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06  No. 06 ( 2018 ), Article ID: 28033 , 4 pages
10.12677/CES.2018.66080

Teaching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Course Based on “Course Ideological Management”

Yimin Wang, Xuyin Yuan, Yiping Li, Yi Li

College of Environment,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Shallow Lak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Nov. 26th, 2018; accepted: Dec. 7th, 2018; published: Dec. 14th, 2018

ABSTRA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in th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it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to realize the course reform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Our paper took bo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point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course into consideration, and also, we combined the view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with the concep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we pointed out that the usag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ion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rough reforming the course contents and teaching forms, students can be trained to view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conomic societ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Therefore, we wish to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deolog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基于“课程思政”的《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汪宜敏,袁旭音,李一平,李轶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18年11月26日;录用日期:2018年12月7日;发布日期:2018年12月14日

摘 要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实现环境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出发点。本论文结合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重点,针对性的将其中生态经济学的观点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结合,阐述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环境经济学中的应用和延伸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通过对该课程内容的探索和改革,能够培养大学生运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从而更好的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农业生产急速发展、城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的各项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公害问题的发生,诸如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1953年的日本水俣病事件等。从经济原因上分析,此类环境污染问题的频发,其主要原因是人们没有全面权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考虑近期直接的经济效果,从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给自然和社会带来的长远影响 [1] 。现今,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成为关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而日渐兴起的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正是以研究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寻找社会经济长足发展与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之间的平衡 [2] 。因此,探索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环境经济学作为我校环境工程与科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结合专业特点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培养目标,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凸出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时政性。

2. 明确课程改革的对象及其内涵

环境经济学是研究如何运用环境科学和经济学原理与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从而探索经济过程和环境过程的辩证关系以及选择经济与环境之间最佳的物质变换关系 [3] 。环境经济学寻求实现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良性循环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寻求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学则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与生态需求,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生态经济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研究领域,旨在了解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人类经济与自然生态间的共同演化和互相依存的关系。两种思想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运用生态经济学的思想,赋予“有形”或“无形”的生态环境以使用价值、存在价值等形式,实现环境与经济的统一。

3. 基于“课程思政”深化知识点的学习

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众多紧迫的问题(如可持续性、酸雨、全球变暖、物种消失、财富分配等)。尽管诸多学科如环境污染工程、清洁生产等为解决现存的污染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但“治标不治本”的治理思想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那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实现我们“青山绿水”的愿景?环境经济学中提出了将生态环境当成一种有价值的资源来进行价值评估,基于环境的外部性来衡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这一思想的提出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行的“路标”。

在传统经济价值估量所使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中,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景观环境的丧失和降级,环境质量下降等导致人们福利降低的问题并没有被计入GDP的核算中,最终导致社会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3] 。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学中最为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之一,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环境经济学者们先后提出了“静态经济”、“零增长理论”和“没有极限的增长”等观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加速发展,这些观点并不能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基于环境承载力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出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一旦环境污染超过了环境阈值,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4] 。基于此,我们需要对现阶段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合理调整 [5] ,诸如开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调整高耗性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行服务业发展等方式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力求资源环境的有效、循环利用。在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通过相关案例如风能发电工程建设,农业生态工程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向学生们传输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此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鼓励同学们以分组发言的形式讨论可持续发展思想如何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诸如此类的教学和讨论不仅能够加深同学们对环境经济学课程知识点的学习,更能够激发同学们思考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这对于培养新一代环保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现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进入经济增长的快车道,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等“瓶颈”的限制,出现了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资源、能源缺口大等难以持续发展等问题。运用环境经济学原理、手段进行国家经济计量和政策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长期以来环境资源一直被拒绝在社会价值运动之外,造成“产品高价,原材料低价,资源无价”的现象 [6] 。这种不正常价值体系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经济衡量指标不能反映经济增长导致的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的现象,从而造成一个国家可能耗尽其矿产,伐尽森林,而经济衡量指标却能不断增长,这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 [6] 。我国的经济发展基础属于高耗低效型,因此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而关于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实现资源的综合持续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经济社会的日渐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环境的污染导致人类更大的对于周围环境的索取,从而导致更大水平的污染,由此人类可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人类社会也将很难发展下去。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出现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这些课题的研究,人类可以获得很多解决生态污染的方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们环境专业的学生更应该牢固掌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平衡点,明确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先决因素,时刻保持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基于此,我们希望能够在不久的未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环境经济学是有效保障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助力环境专业学子成长的重要基石,符合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思想作为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重点内容,为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频发的现状,高校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其理论体系不断深化和推陈出新,在实践上需要结合最新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从而培养出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创新思维的新一代人才,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5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B15214)。

文章引用

汪宜敏,袁旭音,李一平,李 轶. 基于“课程思政”的《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Teaching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Course Based on “Course Ideological Management”[J]. 创新教育研究, 2018, 06(06): 487-490. https://doi.org/10.12677/CES.2018.66080

参考文献

  1. 1. 王长征, 刘毅.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J]. 理论经济学, 2002, 12(3): 96-100.

  2. 2. 郭存芝, 罗琳琳, 叶明.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8): 81-89.

  3. 3. 曾勇, 蒲富永.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综述[J]. 上海环境科学, 2000, 19(1): 10-12.

  4. 4. 夏勇, 钟茂初.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脱钩理论及EKC假说的关系——兼论中国地级城市的脱钩划分[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10): 8-16.

  5. 5. 魏伟, 石培基, 魏晓旭, 等. 中国陆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演变[J]. 生态学报, 2018, 38(8): 2636-2648.

  6. 6. 吴国庆.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探析[J]. 生态经济, 2001, 16(8): 22-2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