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0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0343 , 8 pages
10.12677/ML.2022.104083

“有”字比较句的研究综述

黄林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2年3月7日;录用日期:2022年4月11日;发布日期:2022年4月18日

摘要

从《马氏文通》以来,汉语的比较句研究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文章主要从已经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突破的方面对现代汉语比较范畴和“有”字比较句的已有研究做出系统性综述。

关键词

比较范畴,“有”字比较句,“没有”比较句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Comparative Sentences with the Character “You”

Lin Huang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Mar. 7th, 2022; accepted: Apr. 11th, 2022; published: Apr. 18th, 2022

ABSTRACT

Since the “Ma Shi Wen Tong”, the research on comparative sentences in Chinese has been in a relatively active state. The article mainly mak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on the comparative category of modern Chinese and the comparative sentence of “you” from the aspects that have been achiev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aspects that need to be broken.

Keywords:Comparative Category, “You” Comparative Sentence, “No” Comparative Sentenc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研究

汉语比较句研究,最早是从《马氏文通》(马建忠,1898)开始的。《马氏文通》引入并借鉴印欧语言学理论和框架,构建了汉语比较句系统。其系统性体现在:一、下定义:《马氏文通》首次从语义概念上明确比较句,指出“静字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是为比也” [1]。二、划分类型:《马氏文通》从比较关系入手,将比较句分为平比句、差比句和极比句三类基本句式。

黎锦熙(1924)提出“审决句”,并认为“审决句”是汉语比较句推广至复句中产生的新类型,譬如“与其……不如”“宁可……不愿”等 [2]。其实,黎锦熙所说的“审决句”就是现在说的主从复句。两个小句之间具有主从关系,也就具有高下之分。这里的“高下之分”源自说话者主观判定,非客观事实。同时,黎锦熙注意到了比较句中成分省略的问题,但未加以详细说明。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1956)下卷“表达论”中提出“两件事情,要是完全相异,那就毫无关系可言……。必须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相异的部分,才能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才能有比较关系” [3]。也就是说,比较关系中,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既要有相同的地方,也要有不同的地方。这是构成比较的前提。“同中见异”形成差比关系,“异中见同”形成平比关系。同时,《中国文法要略》还指出,比较关系大致可以分为“类同、比拟、近似、不及、胜过、尤最、就动作比较、得失、不如、倚变”十个类别,其中“不及、胜过、均齐、尤最”归为“高下”类。同样地,这一划分并未突破前人对汉语比较句的定义框架,完全从语义层面考虑,没有从形式层面来考察。正因为如此,这一划分将一些非比较范畴的句子囊括在内。譬如类同句“今天我开心,你也开心”,比拟句“幸福像花一样”,得失句“宁可跪着死,不愿站着生”,这类句子现在都不被看作基本的比较句。

太田辰夫(1987)指出,“比较”应当分为相对和绝对,相对比较指比较对象在句中必须出现,绝对比较指比较对象在句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4]。相对和绝对两个概念是针对比较项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提出的。这一划分突破了马氏的平比、差比和极比语义研究框架,是比较句研究的又一深入研究。

传统研究受限于理论知识,因此前辈们多将注意力放在汉语各类比较句式的描写以及下位类型划分上。新兴研究则将目光转向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来明确比较范畴以及研究个案。

赵金铭(2001)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来确定汉语比较次范畴,并以相似性原理证明所划分的近似、等同、胜过和不及四个下位范畴 [5]。持相同理论进行研究的还有刘焱(2004)、许国苹(2007)等。

值得注意的是,刘焱(2004)明确指出,比较范畴应当是一种“语义—句法”范畴,并在这一基本思想指导下,提出“除去特定语境影响下,看一个句子在形式上是否具有比较句的结构特点,在功能上是否表达比较意义” [6]。同时,她还运用认知理论证明其语义认知与句法选择机制。许国萍(2007)则根据认知原型理论建立现代汉语比较次范畴的量级序列。许国萍首次将比较下位范畴划分与“量”联系起来,眼光独到。许文认为,比较范畴应当划分为差比(不及、胜过、极比)和平比(近似、等同)两大类别 [7]。

