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4, 2, 25-33
http://dx.doi.org/10.12677/ml.2014.21005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4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l.html)
OPEN ACCESS
25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of Adverbs “Gou” (够) and “Guai” (怪)
Rui Cui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UIBE), Beijing
Email: cuirui79@126.com
Received: Dec. 2nd, 2013; revised: Dec. 26th, 2013; accepted: Jan. 8th, 2014
Copyright © 2014 Rui Cui.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 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 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 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In acco rdance of the Crea-
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all Copyrights © 2014 are reserved for Hans and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 roperty Rui Cui. All
Copyright © 2014 are guarded by law and by Hans as a guardian.
Abstract: The essay tries to discuss the subjective meanings, the mechanisms and degree of subjectivisation
of “gou” (够) and “guai” (怪). Based on the corpus, the essay draws the conclusions by using a comparative
approach: both words express the meaning that the speaker believes that something has reached a high degree
and some outer-expectation. “Gou” (够) expresses a sense of distance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object
while “guai” (怪) expresses a deg ree o f acceptanc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subjectivisation,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 words often occur and cognitive and pragmatic rules of people all play
important roles, and these are the underlying reasons of formation of the two different subjective meanings.
Besides, the essay believes that the subjectivity of “gou” (够) is higher than that of “guai” (怪) through the
evidences from syntax and text.
Keywords: Gou (够); Guai (怪); Subjectivity; Subjectivisation; Context; Cognitive and Pragmatic Rules;
Mechanism
副词“够”和“怪”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比较分析
崔 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Email: cuirui79@126.com
收稿日期:2013 年12 月2日;修回日期:2013 年12 月26 日;录用日期:2014 年1月8日
