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 10  No. 03 ( 2022 ), Article ID: 55633 , 8 pages
10.12677/CnC.2022.103025

非遗传承视野下雷州乌石“蜈蚣舞” 的艺术价值

李芷萱,王珊

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广东 湛江

收稿日期:2022年8月2日;录用日期:2022年8月31日;发布日期:2022年9月7日

摘要

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很多的艺术门类得到了更好地传播,例如一些实体器具文化具象型文物符号的挖掘和保护,但却很少对文化“动态传承”非遗乡土文化的保护。那么我国的许多地区的非遗传统舞蹈正是处于此“中间地带”,其原生态的艺术形式面临着生存挑战,本文以广东省雷州市乌石港的“蜈蚣舞”为主要分析对象。了解其历史文化以及在当今社会能给我们从事艺术工作者所带来的艺术价值与思考。通过分析乌石“蜈蚣舞”的古往今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历史的传承性和时代的创新性。塑造出既不丢失其“原始风味”,又可以催生属于现代人的符号语言,让非遗舞蹈不仅仅存在人们的想象里,而是从“想象”走向“现实”。

关键词

非遗,雷州海洋文化,乌石“蜈蚣舞”,艺术价值

The Artistic Value of “Centipede Dance” in Leizhou Wush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Generic Heritage

Zhixuan Li, Shan Wang

Zhongge College of Arts,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Received: Aug. 2nd, 2022; accepted: Aug. 31st, 2022; published: Sep. 7th, 2022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day’s time has made many art categories to be better disseminated, such as the exca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some physical apparatus culture figurative cultural relics symbols, but littl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dynamic heritage” non-heritage vernacular culture. This paper takes the “Centipede Dance” of Wushi Port in Le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s the main object of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Wushi’s “Centipede Dance” i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its historic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times. We will shape a symbolic language that does not lose its “original flavor” but can also give rise to modern people, so that the non-heritage dance does not only exist in people’s imagination, but moves from “imagination” to “reality”.

Keywords:Non-Heritage, Leizhou Marine Culture, Wushi “Centipede Dance”, Artistic Valu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广东省的雷州市,处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在历史上被称为是一个古老的海滨贸易城市,很久以前,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雷州历史悠久,素有“天南重地”之称。广东文化样式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国家级的非遗传统舞蹈元素就有30个。“非遗文化”间接甚至直接地影响着舞蹈艺术的发展,顺其根源找寻最为“纯真”的舞蹈元素。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加剧,使得对“非遗”舞蹈 [1]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及意识形态的变化。

其中,雷州的乌石“蜈蚣舞” [2] ,是一幅岭南的文化地图,突出了海景和人文风情。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兴起,粤西的非遗文化得到了有效地保护,这说明舞蹈文化对湛江的影响是深远的,现在湛江的“非遗”舞蹈产业面临着转型。粤西的许多民俗都是岭南文化的“活化石”,而雷州乌石“蜈蚣舞”则是在民间社会的文化整合和社会功能建构过程中,通过仪式性表演的创造,产生了人们所熟悉的地方符号元素。

如今,我们对湛江的传统舞蹈也不太重视,使其失去了重要地位,也失去了其独特的地域象征意义。但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实现海洋强国,湛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可以在雷州乌石“蜈蚣舞”的海洋文化遗产等象征性身份上找到突破口,创造一个文化与人、自然和社会互动的遗产保护模式。文化软实力的输入也是尤为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在当今“一带一路”的愿景下,保护与传承成为主要的“关键词”。在丰富大众的人文生活中进行艺术探索,发现舞蹈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品质,以信息化的时代品牌了解非遗舞蹈的地域特色,提高文化转型能力,获得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

2. 雷州地区传统舞蹈的“符号印记”

“蜈蚣舞者 [3] ,天下一奇也。”民国《海康县续志·地理·民俗》记曰:“仲秋之夜……又有箫鼓聒耳,群童队行,手持香火楦饰,龙狮首尾,跳舞通街,曰‘舞蜈蚣者’,此农民相沿之习也”。

2.1. “蜈蚣舞”之历史渊源

“蜈蚣舞”是一种民间流行的民俗性舞蹈活动,主要流行于雷州乌石,其寓意祛邪消灾、祈盼安康与丰收。它的特点是“古朴之舞蹈,生动之形象,勃发向上之动力”。舞蹈主要唤起了高度的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与海上捕鱼的历史有关,当时风险很大,渔船必须拉网,分工合作,从而表现了当地古老的民间生产分工理论。

