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7 ( 2023 ), Article ID: 68959 , 11 pages
10.12677/ML.2023.117392

现代汉语主观极量构式“X得不像样”

李梦

信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收稿日期:2023年6月8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19日

摘要

“X得不像样”是现代汉语常见的一个主观极量构式,它由变项“X”和固定项“得”与“不像样”构成。该构式整体表达一种极性程度,体现出言者对变项“X”所代表的某一主体的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达到极量程度的主观评价。在该构式中,X主要是由具有可计量性的性质形容词和动作动词充当;句法功能上,该构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充当句子的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和复句分句;语用功能主要是体现在强调凸显功能、主观评价功能和夸张功能上。

关键词

“X得不像样”,构式,主观极量

Modern Subjective Maximal Construction “X De Buxiangyang”

Meng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Received: Jun. 8th, 2023; accepted: Jul. 10th, 2023; published: Jul. 19th, 2023

ABSTRACT

“X De Buxiangyang”, a common subjective maximum construction, is composed of variable component “X”, the definite component “De (得)” and “Buxiangyang (不像样)”. This construction expresses a degree of polarity as a whole, reflecting the speaker’s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maximum degree of the action behavior or property state of a subject represented by the variable “X”. In this construction, X is mainly composed by quantifiable property adjectives and action verbs; In terms of syntactic function, this construction has great flexibility and can be used as predicate, object, attribute, complement and clause of complex sentence; pragmatic function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highlighting, subjective evaluation and exaggeration.

Keywords:“X De Buxiangyang”, Construction, Subjective Maximum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X得不像样”是现代汉语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表达式。例如:

1) 比如我们对面有一辆白色的听说,李连杰在吕克·贝松兼职的《狼犬丹尼》里扮演一个杀人工具,全方位牺牲以前的形象,第一次被人揍得不像样,从影以来第一次在银幕上流泪。

2) 他披衣走出,看到四周宁静得不像样,看着全部敞开的大门,不禁皱了皱眉。

例(1)中的“揍”是汉语中常见的行为动词,“不像样”是对“揍”的结果的补充说明,句子的主要表达的意思是“李连杰在出演这次角色时,被人揍得很严重,超出了一般武打片的一个标准”,且“不像样”中的“样”尚有实在的意义;而例(2)中的“宁静”是一个形容词,“不像样”并不是表达“四周宁静”超出了一般环境静的一般标准,因环境的静并无一个正常的标准,常常与人当时所处的场景和彼时的心理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在本例中“不像样”不再表达某事物不符合正常的标准,而是强调四周环境宁的程度高,语义相当于“很、极”等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之义,此时,“样”的意义已完全虚化。上述的两个例子存在着明显的差别:(2)中的“不像样”是“X得不像样”的黏着成分,其表达的意义并不是单纯各个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X程度的一种强调。因此,“X得不像样”结构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与Goldberg对构式的界定吻合。文中的例句除部分来自微博外,其余皆出于北京语言大学BBC语料库。

据当前的文献而言,学界对“X得不像样”这一构式的研究涉及并不多。最早可追朔到尹润芗(1987)提到“形容词/动词 + 得 + 不像样”结构是人们口语中常用表示程度深的语言形式之一 [1] ,但该文只是提出这种语言形式,并未提到该结构是一种构式,而且也未对其进行详细论述。许艳敏(2014)考察了13个汉语极义构式的构式语法化及其语义主观化 [2] ,但该文并不是专门研究“A得不像样”构式,只是用它作为区分汉语极义构式的一个实例。范颖(2019)对搜集到的现代汉语主观极量构式从词典标准、时间标准和语感调查三条分类标准进行了分类,将搜集到的全部构式分为传统构式和新兴构式,然后从构式的结构、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对搜集到的构式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3] ,但该文对“X得不像样”的研究只是将其作为传统构式众多实例的一个例子。卢惠惠(2020)中对“X得不像样”中的“不像样”在明清时期的相关句式进行全面考察,并探讨“不像样”的成词过程及“高程度”义获得的理据 [4] ,然而,该著作主要论述“X得不像样”在明清时期的用法,并未对现代汉语“X得不像样”做出分析。基于上述对“X得不像样”构式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只是把“X得不像样”作为一个实例,但关于该构式的判定、构式义、变项类型和语用功能等问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以构式“X得不像样”为研究对象,着重对这些方面加以深入探讨。

