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08  No. 10 ( 2018 ), Article ID: 27256 , 108 pages
10.12677/AP.2018.810180

Emotional Neglect and Resilience

—Mediating Role of Sex-Role Identity for Teens

Xue Zhang, Kuiyun Zhi, Ziyu Xiong, Chengmou Yao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Oct. 6th, 2018; accepted: Oct. 17th, 2018; published: Oct. 24th, 2018

ABSTRACT

The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motional neglect, sex-role identity and resilience; a sample of 300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ongqing were selected as participants to complete the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Bem sex role inventory scale and Resilience scale.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paired samples t-test,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Moreover, the Bias-Corrected Bootstrap method was used based on the 269 valid questionnaires to assess the databas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Emotional neglect was not so different between male group and female group; 2) The degree of masculinization was lower than feminization in male group and female group; 3) The difference for resilience degree in male group and female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 4) Emotional neglect negatively predicted resilience;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neglect and resilience was mediated by the degree of masculinization in male group, while mediated by the degree of feminization in female group. Besides, the mediation effect in mal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female group.

Keywords:Emotional Neglect, Sex-Role Identity, Resilience, Teenagers

青少年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

—性别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

张雪,支愧云,熊紫玉,姚呈谋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18年10月6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17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4日

摘 要

本研究探讨了情感忽视、性别角色认同与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通过情感忽视量表、性别角色认同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重庆某中学3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然后基于269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并通过校正偏差的Bootstrap法,考察了女生性别角色认同成分中的女性化及男生性别角色认同成分中的男性化在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1) 男生与女生所受情感忽视不存在显著差异;2) 男生的女性化显著高于男性化,女生的女性化显著高于男性化;3) 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弹性不存在显著差异;4) 情感忽视可负向预测青少年的心理弹性;5) 男性化在男生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女性化在女生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且男生男性化的中介效应量大于女生女性化的中介效应量。

关键词 :情感忽视,性别角色认同,心理弹性,青少年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近年来,儿童忽视已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和公共卫生问题(潘建平,李玉凤,2005),情感忽视作为儿童忽视的常见类型之一,是指主要照顾者在照看孩子过程中不能符合孩子的发展或情感需求的不作为,这种不作为主要涉及不适当的养育或感情(Proctor & Dubowitz, 2014),表现为对孩子情感需求的漠视。研究发现,情感忽视不仅会对儿童造成直接的短期伤害,还将对其身心健康发展(Dumitrescu et al., 2014; Vahl et al., 2016)产生持久的不利影响,如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蒋奖,许燕,2008;Zweigfrank & Paris, 1991)、健康相关行为的出现(于卜一等,2016),当然除此之外,其社会适应性(耿荣娟,胡瑞霞,梁淑宇,2005;Wark, Kruczek, & Boley, 2003)也受到了影响。此外,情感忽视还可负向预测心理弹性(Soffer, Gilboaschechtman, & Shahar, 2008; 李奕慧,刘小珍,2016)。所谓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遭遇逆境时,自身所具有的保护性资源(如个人积极特质)与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如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动态作用的过程,对个体的适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丁慧思等,2017)。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特殊而关键的时期,生理和心理经历着急速的发展变化,其心理弹性的高低将作用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方面进而影响生存质量(胡月琴,甘怡群,2008),已有研究发现,心理弹性水平较高者,其心理困扰水平往往较低(Farber et al., 2000),知觉到的压力也相对较低(Hjemdal et al., 2006),相应的积极适应增加(余益兵,2013)。因此探究青少年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陈晓燕,牛海燕,2006)。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论认为,儿童在他们所见所闻这一过程中形成性别刻板概念,且性别一致性一旦获得,他们便形成了固定的、不可逆转的性别信念,并根据性别角色组织其社交世界。在个体性别角色认同形成这一过程中,父母常常发挥着重要作用(Lin & Billingham, 2014),个体从父母对待他们不同的行为方式与态度中获得最初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进而达到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江建华,2010),而个体形成的性别角色认同又会影响自身心理弹性(赵凤青,张宝山,2013)。父母在对子女的教养和教育中所特有的行为倾向、行为模式和教养态度的综合是教养方式的体现(李佳佳等,2018),儿童忽视常存在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过程中并对儿童的成长产生影响(王忠清等,2011),因此,作为儿童忽视常见类型之一的情感忽视,可能对个体性别角色认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性别角色认同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目前已得到众多实证研究的支持,如性别角色认同的双性化程度越高,其心理弹性越好(Clauss-Ehlers et al., 2006; Jacobs, 2015),由此可推断,性别角色认同可能在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性别角色认同的各成分,尤其是与个体生理性别一致的部分(即男生的男性化程度、女生的女性化程度)对心理弹性影响有多大,仍不得而知。

