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mmerce Letters
Vol. 13  No. 02 ( 2024 ), Article ID: 86982 , 8 pages
10.12677/ecl.2024.132222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子商务法》现实运用思考

张峻源

贵州大学法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24年3月22日;录用日期:2024年4月3日;发布日期:2024年5月20日

摘要

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任务,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法》作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基础,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的收入,还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本论文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探讨了《电子商务法》在实际运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电子商务,法律基础

Reflection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E-Commerce Law”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Junyuan Zhang

Law School of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Mar. 22nd, 2024; accepted: Apr. 3rd, 2024; published: May 20th, 2024

ABSTRACT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task in China, and e-commerce, as an emerging business model, provides enormo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E-commerce Law, as the legal foundation in the field of e-commerce in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has injected new vitality into rural revitalization. Not only has it increased the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income of farmers, but it has also improved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explores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E-commerce Law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Electronic Commerce, Legal Basis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法》作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基础,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旨在探讨《电子商务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现实运用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发展乡村经济,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广泛覆盖等特点,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电子商务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明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电子商务交易行为,为乡村电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乡村电商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乡村产品可以直接面向消费者,打破传统的地域限制,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电子商务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回乡创业,促进了乡村人才流动和经济转型升级。《电子商务法》为乡村电商提供了法律框架,保护了消费者权益,规范了电商平台的经营行为,促进了乡村电商的健康发展。然而,乡村电商在实际运营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物流配送难题、电商平台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 [1] 。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法》的作用,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乡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子商务法》的现实运用思考对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电商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将通过对《电子商务法》的解读和乡村电商实践案例的分析,探讨如何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法》的作用,解决乡村电商面临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日益普及。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农村电商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农产品走出了农田,走向了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农产品线上销售的模式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让他们能够直接面向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收益。同时,农村电商的线下配送服务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农产品流通的瓶颈问题 [2] 。通过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与电商平台对接,打通了贫困地区与市场的联系,为贫困农民提供了增收的机会,推动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2.1. 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新加坡调解公约》农村电商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手段,促进农村地区的商品交易和农产品销售的商业模式。农村电商的主要模式和特点如下:

2.1.1. 主要模式

1) 资源整合模式:这种模式下,政府、电商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多方共同参与,推动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扶持,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电商企业则通过搭建电商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运营服务,帮助农民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乃至全球。行业协会则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各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 特色产业模式:依托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或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电商品牌。通过挖掘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这种模式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将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实体店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与融合 [3] 。通过线上平台展示产品、推广品牌,吸引消费者下单购买;线下实体店则提供产品体验、售后服务等功能,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这种模式有助于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1.2. 特点

1) 产业特色明显:农村电商发展紧密结合当地特色产业,通过挖掘农产品的独特价值,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商品牌。

2) 政府支持力度大: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制定政策、提供资金扶持等方式,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电商企业作用突出:电商企业作为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搭建电商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运营服务等方式,推动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4) 农民参与度提高:随着农村电商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参与到电商活动中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实现增收致富 [4] 。

5) 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体系的支持。随着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模式及特点体现了多元化、特色化、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和农民参与等特点。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农村电商的发展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的趋势。

2.2. 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2.1. 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

网络普及和基础设施改善:随着农村网络覆盖率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接触到互联网,进而参与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电商平台和物流服务的进入:主流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等纷纷将业务扩展到农村地区,同时,物流服务也逐渐完善,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农产品上行趋势: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为农民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然而,农村电商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农民电商意识不足:部分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仍然有限,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导致他们难以充分利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物流配送难题:尽管物流服务有所改善,但农村地区的配送仍面临距离远、成本高、时效性差等问题 [5] 。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不足: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品牌化运营,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销售受到一定限制。

