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6 ( 2023 ), Article ID: 67595 , 8 pages
10.12677/AE.2023.136630

师范院校微格教学现状与策略

蔡子悦1,袁振岳1,赵可云2,庞明勇1*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 日照

收稿日期:2023年5月21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20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26日

摘要

微格教学架起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的桥梁,展现出快速提高教学技能的强大力量。微格教学的出现帮助师范院校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教师培训体系,现已成为师范院校培养未来教师的必修课程。随着微格教学的推广,应用中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为了了解微格教学在师范院校的实施情况,本研究借助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借助访谈法访谈了师范院校微格教学的指导教师,收集了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掌握了师范院校微格教学的现状。发现了教师、师范生和软硬件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师范院校,微格教学,问题,对策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Microteaching in Normal Universities

Ziyue Cai1, Zhenyue Yuan1, Keyun Zhao2, Mingyong Pang1*

1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School of Communi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Shandong

Received: May 21st, 2023; accepted: Jun. 20th, 2023; published: Jun. 26th, 2023

ABSTRACT

Microteaching has built a bridge between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howing a powerful force to rapidly improve teaching skills. The emergence of microteaching has helped normal universities gradually form a complete and scientific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which has become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normal universities to train future teacher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microteaching, the problems in application are gradually reveal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croteaching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ormal students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nterview method was used to interview the instructors of microteaching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roblems of teachers, normal students and software and hardware environment are found,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se three aspects.

Keywords:Normal University, Microteach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灌输式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新的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出现了许多提升教学技能的方法,其中就包含微格教学。微格教学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wight Allen博士提出,随后便受到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并在世界各国师范生的培养中得到广泛应用 [1] 。微格教学是一种将完整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几个阶段,对每一阶段中需要掌握的教学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练习的训练模式 [2] 。20世纪80年代,微格教学被引入国内,经过行业内学者的共同努力,微格教学在提高教学技能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3] 。微格教学不仅为师范院校开设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还为师范院校开展教学技能训练指明了方向。

关于微格教学已有的研究,孟宪凯回顾了微格教学引入中国20年间的发展历程,对微格教学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帮助师范培养工作者加深了对微格教学的认识 [4] 。黄映玲等从学生角度分析了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环节的现状,发现评价存在方式单一、评价标准偏于定性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5] 。

目前微格教学已在大部分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培养中被加以应用,也有学者对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应用中存在课时少、师资队伍不完备等问题 [6] 。但现有研究的发表时间较早,微格教学在不断发展,教师和学生在变化,目前微格教学在师范院校的应用情况是怎样的?师范生和教师对当前微格教学持何种态度?这些都是值得调查和思考的内容。

本研究意在借助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摸清微格教学在师范院校的应用情况,评价应用效果,帮助师范院校认清现状以更好地开展微格教学。

2. 调查方案

师范生是微格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微格教学的主导者,调查微格教学实施情况需从这二者入手。由于师范生数量大且较为分散,教师数量少且较为集中,因此对师范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师采用访谈法。

2.1. 对师范生的问卷

借助问卷旨在了解微格教学是在何环境下如何开展的,以及师范生在微格教学各阶段的真实表现和心理活动。基于此,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编写了问卷。问卷分为四个维度:个人信息、师范生对微格教学的认知情况、微格教学课时与场所、师范生参与微格教学的情况。

个人信息:考虑到性别、年级和专业可能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问卷中设置了个人信息维度。师范生对微格教学的认知情况:师范生对微格教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对微格教学的认同度,都能反映师范院校微格教学的开展情况,因此设置了这一维度。微格教学课时与场所:微格教学的总课时、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以及开展微格教训的场所,是影响师范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将课时与实训场所纳入调查维度。师范生参与微格教学的情况:师范生参与微格教学的真实情况是调查主要内容,问卷中将这一维度细分为微格教学前、中、后三方面。

问卷设计完成后,借助IBM SPSS Statistics 23.0进行了初步效度分析,结果显示部分题目的相似性较高,因此对部分题目进行了修改。完善后,进一步进行了分析和检验,数据显示问卷的效度系数值为0.814,大于标准值所要求的0.8,问卷效度较好。

2.2. 对教师的访谈

访谈对象为师范院校有微格教学经验的教师。借助访谈旨在了解微格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以及教师是在何种环境下如何开展教学的。基于此,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编写了访谈提纲。访谈包括五个维度:微格教学课时、教师开展微格教学的环境、师资配备情况、教师实施微格教学的情况、教师实施评价的情况。