近年来,一部分学者热衷于从类型学角度挖掘现代汉语比较句式,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代表学者有李蓝(2003)、赵金铭(2003)、刘丹青(2004)等。

李蓝(2003)从人类语言共性角度出发,提出“比较句的比较标记应当是个基本虚化的成分,不能是句中具有独立句法地位的动词” [8]。这一见解非常具有前瞻性。部分学者对此提出反驳意见,认为这一定义忽视了一些缺乏严格形态变化的孤立语语言,如汉语、越南语。然而,事实上,汉语中表比较的“是”和“有”,在比较结构框架中部分丧失了原有的动词属性,句法上不独立,语音上可轻可重。同时,李文从语序类型层面将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差比句归纳成八种基本的语序类型。这项成果对后来学者以类型学理论为背景探究汉语差比句式具有高屋建瓴的作用。

同时,还有一部分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汉语方言差比句与汉藏亲属语言比较,试图找出比较句式更深层次的共性。赵金铭(2003)将天台话“我是你高”与汉藏亲属语言作比较,发现藏缅语也存在类似的语言现象,即比较句式类型序列类似,比较词语义指向类似。由此假设天台话中的比较词“是”很可能就是汉藏语系一些亲属语言中存在的比较格标记。

刘丹青(2004)在此基础上,指出汉语中存在一系列不含比较标记的差比句。如浙江天台话“我是她高”中的“是”,只起到连接比较前后项的作用,语法意义上未虚化 [9]。因此这类成分不是真正的比较标记,只能看作比较连接词。

关于现代汉语比较范畴,学界已有许多丰硕的成果,比较范畴的下位类型研究也较为成熟。总的来说,各家基本遵循“从意义层面明确比较范畴,划分下位类型”的基本原则,对于比较句形式层面的研究不算特别丰富。

关于个案研究,学者多着眼于典型比较句式,如“比”字句、“不如”句、“像”字句,而对于一些非典型句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如表示比较意义的“有”字句和“是”字句。

关于新理论应用方面,以类型学理论背景来研究汉语比较句,目前主要集中于方言中具有显著特征的差比句式,对于平比句式的类型学研究还不够深入。

2. “有”字比较句的研究

学界关于“有”字比较句的关注,较早开始于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3)。《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第九章中指出,“有”可以用在表示量度和比较的句子里 [10]。例如:

(1) 崖有两丈多高哩!(引自《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例)

(2) 一个蛤蟆坐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引自《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例)

例(1)将“悬崖”与数量成分“两丈”作比较,说明“崖”的高度。例(2)将“天”与具体实物“井”作比较,用来说明“天”的大小。丁声树(1963)指出,量度和比较是相通的。这一点触及到了“有”字比较句的实质。也就是说,“有”字比较句虽然形式上属于比较结构,但其句式的根本用意在于量度事物在某种属性上的数量特征。

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1979)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论述,“‘有’用于比较句表示‘爬升企及义’,X从低处往高处爬,爬到跟Y一样高” [11]。这段论述精准地抓住了“有”字比较句的语义核心,即比较主体的动态性和基准的标杆性。可是,书中举出的实例“大车宽的有小车那么长”不太具有代表性,比较主体“大车”属性特征“宽度”不能通过自身或者外力作用使之发生改变。同时,对于这一语义核心,前人并没有进行较为系统、完整的论述,有的只是简单提及,如王冬梅(2021)。之后,不少学者开始有针对性地对“有”字比较句各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最先引起学者广泛讨论的是表比较的“有”的词性归属问题。表比较的“有”到底应当归入动词,还是介词,学界对此争论不一。宋玉柱(1979)、林泰安(1986)等学者认为,表示比较意义的“有”在语法特点、词语搭配和移位可行性三个方面都与典型介词“比”类似。因此,表示比较意义的“有”应当看做介词。曹炜(1987) [12]、张豫峰(1998) [13]、刘月华(2001) [14]、刘苏乔(2002) [15]、王强(2009) [16] 等学者持反对观点,他们一致认为,即使“有”处在表示比较关系的句法结构中,充当比较前项和后项的连接成分,但“有”动词性的语法身份不会被改变。并且,他们举出了一点比较有力的形式证明:表示比较意义的“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但介词不能。近年来,部分学者立足于形式句法学重新探讨“有”的词性,并认为表示比较意义的“有”应当归为轻动词,如张敬源、张艺(2012) [17],李林珈、刘海燕(2015) [18]。笔者认为,表比较的“有”仍为动词,原因在于“有”的时间性特征未消失,句子依旧包含了一个动态变化的事件。这是与介源比较句的很大不同。譬如:

(3) 这么多年过去了,儿子有爸爸那么高了。

(4) 儿子比爸爸高。

从例(3)来看,很明显句子叙述的事件具有动态性,即“之前儿子没有爸爸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慢慢地长到了爸爸的身高”。动态性事件是存在内部过程的,这个过程正是“有”变化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正是由于“有”字句表示动作的实现,与完成态助词“了”契合,因此,表比较的“有”字句经常与“了”相搭配(“了”只能位于句尾)。然而,例(4)描述的只是一个静态事件。如果在其句尾添加助词“了”,即“儿子比爸爸高了”,该句也能表示“儿子”在身高属性上的动态变化之义。不过,这种“变化”义是由句末助词“了”带来的,其动态性远不如前一句。原因在于,“有……了”经常性地充当句子的前景位置,而“比……了”常常担任句子的背景角色。

关于“有”字比较句其他成分的研究,主要成果概括如下。

其一,关于比较前后项的成分性质,学界对此已有了基本定论。

首先,在结构成分上,张豫峰(1998)指出,“有”字比较句比较前后项基本由名词性成分充当,少数情况下由动词性成分充当。刘苏乔(2002)在此基础上指出,“有”字比较句的比较后项还可以由数量成分充当。后来学者基本认可此观点。

其次,在比较前后项结构的对称性问题上,林泰安(1986)涉及到了“有”字比较句前后项的隐现与简化现象,但仅限于简单描写 [19]。孙光锋(2011)认为造成不对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隐含和省略 [20]。同时,他还从不对称原因入手,归纳了比较前后项的不对称类型,“隐含分为现时隐含和现地隐含,省略包括比较前项成分省略和比较后项成分省略”。

最后,在前后项的语义特征上,张豫峰(1998)提出,“有”字比较句的比较前后项在语义上是相互对应的关系。前项是物,后项也是物,前项是事,后项也是事。刘苏乔(2002)与张豫峰的观点一致,并且以留学生的偏误句式“这个演员有钱那么多”为例进行说明。同时,文中还提到一点,比较后项在语义上的“客观”“公认”的程度对句子的可接受度有直接的影响。这一看法切中了“有”字比较句能否成立的关键因素。更为深入的研究是,尚国文(2010)在搜索语料库真实用例后,发现“有”字比较句后项的语义特征可以归纳为[+有界性] [+典型性] [21]。其实,[+有界性]这一语义特点是类比“比”字句参照项的语义特征得出的,而[+典型性]则与刘文的观点近似,因为具有[+典型性]语义特征的词语,其概念反映在社会意识层面上,客观程度、公认程度相对而言会比较高。

其二,关于结果项的句法与语义研究,学者们多将注意力放在形容词性成分上,成果也较丰富。而对于前面的指代性成分,研究的不太多,深度也不太够。下面一一分析。

首先,在形容词性成分的性质上,张豫峰(1998)指出,进入“有”字比较句结果项的不仅有“高大”类褒义形容词,“低小”类词也可以进入。同时,文章还指出,人们认知心理因素影响着形容词性成分语义倾向的理解。刘苏乔(2002)提出,出现在“有”字比较句中的形容词通常是量度重、积极义的成分,如“高、重、大、深”等。总的来说,张文和刘文关于形容词性成分性质的共通点在于,都认为进入的形容词性成分是人们想要的,感情色彩上偏向积极义。

孙光锋(2011)指出,结果项中的形容词与比较属性之间具有对应制约关系,主要体现在单一性质形容词与多义性质形容词上。单一性质词与属性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如“白”只能用来说明“颜色”。多义性质词对应着不同种类的属性,如“黑”既能用来说明“颜色”,也可以用来表示“品质不端的人”。譬如“他有你那么黑”,既可以表示在肤色方面,“他”和“你”差不多,也可以说,在品质不端方面,“他”和“你”差不多。不过,笔者认为这类由于形容词多义项产生的句子多义现象,可以在一定话语语境中消除。

