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8 No.03(2018), Article ID:24221,9 pages
10.12677/AP.2018.8305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Ecological Migrants Area

—Taking the Migration Point of Nanliang Platform in Ningxia as an Example

Yanying Tian, Cody Ding, Dong Yang, Minmin Yan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Mar. 11th, 2018; accepted: Mar. 21st, 2018; published: Mar. 28th, 2018

ABSTRACT

In order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ecologically-reliant areas, this study explored not on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identity,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but 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200 middle school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ty, ethnic culture adaptation, regional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school life satisfaction hav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a higher approval for their own nation as well as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ethnicity and grade; 2) ethnic cultural adaptation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ethnicity and grade, while cultural adaptation of native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thnicity and grade; 3) the level of school life satisfac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ethnic groups; 4)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school life satisfaction, and native culture adaptation plays a part-mediated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y and school life satisfaction.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ty, Cultural Adaptation, Life Satisfaction

生态移民地区初中生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 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以宁夏南梁台子移民点为例

田彦英,Cody Ding,杨东,岩敏敏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8年3月11日;录用日期:2018年3月21日;发布日期:2018年3月28日

摘 要

为了更好的关注生态移民地区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探讨了生态移民地区初中生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生活满意度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00名初中生民族认同,民族文化适应,地域文化适应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 初中生对本民族与中华民族都有较高的认同,且在性别、民族、年级上差异显著;2) 民族文化适应在性别、民族、年级上差异显著,老家文化适应在民族与年级上差异显著;3) 初中生学校生活满意度水平在民族上差异显著;4) 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相关,且老家文化适应在本民族认同与学校生活满意度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初中生,民族认同,文化适应,生活满意度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1.1. 民族认同的概念界定及其相关研究

“认同”(identity)一词源于哲学,表示“变化中的同态或同一问题”。由于环境的不同,每个个体在其一生中,可能会发展出几种不同形式的认同,就个人而言,可能会发展出自我认同、性别角色认同等,就群体而言可能会发展出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等(许木柱,2001),故民族认同属于一种群体水平上的认同。Phinney (1990)提出,民族认同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与承诺、积极评价以及对其活动的行为卷入,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如果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成员把他人和自己均认同为同一民族,并能积极主动地接近该民族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文化,这就是民族认同(斯图沃德,2001)。而国内对民族认同的界定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成员对自己既作为国家民族成员身份又作为本民族成员身份的双重承认与统一,分为中华民族认同与本民族认同,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对民族社会、文化等各认知要素的态度等(史慧颖,2007)。

研究表明,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主要包括消极的、积极的与主流文化认同等三方面,并且他们的民族认同比汉族和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更明显且容易表露,其中女生对民族的认同比男生更强,尤其在情感方面(万明钢,2006);而佤族中学生民族认同主要包括认知、情感、评价与行为等四方面,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性别、年级、社会文化环境及语言的影响(甘开鹏&王秋,2012)。陈世联&刘云艳(2006)的研究表明,虽然少数民族儿童对本民族文化认同并不高,但各民族儿童间的认同差异却较为显著,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认同程度也在增强。

1.2. 文化适应的概念界定及其相关研究

文化适应是指两种具有个同义化的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两种文化模式的变化。一般说来,两种文化间适应性越强(两者的社会价值和规范越无矛盾),抵制就越少,而对文化适应过程的方向或导向给予决定性影响的是一定的社会统治地位的价值导向。Park (1950)较早地建立了同化模型(同化即文化适应的同义词),此模型由接触、竞争、调整与同化几个阶段构成。随后,Adler (1975)提出了文化适应的五阶段模型,即接触、崩溃、重组、自律与独立。而Berry (1980)基于继承与批评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个体对原有文化的维持情况以及与异文化的接触和参与情况,提出了涉及四个策略的新模型,即同化、分离、整合与边缘化。本研究中的文化适应指的是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与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与行为调整。

1.3. 生活满意度的概念界定及其研究现状

生活满意度是表现主观幸福感的认知维度,是个体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估。然而,影响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自尊、自我概念、家庭环境及其亲子与同伴关系等。