2. “X得不像样”的构式认定

“X得不像样”这一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即存在形与义不相一致的特殊语言现象,因此,本文将以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来解释为什么“X得不像样”是一个构式。

根据Goldberg (1995)对构式的定义:“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的配对< Fi, Si >,且C的形式(Fi)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在语言系统之中,构式的典型特征是具有不可推导性,即语言构式的意义独立于构成要素的意义,这个意义不能从其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或已存在的构式中推导出来 [5] 。我们把类似于“宁静得不像样”“忙得不像样”这类归为一个构式,即“X得不像样”,发现其具有构式的基本特点。首先,从语言形式上看,“X得不像样”结构中的“不像样”是固定项,在语言使用中基本上不会变动,“X”是变化项,可以变化和替换内容,“X”得不像样是一个半固定的表达序列。而且一个构式在结构上至少有两个构成成分,即一个构式是“≥2的象征单位”,“X得不像样”是由“得不像样”框架格式加上变项“X”构成,是一个“≥2的象征单位”,与这一构式条件相契合。其次,“X得不像样”结构的形式或意义具有不可推导性。该构式表达了言者对某一主体的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达到极量程度的主观评价程度评价义,且突出X所传达到的程度之高,这一整体意义独立于构成要素的意义之合,而且也不能从固定项“得”“不像样”和变项“X”意义直接推导而出,是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的关系;并且也不能从现有的相关构式预测出来。因此,“X得不像样”是汉语中一个典型的构式。

3. “X得不像样”的构式义解析

上述一节,我们已明确“X得不像样”是一个构式,但其构式义还未清晰指明。构式义可以说是研究构式的核心,是研究构式不可回避的问题,下面将通过对BCC语料库检索到的构式实例进行分析,概括构式“X得不像样”的构式义。

“X得不像样”的整体构式义探究

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可以将“X得不像样”的构式义概括为:言者对变项成分“X”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或性质达到程度的主观极量评价,且评价有积极性的,也有消极性的。其主要语义是“主观”和“极量”性。

(一) 构式的主观性

沈家煊(2001)指出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即言者在表述言语时总带有“自我”的表现成分,即言者在话语中经常留下自己的印记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情感 [6] 。构式“X得不像样”就是言者为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立场而选用的一种主观化形式,其主观性主要体现在言者视角和言者情感两个方面。

第一,言者视角。视角是人们观察客观世界或表述客观世界的起点,说话人对认知客观世界认知和评价因其采取观察视角的不同而有所差异。“X得不像样”具有显著的主观色彩,就是因为言者站在自己的视角来表达对“X”的主观极量评价并凸现X所达到的程度之高。示例如下:

3) 以前的你那么硬朗而现在虚弱得不像样。

4) 当时,年轻气盛的大岛渚说:“片子被剪得不像样,我看着心疼!”

上述两例中的言者主语和句子主语都不一样,将说话者的主语置于句子主语之外,站在外围的视角对人或事物的某种性状的程度进行评议。例(3)中,表达说话这对“现在(的你)”身体状况“虚弱”程度的评价;在例(4)中“剪得不像样”是说话人对“片子”被剪这件事的主观评价。在整理语料的过程中发现,构式“X得不像样”的言者主语和句子主语往往不一样,也有句子的主语省略的现象,这种站在外围的角度进行的评议,可以增强听者对言者做出评价的可信度。

第二,言者情感。说话人在选用“X得不像样”说明某一人物、事件或现象的同时,也传达了自己的主观情感,这是根据说话人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对事物的不同评价。例如:

