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11 ( 2023 ), Article ID: 75811 , 5 pages
10.12677/AE.2023.13111394

建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马瑞华1,马东艳2

1攀枝花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四川 攀枝花

2攀枝花学院法学院,四川 攀枝花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16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15日;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3日

摘要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在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深化其价值意蕴、核心问题和建设路径研究。目前,攀枝花学院建筑学专业被学校立项为校级“一流专业”建设专业。建筑学专业作为国家“新工科”研究的重点学科,开展系统化、全面化的思政建设研究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建筑学概论,课程思政

Research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

Ruihua Ma1, Dongyan Ma2

1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Panzhihua University, Panzhihua Sichuan

2Law School, Panzhihua University, Panzhihua Sichuan

Received: Oct. 16th, 2023; accepted: Nov. 15th, 2023; published: Nov. 23rd, 2023

ABSTRACT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ourses, it i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research on its value implications, core issues, and construction paths under the new era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attern. At present, the architecture major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has been designated as a “first-class major” construction major at the school level. As a key discipline of national new engineering research, the architecture major conducts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Keywords:Architecture Major,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建筑学概论》是建筑学专业的导论性课程,课程开设对象为大一新生,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建筑学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研究热点、学习方法和实践经验进行简练地概括和梳理 [1] [2]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建筑学科所包含的专业领域、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建筑历史、建筑美学艺术、建筑技术、建筑师业务和方案设计等建筑相关领域的知识构成、学习重点和思维方法,掌握建筑学科的总体框架 [3] 。同时,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专业内容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把科学精神、工程伦理的思政元素融入在教学中,寓价值观塑造于知识和能力培养中,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树立起科技报国的信念。

2. 课程思政建设理念

2020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以“课程思政”为指导,将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于知识的传授有机统一起来 [4] 。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辅以思政内容进行协同,承担起学生价值引领的工作,这便是课程思政的理念。

2.1. 课程思政建设贯彻“全过程育人”理念

按照课程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并将育人贯穿课程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课前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借助网络资源和教学平台,发布任务,设置讨论话题,进行网络讨论,对即将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启发引导。

课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详细设计知识点或技能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搜集典型素材,设计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将价值塑造潜移默化的融入教学。思政素材紧扣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5] [6] 。传承建筑先辈“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建筑精神,体现新时代建筑精神内涵。

课后教师借助教学平台发布作业和拓展学习资源,学生自主探究,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借助微信群、学习通等进行交流,答疑解惑。教师同时充当学生的心灵导师,帮助学生解答困惑、疏导心理、讨论社会热点,传递正能量,与学生亦师亦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带领学生参加“绿色建筑”设计大赛培养学生绿色思维、生态思维和团队精神。

2.2. 体现时代特色,让学生感受“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

课程注重我国现代建筑实例带动理论教学和思考,增加我国现在建筑的突出成就,体现建筑建设中的科学精神,具体讲解刚架、桁架、网格结构、折板结构、薄壳结构以及其它结构形式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精神,结合案例视频、专家交流和课程研讨等形式,使这些结构形式内容通过多样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理解,让学生了解我国现代建筑中“水立方”、“鸟巢”、“港珠澳大桥”等建筑展示的突出科学精神,让学生为我国在建筑中取得的辉煌成绩感到自豪。

课程在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时深入讲解我国建筑中体现的“工匠精神”。工匠在工作过程中不断雕琢建筑产品,并不断改善自己的技艺,精益求精,最终完成精美绝伦的建筑部件。在制作建筑产品的过程中工匠享受着产品在自己手中不断升华的过程,同时也融入了生命的定力和耐力,体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在讲解中以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结构”为例进行讲解。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7] [8] [9] ,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中国是世界中心,诸多技艺均领先世界水平,即使到现代也依然让人叹为观止,榫卯结构就是其中最为华丽的一点。

3.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也须自身不断深入学习专业课程、领悟课程思政建设精神,牢牢把握教师主体的价值引领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新时代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科学人才 [10] 。项目负责人在课程教学中深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爱国、奋斗、奉献的建设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诚实守信、待人友善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规范、严谨、团结、合作的职业素养,以及爱国、奉献的理想和信念,表1所示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德育目标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思政与专业课的融合点。

Table 1. Methods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表1. 课程思政建设方法

4. 教学效果

2022级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学概论》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在课后对全班4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3次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得出,课程的思政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增强了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在课堂上围绕中国元素主题,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伟大,10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爱国热情得到增强。

(2) 学生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的教学促进学生从价值层面出发考虑问题,树立社会和国家意识,92.7%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以前更加清晰,也更加坚定。

(3) 学生增强了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和增强学生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90.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培养,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感比以前得到了加强。

5. 结语

综上,课程思政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目的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 [11] 。在《建筑学概论》思政课程中,从教学设计方面着手,充分展现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在向学生传授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价值塑造潜移默化的融入教学中,传承建筑先辈“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建筑精神,体现新时代建筑精神内涵。

基金项目

本文受到四川省攀枝花学院课程思政研究项目《建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研究(2023(32)),管理类课程思政建设优化路径研究(2023(01)),《绿色建筑课程思政》(SFKC2217),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改革研究(JJ2266)及共同富裕视域下攀枝花民族地区康养旅游机制创新与推动路径研究(2023PY03)的资助。

文章引用

马瑞华,马东艳. 建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Research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J]. 教育进展, 2023, 13(11): 9022-902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11394

参考文献

  1. 1. 石岩, 王学俭.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问题及实现路径[J]. 教学与研究, 2021(9): 91-99.

  2. 2. 杨星星, 王精明.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以惠州学院建筑学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21(3): 125-128.

  3. 3. 许蓁, 王苗, 许涛. 《建筑学概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建筑教育, 2021, 27(2): 112-115.

  4. 4. 雒倩. 基于“课程思政”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探索——以“建筑设计”课程为例[J]. 大众文艺, 2023(18): 113-115.

  5. 5.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3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6. 6. 陈先兵. 论“三线精神”的理论内涵和重要价值[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0, 37(4): 23-29.

  7. 7. 崔航, 施毕新, 丛宇, 等. 古木结构榫卯节点抗震性能研究[J]. 科技视界, 2022(10): 64-66.

  8. 8. 崔航, 施毕新, 褚云朋, 等. 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技术研究[J]. 山西建筑, 2022, 48(6): 21-25.

  9. 9. 刘斌. 徽派古建筑抬梁式木构架榫卯节点力学性能与加固试验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 安徽建筑大学, 2021.

  10. 10. 汪洋, 李积明, 王天河, 等. 云物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工作探索与实践[J]. 高教学刊, 2023, 9(10): 166-170.

  11. 11. 王学俭, 石岩.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以及应对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1(2): 50-5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