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Vol. 08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7103 , 8 pages
10.12677/Design.2023.82033

信息时代下的“字愈人心”

——可变字体的情感互动表现研究

谭骆,王晓林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收稿日期:2023年3月24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8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15日

摘要

在我国汉字作为自我表达的终极形式,艺术疗愈当仁不让,但在居家隔离疫情政策下,人们的沟通仅限于移动端交流,冷冰冰的电子屏幕里不断刷新的文字信息枯燥乏味,缺少关怀性的互动。因此将传统静态的字体视觉转换为动态可变的形式,既能同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还可以提供正向的情绪疏导作用。而一切互动的可能性都从用户的感官触动开始。本文所探讨研究的动态可变字体重在可变字体动态形式的互动,通过可变字体适应界面上的动态可变性,提高了传播内容的表现力,使传递的信息充满活力,趣味性更强。通过这样充满关怀的人机互动行为,信息可得到双向的传播,从而达到治愈人心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可变字体,跨媒介,多感官互动,用户情感体验

“Words Heal People’s Hear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Research on the Emotional Interaction Performance of Variable Fonts

Luo Tan, Xiaolin Wang

School of Art & Design,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Mar. 24th, 2023; accepted: Jun. 8th, 2023; published: Jun. 15th, 2023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Chinese characters are the ultimate form of self-express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 must. However, under the home quarantine policy, people’s communication is limited to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 text messages that are constantly refreshed on the cold electronic screen are boring and lack caring interactions. Therefore, transforming the traditional static font vision into a dynamic and variable form can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but also provide positive emotional guidance. The possibility of all interactions starts from the user’s sensory touch. After the user learns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face, the beauty of the font design form can be used to heal the emotions. The dynamic variable font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dynamic forms of variable fonts. By adapting the variable fonts to the dynamic variability of the interface,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communication content is improved, and the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is full of vitality and more interesting. And with the response speed of the barrier-free function, it brings meticulously customized user experience to users. Through such caring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behavior, information can be transmitted in two directions, so as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healing people’s hearts.

Keywords:Variable Font, Cross-Media, Multi-Sensory Interaction, User Emotional Experienc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时代背景下的汉字疗愈

1.1. 疫情下的情感需求

疫情的爆发和其伴随而来的行动限制等防控政策,人们的精神世界与社会文化都在接受各种各样的正向或负向挑战。为了调节人们心理健康以及反过来其对社会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艺术疗愈显得愈来愈重要。艺术疗愈这一概念由美国精神医师南姆博格所提出,以音乐、绘画、舞蹈等媒介作为载体 [1] ,将艺术和心理学完美结合的心理治疗介入方法。通过挖掘创作冲动从而达到心灵疗愈的效果。以一种非语言沟通形式来抚慰人们的负面情绪。艺术疗愈也在1969年被“美国治疗协会”通过多项研究证明其有效性 [2] 。在由阿兰、德波顿撰写的《艺术的疗效》艺术中提及到“艺术是一种治疗工具,能够帮我们过上更加美满的生活”。作者认为艺术不应该是高高在上、供人膜拜的研究对象,而是应该被当作一种工具,用来治疗人们心理的弱点,帮助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因此不仅艺术家可以通过艺术创作达到自我疗愈,这种方式同样也适用于普通大众。通过这些艺术创作释放不安的情绪,传达心理需求。

1.2. 汉字疗愈的可能性

汉字疗愈的可能性来源于其具有的两个特性:一、语言性,二、艺术性。首先语言性体现在其字意、词性,以及单字组合做词组表达其他含义这几个方面,这是因为汉字作为汉语交流信息的载体,是一个书写符号,这就和拉丁字母的分析语音的功能一样。因此汉字作为语言的外化,它是规范、标准、统一、静态的。而汉字的艺术性则可以追溯到象形文字的出现,由图形逐渐演变,看字形就能辨别出来,具有博大精深的视觉美感。可以通过汉字的象形、会意、指事等表现出来,在甲骨文、小篆、隶书、行书这些字体书写中都有迹可循 [3] ,在甲骨文中,一个单个汉字的写法也有些微妙的变化和形态。例如图1中“龟”字,在甲骨文中有多种写法,其字形有的犹如一只正在爬行的乌龟,有的好似一只被翻过身肚子朝上的乌龟,不同视角所观察的乌龟在外形上会有所不同,因此汉字的艺术性是独特、创新、不拘谨、动态的,也是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性。

Figure 1. Oracle bone script “turtle”

图1. 甲骨文“龟”写法

如今当下“新中式设计”的盛行掀起传统文化再创新的浪潮,体现了我国“文化自信”的深入人心。汉字在拥有独特文化体系的中国有着崇高的地位,其所承载的文化力量是磅礴的,民众长期受汉字文化熏陶,在通过汉字传达信息交流时,逐渐对汉字本身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发现它横撇竖捺中流露的美蕴,是自我表达的终极形式。