5) 《本草通串证图》——日本画师为《本草纲目》画的图,真是美得不像样。(微博)

6) 元之莞尔,珠儿被她祖母宠的不像样子了,这么大了,起码二十多公斤重,还背在身上。

在上述例句中“美得不像样”表达了说话人对“日本画师”为《本草纲目》所画图的赞美和仰慕之情;“宠得不像样”则表达了说话人对“祖母”过度宠爱“珠儿”这一现象的不赞同。

综上所述,构式“X得不像样”的主观性的存在使得人们能更好地表达认知评价或感情态度。

(二) 构式的极量义

量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式之一,在人们的主观认知中,人们倾向于赋予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事件、性状量的特征。跟数量范畴在众多逻辑范畴中的地位一样,语言中的性质、关系、地点、时间、状况、动作、承受这些具体的意义,潜藏其后的有一条高度一致的线索——表现为不同语言形式的数量。因此,量可以成为人们观察和解释语言中与各种认知范畴相关的意义和形式。

对构式“X得不像样”来说,该构式虽然没有出现表示极量义的显性语言成分,如“最”“极”等词语,但是该构式在整体上表达绝对的极量义。如上述例(1)中“揍得不像样”,是说李连杰在这个电影中被“揍”的程度已经达到了极致,不可能更被揍得更很了;在上述例(2)中的“宁静得不像样”,意为周围环境中“宁静”这一静的感觉达到了最高程度。

就语言中“极量”的表达而言,张国宪着重区分了“客观极量”和“主观极量”,客观极量是根据事物的客观属性做出的客观描述而主观极量是根据说话人的自身感受做出的主观性评价。本文所研究的构式“X得不像样”属于主观极量构式,其所表达的主观极量义是指言者根据自身的感受和判断做出的主观评价。比如,例(1)中“揍得不像样”是说话人觉得李连杰被“揍”得很严重,但对导演或其他人士而言,这次“揍”可能只是见到的一般场景,不同的个体对“揍”的理解是不同的,对“揍”的严重程度的理解更是截然不同。

据此,我们认为构式“X得不像样”是一个主观极量构式,表达了言者在主观上认为X所指的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达到了极点。而且,该构式是一个主观极性程度量构式,表达了言者对评价主体某一方面性状的评价是一个极度值评价,即该构式所表达的程度量值是“极高量”。

(三) 极性夸张义

构式“X得不像样”含有一定的夸张意味,即通过言过其实的表述来表达言者的意见、态度和评价。该构式通过运用夸张性成分“不像样”来对X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或状态性质进行极量程度的夸张,表达了说话人相对夸张的极性意义。同时,“X得不像样”所表达的“极量”义含有夸张和难以承受的意味。示例如下:

7) 每天回家就累得不像样,什么事都逼着自己做,其实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在例(7)中,“累得不像样”就是使用了夸张性成分“不像样”来对变项“累”所表示的感受进行极量程度的夸大,从而使整个构式呈现出主观极量意义。因为这句话的隐含的主语是人,而人不管如何累,都是有模有样的,这里的“累得不像样”显然夸大了人的主观感受,表达一个难以到达或超越的“累”的程度。

4. 构式“X得不像样”中X的特征

构式“X得不像样”属于半固定的图式构式,即“X得不像样”结构由变项X和固定项构成。其中变项X可以有不同的变化,而“得”“不像样”的位置结构已经固化,不再改变,且产生了新的语义内涵。作为半固定的图示构式,“X得不像样”中的变项X虽具有可替换性,但并非任何成分都可以进入该构式,即变项X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在构式“X得不像样”中,变项X可直接体现该构式的核心语义。考察能够

进入该构式X的特征,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该构式的理解。通过对BCC语料库的考察,发现能够进入构式“X得不像样”的词性主要是形容词和动词。下文将依次进行详细地阐述。

