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tional Education
Vol. 12  No. 06 ( 2023 ), Article ID: 75035 , 7 pages
10.12677/VE.2023.126149

“三教”促进中职学生“长见识,悟道理” 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思考

杨馥榕,李楠馨

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23年9月7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2日;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0日

摘要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在增长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本文基于对“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教育理念的思考,展开“三教”促进学生“长见识,悟道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讨论。“三教”促进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形成、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强化学生对知识获取的参与性、强化学生表达能力,进而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最终得出结论教师可以通过“三教”让学生增长见识,感悟道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

三教,长见识,悟道理,职业能力

Reflections on the Promotion of “Three Devices of Teaching”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ies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by “Growing Knowledge and Insight and Understanding Truth”

Furong Yang, Nanxin L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Sep. 7th, 2023; accepted: Nov. 2nd, 2023; published: Nov. 10th, 2023

ABSTRACT

The 2018 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 pointed ou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increase knowledge. We should educate and guide students to cherish the learning time and focus on seeking knowledge, growing knowledge and insight without distractions and move forward in the direction of seeking truth, understanding truth, and understanding fact.” Based on the thinking of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teaching thinking,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eaching expression”, this paper starts the discussion of “three devices of teaching” to promote students to “growing knowledge and insight and understanding truth”.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three devices of educations” help students promote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the formation of skill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professional attitudes and strengthens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knowledge acquisition, enhances their expression ability, and thus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eachers can let students grow knowledge and insight and understand truth through the “three devices of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

Keywords:Three Devices of Teachings, Growing Knowledge and Insight, Understanding Truth, Vocational Abiliti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现代职业教学体系,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 [1] “三教”(“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是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 [2] 基于“三教”理念促进学生“长见识,悟道理”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需要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学习情境化、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要手段,推进“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工作项目化实施。具体来说就是:在课程设计上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将教学内容分为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大模块。专业核心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和“就业准备”。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核心理念,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工作任务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 “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长见识,悟道理”与综合职业能力

2.1. “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

2.1.1. 教思考的内涵

“思考”在词典中的解析为“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 [3] (p. 1230)“思维活动”则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教思考”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下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通过教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提高他们的元认知水平。 [4] 让学生学会对呈现的知识自主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1.2. 教体验的内涵

“体验”在词典中的解析为“通过实践、亲身体验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3] (p. 1281)教体验中的“体验”主要是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学习实践中,积累体验形成自己的经验。杜威提出“从做中学”,即“从实践中学到的东西”,把学生在学校的知识和在生活中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来学习,这些活动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5]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生命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与学”三大基本命题。陶行知的生命教育观以“生命为教育”为中心。“从体验中学习”,是指我们从学习体验也就是学科知识、技能等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之后形成自己的见解。

2.1.3. 教表达的内涵

“表达”在词典中的解析为“说明;诉说”。 [3] (p. 86) “教表达”旨在教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语言和书写技能的训练,以理论化、系统化的方式将有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了他们的表达水平。让学生能交流,在沟通中思考,有助于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增加智力,获取经验,积累能力。 [6]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2.2. “长见识,悟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 [7]

2.2.1. 长见识

“见识”在词典中的解析为“接触事物,扩大见闻;见闻;知识”。长见识,见识还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人的人生阅历,人生经历;明智地、正确地认识及做出判断的能力。见识来自丰富的阅历和知识的淬炼,见识多了才能够提升我们的思想高度,会使我们的眼睛更具有穿透力和捕捉世间万象的能力。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掌握信息的方式十分地多元化,我们更需要尽量设身处地地思考,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各种观点,充分考量和汲取其视角的合理性,在思想交流交融乃至交锋中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客观、公允。

2.2.2. 悟道理

首先在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首先,“真理”是指真实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求真理”是一种态度,追求客观真实的道理,找准正确的发展方向。“道理”是指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情理。“悟道理”主要是感悟,能够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看清事物发展方向。“事理”是指事情的道理。“明事理”明确了事情的道理。学习并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感觉,在学习中,理解一篇文章、一件事、一种情境、原理、定理或结构中所包含的哲学。

2.3. 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将职业能力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8] 是那些旨在完成和处理一组任务时所需要的主观能力的潜力。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既能胜任现有工作又能满足职业之后持续发展需求的职业能力。 [9]

综合职业能力,从专业能力的内涵上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从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从业能力是指劳动者在某种特定的专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技能,属于低级技能,这一部分能力在教师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是可以得到实现并成功培养的;而核心技能是指所有职业技能中的高级技能,是指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所具有的技能,也就是在一个新的工作或工作中仍然可以继续使用的技能,具备这样的能力后在今后的工作中便可以畅通无阻,这一部分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较为困难的部分。

要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高职学校在课程设计上面不能流于表面,教师需要对典型任务有深刻的认识,课程改革推进需要教师设计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型工作任务,基于此推进高职课程的改革与开发,在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标准也要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

