野口(1995) [3] 指出中文中的拟声词(象声词)一般分为以下三类词汇:① 动物发出的声音——如“哞”(牛的叫声)、“汪汪”(狗的叫声)、“啾啾”(小鸟或虫子的叫声);② 人类发出的语言以外的声音——如“哈哈”(笑声)、“啊嚏”(打喷嚏声)、“唧咕”(小声说话声);③ 响声——如“咚”(敲鼓声)、“呼呼”(风声)、“噼啪”(爆竹声)。这些拟声拟态词的形态如表1所示,大致可以分为一音节型、二音节型和子音母音交替型三类。

Table 1. The morphology of onomatopoeia

表1. 拟声词的基本形态

在中文语法中,虽然没有专门用语指称拟态词,但并不意味着中文中不存在拟态词。例如,“热乎乎”、“滑溜溜”等ABB型的形容词被认为是拟态词的一种。此外,在书面语中的叠词、叠韵、双声词,或者口语中重叠的部分中也包含了一些拟态词。中文里的拟声词与拟态词的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拟声词中也有很多词语被用作拟态词来表达。例如,“脸唰地红了”的“唰”、“太阳穴嘣嘣直跳”的“嘣嘣”等拟声词在句子中被用作描述人物状态的拟态词。这种模糊的边界反映了拟声拟态词在中文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此外,有关拟声拟态词的语法功能,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五种:① 作状语(例:她噗嗤地笑了);②作定语(例:火烧得更旺了,发出“劈利啪啦”的响声);③ 作补语(例:风刮得呼呼的);④ 作谓语(例:大伙叽叽喳喳的,象一群小鸟在叫);⑤ 作独立语(例:“砰”枪响了)。这些语法功能使得拟声拟态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不同的角色,丰富了句子结构,增加了表达的灵活性 [3] 。

近年来,有关拟声拟态词音象征性的讨论逐渐增多。田守(2008) [4] 对比了日语与英语的拟声拟态词,指出“反复”、“拨音”、“促音”所表达的音象征意义,日英之中存在共通点。并指出“日英之间这种共通的音象征性很可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个别语言所特有的”。周(2022) [5] 的研究表明,母语是中文的日语学习者对ABAB型的拟声拟态词持有“反复、连续”的印象,但是对于“AB + 促音”、“AB + り”、“AB + 拨音”这三种形态的拟声拟态词,没有和日本人同样的音象征印象。平田(2014) [6] 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探讨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音象征性。首先,她以“有声子音和无声子音”作为实验的刺激对象,结果显示,没有学习过日语的中国人和没有学习过中文的日本人,都可以将“有声子音”与“黑(黑暗的)”,“无声子音”与“白(明亮的)”相对应。接着,她将中文音韵体系中存在但日语中没有的“有气音和无气音”作为实验的刺激对象,结果显示,中国人可以将有气音和无气音与明暗进行对应,日本人却无法进行类似的对应。这种非对称性表明,音象征的普遍性与母语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并且自身母语音韵体系中是否存在特定音素对于音象征的认知起着重要作用。

拟声拟态词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要素,在日常对话、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形象生动的描写能够让听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拟声拟态词在语言表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这样极其重要的语言要素,历来对它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拟声拟态词在语言学研究初期被认为研究价值不高,可能是因为它给人一种幼稚、非正式、孩子气的感觉。此外,拟声拟态词所表达的意思通俗易懂,多出现于非正式的口语表达中,因此在学术界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近年来,拟声拟态词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尤其是日语的拟声拟态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尽管如此,由于中文里拟声拟态词的数量相对较少,其使用也较为局限,导致有关拟声拟态词的研究依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此,对中文拟声拟态词的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重要的语言要素,提升表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2. 有关口感的拟声拟态词研究

早川等学者自1999年开始对日语中有关口感的拟声拟态词进行了大量、深入地研究 [7] 。首先她对御茶水大学烹饪学研究室的31名研究员进行自由回答式的问卷调查,并参考了词典和相关文献,经过讨论与筛选,共收集到了152个有关口感的拟声拟态词,归纳为62个语群。然后,针对这62个语群的代表词再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得出了53个具有代表性的口感拟声拟态词。研究发现,性别、年龄,以及对食物的兴趣会影响对这些词汇的认知 [7] 。接着,在2000年,早川对收集到的53个口感拟声拟态词进行进一步分析,明确了每个词语表达了食物的哪些特性,包括外观、气味、味道、温度、声音以及口感,并明确了拟声拟态词能够联想到哪些食物的名称。研究发现,表达“口感”的拟声拟态词数量较多,而表达“声音”的词语通常与“口感”的描述相伴而出 [8] 。2003年,早川等研究者对日本的仙台、东京、大阪、鹿儿岛四个地方的食品领域专家共计116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补充收集了相关书籍和词典等资料。最后,他们共计得到了日语中描写口感的词汇达445个。通过对这445个词语的分析,他们总结出日语中有关口感的词汇有以下4个特征 [9] 。

