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08  No. 01 ( 2020 ), Article ID: 34222 , 6 pages
10.12677/CES.2020.81013

The Alien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ity Education

Xiangyang Wang

School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Jan. 31st, 2020; accepted: Feb. 12th, 2020; published: Feb. 19th, 2020

ABSTRACT

Morality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As the core interactive sess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the status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decisive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education. Nowadays, while higher education is developing, the problem of alienation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phenomenon of indifference, stereotype and vulgarization is widespread. The reasons in this case are related to the pressur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mployment, lack of humanistic care, overgeneralization of power, ineffective oversight mechanisms, the multicultural impact, pervasive utilitarianism and so 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better accomplish the mission of mor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imperative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by 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aspiration of education, implementing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n teacher's ethics, constructing the bridge connect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creating an atmosphere that is democratic and equal.

Keywords:Morality Edu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Alienation, Reconstruction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的疏离与重构

王向阳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收稿日期:2020年1月31日;录用日期:2020年2月12日;发布日期:2020年2月19日

摘 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作为育人系统中核心的互动环节,师生关系的状态关乎高校的育人成效。如今,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师生关系疏离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冷漠化、刻板化、庸俗化的现象普遍,究其原因,与科研就业压力,人文关怀缺失;权力过度泛化,监督机制无为;多元文化冲击,功利思想弥漫等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通过回归教育理念本真、落实师德监督机制、构筑师生交往空间、营造民主平等氛围等途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 :立德树人,高校师生关系,疏离,重构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古语有云:有教无类,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是教育工作中应坚持的基本准则,不仅深刻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更为新时代高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1]。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关系的问题凸显,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学任务的完成,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推动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更是师生共同努力、健康成长的保障,在高校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疏离与疑虑:高校师生关系的现实呈现

师生关系是高校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实现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疏离的问题也逐步显现。

2.1. 冷漠化:师生交流不足,情感趋于淡漠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亲密的师生关系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性中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欣赏。师生之间同样期待彼此的理解与认同,以期实现心灵的交汇与启迪,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便捷的信息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多样的教学手段给高校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目前,高校师生关系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讲授与学习,师生之间面对面畅快交流和思想交融的时间、频率递减,把过多的时间消耗在网络空间之中。“课堂交流不充分,课下交流不积极,师生之间互不关注和信任,缺乏感情的沟通” [2]。“教人者必先知人,知人者必先知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思维的激荡、情感的交融更是必不可少,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师生之间交流行为的缺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缺乏理解的状况,教师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导致矛盾频发,师生之间的情感渐渐淡化。

2.2. 刻板化:师生地位失衡,民主日渐消弭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同时也最复杂的人际关系,两者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否顺水顺风。我国教育发展至今,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理念是师生关系亲密和谐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的伦理属性,但这并不能成为教师将其过度延伸的理由,无理的要求只会使民主消弭,师生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导致师生消极互动,学生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循规蹈矩、“言听计从”。如今,“严师出高徒”的思想随处可见,作为知识的权威代言人,教师会对学生延加干涉,在某种程度上剥夺其自主思考、勇于探索的权利和自由,逐渐衍生出“师尊生卑”的消极思想。长期以来,课堂中师生之间一直处于缺乏民主的不平等状态,教师是“权威”的象征,习惯性的使用命令式的语言要求学生,一旦用力过猛就会给学生带来厌恶情绪,产生挑战权威的逆反心理,教师要求主导地位的思想与学生要求平等交流的愿望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逐渐跌落囹圄之境。