2. 数字化汉字的困境

2.1. 技术时代媒介转化的情感流失

新媒体时代,人们获知信息的媒介重心早已转移到电子产品。可遗憾的是在移动媒介出现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却无法将所有美观有趣的汉字设计应用到线上来。超负荷的繁杂信息造成人们视觉疲劳,精神麻木。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导致人们的沟通更多选择线上,汉字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然而如今手机的绝大数操作界面所显示的文字都是黑体宋体,客观、冷静,毫无生气,除了信息传达功能以外,没有其他形式上的个性表达和情绪的感染,并且由于无法面对面交谈,可能会出现字面上的歧义或者感情表达不到位的情况。

2.2. 传统作图工具的限制

在设计过程当中,字体设计师创作的最大的阻碍就是工具的使用,在作图软件操作中,经常会出现最舒服的字体样式刚好卡在两个字重中间的情况,我们要么用描边或用钢笔工具一笔笔的画出来,要么根据现有的字重委曲求全,这就破坏了字体本身的美感,极其影响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和用户的视觉体验。

2.3. 性能考虑下的流量节省

在实际网上浏览界面信息内容情况中,为了能够在网络上使用链接或嵌入字体,我们就必须通过让每个粗细、变体或宽度包含一个单独的字体文件来做到这一点。这也意味着加载的字体越多,对下载时间、数据使用和最终页面渲染延迟的影响就越大,访问者的浏览器必须花费时间下载您正在使用的字体。更糟糕的是,如果加载超时,访问者可能永远无法看到设计的内容。

我们无法兼顾字体美观度和用户的最佳体验,尤其是在这个超负荷的信息洪流时代。为此很多传播者不得不牺牲文字的可玩性,这也就意味着在无论你是什么年龄段的使用者,所看到的字体都是一样的,总有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儿童、老年、视弱群体的需求会被忽略。

传统静态的字体早已不再满足新媒体环境下的这些要求,动态转化是字体设计的必然趋势 [4] 。人们更渴望能有多维度多感官的有趣互动为他们提供正向的情绪疏导。而恰恰可变字体的互动主要作用在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三者之间,“动态”的改善以上种种问题。用户通过“调节轴”的无极滑动适合自己的字体形式,满足自身需求从而实现在情绪上的疗愈。

3. 什么是“字愈人心”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汉字可以作为自我表达的终极形式,对于国人的审美疗愈当仁不让。从甲骨文到当代计算机处理的字体,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在造字原则上也由表形变为表意,甚至可以达到形声合离的美好境界。现代生活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尤其在中青年群体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隐匿性的抑郁,不同视觉形式语言的字体所传达出来的视觉心理感受有所不同,例如图2,雅达利街机字体中,其街机风格的像素字体所带来的复古怀旧情感 [5] 。这是由于红白机、小霸王游戏机在国内风靡,正是70、80年代出生的人们的童年成长时期,也是他们心理记忆形成的重要时期。在电子游戏中体验到的视觉经验深深印刻在其记忆里。对于这一代人来说,是带有马赛克的略显粗糙的像素元素让他们童年充满了乐趣。因此带有颗粒感像素点的字体能够满足70、80后童年游戏体验的怀旧情感需求,给人带来复古怀旧的情感。由此可知不同艺术风格的字体带来的情感体验就好比不同的疗愈“药材”,需要发现字体本质,了解其视觉特点,然后对症下药,从而达到“字愈人心”的美好结果。例如本文所探讨研究的可变字体的美育表现重在可变字体动态形式的形意互动,通过可变字体适应屏幕的动态可变性,提高了字体的表现力,使传递的信息充满活力。并随着无障碍功能的响应速度给用户带来无微不至的定制化的用户体验,通过这样充满关怀的人机互动行为,信息可得到双向的传播,从而达到字愈人心的最终目的。

Figure 2. Atari game fonts

图2. 雅达利游戏字体

4. 可变字体:动态提升用户体验

4.1. 什么是可变字体?

“可变字体”是源于Adobe、Apple、Google、Microsoft等和独立字厂和字体设计工作室联合在2016年发布的OpenType v1.8字体格式规范。用字体压缩包去形容会更加容易理解 [6] :一款单一格式的字体可以完全扩展表现为多个字体形态,全部的字宽字重变化、几何倾斜等汉字视觉矫正的这些调整细节都可以被囊括在一个字体文件中,超过了常规字体家族的变化空间,从图3可知,其文件内存却远远小于以往任意一款单一字体包的大小。总结下来就是小内存、高效能。