4.1. “X得不像样”构式对形容词的选择

黄伯荣、廖序东(2002)将形容词下分为两个次类: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表示事物属性和特点,而状态形容词表示事物的状态 [7] 。通过对语料的考察,作者发现,性质形容词能够进入构式“X得不像样”,而未发现状态形容词进入该构式的例子。例如:

8) 眼睛拼命流眼泪,红得不像样。

9) 舍的桌子都乱得不像样了。

10) 城市在这时候安静得不像样子,我发现2011这么远了,找不到了。

例(8)至例(10)中,性质形容词填充了X的位置,如果把上述三例中的性质形容词替换为状态形容词是不成立的。例如:

*8) 眼睛拼命流眼泪,通红得不像样。

*9) 舍的桌子都乱糟糟得不像样了。

*10) 城市在这时候安安静静得不像样子,我发现2011这么远了,找不到了。

上述例(*8)至例(*10)中,X皆是状态形容词,但其认可度明显不如性质形容词。这种现象是具有一定的理据性的。张国宪(2000)指出汉语形容词具有量性特征,性质形容词占据量或量段,在量性特征的表现是无界的,无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具有弥散性,因此能进入主观大量义的构式,而状态形容词占据一个量点,表现为有界值,在量性特征上不具有延伸性,不能进入表示高程度义的构式 [8] 。在例(8)至例(10)中,“红,乱和安静”是性质形容词,描述事物的属性或特点,可以用程度副词加以修饰(如:很红,很乱等),同时,以“红,乱和安静”为基准,具有弥散性量,占据一个量幅,是无界的。而例(*8)至例(*10)中的状态形容词(通红,乱糟糟和安安静静),只是描述事物的一种状态,只是一个量点,不可以计量,是有界的。同时,构式“X得不像样”表达主观极量评价义,含有言者对X所达程度之高的一种强调,故能够进入该构式的X必须占据一个无界的量幅,这就是为什么状态形容词不能进入该构式的原因。

4.2. “X得不像样”构式对动词的选择

施春宏(2002)指出,按照动词的语法意义并参考语法功能,传统语法一般将动词分为九类:动作动词(也叫行为动词、动作行为动词)、心理动词(也叫心理活动动词)、使令动词(也叫使动词)、趋向动词、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判断动词(也叫判断词)、关系动词、形式动词 [9] 。通过对BCC语料库的全面考察,发现能够进入构式“X得不像样”的动词主要是动作动词,下面略举X为行为动词的示例:

11) 前几年土地分到户,他们的田种得不像样。

12) 那时的我们不总都这样看完城市猎人,哭得不像样。

13) 这次“出访”,我原本以为是“兴扬之旅”,没想到被老美搞得不像样,还被人说成是“迷航之旅”“丢脸外交”。

14) 现在的孩子都被惯得不像样,我小时候去别人家简直一动不许动,人家给吃的都得先看家长的眼色,一般都不敢要,果然年轻人都很善良。

除了上述列举的单音节动作动词外,还有双音节和极少数三音节动作动词。示例如下:

15) 亲手把一生糟蹋得不像样,还强说不后悔,真可惜。

16) 我们两个人都被折磨得不像样,我认为我要同他摊牌,他要做个明白鬼,就该让他知道因由。

17) 老陈回答道:“路颠簸得不像样,村民走得难受,我看着心疼!”

能够进入构式“X得不像样”的双音节动作动词除上述示例中列举外,还有“收拾”“践踏”“损坏”“侵略”“抱怨”“折腾”“表现”等,而且大部分表示贬义的色彩。虽然“表现”“收拾”这两个动作动词本身并不能直接看出褒贬色彩,但是通过进入该构式的例子,我们可得知这两个动作动词表达贬义色彩,示例如下:

18) 他当然不忍心为了救助哪一个“表现得不像样的大法弟子”而消灭无数众生。

19) 于是,牢里的人们就成为他们嘴里的吃食了,——当宪兵这些东西,最喜欢把一个人收拾得不像样子……

根据上述示例的上下文情景得知,例(18)中的“表现”本身是个中性词,但进入构式“X得不像样”后,“表现”就表达了贬义色彩,即大法弟子的行为拙劣,而例(19)“收拾”在此句子是“折磨”的意思,表达贬义色彩。