2.3. 庸俗化:师生互信度低,交往日益功利

“至亲至善至知己,亦师亦友亦比邻”。“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是我们的向往,这种关系建立在师生之间心灵相通的基础之上,教师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不能自持身份,而是要放平心态,以朋友的交往模式与之沟通,这是师生关系的最美写照。然而,高校与以往的校园生活截然不同,没有了教师细致入微的关照,和学生期待形成巨大的反差,难以打开心扉,畅谈人生理想,对老师的信任感和依赖感缺乏。“新型师生关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 为了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的开展教育活动,高校大都实行导师制度,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师生之间纯洁的关系逐渐功利,不再基于教育本身进行交往,有些教师把学生当作获取廉价劳动力的途径,完全偏离了教育的初衷。逐利性正侵蚀着高校这一“圣土”,高尚的师生关系开始扭曲,等价交换、有偿服务渗透其中。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然而,这种功利性的校园环境使得教师和学生难以静下心来,悉心竭力的进行学术研究,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科研项目当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开始物化,“亦师亦友”开始向“劳动关系”转变,以利益紧密相连,带坏了校园风气,良师益友杳无踪影。

3. 追根与溯源:师生关系疏离的成因探析

高校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产生了变革社会的庞大力量,但在时代发展洪流之下,仍难逃焦躁情绪和功利思想的影响,不再是人们所认为的“象牙之塔”,受此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3.1. 社会环境:科研就业压力,人文关怀缺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以育人为核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 [4] 尽管教书育人是人们对高校的共识,实际上,教学的中心地位在高校并不牢固,在教师的考核中,科研成果占据了很大比重。与教学质量相比,科研活动有明确的指标可以量化,如科研经费、论文数量等,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现高校实力,提高声望,而且由于高校职称壁垒提升,科研与教学的冲突日益明显,一直在“暗中较量”,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促使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其中,厚此薄彼,缺少对教学的重视与充分准备,对学生的关心流于形式,损耗专注教育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各界对高校就业工作过度关注,部分学生在就业和学业之中舍本逐末,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社团、兼职及社会活动中,缺少与教师的学习、交流及沟通,有效的师生互动不见踪影,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而逐步恶化,教学质量日益下降。

3.2. 内部制度:权力过度泛化,监督机制无为

权力与责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伴相生,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然而,权力过大也会导致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对等,老师决定着学生评优评先、毕业甚至未来的就业状况,这就使一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出现了偏差,重权轻责,有权无责,权力过度泛化,教师时刻保持自己的权威,压制学生交流的欲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遭受重创。实际上,师风问题不是一块放任的责任田,但学校与教师之间已经成为利益共同体,教师的形象与声誉和学校名誉息息相关,这就导致监督机制的无力,逐渐向形式化靠拢,并未真正发挥自身作用,难以达到预期成效。高校发现教师失范、滥用权力时,为了学校声誉,反而会封锁消息,包庇其失范行为,并对学生开展思想工作,期望息事宁人,不了了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校监督机制的不作为助长了不正之风,对师德缺失姑息纵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给学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尊师重道仅成空话,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对老师的信任,认为其德不配位、徒有其表,师生之间的矛盾将愈演愈烈,距离感不断加深。

3.3. 文化发展:多元文化冲击,功利思想弥漫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多元文化涌入,既为高校教育活动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契机,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挑战与风险。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多元文化的存在必然导致彼此之间的碰撞,产生价值观的冲突,激发各种矛盾。近年来,国外各种思潮如潮水般涌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及“利己主义”等思想观念大肆传播,整个社会的风气都受此影响,日趋浮躁、功利,高校也深受其害。校园中不良风气迅速滋生,教师与学生的价值选择因此而发生了转变,部分教师情感冷漠,职业道德缺失,学生舍本逐末、唯利是图,给师生之间的关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教育事业深陷危机。当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成为普遍现象,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对精神文化的建设迟缓,许多人出现了金钱高于一切的信念,急功近利,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观点,对整个学校的风气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为了学校声望,高校不断给教师施加压力,片面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忽视了教育的真正使命,师生没有了纯净的学习和工作场所,功利思想蔓延,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矛盾不断激化。

4. 蜕变与重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路径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向,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路径的选择,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不仅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更需调动一切积极力量,通力合作,促成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氛围。