摘 要:本文尝试对副词“够”和“怪”的主观性意义、主观化机制和主观化程度进行探讨,基于语
料库,通过对比的方法发现,二者都能表示说话人认为具有较高的程度和出乎意料的情感,但“够”
具有一定的距离感,而“怪”则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亲近和接纳。在各自的主观化过程中,词语本身
的意义、语境的影响以及人们的普遍认知心理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形成二者不同的主观性意义的
深层原因。通过对二者在句法和篇章上的不同表现,文章还证明了“够”的主观化程度比“怪”高。
关键词:够;怪;主观性;主观化;语境;认知和语用原则;机制
1. 以往的研究及问题
程度副词“够”和“怪”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很常
用,都表示程度高,如《现代汉语八百词》[1]:“ 够:
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很高。如:天气够冷的/这件事
副词“够”和“怪”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比较分析
OPEN ACCESS
26
够糟糕的/老大爷待我们够好了”。“怪:表示有相当高
的程度。如:怪不容易的 /怪脏的/这孩子长得怪可爱
的”。这其中的“够”和“怪”都可以用“很、挺”
来替换。
赵立江(1998)[2]认为“够 + A + 的/了”起到缓和
语气或表达不如意的作用;沈建华(2001)[3]指出这种结
构表示说话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性质、状态的一种判
断;罗青松(1995)[4]也指出副词“够”表示充分满足说
话人主观印象中的某一标准、尺度,表示说话人认为
具有相当高的程度;郭继懋(2000)[5]指出,“够”不仅
表示程度意义,还表示说话人的情态、语气——从主
观上对某性质加以肯定。
马真(1991)[6]指出程度副词“怪”带有“亲昵、满
意、爱抚、调皮”的感情色彩,“有时表示一种说不
出的没法形容的心理感受;刘冬梅(2006)[7]则认为,“怪”
不仅可以带有“亲昵、满意、爱抚、调皮”等感情色
彩,还可以带有厌烦、憎恶、可怜、同情、悲伤等感
情色彩;史金生(2003)[8]认为“怪”可以表达出乎意料
的语气。
前人的研究都认为“够”和“怪”除了表示程度
高以外,还同时表示一定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我们认
为这两个方面都属于词语的主观性意义,具体的说,
程度高表达了说话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性质、状态的
认识和评价,而缓和语气、不如意、亲昵、厌烦、出
乎意料等表达了说话人的情感。
前人对“够”和“怪”的主观性意义进行了一定
的分析和概括。但是,这些研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如对主观性意义的概括不合适,刘冬梅(2006)认 为“ 怪
可爱的”中的“怪”带有亲昵、满意等色彩,而“怪
脏的”中的“怪”则带有“厌烦、憎恶”的感情色彩,
这其实是把后面词语的感情色彩强加到了“怪”上面
了。另外,对主观性意义的概括有遗漏,如“够”除
了能起缓和语气的作用之外,还能表达出乎意料的语
气,如:
(1) a. 您想得倒挺长远。呦嗬,你们够早的呀。
(《编辑部的故事•侵权之争(上)》)
b. 怎么头一次见他倒跟他说了?熟得够快的。
(《动物凶猛》)
c. “谁知道你是谁呀?”刘会元一甩手,“嚯,
手劲儿够大的。”(《一点正经没有》)
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未被提及。更重要的是,以往
的研究对“够”和“怪”主观性意义的来源或形成机
制缺乏探讨,对二者主观化程度的差异也缺少关注。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够”和“怪”的主观性意
义进行重新概括,并通过比较的方法理清二者之间的
异同;然后考察“够”和“怪”的主观化过程,找出
其主观性的形成机制,并由此对其主观性意义的异同
作出解释;最后通过形式上的表现证明了二者在主观
化程度上存在差异。
2. “够”和“怪”的主观性
“够”和“怪”的主观性意义既有相同之处,又
有细微的差别。
相同点:(一) 二者都能表示说话人认为具有较高
的程度(如《八百词》等虚词词典对此看法一致);
(二) 二者都能表达出乎意料,上文(1)中的“够”
也都能用“怪”:
(2) a. 您想得倒挺长远。呦嗬,你们够/怪早的呀。
b. 怎么头一次见他倒跟他说了?熟得够/怪快的。
c. “谁知道你是谁呀?”刘会元一甩手,“嚯,
手劲儿够/怪大的。”
不同点:在对评价对象的感情上,“够”具有一
