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10 ( 2023 ), Article ID: 73678 , 7 pages
10.12677/ML.2023.1110584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语言主观性视角下“这”、“那”研究述评

展 悦

广州华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收稿日期:2023年8月7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4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3日

摘要

二十一世纪以来,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空间指示语“这”、“那”作为语言主观性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使学者们对“这”、“那”研究领域拓宽了其研究视野。本文主要综述二十一世纪后语言主观性视角下“这”、“那”的研究,以期对现阶段该领域的研究有更深入的认识,也使有关研究者对语言主观性与主观化有着更广度和深度的思考。

关键词

“这”,“那”,研究现状,语言主观性

A Review of Chinese Deixis “Zhe” and “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Subjectivity since the 21st Century

Yue Zh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zhou Huasha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Aug. 7th, 2023; accepted: Oct. 4th, 2023; published: Oct. 13th, 2023

ABSTRAC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zation of language have gradually become a hot topic of linguistic research. Spatial deixes “zhe” and “na”,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s of linguistic subjectivity, have broadened scholars’ research horizons in the field of “zhe” and “na”.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zhe” and “na”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gives a detailed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f “zhe” and “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subjectivity, in order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nd also enable researchers to have a broader and deeper thinking on the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ty of language.

Keywords:“Zhe”, “Na”, Research Status, Linguistic Subjectivit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语言领域中,“主观性”(subjectivity)这一概念总是与“自我”(self, ego)的意思联系在一起,在不同语言层面上有所体现 [1] [2] 。话语的主观性现象和语言结构中的“自我”内涵,表明语言具有非命题性特征的一面,这种特征在话语中无所不在。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语言的这一重要特征,而空间指示语“这”、“那”作为语言主观性的重要表现方式,也逐渐受到学界关注 [3] 。关于汉语的语言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重要涉及指示语、副词、时体、某些句式和结构等的语言主观性表现以及历时演变中的主观化问题。对于指示语的语言主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指示语:“这”、“那”和人称代词:“我”、“你”两个方面 [4] 。本文综述二十一世纪以来语言主观性视角下“这”、“那”的研究成果,其目的在于,第一:对现阶段该领域的研究有更深入的认识,也使有关研究者对语言主观性与主观化有着更广度和深度的思考;第二:剖析优点与不足,并陈述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趋势。

目前与该领域相关的综述类论文只有徐默凡(2001)、蒋华(2006)、韩松岭(2011)、马超(2017)四篇,评述内容集中在分析和探讨“这”、“那”在话语中的动态使用情况,说明指示词用法的虚化轨迹以及不对称现象 [5] [6] [7] [8] 。以上论文着重描写了“这”、“那”的具体语言现象,却忽略了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空间指示语“这”、“那”作为语言主观性的重要表现方式,其使用情况受主观情感等因素影响,本文正是从语言主观性角度出发,综述相关研究,深度剖析汉语指示词“这”、“那”的使用,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2. “这”、“那”研究成果

(一) 语言主观性视角下的语用功能

指示代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尤其在口语交际中高频出现,语法逐渐虚化 [9] [10] 。“这/那”除了指称指别的基本功能,也可以在命题以外,用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和立场,具有立场表达功能 [11] 。

王彬(2013)、郑友阶、罗耀华(2013)、代丽丽(2016)等学者在话语层面,对自然口语中的“这”与“那”,以及“这/那”系结构,包括“这/那 + NP”、“这/那 + 不”等进行研究,结合认知理论、话语立场原则、立场三角等分析方法考察立场标记“这/那”的立场表达机制及其规律,并进一步对比“这”、“那”表达立场功能的差异。研究表明,这/那的选择体现了言者对主体的定位、对客体的认识和主体间性关系的认识,并根据互动中的动态因素来组织和调整语言表达的手段,从而实现立场评价的交际协调过程 [12] [13] [14] 。