刘云、吴春波(2012)结合华中师范大学小说语料,专门对形容词成分在“有”字比较句的分布情况做出分析 [22],并试图从句法与语义层面、认知与语用层面对分布情况做出解释。文章指出,出现在肯定形式“有”字句结果项的多是量度重的单音节性质形容词,而出现在否定形式的“有”字句的还可以包括大量的状态形容词,以及一些负面词语。文章指出,“有”字比较句肯否形式中的形容词的确存在不对称现象。但仅限于简单描写,解释不够透彻。

耿直(2012)基于各类语料库(包括国家语委语料库、北京口语语料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的对话语料,对“有”字比较句各个部分的出现情况做出统计并分析。他发现,还有一种“有 + 数量词 + 之多/之久/之远”的结构形式,也能表示比较意义 [23]。文中指出,“有”句式在比较系统处于一个不断接近比较基准的正向发展句式,因此进入到结果项的形容词也多是表正面意义的词汇。另外,他认为,“有”字句结果项中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一种度量化手段。这种解释将结果项中的形容词与量化功能联系起来,眼光独到。

其次,关于指代性成分的性质及功能问题,很少有学者谈及。张豫峰(1998)将指代性成分在句中的隐现视作语用上的差别。有了指代性成分“这么”“那么”,句子会更形象生动。若指代词“这么”“那么”省略,相比之下,句子表示的主体性状值就不太生动形象,且句子语调比较平缓,没有大的起伏。刘苏乔(2002)持相同观点,认为指代性成分的隐没对句子的影响不大,更不会影响原本句子的可说性。

曾艳(2001)从时间先后和空间距离远近两个方面,考察“这么”“那么”在“有”字比较句中的用法差异。经过考察后发现,当比较对象涉及的时间在参照时点之前,要用远指的“那么”。当比较对象涉及的时间与参照时点在同一时刻,要用近指的“这么” [24]。其实不然,“这么”“那么”在句中主要是表示程度,语义上指向比较基准项,其功能与用法与“这”“那”还是有明显不同的。然而,曾文简单地将制约“这”“那”的因素等同于制约饰谓词“这么”“那么”的因素,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孙光锋(2011)比较全面地考察了指示代词在“有”字比较句的功能及选择机制。文中指出,“这么”“那么”在句中一般具有指示、替代、语义压制的作用。同时,比较基准的隐现及语气等因素都会影响指示代词的隐现。笔者认为孙文对指代词在“有”字比较句中的描写考察比较全面,文章发现“这么”“那么”在“有”字比较句中具有特殊功能,即语义压制功能。其次,孙文还注意到了指代词“这么”“那么”在句中的隐现是不自由的,由此探索指示代词在“有”字比较句中的隐现机制和选择机制。

3. “没有”比较句的研究

现有文献主要从两方面来研究“没有”比较句,一是以相关理论为背景研究单个“没有”比较句,如杨惠芬(1998)、董秀梅(1999)、史银姈(2003)、李艳(2004)、许国萍(2005)、钟健(2020)等。二是对比研究,主要表现为“没有”句与差比范畴内部的“不比”句、“不像”句、“不如”句作比较,代表学者有相原茂(1992)、徐燕青(1997)、杨玉玲(2006)等。下面一一介绍。

其一,以不同理论为背景研究单个“没有”比较句。主要成果概括如下:

杨惠芬(1998)指出,往小里说的量度形容词可以进入“没有”比较句 [25],如“小”“慢”等,是因为语用因素的制约。譬如“我没有你看起来年龄小”,“小”的准入是由于“年龄小”是说话人所倾向的,所欣赏的。董秀梅(1999)重点分析了“没有”比较句的结构特点与语义值。文中指出,“没有”表示不及,用于比较,句型结构为“没有 + 名 + 形”,而“没有 + 这么/那么 + 形”结构不被看做比较句 [26]。同时,文中还指出,“没有”比较句的语义倾向与结果项中的形容词性成分性质有关。譬如“我没有你跑得快”,结果项中“快”是客观的量度形容词,意思是“你快,我慢”,句子意思不带有说话者的语义倾向。可以看出,基于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为背景研究单个“没有”比较句,只能在浅层次的形式与语义上进行讨论,没有触及到“没有”比较句的语义核心。