2.2.2. 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趋势

政策扶持力度大:政府对农村电商的扶持包括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培训指导等方面,以促进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和服务商进一步下沉:主流电商平台和服务商将进一步下沉到农村地区,提供更贴近农民需求的服务,同时,也将推动农村电商服务的升级和创新。农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提升: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和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将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方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未来农村电商将更加注重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通过线下体验店、农村电商服务站等形式,为农民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务。

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6] 。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和电商平台的进一步下沉,农村电商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民电商意识的培养和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推动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

2.3. 《电子商务法》出台的背景及其对农村电商的影响

2.3.1. 《电子商务法》出台的背景

虚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然而,这种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网络欺诈、数据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障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促进电子商务有序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法》的出台,旨在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者的相关权利及义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电子商务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 [7] 。该法律涵盖了电子商务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合同、电子支付、电子商务争议解决等,为电子商务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3.2. 《电子商务法》对农村电商的影响

近年来,农村电商在中国迅猛发展,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电商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电商人才匮乏,以及法律法规意识不强等问题,农村电商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电子商务法》的出台,对农村电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电子商务法》放宽了主体登记条件,为农村电商创业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创业环境。这一政策降低了农村电商的准入门槛,激发了农村地区的创业热情,有助于推动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其次,《电子商务法》为了弥补农村地区电商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政府将增加对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和物流配送能力,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此外,《电子商务法》还引导农村电商产业链升级。通过加强电商人才培养、推动农产品上行、促进农村电商与农村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等方式,提升农村电商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电子商务法》有助于保障农村电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法明确了电商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要求电商经营者遵守诚信经营原则,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隐私权等 [8] 。这将有助于提升农村电商市场的信任度,促进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

《电子商务法》的出台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有助于推动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3. 《电子商务法》在农村地区的现实运用

《电子商务法》在农村地区的现实运用中有着重要的法律保障和指导作用,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发展,保护了消费者权益,维护了市场竞争秩序,加强了监管和执法。这些措施有助于推动农村地区的电商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3.1. 《电子商务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农村的适用情况

《电子商务法》是一部旨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其立法目标是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打造电子商务公平竞争环境,保障各方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电子商务有序发展 [9] 。以下是一些该法的主要内容:市场主体登记:电子商务经营者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市场准入主体登记。但对于家庭自产农副产品及手工产品的销售行为应除外。这一规定从我国农村电商经营主体着手,充分考虑了农村电商现实情况。平台主体责任:电子商务平台的经营者有责任审核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并承担保障消费者安全的义务。尤其是在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务方面,如果电子商务平台未能履行上述义务并导致消费者受损,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在农村地区的适用情况方面,考虑到农村电商市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电子商务法》给予了一定的灵活性和支持。例如,对于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等特定活动,法律不要求他们进行市场主体登记,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村电商的进入门槛,激发了农村地区的创业活力。同时,明确农村电商的市场主体地位,有助于他们在法律框架内更好地发展和创新。此外,《电子商务法》还设立了“电子商务促进”章节,明确了国家发展电子商务的重点方向,其中农村电商和电商扶贫成为促进的重点。这体现了国家对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视,并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推动其健康发展。《电子商务法》在农村地区的适用情况良好,既规范了市场秩序,又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10] 。但具体的实施效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3.2. 农村电商经营者在法律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根据农村电商经营者在法律运用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意识淡薄:许多农村电商经营者受教育程度有限,对法律法规了解不足,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这导致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忽视法律规定,甚至违法经营,从而面临法律风险。法律法规不完善:尽管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但针对农村电商的法律法规仍存在一定的空白和漏洞。这使得农村电商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情况,增加了其法律运用的难度。维权困难:农村电商经营者在遇到纠纷时,往往面临维权困难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的法律服务体系相对薄弱,电商经营者难以找到合适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网络交易的特殊性使得取证困难,进一步增加了维权的难度。监管缺失:农村电商行业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部门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有限,难以对农村电商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这导致一些不法商家得以在农村电商平台上进行违法经营,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利益 [11] 。

