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Vol. 10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9504 , 6 pages
10.12677/JC.2022.104035

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的 当代传播价值与策略

刘亮,刘依婷

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14日;录用日期:2022年12月18日;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6日

摘要

沈从文“书信”中的内容传播了其关于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蕴含着关于自然、人格、社会的独特美育思想。基于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以提高审美能力为出发点,以构建完善人格为落脚点,创新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的传播策略,从而发挥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的当代传播价值。

关键词

沈从文书信,美育思想,价值,传播策略

The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Value and Strategie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ought in Shen Congwen’s “Letters”

Liang Liu, Yiting Liu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Received: Nov. 14th, 2022; accepted: Dec. 18th, 2022; published: Dec. 26th, 2022

ABSTRACT

The content of Shen Congwen’s “Letters” spread his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about beauty, and contained his unique aesthetic education thoughts about nature, personality and society. Based on Shen Congwen’s “letters” in aesthetic education, taking improving aesthetic abil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building a perfect personality as the foothold, innovating th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of Shen Congwen’s “letters” in aesthetic education,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ntemporary dissemination value of Shen Congwen’s “letters” in aesthetic education.

Keywords:Shen Congwen’s Letter, Aesthetic Education Thought, Valu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努力提升群众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美育被提升到一个重要高度。著名作家沈从文一生的众多书信中蕴含着他独特的美育思想,闪烁着他精神的光芒。翻开沈从文的一封封书信,寻找蕴含其中的美育思想并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对其进行创造性传播以对当下美育发展提供新思路。

2. 以信为媒: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的传播意蕴

1) 自然之美的教育

沈从文在自然中示范作文,将人的心灵安顿在美的熏陶之中。他相信大自然对人长期的陶冶是润物细无声的 [1]。在他的书信中,他大笔着墨于生活中的自然风物。“天气睛朗,阳光黄嫩嫩的照在窗外小屋红瓦上,照在杨树川子上。这些树木和某些人享受搔痒之乐时一样,一点不动,只是安安静静的在享受阳光温暖。 [2] ”在给妻子张兆和的一封信中,沈从文这样描述睡醒后眼里看到的一切。阳光、红瓦、杨树……从细微之处着手,在大自然的声光形色中提炼一切美的元素。并将其一一组合建构,讲给收信者听,将自己和收信者的心灵包围在美的大自然之中。他在书信中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的色彩、悦耳丰富的声响、馥郁淡雅的清香,使人身心愉悦、心胸畅达、流连忘返。

沈从文是自然之子,故乡的多年的山水村落生活,让他生于自然,写在自然。沈从文的一生跟水有不解之缘,从小时候逃课,沿着沱江去阅读世界这本大书,到以后的一路北上,都离不开水。“水”作为大自然的重要组成元素,具有轻灵、纯净、透彻的特点,极具美学价值,也多次在沈从文书信中提及。“湘江注水碧绿,两岸全是帆船,桅子如林,江中也满是白帆,有画有诗,也有生命,有生机。 [3] ”这段对水的描写取自1957年沈从文在全国政协安排的视察活动中,于南京写给张兆和的一封书信。沈从文在南京见到一条大江,进而与湘江进行对比,提到湘江“有生命、有生机”,从而表述自己的审美和生活理念。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动态、有生气的湘江图,让人有置身湘江江畔之感。

在沈从文的书信中,绝非单独叙事或抒情。其中对周围美好环境、纯洁自然的描写占据书信内容的大部。沈从文崇尚自然,秉持着“以自然为邻”的审美教育,认为人与自然应当是和谐共生的互动体。人们生于自然的哺育,观察自然、了解自然、融入自然,同样自然也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他是这样想的,在书信中也是如此实践的。

2) 人性之美的教育

人性美包括人的内在美和外在美,是人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充分体现人的本质、本性的美。沈从文在他的书信叙事中就表现了他对人性之美的教育。分析沈从文的书信,其内容蕴含着他对纯粹人生的向往以及健全人性的追求。正如沈从文对于自己的文学创作所做的阐述,“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4] ”