徐学平(2011)用模拟情境诱发被试使用空间指示语去指别两个等距且可能引发正负情感对照的所指物。结果表明,情感倾向确实影响空间指示语的选择。当指别正情感的所指物时,被试强烈地倾向于使用近指“这”当指别负情感的所指物时,被试强烈地倾向于使用远指“那”。实验结果支持心理空间建构观,但不支持空间距离观。徐因此得出结论:远近指示语的选择取决于所指物在说话人心中的主观构建 [15] 。郑友阶、罗耀华(2013)进一步通过对“这/那 + NP”的研究,认为“那 + NP”在独立用法中有表示夸张、赞叹的功能,和做句法成分时委婉模糊表达的功能,独立的“这 + NP”“这(N) V的”“这大X的”中的“这”具有负面评价立场表达的用法。话语标记“这不”与“那不”多运用在说话人为证明自己的观点的陈述句中,在其后补充证明自己所言观点的分句,该类话语标记具有多种语用功能,并在话语机制之上表现出主观性及一定的交互主观性。“这不”与“那不”在使用频率与在语言中的分布上表现出不对称的现象,这受到了主观性的认知思维的根本影响。

以上研究成果可以充分表明自然口语中的“这”与“那”具有标示主观评价的语用功能,“这”与“那”话语功能本质就是表达话语者的立场,形式上成为主观性话语立场表达的指示标记。我们认为以上研究突破了以往汉语学界关注指示词“维持话轮”、“抢话轮”“引入新话题”等话语功能的局限,确定了“这”与“那”具有立场表达的基本用法,为后人继续在该领域耕耘提供了新思路。

(二) 英汉对比

指示代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属于英汉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对两者进行对比,会发现汉语的指示代词“这”、“那”与英语的指示代词“this”、“that”存在主观性差异。

吴一安(2003)的《空间指示语与语言的主观性》一文,是国内较早从语言主观性角度对空间指示语所进行的探讨,文章重点探讨英汉物指空间指示语“this”、“that”与“这”、“那”的主观性体现 [16] 。通过分析两部儿童文学作品,吴认为,英汉中,说话人通过使用“这”、“那”“this”“that”实现自我表达,汉语通过“这”、“那”实现自我表露出现在以下四类句子中:第一,话题——评论句子结构;第二,“那”在条件句中;第三,“那”用于表示感叹;第四,“那”与人称代词搭配;以上句子结构中的“这/那”可以起到强化说话人的命题态度、使该句的条件话题化,因此构成话语中的“主观性”现象。吴还把汉语中“这”、“那”表主观性的用法特点概括为“指示性嵌入”,而英语中“this”、“that”的主观性用法特点概括为“指示距离调整”,通过使用不同的代词,表示陌生感、距离感、亲切感等。汉、英物指空间指示语具有相同的基本语义结构,但它们的引伸范围和引伸意义,在主观自我的表达中却显示出差异。金海玉(2008)在其硕士论文《英汉指示代词对比研究》一文中,详细阐述了两者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的差异,作者表示,指示代词的主观性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体现出来的,只有当语义特征中的自我性突显时,才能充分地表达出说话者的心理活动及情感倾向 [17] 。汉语的“这”既可以表示心理近距离也可表示心理远距离,例如在“这 + NP”类指用法中,“这”既含赞美喜爱之意,也有贬低讨厌之意,而英语中的“this”只有赞美喜爱之意。作者主要对“这”与“this”体现的主观差异性进行比较说明,并没有对“那”与“that”进行主观性差异的分析。

除此之外,很多学者意识到指示代词“这”与“那”在汉语语境中被广泛使用,如何正确使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8] ,因此有关汉英指示代词对比的许多研究从跨文化角度出发,探索“这/那”与“this/that”在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差异,从而为国外汉语学习者提供帮助。但是很少涉及两者所体现的语言主观。这也进一步证明有关汉语的指示代词“这”、“那”与英语的指示代词“this”、“that”主观性差异领域可以成为学者未来的研究方向。

就空间指示语的[指示]义素而言,说话人使用“这”、“那”,产生伸出的手臂或指路牌般的效力,它能抓住听话人的注意力,并将其引向于客观空间的实体,沟通了语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而增添了话语的主观性色彩。

