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ysical Sciences
Vol. 10  No. 03 ( 2022 ), Article ID: 55409 , 8 pages
10.12677/APS.2022.103052

“五维一体一核心”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研究

时保平,王锋斌*

湖北医药学院体育课部,湖北 十堰

收稿日期:2022年7月25日;录用日期:2022年8月25日;发布日期:2022年9月1日

摘要

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现体育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范畴,是促进高校体育改革实现体育育人的必然路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存在形式的现实考量,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构建了“五维一体一核心”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论证了其理论基础、思政内容体系、协同体系及融入机制。旨在真正守好体育课程主阵地,推动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发展、共育新人的格局与效应。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五维一体一核心”,体系构建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with “Five Dimensions in One Core”

Baoping Shi, Fengbin W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Shiyan Hubei

Received: Jul. 25th, 2022; accepted: Aug. 25th, 2022; published: Sep. 1st, 2022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to impl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realize moral education in sports.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path to promot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realize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expert interview and so 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rough th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 of the existing 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s the “five dimensions in one co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demonstra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system, coordination system and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purpose is to truly defend the main posi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romot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to go in the same direction, and form a pattern and effect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joint education of new people.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Five Dimensions and One Core”, System Construc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政价值和德育功能,强化各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上的价值引领,成为新时代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2]。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 [3]。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4]。体育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其独特的思政属性和德育优势,是大学生野蛮体魄、文明精神、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具有无可替代的育人价值。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既是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范畴,亦是推进高校体育改革,实现体育立德树人的现实需求。

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2017年以后“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迅速增多,基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课程思政的理念、理论内涵、建设路径等方面,总体上看当前研究的理论性还不够,研究方法运用还比较单一。尤其是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认识还存在观念上的偏差和误解,再加上研究起步也较晚,学校层面的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协同格局、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建设成效还不够显著,仍处于边缘化位置。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是推进和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困境的路径之一,然而作为课程的体育,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重知识讲解轻价值引导、重技能传授轻思政教育等诟病,体育的育人功能和作用发挥还不够。因此,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和实现路径进行探索研究,是促进高校体育改革实现体育育人的必然路径,更是落实党和国家对推进课程思政育人的现实回应,也是促进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更好发挥与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建设各个环节形成“三全育人”的应然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完善体育学科教学体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让体育教育事业与思政工作融合起来,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结合起来,与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实践综合起来,全面提升育人成效。并建立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观、课程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健康知识传授和运动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深入挖掘体育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体育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融合协同问题,提升体育教育的效果。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结构。建立和健全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本专业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全面提高体育教育质量。

3.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五维一体一核心”育人体系的构建

基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存在形式,建立“五维一体一核心”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五维”是指课程维度、竞赛维度、社团维度、课外维度和社会维度;“一体”是指以体育课程思政为主体;“一核心”即以“体”育人为核心。使各系统在运行机制的作用下发挥各自功能和作用,使其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并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有效运行(如下图1)。

Figure 1. “Five dimensional integration and one core” education system

图1. “五维一体一核心”体系

面向“教会、勤练、常赛”,其中体育课程是以“体”育人的核心,是体育课程思政的主体,是“教会”的主要途径。通过体育课程建立和获得体育行为,形成相应的体育价值观念,学生体育行为的获得是体育价值观念形成的载体,体育价值观念又导引体育行为,是体育行为的灵魂。学生通过体育课程获得体育行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二者融合促进,形成更高层次的体育素养;以体育教学带动运动训练与竞赛,运动训练与竞赛同时反哺体育教学改革,体育竞赛是学生体育行为和体育观念的展现平台,是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常赛”的具体要求;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能积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和身心健康,提高思想素质,具有实现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双重属性。社团体育有利于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培养和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同时也使得自身已具备的不够完善的体育行为和价值得以修正,社团体育发挥了体育育人特色,身心统一体育活动在促进身体健康的同时对心理健康也有其特殊价值;课外体育是体育课的有益补充,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和教育手段,是“勤练”要求的重要实施途径。课外体育是养成体育,主要依靠大学生的自律和自觉,是体育行为养成的过程,是体育价值的辐射体现。课外体育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运动技术水平,是体育竞赛与训练的常态操作,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巩固和提高了体育课程所传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对体育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培养了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社会融入是体育行为养成,体育价值辐射的主要体现,是终生体育、自我体育价值需求展现的高级形式,是自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在学校还是涉入社会,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就在此隐性和显性中得以实施。体育课程、体育竞赛、体育社团、课外体育和社会融入五个维度相互促进,围绕以“体”育人这个核心,凸显体育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全覆盖。

