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06 No.04(2018), Article ID:26465,6 pages
10.12677/CES.2018.64052

On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Ecological Class via the Internet+

Fangfang Zhou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 Shaanx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merce, Xi’an Shaanxi

Received: Jul. 27th, 2018; accepted: Aug. 9th, 2018; published: Aug. 16th, 2018

ABSTRACT

The teaching validity of College English in most colleges in China needs to be improved. Ecological Ideologies and theories, as well as the Internet, if combined together in a sensible way, can be helpful in improving the validity and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ecological theories can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methods, and enha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Meanwhile, the Internet provides platform and plenty of materials for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two can optimize College English clas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anguage teaching.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 tries to illustrate the connot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ecological class, and tries to propose several ways to construct the College English ecological class via a combination of ecology as the guiding theory and the Internet resources as a platform and media.

Key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cological Class, Internet+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之思索

周方方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基础课部,陕西 西安

收稿日期:2018年7月27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9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16日

摘 要

大学英语课堂近年来出现失衡状态,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需要提高。关注人的认知体验、生命体验,强调个性化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生态课堂能通过不断调整课堂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使课堂保持动态平衡,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为生态课堂的建立提供契机和媒介。本文以生态学理念为指导,简要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原因;在生态课堂的基础上尝试阐明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内涵;并提出依托互联网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几种途径和应注意的几组关系。

关键词 :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互联网+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刘长江等在题为“实施研究性学习,创新英语教学观念”(2008)的文章中将大学英语课堂面临的问题概括为“五重五轻”,即重视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对课堂的控制,轻视对课堂的开放;重视对学生的统一化培养,轻视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重视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轻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1] 。这“五重五轻”不只是大学英语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各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甚至是很多课程课堂教学的普遍问题。从生态学角度来看,“五重五轻”反映了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失衡状态。作为生物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较难建立高效、互动、可持续的动态平衡,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出现不同程度的流失,造成教师不乐教、学生不乐学的局面。教师不乐教有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发现精心准备的每一堂课都在唱独角戏,学生最终学到的知识不超过自己所教的十分之一。学生不乐学,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近年来,互联网和教育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如果能将其与本校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恰当结合,互联网将有可能成为打破目前失衡状态,重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平衡的媒介。

2.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管窥

2.1. 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内涵之探讨

生态课堂是一种理想的、健康的课堂形态。概括地说,生态课堂就是“运用生态哲学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指导建构的课堂,是遵循生态规律、蕴含生态理念、彰显生态精神、体现生态气质的课堂” [2] 。它由教师、学生、课堂环境和外部环境组成一个微观生态系统,包括课堂中的环境生态、文化生态、行为生态、心理生态、关系生态等 [3] 。生态课堂以促进学生“生命整体发展”为旨趣,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和“自主性”,以人(学生、教师)的生命价值为本,寻求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成长,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生活体验”和“生命的整体发展” [4] 。它主要研究主体因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如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主体因素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师生与教学资料、资源、设备、平台等之间的关系;师生与课程要求、课堂规范、课堂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以及生态学基本方法和理论与课堂中的各生态因子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生态课堂重视学习的体验和过程,尊重学习主体的个体性和全面发展,有助于教育本质的回归,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纠正当下教育功利化的现象。

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就是以生态学理论、方法和思维作为指导的,由师生共建并关注师生认知领域发展和生命价值体验的健康、和谐、可持续的,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它是课堂生态系统中一个更微小的系统,由作为主体因素的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以及包括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环境因素构成,如师生关系因素,制度因素,课堂文化因素,师生心理因素,教材、资料、资源因素,教学媒体、设施、设备因素,学生学习的媒介工具,课程和教学活动的安排,桌椅的摆放等等。在这种理想课堂上,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建设课堂,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在良性的交流互动中,各种信息与能量在师生间高效传递。教师能从与学生的对话中汲取营养和灵感,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职业发展并获得成就感。学生不仅能提高语言知识,而且能通过这门语言对世界有所了解,对生命有所领悟,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认知能力和文化思辨能力,有助于未来人生和事业的发展。