定的距离感,而“怪”则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亲近和
接纳。试比较:
(3) a. 这个咸菜够咸的。
b. 这个咸菜怪咸的。
对比可以发现,(3a)“够咸的”表示程度高的同
时还表达了说话人的不满,(3b)中的“怪咸的”也表
示程度高,虽然有点不满,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
内。
例(3)中的形容词是中性的,如果形容词是褒义或
者贬义的,这种对立就更明显了:
(4) a. 她捂着鼻子:“这房间里够脏的。”
b. 她捂着鼻子:“这房间里怪脏的。”
(5) a. 她爱不释手:“这件衣服够漂亮的。”
b. 她爱不释手:“这件衣服怪漂亮的。”
由于“够脏的”和强烈排斥的感情是协调的,(4a)
是合适的句子,“怪脏的”表示一定程度的亲近和接
副词“够”和“怪”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比较分析
OPEN ACCESS
27
纳,和“捂着鼻子”是矛盾的,(4b)就是不合适的句
子;同样,“够漂亮的”表示一种带有距离感的评价,
和“爱不释手”在语义上是不协调的,故(5a)不是合
适的句子,而“怪漂亮的”表达的亲近和接纳与“爱
不释手”语义上一致,故(5b)可以说。
以上讨论可总结如下:“怪”表示说话人和所评
价对象之间在心理距离上的拉近,而“够”表示说话
人和所评价对象之间在心理距离上的推远。用在不同
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前面,会产生方向相反的程度上的
加深。如果用“+”表示积极方向,用“−”表示消极
方向,用“0”表示中性,我们可以将二者的不同表
现用下表表示(“+”、“ −”的数量是相对而言的):如
表1。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以往的研究中所说的
“怪”带有亲切、爱抚的感情,其实不是“怪”本身
所具有的,而是“怪”所表示的亲近和接纳在褒义性
的语境中的具体表现,在贬义性的语境中,这种亲切、
爱抚的感情就不存在了,而是表示一种虽然不好但是
也不排斥的感情。而“够”所具有的距离感在不同的
语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如果用在褒义形容词前
面,多表示一种比较中性的评价,如果用在贬义形容
词前面则表示一种轻视、不满的意味,同时还具有缓
和语气的作用。下文主要探讨这些主观性意义的形成
机制以及二者主观性程度的差异问题。
3. 主观性形成机制考察
3.1. “够”的主观性的形成机制
“够”原本是动词,表示满足某一个具体的标准。
如“够三斤”“够用一个月”等,后来表示满足某一
个抽象的标准,如“够长”“够重”,这里的“长”“重”
表示度量衡标准。不管是具体的标准还是抽象的标准,
其中的“够”都是“达到”的意思。但是在“够 + 形
Table 1. The different effect between “gou” and “guai” with regard
to the increase of different emotional adjectives
表1. “够”和“怪”对不同感情色彩形容词在程度加深方向上的
不同
够A的 怪A的
贬义 (−) −− 0
中性 (0) − +
褒义 (+) 0 ++
容词 + 的”这个结构中,副 词“够”却表 示“程度
高”的意思。罗青松(1995)认为,程度副词“够”是
从动词“够”发展而来的。我们赞同这种观点,但是
觉得只是笼统地讲程度副词是从动词发展而来的是
不够的。
3.1.1. “够三斤”和不过量准则
一般来说,如果说“够三斤”,一定蕴涵着“超
过三斤”。如果是“达到并且不超过三斤”的话,那
就应该表达为“只有三斤”或者“只够三斤”,从而
排除“超过三斤”的部分。虽然“够三斤”蕴含着“超
过三斤”的意思,但是由于在交际中这个“超过”的
部分不是听说双方关注的内容,所以就没有凸显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仅用“够三斤”而不用“只够三斤”
来表达,这是“不过量准则”发挥了作用。“不过量
准则”是“量的原则”的一个次准则,意思就是在满
足“足量准则”的前提下,不说不必要的多余的话。
如果违背了这个合作原则,就会让听话人推导出言外
之意。具体到“够三斤”这个例子,在交际中,用“够
三斤”就能够表示“达到了三斤”这样的意义了,就
没有必要再用副词“只”来加以限制。“只够三斤”
表达的意思就是“仅仅达到了三斤并且没有超过三
斤”。这就排除了“够三斤”的蕴含义“超过三斤”。
3.1.2. “够 A的”与消极语境和普遍认知心理
如果“够”用在一种消极的语境中,就表示超出
了所能承受的限度。“够”表示程度高的意义是上述
蕴含义“超过”在交际中得到凸显的结果。例如:
(6) a. 是够让人头疼的,哈?(《编辑部的故事•
谁是谁非(上)》)
b. 金枝这话太单刀直入了,够让张全义胆寒的。
(《皇城根》)