4. “五维一体一核心”的理论基础

从宏观层面上,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遵循。“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党的教育方针范畴的最新发展理论和实践成果。因为优质的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堆叠的厚度,更应该关注体质、意志、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高度。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不仅是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亦是在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同时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无论从内容上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推进目标、坚持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规律认识的原则,还是从教育、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初衷相吻合,是支持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来说,特别是蕴藏在其中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论、新论述是我们开展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根本目标、根本任务、新时代的具体任务等做出了深刻阐释,而且从人和环境的关系角度提出了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是我们开展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必须坚持的理论原则。

从实践角度来讲,课程思政的实施是通过显性和隐性教育共同产生成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体育课程思政的主要手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是不直接显露出来的,是隐藏的,其教育形式是侧面的、间接的,常采用迂回、渗透的教育方式。其主要是立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将教育内容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在解决物质生活问题的同时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有助于深化思想认识,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 [5]。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五个维度都十分契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都具隐蔽性、滲透性、潜引性的特征,其在遵循体育学科建设、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体现时代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爱国主义情怀、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格培养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与资源,这些内容都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功能。协同理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主要研究各种不同的系统如何通过自组织的形式形成某种稳定性,以及各组织之间如何通过协同合作形成宏观有序的时空结构的机理和规律 [6]。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五维一体一核心”体系涉及高校内部各要素、各环节等之间的分工协作,乃至需要高校与整个社会系统的联动、协同和相互配合,以实现体育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学科角度,更要以教育学、体育学、社会学及思政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从多学科、交叉学科的角度认真分析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可行性,考量高校体育的现实,分析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探寻体育学科育人的内在机理、价值、功能和地位,研究体育规律、思政教育规律以及体育与思政教育两者的辩证关系,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得以实现的理论支撑。

5. “五维一体一核心”的思政内容体系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对体育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亦提出了基本要求:“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 [4]。结合体育课程五个维度育人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挖掘体育中的思政元素,形成体育课程的思政内容体系,主要应包括:政治教育维度内容、思想教育维度内容、道德教育维度内容。

其中,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拥护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方面。作为学生要坚定我国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和社会,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法治教育。还要具有国家意识,“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体育课程思政中的国家意识,至少可以包括国家主权意识、爱国主义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国家形象意识、国家安全意识等方面 [7]。体育是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体育课程思政体系要充分发掘典型的体育人物、体育故事、体育赛会、中国体育发展史、中国竞技体育夺金史、中国体育文化等中的爱国主义元素,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体育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体主义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正确的认识并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教育学生应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以集体利益为重。具体到体育课的法治教育应该教育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体育课程规定、遵守体育场馆管理规定、遵守体育考试规则等。

思想教育是指对人的各方面思想、观点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结合体育课程的五维育人特点,应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体育技术动作的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在体育技术动作的学习中学会抓主要矛盾、通过体育技术动作学习领会发展规律、体会体育技术动作结构与时间空间的辩证统一。引导学生建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拥有家国情怀、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珍爱生命、健康生活。还要引导学生将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做一个健全开朗、自尊自信、掌控情绪、自我调节的心理健康的学生。传承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教育指的就是对教育对象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从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个人品德教育、体育品德教育着手。其中社会公德教育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教育包括:爱岗敬业、责任担当、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个人品德教育包括:正直善良、刻苦勤奋、自强自立、克己奉公、见义勇为、见义智为;体育品德教育应包括: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超越自我、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 [8]。

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观和中华民族精神进行系统的解析阐述、细化、分类,形成我国所特有的社会主义价值网,并阐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范畴。结合不同的运动项目实践过程,探寻体育精神、文化、价值、意识等与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民族优秀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共融点,揭示体育思政育人潜在的价值内涵,从多视角多方位进一步挖掘体育课程思政的多种类属元素,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6. “五维一体一核心”的协同体系