在语料收集的过程中,发现三音节的出现频率极低,仅出现两例进入该构式的情况。示例如下:

20) 如今之“梁宗岱”,竟是那么龌龊鄙俗猥琐,已经被名家妖魔化得不像样子了。

21) 生活被弄得戏剧化得不像样,他简直想自杀。

在上述两例中,“妖魔化”和“戏剧化”本身就含有贬义色彩,当进入构式“X得不像样”,其表达的程度更加深。

通过上述考察发现,能够进入“X得不像样”构式的动词只有动作动词,而使令动词、趋向动词等不能进入构式。这是因为能够进入该构式的动词如上述的性质形容词具有可计量性的特征。张辉(2017)指出能够进入主观极量义构式“X得不行”的动词的极量性可以通过持续时间、持续次数和表现幅度三方面的特征来体现 [10] 。由于“X得不像样”和“X得不行”同为主观极量构式,故我们认为上述提到的体现动词极量性的特征也同样适用与构式“X得不像样”。如上述例(11)中的动作动词“种”,从持续时间上看,可以说种一年,也可以说种几年,持续时间的长短使可计量性特征得以体现;从持续次数上看,可以种一次,也可以种很多次,持续的次数的不同体现量级的差异;从表现幅度上看,可以小面积种植,也可以大面积种植,即通过种的表现幅度体现其可计量性。

5. “X得不像样”构式的句法分析

5.1. 共现成分

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发现,“X得不像样”构式常与评注性副词和语气词共现,下面将对该构式的共现成分做简要分析。

(一) 与副词共现

构式“X得不像样”与副词共现,不仅可以凸显言者的主观性,而且增强和丰富了言者的语言表达

A. 评注性副词

张谊生(2014)指出,评注性副词在句法上可以充当高层谓语,在句中的位序比较灵活,可在句中,也可在句尾,主要表示说话者对事件、命题的主观评价和态度 [11] 。构式“X得不像样”通常与表断言类和推测类的评注性副词共现。例如:

22) 海的颜色真美,小时读书久了眼困了便站在此地看到海里去,所以才不致近视,不过近十年填海也真填得不像样子了。

23) 老徐常常去女儿家帮她收拾房间,说起来是因为忙,王芳的新房总是和家里的闺房一样,只要没人帮着收拾,必定乱得不像样子。

上述例(22)中,与“X得不像样”共现的“真”在此例中表达“确实,的确”的意思,加强了句子肯定语气,是断言类评注性副词。例(23)中,与“X得不像样”共现的“必定”表示言者的主观预测,是推测类评注性副词。

除了断言类和推测类的评注性副词,情态类评注性副词与构式“X得不像样”共现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像“简直”“真是”等。例如:

24) 她简直穿得不像样。

25) 图书馆的书真是乱得不像样。

在上述例句中,情态性评注副词“简直”“真是”与构式“X得不像样”的共现,表达了言者对所述对象穿着不得体和图书馆环境乱的强烈反对和不赞成的主观情感,同时,也含有夸张的意味。总之,情态类评注副词与此构式的共现是构式的主观极量程度更加突出。

B. 范围副词

构式“X得不像样”可以与表示范围副词“都”、“总”等共现。例如:

26) 这手机跟了我就没几天好日子,看小说看的键都磨得不像样了。

27) 隆萨尔也对自己的衬衣胸口的花饰进行一番精心的修整,但总弄得不像样子。

在上述两个例子中,“都”和“总”是表总括的范围副词。在例(26)中,“都”与“X得不像样”共现,表达了手机键因看小说磨损的程度之高,使句子的语义程度明显加强。在例(27)中,“总”与该构式共现,含有隆萨尔因整理不好衬衣胸口的花饰的烦躁的情感,使句子的主观情感进一步强化。