c. 但班长小声地说∶“够大柱受的。”(《阵痛》)
这种“够 XV 的”结构表达的意思并不是某种消
极的东西达到了某人所能承受的标准,而是超出了其
所能承受的限度。如“那么多文件真够你看的!”所
表达的意思不是“那么多的文件达到了你要看的数量
了”,而是说“那么多的文件你看都看不完的”。石毓
智(2001)[9]将这种结构称为“隐性否定结构”。
在这种消极的语境中,“够”的蕴含义“超出”
副词“够”和“怪”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比较分析
OPEN ACCESS
28
得到了凸显。因为负面的、消极的事物对人们所造成
的消极影响相对于积极的事物对人们造成的积极影
响往往在感知上更为凸显,所以更受人们的关注。这
种“超出”就带来了程度高的意义。
我们发现,这种消极的语境多数是“够X受的”,
在频繁的使用中,承受的主体不再出现的时候,就词
汇化为“够受的”。《现代汉语词典》已经将“够受的”
作为词条收录:
【够受的】 达到或超过人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
含有使人受不了的意思:累得真~。
北京口语中还有一个近义的表示程度高的词“够
瞧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收录了:
【够瞧的】 十分利害;够受的,看不下去:天
热得真~|这个人真~。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够 XV 的”中的“够”似
乎还不是副词,因为它后面加的是一个兼语结构。但
是,在有些方面它又不像是动词,比如不能被否定。
真正的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够”也是在消极性的
语境中形成的,也就是“够 + 贬义词/反向词 + 的”
这样的语境,如:
(7) a.“班长,运气够糟的。”我心里说。(《祝你
运气好》)
b. 哎唷,全是电脑,够复杂的。(《编辑部的故
事•人工智能人》)
c. 从北影厂到火车站,路是够远的。(《京华闻
见录》)
d. 李缅宇,你现在对我手够狠的。(《无人喝彩》)
e. 今天可真够冷的,有零下三十度吧?(《钳工
王》)
我们知道,动词“够”表示达到一个标准,这个
标准通常是用无标记的褒义词或正向词来表示,如
“够长”“够宽”“够好”等,表示达到了预期中的一
个标准。但是,如果“够”后面加的是有标记的贬义
词或反向词,如“够短”“够窄”“够坏”,也能表示
达到某一标准的意思。但是这里的“标准”不是预期
中的标准,不在预期的范围之内的,即“超出”了预
期的范围。所以,“够短”和“够长”一样,其中的
“够”都能表示“达到”某一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在
两种情况下的所指是不同的:“够长”中的标准“长”
是预期中存在的,“够短”中的标准“短”则是预期
中不存在的,是超出预期的。正是这种超出预期,产
生了程度高和出乎意料的意思。
“够”是在消极性的语境中产生程度高的意义这
一猜测,也能在使用频率上得到部分的验证。在封闭
性的语料库中,我们共检索到“够 + 形容词 + 的”
的用例 136 个,其中的形容词中,贬义的 84 个,褒
义的 33 个,中性的 8个,另外还有11个褒义词用于
反语表示贬义的。如果不考虑中性词和褒义贬用的词,
程度副词“够”后面加的贬义词所占比例约为 72%,
褒义词所占比例约为 28%。二者的差距悬殊。可见,
在频率上,“够”后面加贬义词占绝对优势。
3.2. “怪”的主观性的形成机制
“怪”表示程度高的意义是从形容词发展而来的,
杨荣祥(2005)[10]指出了这一点, 但是没有具体论述。
晁继周(1997)[11]也是从历时的角度 研究“怪”在 清代
以及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演变的,指出“怪”用为程度
副词,是汉语发展史上比较晚近的事,最早的例子是
《聊斋志异》中的:
(8) 行里许,遥见女郎,独行丘墓间,神情意志,
怪似九娘。(卷四 公孙九娘)
(9) 入西门,见北向一家,两扉半开,内一女郎,
怪似阿绣。(卷七 阿绣)
晁继周先生认为上述两个例子中的“怪”已经是
程度副词的用法,我们赞同这个看法。但是文章没有
涉及这种表示程度的用法的产生过程。
我们考察了历时的语料发现,“怪似”中的“怪”
最初当是形容词:
(10) 晋王彪之,年少未官。尝独坐斋中,前有竹。
忽闻有叹声,彪之畅然,怪似其母,因往看之。见母
衣服如昔,彪之跪拜歔欷。(《太平广记》)
(11 ) 后数年偶入燕都,过育婴堂,见一儿,七八
岁。仆人怪似其主,反复凝注之。(《聊斋志异•鸦头》)
例(10)中的“怪”当作形容词理解,表示“奇
怪……”。如果“怪”是程度副词的用法的话,“忽闻
副词“够”和“怪”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比较分析
OPEN ACCESS
29
有叹声”之后应该紧接着就是“怪似其母”,但是这