因此,鉴于心理弹性的重要性,以及以上所述,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情感忽视可能通过影响个体性别角色认同进而影响其心理弹性。本研究拟以青少年这一群体为被试,考察男性化在男生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之间的中介作用、女性化在女生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之间的中介作用。

2. 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通过纸质问卷发放问卷,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了重庆市某中学3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最终回收问卷295份,剔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69份,问卷有效率为91.19%。其中,平均年龄为13.32 ± 0.65,男生118人(43.87%),女生148人(55.02%),性别缺失值3人(1.11%);独生子女98人(36.43%),非独生子女162人(60.22%),独生与否缺失值9人(3.35%)。

2.2. 工具与材料

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基本人口学特征。

情感忽视量表:采用Bernstein与Fink (1998)编制的童年创伤量表(CTQ)中的情感忽视分量表。该量表共5个题项,采用5点计分,1表示“从来没有”,5表示“总是”,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情感忽视水平越低。本研究中,Cronbach’s α为0.889。

性别角色认同量表:采用卢勤和苏彦捷(2003)修订的Bem性别角色认同量表。该量表共26个题项,其中男性化题项14个,女性化题项12个,采用7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完全符合”。男性化得分 = 男性化分量表总分/题数,女性化得分 = 女性化分量表总分/题数。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的水平越高。本研究中,男性化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3,女性化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5。

心理弹性量表:采用胡月琴和甘怡群(2008)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共包含27个题项,分为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5个因子,采用7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完全符合”,其中“1、2、5、6、9、12、15、16、17、21、26、27”12题为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本研究中,Cronbach’s α系数为0.843。

2.3. 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在征得学校、所在班级班主任和学生本人的同意,学生签订知情同意书,由心理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采用相同的指导语,并及时解答被试对问卷内容的疑惑,从而确保问卷的有效性。测试完成后,当场回收问卷,各被试均获得精美小礼物一份。所得数据采用Excel录入,然后运用SPSS 22.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并用宏程序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本研究采用被试自我报告方式收集数据,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为提高本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特征值根大于1的因子有15个,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22.639%,小于40%,这一结果表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3.2. 情感忽视、性别角色认同与心理弹性的差异性检验

1) 对男生所受情感忽视与女生所受情感忽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所受情感忽视程度与女生所受情感忽视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而言,所受情感忽视情况较为乐观(M男 = 2.076,M女 = 1.903,t = 1.609,p > 0.05)。

2) 对男生的男性化水平与女性化水平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的男性化水平显著低于其女性化水平(M男性化 = 4.541,M女性化 = 4.732,t = −3.039,p = 0.003 < 0.01),即男性的女子化程度更高;女生的女性化水平显著高于其男性化水平(M男性化=4.721,M女性化 = 5.096,t = −5.978,p = 0.000 < 0.001),及女性的女子化程度更高。

3) 对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女的心理弹性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M男 = 4.550,M女 = 4.605,t = −0.599,p = 0.550 > 0.05)。整体来看,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心里弹性状况相对较好。

3.3. 情感忽视、心理弹性与性别角色认同的相关分析

总体而言,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 = −0.434, p < 0.01);情感忽视与性别角色认同中的男性化(r = −0.303, p < 0.01)、女性化(r = −0.374, p <0.01)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别角色认同中的男性化(r = 0.586, p < 0.01)、女性化(r = 0.500, p < 0.01)均与心理弹性存在显著正相关,见表1

为进一步了解男生(女生)样本中所受情感忽视程度、男性化(女性化)与心理弹性水平的关系,分别对男生样本与女生样本进行了情感忽视及其自身性别相一致的性别角色认同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情感忽视与性别角色认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模式与假设模型的变量关系基本一致。具体而言:

1) 在男生样本中,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 = −0.459, p < 0.01);情感忽视与男性化存在显著负相关(r = −0.446, p < 0.01),男性化与心理弹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712, p < 0.01),见表2

2) 在女生样本中,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 = −0.415, p < 0.01);情感忽视与女性化存在显著负相关(r = −0.194, p < 0.05),性别角色认同中的女性化与心理弹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374, p < 0.01),见表3

无论男生样本还是女生样本,情感忽视、与生理性别相同的性别角色认同、心理弹性均存在显著的两两相关,这为后续的中介效应检验奠定了基础。

3.4. 中介效应的检验

检验中介效应最常用的方法是Baron和Kenny的逐步法,但近年来不断受到批评和质疑,有人甚至呼吁停止使用其中的依次检验(温忠麟,叶宝娟,2014),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目前普遍认为较好的Bootstrap

Table 1.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each variable

表1. 各变量的相关系数

注:*表示p < 0.05,**表示p < 0.01,下同。

法进行系数乘积的检验,通过抽取1000个Bootstrap样本估计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进行中介效应分析,若中介效应平均估计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即CI)不包括0,则此中介效应在0.05的水平上显著(Shrout & Bolger, 2002)。本研究具体模型构建见图1图2

通过使用spss中宏程序process (Hayes, 2013)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性别角色认同的中介效应显著(见表4)。

首先,在男生样本中,情感忽视对心理弹性的总效应显著(c = −0.374, p < 0.001),95%的置信区间为[−0.512,−0.2376];情感忽视对心理弹性的直接效应显著(c¢ = −0.148, p < 0.05),95%的置信区间为[−0.266, −0.030];男性化水平在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之间的间接效应(即中介效应)值−0.226,在95%的置信区间为[−0.356, −0.109],不包括 0,说明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且中介效应量为−0.226/−0.374*100% = 60.406%。

Table 2. Means,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each variable in male group

表2. 男生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系数

注:*表示p < 0.05,**表示p < 0.01,下同。

Table 3. Means,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each variable in female group

表3. 女生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系数

注:*表示p < 0.05,**表示p < 0.01,下同。

Figure 1. Mediation effect for male group

图1. 中介效应(男生)

Figure 2. Mediation effect for female group

图2. 中介效应(女生)

Table 4. Bootstrap confidence internals for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emotional neglect on resilience through masculine and feminization

表4. 男性化与女性化在情感忽视对心理弹性影响中的间接(中介)效应

同理,在女生样本中,情感忽视对心理弹性的总效应显著(c = −0.329, p < 0.001),95%的置信区间为[−0.469, −0.190];情感忽视对心理弹性的直接效应显著(c¢ = −0.275, p < 0.001),在95%的置信区间为[−0.411, −0.140];女性化水平在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之间的间接效应(即中介效应)值−0.054,在95%的置信区间为[−0.115, −0.013],不包括0,说明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且中介效应量为−0.054/−0.329*100% = 16.419%。

4. 讨论

首先,从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来看。在情感忽视程度上,样本中男生与女生所受情感忽视程度尽管存在差异(M男 = 2.076,M女 = 1.903),且呈现出女生所受情感忽视略微高于男生,但这一结果在统计学意义上并不显著(t = 3.716, p > 0.05),这与众多学者(朱庆庆,花静,古桂雄,2014;Vahl et al., 2016)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暗示着男女地位正趋向于平等化发展。就心理弹性水平而言,样本中的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弹性并不存在显著差异(t = −0.599, p > 0.05),这表明青少年男女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可能适应性较为相似。

其次,对性别角色认同进行探究发现,男生的男性化程度显著低于女性化程度(t = −3.039, p < 0.01),女生的女性化程度显著高于男性化程度(t = 5.978, p < 0.001),这一结果可能与男女的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有关,一般而言,女生的心理发展速度要快于男生,相同年龄的男女,男生的成熟度往往低于女生,其性别角色认同部分的男性化还未发育完全,当然这是基于传统的性别角色认同的考虑。从现代社会对两性的要求来看,男女性别角色认同趋于多元化是主流,男性在青春期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可能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具体表现,我们知道目前对男女进行明确的社会分工这一观念已逐渐被弱化,男性也不仅仅被限定为力量、刚强的象征,他们同样可以像女性一样温柔体贴,并基于此发挥自我价值。因此,男性表现出较强的女性化将为个体塑造丰富个性、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

