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4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80066 , 8 pages
10.12677/AE.2024.141155

广州市中小学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对比分析

李玮然,李奕淇,李飞武*,肖舒婷,龙弈莹

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25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23日;发布日期:2024年1月30日

摘要

本文依据张虹、李晓楠(2022)提出的外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对广州市小学四至六年级教科版英语教材及初中沪教版英语教材进行量化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在地域文化呈现上,小学地域文化呈现以中华文化为主,初中地域文化呈现比例相对平衡。在文化呈现形式上,中小学教材都主要采用文化产品、文化人物与文化实践的呈现形式。在呈现方式上,小学主要使用图片呈现文化,而初中呈现方式较为多样。

关键词

中小学,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对比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ltural Presentation in English Textbook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Guangzhou

Weiran Li, Yiqi Li, Feiwu Li*, Shuting Xiao, Yiying Lo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Dec. 25th, 2023; accepted: Jan. 23rd, 2024; published: Jan. 30th, 2024

ABSTRACT

Based on the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cultural present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xtbooks proposed by Zhang & Li (2022), this paper conduct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textbooks for grades 4 to 6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Guangzhou. The study found that in terms of regional culture presentation, elementary schools mainly present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propor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present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s relatively balanced. In terms of the presentation form, textbooks for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mainly adopt the forms of cultural products, cultural figure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In terms of presentation methods, elementary schools mainly use pictures to present culture, while junior high schools present culture in varying ways.

Keywords: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English Textbooks, Cultural Presenta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外语教材是学生学习外语的基本载体,承担着传播知识和文化等多重功能。近年来,党中央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其中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培养懂外语会交流的人才。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经济贸易繁荣,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群体庞大。据2022年广州市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义务教育在校生多达1537.66万人 [1] 。数量众多的中小学生群体需要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广州市1500多所中小学担负着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目前,国内外研究虽对教材中的文化呈现有所关注,但尚未出现对广州市中小学英语教材的针对性研究。鉴于教材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内相关研究发展现状,有必要对广州市中小学英语教材进行检视,从比较视角了解广州市中小学英语教材文化呈现特征与异同,观察中小学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思路,籍此提升广州市中小学英语教育培养党和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的能力。

2. 现有研究

国外学界对文化的分类方式种类较多,Byram (1993)将外语教材的文化内容分成8类:社会身份与社会群体、社会互动、信念与行为、社会与政治体制、社会化与生活圈、国家历史、国家地理、民族身份与固定模式 [2] 。美国外语教委会在《外语学习手册》(1996)中提出将文化内容分为人物、观点、产品和实践四类 [3] 。Risager (2018)将Byram (1993)提及的8类文化内容精简为5个文化维度:国家或民族、公民教育、文化、后殖民主义和跨国 [4] 。Keles和Yazan (2020) [5] 结合Yuen (2011)的文化类型框架 [6] 和Kachru (1990)的同心圆模型 [7] ,对牛津大学出版的小学阶段英语教材进行分析。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周小兵等(2019)利用国际汉语教材语料库开发了新的《中华文化项目表》 [8] 。陈勇等(2022)基于Byram (1993)的教材文化内容评价标准分析了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呈现状况 [9] 。张虹、于睿(2020)则对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呈现进行了研究 [10] 。张虹、李晓楠(2022) [11] 研制了外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以下简称“框架”),该框架被盛佩(2023) [12] 、谈佳、张璐(2022) [13] 和马小彦、潘鸣威(2023) [14] 等学者用于分析高中和大学英语教材及中学法语教材中,体现出来良好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针对教材中的文化呈现已提出了不少的分析框架,国内外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较多关注大学和高中英语及法语教材,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研究不多,更少见到对不同学段的英语教材文化呈现比较研究的成果。因此本研究将依据张虹、李晓楠(2022)所提出的框架对比广州市中小学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异同,结合中小学生发展特点观察教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思路,同时助力于后续进一步的系统性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围绕四个问题展开:广州市中小学英语教材呈现的地域文化有何异同?广州市中小学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形式有何异同?广州市中小学英语教材文化呈现方式有何异同?