里插入了“彪之畅然”,“怪似其母”应是陈述“彪之”
的 。例 (11 )更明显,“怪”直接放在主语“仆人”之后,
陈述主语的心理活动,表示“仆人觉得似其主这件事
很奇怪”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的层次是,[主语[怪
[(A)似B]]],而 A在主语之前已经出现,此处承前省
略了。再如:
(12) 后三四年,村人以香社登岱。至山半,见一
人乘骡驶行而来,怪似柳子。比至,果是。(《聊斋志
异•上仙》)
这里的“怪”仍是“奇怪……”的意思。虽然“怪”
的主语省略了,但是从连续的两个动词“至”“见”
都陈述“村人”来看,“怪”应该是接续这两个动词
陈述“村人”的,也就是说,这是主体进行的一系列
有时间顺序的动作:(村人)至→见→怪。这里的结构
层次是“[村人[怪(一人)似柳子]]]”。
但是,(8)和(9)中的“怪”已经不能作形容词理解
了,只能理解为程度副词。从形容词“奇怪”到程度
副词“很”之间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过程?这是
下面着重要解释的问题。
从语义上来看,“怪似其母”中包含了一种程度
的意义在内,如果用现代汉语来讲的话,就是“奇怪
(这么)像他的母亲”,“怪似其主”意思就是“奇怪(这
么)像他的主人”,等等。
在相关的语料中也能看到“怪”同程度意义之间
在语义上的密切相关性:
(13) a. 我就知道必是孙家小子的老婆,怪她生得
如此美貌,偏那仇人竟有福份消受。(《八仙得道》)
b. 怪道他如此富贵受用!(《今古奇观》)
c. 这个东西,怪不得他如此不堪无耻,原来他带
着个鬼脸儿呢!(《儿女英雄传》)
d. 怪得恁麽滑头。(《五灯会元》)
e. 怪道模样恁地厮像,这等,是一家人了。(《二
刻拍案惊奇》)
f. 怪道他恁般娇弱,语音纤丽,夜间睡卧,不脱
内衣,连袜子也不肯去。(《醒世恒言》)
这里的“怪得(道)”就是“难怪/怪不得”的意思,
表示“不奇怪”。不管是“奇怪”还是“不奇怪”,在
句子中多数会有表示程度的词语(如此、恁麽、恁地、
恁般)出现,并且“怪(得)”等在语义上是指向这些程
度词的。
“奇怪”和表示程度的“这/那么”在语义上的关
联,使得即使句法上不出现这些程度词,在语义上也
能吸收“这/那么”的程度义。“怪”表示程度高的意
义就是这样产生的。同时,由于程度副词来源于形容
词“奇怪”,所以“怪”能表示出乎意料的意义。
“怪”和表示程度的“如此/恁麽”等之间语义上
的密切关联,在下面的例子中还有所体现:
(14) a. 这么怪热的,又穿衣裳,我不去姨妈也未
必恼。(《红楼梦》)
b. 嗳,我们紫鹃姐姐也就太狠心了,外头这么怪
冷的,人家央及了这半天,总连个活动气儿也没有。
(《红楼梦》)
c. 那大爷才坐下,瞅着那么怪腼腆的,被我怄了
他一阵,这会子熟化了,也吃饱了,同女婿合他大舅
倒说的热闹中间的。(《儿女英雄传》)
“怪”作程度副词大量使用始于清代(晁继周
1997、香坂顺一 1997[12]、杨 荣 祥2005)。据晁继周(1997)
的调查,《红楼梦》中带副词“怪”的句子,大多表
达不如意的心理感受。39 例中,表示不如意的占 92%,
表示褒义的占 8%。如:
(15) a. 宝玉笑道:“我怪闷的,来瞧瞧你作什么呢 。”
b. 莺儿道:“这么远,怪热的,怎么端了去?”
c. 袭人道:“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
的 。”
d. 只是我怪臊的,收了又不好,不收又辜负了姑
娘的心。
e. 谁知他来了,避猫鼠儿似的站了半日,怪可怜
的。
f. 心里闹的怪烦的。
由于“怪”后面加的主要是心理动词,而且最初
多是说话人的心理感受,这样,“怪”表示“出乎意
料”的意思在这里就消失了。因为说话人一般知道自
己为什么会产生某种心理反映,而不会对这种心理感
受产生“奇怪”。所以,这里的“怪”只保留了“程
度高”的意义。同时,这种心理动词往往是消极的,
副词“够”和“怪”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比较分析
OPEN ACCESS
30
说话人对自己的这种消极的心理感受会表现出一种
自我同情、自我化解、自我调侃的倾向,结果就是“怪”
所表示的程度不是那么高,往往还在能接受的范围之
内。
这种同情、化解和调侃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的形
容词。即使后面加的是消极意义的形容词,“怪”也
能表达一定的亲近和接纳。无法表达亲近和接纳的贬
义词就不能出现在“怪”的后面。试比较:
(16) 够傻的/*怪傻的
够卑鄙的/*怪卑鄙的
够下流的/*怪下流的
够无耻的/*怪无耻的
4. “够”和“怪”主观性程度的差异
以上分析了“够”和“怪”主观性意义的不同形
成机制。本小节将重点分析二者在主观性程度方面的
差异。主要依据由它们构成的“程度副词 + 形容词 +
的”结构在句法和篇章两方面的不同表现。
4.1. 句法功能
陆俭明(1980)[13]讨论了“程度副词 + 形容词 +