4.1. 回归教育理念本真:转变思想、育人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5] 立本错乱,兴道必偏。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任,悠悠万事,唯此为大。首先,高校应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不忘立身之本,增强责任感,把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此来开展教学工作,关注学生“学”的状况,转变功利主义的思想,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即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真。其次,高校必须改革不合理的考核和晋升机制,完善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激励制度,纠正以往过分偏重论文、科研成果数量的考核趋向,把教师的精力转移到教学上来,育人先育己,欲授他人,先固本身,教师需将育人与科研融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推动教育教学良性发展。

4.2. 落实师德监督机制:制度为基、师风为重

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德者,师之本也。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6] 众所周知,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素质的体现,其拉近师生距离和吸引学生的作用毋庸置疑。首先,高校应明确监督机制的职责,加强监督团队的建设,统一领导、规范管理、分工协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及时掌握教师思想动态,对于教师失德的现象绝不姑息纵容,加大惩处力度,强化不敢失德的威慑,打造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队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欲“立人德”,先“立己德”,只有以身作则,以满腔热忱对待学生,才能建立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交往关系,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高校还应加强教育,定期开展相关宣讲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肃清校园不正之风,对教育成果进行考核评价,适当运用物质奖励,辅之以精神激励,践行者予以奖励,违背者施以惩处,以此来提升教师责任感,将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更好完成教育使命。

4.3. 构筑师生交往空间:以文化人、和睦共融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交往是为了更好的完善自身,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互联网时代,学习与交往的方式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师生之间的交流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为了顺应时代变化,开展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开辟崭新的交往空间刻不容缓。首先,高校应通过与时俱进的多样化手段,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师生交往活动,如班级微信群的建立与学习和研究网络群、讨论组的使用,满足学生的期待与要求。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利用网络学习交往,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师生互动,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其次,充分挖掘互联网媒体的互动功能。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借助媒体信息共享的功能,缩小师生间知识的差距,形成相互尊重的交流环境,构筑情感丰盈的交往空间,模拟现实中的“面对面”交往,保证师生间更多的交流机会与更长的交流时间,从而形成紧密、频繁和持久的互动,打造学生向学、教师乐教的风气,走向师生共生共融的美好愿景。

4.4. 营造民主平等氛围:定位转换、敞开心胸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好老师’‘经师与人师’。” [7] 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应强化自身民主意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平等,学生作为社会个体,拥有自己的情感与尊严,“一言堂”式的教学只会使学生感到压抑,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维护学生权益,使其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其次,教师要承担起角色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以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准则,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道德情操,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仁爱之心,自觉承担起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树立立德树人意识,将其作为职业追求,以此来得到学生认可,获得学生敬重。最后,树立服务意识,营造宽松教育环境。建设师生之间民主和谐的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励和鼓舞学生参与讨论,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平等对话,敞开心胸,做到以情动人、以行带人、以智教人、以德育人,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育氛围,以此带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5. 结论

总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吹响,高等教育改革也被提上日程。作为思想的前沿阵地,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离不开师生的携手同行。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高校、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持之以恒。高校需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紧跟时代脚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拓宽师生交流的路径,打造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更好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19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资助项目“新时代弘扬‘五四精神’与培育‘时代新人’的协同路径研究”(2019A08)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王向阳.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的疏离与重构
The Alien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ity Education[J]. 创新教育研究, 2020, 08(01): 78-83.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0.81013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 2018-09-11(01).

  2. 2. 陈遇春, 张珊骥.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 继续教育研究, 2015(4): 57-58.

  3. 3. 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 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18/c414305-29594570.html, 2017-10-18.

  4. 4. 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 人民教育, 2014(19): 6-10.

  5. 5.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17-10-28(01).

  6. 6. 陈飞. 回归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视角[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260.

  7. 7. 戚如强. 习近平师德观述论[J]. 社会主义研究, 2018(3): 27-3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