微格教学课时:课时数是了解师范院校对微格重视程度的指标之一,这一维度将从教师角度了解师范院校微格教学的课时安排情况。教师开展微格教学的环境:良好的微格教学环境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借助教师客观真实的反馈能了解师范院校微格教学的环境建设情况。师资配备情况:考虑到师资队伍健全与否会影响师范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访谈中设置了这一维度。教师实施微格教学的情况:从教师角度了解微格教学过程的细节,是摸清微格教学实施现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实施评价的情况: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评价的实施情况是帮助掌握微格教学实施现状的必要方面之一 [7] 。

3. 方案实施

实施方案时根据问卷法和访谈法的特点选择了不同的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3.1. 问卷

山东省日照市F校在培养师范生方面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开设了众多师范类专业,且F校多年前就已将微格教学作为师范生的必修内容,以上均满足本次问卷调查的需求,该校师范生是理想的调查对象。又因不同年级师范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深度不同,能更全面地反馈微格教学的真实应用情况,因此选取F校各年级师范生为问卷调查对象。

线上发放问卷具有时空灵活,发放收集效率高,数据分析简便的特点。因此本调查借助线上平台发放并收集问卷。线上共发放问卷230份,收回有效问卷207份。为了验证收集到的调查问卷的数据是否可信,在调查问卷收集完毕后,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对本次调查所用问卷的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本次问卷所得数据的信度系数值为0.858,大于标准值所要求的0.8,说明本次研究的所用问卷和所得数据的信度质量高。

3.2. 访谈

F校教授微格教学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符合访谈的要求。考虑到任教年限和学历背景可能会影响访谈结果,因此在F校教授微格教学的教师队伍中,选取了任教年限和学历背景不同的三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

教师1:大学本科学历,教授微格教学六年。

教师2:研究生学历,教授微格教学三年。

教师3:研究生学历,教授微格教学四年。

访谈采用线下形式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访谈过程中对访谈内容录音并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文字记录。访谈结束后结合录音及文字记录对每个问题的回答进行了整理。

4. 数据分析

从不同维度对问卷和访谈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借此理清微格教学实施的现状。

4.1. 问卷分析

结合问卷设计,从四个维度对结果进行分析:

(1) 师范生对微格教学的认知情况。师范生对微格教学的认识情况包括:是否了解什么是微格教学以及对微格教学的认同程度。在回答是否了解微格教学时,只有6.28%的师范生表示对微格教学非常了解,其他师范生对微格教学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师范生虽然都参与了微格教学,但却对其没有清楚的认识,其背后原因值得思考。在回答对微格教学的认同程度时,分别有24.15%和50.24%的师范生表示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微格教学,可见师范生群体对微格教学的认同度较高。

(2) 微格教学课时与场所。课时数与实训场所的建设情况能反映师范院校对微格教学的重视程度。有69.08%的师范生表示微格教学的总课时小于20,有66.18%的师范生表示微格教学实训课比例小于30%,这表明微格教学总课时和实训课占比都较少。关于微格教学实训场所,57.49%的学生选择了普通教室,25.6%的学生选择了专门的微格教学实训室,可见目前师范院校微格教学实训室场所专业化情况并不理想。

(3) 师范生参与微格教学的情况。微格教学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微格教学前。师范生参与微格教学前应评估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情况,问卷对师范生的自我评估情况进行了调查。只有8.21%的师范生表示非常清楚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这表明微格教学前师范生的准备工作欠佳。微格教学中。师范生在微格实训中会经常使用教学设备,问卷对师范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多数师范生表示能较为熟练地使用教学设备,只有10.14%的师范生表示无法熟练地使用教学设备。微格教学后。有41.55%的师范生表示会在课后进行教学技能训练,29.47%的师范生则表示不确定。微格教学后的练习能巩固学习成果,有75.37%的师范生希望在课后也能得到老师的指导。

(4) 微格教学的评价情况。及时客观的评价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48.79%的师范生表示指导教师基本会观看每个师范生的实训过程并做出评价,但也有22.22%的师范生表示不确定。师范生互评。分别有55.07%和25.6%的师范生表示比较希望和非常希望开展生生互评。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师范生对评价的迫切需求,师范院校应给予评价环节更多重视。

4.2. 访谈分析

依据访谈提纲从五方面对访谈结果进行了分析:

(1) 微格教学课时。教师表示微格教学的总课时一般为20到30课时,理论课课时与实训课课时比例大约为7:3。这与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总课时数基本保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问卷和访谈结果的可信性。师范生反映出的微格教学实训课占比少的问题也在访谈中得到了印证。

(2) 教师开展微格教学的环境。教师表示学校配备了专门的微格教学实训室,但由于师范生数量多、实训室数量少等原因,实训很难在实训室中开展。师范生一般会被安排在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进行实训。教师还表示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存在老旧、缺乏维护等问题,给师范生的使用带来了困难。