C. 程度副词

构式“X得不像样”除了与上述副词共现外,还可以与时间副词和程度副词共现,但程度副词出现的频率较少。例如:

28) 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他的脸已经红得不像样了。

29) 枕套是棉布的,现在已皱得不像样了。

在上述两例中,构式“X得不像样”与表时间副词的“已(经)”共现,进一步强化了“他的脸”和“枕套”的“红”和“皱”的程度。

30) 那“小先生”不是调走了么,就是因为她才调走的,她老缠人家,后来就更疯得不像样了……这还不算什么。

在例(30)中,程度副词“更”与构式“X得不像样”共现,使“她”的无理行为更加突出。

(二) 与语气词共现

构式“X得不像样”主要与位于句末的语气词“了”共现,加强言者的主观情感。例如:

31) 发现我的英语退化得不像样了。

在此例(31)中,语气词“了”与“X得不像样”共现,不仅陈述了“我的英语水平下降程度之大”这一事实,而且表达了“我”对此惋惜和遗憾的情感,达到了情感共鸣的效果。

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语气词除了单独与构式“X得不像样”共现,还常与上述所论述与该构式共现的副词一起出现,其中时间副词出现的频率最高,比如:在例(9)中,构式“X得不像样”与范围副词“都”和语气词“了”一起共现;在(22)中,该构式与评注性副词“真”和语气词“了”一起共现;在例(28)中,该构式与时间副词“已经”和语气词“了”一起共现。

5.2. 句法功能

构式“X得不像样”的句法位置灵活多变,能够在句中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宾语、定语等,也可作复合句的分局。

(一) 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构式“X得不像样”主要句法功能就是充当句子的谓语,示例如下:

32) 这些天过得不像样!

33) 昨天睡得太差。黑眼圈已经大得不像样了。

在上述例句中,例(32)和例(33)中的“过得不像样”和“大得不像样”分别在句中充当谓语和谓语中心词,而且,当“X得不像样”在句子中充当谓语中心语时,即上述论述的副词与其共现时,可以起到加强程度和增强语气的作用。当X为性质形容词并充当句子的谓语时,句子的主语即句子的主题或所述对象,言者用“X得不像样”构式对所述对象进行评价,“X”在语义上指向句子的主语,如例(33)中的“大”指的是“黑眼圈”。

(二) 宾语

构式“X得不像样”在句中作宾语的情况,一般出现在“是”子句中且出现频率不高,示例如下:

34) 很多同人曲都是改得不像样。

例(34)中“改得不像样”作判断词“是”的宾语,对该句所述对象“很多同人曲”的评价,语义指向句子的主语。

(三) 定语

构式“X得不像样”在句中充当定语主要起到修饰限定所描述的对象,如:

35) 那些个长得不像样的女孩都嫁出去了……

36) 头上戴着一顶破得不像样的帽子。

以上两例中的“长得不像样”和“破得不像样”分别作“女孩”和“帽子”的定语,对“女孩”和“帽子”起到修饰和限定的作用。

(四) 补语

构式“X得不像样”还可以在句中作补语,如:在例(2)中,“宁静得不像样”是对宾语“四周”的补充说明;在例(21)中,“戏剧化得不像样”作动词“弄”的补语。构式“X得不像样”作宾语的补语时,其中的“X”的语义指向宾语,言者用“X得不像样”构式对宾语进行评价,而构式“X得不像样”作动词的补语时,其语义指向动词,言者用“X得不像样”构式对动词进行评价。总之,构式“X得不像样”作补语时,其语义指向是其所补充说明的对象。

