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1 ( 2023 ), Article ID: 60338 , 6 pages
10.12677/ML.2023.111015

“这A那B”格式构成及语义探析

孙茜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2年12月2日;录用日期:2023年1月6日;发布日期:2023年1月13日

摘要

对举格式“这A那B”包括“这NP那NP”“这VP那VP”“这AP那AP”三种类型,“这A”与“那B”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基于BCC语料库,本文分析进入该对举格式的“A”和“B”、“这”和“那”,探讨该格式的结构义,认为该格式整体具有周遍义。

关键词

这A那B,指示代词,周遍义

The Constitution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Zhe A Na B”

Qian Sun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Dec. 2nd, 2022; accepted: Jan. 6th, 2023; published: Jan. 13th, 2023

ABSTRACT

The opposite-lift format “Zhe A Na B” includes three types: “Zhe NP Na NP” “Zhe VP Na VP” “Zhe AP Na AP”. “Zhe A” and “Na B” can be words or phrases. According to the BCC corp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A” “B” “Zhe” “Na” which enter this format. And it also finds that the whole meaning of this format is the universal meaning.

Keywords:“Zhe A Na B”, Opposite-Lift Format, The Universal Meaning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现代汉语中“这”与“那”常形成对举格式,例如:

(1) 都是些零星的岁月,不成篇章,却这里那里的,俯拾皆是。(王安忆《长恨歌》)

(2) 今年还过得去,到了明年开春,这事那事就来了。(张贤亮《灵与肉》)

(3) 在炉前这看看那瞧瞧,用心琢磨着。(《福建日报》1960年)

(4) 金奖银奖不如用户夸奖,这好那好不如百姓说好。(《人民日报》1999年)

上面划线部分可以概括为“这A那B”格式。该格式由“这A”与“那B”前后两部分对举构成,“这A”与“那B”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当“这A”与“那B”是短语时,可以是偏正结构,也可以是主谓结构。关于“这”“那”形成的对举格式,学者大多从“这”和“那”本身的意义展开研究,较少对格式整体进行分析。本文基于BCC语料库,对“这A那B”对举格式的构成及语义特点进行分析。

2. “这A那B”的构成

2.1. 变项A、B

2.1.1. A、B的音节特点

在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中分别输入“这N那N”(N为名词)“这V那V”(V为动词)“这A那A”(A为形容词)“这Q那Q”(Q为量词)“这R那R”(R为代词)与“这MQ那MQ”(MQ为数量短语)检索式,在“多领域、文学、报刊、对话”四个子库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所有格式,共计876例。同时,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这”“那”单字条目下收录的多字条目,在BCC语料库四个子库中分别对“这个那个”“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些那些”“这样那样”进行检索,经过筛选后共计10,836例。上述11,710条用例中A与B音节数不同的仅有两例,分别是“这制片人那明星”与“这续集那第23,456部”,其余用例中A与B的音节数均一致。同时,我们对语料中A、B的音节数进行统计,发现“这A那B”格式中变项A、B以单音节为主,双音节和三音节较少。其中A、B同为单音节的语料11,367例,同为双音节的语料331例,同为三音节的语料10例。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Table 1. Count of syllables for variant A and B in “zhe A na B” format

表1. “这A那B”格式变项A、B的音节数统计

2.1.2. A、B的语法性质

从“这A那B”格式的内部构成来看,“这A”“那B”包括词和短语两种类型。“这A”“那B”成词时,包括“这个那个”“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些那些”“这样那样”,以上均属于指示代词的对举,变项A、B除“么”为后缀外,均属于名词性成分。“这A”“那B”为短语时,变项A、B的语法性质可以分为三类: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下面我们对不同性质的A、B进行分析。

1) A、B为名词性

A、B为名词性时,包括名词性语素、名词、量词、代词和名词性短语。例如:

这机那机 这妃那妃 这基那基 这宴那宴 这社那社 这业那业 这税那费 这山那水 这会那会 这家那家 这公司那机构 这指标那材料 这方面那方面 这问题那问题 这关系那关系 这件那件 这点那点 这位那位 这批那批 这一堆那一群 这一张那一张 这一下那一下 这一时那一时 这一小撮那一小撮 这一回事那一回事 这啥那啥 这什么那什么 这这那那