① 数量庞大。日语口感用语的最显著特征是数量庞大。早川等人通过相同的方法对其他语言的口感词汇进行收集,得到了中文口感词汇144个,法语口感词汇226个,芬兰语口感词汇71个,由此可见日语口感用语的数量之多。

② 拟声拟态词多。445个日语词汇中,70%都是拟声拟态词。

③ 有关食物“粘性”的用语居多。例如收集到的词语中有“にちゃにちゃ(黏糊糊)”、“ねばねば(黏糊糊)”等,“に”、“ね”开头的词语,多表现食物口感的粘性。早川推测这与日本食材的限制以及日本人的口味喜好有很大的关联。日本人喜欢食用纳豆、山药等具有粘性的食物。

④ 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早川等人在2003年收集到的词汇与1964年吉川收集的词语相比,出现了一些新词汇。如“もちもち(粘粘的、糯糯的、柔软的)”、“ぷるぷる(颤动,形容果冻微微颤动的状态等)”、“ジューシー(juicy,含水分多的)”等。其中,“もちもち”随着面包以及面条的流行而逐渐被推广,而“ぷるぷる”则是随着各种胶状甜点的诞生而为人熟知。这些新词汇的出现与新食品的开发和普及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口味爱好的改变,有关口感的拟声拟态词也在不断地更新演变,诞生了许多新的表达方式。

早川(2004) [10] 对中文口感词汇也进行了类似的收集和分析。她与其他学者对北京市、山西省(太原市)、上海市、广东省(湛江市)四个地方从事食品研究的中国学生及教员合计139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到了有关口感的词语共计144个。从用语被列举的频率来看,有关“脆”、“硬”、“粘”、“韧”的回答较多。在这144个词语中,拟声拟态词只有“粘乎乎”、“软绵绵”、“水渍渍”、“油汪汪”这四个词汇。并且,由于中国地域广袤,虽然普通话得到了普及,但是方言依然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其中有18个词语被认为是方言。这18个词语中的“噌”、“柴”、“艮”三个词语地域性极强,均是来自北京、山西两个北方城市的方言,被其他地域的人指出是“完全无法理解的词汇”。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早川等学者在拟声拟态词的研究上更多地集中于日语,而对于中文的拟声拟态词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因此对中文里有关口感的拟声拟态词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早川等人在拟声拟态词的收集过程中主要依赖食品领域的专家以及词典、文献等书面材料,因此收集到的一些词汇可能并不常用。然而,拟声拟态词这种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且口语化的语言要素,更应该从日常生活中进行收集。因此,本研究将主要以更贴近日常生活的综艺节目及纪录片作为收集词语的主要材料,辅以词典和相关文献,对口感拟声拟态词进行归纳及深入地分析研究,从而探究中文口感拟声拟态词的特征。

3. 研究方法

松本(1983) [11] 对“口感”一词有如下的解释:“广义上来说,口感包含了味觉以及参与‘吃’这一动作所调动的所有感官。不只是触觉、温觉这种在口中产生的感觉,视觉、嗅觉、听觉也包含在内。”本文所指的“口感”将按照松本定义的“广义的口感”为基准,不局限于食物的味道,而是将能够展现食物各方面特征的拟声拟态词作为分析的对象。

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十分贴近日常生活的综艺《回家吃饭》以及备受国内观众喜爱,收视率极高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作为主要的数据收集来源。除此之外,我们还使用《中文拟声词词典》(野口1995) [3] 作为补充资料,以便对拟声拟态词进行更全面的收集,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具体的分析资料如下所示。

①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共7集(2012.5.14首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共7集(2014.4.18首播)、《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共7集(2018.2.19首播)

② 《回家吃饭》节选179集:2018.1.1-2.28、2019.3.1-3.29、2020.4.1-4.30、2021.5.1-5.31、2022.7.1-8.31、2023.5.1-6.30

③ 《中文拟声拟态词词典》(野口1995) [3]