的”这类结构的语法性质,根据句法上的表现指出这
个结构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句法结构,一种是状态形容
词性的,一种是副词性的,还有一种是名词性的,而
这三种结构的不同根本在于程度副词的不同。陆先生
不是从主观性的角度来分析的,我们则尝试通过这种
结构在句法上的不同表现,来观察“够”和“怪”这
两个程度副词在主观性程度上的差异。
4.1.1. “怪 A的”的句法功能
陆俭明(1980)提到“怪 + 形容词 + 的”这个结
构是状态形容词性的,但是没有详细讨论它的句法表
现。朱德熙(1982)[14]较早地讨论了“很/挺/怪 + 形容
词 + 的”这类结构的句法功能,认为“怪 + 形容词
+ 的”可以做谓语、补语:
(17) a. 这封信写得怪有意思的
b. 这衣服怪干净的
但是不能作定语和状语:
(18) a. *下了一场怪大的雨
b. *怪漂亮的衣服
c. *怪亲热的跟我们打招呼
这里的考察有些是在词组层面上的,如果放到句
子或者篇章中来看的话,情况会有一些不同。如“怪
A的”可以作定语:
(19) a. 怪聪明的一个小伙子办了件傻事。
b. 怪聪明的一个小姑娘,手也勤,嘴也巧。
“怪 A的”作定语时是有限制的,它一般只能作
主语的定语,而不能作宾语的定语,如“下了一场怪
大的雨”就不能说。还有一个条件,谓语部分和“怪”
修饰的形容词在语义上必须是相关的。如(19a)中的谓
语“办了件傻事”是和“聪明”形成了对比,而(19b)
中“手也勤,嘴也巧”是对“聪明”的具体说明。如
果谓语和形容词之间没有语义上的关联,句子听起来
就比较奇怪:
(19) 怪聪明的一个小伙子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20) 怪年轻的一个记者对他作了采访。
(21) 据说这怪好看的假毛葛和驼绒都是东洋来
的。(老舍《林家铺子》)
上文朱先生的例子“怪漂亮的衣服”在词组的层
面上确实是不能说的,但是加上了后续句之后,也是
很好的句子:
(22) 怪漂亮的衣服被树枝划了一个口子。
(23) 怪漂亮的衣服,只花了五十块钱。
在某些作家的作品中,也有“怪 A的”作宾语修
饰语的情况:
(24) a. 几周前他接待了一位怪神秘的来访者,就
是老在金家出出进进的杜逢时,金一趟家那个老妈子
的儿子。(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b. 自然我还不能完全忘掉那个无利于实际而怪
好听的字——爱。(老舍《阳光》)
但是,在当代的口语中,这些用法已经很少见或
者不用了。
“怪 + 形容词 + 的”也能做状语:
(25) a. 这些都放在了方凳上,三个巡警怪不好意
思的默默走出去,到院中赶紧交谈着,皮鞋发出有力
的声音。(老舍《蜕》)
副词“够”和“怪”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比较分析
OPEN ACCESS
31
b. 他怪不耐烦的对我说:“这件事以后再说。”
c. 他怪亲热的拍了拍我的肩膀。(转引自刘东梅
2006)
d. 刘师傅怪不是味儿的笑了。(《现代汉语虚词
词典》[15])
e. 大赤包没等瑞丰再开口,就往外走。大家都怪
不得劲儿的跟随着他。(老舍《四世同堂》)(转引自刘
颂浩 1993[16])
从中可以看出,“怪 + 形容词 + 的”做状语时
也是有限制的,形容词多是“不好意思、不耐烦、不
自在、不得劲儿、不是味儿”这种否定的较复杂的形
式。
4.1.2. “够 A的”的句法功能
“够”的情况比“怪”要简单很多。宋玉柱(1995:
63)[17]曾经指出副词中有一类只能出现在作谓语、补语
的形容词前面,而不能出现在作定语、状语的形容词
前面,这类副词中就包括“够”。并将这类副词称为
“唯谓性副词”(作者说,汉语的补语都有语义指向,
因此具有潜在谓语的性质,即所谓“隐性谓语”。所
以,把只能作谓语和补语的“副 + 形”结构称为“唯
谓形容词结构”)。郭继懋(2000: 88)主要充当谓语和
情态补语,一般不做定语和状语:
(26) a. *他分给了我一个够难的活儿
b. *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够理想的工作
c. *他够仔细地教着这群山里的孩子
d. *他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并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够”不仅表示程度意义,
还表示说话人的情态、语气——从主观上对某性质加
以肯定——而这种情态一般是到达句子平面才可以
表达的。
4.2. 篇章表现
以上是在小句的层面考察了“怪 A的”和“够A
的”句法功能的异同,得出的结论是,前者既可以作
谓语、补语,还可以有条件的充当定语和状语;后者
则只能谓语和补语。二者在作谓语和补语的时候是不
是就完全相同了呢?放在更大的篇章中进行考察,发
现它们的表现是不完全相同的。
(27) ——就说这抽烟吧!不让在屋里抽。夏天还
好,冬天呢?