3.2. 教材选择

本研究选择广州市中小学使用的教科版四年级到六年级小学英语教材、沪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以下分别简称小学《英语》、初中《英语》)作为研究对象。两个版本的英语教材普遍适用于广州地区,英语教材的审定时间为2013年,审定时间较早使用时间较长,在教育部发表新教育书目要求的背景下,应检视其是否利于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坚定文化自信,会使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人才。

3.3. 分析方法

为保证分析英语教材的准确性,我们针对张虹、李晓楠(2022)所研制的框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理解该框架的权重赋予方式,对小学及初中《英语》的单元文化内容进行预分析,然后逐册分析其中的文化内容并进行编码(见表1)。

Table 1. An illustration of coding cultural content in the textbooks

表1. 教材文化内容编码示例

组内共有四位编码者,首先由两位成员分别对12册教材独立编码,并依据张虹、李晓楠(2022)提出的分析框架在Excel中对每一册的文化条目进行编码,编码示例如表1。编码完成后使用SPSS检测编码者的一致性,经信度分析,肯德尔系数为0.87,说明编码者一致性较高。而结果不一致的编码由小组另外两位成员重新编码,编码完成后与前两位成员的结果进行比对,讨论协商至意见达成一致。

4. 研究发现

4.1. 文化地域对比

该框架首先按地域分类,将小学和初中《英语》的文化内容分为目标语国家文化、中华文化、国际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在对小学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编码后,我们发现地域文化呈现强度最大的是中华文化,强度比例为52.67%,其次为目标语国家文化(130分)。该阶段的教材更加注重中华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呈现,而国际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的呈现相对较少(见表2)。

Table 2. The intensity and proportions of regional culture presentation in English textbooks for primary schools

表2. 小学《英语》地域文化呈现强度比例

Table 3. The intensity and proportions of regional culture presentation in English textbooks for secondary schools

表3. 初中《英语》地域文化呈现强度比例

初中《英语》目标语国家文化的呈现强度最大,占比为32.66%。中华文化呈现强度占比为30.49%,排在第二位。除此之外,初中《英语》对其他国家文化也很重视,但是对国际文化所着的笔墨最少。换而言之,小学《英语》更重视中华文化的呈现,初中《英语》教材编写者对目标语国家文化与中华文化给予同样重视的同时也并未忽视其他国家文化。在目标语国家文化方面,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同样以英美两国文化为主。此外,小学和初中《英语》国际文化的呈现强度最小,呈现内容相似,主要围绕环境保护、世界节日等几个主题展开(见表3)。

在其他国家文化方面,小学与初中《英语》文化呈现有较明显的不同,小学《英语》中的其他国家文化仅占所有文化内容的12%,涵盖以发达国家为主的欧洲国家文化和亚洲国家文化,其中欧洲国家文化强度为26分,占比最大(见表2)。初中《英语》的其他国家文化呈现强度占比约20%,涵盖了11个国家,且欧洲国家文化强度最大达182分,其中,罗马、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其文化在初中《英语》中得到集中呈现(见表3)。因此初中《英语》更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英语文化起源。而小学《英语》则主要呈现受目标语国家文化(如日本、印度)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文化,多与现代文明相关,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

4.3. 文化呈现形式对比

从形式的维度出发,张虹、李晓楠(2022) [1] 将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分为文化产品、文化人物、文化实践、文化社群和文化观念。在文化呈现形式方面,小学《英语》最重视的是文化实践(200分),其次是文化产品(179分)与文化人物(90分),但是文化观念这类体现价值观与信仰的呈现形式并未出现,教材也并未涉及文化社群的文化形式(见表4)。初中《英语》文化呈现形式中最重视文化产品,其次是文化人物与文化实践。文化观念与文化社群呈现的强度分别为25分和10分,远远少于其他文化呈现形式(见表5)。