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个体对他们的总体生活环境比较满意,而且与生活在消极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相比,积极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更倾向于对其生活质量做出更高的评价和反馈,而且青少年的价值观与自我概念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张雯&郑日昌,2004)。此外,家庭构成(父母的婚姻状况及共同生活的成人等)、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的青少年的一般生活满意度显着高于放任型教养方式的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以及同伴与亲子关系也与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张俊杰,汪海彬,&姚本先,2009)。

1.4. 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研究

当个体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环境转移到新的异文化环境时,因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会出现适应不良等问题。例如,旅居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因不能跟当地人进行良好的交往而产生了许多负面情绪(陈向明,2004)。然而研究表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应激与社会支持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张艳,2009),而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并且民族认同对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李旭珊,卢富荣,&孙西艳,2012),同时文化共感性、情绪稳定性与社会文化适应对生活满意度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车笠,2010)。此外,哈尼族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也对其学校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效用,而且较高的文化适应水平与较高的学校生活满意度相关(胡发稳,2009;胡发稳&李丽菊,2010)。这也就表明,社会支持是个体文化适应的必要条件,而民族认同则通过良好的文化适应进而提高了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1.5. 问题提出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人口的快速流动,促进了各民族间文化的互动与交流。但同时也激发了民族矛盾与冲突,尤其在多民族国家中最为常见。而不同民族之间缺乏认同与包容的心态是导致民族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文化的不适应可能造成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这不仅导致了个体不良的心理适应,而且也诱发了群体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我国既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大量移民的国家。故而,对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问题(文化适应和地域适应)的探究,不论是对于了解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水平,还是对于考察移民群体与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及其集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初中生,随着移民工程而迁移到一个相对来说陌生且新的学习环境中,民族相对于班级、年级、社区等小型群体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复杂。故而,对的探究,鉴于此,本研究以宁夏南梁台子移民点为例,选取了一个较具有代表性的如意湖中学(西海固移民聚集点)作为研究地点,探究了移民地区初中生群体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三者在不同民族,性别,年级与移民时间上基本现状。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如意湖中学的初中部一至三年级中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2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20份,有效率为99.9%。其中男性98名,女性102名;回族90名,汉族110名;初一80名,初二60名,初三60名;移民时间两年以下的4名,两至五年的61名,五至八年的75名,八年以上的60名;年龄13~15岁(M = 14.02, SD = 1.50)。

2.2. 研究工具

2.2.1. 民族认同量表

本研究修订了史慧颖(2007)编制的少数民族民族认同量表,而修订后的量表由中华民族认同(11个题)与本民族认同(13个题)两个分量表组成。其中,中华民族认同量表包括“中华民族社会文化认同”与 “中华民族归属感”两个因子,而本民族认同量表包括“本民族归属感”、“本民族文化认同”、与“本民族社会认同”三个因子。该问卷要求被试从1 (非常不符合)至5 (非常符合)进行5点评定,分数越高,代表民族认同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与分半信度分别为0.865、0.829,而中华民族认同与本民族认同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 0.771、0.780,均达到了0.01 的显著性水平;且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问卷也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民族认同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

2.2.2. 文化适应量表

1) 民族文化适应量表

采用张劲梅&张庆林(2009)编制的民族文化适应量表进行测量。此量表共24题,包括本族与异族文化适应两个维度,要求被试从1 (非常不符合)至5 (非常符合)进行5点评定,分数越高,代表民族文化适应程度越好。在本研究中回族与汉族文化适应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17和0.912,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5,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 地域文化适应量表

对Ward & Ranadeuba (1999)的地域文化适应量表进行修订,修订后的量表共16题,包括移民文化与老家文化两个维度。要求被试从1 (非常不符合)至5 (非常符合)进行5点评定,分数越高,代表地域文化适应程度越好。在本研究中,老家文化与移民文化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24和0.927,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7,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2.3. 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量表