——A:是,怪冷的哈。
B:*是,够冷的哈。
这是一个对话,发话人的意思是说不让在屋里抽
烟,如果是夏天的话,还能在外边抽;如果是冬天的
话,怎么能在外边抽呢?A的回答是赞同发话人的意
见,并且将发话人没有明确说明的原因表达出来了。
将A的意思补充完整就是,外边怪冷的,怎么能在外
边抽呢?/不能在外边抽。这里“怪冷的”其实表述的
是一个原因,结论并没有说出来。在这种语境中,B
中“够冷的”在语用上就是不合适的。为了更清楚地
说明,下面再看一些例子:
(28) a. 等我先把电视关了,你们也不看,怪吵的。
(《懵然无知》)
b. “你就别去了。”我说燕生,“怪碍事的。”(《橡
皮人》)
c. 你把那排刷扔了,怪碍事的。(《永失我爱》)
d. 王大妈,您走哇?慢着点,地上怪滑的!(《龙
须沟》)
从这些句子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怪 + 形容词+
的”可以作为一个原因小句出现,而且通常位于结果
小句的后面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可以认为它提供的是
背景信息。如果把上面句子中的“怪”换成“够”,
在语用上也是不合适的:
(28’) a. 等我先把电视关了,你们也不看,够吵的。
b. “你就别去了。”我说燕生,“够碍事的。”
c. 你把那排刷扔了,够碍事的。
d. 王大妈,您走哇?慢着点,地上够滑的!
原因就在于,“够 + 形容词 + 的”通常表示的
是前景信息,语料中很难发现它作背景信息的用例。
如果要作背景信息,“够 + 形容词 + 的”的后面就
必须加上“了”:
(29) a. 咳,反正我不同意。本来这期封面儿就够
糟的了。(《编辑部的故事》)
b. “你别问了,我够烦的了!”(《皇城根》)
沈建华(2001)指出,“够 + 形容词 + (的)了”结
副词“够”和“怪”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比较分析
OPEN ACCESS
32
构在语义上是不自立的,需要其他句子来补足。两个
小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其中有一种就是因果。而“够
+ 形容词 + 的”在语义上是自立的。这跟我们的观
察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够 + 形容词 + 的”通常
是作前景句,而“怪 + 形容词 + 的”既可以作前景
句也可以作背景句,“够 + 形容词 + 的了”通常是
作背景句。这是它们在语篇中的差异。关于“够 + 形
容词 + 的”同“够 + 形容词 + (的)了”这两种格式
更多的比较,可参看沈建华(2001)。
还有一点不同的地方,“怪 + 形容词 + 的”可
以用在反问句中,但是“够 + 形容词 + 的”不能:
(30) a. “文化大革命”中这样的组织不是怪少见
的吗?(《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b. “咱们要是打牌,叫老李一个人出逛,岂不怪
难堪的?”(《赵子曰》)
c. “他一点不留情!平常,他不是老怪和气的吗?”