总体上看,除国际文化外,其他地域文化的呈现形式强度都是文化产品 > 文化人物 > 文化实践,呈现强度递减趋势。国际文化中的文化呈现形式仅文化产品与文化实践两种,且文化实践的呈现强度远远大于文化产品。这说明小学与初中《英语》中华文化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多与表层文化相关而缺乏对文化观念这类深层文化的探讨,虽然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但却不利于初中生后续对文化内涵的深度学习与探究。

Table 4. The intensity and proportions of different forms of culture presentation in English for primary schools

表4. 小学《英语》不同文化呈现形式的强度比例

Table 5. The intensity and proportions of different forms of culture presentation in English for secondary schools

表5. 初中《英语》不同文化呈现形式的强度比例

4.4. 文化呈现方式对比

张虹、李晓楠(2022)提出的框架包含5种呈现方式:文化语篇、文化知识板块、图片/引言、背景文化信息,活动/练习。其中文化表达、文化理解和语言练习属于活动/练习。在文化呈现方式方面,从总强度上看,小学《英语》最重视图片/引言(206分)和文化语篇(174分),但背景文化信息(3分)、文化练习(5分)和语言练习(5分)并未受到重视(见表6)。“课本的‘颜值’一般都比较高,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可谓‘形美、色艳、音柔、感觉好’,足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刘道义,2020) [15] ,小学《英语》多使用图片形式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状态,因为他们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英语词汇量积累非常少,采用图片形式展现文化内容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容易理解所学的文化内容。

Table 6. The intensity and proportions of different culture presentation methods in English for primary schools

表6. 小学《英语》不同文化呈现方式强度比例

Table 7. The intensity and proportions of different culture presentation methods in English for secondary schools

表7. 初中《英语》不同文化呈现方式强度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从总强度上看,初中《英语》最关注文化语篇呈现方式,强度达387分。其次是文化知识板块与文化理解,强度分别为275分与212分。相比较而言,文化表达的呈现方式强度更小,为114分,但远远超过图片/引言、语言练习和背景文化信息(见表7)。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与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因此教材相应地减少了图片的呈现方式,体现中小学英语教育循序渐进的特点。

在《小学》英语中,目标语国家文化呈现方式的特点是以图片为主,以文化知识板块和文化语篇为辅。其中,目标语国家文化常在单元最后“Culture corner”“Did you know”等知识板块出现,且常与其他地域文化进行对比,让小学生在学习某一文化时认识该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异同。在《初中》英语中,目标语国家文化呈现方式的特点为以文化语篇为主,以文化知识板块为辅。与小学相似,初中《英语》在单元末尾也设置了“Culture corner”。在该板块中,呈现强度最强的是国际文化,目标语国家文化与中华文化呈现强度与国际文化相差不大。这说明,目标语国家文化与中华文化不仅常在单元的主体部分出现,在其他板块也受到重视。

小学与初中《英语》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中华文化。小学《英语》在文化语篇和文化知识板块中融合了其他地域文化,不仅扩充了小学生的文化知识面,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此外,小学《英语》只在中华文化方面使用了文化表达的形式,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书写和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该教材还设计了文化理解练习(3分),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表达自身对文化观念及内涵的认识,但并未涉及更深层次的思维探索。在初中《英语》中,文化理解与文化表达是最主要的输出型文化呈现方式。目标语国家文化在文化表达中的呈现强度较弱,中华文化的呈现强度最强。说明小学与初中《英语》都并不强调目标语国家文化的讲述与传播,而是助力学生理解中华文化、鼓励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与小学相比,初中《英语》的文化理解强度虽然大大提高,但文化理解练习的问题仍主要围绕事件的文化含义,相对的探索事物原因、解决方法等更复杂、更深层的问题仍涉及较少。