(五) 复句分句

除了上述句子成分外,构式“X得不像样”还可以独立作复句的分句,其位置灵活多变,既可以在句中,也可在句末。

当构式“X得不像样”出现在句中时,如在例(30)中的“更疯得不像样了”位于句中,句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当构式“X得不像样”出现在句末时,构式“X得不像样”出现在“话题 + 评述”的语义框架中,前面一个分局是所叙述的话题,后面的“X得不像样”是对前面所述话题的评述,如:在例(8)和例(12)中,“红得不像样”和“哭得不像样”就时对前面所述话题“眼睛拼命流眼泪”和“那时的我们不总都这样看完城市猎人”的结果的一种主观评价。

6. “X得不像样”构式的语用功能

言者在与他人交流时,总带有一定的目的和意图,这就意味着言者在特定语境中会运用合适交际环境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而受话人则在会话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理解言者所传达的意思,表主观极量义的构式“X得不像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6.1. 强调凸显功能

构式“X得不像样”具有强调凸显的功能,且强调凸显功能可以从强调和凸显两个方面来谈。

强调功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语用功能,能够引起受话人的不随意注意。构式“X得不像样”的强调功能主要通过对“X”的程度量级的加强来实现的,言者在使用该构式对某事物的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进行评价时,总是倾向于将主体的性质属性往高的程度说,这种表达不仅表达了言者强烈的主观感情,具有夸张的修辞,又能引起受话人的注意,从而起到强调的作用。例如:

37) 我们进去看看,一定破烂得不像样了。

38) 也几乎天天都有人分家,为争家产打得头破血流……乱了,一切都乱得不像样子了。

构式“X得不像样”在对主体进行总结性的主观高程度评价时,往往出现在句末。在上述例(37)中,“一定破烂得不像样了”是说话人心理的主观描述,强化了“破烂”的高程度,带有夸张的色彩,能够引起受话人对下面信息内容的关注。例(38)中“一切都乱得不像样子了”重复了前句出现的“乱”,对“乱”的程度做出了进一步的强调,突出了说话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构式“X得不像样”具有强调功能,言者使用该构式能够很好地强调主观极量义及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凸显功能是指构式“X得不像样”在句中起到突出和强化焦点的作用。焦点是言者所要表达的内容重点,是言者最想让受话人注意而特意强调的部分。信息传递是语言中最关键的社会功能之一,从信息论的角度而言,构式“X得不像样”的焦点落在后半部分“不像样”上,这样说话人可以通过对“不像样”的强调达到听话人对变项X程度极量义的注意,从而达到说话人的言语表达目的。例如:

39) 李七把崇高、神圣的文学糟蹋得不像样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从结构角度对极量构式进行分类,可将“X得不像样”归为补充类极量构式,并认为补充类极量构式结构本身就是一个补充式且其补语具有极量程度类的一类构式。在例(39)中,说话人想要表达的重点是文学被“李七”“糟蹋”程度极高的愤怒之情,该例“不像样”是对“糟蹋”的程度之高的补语,这样可以将听话人将焦点放在补语“不像样”上,注意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糟蹋”的程度之高,从而更好地表达了说话人对文学被“糟蹋”极其愤怒的个人主观情感。

6.2. 夸张功能

夸张是表达主观极量评价的一种方式。构式“X得不像样”蕴含极强的夸张色彩,即通过言过其实的表述来表达言者的意见、态度和评价。该构式的主观极量义的获取是通过运用夸张性成分“不像样”来夸大变项“X”的特征,同时,“X得不像样”所表达的“极量”义含有夸张和难以承受的意味。示例如下:

40) 每天回家就累得不像样,什么事都逼着自己做,其实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在例(40)中,“累得不像样”就是使用了夸张性成分“不像样”来对变项“累”所表示的感受进行极量程度的夸大,从而使整个构式呈现出主观极量意义。因为这句话的隐含的主语是人,而人不管如何累,都是有模有样的,这里的“累得不像样”显然夸大了人的主观感受,表达一个难以到达或超越的“累”的程度。

6.3. 主观评价功能

主观评价功能是指言者对表达主体有着强烈的主观情感或态度。而且,主观极量构式本身就具有评价功能,吉益民(2006)提出,主观极量图式构式全是鉴于情感评价的,且评价主体可以是语篇中不同的实体或事件 [12] 。