2.2. 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失衡现象及原因分析

宏观来讲,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上文中提到的“五重五轻”。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多数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讲教材、学生学教材、期末考教材,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通过相关考试,而不是提高人文素养。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无法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无法关注学习主体的认知体验和生命体验。缺乏有效刺激,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这种兴趣的缺失反馈到课堂上,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对教与学均不利。二、多数大学英语课堂缺乏师生交流互动,缺少人文关怀,师生关系比较淡漠。师生在情感和心理上彼此独立的状态影响上课心情和效果。三、共性教学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仍以教师集体讲授为主,但这种以多数学生为基础的共性教学无法实现个性化教学,无法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满足一部分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很可能会牺牲掉其他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刺激的缺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反而容易驻足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四、多数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期待不符合。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可能过于理想化,忽略多数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致使课堂交流互动难以有效展开,影响课堂参与度和活跃度。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大学英语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但目前的课堂却无法兼顾。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师被要求既要夯实学生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和文化思辨能力,同时传递必要的西方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学、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备课量、信息量、任务量之大可想而知,教师常常顾此失彼。为了使学生能取得相关级别证书,很多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主要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对工具性的强调和对人文性的弱化无法使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产生持久且浓厚的兴趣,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认知需求,也无法助力学生生命领域的发展。二、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任务均较重,总课时量偏大,一般会带4至5个班级,周课时量在16至20之间。班级多,班级人数多,英语课时又有限,造成学生人均课时少之又少。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多数高校的大英教师不得不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整体教学,根本无法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开放式、探究性、个性化学习。三、大学英语课程极具延续性和系统性。学生之前建立的包括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合作意识等在内的认知因素和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大学英语的教与学。受中学学习内容和授课模式的影响,多数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他们更愿意听教师讲而不是开口与教师和同学互动,课堂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另外,由于多数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只强调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忽略听说能力,使得很多学生不适应大学英语课堂,有的学生根本听不懂教师的课堂指令,更无法完成师生间或同学间以英语为载体的互动交流。以应试为主的高中英语教学和以人文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之间跨度较大,对听说方面能力的要求更存在断崖式的差距。如果教师不能深入了解学生基础、不能科学合理衔接,那么课堂教学势必无法有效进行。四、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影响师生沟通交流。学生每周两节英语课,只能在上课时间才能见到教师。课堂上,教师授课、学生听课,没有时间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唯一的互动可能是课堂提问;课下,教师要备课、批改作业、做科研、开会、培训、照顾家庭等,没有太多精力主动与学生探讨学术或人生问题,学生也不太会主动和教师取得联系。师生之间的交流大多局限于发布作业或相关通知,对知识或人生经验的探讨少之又少。有的学生可能在整个大学阶段都没有与英语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机会。总之,多数大学英语课堂已不能有效激励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亦不能有效刺激教师的教学欲望,对教师职业发展无益。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生态重建势在必行。

3. 依托互联网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几种途径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有利于解决以上提到的共性问题和每所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个性问题,有利于学生的个体需求、有利于实现教师、学生、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对自己学校学生的基础做详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方案;通过互联网,教学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无限延伸;通过互联网,师生间可建立持续的互动互联机制,及时获得教学反馈,并不断修正教学方法,以达到课堂的动态平衡。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活起来,并高效传递。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平衡:

3.1. 引进或打造适合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

目前,国内几家大型出版社都提供教学平台,如外研社、外教社等。这些平台提供教材的在线学习,并根据学习情况给学生打出过程成绩,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减轻了教师负担,方便了师生对教材的把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这些平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平台主要针对出版社所出版的教材,不利于教师自主整合网络资源。二、平台把纸质版教材搬到网络上,学生主要学习的仍然是教材,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三、有的平台虽然可以补充材料,但无法监控学生对补充材料的学习情况,不能给出分数,因此无法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四、平台学习资源更新不及时,甚至不更新。针对这些情况,大学英语教学部可以选择与出版社合作,申请添加一些功能和模块,或者申请让学校花足够的精力和财力打造适合本校的教学平台。平台应有测试功能和学习功能,能根据学生的选择自动跳转到相关教学资源库或习题库,能监控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过程,能根据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评分,还得有作业提交和自动评分功能,并能将班级或全校的优秀作业共享,并通过大数据反映普遍存在的问题,给教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事实依据。好的教学平台能有效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开展,使教与学都事半功倍。

3.2. 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教材再好,也只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共性学习,不利于个性化学习,因此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库势在必行。在建立教学资源库时需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难度要有梯度,要承认并接受学生的学习差异性,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材料要多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具体来讲,可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不同难度的、且以英语呈现的社会、文化、历史等背景知识,文学读本或选段,影视、演讲、讲座等视频或音频,新闻,论文等,让学生依兴趣选择,促进其自由、自主发展,在培养人文素养、文化思辨能力的同时,也提高语言能力。另外,生态课堂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共生,因此学生也可以是教学资源的贡献者。师生共建资源库可加强教与学的互动,促进资源库可持续发展。教学平台需能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加强相关检测,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3.3. 建立适合本校学生的习题库