5. 讨论和结语

本研究基于张虹、李晓楠(2022)提出的框架,对广州市小学教科版和初中沪教版英语教材共十二册的文化呈现进行分析。在地域方面,小学和初中《英语》都重视中华文化。小学《英语》中华文化占总体呈现强度的一半,目标语国家文化的强度占比远高于其他国家文化与国际文化强度占比之和。初中《英语》各地域文化内容的设置比较平衡,各地域文化呈现强度比例适当,说明初中《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多元文化,认识文化差异,形成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意识。总体上看,小学和初中《英语》文化呈现内容的衔接符合教学需求,在小学阶段补充中华文化内容和加强目标语国家文化的输入,为学生初中阶段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文化形式方面,小学《英语》没有呈现文化观念和文化社群,初中《英语》文化产品、文化人物和文化实践远远多于文化观念和文化社群。文化产品与文化人物是两种直观的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实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最容易被应用于教学中。而文化观念对学生抽象思维及理解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小学《英语》未使用文化观念的形式,符合该阶段学生认知规律。随着初中学生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提高,初中《英语》可适当增加文化观念,培养学生了解深层文化的能力,理解文化所承载的价值观。

在呈现方式方面,小学《英语》以图片呈现为主,但目标语国家文化和中华文化在文化语篇方式中的占比高于其他国家文化与国际文化。初中《英语》针对不同地域文化所采用的方式不一样。目标语国家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呈现方式都以文化语篇为主,文化知识板块为辅,两种文化在初中《英语》是主要的呈现内容,而国际文化则作为补充的文化内容呈现在单元末尾的“Culture corner”中。总体而言,初中《英语》呈现方式更具多样性,而小学《英语》不同地域文化的呈现方式相对单一。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学生认知水平逐步提高,简单抽象思维得以发展,文化语篇和文化知识板块取代直观的图片成为主要的呈现方式,不仅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内涵也为学生使用英语讲述文化故事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显然,随着学生接受能力提高,教材的文化呈现方式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基金项目

2023年度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23105641019)。

文章引用

李玮然,李奕淇,李飞武,肖舒婷,龙弈莹. 广州市中小学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对比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ltural Presentation in English Textbook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Guangzhou[J]. 教育进展, 2024, 14(01): 1016-102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1155

参考文献

  1. 1. 广东省教育厅. 2022年广东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s://edu.gd.gov.cn/zwgknew/sjfb/content/post_4196860.html, 2023-06-12.

  2. 2. Byram, B. (1993) Introduction. In: Byram, M., Ed., Germany: Its Representation in Textbooks for Teaching German in Great Britain, Verlag Moritz Diesterweg, Frankfurt, 9-12.

  3. 3. ACTFL (1996) National Standard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oject.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National Standard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o-ject, New York.

  4. 4. Risager, K. (2018) Representations of the World in Language Textbooks. Multilingual Matters, Bristol. https://doi.org/10.21832/RISAGE9559

  5. 5. Keles, U. and Yazan, B. (2020)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in a Global ELT Textbook: A Diachronic Content Analysis.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7, 1-22. https://doi.org/10.1177/1362168820976922

  6. 6. Yuen, K.M. (2011) The Representation of Foreign Cultures in English Textbooks. ELT Journal, 65, 458-466. https://doi.org/10.1093/elt/ccq089

  7. 7. Kachru, B. (2007) World Englishe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World Eng-lishes, 9, 3-20. https://doi.org/10.1111/j.1467-971X.1990.tb00683.x

  8. 8. 周小兵, 谢爽, 徐霄鹰. 基于国际汉语教材语料库的中华文化项目表开发[J].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9(1): 50-58.

  9. 9. 陈勇, 符悠悠, 杨茜.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研究[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2, 37(6): 105-109.

  10. 10. 张虹, 于睿. 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研究[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0, 3(3): 42-48+91.

  11. 11. 张虹, 李晓楠. 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J]. 外语教育前言, 2022, 5(4): 42-52+92.

  12. 12. 盛佩. 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呈现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23(13): 54-58.

  13. 13. 谈佳, 张璐. 《法语》(修订本)的文化呈现研究[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2, 5(4): 53-60+93.

  14. 14. 马小彦, 潘鸣威. 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我国中学法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 31(1): 66-70.

  15. 15. 刘道义. 论影响外语教材建设的重要因素[J]. 课程∙教材∙教法, 2020, 40(2): 64-71.

  16.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