A、B为名词性短语时,主要是由数词“一”和量词组成的数量短语,数词“一”往往可以省略。数量短语中间可以插入形容词,如“一小撮”,后面也可以带中心语,如“一回事”。此外,“这A那B”格式还包括由“这”“那”重叠而成的“这这那那”。

2) A、B为动词性

A、B为动词性时,包括动词和动词性短语。例如:

这吃那喝 这拍那照 这怕那怕 这跑那跑 这剪辑那拼凑 这要求那要求 这担忧那担忧 这看看那瞧瞧 这写写那涂涂 这按按那按按 这串串那串串 这不行那不行 这不是那不是 这没有那没有 这不会那不会 这追星那追星 这罚钱那罚钱 这有事那有事 这打倒那打倒 这做不了那做不了 这瞧不起那瞧不起 这怎么办那怎么办

A、B为动词时,多数为动作动词,如“吃、跑、拍”;少数为心理动词,如“怕、担忧”。A、B为动词性短语时,有单音节动词重叠式,如“看看、瞧瞧、写写、涂涂”;有状中结构,如“不行、不是、没有”;有述宾结构,如“罚钱、追星”;有表否定可能性的述补结构,如“做不了、瞧不起”;也有由疑问代词与动词组成的短语,如“怎么办”。

3) A、B为形容词性

A、B为形容词性时,包括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例如:

这脏那臭 这好那好 这难那难 这疼那疼 这无耻那悲哀 这落后那落后 这难受那难受 这酸痛那酸痛 这感兴趣那感兴趣 这不行那不对 这好吃那好吃 这不够那不够 这不好那不好 这不舒服那不舒服

A、B为形容词性短语时,多是由否定副词“不”修饰褒义形容词形成的状中结构,如“不好、不对、不舒服”等。

2.1.3. A、B的语义关系

“这A那B”格式中变项A、B的语义关系主要有等义、近义、类义、反义、宽泛类义五种。

1) 等义关系

A、B同形时,为等义关系。例如:

这事那事 这个那个 这工程那工程 这怕那怕 这按按那按按 这瞧不起那瞧不起 这好那好 这酸痛那酸痛 这感兴趣那感兴趣

2) 近义关系

A、B语义相同或相近,属于近义关系。例如:

这流那派 这毛病那缺点 这气质那品质 这组那队 这家那户 这拍那照 这藏那掖 这没收那收缴 这规定那限制 这看看那瞧瞧 这痛那疼 这漂亮那美丽

3) 类义关系

有些“这A那B”格式中变项A、B语义既不相等、相近,也不相反,但反映同一类事物、表示同一类概念,具有类义关系。例如:

这税那费 这山那水 这师那旅 这公司那机构 这港口那运河 这名誉那称号 这主任那委员 这吃那喝 这丢那倒 这剪辑那拼凑 这写写那涂涂 这酸那痛 这脏那臭

4) 反义关系

A、B的语义相反相对,属于反义关系。仅有如下三例:

这高那低 这出那进 这歉收那补回

“高”与“低”属于相对反义词,“出”与“进”、“歉收”与“补回”属于绝对反义词。

5) 宽泛类义关系

有些A、B不具有上述四种语义关系,但两者的语义并非毫无关联,而是同属于更加宽泛的类义。例如:

这事那人 这折扣那团购 这汇报那监视 这旅游那拍照 这无耻那悲哀 这重要那紧迫

“事”与“人”同属于事物,“折扣”“团购”都与购物有关,“旅游”“拍照”都与旅游有关,“无耻”“悲哀”同属于贬义形容词,“重要”“紧迫”表示比较事情比较紧急,需要优先考虑。