史银姈(2003)从语义和语用角度对“没有”句和“不比”句的差异做出探讨。“没有”句和“不比”句是两类差比句常用的否定表达形式。从实际语料来看,“没有”句和“不比”句在意义上都可以对“比”字句构成否定,形成“二对一”的肯否对应关系 [27]。史文通过详细分析两类句式各自的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指出两点:一是“不比”句是反预期句式,“没有”型句是非反预期句式。二是“不比”句表达命题时带有说话者的主观态度,“没有”句本身不带有说者的主观态度或情感。由此判定“没有”句是客观的、无标记的否定句,“不比”句是主观的、有标记的否定句。

史文从标记论的层面看待“没有”句和“不比”句的差异,非常具有前瞻性。可是,文中认为“没有”句属于非反预期句式,笔者不太认同此观点。原因在于“没有”句在一定语境下也可以表达反预期的语用功能。譬如,“实际上我并没有师哥聪明,都是我自以为是了”,这句话表达的是反预期语义,即“之前自以为我比师哥聪明,其实并不然”。其次,“没有”句和“不比”句作为否定句式,表述时自然带有说话者的主观情绪,常见的有不满、反驳、批判等。因此,文中提出的“‘没有’比较句本身不带有说话者的主观态度或情感”这一观点可能有失偏颇,需要再讨论。

李艳(2004)立足于三个平面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没有”比较句各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讨论。其中重点分析了“没有”句的主体与比较客体在形式和语义上的对称和不对称现象,并从认知心理出发,解释了比较主体与比较客体在句法形式上的不对称现象 [28]。同时,文中通过分析结果项中的各种表现形式,指出性质形容词最容易进入“没有”比较句。最后,文章还专门考察了“那么”在“没有”句中的作用,指出“那么”不仅具有使得比较客体性状值定量化的功能,还用来强调比较客体的性状值之高。可见,文章注意到了“那么”在“没有”句可能会具有的特殊功能,以此进行探讨,值得肯定。但是,文中关于“没有”句形式和语义上的解释稍显简单,不够透彻。同时,“没有”比较句语用层面的探讨,仅仅限于话语结构分析和语用倾向两个方面,仍显不够深入。

许国萍(2005)在其博士论文《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第四章中基于量级否定特征,从整个比较范畴中考察“没有”比较句。文中指出,从量级关系上看,“没有”比较句同“不如”句表达“不及”的语义属性。因此“没有”比较句与“不如”句一样都属于不及范畴。同时,文章还重点分析了“没有”句与“不如”句在语气功能、否定客观量以及使用语体的差异,并认为较于“不如”句,“没有”句最大的不同在于语气上较强硬、可以否定客观量以及口语色彩更强。

钟健(2020)指出“不及”范畴的典型成员是“没有”句、“不如”句以及“比不上”句。基于CCL文学语料库,文章从结构特征、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三个层面对“没有”比较句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同时文章从范畴化理论解释了“没有”比较句成为典型成员的原因 [29]。可是,文章存在两点不足:第一,句式对比不够。钟文关于“没有”比较句的探究仅仅限于单个句式。第二,理论解释不深入。首先对于“没有”比较句来说,文章主要篇幅在于描写句式的形式以及语义特点,解释力不够。其次,文章试图从原型理论、像似性理论来解释“没有”比较句在比较范畴中的地位及本身的语序类型。总的来说,理论解释得不够透彻。或许钟文可以从更大的类型学视野来看待“没有”比较句。

其二,以对比研究为主,探讨“没有”比较句与差比范畴内部不同句式的异同关系。主要成果概括如下:

相原茂(1992)主要分析“不比”比较句与“没有”比较句在语流中的对比差异。相文提出两点:第一,“不比”句需要放在话语环境中才能够准确理解其含义。第二,强调分析“不比”句在一定的话语环境中形成的逻辑关系 [30]。因此,文章认为“不比”的真正含义在于表示主体与客体之间没有大的差别。其次,“不比”句形成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客体具有与结果项相反的性质状态。譬如“我不比他笨”,潜在的预设是“他聪明”。而“没有”句不存在这样的预设情况。实际上,这篇文章是从篇章语法的角度来把握“不比”比较句,笔者深受启发。