此量表由12个项目组成,内容涉及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效率与能力、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师生及同学关系、从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的帮助、学习环境等的满意程度(陶芳标,孙莹,凤尔翠,苏普玉,&朱鹏,2005)。要求被试从1 (非常不符合)至5 (非常符合)进行5点评定,分数越高,代表学校生活满意度越高。本研究中,此量表的同质信度为0.76。

2.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初中生民族认同的现状

3.1.1. 初中生的民族认同在性别与民族上的差异分析

T检验的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在本民族认同(t = −2.02, p < 0.05)与中华民族认同(t = −3.27, p < 0.01)上的得分均达到显著性差异,即女生的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分数均显著高于男生;不同民族的中学生在本民族认同(t = −3.69, p < 0.001)与中华民族认同(t = −3.18, p < 0.01)上的得分均达到显著性差异,即汉族学生的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分数均显著高于回族学生。

3.1.2. 初中生的民族认同在年级与移民时间上的差异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见表1):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在本民族认同(F = 6.16, p < 0.01)、本民族归属感维度(F = 4.65, p < 0.05)、本民族文化认同维度(F = 5.42, p < 0.01)、中华民族整体认同(F = 6.39, p < 0.01)及中华民族社会文化认同维度(F = 7.96, p < 0.01)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后发现,在本民族与本民族文化认同上,初一高于初三;在本民族归属感维度上,初一显著高于初二与初三;在中华民族整体认同上,初三显著低于初一;在中华民族社会文化认同维度上,初一显著高于初二与初三。这也就表明,初一学生对本民族与中华民族都有较高的认同感。

而不同移民时间的中学生在中华民族整体认同(F = 1.59, p < 0.05)及中华民族归属感维度(F = 2.10, p < 0.05)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移民时间越长,中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归属感越强。

3.2. 初中生文化适应的现状

表2所示,中学生民族文化适应的平均得分介于3.25~3.49之间,这也就表明,中学生对民族文化适应均有较高的认同,其民族文化适应总体发展较为积极。移民文化适应的平均得分均大于5,且均高于老家文化适应,即中学生的移民文化适应状态良好。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学生的民族文化适应在性别(F = 4.45, p < 0.05)、民族(F = 8.16, p < 0.01)与年级(F = 9.03, p < 0.001)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男生高于女生,汉族高于回族,初二与初三年级高于初一年级;而移民文化适应程度在不同背景变量中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男生的均分大于女生,汉族学生的均分高于回族学生,初二学生的移民文化适应程度最高,且移民时间在8年以上也是最高的;老家文化适应程度在民族(F = 20.18, p < 0.001)与年级(F = 15.94, p < 0.001)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回族高于汉族,初三与初二年级高于初一年级。

Table 1. Influence of grade on ethnic ident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表1. 年级对中学生民族认同的影响

注:*p < 0.05, **p < 0.01,1 = 初一,2 = 初二,3 = 初三。

Table 2.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daptation to culture i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表2. 中学生在不同背景变量中的文化适应现状

注:*p < 0.05, **p < 0.01, ***p < 0.001。

3.3. 初中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现状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在民族上有显著性差异(F = 15.61, p < 0.001),即汉族高于回族;而在性别、年级与移民时间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随着年级的升高与移民时间的长久,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明显上增的趋势,即发展状况良好。

3.4. 初中生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3.4.1. 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表3所示,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呈显著正相关,民族文化适应和本民族认同与移民文化适应呈显著正相关,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与老家文化适应呈显著负相关,本民族认同、民族文化适应和移民文化适应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老家文化适应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

3.4.2. 老家文化适应中介了本民族认同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为了检验文化适应是否在民族认同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中介作用,本研究依据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这三个变量的关系进行了逐步回归的考察。选取老家文化适应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一个回归方程考察了本民族认同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第二个回归方程考察了本民族认同对中介变量老家文化适应的预测作用;第三个回归方程考察了老家文化适应和本民族认同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所建回归方程为:

Y = c X + e 1 (1)

(2)

Y = c X + b M + e 3 (3)