(3) 师资配备情况。教师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教学经验丰富。教师表示在教授微格教学前曾经受过培训,任教后则基本没有接受过培训。教师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培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4) 教师实施微格教学的情况。通访谈可知,教师对教学环节的熟悉度较高,且能较为清晰地说出各教学环节的实施要点。但教师也表示因为实训时间短,实训师范生数量多,会出现无法兼顾全部师范生的情况。

(5) 实施评价的情况。教师表示现在较为欠缺的是师范生对教师的评价,师范生可能会碍于面子不愿给予教师评价。教师则希望能从师范生处得到真实客观的评价以改进教学。

5.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分析发现微格教学实施中存在问题与不足,现从教师、师范生、软硬件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

5.1. 教师方面

教师方面的问题与不足总结为三点:

(1) 资源更新速度滞后。师范生在接受问卷调查时表示教师常无法及时更新教学资源。教师提供资源是学生学习的抓手,借助教师提供的资源师范生能利用课前时间预习,为正式学习做铺垫。陈旧的资源无疑增加了师范生学习的难度,甚至可能误导师范生。

(2) 点评难以惠及全体师范生。师范生和教师均表示因为实训课时间短、任务重等原因,实训过程中教师常无法对每一位师范生做出评价。教师的评价是保证学习效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缺乏教师点评的师范生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学习过程中的关注感也难以得到满足,这将对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3) 课后指导帮助针对性弱。调查显示课后并非全部教师都能提供指导帮助。师范生对课后的指导和帮助表示出了极大的需求。课上教学的结束不代表教师教学的结束,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应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2. 师范生方面

师范生的问题与不足总结为以下三点:

(1) 准备工作片面化。在进行问卷调查时许多师范生表示参加微格教学前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了解不深入,也并未对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判断。课前准备环节的缺失会减慢课上教学进度,使教学任务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实训效率有待提高。微格实训中存在着师范生注意力不集中,各实训环节的衔接松散,实训效率低的情况,这使得师范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实训效率的高低与师范生的学习效果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实训效率低,最终的学习效果也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3) 学习成果巩固意识弱。有半数以上师范生表示微格实训结束后可能不会进行巩固训练。课上时间短,任务重,单凭课上时间师范生很难完全消化吸收全部内容。课后若不进行及时巩固,极有可能出现遗忘知识,技能生疏的情况。

5.3. 软硬件环境方面

软硬件环境的问题与不足总结为以下两点:

(1) 训练场所需进一步完善。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许多师范生进行微格教学实训的场所是普通教室,可见微格教学实训室在师范院校的建设情况并不乐观。普通教室与微格教学实训室存在着许多差别。专门的微格教学实训室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并有专员管理,能为师范生提供精良的教学设备和规范的训练环境,这些都是普通教室无法达到的。因此微格教学应当在专门的训练场所中开展。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可知,许多师范院校的微格教学实训室建立时间早,其中许多设备已不能满足如今要求,这部分师范院校应当及时更新维护实训室的设备的情况。广大师范院校应当重视这一问题,不断加强此方面的建设。

(2) 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由访谈结果可知教师只在任教前接受过专业培训,任教后则基本没有接受过培训。师范院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学习前沿知识,更新教学观念的机会,帮助教师在思想和知识技能上始终契合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保证师范生学习内容的有效性。

6. 对策

针对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分别从教师、师范生以及软硬件环境方面提出了对策。

6.1. 教师对策

为更好地实施微格教学,从教师角度提出了三点对策:

(1) 拓宽知识视野,及时更新教育资源。教师应当关注学科动态,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提供并及时更新优质的教育资源供师范生学习 [8] 。微格教学实训前,教师应当帮助师范生了解微格教学的相关概念,建立对微格教学的整体认识。微格实训中,教师应当根据实训情况为师范生补充学习资源,便于学生调整实训进程。微格教学后,教师应当为师范生提供补充资源,为师范生课后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9] 。

(2) 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全程指导与评点。教师指导和帮助的对象应当是全体师范生,不应出现部分师范生无法获得教师点评的情况。微格教学前教师应当指导师范生进行课前预习工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师范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后教师应当根据师范生的实训情况给与个性化的建议,以此作为师范生课后学习的依据。

(3) 延伸教学时空,丰富课后教学活动。师范生非常希望教师能在课下多组织教学活动,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当延伸教学时空,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后活动,使师范生在课下也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在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的同时增进与教师的情感,让课后活动成为连接教师与师范生的又一纽带 [10] 。

6.2. 师范生对策

为帮助师范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师范生师角度提出了三点对策:

(1) 做好课前准备,明确微格实训内容。在微格实训开展前,师范生应当明确每次微格实训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实训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师范生应对自身预习情况有清晰的把握,以便科学分配课堂的时间和精力。

(2) 利用课后时间,及时巩固学习成果。微格实训结束后,师范生应当及时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将学习过程延伸至课堂外。学习过程只局限在课堂内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成果不经及时巩固效果会大打折扣。实训后师范生应回顾实训过程,反思总结实训的不足和收获,查缺补漏。有余力的学生在巩固学习成果之余还应当根据自己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拓展学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

(3) 加强师生沟通,共商解决策略。师范生是微格教学的主体,对微格教学有着切身感受,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较为敏感。教师作为微格教学的引导者,往往要面对许多学生,很难体味每一位师范生的教学感受。目前,在微格教学实践中,师范生往往因碍于面子等原因,主动与教师交流的意愿较弱。这容易长时间延续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影响教学体验和学习效果。因此,学生应当调整好心态,主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及时反馈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师生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教学过程不断得以优化和完善,使微格教学进入良性循环,从而持续推动微格教学绩效的提升。

6.3. 软硬件环境对策

为改善微格教学的实施环境,从软硬件角度提出了两点对策:

(1) 改善教育环境,建立新型训练场所。随着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出现,智慧教室逐渐取代传统微格实训室成为各大院校开展微格教学的场所。智慧教室与传统的微格实训室相比更具人性化和智能性,增强了师范生与教学环境的互动性。对于还未建设微格教学训练室的师范院校应当借鉴其他师范院校的经验,尽早建立智慧型训练场所 [11] 。已经建立微格教学实训室的院校也应当根据技术水平的发展情况更新实训室内的设施设备,不可抱有一劳永逸的思想停滞不前。

(2) 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指导教师培训。师范院校应当重新审视微格教学的课程结构,结合本校相实际情况,调整微格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训课比例,为师范生提供更多实训的时间 [12] 。师范院校还应当给予微格教学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微格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13] 。

7. 结束语

微格教学作为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增加学生训练机会、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强有力工具之一。本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开展访谈,摸清了微格教学的实施现状,发现教师方面存在着资源更新速度滞后、点评难以惠及全体师范生、课后指导帮助针对性弱的问题,师范生存在准备工作片面化、实训效率有待提高、学习成果巩固意识弱的问题,软硬件环境方面存在着训练场所需进一步完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的问题。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教师应当拓宽知识视野、及时更新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全程指导与评点,延伸教学时空、丰富课后教学活动;师范生应当做好课前准备明确微格实训内容,利用课后时间、及时巩固学习成果,加强师生沟通、共商解决策略提升对策;软硬件环境方面应当改善教育环境、建立新型训练场所,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指导教师培训。期望借此帮助读者了解目前师范院校微格教学现状,改善师范生提高教学技能的环境。

基金项目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学习环境智联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2022ZD0115905);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慕课学习的心理机制及改进策略研究”(D/2020/01/09)。

文章引用

蔡子悦,袁振岳,赵可云,庞明勇. 师范院校微格教学现状与策略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Microteaching in Normal Universities[J]. 教育进展, 2023, 13(06): 3960-396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6630

参考文献

  1. 1. 全建强. 微格教学的历史、发展与重构[J]. 历史教学问题, 2017(1): 121-124.

  2. 2. 李学杰. 微格教学: 融通理论与感受教学的桥梁[J]. 教育评论, 2017(7): 33-36.

  3. 3. 张桂荣, 朱天志, 贾丽珍. 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性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07(3): 132-133.

  4. 4. 孟宪凯, 李涛. 中国微格教学20年[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2(3): 62-65+74.

  5. 5. 黄映玲, 韦宁彬. 从学生角度分析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环节现状[J].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9): 116-120.

  6. 6. 王洪宇. 师范生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 2013(12): 54-55.

  7. 7. 王邦雄, 雷体南. 微格教学中教学技能的分类、训练和评价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4): 151-152.

  8. 8. 叶王蓓, 滕一欣. 国际视野下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特征及走向[J]. 教师教育研究, 2022, 34(2): 22-30.

  9. 9. 吴彦茹. 知识转换模式及策略应用于微格教学的探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2): 109-112.

  10. 10. 张岭. 微格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J]. 电化教育研究, 1998(5): 127-128+149.

  11. 11. 马辉. 数学教学技能可视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 大学教育, 2014(13):150-152.

  12. 12. 赖玉华, 陈梅. 新课改背景下微格教学的创新发展[J]. 教育与职业, 2016(11): 116-118.

  13. 13. 吴焕庆, 荆宝坤. 基于知识建构的数字化微格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5): 93-98.

  14.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