2.2. “这”和“那”的所指

现代汉语中“这”和“那”是指示代词,可以表示实指,也可以表示虚指。关于“这”“那”的对举使用,已有较多研究。吕叔湘指出“这”与“那”对举,表示众多事物,不确指某人或某事物 [1]。田宇贺认为“这”和“那”对举连用时具有虚指功能 [2]。刘君陶指出“这”和“那”对举时具有模糊、不定指的特点,需要具体的语境赋予它们含义 [3]。我们认同田宇贺的观点,“这”与“那”单用时分别表示近指和远指,对举连用后所指对象处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连续性,无法确定具体所指。如例(2)中“这事那事”的“这”和“那”指代所有发生的事,言者无法确定其所指为某一具体事件;例(3)中“这看看那瞧瞧”的“这”和“那”指代动作对象,该对象位于“炉前”这一范围之内,难以确定为具体的事物;例(4)中“这好那好”的“这”和“那”指代事物的各个方面,并非具体确定的某一方面。

因此,“这A那B”格式中的“这”和“那”具有虚指功能,指代的是某一范围内的众多事物,没有具体所指对象。

3. “这A那B”的结构义

王峰指出对举格式前后两部分构成一个整体的语言使用单位,或者拆开来不能独立使用,或者虽然能够独立使用却不具有格式整体所具有的语义语法功能 [4]。“这A那B”格式具有上述特点,“这”与“那”对举连用后指示某一范围内的众多事物,因此格式整体具有周遍义。通过前文的分析,变项A、B包括名词性、动词性和形容词性三种语法性质,“这A那B”格式相应包括“这NP那NP”“这VP那VP”“这AP那AP”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格式具体含义不同,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3.1. 指称事物量多

A、B为名词性成分时,“这NP那NP”格式由两个偏正结构对举而成,“这”“那”的指代对象为A、B所指事物,格式整体具有指称性,通过指称众多事物来表达周遍义。例如:

(5) 咨询业广告业等等这业那业都属于服务业,咱们国家服务业的税收相对是挺狠的。(赵强《谁比谁傻》)

(6) 因之这里那里各处走动,倒似乎比别人忙碌了些。(沈从文《长河》)

(7) 我劝你们新兵训练期间别去瞎花钱买这霜那蜜,没用。(赵凝《眨眼睛的圣诞树》)

(8) 他大卫·韦的才智怎样?让那帮庸碌的这教授那讲师比下去了吗?!(严歌苓《陆犯焉识》)

(9) 刚才的情况你都看见了,跟她要钱,这个难啊——这理由那理由地全来了。(张险峰《再婚家庭》)

(10) 哪间病房气氛不大好,这位那位病员情绪不行了,就都来找他。(《福建日报》1994年)

(11) 我那村庄的山上,毛竹东一根西一根,小径竹这一丛那一丛,不成林也不成片。(南强《野趣》)

例(5)中“这业那业”指属于服务业的所有行业;例(6)中“这里那里”指各个地方;例(7)中“这霜那蜜”指所有护肤品;例(8)中“这教授那讲师”指所有教授和讲师;例(9)中“这理由那理由”指拒绝的理由之多;例(10)中“这位那位”修饰病员,指病员数量多;例(11)中“这一丛那一丛”表示小径竹数量多且分散在山上。

分析语料可见,上述表示事物众多的“这A那B”格式前后常出现表示多量义的词语,如例(5)中的“这业那业”和例(10)中的“这位那位”后面出现了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都”,例(9)中的“这理由那理由”后面出现了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全”,例(6)中表示周遍的指示代词“各”与“这里那里”相应,例(8)中“这教授那讲师”前出现集合量词“帮”。

3.2. 陈述动作次数多

A、B为动作性较强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时,“这VP那VP”格式叙述动作行为多次发生。王峰、古川裕指出动作的反复发生会伴随动作对象的反复出现 [5],上述“这VP那VP”格式在表达动作多次进行时,也伴随着动作对象的多次出现,因此格式整体也具有动作关涉对象众多之义。此类“这VP那VP”格式通常可以变换为由动宾短语对举而成的“VP这VP那”格式,“这”“那”指示动作关涉的对象。例如:

(12) 三步一停,五步一止,这拍那照的,好不热闹风光。(《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13) 看你俩成天这吃那喝的,等你们来了我俩领你俩继续吃。(BCC对话语料库)

(14) 这扣那扣,名义上社员分了不少,实际上分到手的没有几个,弄的社员很狼狈。(《人民日报》1956年)