3.3. 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商法律运用的实践与成效

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商法律运用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实践与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地方政府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了农村电商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他们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宣传活动,向电商经营者普及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引导他们依法经营,避免违法风险。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电商经营者的法律素养,也为他们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途径。其次,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农村电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他们根据农村电商的特点和需求,参与或主导了相关法规的起草和修订工作,确保法规能够贴近实际、符合需求。这些法规的出台,为农村电商经营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此外,地方政府还加强了农村电商市场的监管力度。他们建立了完善的监管机制,对农村电商平台和电商经营者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确保其合法经营。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纠纷,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消费者对农村电商的信任度 [12] 。

在成效方面,地方政府推动农村电商法律运用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农村电商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违法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也呈现出蓬勃的态势,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尽管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商法律运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农村地区的法律服务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满足电商经营者的法律需求;同时,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新的法律问题也不断涌现,需要地方政府及时应对和解决。地方政府应继续加强农村电商法律运用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为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4. 《电子商务法》在农村地区运用中的问题剖析

《电子商务法》在农村地区的运用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匮乏,限制了法律实施的专业性和效果;另一方面,农产品特性和农村基础设施的不足增加了法律实施的难度。同时,农民的网络意识和支付方式相对滞后,以及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完善,都制约了《电子商务法》在农村地区的深入推广和应用 [13] 。

4.1. 法律法规与农村电商发展实际需求的脱节

法律法规与农村电商发展实际需求的脱节问题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首先,由于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新兴业态和模式不断涌现,而现有法律法规的更新往往滞后于实践发展,导致一些新兴问题在法律上缺乏明确的规范和指导。这不仅增加了农村电商经营者的法律风险,也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使得一些法律法规难以完全适用。例如,农村地区的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而电商的发展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在支持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农村电商发展的实际需求。此外,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产品上行、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相关法律法规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还有待加强。这既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也制约了农村电商在农产品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4.2. 农村地区执法监管薄弱

执法监管在农村地区的薄弱与不足原因剖析:人力资源不足:农村地区通常人口稀少,执法监管人员相对较少。这导致监管力量无法覆盖到每个农村地区,或者监管人员无法充分投入到执法工作中。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农村地区的执法监管人员可能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需要了解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以便有效监管。资金和设备匮乏:农村地区的执法监管机构可能面临资金和设备不足的问题。缺乏足够的经费和现代化的设备,会影响执法监管的效果和范围。执法监管覆盖不全面:由于农村地区的广阔面积和分散的农户,执法监管往往无法做到全面覆盖。一些偏远地区可能得不到足够的监管关注,从而容易出现违法行为。

4.3. 农村电商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与技能欠缺

农村电商经营者在法律意识与技能方面确实存在欠缺,这主要源于多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导致许多电商经营者受教育程度不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他们往往只关注经营和利润,而忽视了法律的重要性,容易在经营过程中触犯法律法规,造成不必要的法律风险。第二,农村地区的法律宣传和教育不够普及,电商经营者难以获得有效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培训。即使存在相关的法律宣传和培训活动,也往往因为信息传递不畅或参与度不高而效果不佳。这使得电商经营者在面对法律问题时,往往感到困惑和无助。第三,农村电商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与技能欠缺也与他们对法律价值的认知不足有关。部分经营者认为法律只是约束和限制他们的行为,而没有意识到法律在保护他们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 [14] 。因此,他们缺乏主动学习和运用法律的动力。

5. 《电子商务法》在农村地区运用中的完善路径

5.1. 加强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适应农村电商发展需求

加强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以适应农村电商发展需求,是当前推动农村电商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首先,应针对农村电商的特性和需求,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对于那些已经过时或不再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条款,应及时进行修订或废止。同时,要填补法律空白,针对农村电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或补充条款,确保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适应性。其次,要关注农村电商发展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农村电商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难题。通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了解经营者的真实需求和痛点,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例如,可以制定关于农产品上行、农村物流配送、电商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专项法规,为农村电商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此外,要加强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避免出现法律冲突和重复劳动。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法律法规,应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各部门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时能够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最后,要重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方式,向农村电商经营者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同时,也要加强法律服务的供给,为农村电商经营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加强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是适应农村电商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15] 。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关注实际需求、加强协调合作以及加强宣传和普及工作,我们可以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5.2. 强化执法监管力度,提升农村地区电商法治化水平