体育课程思政协同体系建设是实现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需要,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体系是指所包含的许多要素,具有一定秩序组合成的有机整体。协同体系就是让体系中所包含的主客体等多种元素或子系统相互作用并产生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主体间、客体间或子系统间也会形成协同作用,从而使整个系统从无序转为有序,产生稳定结构,形成协同效应。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五维一体一核心”育人体系的主体主要包括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客体主要包括政策、制度、环境、课程因素等;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否有效的协同运作,直接作用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需要有一定的体育环境支持,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的具体的文件政策制度,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和实施路径。在学校层面上,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明确德育责任的责任主体体系。领导责任是责任主体的关键,首先建立领导机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协同配合、以行政渠道为主组织落实;其次是院校两级负责制。在党委领导下,发挥院校两级行政职能,统筹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科研部门、质量监控部门、二级学院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全体部门和教师积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 [9]。在学校相关管理者群体中,管理者具有的体育观念、运动经历、运动情感、体育自信等认识认知对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亦具有直接的影响。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和关键环节,体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认同、职业热情、育人观念、道德素养、情感和认知,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会直接影响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故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提升专业素养、转变教学认知、拓展思维水平、推动体育课程探索,深挖体育教学新资源,自觉、主动调节自身的行为以启发、引导、协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相互作用,不断全面发展。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已经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情感体验以及知识应用的伦理道德信念等方面的主体性因素,同时其具有的健康意识、健康需求、身体自信以及运动氛围等也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接收的方式、态度、取舍等,会影响接受这些外在的知识后融合创新的主体化知识的生成。所以要发挥学生在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考力,加强学生应用转化能力。教育是一个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通过教育教学中的各个子系统的相互配合得以实现,教师、学生、管理者、课程、教材、制度、评价等都是关涉是否能够协同的子系统。只有协同好课程思政中的各要素以及相互关系,才能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功能的最大化。

7. “五维一体一核心”的融入机制

基于对体育思政元素多视角全方位的挖掘及其类属划分,在体育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体育的过程中,必然要考虑融入方法、融入形式、融入途径、融入场景、融入时机、融入时效性、融入心理、融入效果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优化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凸显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需要探寻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体育的教育机理、融入方式、融入原则和融入特点。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要以体育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由育人目标点、专业知识点、思政融入点、育人要素点、方法创新点和教学反思点构成的教学内容体系 [7]。首先,要明确体育课程的育人目标,明确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体育能力培养要点。通过对课程对应知识点挖掘思政元素,设计课程思政内容,实施集成或交叉运用情景教学法、对分课堂法、沉浸体验法、虚拟场景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等方法,并掌握融入时机,适时、适当、恰到好处地融入思政目标,让体育课程教学“活起来”、“新起来”、“实起来”。其次,要创设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场景。体育教学场景的创设给予思政元素的融入场景、融入时机、融入时效性提供了自然而然的载体和可能性,提升“润物无声”的隐性思政教育效果。体育课程思政多维度的场景构建,需要“在深入洞察主体需求和各环节的具体场景后,寻找机会,并结合场景、主体、教育,以叠加、参与、复制、连接的方法制造新场景。” [10]。通过场景叠加,将体育的价值情感、思政元素和思政符号赋予到体育课程五维育人场景中,让学生在课堂、竞赛、社团、课外和社会融入中得到价值体验,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通过设计有组织、有价值、有故事、有情节的体育教学内容、训练项目或体育活动,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场景中,增强具身体验感;使体育教学场景生活化、日常化,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接受特点、认知规律等结合起来,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将知识与技能、教师、学生与环境、思想与价值、时间与空间等元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场景中体悟思政教育,同时协调好知识、能力、价值的关系,协调好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关系,协调好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之间的关系,促使体育课程思政顺其自然、恰到好处、润物无声。

8. 结语

为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现体育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范畴,是促进高校体育改革实现体育育人的必然路径,更是落实党和国家对推进课程思政育人的现实回应。本文运动文献资、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形式的现实考量,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构建了“五维一体一核心”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论证了其理论基础、思政内容体系、协同体系及融入机制。旨在建立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观、课程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健康知识传授和运动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结构,完善体育学科教学体系。响应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各大高校要深刻的认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课程思政要找准不同课程结合的去切入点,做好专业课与真善美的结合,将其体现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在各个层面上,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行,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真正守好体育课程主阵地,推动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发展、共育新人的格局与效应。

基金项目

2020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561、2020794);湖北医药学院2020年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立项课程(体育专项——武术)。

文章引用

时保平,王锋斌. “五维一体一核心”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with “Five Dimensions in One Core”[J]. 体育科学进展, 2022, 10(03): 363-370.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2.103052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021-10-22.

  2. 2. 教育部. 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2021-10-22.

  3. 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2021-10-22.

  4. 4.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021-10-22.

  5. 5. 王秋慧. 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践路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理工大学, 2019.

  6. 6. 叶琳. 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研究[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8.

  7. 7. 胡德平. 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内容体系与建设路径[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2(5): 13-21.

  8. 8. 胡娟.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体育学院, 2021.

  9. 9. 王明华. 协同理论视阈下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策略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12): 33-35.

  10. 10. 袁凡, 等. 场景赋能: 场景化设计及其教育应用展望——兼论元宇宙时代全场景学习的实现机制[J]. 远程教育杂志, 2022, 40(1): 15-25.

  11.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