从以上综述情况看,我们认同以上学者提出的,英语和汉语指示代词是不对应的。作者认为“这/那”单用时,与“那”相比,“这”的确更倾向于复指前文,更好地起到语篇衔接功能,但是,“这/那-”系话语标记中,“那-”比“这-”使用频率更高,更能体现主观性,吴的文章也正是证实了这一点,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那-”比“这-”主观性更强的文章,作者认为,这可以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我们可以发现,和以往“这”、“那”研究成果相比较,学者们在分析广度和理论深度上都有了突破,不仅仅局限于平面地描写静态的语法表现,而是建立在大量语料进行分析统计的基础上,放在实际的语篇中来考察动态的语言运用,结论扎实可靠 [19] 。

(三) “这”、“那”不对称现象

在研究“这”、“那”的语用功能时,“这”、“那”使用上的不对称现象成为关注的焦点。学界对“这”、“那”的不对称现象研究方向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不同语篇中影响“这”、“那”选择的因素,其中包括对实际话语的研究;第二,分析“这”、“那”承担不同语篇功能的倾向性;第三,“这”、“那”不对称现象背后的认知原因。

1) “这”、“那”选择的不对称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关注“这”、“那”在语法上的不对称现象,如徐丹(1988)在《浅谈这/那的不对称性》明确指出“这”、“那”在使用频率上的悬殊,“这”位于常用词第十位,而“那”位于182位 [20] 。

“这”和“那”在语义上呈现二项对立的理想状态,但在实际语言中却存在着“不对称现象”。21世纪以来,有学者从区别性特征角度出发,探讨“这”、“那”使用的不对称性。如:张振亚、王彬(2009)从当前注意/非当前注意,可见/不可见等特征分析指示词的外指用法 [21] ;丁启阵(2003)把“这”“那”使用条件的差别总结为八组区别特征 [22] 。本文认为用区别特征的方式来概括“这”“那”的使用条件太过绝对,我们赞方梅(2016)学者“说话人在实际谈话中使用‘近指代词’还是‘远指代词’的原因很复杂” [23] ,不能用简单的二元对立将两者完全区分开,比如肯定/否定这对特征,“那”可以用于肯定,“这”也可以用于否定,因此,作者认为此领域的研究需要大量语料数据进行分析验证。

2) “这”、“那”语用功能的不对称

汉语指示代词“这”和“那”的不对称现象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表近指的“这”是无标记的,表远指的“那”是有标记的。关于“这”、“那”语用功能的不对称研究,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两个方向:第一,“这”、“那”单用时的功能差异;第二,“这/那”系结构中,指示代词的功能差异,“这/那 + NP”、“这/那 + 是/个”等结构。

冯惠茹(2017)、王灿龙(2006)、乐明、赵乐(2018)等学者通过考察大量书面以及口头话语分析“这”、“那”单用的语用功能,包括照应功能、回指功能等。研究指出,“这”更倾向于回指定指性成分,而“那”更倾向于回指不定指成分 [24] [25] [26] 。书面语语体中,回指上文中由一个或若干个小句表达的事件,强烈倾向于用近指代词“这”;而口头谈话语体中,如果说话人回指他人所说句子中表达的事件,可以根据说话人在心理距离上选择用“这”或者用“那”来达到“拉近”或“推远”的目的。

学界普遍认为,汉语指示代词“这”、“那”在使用频率上存在不对称现象,即“这”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那” [27] 。如曹秀玲(2000)统计了“这/那”单用和“这/那 + NP”的篇章功能,指出无论是单用还是出现在NP之前,与“那”相比,“这”都更倾向于复指前文 [28] 。与此同时,“这/那-”系话语标记在话语层面同样呈现不对称格局,但与学界普遍认同的汉语“这”大于“那”不同,话语层面“这/那-”系话语标记呈现“标记颠倒”现象。曹秀玲与蒋兴(2015)在《汉语“这/那-”系认同类话语标记考察——兼及“这/那-”系话语标记的不对称》一文中,通过《家有儿女》等多部电视剧台词,详细分析认同类话语标记包括“这/那倒是”、“这/那倒也是”、“那可不”、“那是”等多个成员 [29] 。结果表明,在话语标记层面,远指的“那-”的分布和出现频率远高于“这-”。我们认为该文对于“这/那-”系分析比较细致,在大规模的数据统计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比较可信。