增加执法监管人员数量:加大对农村地区执法监管队伍的培养和招聘力度,增加人力资源投入,以提高监管覆盖率和效果。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对执法监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能力,以适应农村地区的监管需求。加大资金和设备投入:增加对农村地区执法监管机构的经费支持,购置必要的设备和技术工具,提升监管能力和效率。加强协调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的执法监管协调机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合力,提高监管工作的协同效应。制定完善的执法监管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执法监管政策,明确监管职责和权限,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为执法监管提供有力支持 [8] 。

通过以上措施弥补农村地区执法监管的薄弱和不足,提高监管水平,保障农村地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5.3. 加强农村电商经营者的法律教育与培训

加强农村电商经营者的法律教育与培训是提高执法监管效果的重要一环 [16]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法律知识普及:开展针对农村电商经营者的法律知识普及活动,通过培训、讲座、宣传材料等形式,向他们传达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范要求,使其了解和遵守法律规定。培训课程开设:组织专门的培训课程,针对农村电商经营者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法律培训,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合同法律风险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组织农村电商经营者之间的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活动,让他们了解典型案例和行业实践,学习成功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的合规经营能力。专家指导和咨询服务:为农村电商经营者提供专家指导和法律咨询服务,解答他们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应对法律挑战。合规宣传和监督检查:加强对农村电商经营者的合规宣传,强调法律合规的重要性,同时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形成强大的法律震慑力。

通过提高农村电商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合规经营能力,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为执法监管提供更好的基础和支持。同时,还可以促进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增强消费者信心,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

6.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子商务法》的现实运用对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只有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加强合作等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和电子商务的良性互动,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引用

张峻源.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子商务法》现实运用思考
Reflection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E-Commerce Law”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02): 1837-1844.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2222

参考文献

  1. 1. 马国波. 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难点与化解机制[J]. 农业经济, 2023(11): 47-49.

  2. 2. 葛梅, 白丽, 曹君瑞.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J]. 农业经济, 2023(8): 118-121.

  3. 3. 谭词, 杨军, 孙嘉泽. 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准自然实验[J]. 世界农业, 2022(8): 77-89.

  4. 4. 朱长城.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提质增效影响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22(22): 149-152.

  5. 5. 孙华.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评《农村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J]. 商业经济研究, 2022(20): 2.

  6. 6. 张硕, 乔晗, 张迎晨, 等. 农村电商助力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管理学报, 2022, 19(4): 624-632.

  7. 7. 唐红涛, 李胜楠. 电子商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作用及其路径[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 35(6): 65-77.

  8. 8. 万媛媛, 苏海洋, 刘娟.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2): 140-142.

  9. 9. 王小莉. 农村电商助推科技振兴乡村作用机制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3(2): 166-169 204.

  10. 10. 徐丽艳, 郑艳霞. 农村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21(2): 109-120.

  11. 11. 马红军. 电子商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机制——基于农村产业发展的中介效应检验[J]. 商业经济研究, 2023(11): 167-170.

  12. 12. 冯宪伟.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J]. 核农学报, 2022, 36(10): 2095-2096.

  13. 13. 冯金凤.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助力[J]. 棉花学报, 2023, 35(1): 79-80.

  14. 14. 陈婷. “互联网 ”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对策分析[J]. 农业经济, 2021(2): 143-144.

  15. 15. 刘岱, 杨佳骏, 柏群, 等. 乡村振兴视角下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对策探讨[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7): 143-145.

  16. 16. 邱金林.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 农业经济, 2022(6): 118-11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