构式“X得不像样”作为主观极量图式,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构式,有着强烈的言者情态表述功能,用以表达说话人自身的态度、情感和立场,而且该构式还表达一种极性程度,体现的是言者对变项“X”所表示的行为、性状或感受超出言者的心理预期和可接受度极值的主观极量评价,表达了言者明显的主观情态,具有主观评价与个人情感表达的功能。例如:

41) 哎,如今直接变成了妇女身材,臃肿得不像样子。

在此例句中,“臃肿得不像样”说话人对评价主体的身材的评价,毕竟,不同的人对身材的胖瘦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在别人看来是臃肿的,但在其他人眼中可能是另一番景象,所以,含有明显的主观性。

此外,构式“X得不像样”的这种主观性评价既可是负面的,也可是正面的。构式“X得不像样”的主观性评价因语境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且带有说话人鲜明的态度和立场,语气强烈程度极高,不存在中肯客观的评价。示例如下:

42) 谁知道,饭馆弄得不像样子,价格还挺宰人。

43) 亲手把一生糟蹋得不像样,还强说不后悔,真可惜。

44) 嗯,这是我在丽江古城过的最好的一天,幸福得不像样!(微博)

45) 期末考试,九门科目,除了语文数学物理,其他都漂亮得不像样。(微博)

在上述四个例句中,前两句是否定、负面的评价,例(42)中“弄得不像样”表达了说话人对饭馆经营的不认可,同时,加上价格的不合理,更加表达了说话人内心极其不满的个人主观情感;例(43)中“糟蹋得不像样”表达了说话人对评价主体的人生过得不好的主观评价,含有鲜明的惋惜之情,感情色彩强烈,态度鲜明。后两句是肯定、正面的评价。例(44)中“幸福得不像样”表达了说话人在丽江古城度过一天的愉悦和满足的心情,根据评价可以推断出,说话人的态度是肯定的、正面的;例(45)中的“漂亮得不像样”表达了说话人对自己取得的除语文数学物理其他科目的成绩的认可和骄傲的主观情感,是非常肯定的评价。

7. 结语

作为现代汉语口语的一种结构,构式“X得不像样”主要表达言者对变项“X”所达到极性程度的主观评价。本文主要探讨了“X得不像样”的构式认定、构式义、对X的选择限制,句法分析和语用功能。通过这些分析,发现能进入“X得不像样”构式的词性主要是性质形容词和动作动词,且这些词必须具有可计量性;句法分析从构式的共现成分和句法功能两方面入手,构式“X得不像样”主要与评注性副词和语气词共现,在句中可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宾语、定语、补语、复句分句;此外,该构式有强调凸显、主观评价和夸张的语用功能。

文章引用

李 梦. 现代汉语主观极量构式“X得不像样”
Modern Subjective Maximal Construction “X De Buxiangyang”[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7): 2884-289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7392

参考文献

  1. 1. 尹润芗. 汉语中一些表程度的方式[J]. 世界汉语教学, 1987(3): 43-45.

  2. 2. 许艳敏. 汉语极义的构式语法化及其语义主观性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14.

  3. 3. 范颖. 现代汉语主观极量构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保定: 河北大学, 2019.

  4. 4. 卢惠惠. 明清至民国时期汉语口语句式研究[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0.

  5. 5. Goldberg, A.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6. 6.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J]. 外国教学与研究, 2001, 33(4): 268-275, 320.

  7. 7. 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8. 8. 张国宪.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J]. 中国语文, 2000(5): 447-458.

  9. 9. 施春宏. 汉语基本知识[M].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11.

  10. 10. 张辉. 论主观极量义构式“X得不行” [J]. 汉语学习, 2017(3): 41-50.

  11. 11. 张谊生.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店, 2014.

  12. 12. 吉益民. 汉语主观极量构式“N中的N” [J]. 汉语学习, 2016(3): 22-3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