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08  No. 09 ( 2019 ), Article ID: 32257 , 5 pages
10.12677/ASS.2019.89223

Research on New Urbanization Road Based on Compact City Theory

Chenguang Zhao*, Xuanting Li

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Received: Aug. 29th, 2019; accepted: Sep. 13th, 2019; published: Sep. 20th, 2019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blind expansion of land alone cannot reflect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caused by the overheating of urbanization, improve urban density, and rationally plan and inves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es, it is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ities, forming a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pattern. By explaining the theory of compact city, the author adopts intensive management of urban land development in the form of high density,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improving urban density, optimizes urban layout, improv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makes full use of existing resources, and alleviat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lan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urban density a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cultivating urban entrepreneurs, developing urban characteristics and rationally utilizing urban infrastructure.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new urbanization road.

Keywords:Urban Density, Compact City Theory, New Urbanization

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研究

赵辰光*,李宣廷

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9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20日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单纯的土地盲目扩张已不能体现出经济发展水平,那么为有效解决城市化过热所引起的问题,提高城市密度,合理规划投资建设城市,有利于城市健康科学发展,形成科学发展的城市格局。笔者通过阐释紧凑城市理论,对城市土地开发采取高密度形式进行集约化管理,分析提高城市密度意义,优化城市布局,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缓解人地矛盾。从培养城市事业家、发扬城市特色以及合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三个方面讨论提高城市密度的措施,对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建议。

关键词 :城市密度,紧凑城市理论,新型城市化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近二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人口增速明显低于建筑区面积的增加,无序低密度的扩张成为建设城市的主要特征。这种现象严重阻碍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加重土地利用不合理和交通堵塞等“城市病”,不利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趋势。提升管理城市水平,解决城市环境问题,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战略。2015年在中国城市中央会议中多次提出,加强城市集约化管理,树立紧凑城市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逐步向内收转变。因此,如何提高城市密度和建设新型城市化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研究意义所在。

目前关于新型城市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张平宇、曹萍等通过阐释西方城市开发变革理论给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打破城乡在产业和市场的垄断,积极走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 [1] [2] ;王鹤、尹来盛等从国家和历史视角讨论实现新型城市化的措施,从协调区域发展、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和建设良好形象等四个方面形成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3] ;叶裕民等认为对城中村进行积极改革整顿,实现常住人口市民化有利于推动建设新型城市化 [4] ;俞云峰根据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现状,构建多维质量评价体系,提出推动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措施 [5] 。耿宏兵认为通过辨识高密度与宜居的关系,分析如何在高密度地区构建宜居的城市结构 [6] ;岳宜宝认为应充分考虑居民可接受度的社会因素,将城市紧凑和可持续发展辩证结合起来,科学提高城市密度 [7] ;蒋涤菲等以紧凑城市理论为基础,对三旧进行土地利用、集约化管理和科学引导控制等方面进行改造 [8] ;韩刚等通过评述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对紧凑理念的研究,提出中国应以精明的增长方式推动城市建设 [9] ;ARTMANN M.等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是以紧凑城市为规划的精明型增长,并提出紧凑绿色城市的概念及规划 [10] 。目前关于将紧凑城市理论与新型城市化建设联系在一起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以紧凑城市理论为基础,探讨如何提高城市密度以科学地推动新型城市化建设。

2. 紧凑城市理论及提高城市密度的意义

2.1. 紧凑城市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丹齐克(G. B. Dantzig)在《紧凑城市——适于居住的城市环境计划》中首次提出“紧凑城市”概念,主张为解决城市蔓延所产生的问题,合理优化城市布局以促进城市发展。随后在1988年荷兰政府将“紧凑城市”理念应用到政策制定方面,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基础;1990年,欧盟委员会发表《绿色报告书》,阐明实施城市遏制政策将会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并将“紧凑城市”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强调建设高密度、多样性城市,主张在现存的边界内解决城市问题。综上所述,紧凑城市理论起源于欧洲,受欧洲历史名城高密度密集发展的影响较大,欧共体在积极推行紧凑城市理论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紧凑城市的提出是针对由于城市化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和弊端,其内涵是主张对土地开发采用高密度形式,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进行集约化管理 [11] ,混合利用城市空间,将休闲娱乐、办公、住宅等集于一体,提高城市利用效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高密度的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多样化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紧凑城市理论的主要特征,高密度的开发可以高效利用现有土地,扩大郊区的绿化面积,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土地混合利用可以优化布局,强化人们之间关系纽带,形成良好的城市精神文化,创造和谐发展环境;快捷便利的交通建设可以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形成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保护生态环境。