根据本校学生实际语言水平建立习题库,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操练。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对不同等级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习题。每一个等级的习题要有系统性和延续性,涵盖听、读、写、译。比如一级为低水平,二级为中等水平,三级为较高水平。一级题目较为简单,二级题目难度中等,三级题目难度较大。根据需要,教师可引进高考题、四级题、六级题、考研题、托福或雅思试题等,供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操练。学生基础差异确实存在,横向比较没有意义,关注学生自身纵向提高才有意义。只要学生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材料,并被有效督促,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更易自我激励,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教学平台能打破集体教学所带来的弊端,真正做到个性化教学,体现生态的丰富多样性,利于生态主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4. 培养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有了平台和教学资源,学生就能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此时,网络状况、网络应用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使用的便利度都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意愿。首先,校方需要给学生提供快捷的网络和便捷的设备。其次,大学英语教师需抓住学生入学关键期,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并辅之以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操作培训。校方教学管理部门应辅助大学英语教师做好此项工作。本人对本校17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602份。数据表明,76.25%的学生更喜欢教师讲授,53.16%的同学更喜欢交纸质作业,43.52%的学生可以熟练操作电脑进行学习,59.97%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可以有效促进英语学习。数据说明:一、多数学生受高中时期学习习惯的影响,严重依赖教师,不善也不愿花时间和精力进行自主学习。所有生态因子都有惰性,打破花盆效应很难。长期被动学习养成的习惯在最初会严重制约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只有适应了新的学习方法,健康的课堂生态才有可能建立。二、相当部分的学生能意识到网络学习的优势,但还有近四成学生没有意识到网络学习的好处。可能是因为不了解,也可能是因为不习惯。因此,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推广的力度还需加强。三、四成学生可以熟练操作电脑,意味着六成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需要提高。技术是影响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人认为,相较于手机,电脑的屏幕、键盘、操作性更占优势、更符合生态性、更利于学习。缺点是不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因此,学校还是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方便的学习设备。

除此之外,还应优化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利用网络构建生态课堂的制度保障。公评、有效的评价机制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低效、缺失的评价机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然教学资源和习题库是立体化、分层次、多样性的,那么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也应该是多样的。在考核上,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部分要有习题操练和自选资源学习的过程成绩和最终成绩。线下除了要有期末统考成绩外,还要考虑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网络学习在课堂上的反馈效果,正式作业和其他形式的小作业,如与教学内容或与网络自主学习内容相关的小论文,对教学的感想、建议,英文朗读、演讲、影视配音、歌曲等。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自主性。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考核方式制定评价标准,务必做到公正、客观、一视同仁。各部分考核项目所占比例也需要不断研究、调整,以得到科学、有效的数据,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学英语教学部也可制作专门针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量化评价表,让学生对自己在每个学期英语学习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今后学习指引方向,也为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提供参考。

4. 依托互联网建设大学英语生态课堂需处理好几组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生态课堂是多维互动的关联性课堂,课堂是有机联系,多元互动的生态系统 [2] 。在生态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网络之间存在多元、多层次、多维度的互动关系,以保持课堂的动态平衡,促进信息和能量的有效传递。传统课堂中,课堂上的主要关系是师生关系。互联网介入教学后,课堂上的主要关系是教师、学生、互联网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已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经由网络延伸到了图书馆、宿舍、网络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学生家里。教师需协调好自身与学生、自身与网络、学生与网络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网络成为积极因子,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处理不当,网络成为消极因子,阻碍师生间互动,拉大师生间距离,甚至将学生拒于课堂之外,无法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

其次,应处理好网络教学资源与课本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课本资源系统性强,有配套课件、练习,甚至还有免费教学平台,非常省时省力,但资源相对单一,教学内容相对封闭,不利于分层次个性化教学。网络资源丰富、新鲜,但零散,需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才能建立起优质的教学资源库,但一旦建好可实施分层次个性化教学。教师在整合网络资源的时候,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避免不加甄别大量滥用,毕竟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单一的课本资源或网络资源都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途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教材与网络教学资源,谁是本,谁是辅?针对不同的定位该采取何种考核方式和评价方式?各占比例多少?这些都是需要教师考虑的问题。

再次,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法与新型教学法之间的关系。生态课堂提倡新型教学方法,注重师生间探讨和互动,注重线上线下的关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体验,为师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但这并不是说新型教学方法可以取代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法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少有外界因素的介入,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于教师所讲,这对于解决语言输入和操练等方面所遇到的共性问题非常有利。另外,课堂有思想和灵魂的交流,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而人机交流则无法做到。因此,网络是辅助、是媒介,它的有效性在于教师的把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感染仍在课堂上。

总之,建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没有捷径可走,也无法一蹴而就。生态课堂也没有终点或统一的模式,它更是一种构建课堂的动态过程。各校应根据自身情况量体裁衣。互联网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建立提供了媒介,使课堂“活”起来成为可能。不管使用何种媒介,教师应把工作做到实处,切忌盲目跟风或形式主义。此外,作为语言工作者,大学英语教师还应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态课堂,更好地运用生态哲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和育人方式。

基金项目

外研社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研究和实践”(课题编号:20170905)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引用

周方方.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之思索
On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Ecological Class via the Internet+[J]. 创新教育研究, 2018, 06(04): 326-331. https://doi.org/10.12677/CES.2018.64052

参考文献

  1. 1. 刘长江, 吴鼎民. 实施研究性学习创新英语教学观念[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8(1): 46-49.

  2. 2. 岳伟, 刘贵华. 走向生态课堂——论课堂的整体性变革[J]. 教育研究, 2014, 35(8): 99-106, 134.

  3. 3. 刘长江. 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4. 4. 杜亚丽, 陈旭远. 透视生态课堂的基本因素及特征[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9(19): 52-5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