Figure 3. Variable font and normal font file package memory size

图3. 可变字体与普通字体文件包内存大小

4.2. 动态调节,对“症”下药

可变字体的插值优势可以让字体粗细无级调节,用户能够根据需求自行调整,将字体调整到用户最佳合适的形态。这些灵活性和多用途性为所有互联网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是传统标准字库所不具备的特殊属性 [7] 。

然而以上功能操作的实现都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工具——“轴”,没了它可变字体也只能是概念上的美好。在图4图5中,通过左右滑动“可用轴”就可以控制文本精确的字重、字宽、字高、中宫等,实现字形平滑连续的细微调整,从而能够轻易获取满足不同版式设计需求的定制字形。

Figure 4. Word reconditioning before

图4. 字重调节前

Figure 5. Word reconditioning after

图5. 字重调节后

与常规字体相比,可变字体需要几个额外的数据表。第一个是“字体变体”,它设置了字体字形改变形状的抽象设计空间。由许多“变化轴”组成,每个轴都有一个最小值、一个默认值和一个最大值设置。每一种可变字体至少有一个变化轴;第二个需要的表是“字形变化”,它精确地定义了字形的控制点如何随着轴设置的变化而移动。通过在每个轴上设置位置,字体会调整每个字形,从而创建一个新的字体虚拟实例。图6显示了具有两个轴的字体:粗细和宽度。每个轴有6种变体,我们在一个文件中创建了42种不同的字体。但是,理论上每个轴的变化数量可以达到1000个,通过构建一个1000 × 1000的矩阵,可以实现一百万个变化。如果我们引入第三个轴,我们会达到十亿种可能的变化。

Figure 6. Variable font matrix

图6. 可变字体矩阵

4.3. 互动创造良好用户体验

汉字对国人的心理与生理之间的深远影响是从上下五千多年沉淀下来的,可变汉字在“疗愈”的过程中“互动”这一行为是必不可少的 [8] 。“互动”一词原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计算机产生后,互动的双方又扩展至人机的操作活动中,无论互动双方是谁最终还是以人为主体,以互动性为导向。只不过是从原来的单一感官互动发展为综合性的互动思维,通过多维度、动态化、交互性的双向思维方式来引导。这样的互动行为就好比中医在诊疗当中首先会对病患进行把脉,了解其身体状态再为其诊断治疗。

多感官互动的参与符合现代人类获取信息的喜好方式。其动态不仅只是从字体形态上变换,更重要的是加入了时间,与声音、图像、影像、视频等视觉形式

载体,一种多感官参与的互动体验 [9] ,区别传统静态字体的“传播”,动态可变字体强调的是“互动”可以随时调节,充分展示动态可变字体的“疗愈”功能。

纸质媒体上的字体在阅读的时候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而在新媒介中被用户调整后的字体通过设定好的运动轨迹变换着形式,加深了观者的印象,在视觉、空间、心理等多方面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感官冲击,观者会主动想去体验、思考、接收汉字的内容与精神的传达。

如果说动态形式的加入让汉字丰富起来,那么汉字构形思维能让文字有意义起来。设计者不仅仅是要从结构、笔饰的形状特征来设计可变字体的动态转换,还需要将汉字书写的运笔顺序、互动特性、多感官特性等多种设计特点融入到设计当中去,加入时间维度,增加文字表意的叙事性。让受众通过触摸等一系列操作参与信息阅读的互动。

5. 可变汉字从何疗愈

5.1. 情绪互动

可变字体如果只是停留在让文字动起来的技术层面,他注定也只不过是流行趋势罢了,中国汉字设计遵循历史发展脉络,顺应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在中国美学史上散发着熠熠生辉的光芒。其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是真正疗愈逐渐匮乏的精神世界的长久良药。

不仅仅止于视觉语言,更蕴含着饱满的情感张力,文字与图像交织,汉字力量与时代技术的进步相融,籍由设计师的细腻表达,由动态可变字体所传递的共通情绪和精神释放。观者得以获得感知上的共鸣。可以有针对性的去改善和提升各年龄层人们的情绪之健康。重视中国汉字的疗愈功能,更切实贴合我国当代人身心需求,也利于发展拥有稳定人格、艺术思想、美的人。

5.2. 专注有趣,增强文本可读性

汉字是我们说话的声音,有其字面含义,笔画结构也是有情感的。闭上眼睛,当对你说出“浪漫”时,我们几乎不可避免的在脑海里自觉性联想其汉字形象,当每个笔画慢慢在脑中书写的时候,与这个浪漫有关的画面也浮现出来。所谓“书画同源”,我们知道的事物与我们看到的描述该事物的印刷或投影的汉字联系起来的过程是动态过程,想象一下,单击Bold按钮会在Regular和Bold之间进行动画转换,巧妙地告知用户它们之间的许多可能性。

动画选项虽然只是可变字体的一个附加值。但正是由于动画可变字体,我们将看到更具表现力的交互设计和更漂亮的动态排版。动画虽然有时会被滥用,但肯定可以成为一种向善的力量 [10] 。