2.2. 提高城市密度意义

2.2.1. 产生集聚效应,生产率提高

提高城市密度,可以产生集聚效应,也就是在这个城市有限的空间内,集聚更多的人口和产业等,由此知识传播更快,管理趋于专业化,分工明确,提高该区域的生产效率,进而推动城市的经济迅猛发展。例如美国硅谷,最为典型的例子,在有限的空间内集聚了数以千百计家IT产业,吸引大量的人才精英集聚在硅谷,各大中小型IT科技公司也是集聚在此,促进硅谷成为世界著名的IT城市。因此,提高城市密度容易形成产业集聚,生产效率由此提高,进而推动该城市经济发展。

2.2.2. 扩大城市承载量,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提高城市密度,可以在垂直空间上容纳更多的人口,这也在侧面扩大城市的人口承载量。因为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在平行的空间内可以无限的垂直扩大容纳,这也就说明原先一平米的土地可容纳100个人,但是现在由于垂直发展,可以容纳500个人,这也就极大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发展肌理和功能布局,城市密度的提高可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对城市用地功能整理复合,充分融合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功能,丰富城市空间的多样性,稳定城市系统发展。

2.2.3. 节约能源,成本降低

城市密度的提高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由于人口聚集在一起,在交通方面,可以集中建设交通枢纽,公共交通选择多样化,或大多数人可选择步行出门,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于城市密度提高,可在社区或人口居住的地方集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减少必要的支出,降低成本;在能源输送方面,人口高密度集聚可以减少如水电气等能源在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有效控制损耗;在信息成本方面,人口集聚可以降低为获得信息所产生的成本,如大数据管理应用、数据储存和信息交流等。

2.2.4. 利用土地资源,缓解人地矛盾

中国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自古人地矛盾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而城市密度的提高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矛盾,一方面将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即在有限的土地使用中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密度提高,将原本郊区所征用的民主地可以用作发展其他特色经济,不仅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更是在某种程度上维护社会公平。

3. 提高城市密度,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3.1. 培养城市事业家,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就目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单纯的所拥有土地面积的增加不足以代表一个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现阶段只有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可以明确表现出城市化发展情况。那么想要更好的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则正如周其仁教授所提出的需要一批真正的城市事业家 [12] 。其根据城市发展特点及历史底蕴充分利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组织发展当地特色的经济文化活动并以环境友好作为导向,培养城市内涵,发育城市文明。因此,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以强化知识能力管理和促进信息交流,在此基础上培养适应不同城市发展状况的城市事业家。

3.2. 发扬城市特色,维持城市本土化特色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步推进,许多城市加大建设力度,顺应时代发展步伐,逐渐拔地而起。但在追求发展建设速度的同时,开始盲目扩张开发土地,许多农用地和林用地开始演变成工业区,忽视城市本身发展规律,以及自身内在文明内涵。中国一些具有古建筑的城市为了发展经济模仿经济发达城市的发展状态,开始无规律和不科学的进行开发,失去古城应该具有的特色韵味。

一个城市的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因此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大部分乡镇居民逐渐转移到城市生活工作,他们对城市生活抱有着强烈的欲望,然而城市发展的快节奏生活很难适应,情绪的落差会极大影响他们的生活,换言之,基于此的城市密度的提高是低质量的,严重匮乏城市文明,精神生活空虚寂寞,片面的经济增长使得城市文化认同感集聚降低,逐渐消失的会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曾坚等人认为,“在城市设计中,应基于城市文化协调共生的理念,深入分析城市文化的背景,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内在特质,在把握当代生活内涵的基础上,有机组合各种文化要素,促使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生态协调与和谐共生,将城市特色建立在自身的人文底蕴基础之上,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 [13] 。每个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城市持久的生命力和经久不衰的文化,它们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地域化特征,充分体现一个城市的个性特色,所以一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不仅关注经济发展水平,更应该注重培养文化的内生动力。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基于环境保护和尊重,在科学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城市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和内在文化形态,实现城市发展的文化多维价值。