(15) 都是为了赚钱,一点病就这检查那检查,开药开贵的还治不好,现在都不敢去医院让他们宰。(BCC对话语料库)

(16) 不知道怎么的,这摸摸那蹭蹭的就到那么晚了。(微博)

以上划线部分“这VP那VP”格式均可以变换为“VP这VP那”格式,例(12)中“这拍那照”指“拍照”这一动作多次进行,拍摄对象众多;例(13)中“这吃那喝”表示“吃”和“喝”两个动作多次进行,所吃所喝的东西众多;例(14)中“这扣那扣”表示“扣”的次数很多,“扣”的事物很多;例(15)中“这检查那检查”表示进行多次检查,检查内容很多;例(16)中“这摸摸那蹭蹭”表示“摸”和“蹭”两个动作多次进行,动作涉及的对象众多。

3.3. 陈述性质状态

A、B为动作性较弱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时,“这VP那VP”格式对某种状态进行陈述来表达周遍义。例如:

(17) 这怕那怕,说到底是私心作怪,只考虑自己利益得失、却忘了人民利益取舍。(《人民日报》2016年)

(18) 许多村干部说:过去这担忧那担忧,现在心里踏实多了。(《人民日报》2002年)

(19) 好好的年这不行那不行的还过不过了,差不多就行了。(微博)

(20) 数学已经进入了一种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状态,做起前面的作业发现这不会那不会。(BCC对话语料库)

例(17)与例(18)中的“这怕那怕”与“这担忧那担忧”是对人物内心状态的陈述,两者可以变换为“怕这怕那”与“担忧这担忧那”,“这怕那怕”指怕的事物众多,“这担忧那担忧”指担忧的事物之多。例(19)与例(20)中的“这不行那不行”与“这不会那不会”是对事件进行陈述,“这不行那不行”表示规矩、限制之多,“这不会那不会”指不会的数学题目很多。

A、B为形容词性成分时,“这AP那AP”格式对众多事物的性质状态进行描写表示周遍义。例如:

(21) ……又是激动又是难过,全身这酸那痛,特别是这背这腰啊。(微博)

(22) 现在,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这难那难,忙得满天星斗,往往事与愿违。(《人民日报》1994年)

(23) 既然这优越那优越,为什么我国的经济不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呢?(《人民日报》1990年)

(24) 西部这落后那落后,最终是人才不足的落后。(《人民日报》2000年)

(25) 大学时,我们往往盼望离开,认为这里这不好那不好,离开后,才会发现曾经拥有的是多么幸福。(微博)

(26) 老板也许会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实际上自己也是有很多优点的,只是老板没有发现而已。(《文汇报》2004年)

例(21)中“这酸那痛”指酸痛部位之多,例(22)中“这难那难”指思政教育工作存在困难的方面很多,例(23)中“这优越那优越”指我国各个方面都处于优越水平,例(24)中“这落后那落后”指西部落后的方面很多,例(25)中“这不好那不好”指学生对学校很多方面感到不满,例(26)中“这不行那不行”指员工缺点很多。

4. 结语

以上分析可见,“这A那B”对举格式中变项A、B以单音节为主,语法性质包括名词性、动词性和形容词性三类,语义关系有等义、近义、类义、反义、宽泛类义五种;常项“这”和“那”对举连用后具有虚指功能。“这A那B”格式整体具有周遍义,根据变项A、B语法性质的不同,格式具体的结构义有所不同,包括指称事物量多、陈述动作次数众多、陈述众多事物的性质状态三种。

文章引用

孙 茜. “这A那B”格式构成及语义探析
The Constitution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Zhe A Na B”[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1): 108-11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15

参考文献

  1. 1.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2. 2. 田宇贺. 典型指示代词“这/那”的语用功能之考察[J]. 学术交流, 2013(7): 153-156.

  3. 3. 刘君陶. “V这V那”构式的语义功能及其历史演变[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7(3): 75-79+112.

  4. 4. 王峰. 短语对举的状态化功能[J]. 汉语学习, 2018(3): 44-53.

  5. 5. 王峰, 古川裕. “左VP右VP”对举格式的语法化[J]. 汉语学习, 2016(6): 36-4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