3. 逻辑辨析

首先“三教”之间的逻辑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思考”,让学生通过思考获得“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实现“教表达”。“三教”之间也并非独立存在的,在教思考的同时也可以教表达。

其次“长见识,悟道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层层递进的。闻多识广,见识的精进需要靠广博的知识,但仅仅只是依靠于广博的知识也并不能增长我们自身的见识,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还需要去实践去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个有见识的人,他能够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看清事物发展方向,能预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而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使自己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

3.1. “三教”与“长见识,悟道理”的关系

“长见识、悟道理”教学理念,在我的理解下是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培养有见识的人,那么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长见识需要丰富的知识,没有知识作为基础也不会成为有见识之人,所以作为教师除了最重要的知识教授之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考能力,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将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去学习去感悟,从而增长自己的见识。突破学习的舒适圈,去实践、去体验,一次次地冲击原有的知识,从而形成新的感悟。

“长见识、悟道理”在“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的理论下进行的,教师可以通过“三教”让学生增长见识,感悟道理。首先,教会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增加他们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基本的知识和技巧,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会学生从知识中取舍,在众多知识中学习精华,去其糟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从而“长见识”。“教体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知识为导向,在教学环境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环境或特定的活动,使他们对新的知识进行抽象,并通过具体的、抽象的经验来积累。也就是,使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在问题的探究中体会到知识形成自己的感悟,从而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教表达,教会学生表达,提升表达能力,通过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感悟到其中的道理。

3.2. “长见识,悟道理”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关系

“长见识、悟道理”在运用于教学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0]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工作机会被整合起来,工作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单一的工作方式将逐步被复杂的工作方式所取代。另外,随着现代工作的不断改变,以及职业的不断淘汰和更新换代,对员工的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以满足不断进修和调换的需求。见识和认知的不同,对一个人能否在职场上取得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往往很多人认为所谓的见识与认知都是虚的东西,都是在书中读到,但在职场上却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这就是一个没有做到见之于未然、知之至不知其所之事的体现。

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对于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培养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质和主要能力。“长见识、悟道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人格的养成很难通过知识传递来实现,但却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3.2.1. “长见识,悟道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长见识、悟道理”不管是“长”还是“悟”都是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见识”与“道理”都是需要经过思考活动才能够掌握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2.2. “长见识,悟道理”促进学生终身学习

在职场中认识到一个全新、不一样的世界,这本身就很难。在这样的世界,我们需要提升认识新事物、认知新领域、了解新规律的能力。这不仅仅是知识层面上的,更多的需要个人在行动上做出改变,从个人到团队合作能力,从对工作内容的熟悉到对工作流程、体系、规律等理解。这就像我们说要去旅行一样,我们需要有足够多的见识才能去旅行;我们在学习方面也应该足够多学习专业相关但又高于职业范围或知识层面上的知识,才能促使我们去学习和提升。“悟道理”,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我们才能说自己真正做到了见之于未然、知之至不知其所之事。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此并不在意:在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时也会想到“我这方面不行”“我这方面不懂”等等。但是却很少会在这方面想要去提升自己,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见识”和“认知”之间其实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关系:对于工作而言可以多积累专业知识;而对于见识则可以丰富认知维度。

3.2.3. “长见识、悟道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长见识、悟道理的过程就是创造过程,它是一个创造思想、创造智慧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创造性思维飞跃的过程,更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创造性思维高度发展的过程。通过“长见识、悟道理”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真理的力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敢于怀疑一切、勇于创新理论和实践的精神;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获得感性认识,使认知结构得到升华;让学生从实践中感悟生活真谛和做人道理。

4. “三教”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4.1. 职业学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知识与能力并非对等的关系,知识水平高并不代表具有较高的能力,也就意味着有学识不等于有才。不同的学生所拥有的知识也许是一样的,但是在同一层次上,他们的能力却未必是同一层次的。知识与能力的转换率因人而异,高知识和低能力的根源在于缺少实践活动。知识的获取,是由个体的主观努力来实现的。 [11]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累积知识,学习相关的专门知识,缺少专门知识,相当于没有任何的特殊能力,也没有任何的专长。知识和能力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知识需要通过转化才能形成能力。所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需要通过“三教”,促进学生“长见识、悟道理”将学生的所学内化为综合职业能力。

4.2. 如何通过“三教”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学校要取得较好的发展,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三教”的教育理念,“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三者相辅相成,但是各有侧重。首先教思考,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体验,重在增进学生的学科感悟;教表达重在强化学生的交际能力。 [2] [12]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通过在学校系统地学习知识,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