3.3. 形成城市名片效应,扩大影响力

为推进下一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提高城市密度,城市事业家应充分利用城市所具有的优势,合理规划城市设施,尤其以可发展经济活动为主,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形成城市名片效应,扩大影响力每个城市有不同的发展特点经济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使得每个城市具有自身的城市名片效应 [14] 。如哈尔滨市一座冰城,在每年的冬季可吸引大量游客,那么哈尔滨的名片可以被定做“冰城”,但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是,除去所具有的旅游优势外,充分考虑利用城市设施把其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尽可能定位在使公共资源富含价值性,充分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人文环境,合理的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以便吸引更多人才,扩大影响力。

3.4. 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形成产业链条

以城市基础设施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必然会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增加城市经济的发展活力。合理利用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可以带动区域的以房地产,金融业,服务业,旅游业,科研教育产业,创意文化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种经济效应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增值,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资本集聚和辐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5. 协调城市设施发展,提高利用效率

协调城市内部资源分配以进行合理供给,政府在供给过程中,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现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内部各系统的协调与平衡,以此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平稳健康发展。科学安排不同系统基础设施的供给结构,不能有所偏废,注重整体推进,扩大民意反映渠道,重视专家论证和民主听证,广泛吸纳社会公众的合理意见,为市民提供更加完善、便利的公共服务,为吸引外来投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密度。

4. 总结

作为新型城市化发展较快、承载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本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更是对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起到示范作用。因此,通过基于紧凑城市理论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以提高城市密度,形成科学可持续的城市布局。其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新型城市化的发展:1) 发扬城市特色,形成城市自身名品效应;2) 培养有素质能力的城市事业家,积极发展经济文化活动;3) 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形成城市名片效应。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社会变迁视角下大城市生人社会的熟人社区协同共建研究”(16SHD02)。

文章引用

赵辰光,李宣廷. 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研究
Research on New Urbanization Road Based on Compact City Theory[J].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08(09): 1643-1647.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9.89223

参考文献

  1. 1. 张平宇. 城市再生: 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 城市规划, 2004, 28(4): 25-30.

  2. 2. 曹萍.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04(6): 58-60.

  3. 3. 王鹤, 尹来盛, 冯邦彦. 从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市化——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未来选择[J]. 经济体制改革, 2013(1): 17-21.

  4. 4. 叶裕民. 特大城市包容性城中村改造理论架构与机制创新——来自北京和广州的考察与思考[J]. 城市规划, 2015, 39(8): 9-23.

  5. 5. 俞云峰. 新型城市化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策略——基于浙江省设区市的面板数据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 2019, 270(2): 86-94+158.

  6. 6. 耿宏兵. 紧凑但不拥挤——对紧凑城市理论在我国应用的思考[J]. 城市规划, 2008(6): 48-54.

  7. 7. 岳宜宝. 紧凑城市的可持续性与评价方法评述[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4(6): 95-101.

  8. 8. 蒋涤非, 龚强, 王敏. 基于紧凑城市理念下的“三旧”改造模式[J]. 江西社会科学, 2014, 34(2): 207-210.

  9. 9. 韩刚, 袁家冬, 王兆博. 国外城市紧凑性研究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地理研究, 2017, 26(1): 56-64.

  10. 10. Artmann, M., Kohler, M. and Meinel, G. 精明增长与绿色基础设施如何相互支持: 紧凑绿色城市的概念框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8(1): 126.

  11. 11. 王晓晓, 万方, 李政烨. 紧凑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发展[J]. 学术界, 2014(12): 114-121+327.

  12. 12. 周其仁. 周其仁: 城市化下一程要“加密”[J]. 中国房地产业, 2015(5): 42-45.

  13. 13. 田健, 曾穗平, 曾坚. “平衡”与“共赢”——基于社会生态系统重构的绿心地区规划策略研究[J]. 城市规划, 2017, 41(11): 80-88.

  14. 14. 刘海云. 浅谈园林绿化建设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名片效应[J]. 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 2007(9): 26-28.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