此外,本研究表明,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情感忽视是心理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情感忽视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且情感忽视不仅对心理弹性存在直接效应,还分别通过女生对自身性别角色认同部分的女性化、男生对自身性别角色认同部分的男性化的间接作用影响心理弹性。青少年所受情感忽视对其心理弹性的直接效应显著,并通过女生的女性化、男生的男性化这一中介路径发挥作用。这一研究丰富了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在性别角色认同过程中的应用。本研究对与生理性别一致的性别角色认同成分的考察,证明了青少年自身性别角色认同对心理弹性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即使出现了情感忽视的情况下,通过增强青少年的性别角色认同程度(即男生增加男性化认同程度,女生增加女性化认同程度),仍可对将情感忽视的不利影响降低,甚至可能转化为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积极效应。

男生的男性化认同程度在情感忽视到心理弹性这一中介路径所产生的效应值(60.41%)要高于女生的女性化认同程度在中介作用中的效应值(16.42%)。这说明男生在受到情感忽视后通过提升男性化认同对心理弹性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明显高于女生提升女性化认同所产生的效应。分析这一原因,可能与家长对儿子和女儿的性格塑造、养育方式、特长培训、未来期望等有不同的设想和规划有关(张新华,2017)。当然性别角色认同在情感忽视对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也可能与父母及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冯晔,2016;Choi & Thomas, 2015),处于这种文化氛围中,男生尽管受到了情感忽视,但生理性别对应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男生男性化程度的提高可能更符合社会对男性的期望,进而冲淡了情感忽视对心理弹性的不良影响。而对于处于文化氛围中相对弱势地位的女生,即使提高女性化程度,相对不如男生男性化程度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当然还可能是因为当今社会,女生社会地位的逐步提升,她们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典型的女性化认同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因此只能对心理弹性水平的提升发挥较小的作用,女性化的中介效应量相对较低。

5. 结论

本研究考察了情感忽视、性别角色认同与心理弹性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

1) 男生与女生所受情感忽视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2) 男生的女性化显著高于男性化,女生的女性化显著高于男性化。

3) 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4) 情感忽视是青少年心理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情感忽视可负向预测青少年的心理弹性。

5) 男性化在男生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女性化在女生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且男生男性化的中介效应量大于女生女性化的中介效应量。

基金项目

本文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RK001,18BGL209)、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主科研项目(GGY201803,GGY201806)资助。

文章引用

张 雪,支愧云,熊紫玉,姚呈谋. 青少年情感忽视与心理弹性—性别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
Emotional Neglect and Resilience—Mediating Role of Sex-Role Identity for Teens[J]. 心理学进展, 2018, 08(10): 1559-1666. https://doi.org/10.12677/AP.2018.810180

参考文献

  1. 1. 陈晓燕, 牛海燕(2006). 关注独生女童的性别角色认同教育. 当代教育科学, No. 5, 50.

  2. 2. 丁慧思, 韩娟, 张敏莉, 王燕玲, 雷鸣, 王开桥, 等(2017). 青少年抑郁症状与儿童期创伤、心理弹性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1(10), 798-802.

  3. 3. 冯晔(2016). 儿童忽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No. 2, 78-81.

  4. 4. 耿荣娟, 胡瑞霞, 梁淑宇(2005). 情感忽视对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 天津医药, 33(8), 540-540.

  5. 5. 胡月琴, 甘怡群(2008).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 心理学报, 40(8), 902-912.

  6. 6. 江建华(2010). 论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7(1), 71-73.

  7. 7. 蒋奖, 许燕(2008). 儿童期虐待、父母教养方式与反社会人格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6), 642-645.

  8. 8. 李佳佳, 张大均, 刘广增, 潘彦谷, 张雪琪(2018). 8~12岁儿童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接纳: 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1, 64-70.

  9. 9. 李奕慧, 刘小珍(2016). 中学生儿童期创伤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湘南学院学报, 37(4), 103-107.

  10. 10. 卢勤, 苏彦捷(2003). 对bem性别角色量表的考察与修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7(8), 550-553.

  11. 11. 潘建平, 李玉凤(2005). 儿童忽视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6(5), 378-381.

  12. 12. 王忠清, 解雅春, 王志明, 付智伟, 陈素芬, 张慧颖(2011). 哈尔滨市3~5岁儿童忽视现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19(9), 802-805.