在沈从文众多书信中,“乡下人”这个独特的身份被沈从文拿来反复强调。尽管生活在城市,但宁静祥和的故乡,纯粹安定的人生依旧令他向往。“我这次想到乡下住两天,赶几回乡场”经历了外界城市的喧嚣,沈从文还是想回到自己的乡下休整几日,赶几次乡场,感受乡下的舒适快活 [5]。”面对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沈从文渐渐淡忘了过往,“我自己写了多少文章也记不住。可是三四十年前在什么乡下一些风景人事,却又有记得蛮清楚的。 [6] ”世事变迁,惟独记得乡下发生的一切。书信中对乡下的向往书写能让他感受到那份久违的温馨。

沈从文书信中也多有对生活在当时社会底层的最朴实平凡人的书写。“此外还有打铁的。依旧如二千年前铁匠样。赤着十膊挥动铁锤,敲出大而清脆声音。 [7] ”描写当时铁匠的辛勤劳作。“街头衖口到处可看到长得十分秀气干净的孩子,家庭可能穷些,样子却极快乐善良。 [8] ”不必在意出身如何,内心的真善美才是沈从文所推崇的健全人性。无论是劳动人民或是孩童,在沈从文书信中都闪耀着美好人性的光辉。

3) 社会之美的教育

沈从文书信中对他所处的现实生活中一切社会美好事物的记叙都是其社会之美教育的一部分。沈从文曾说,自己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也在读社会这本大书。因此,在他的书信中,大量体现了对社会中实践活动的描写。沈从文写信给大哥讲述自己观看国庆前的群众游行。“国庆前正值大雨,七十万人游行在雨中,队伍还很整齐,观礼台上全是外宾,看了也都极感动。 [9] ”尽管有瓢泼大雨,也无法抵挡每一个游行群众的炽热爱国心,这份风雨无阻的坚持感动着包括沈从文在内的所有人。沈从文叙述的这件事,成为他实施美育思想的载体,他与收信者共享这爱国人士内心的美与善。同时,沈从文善于观察社会生活中的细节,并将这些微小之事写在书信中。写信给妻子张兆和,告诉她五一劳动节临近时的社会情况。“节日迫近,副食供应已较充足,惟蔬菜还是不多,有的似比咸鱼转贵些,茄子得五毛一斤,韭菜油菜在四毛左右。 [10] ”罗列各种物品的准备以及物价如何,表现出节日前人们的忙乱,极具社会生活气息。沈从文在书信中所提及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汇聚了现实社会美感,使更多的人受到审美的感召和吸引。他用特殊的美育方式,影响着周围人对社会的态度。

3. 美育担责: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的传播价值

沈从文利用书信与亲朋沟通信息,交流情感,传递思想,塑造出一种独特的交流互动空间。他的书信内容着力于现实中的普通人的生活,不乏对“美”的书写。在现代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沈从文书信作为一种个性化、私人化的交流媒介,因其内容的独特性,成为了融仪式性、价值性和共情性于一体的传播样式 [11]。沈从文与亲朋的书信紧密结合了书信媒介和美育思想,在当下美育思想传播实践中发挥着提高审美能力、带来精神享受、构建完善人格的传播价值。

1) 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即感知、判断、接受美的能力。对沈从文书信内容进行传播,让读者理解沈从文书信中的内容,进而转换为读者的审美想象。读者的审美实践从沈从文书信内容的理解开始,又回归于书信内容中美的一切。既在书信中对自然之美的书写中感知了自然万物之美的形象,又超越于此,进而衍生对现实社会中美丽自然的创造。由审美觉醒到美的判断,最终接受美,创造美。结合当下美丽中国建设的实际,沈从文书信内容的适时传播能拓展受众的审美视野,促进受众审美能力的提高。同时书信内容中的自然美书写能重构当下人们的生态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观念深入人心。