其中Y代表因变量学校生活满意度,X代表自变量本民族认同,M代表中介变量老家文化适应。

表4所示,前3个依次检验都显著,即老家文化适应的中介效应显著,并且第四个检验也显著,故是部分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9%。依据此结果,构建相关路径图(图1)。

Table 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y,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school life satisfaction

表3. 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注:*p < 0.05, **p < 0.01, ***p < 0.001。

Table 4. Intermediary effect test of native culture adaptation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y and school life satisfaction

表4. 老家文化适应在本民族认同与学校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注:*p < 0.05, **p < 0.01, ***p < 0.001。

Figure 1.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equation model of native culture adapta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identity and school life satisfaction

图1. 老家文化适应在本民族认同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中介效应方程模型图

4. 分析与讨论

4.1. 初中生民族认同的基本现状分析

回族中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与本民族认同都较高,这可能是回族中学生对自己所属社会群体(回族群体和中华民族群体)的积极评价与偏好的结果。据社会认同理论所述,个体既有一个个体自我,也有一个群体自我(如民族、种族或国家等自我),个体为了定义自己和享有积极的自尊,往往会以偏好的态度看待自己及其所属的社会群体。故而,回族中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之所以这么强烈,可能是因为在回族文化传承中,回族人民一直顽强地保持着自己优秀的文化与传统精神,即讲回话、习回俗、行回礼。此推断得到了费孝通(1999)的差序格局理论的支持,即少数民族首先会对本民族具有最强烈的情感,其次才是中华民族。Berry (2004)的研究结论也支持了此猜测,即如果个体对本民族的认同较高,则对其他族群也会持肯定态度。

女学生的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分数均显著高于男学生,这与秦向荣和Phinney的研究结论一致。秦向荣的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女生对本民族的认同高于男生(秦向荣,2005)。而Phinney认为,男性一般更容易在主流文化中找到工作,且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更多的是留在家里相夫教子,接触和秉承更多的文化遗产,故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高,颇为平等与自由(Phinney, 1990)。正是因这种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女中学生会产生一种优越感与自豪感,从而表现出较高的本民族认同。

初一学生对本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最强,并且随着年级的增加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此结论支持了Pinney的青少年三阶段认同发展理论模型。Pinney认为青少年早期主要是从家庭、社会教育中被动的接受自己的民族身份,因而民族认同比较强;到青少年中期,随着年龄的增加,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与社会,其他民族成员的多次接触,青少年开始自主的探索自己的民族认同,同时民族认同可能出现分化,使有些个体并不认同自己的民族,民族认同呈下降的趋势(Phinney, 1990)。

移民时间越长,中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归属感越强。这与他们在不同民族的移民地区长时间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因居住时间越长,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就会彼此的包容与理解,并随着长时间的交流与适应,就会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民族产生认可,尊重。

4.2. 初中生文化适应的基本现状分析

在民族文化适应与移民文化适应中,男生高于女生,汉族高于回族。这可能是回族中学生的民族意识,宗教信仰程度,家庭教育理念等与汉族中学生有所不同,从而呈现了汉族学生的文化适应强于回族中学生。白亮(2006)的研究结果也间接地支持了此推断,即当个体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环境进入到新的异文化环境时,因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其会出现适应性焦虑等问题。但在老家文化适应中,回族高于汉族,这可能与民族的情感和意识有关,回族群体的民族意识是比较强的,而且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非常的重视,且一代代继承和发扬。

4.3. 初中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基本现状分析

在青少年的生活空间中,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故学校生活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在本研究中,汉族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回族,这可能与回族的生活习俗等传统文化的继承程度有关。比如回族中学生只吃清真食品,同时也杜绝饮酒吸烟与穿衣露体的行为,故而产生与周围的环境或是人物不一致的行为,或是消极的态度。此外,学校类型、老师管教方式、同学互相影响以及学业成就等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育,进而影响其生活满足感。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学校改革,关注的主要是学业目标与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因此,探讨青少年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及其与学业和心理卫生问题的关系是值得学校教师于心理卫生工作者关注。