5.3. 提高综合媒介的切换速度

可变字体的革命性在于它们允许设计师将不同的样式存储在一个文件中。这样对于访问者来说,无需为每个重量、宽度和风格细节的变化下载多个文件。由许多字体粗细构建的清晰信息层次结构的网站,无需等待兆字节的网络字体即可加载网站。例如,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允许平滑调整字体密度,让用户能够在各种照明条件下设置最佳交互体验——用户经常访问的任何网站都可以受益。

5.4. 响应式设计下阅读排版体验

如果说我们对可变汉字的联想过程是一场舞蹈的话,那么文字排版就是舞蹈设计,创建或强调文字与屏幕之间的联系,其基础是使事物具有可读性。细微差别在“可定义轴”之间建立联系。字体可以根据所使用的物理变量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与传感器相结合,可变汉字具有巨大的潜力:当字体对其环境做出反应时,例如屏幕尺寸、环境光、阅读距离或音频输入,这不仅开辟了设置排版阶段的新方法,还允许更精确的调整以增强文本的可读性。阅读排版,我将其大致定义为更易于阅读的和引起注意的排版,这更多的是关于情感联系,让你停止你当下所处的状态,以接受它所带来的阅读体验。而不是淡淡只考虑汉字在无数设备上清晰易读,当我们只关注可读性时,我们最终会得到很多相同的。所以我们需要把注意力转向硬币的另一面。当我们专注于情感时,我们就会变得富有表现力。如图7所示,如果屏幕是纵向版本,我们可以使用字体的宽度轴来使用压缩变体,如果屏幕是横向版本,我们可以使用常规变体。我们正在接近导致响应式排版的字体的流畅运动 [11] 。

Figure 7. The arrangement of fonts in different media

图7. 字体在不同媒介中的排版

6. 总结

艺术是时代的镜子,在数字文化产业的驱动下,汉字的艺术疗愈在审美高度、意识形态与商业价值的融合中焕发新生,带给人们全新的更好的体验,汉字疗愈还有多种可探索,动态可变字体是当下勇敢的尝试,虽然新的技术也往往意味着兼容性比较低,适配的软件以及使用环境尚未全面覆盖,当下甚至到未来可变字体还要面对许多未知的挑战,比如需要不断地去适配随着科技而不断涌出的新型移动媒介,以及人口大国中用户群体的个性化。目前可变字体的功能在不断被开发,有越来越多的人秉持着“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不同方向上探索,未来可变字体适配更多的媒介环境,汉字的可玩性也不再只是专业字体设计师的独享,大众的参与度会越来越高,最终达到“字愈人心”的双方互利。

注释

图1来源:https://www.baike.com/wikiid/8819904243858450260?view_id=4zq4in2wqfo000

图2来源:https://www.ifanr.com/app/1422154

图3来源:https://www.yaonian.net/news/2721.html

图4来源:https://glyphsapp.com/zh/learn/creating-a-variable-font

图5来源:https://glyphsapp.com/zh/learn/creating-a-variable-font

图6来源:https://www.thetype.com/2016/09/10968/

图7来源:https://www.monotype.com/cn/home

文章引用

谭 骆,王晓林. 信息时代下的“字愈人心”——可变字体的情感互动表现研究
“Words Heal People’s Hear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Research on the Emotional Interaction Performance of Variable Fonts[J]. 设计, 2023, 08(02): 236-243.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2033

参考文献

  1. 1. 王祖承. 艺术治疗[J]. 上海精神医学, 2006, 18(2): 104-106.

  2. 2. 张子昂, 彭明霏, 李奕璇. 视觉艺术疗愈中疗愈因子的分析[J]. 艺术品鉴, 2022(35): 13-16.

  3. 3. 赖秋凉. 视觉传达设计视阈下汉字意象化设计应用研究[J]. 明日风尚, 2022(4): 143-146.

  4. 4. 潘竞苏, 任悦, 吕思菡. 谈动态字体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互动表现[J]. 艺术品鉴, 2019(18): 112-113.

  5. 5. 高任翔, 李森羽. 像素风格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大众文艺, 2021(15): 77-78.

  6. 6. 汤婷. 品牌视觉系统中的可变字体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 2022.

  7. 7. 杨田田. 限制与突破——屏显时代下的中文可变字体设计[J]. 科技风, 2022(8): 64-66.

  8. 8. 李妍. 数字媒体平台上字体设计的互动性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北大学, 2012.

  9. 9. 邓云青, 何燕芳. 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汉字动态化设计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 2022, 13(2): 155-157.

  10. 10. 张雨. 字体创意在数字媒体中的互动性研究与应用[J]. 才智, 2016(28): 263.

  11. 11. 赵丽维. 基于一致性理论的数字阅读跨屏界面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大学, 201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