相比较而言,“这/那-”系结构中“这/那”表现的不对称现象研究成果较少,学者大多关注“这”、“那”单用时的不对称现象以及某种个案研究,如“这个、这不、那个,那谁,这/那倒是,这么说,这样吧”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上述个案的共时用法及语法化现象,本文认为可以深入对“这/那-”系结构的研究,探索“这/那-”系结构中指示代词“这”、“那”表现更多的不对称可能性。

3) “这”、“那”不对称分布的原因

沈家煊(2015)在《不对称和标记论》一书中从标记理论角度出发,探讨了“这”、“那”不对称的原因 [30] 。根据标记理论,无标记项的意义要比有标记项的宽泛,可以包容有标记项的意义,因此无标记项的分布范围要比有标记项的大。该书指出“这”在肯定句中是无标记的,而“那”是有标记的。“这”在肯定中成为无标记项,取决于人类认知时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人最初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认知外部世界,由里及外,由此及彼,这就决定了近指的“这”在心理上的可及性高于远指的“那”而成为语言中的无标记项。

更多学者从可及性理论角度出发探讨“这”、“那”的不对称分布现象,如王义娜(2003)、杨玉玲(2011)、张秋杭(2020)等学者通过收集文本语料,分析“这”、“那”出现的具体语法位置,认为更多语篇倾向于选择“这”是因为人类在认知时,总是选择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这”在信息处理时容易储存和提取,在形成概念时最容易接近人的期待和预料,因此用“这”会增强语篇的连贯性 [31] [32] [33] 。

关于“这”、“那”不对称现象背后的认知原因成果较少,且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很少有学者用以上的理论去分析具体语篇,验证“这”在心理上的可及性如何高于远者的“那”,进而深度探讨“这”、“那”的语用功能。

3. 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汉语指示代词“这”、“那”研究领域涌现出大量学术价值较高的成果,从作为指代词的静态研究,因考虑语境因素转变为在话语中的动态研究,进而研究其语用功能,这标志着“这”、“那”研究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语言具有“自我”这一重要特征,而空间指示语“这”、“那”作为语言主观性的重要表现方式,也逐渐受到学界关注。语言主观性视角下的“这”、“那”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语言主观性视角下“这”、“那”的语用功能:自然口语中的“这”与“那”具有标示主观评价的语用功能,“这”与“那”话语功能本质就是表达话语者的立场,形式上成为主观性话语立场表达的指示标记。“这”通常表示说话者对某事、某物的正面情感,“那”则相反,但是此指示标记并不绝对,“这”、“那”所处的语法位置不同,所代表的语用功能也不同。作者认为,因为“这”、“那”的多样性语义,我们需要考察“这”、“那”在不同语法位置的不同用法,包括“这”、“那”单用,以及“这/那”系结构,才能概括其主观性特点。

第二,通过对汉语的指示代词“这”、“那”与英语的指示代词“this”、“that”对比,会发现两者存在主观性差异。例如在“这 + NP”类指用法中,“这”既含赞美喜爱之意,也有贬低讨厌之意,而英语中的“this”只有赞美喜爱之意。大部分学者还是从跨文化视角研究两者差异,为国外学习者提供帮助。所以,还没有学者从语言主观性角度深入研究此领域,这也进一步证明有关汉语的指示代词“这”、“那”与英语的指示代词“this”、“that”主观性差异领域可以成为学者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三,作者认为“这/那”单用时,与“那”相比,“这”的确更倾向于复指前文,更好地起到语篇衔接功能,但是作者通过综述“这”、“那”的不对称现象中,发现“这/那-”系话语标记中,“那-”比“这-”使用频率更高,更能体现主观性,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那-”比“这-”主观性更强的文章,作者认为,这可以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除此之外,作者认为可以尝试从具有语言主观性的指示代词“这”、“那”出发探讨新闻、广告等语篇。我们知道新闻报道有其客观性原则,但整个新闻传播活动却充满了主观性,主观性体现在很多方面,新闻语言的主观化就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而作为概念化主体的广告人为了达到说服性目的;基于自己对概念化客体——广告产品的主观识解对产品进行语言编码,从而在广告语篇中留下的体现自我视角、认识、情感的主观印记。从指示代词“这”、“那”的语言主观性角度考察新闻、广告语篇,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深度解读其语篇内容,还为学者从话语分析、体裁研究等不同角度分析这类文本提供参考。

文章引用

展 悦.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语言主观性视角下“这”、“那”研究述评
A Review of Chinese Deixis “Zhe” and “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Subjectivity since the 21st Century[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0): 4350-435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584

参考文献

  1. 1. Traugott, E.C. (2012) Intersubjectification and Clause Periphery. English Text Construction, 5, 7-28. https://doi.org/10.1075/etc.5.1.02trau

  2. 2. 吴福祥. 汉语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3. 3. 刘瑾. 近十年国内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的进展[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 131-135.