4.2.1. 积累知识经验

知识是一个重要的整体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架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知识的获取与积累。关于中职学生知识的积累,首先一部分的知识应该来源于学校教师教授的基础专业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其他的知识资源可能来自教师推荐课外读物,学生自己在网络上获取的信息等。在知识的积累方面,“教思考”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对于知识的习得,我们首先需要获取知识、其次是学习、巩固、内化于心再到最后的应用。对于程序性的知识,要完成由陈述性知识向技能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多种变式练习促使学生练习,并及时对练习结果提供反馈和纠正,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化与掌握。“教思考”,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从一些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 [13] 可以让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思考解决路径,在多方位角度考虑与看待问题从而举一反三。也可以在未经处理的数据等知识中选择正确的应该学习的知识,学会自己对信息进行检索、分析、整理。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总结的方式在导课环节引出案例,让学生思考并自己总结出一些概念。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学习经验。例如,《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教师先通过让学生关注品牌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抖音等让学生思考,区分出本节课网络营销、网络推广的异同。 [14]

4.2.2. 形成知识技能

知识是技能形成所必需的先决条件,而技能则是知识向能力转换的过渡过程,知识与能力之间需要通过技术的中介来实现转变。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操作技能是一种以合理、完善的程序为基础的一套实际动作的运作方法。心智技能,是通过内在语言在大脑中进行的一种认识行为。心智技能是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根本。

技能是需要通过将知识实践之后产生的,“教体验”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自己的体验,通过“做”,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了问题的处理能力。把“思考”与“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实践教学“教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不仅学会思考,还增长见识。例如,教师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景模拟,教师给大家规定几个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分享如何售卖自己的产品。 [14] 让学生将知识运用情景中,体验营销工作的过程们才能更好将网络营销知识内化于心。

4.2.3. 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准备状态或反映,它通过学习而产生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会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态度是比较明确的,职业精神、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等。态度并非与生俱来,而在于社会学习。社会的需求是由社会、学校在各种环境的影响下,由别人的社会示范、指导或忠告,使社会的需求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并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变化。

态度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和内化,“教思考”“教表达”“教体验”促进职业态度的形成。因为在内化的过程中,各个价值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被化解,个体按照自身内在的价值观行事,就会感觉愉悦与满足,而在做出违背自身价值观的行为时,会感到内疚和不愉快。“教思考”可以让学生明辨是非,顺从教师授课内容,讲授的案例,思考什么样的行为是属于道德的行为,从而产生对优良企业的行为产生认同感,最终将企业道德内化为于心。“教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使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服务态度,一种是面带微笑的,一种愁眉苦脸的,作为客人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两种服务态度的不同,更深刻地理解职业道德重要性。教师要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与职业态度的培养相结合,在进行专业分析、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注重态度的养成。

4.2.4. 强化表达能力

学会表达,不断加强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教表达”就是要让学生们“说”。“沟通素养”是职业能力中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三个方面,即:同理心,倾听理解,有效的表达。“有效表达”就是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从而实现交流。

“教表达”在教学中,采取小组任务化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工,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间的团结和合作的意识。小组合作还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在今后以热情主动的合作态度去工作,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轻松融洽工作氛围。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键在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好地将所学内化于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多设计学生表达环节,例如在《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在课前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去预习什么是网络营销,并在下节课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在台上分享,让学生在课中、课后进行学习分享或者学习总结,提升表达能力。从而教会学生表达,表达能力也是今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职业素养。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培养,应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学会与人为善,学会宽容。

5. 逻辑辨析

“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加强学生对知识获取的参与性,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是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参与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教师“教思考”要通过启发式提问、讨论式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教师将教学活动组织设计为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过程。将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使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转化为自己的专长。

文章引用

杨馥榕,李楠馨. “三教”促进中职学生“长见识,悟道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思考
Reflections on the Promotion of “Three Devices of Teaching”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ies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by “Growing Knowledge and Insight and Understanding Truth”[J]. 职业教育, 2023, 12(06): 964-970. https://doi.org/10.12677/VE.2023.126149

参考文献

  1. 1.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019-02-13.

  2. 2. 严虹, 游泰杰, 吕传汉. 对数学教学中“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的认识与思考[J]. 数学教育学报, 2017, 26(5): 26-30.

  3.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M]. 第6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1230, 1281, 86.

  4. 4. 欧华典. 落实“三教”理念, 培育核心素养[J]. 小学教学参考, 2021(11): 80-81.

  5. 5. 刘广利, 汤慧丽.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 2008(5): 84-86.

  6. 6. 严虹, 吕传汉, 宋运明. 关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再思考[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1(11): 14-16.

  7. 7. 新华社. 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DB/OL]. https://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2018-09-10.

  8. 8. 姜大源. 职业教育要义[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9. 9. 闫宁.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10. 10. 陈新华. “长见识、悟道理”教育理念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11. 11. 唐燕萍. 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22): 28-31.

  12. 12. 杨孝斌, 吕传汉. 论数学教育对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5): 74-79.

  13. 13. 李明宇. “三教”到“三会”落实核心素养[J].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22(8): 10-11+19.

  14. 14. 周警. 基于“三教”理念的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22. https://doi.org/10.27048/d.cnki.ggzsu.2022.00008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