4.4. 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表明,老家文化适应在本民族认同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本民族认同高的同学的学校生活满意度水平也高;对移民文化适应强的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也高,对老家文化适应强的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就低。这可能是移民文化适应强的学生对学校会有比较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而老家文化适应强的学生更有可能持消极的态度。因此,当民族认同与学校生活满意度均相对较低时,我们应重视学生的文化适应的状况,及时提出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融入到其他民族群体中。这也暗示着我们应意识到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的重要性,同时注重营造良好的文化适应环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的水平,使学生的心理发展步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5. 结论

初中生对本民族与中华民族都有较高的认同,且女生高于男生,汉族高于回族,初一学生的民族认同最高,且随着移民时间的增加,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归属感就越强;男生的文化适应水平高于女生,汉族高于回族,初二与初三年级高于初一。而回族中学生的老家文化适应高于汉族,初二与初三年级高于初一;随着年级的升高与移民时间越久,初中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水平逐渐发展良好,且汉族高于回族;文化适应在本民族认同与学校生活满意度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文章引用

田彦英,Cody Ding,杨 东,岩敏敏. 生态移民地区初中生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宁夏南梁台子移民点为例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Ecological Migrants Area—Taking the Migration Point of Nanliang Platform in Ningxia as an Example[J]. 心理学进展, 2018, 08(03): 412-420. https://doi.org/10.12677/AP.2018.83051

参考文献

  1. 1. 白亮(2006). 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民族教育研究, 17(3), 81-84.

  2. 2. 车笠(2010). 美国旅居者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 硕士论文, 武汉: 华东师范大学.

  3. 3. 陈世联, 刘云艳(2006). 西南六个少数民族儿童民族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 (11), 12-15.

  4. 4. 陈向明(2004). 旅居者和“外国人”: 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5. 5. 费孝通(1999).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6. 6. 甘开鹏, 王秋(2012). 少数民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心理研究——以云南佤族为例. 贵州民族研究, (3), 185-191.

  7. 7. 胡发稳(2009). 哈尼族中学生文化认同及其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5(2), 86-90.

  8. 8. 胡发稳, 李丽菊(2010). 哈尼族中学生文化适应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4(2), 144-148.

  9. 9. 李旭珊, 卢富荣, 孙西艳(2012). 少数民族预科生民族认同与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10. 10. 秦向荣(2005). 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11. 11. 史慧颖(2007). 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 重庆: 西南大学.

  12. 12. 斯图沃德(2001). 当代西方宗教哲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3. 13. 陶芳标, 孙莹, 凤尔翠, 苏普玉, 朱鹏(2005). 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的设计与信度、效度评价. 中国学校卫生, 26(12), 987-989.

  14. 14. 万明钢(2006). 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5. 15. 许木柱(2001). 台湾原住民史.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6. 16. 张劲梅, 张庆林(2009). 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分类学研究——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抽样调查. 思想战线, 35(2), 21-26.

  17. 17. 张俊杰, 汪海彬, 姚本先(2009).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 心理研究, 2(5), 91-94.

  18. 18. 张雯, 郑日昌(200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8(1), 61-62.

  19. 19. 张艳(2009).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应激因素的探索性研究.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 20. Adler, P. S. (1975). The Transitional Experience: An Alternative View of Culture Shock.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15, 13-23. https://doi.org/10.1177/002216787501500403

  21. 21. Berry, J. W. (1980). Cultural Ecology and Individual Beha-vior.

  22. 22. Berry, J. W. (2004). Acculturation-Encyclopedia of Applied Psychology. Encyclopedia of Applied Psychology, 27-34. https://doi.org/10.1016/B0-12-657410-3/00384-6

  23. 23. Park, R. E. (1950). Race and Cul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5, 4932.

  24. 24.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 499-514.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08.3.499

  25. 25. Ward, C., & Ranadeuba, A. (1999).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0, 422-442. https://doi.org/10.1177/002202219903000400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