  4. 4. Langacker, R.W. (2002) Deixis and Subjectivity. In: Brisard, F., Ed., Grounding: The Epistemicfooting of Deixis and Reference, Mouton de Gruyter, Berlin, 1-28. https://doi.org/10.1515/9783110899801.1

  5. 5. 徐默凡. “这”、“那”研究述评[J]. 汉语学习, 2001(5): 47-54.

  6. 6. 蒋华. 指示代词研究述评[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6, 32(1): 58-62.

  7. 7. 韩松岭. 指示代词“这/那”研究综述[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8. 8. 马超. 近二十年“这” “那”研究述评[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9(6): 24-31.

  9. 9. 方梅. 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J]. 中国语文, 2002(4): 343-356.

  10. 10. 吕叔湘. 近代汉语指示词[M]. 江蓝生, 补.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85: 183-246.

  11. 11. 赵云鹏. 立场标记“这/那-”的交互主观性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19.

  12. 12. 王彬. 浅析“这、那”的主观性差异[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6): 53-56.

  13. 13. 郑友阶, 罗耀华. 自然口语中“这/那”的话语立场表达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3(1): 96-104.

  14. 14. 代丽丽. 话语标记“这不”与“那不”的主观性及主观化[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 37(4): 62-67.

  15. 15. 徐学平. 正负情感对空间指示语选择的影响[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5): 31-34.

  16. 16. 吴一安. 空间指示语与语言的主观性[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35(6): 403-409, 481.

  17. 17. 金海玉. 英汉指示代词对比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延边: 延边大学, 2008.

  18. 18. Chen, P. (2004) Identifiability and Definitenes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42, 1129-1184. https://doi.org/10.1515/ling.2004.42.6.1129

  19. 19. 梁敬美. “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20. 20. 徐丹. 浅谈这/那的不对称性[J]. 中国语文, 1988(2): 128-130.

  21. 21. 张振亚, 王彬. 影响“这/那”外指用法的若干因素[J]. 东方语言学, 2009(1): 48-54.

  22. 22. 丁启阵. 现代汉语“这”、“那”的语法分布[J]. 世界汉语教学, 2003(2): 27-38.

  23. 23. 方梅. 单音指示词与双音指示词的功能差异——“这”与“这个”、“那”与“那个” [J]. 世界汉语教学, 2016, 30(2): 147-155.

  24. 24. 冯惠茹. 浅析指示代词“这”、“那”的回指用法[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7(31): 51-52, 56.

  25. 25. 王灿龙. 试论“这” “那”指称事件的照应功能[J]. 语言研究, 2006, 26(2): 59-62.

  26. 26. 乐明, 赵乐, 那日松, 张翼. 句首词“这”的指别和称代用法及其回指可及性对比——一项基于新闻评论语料的量化研究[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 41(1): 74-84.

  27. 27. 杨玉玲. 可及性理论及“这”、“那”篇章不对称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 2011, 19(2): 201-204.

  28. 28. 曹秀玲. 汉语“这/那”不对称性的语篇考察[J]. 汉语学习, 2000(4): 7-11.

  29. 29. 曹秀玲, 蒋兴. 汉语“这/那-”系认同类话语标记考察——兼及“这/那-”系话语标记的不对称[J]. 当代修辞学, 2015(5): 8-18.

  30. 30. 沈家煊. 不对称和标记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31. 31. 王义娜. 话语指称的认知构建与心理空间可及性[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3(5): 35-42.

  32. 32. 杨玉玲. 单个“这”和“那”篇章不对称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 2006(4): 33-41, 147.

  33. 33. 张秋杭. “这” “那”在汉语关系从句中不对称分布的篇章功能解释[J]. 外语教学, 2020, 41(4): 36-4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