本研究以数据库作为分析资料,从形态、属性、语法功能和音象征四个方面对拟声拟态词进行分析。在形态上的分析将参考野口(1995) [3] 的方法,将词语分为“一音节型”、“二音节型”和“其他”三类。在属性上的分类参考武藤(2015) [12] 的方法,将拟声拟态词分为“触觉”、“味觉”、“听觉”、“视觉”和“其他”五大类。其中,“触觉”进一步划分为“冷热”、“痛觉”和“口味”三类。在“口味”这一类别中,再细分为“齿感(牙齿碰撞的咬劲)”、“软硬”、“舌感(触及舌头的感觉)”、“粘性”、“干湿”和“弹性”六小类。具体的划分情况将在第四节中详细阐述。语法功能的分析参考野口(1995) [3] 的方法,将词语在句子中的功能分为作“状语”、“定语”、“补语”、“谓语”和“独立语”五种。最后,对于音象征性的分析,将参考滨野(2016) [13] 的研究。滨野(2016) [13] 详细分析了声音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对于CV型拟声拟态词的子音,/p, b/表示在有张力的表面上撞击或破裂;/t, d/表示撞击低张力的表面;/k, g/表示坚硬的表面、动作的轻重、紧绷、确定;/s, z/表示在没有阻力的表面上滑动、液体、流体;/h/表示呼吸;/w/或无子音表示兴奋、激动;/m/表示抑郁。CV型拟声拟态词的母音/i/被认为表示线形、细长、高亢、紧张;/e/表示粗俗;/u/表示突出;/a/表示宽阔、平坦、广泛、突出;/o/表示谨慎。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介绍了滨野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有关CVCV型拟声拟态词的音象征性不做过多介绍。(C表示母音、V表示子音)

4. 考察及分析

本研究中,我们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到第三季,时长约1050分钟的美食纪录片中收集到有关口感的拟声拟态词共计9个,其中“热腾腾”是使用率最高的词,出现了4次,在三季节目中都有出现,其他8个词汇的出现次数均为一次。另外,我们还从《回家吃饭》节目中抽取了179集、从时长约3600分钟的美食烹饪节目中,收集到了79个拟声拟态词,其中“沙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出现了13次,“香喷喷”和“滋滋”各为10次,“Q弹”为9次、“滋啦滋啦”和“刺刺啦啦”各为6次、“热气腾腾”为5次,其余词汇的出现次数都少于5次。此外,我们还从《中文拟声词词典》中收集到了29个与食物相关的拟声拟态词。

综合这三种来源,我们总共获得104个与口感相关的拟声拟态词作为研究对象,并从形态、属性、语法功能和音象征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形态上的分类结果如表2所示。

Table 2. Morphological categorization

表2. 形态分类

从形态上来看,口感拟声拟态词总体分为三类,其中二音节型的拟声拟态词数量最多,共计60个,约占总数的58%。在二音节型中,ABAB型的词数量最多,有19个,而ABB型的词次之,有16个。此外,还有14个AB型的词,8个AABB型的词,2个AB + 形容词型的词,以及1个ABABAB型的词,总共有六种形态的二音节型拟声拟态词。一音节型的拟声拟态词有32个,占整体的约31%,在一音节型中,一音节二次重复型(即AA型)的拟声拟态词数量最多,有10个。一音节三次重复型(AAA型)和A型词各有6个,位居第二。此外,还有4个“A的三次以上重复”型的词,3个“名词 + AA型”的词,2个“动词 + A”型的词,以及1个“AA + 形容词”型的词,总共有七种形态的一音节型拟声拟态词。最后,还有12个属于“其他”类的拟声拟态词。其中包含由外来语演变而来的词汇,如“Q弹”、“DuangDuang”等,共计5个。带儿化的ABC型及ABC反复型有4个,ABCD型有2个。还有无法用汉字记录的临时性拟声词“KeliKeliKeli”(形容菠萝沙冰中菠萝果肉的颗粒感,读作kēli),共计1个。

综上所述,口感拟声拟态词的形态主要分为二音节型、一音节型和“其他”三类,其中二音节型的数量最多,占比最高。

Table 3. Attribute categorization

表3. 属性分类

表3可以看出,有关口感的拟声拟态词里,表示听觉的词最多,共有73个。这是因为拟声拟态词是模仿声音或描述形态的词语,所以听觉词语数量位居首位是很容易理解的。与此同时,“视觉”类的词语均为拟态词,用于形容食物外观的特点。此外,“③ 触觉–口味–齿感”类别的拟声拟态词有19个,位居第二,“④ 触觉–口味–软硬”类别的词语有17个,位居第三。无论是“齿感”还是“软硬”类别,描述食物“硬”、“脆”口感的词语数量都远大于描述“软”口感的词语数量。这与早川(2004) [10] 的研究结果相似。早川指出,中文里有关食物的用语(不限于拟声拟态词,包括形容词)多与“脆”、“硬”、“粘”、“韧”等相关,这与中国的传统食物中油炸和风干食品较多这一背景密切相关。从有关口感的拟声拟态词中也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于“爽脆”、“酥脆”等这类食物十分喜爱,并且喜欢用拟声拟态词来更加生动地描绘它们。