2) 带来精神享受

沈从文书信作为沈从文私人空间的一种交流方式,融入了沈从文本人更多真挚、质朴的情感。书信体不像散文、小说一般必须遵循特定的格式规范,沈从文可以在书信中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对世间万物独特而又真实的理解。书信写法较为随意,沈从文在书信中聚焦普通人的“小历史”,引发集体记忆的“大共情”。在书信中描摹天地自然、世间人事;写江河湖海,写山川云雾;写自己,绘众生……在沈从文书信中,自然、历史、人事现实相交相融,给读者开辟了一处心灵的“世外桃源”。沈从文书信,穿过时间之河,在当下传播,能够读者洗涤心灵。从个体到集体,受众在沈从文书信内容中获得美的感受,从而迎来精神上的享受。

3) 构建完善人格

沈从文书信中体现着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读者品读沈从文书信的过程中,发挥自身思想的主动性进行情感和心理的双重体验,使欣赏沈从文的书信这一活动具备了读者的个人色彩。同时,读者在品读沈从文书信的过程并非是一个被动性接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发散性思维及创造力得到发挥,可以说是一次人格方面的锻炼与体验过程。读者对照沈从文的文字,进一步体悟他的思想,不断地反省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修正自己对于人生的定位,对道德品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杂质进行剔除。可以说,沈从文优秀书信的传播过程就是读者的一次非常好的提炼自己人格魅力的过程,一种特殊美育的过程。美育向来是艺术审美实践的教育,美育育人也要在艺术审美的实践中才能真正达成目标 [12]。沈从文书信中的美育思想传播与当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实际相适切,利于读者完善人格的构建。

4. 美美与共: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的传播策略

4.1. 内容:凸显美育育人功能

1) 传达主流价值观

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文化需求、思想需求也日趋浓烈。优秀的文学作品承担着“文化育人”的历史使命。这也号召这些文学作品要顺应当代主流价值观。但是受时代的局限,沈从文书信中部分内容在当下传播意义不大,与主流价值观甚至可以说是几乎不搭边。因此在传播沈从文书信时,应当对书信内容进行筛选,重点传播其书信中与当下主流价值观相近的思想。如重点传播沈从文的“大自然美育思想”等内容,与当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主流声音相一致,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读者“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用贴近人们生活的内容进行有效传播。

2) 发挥“立人”功能

对健康人性的追求,即是“立人”。在沈从文看来,“立人”的途径只能通过超脱功利的审美教育才能实现。因此,沈从文的审美思想几乎贯穿他所有的文学作品之中,书信也不例外。沈从文说,他要表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936年,沈从文在《<从文小说选>代序》中再次宣布了他的“爱”与“美”的文学主张 [13]。沈从文在众多书信中也表露了他对于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人的向往与追求。书信是沈从文美育思想的一种独特实践形式,在当代传播过程中更应挖掘沈从文书信中深层次的美育思想,发挥其蕴含的“立人”功能,借助当今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进一步促进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的传播。

4.2. 媒介:善用媒介立体传播

1) 借助短视频平台

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短视频传播越来越在传播媒介中占据重要位置。以抖音、快手、视频号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凭借简单易操作的个人制作模式和相对宽松的信息把关,大大降低了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准入门槛,真正做到了人人皆可使用,人人皆可运营,短视频被大量生产。同时,短视频传播拥有着去中心化、个性化和场域化等特点,在短平快的内容生产和技术赋能、关系赋权的加持下,利于内容的扩散式传播。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的传播可以借助当下短视频传播优势,如录制品读沈从文书信内容的短视频,根据沈从文书信进行短视频二次创作等。通过短视频的传播,能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传播沈从文书信内容,同时借助短视频的强社交属性来传播沈从文书信中的美育思想,更有利于传播内容落到受众生活实处。一改传统思想传播方式,以一种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进行了有效传播。