徐燕青(1997)考察了“没有”比较句与“不像”句在语义、语用功能上的差异 [31]。徐文指出,在结果项褒贬义词语的使用频率以及表现极值语义两个方面,“没有”句覆盖的范围大于“不像”句。

杨玉玲(2006)指出,“没有”比较句与“不如”比较句都属于不及范畴。同时,“没有”句与“不如”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示极值意义 [32]。这也说明了差比范畴与极比范畴是连续的,边界是不清晰的。因此,文章就“没有”句与“不如”句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的不同特点作出深入探讨。

就目前整理的文献来看,针对“没有”比较句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首先从大的框架来看,不少学者注意到了一个语言事实,即“没有”比较句是属于不及范畴内的典型成员。其次,部分学者将注意力放在了“没有”比较句与表差比或不及语义的相关句式对比,如“不比”句、“不像”句和“不如”句。笔者认为,用联系的视角来看待“没有”比较句是一大创新。但就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没有”比较句与差比或不及范畴内句式的不对称,反而有些忽略了“没有”比较句本身是“有”字比较句的否定形式,否定标记是“没有”这一重要特征。

4. 结语

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现代汉语比较范畴中的“有”字句式描写不是特别充分,形式与意义的结合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挖掘现代汉语表比较的“有”句式更深刻的语义内涵。

文章引用

黄 林. “有”字比较句的研究综述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Comparative Sentences with the Character “You”[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04): 655-66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4083

参考文献

  1. 1. 马建忠. 马氏文通[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898.

  2. 2. 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24.

  3. 3.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42.

  4. 4. 太田辰夫. 中国语历史文法[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5. 5. 赵金铭. 论汉语“比较”范畴[J]. 中国语言学报, 2001(10): 1-17.

  6. 6. 刘焱. 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语义认知基础[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4.

  7. 7. 许国萍. 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复旦大学, 2005.

  8. 8. 李蓝. 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J]. 方言, 2003(3): 214-232.

  9. 9. 刘丹青. 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 2003(4): 5-12.

  10. 10. 丁声树.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1.

  11. 11. 赵元任. 汉语口语语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12. 12. 曹炜. 也谈“有”的词性[J]. 汉语学习, 1897.

  13. 13. 张豫峰. 表比较的“有”字句[J]. 语文研究, 1998(4): 13-18.

  14. 14. 刘月华.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15. 15. 刘苏乔. 表比较的“有”字句浅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2): 50-55.

  16. 16. 王强. “有” “没有”型比较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17. 17. 张敬源, 张艺. “有”字比较句的加的夫语法视角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8(1): 34-40.

  18. 18. 李林珈, 刘海燕. 现代汉语部分“有”字比较句的逻辑语义分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7): 9-13.

  19. 19. 林泰安. 这个“有”可以看作介词[J]. 汉语学习, 1986(5): 33.

  20. 20. 孙光锋. 表示比较的“有”字句考察[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1.

  21. 21. 尚国文. “没 + NP”结构的量度特征分析[J]. 汉语学报, 2010(1):74-84.

  22. 22. 刘云, 吴春波. “有”字比较句形容词性比较值的不对称现象[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1): 51-53.

  23. 23. 耿直. 基于语料库的比较句式“跟、有、比”的描写与分析[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大学, 2012.

  24. 24. 曾艳. 现代汉语“有”字比较句考察[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1.

  25. 25. 杨惠芬. 表比较的“没有”句句型探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1): 121-127.

  26. 26. 董秀梅. 比较句“A”没有“BX” [J].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1999(2): 90-92+105.

  27. 27. 史银姈. 现代汉语“差比句”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28. 28. 李艳. 论现代汉语中的“没有”型比较句[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04.

  29. 29. 钟健. 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20.

  30. 30. 相原茂. 汉语比较句的两种否定形式——“不比”型和“没有”型[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2(3): 73-87.

  31. 31. 徐燕青. “没有”型比较句的初步考察——兼及“不像”型比较句[J]. 世界汉语教学, 1997(1): 42-48.

  32. 32. 杨玉玲. 不及范畴比较句的考察[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0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