(《无名高地有了名》)
上面句子中的“怪”都不能换成“够”。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将“怪 + 形容词 + 的”
和“够 + 形容词 + 的”的异同总结如下:
1) 都能作谓语和补语,前者能有条件的作定语和
状语,特别是只能有条件的作主语的定语而不能作宾
语的定语,后者既不能作定语,也不能作状语;
2) 二者在篇章上的表现不同,前者既可以表示前
景信息,也可以表示背景信息,但是后者只能表示前
景信息;
3) 前者能用于反问句,后者不能。
总体来看,“够 + 形容词 + 的”已经完全不能
作内嵌成分,而“怪 + 形容词 + 的”还能有条件的
作内嵌成分。因为主观性是属于句子表达层面的,所
以内嵌成分通常不表达或者表达较少的主观性。由此,
我们认为“够”主观化程度比“怪”高。
5. 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程度副词“够”和“怪”
具有相同的主观性意义,都能表示说话人认为具有较
高的程度,都能表示出乎意料的情感;但是在和评价
对象的关系上,二者的差别是很微妙的,“够”通常
是一种推远,“怪”则是一种拉近,这种差别用在不
同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前面就会产生两种方向相反的
程度上的加深。这种分析的目的是将语境的意义和副
词本身的意义剥离开来,试图找出二者在语义上更本
质的区别。二者主观化的因素和机制是不同的,对于
“够”来说,不过量准则、消极的语境和普遍的认知
心理和语用原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怪”来
说,词语本身的意义、与表心理感受的词语的高频共
现、对语境中程度性成分意义的吸纳是其主观化的因
素。二者的主观化程度高低也是不同的,通过是否能
作内嵌成分以及作前/背景信息时的不同表现,可以看
出“够”主观化程度比“怪”高。
致谢
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大规模语料的
北京话虚词的发展演变研究(13CYY064 )”、 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 211 工程四期校内启动建设项目“现代语境
下的汉语语言研究”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进教师
项目“现代汉语虚词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09QD35)”
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郭锐教
授的悉心指导,曾提交“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16
次学术年会(IACL-16)”(北京,2008.5)和对外经贸大
学“全球化视域中的方言、文学和城市”研讨会(北京,
2013.10),与会专家陆俭明教授、刘乐宁教授、丁崇
明教授等对本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作者在此表示诚
挚的感谢。本文语料来自郭锐教授提供的语料库和北
京大学 CCL 语料库,对此作者深表谢意。文中尚存
不足,概由作者负责。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吕叔湘, 主编 (1980) 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35, 238.
[2] 赵立江 (1998) “够”的使用情况初步考察.
汉语学习
, 3, 52-
54.
[3] 沈建华 (2001) 由重音差异造成的两种“够 + 形容词”格式.
世界汉语教学
, 3, 34-40.
[4] 罗青松 (1995) 副词“够”的语法特点分析.
殷都学刊
, 1, 98-
101.
[5] 郭继懋 (2000) “够”的用法. In: 刘叔新, Ed.,
语言学论辑
(
第
三辑
), 南开大学出版社, 天津.
[6] 马真 (1991) 普通话里的程度副词“很、挺、怪、老”.
汉语学
习
, 2, 8-13.
[7] 刘冬梅 (2006) 程度副词“怪”的用法新探.
绥化学院学报
, 4,
97.
[8] 史金生 (2003) 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的共现顺序.
中国语文
,
1, 17-31.
[9] 石毓智 (2001) 肯定和否定的对称和不对称(增订本). 北京
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北京, 73.
[10] 杨荣祥 (2005) 近代汉语副词研究. 商务印书馆, 北京, 346.
副词“够”和“怪”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比较分析
OPEN ACCESS
33
[11] 晁继周 (1997) 程度副词“怪”用法的演变. In: 中国语文编辑
部, Ed.,
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 研究所建所
45
周年学术论
文集
,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2] 香坂顺一 (1997) 白话语汇研究. 江蓝生, 白维国, 译. 中华
书局, 北京.
[13] 陆俭明 (1980) “程度副词 + 形容词 + 的”一类结构的性质.
语言教学与研究
, 2, 33-45.
[14]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5] 北大中文系 55、57 级语言班, 编 (1982)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17.
[16] 刘颂浩 (1993) 程度副词“怪”用法的一点补充.
汉语学习
, 3,
26-28.
[17] 宋玉柱 (1995) 非修饰性“副 + 形”结构. In:
中国语言学报
(
第七期
), 商务印书馆, 北京, 63.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