2) 书信内容影视化

与文字与图片这类静态的文化传播方式相比较,影视作品能够综合听觉和视觉,通过声画合一的特点很好地满足了现代人的视听需求。影像化传播是书信故事文本最好的载体。随着现代媒体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优秀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结合越来越频繁,利用影视化改编的方式,使文本焕发出了新的魅力与活力。可以将沈从文书信进行整理,根据沈从文书信,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创作影视作品,利用影视作品声画结合、形象生动、直观清晰的特点吸引受众的兴趣,促进沈从文书信的传播。沈从文书信中的内容皆是真实发生过的事物,因此,将其改编为影视作品进行传播也能激起特定受众的情感共鸣,唤醒那一代人的情感共鸣。让受众与影视作品中的事物共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将沈从文书信中的美育思想和美育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受众。

4.3. 受众:美育思想直接触众

1) 打破受众圈层阻隔

圈层指人们信息的接受、文娱产品的选择、社交等,在某一相对固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 [14]。不同圈层之间,因其价值观和文化的不同,必然存在着相互区分的界限和壁垒。就比如沈从文书信的传播,因为受众的文化程度各异,所以沈从文书信内容对他们的吸引和传播效果也有不同。因此,文化程度的不同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圈层,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称之为“圈子”。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在接受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时也许会相对容易,但文化程度较低人群很难理解沈从文书信内容,甚至无法看到书信背后的独特美育思想。因此,沈从文书信中的美育思想在受众间进行传播时,应注重传播话语的构建,用普罗大众都能听懂的话去讲述,增强受众黏性,打破圈层间的障碍,建构受众的共同体意识,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2) 构建共情传播场域

沈从文书信内容的传播最终是要让蕴含在书信中的美育思想被挖掘,使之直接触众。但书信中的美育思想不应只禁锢在书信场域内,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为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的传播空间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为了更好加深读者对沈从文书信内容的理解认同、加强读者与沈从文书信内容的情感联结与互动,构建共情传播场域显得尤为重要。共情是指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共享乃至模仿。其核心在于对他人设身处地的深层理解和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 [15]。沈从文书信中记述的全都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事,这些真实的信件能够使读者在阅读中换位思考、自我代入,从而实现观点采择,产生情感共鸣。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在人们常常活跃的各大媒体平台打造共情传播的微场域,如在微博构建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的话题标签,直接与受众相联系,使传播内容,更好更快抵达受众。

总之,沈从文书信中的提出的美育思想,是留给我们后人的一份珍贵的思想财富。在后疫情时代和后情感时代的今天,用什么样的精神来建构人们的心灵家园,从而治愈心灵,陶冶情操愈来愈成为影响人们的重要问题。在这样的时代之问面前,挖掘、学习和传播沈从文书信中的美育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加快社会美育建设,培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

2022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沈从文书信中的美育思想研究”(项目编号:S202210531074)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章引用

刘 亮,刘依婷. 沈从文“书信”中美育思想的当代传播价值与策略
The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Value and Strategie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ought in Shen Congwen’s “Letters”[J]. 新闻传播科学, 2022, 10(04): 218-223. https://doi.org/10.12677/JC.2022.104035

参考文献

  1. 1. 刘香云. 沈从文美育思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吉首: 吉首大学, 2010.

  2. 2. 沈从文. 书信, 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 [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24.

  3. 3. 沈从文. 书信, 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 [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147.

  4. 4. 沈从文.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M]//沈从文. 沈从文文集(第11卷). 广州: 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 1984: 42.

  5. 5. 沈从文. 书信, 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 [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103.

  6. 6. 沈从文. 书信, 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 [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224.

  7. 7. 沈从文. 书信, 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 [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11.

  8. 8. 沈从文. 书信, 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 [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12.

  9. 9. 沈从文. 书信, 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 [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3.

  10. 10. 沈从文. 书信, 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 [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309.

  11. 11. 王松. 论书信媒介的政治意蕴与传播价值[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4(2): 118-121.

  12. 12. 周映辰. 先贤人格和红色精神的音像塑造——以北京大学美育创新实践为例[J]. 文艺论坛, 2022(3): 115-118.

  13. 13. 沈从文. 沈从文全集(修订本)第9卷[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9: 2.

  14. 14. 罗小茗. “圈层”文化: 既要特色, 也要共识[N]. 人民日报, 2020-05-08(20).

  15. 15. 吴飞. 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9, 26(5): 59-76+12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