Table 4. Grammatical categorization

表4. 语法分类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语法功能,我们对电视节目和词典中收集到的197个例文进行分析,并归纳整理得出如表4所示的结论。中文里有关口感的拟声拟态词多作为定语使用,通常后面会接续“响”、“声”,或直接修饰名词。作状语时,常常接续“咬”、“啃”、“嚼”等动词。作独立语或谓语、补语的情况较少,并且出现了像“嚯”这样的北京方言词语。

最后,本稿将对口感拟声拟态词的音象征性进行讨论,具体分析如表5所示。

Table 5. Sound symbols

表5. 音象征性

(a为拼音表记,[a]为国际音标表记)。

通过表5可以看出,各母音和子音表达了不同的音象征性。例如,拟声拟态词中“嘎”的母音“a ([a])”表达了食物非常有嚼劲,发出一种引人注目的声音,而子音“g [k]”则表示食物“坚硬”且“动作的用力”。值得注意的是,中文中“a ([a])”和“g ([k])”等音素的音象征功能与日语中“/a/([a])”和“/g/[g]”有高度的相似性。这为将来更深入地展开中日音象征性的异同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了解各子音的音象征性后,中文学习者在初次接触某个拟声拟态词时,可以通过音素推测词语大概的意思,从而对自身的中文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这种了解也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拟声拟态词,使其在口语和写作中更加生动地表达食物的口感和特征。因此,音象征性的研究为语言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并可以为跨文化语言学研究提供多方面的对比和参考。

综上所述,通过对拟声拟态词的形态、属性、语法功能和音象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词语在描述口感方面的丰富表现,并且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食物偏好。

5. 结语

拟声拟态词作为语言表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日常对话中扮演着润色和增加趣味性的重要角色。然而,有关中文拟声拟态词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文以最贴近生活的“食”为出发点,对收集到的104个中文口感的拟声拟态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得出了如下结论。

首先,在形态方面,二音节型的拟声拟态词数量较多,其中ABAB型最多。其次,在属性方面,拟声拟态词中表达听觉的词语最多,另外,描述“齿感”、“软硬”的词语也较多,尤其是描述食物“硬”、“脆”口感的词汇占绝大多数,这与中国传统食物中的油炸和风干食品较多的背景相符合,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于“脆”、“硬”食物的喜好。第三,在语法功能方面,拟声拟态词主要作为定语使用,同时,也存在一些拟声拟态词作状语、作独立语等情况。最后,在音象征方面,本文明确了各子音/母音所表达的不同的音象征意义,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参考。希望这些研究结果能够帮助中文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拟声拟态词,增加他们中文表达的灵活性和生动性。

基金项目

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研究员奖学金(JPMJFS2102)。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JST,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ity fellowships towards the cre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Grant Number JPMJFS2102.

文章引用

侯宜卓. 有关口感的拟声拟态词研究
An Analysis of Onomatopoeia Used for Describing Food Texture in Chinese[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9): 3889-389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9522

参考文献

  1. 1. 小野正弘. 擬音語・擬態語4500日本語オノマトペ辞典[M]. 第6版. 東京: 小学館, 2007: 7.

  2. 2. 川原繁人. 「あ」は「い」より大きい[M]. 第3版. 東京: ひつじ書房, 2021: 12.

  3. 3. 野口宗親. 中国語擬音語辞典[M]. 東京: 東方書店, 1995: iii-xiv.

  4. 4. 田守育啓. オノマトペ擬音∙擬態語をたのしむ[M]. 第6版. 東京: 岩波書店, 2008: 173-178.

  5. 5. 周超超, 葛茜. 中国人日本語学習者のオノマトペの習得研究—音象徴性を中心に—[J]. 日本語∙日本学研究, 2022, 12: 133-154.

  6. 6. 平田佐智子. オノマトペと音象徴(2) [C]//日本認知科学会第31回全国大会. 日本認知科学会大会発表論文集, 2014: 55-62.

  7. 7. 早川, 文代, 等. 食感覚の擬音語∙擬態語の収集と選定[J]. 日本家政学会誌, 1999, 50: 481-490.

  8. 8. 早川, 文代, 等. 食感覚の擬音語∙擬態語の特徴づけ. [J] 日本食品科学工学会誌, 2000, 47: 197-207.

  9. 9. 早川, 文代. テクスチャー(食感)を表す多彩な日本語[J]. 豆類時報日本特産農産物協会会誌, 2008, 52: 42-46.

  10. 10. 早川, 文代, 等. 中国語テクスチャー表現の収集と分類[J]. 日本食品科学工学会誌, 2004, 51: 131-141.

  11. 11. 松本仲子. 美味しさの科学[J]. 言語生活, 1983, 382: 62.

  12. 12. 武藤彩加. 日本語の共感覚的比喩[M]. 東京: ひつじ書房, 2015: 241-243.

  13. 13. 浜野祥子. 日本語のオノマトペ音象徴と構造[M]. 第2版. 東京: くろしお出版社, 2016: 40-4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