  13. 13. 温忠麟, 叶宝娟(2014). 中介效应分析: 方法和模型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22(5), 731-745.

  14. 14. 于卜一, 陈晶琦, 金怡晨, 赵晓侠, 冯亚男(2016). 女性青少年童年期情感忽视状况及其与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关联.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4(6), 628-631.

  15. 15. 余益兵(2013). 留守初中生适应特点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集美大学学报, 14(4), 25-29.

  16. 16. 张新华(2017). 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研究现状及教育策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37(9), 183-185.

  17. 17. 赵凤青, 张宝山(2013). 父亲教养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影响: 男性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刻板印象的作用.

  18. 18. 朱庆庆, 花静, 古桂雄(2014). 独生子女家庭儿童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2(12), 1267-1270.

  19. 19. Bernstein, D., & Fink, L. (1998).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A Retrospective Self-Report Manual.

  20. 20. Choi, J. B., & Thomas, M. (2015). Perceptual Difference of Child Neglect among Korean Parents and Children: Implications for Child Welfare Policy. Children & Youth Services Review, 55, 56-61. https://doi.org/10.1016/j.childyouth.2015.05.011

  21. 21. Clauss-Ehlers, C. S., Ya-Ting, T., Yang, M. A., Wan-Chun, J., & Chen, M. A. (2006). Resilience from Childhood Stressors: The Role of Cultural Resilience, Ethnic Identity, and Gender Identity. Journal of Infant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therapy, 5, 124-138.

  22. 22. Dumitrescu, A. L., Dogaru, C. B., Duţă, C., Zetu, I., & Zetu, L. (2014). Impact of Emotional Neglect and Self-Silencing on Body Mass Index and Oral Health Behavior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i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27, 363-367.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4.03.272

  23. 23. Farber, E. W., Schwartz, J. A., Schaper, P. E., Moonen, D. J., & Mcdaniel, J. S. (2000). Resilienc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aptation to HIV Disease. Psychosomatics, 41, 140-146. https://doi.org/10.1176/appi.psy.41.2.140

  24. 24. Hayes, A. F. (2013). Methodolog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25. 25. Hjemdal, O., Friborg, O., Stiles, T. C., Rosenvinge, J. H., & Martinussen, M. (2006). Resilience Predicting Psychiatric Symptom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Protective Factors and Their Role in Adjustment to Stressful Life Events. 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 13, 194-201. https://doi.org/10.1002/cpp.488

  26. 26. Jacobs, S. (2015). Sex Role Identity an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s amongst South African Employees.

  27. 27. Lin, Y. C., & Billingham, R. E. (2014).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and Gender Role Identity i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ports, 114, 250. https://doi.org/10.2466/21.09.PR0.114k13w4

  28. 28. Proctor, L. J., & Dubowitz, H. (2014). Child Neglect: Challenges and Controversies. Handbook of Child Maltreatment. Berlin: Springer. https://doi.org/10.1007/978-94-007-7208-3_2

  29. 29. Shrout, P. E., & Bolger, N. (2002). Mediation in Experimental and Nonexperimental Studies: New Proced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Psychological Methods, 7, 422. https://doi.org/10.1037/1082-989X.7.4.422

  30. 30. Soffer, N., Gilboaschechtman, E., & Shahar, G. (2008). The Relationship of Childhood Emotional Abuse and Neglect to Depressive Vulnerability and Low Self-Effica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gnitive Therapy, 1, 151-162. https://doi.org/10.1521/ijct.2008.1.2.151

  31. 31. Vahl, P., Van, D. L., Doreleijers, T., Vermeiren, R., & Colins, O. (2016). The Unique Relation of 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Detained Male and Female Adolescents. Child Abuse & Neglect, 62, 142-150. https://doi.org/10.1016/j.chiabu.2016.10.008

  32. 32. Wark, M. J., Kruczek, T., & Boley, A. (2003). Emotional Neglect and Family Structure: Impact on Student Functioning. Child Abuse & Neglect, 27, 1033-1043. https://doi.org/10.1016/S0145-2134(03)00162-5

  33. 33. Zweigfrank, H., & Paris, J. (1991). Parents’ Emotional Neglect and Overprote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collections of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8, 648-65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