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62685 , 4 pages
10.12677/ML.2023.113112

上海话直接致谢的话语分析

吴小舟,刘黄梅,张豫立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2月8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6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17日

摘要

致谢是最常见的语用话语之一。上海话作为吴语代表,与普通话在直接致谢话语中各有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具体场景设计的方式,从中分析上海话直接致谢话语的不同语用特征和不同语调特点,来对以下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和阐释:1) 上海话直接致谢话语结构与常见句式分析;2) 具体场景中的上海话致谢话语形式和语调分析;3) 直接致谢话语基本语用条件。研究发现上海话中的直接致谢表述方式简练且具有礼貌标志性,涵盖面广,使用率高。常见于明显受惠行为和交际双方关系并不十分紧密的情况下。在语调使用方面,直接致谢语多用降调,起到强调作用,能够使致谢更加真诚自然。

关键词

上海话,直接致谢,话语形式分析,语调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of Direct Acknowledgements in Shanghai Wu

Xiaozhou Wu, Huangmei Liu, Yuli Zha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Received: Feb. 8th, 2023; accepted: Mar. 6th, 2023; published: Mar. 17th, 2023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course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Wu language, Shanghai Wu and Mandarin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direct acknowledgment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pragm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to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hai Wu direct acknowledgments by means of specific scenario desig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and interpret the following issues in greater depth: 1)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common syntax of direct acknowledgements in Shanghai Wu; 2) Analysis of the form and intonation of the acknowledgement discourse in the Shanghai Wu in specific scenarios; 3) Basic pragmatic conditions of direct gratitude. The study found that direct acknowledgements in Shanghai Wu were concise and polite, iconic, widely covered and highly used. It is commonly seen in the obvious beneficial behavio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is not very close. In the use of intonation, direct acknowledgments often fall tone, play an emphasis role, can make the acknowledgement more sincere and natural.

Keywords:Shanghai Wu, Direct Acknowledgement, Discourse form Analysis, Intonation Analysi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汉语中,致谢作为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礼俗词语,多是用言语对别人的好意表示感谢,常见的有“谢谢”“感谢”“多谢”等。 [1] 自古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在当今社会中,致谢已然成为一种文明用语。而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如何合理致谢也受到不同场合、对象的影响,往往采用直接致谢或者间接致谢的不同方式,有时直接致谢能够明确传达致谢者在受惠后的谢意;而有时面对熟悉的亲人朋友,直接致谢便会显得相对生疏,间接致谢能够达到更加礼貌和亲近的效果。因此,如何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致谢方式,成为我们本次研究的重点。

在曲卫固,陈流芳关于间接致谢话语的研究中提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上海和其他沿海城市的礼貌原则也相应出现了令人注目的变化。 [2] 此变化在毕继万先生1997年对汉英感谢语差异的研究中可以获知:在西方文化中,无论关系的亲疏远近与感谢程度深浅,都必须采用直接致谢“Thanks”或“Thank you”,否则就是不礼貌的体现。 [3] 因此,上海话中直接致谢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感谢语的使用会出现具有地方特色的表达。

为了研究直接致谢话语的使用,我们选取上海话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加之以不同场景的设计与拍摄,通过场景模拟演绎与文字描述结合的方式,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 直接致谢话语结构与常见句式分析;2) 上海话致谢话语的形式和语调比较分析;3) 直接致谢话语基本语用条件。

2. 上海话直接致谢话语结构与常见句式分析

毕继万先生将“直接感谢”纳入六种汉语感谢语表达的基本形式中。 [3] 在汉语中,有一些专门用来表达感谢的词语,是表达致谢功能的核心部分。直接致谢在方言中的运用通常体现于通用感谢语、受惠感谢语以及劳烦感谢语之中。根据定义,通用感谢语适用于所有需要感谢的事情;受惠感谢语则在明显受到他人恩惠或帮助的情况下使用,无论是物质赠礼或是精神上的关心帮助均可使用;劳烦感谢语适用于感谢对方为自己付出的劳动。直接致谢话语一般的表达形式和结构比较简单,一些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一些状语补语或是定语结合使用。在上海话中,常见的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独立使用的感谢语

多为单独表示感谢的词语,如“谢谢”。

2) 状语 + 感谢语形式

在感谢语前的状语通常都是起到加强感谢程度的作用。上海话中常见的例子有:非常谢谢、太谢谢了等。

3) 感谢语 + 宾语形式

此处的宾语分为两种情况。

a) 感谢的对象作宾语。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生活中常用的“谢谢侬”。有时感谢语前还可以添加主语,比如“我太谢谢侬了。”

b) 感谢的事实作宾语。此处的宾语可以是名词性短语,也可以是感谢的兼语句形式,比如“谢谢侬的帮忙”“谢谢侬请我吃饭”等等。

根据储泽祥、刘琪于2014年的论文中指出,直接致谢中的“多谢”一词常见于南方方言。 [4] 在我们本次的研究中发现,上海话中的直接致谢相较于间接致谢的表述更加单一简练,上海话作为南方方言,“多谢”的使用频率却并不高,而在上海话中最常见的直接致谢的例句即“谢谢”与“谢谢侬”。若将上海话的致谢简单分为两种类型,多是通用感谢语即“谢谢侬”,与劳烦感谢语诸如“辛苦侬、打搅侬”等。

3. 具体场景中的上海话致谢话语形式和语调分析

在本次研究的致谢场景设计中,出现了以下一些用于致谢的对话:

1) 场景1:两名陌生人一起进入电梯

乘客1:到几楼?(语调:升调)

乘客2:八楼,谢谢侬。(直接致谢)(语调:降调,表示强调)

乘客1:不要客气。(语调:升调)

2) 场景2:志愿者在疫情期间帮助老年居民订送物资

王阿姨:谢谢侬跑上跑下给我送东西。忒麻烦侬了,快用毛巾揩揩汗。(直接致谢 + 间接致谢) (语调:降调,表示强调、关心)

志愿者:阿姨,您这什么话,不辛苦不辛苦。(降调,表示强调)

王阿姨:这是我前两天包的一些饺子,辛苦侬小年轻帮助我们老年人,不要客气,拿回去吃。(语调:降调,表示强调)

志愿者:个么谢谢侬了,我也不客气了。(直接致谢)(语调:降调)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在致谢话语方面,表示直接致谢都以“谢谢”作为标志词,通常感谢词后也会加一些别的成分比如感谢的对象或感谢的事实,说明感谢对方的原因或具体事实,是肯定与赞赏对方付出的表现,相比于简单的“谢谢、多谢”,能够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 [4] 如场景2中“谢谢侬跑上跑下给我送东西”,就是强调了感谢对方所做的具体事实,更加具体与实在。“谢谢”一词作为直接致谢的标志,不仅可以用来表达接受赠礼等物质方面的感谢,面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也可以统一使用谢谢来回应。常见的运用对象多是陌生人与日常社交之间。而在语调特点方面,表示直接感谢的句子往往采用降调,能够起到强调重点的作用。如场景1中的“谢谢侬”,重音在“侬(你)”上,强调感谢的对象。场景2中的“谢谢侬跑上跑下给我送东西”也是同理。平稳的陈述句采用降调,既点明了感谢事实,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表达致谢的原因。相比较于简单的谢谢,重音的存在和降调的使用,能够让感谢更加真诚与自然。

4. 使用直接致谢话语基本语用条件

在曲卫固、陈流芳的论文中提到,汉语文化交际主要依据亲近准则。直接感谢语诸如“谢谢、多谢、感谢”具有很强的礼貌标志性。 [2] 对于明显的受惠和交际双方关系并不十分亲密的情况下,直接致谢是最简单和常见的回应,它的涵盖面广、使用率高。在上述两处场景中,施惠方与受惠方的关系分别是陌生人与陌生人、志愿者与居民,并且属于明显的受惠,此时直接致谢能够最准确直观地表示感谢。在陌生关系与一般关系中,直接致谢的使用频率更高。

而直接致谢也有其不足,在于其对强化双方关系的作用不大,陈建民在研究中发现,关系越亲密的人越少使用道谢用语。 [1] 若想达到更加亲近并且避免拉大交际双方的距离,达到“不见外”的效果,则使用间接致谢话语更加合适。常见的有表示关心、表明双方关系亲密等方式,在亲属关系与熟悉关系中,间接致谢使用更为频繁。

现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致谢方式,也逐渐由直接致谢或间接致谢的独立运用,向二者兼容的模式转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社会关系中,直接致谢的使用频率呈增长趋势,但多以复合形式出现,致谢会更加自然。且社会关系亲密与否会影响感谢方式的使用,关系亲密多采用间接致谢或二者兼容复合形式致谢;关系一般或陌生多采用直接致谢或二者兼容的复合形式致谢。 [5] 如场景2中王阿姨对志愿者的感谢,先以“谢谢你”直接表达感谢,再以“麻烦你”和递毛巾擦汗等实际行动的关心来间接表达谢意。结合使用不仅清晰表达了致谢的目的,也使致谢更为自然。

需要注意的是,上海话中也存在一些特例,比如带感谢语的句子“谢谢侬一家门”,却并非真正感谢的意思。通常来说这句话广泛运用于朋友之间,具有一定的否定讽刺意味,通常用作调侃、不赞成。在使用上需要与真正的直接致谢话语区别开。

5. 结语

我们的研究表明,直接致谢话语作为汉语感谢语的基本表达形式,在上海话中以“谢谢”作为标志词被频繁使用。它能够直接明了地回应日常生活受到物质方面的赠礼或他人的关心帮助。交际双方的关系距离通常较远。在语调使用上,直接致谢话语多用降调,能够起到强调作用。直接致谢话语在某些特定场合可能会显得生疏、见外,因此交际双方应根据自身与交际对象的关系来选择合适的感谢语。直接致谢与间接致谢二者结合的致谢形式也在持续增加。另外,上海话中带有致谢词的一些特殊表达也应引起关注。

致谢

本研究由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支持。

文章引用

吴小舟,刘黄梅,张豫立. 上海话直接致谢的话语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of Direct Acknowledgements in Shanghai Wu[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3): 795-79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3112

参考文献

  1. 1. 陈建民. 汉语的道谢用语[J]. 语文建设, 1991(12): 30-31.

  2. 2. 曲卫固, 陈流芳. 上海话间接感谢言语行为研究[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1(3): 66-74.

  3. 3. 毕继万. 汉英感谢语的差异[J]. 语文建设, 1996(7): 38-40.

  4. 4. 储泽祥, 刘琪. 汉语方言感谢语及其回应语的类别研究——兼论感谢语的“回应错配”现象[J]. 语文研究, 2014(2): 55-59.

  5. 5. 黄金娟. 汉语日常交际用语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探讨[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暨南大学, 201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