据说,古代时期的乌石地区风灾潮患、鼠疫流行、哀鸿遍野。有识之士奋袂而起誓驱瘟魔。众人商讨,见百足之虫有攻毒散结、祛风治病之效,且夜间出行,肉食鼠类。此虫别名天龙,坐镇安府,乃瑞祥之物也。故其仿蜈蚣爬行为舞。时逢中秋,精选壮丁,百人结队,驱邪除魔。为表同心,以船缆系腰,手执香火,并列同行,入夜时分,进港驱邪,壮哉队伍。手舞足蹈,蜿蜒前行,状如一硕大蜈蚣爬行,惟妙惟肖,故名“蜈蚣舞”。

乌石港是疍家聚居之地,“蜈蚣舞”反映了疍家文化的结晶,是农耕、海洋文化融合的产物,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十六之夜,乌石港区群众都要举办传统的“蜈蚣舞”活动,以驱除邪气祈求平安。

2.2. “蜈蚣舞”之表演形式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该传统舞蹈的演出时间主要是在中秋时节,人们以净室焚香,来迎接“舞队”的到来,其道具是用竹、布、丝绸、藤等制作成蜈蚣的样式,身上披着彩色的装饰性镜片,里面悬吊着特制的烛灯。舞蹈队伍约有100米长,整个人数大约需要百来数人,人们的站位有一根绳索连在一起,两人之间大约间隔1.5~2米,绳索绑在腰间,边舞动边进行“蛇形舞步”的前进,蜈蚣的中间部分——身体,则是由“象形”的形象转变成“外形”的形象,此时,每个参与的舞者,头戴草笠,颜色则是呈现褐红色,手上各执一把香,草笠上也插满香。由一人领头,舞动草球(与舞龙有些类似),引诱“蜈蚣”队伍的出场。舞“蜈蚣头的人”头戴小猪笼,在其中塞入泡沫块并插上香。其样式必须是火眼金睛,有长长的须顶。尾部有两个人,形似蜈蚣的分叉尾,各背一个小猪笼,猪笼中塞着石头和湿的稻草,四周则插满了香。因怕尾部的两个人不堪重负,加上此两人一定喝酒至半醉,因此他们各有两个人扶持着前进。因负重并半醉,尾部便摇摆至街道两边,幅度最大,巡街走巷,在经过各个家外时需要燃放鞭炮,与之呼应。行人与追看者有些躲闪不及时,常常与之碰撞,但也增加了热烈的气氛。

3. 雷州乌石“蜈蚣舞”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

3.1. 文化价值

雷州,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其“蜈蚣舞”的诞生,由于临海导致了气候的潮湿,也使得虫鼠的泛滥。无意之间看到“蜈蚣”可以祛除百毒,并且对鼠类有克制。所以人们对“蜈蚣”的认识就从“看到”至“模范”,希望人们扮成“蜈蚣”的样子,就能祛除害虫,不受其侵害。至此,从驱虫到今天的模仿其舞蹈,都是由于湛江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其文化意义和社会结构,也是该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

近几年来,国家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逐渐对传统文化进行来一系列的遗产保护机制,将文化与人、自然和社会联系起来,使得雷州乌石“蜈蚣舞”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在不断提高,使得雷州乌石“蜈蚣舞”逐渐地走进群众的视野,使其不再是存在与少部分人的记忆里,让大众文化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耳濡目染”来传播,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文化氛围,通过中小学的美育教育,开展一些专门的课程,由点带面的广泛传播。在当地文化馆的帮助下使得雷州乌石“蜈蚣舞”得到一定保护,于2009年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湛江市现已将“蜈蚣舞”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2. 美学价值

民间舞蹈是在我国各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许多的艺术瑰宝。乌石“蜈蚣舞”是雷州地区的名族文化瑰宝,也是粤西地区的文化烙印。

从艺术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有特色的艺术形式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蜈蚣舞”属于民间艺术范畴,而民间艺术则比较少受到学院派、系统式的学术思想的影响,具有长期的、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在中华民族文化如此雄厚的民间舞蹈中,“乌石蜈蚣舞”的地位则是稍微“逊色”于汉族民间舞蹈的传播,例如云南花灯或者东北秧歌等。因此,作为湛江雷州的一张民间舞蹈“名片”,更加应该结合其地域特点,充分展现其艺术审美,形成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特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文化自信 [4]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前进方向。因此,在充分认识“蜈蚣舞”自身薄弱之处的同时,更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在辩证取舍中坚守和发展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实现“以特立足”。

从舞蹈美学角度而言,好作品的呈现离不开独特舞蹈形象的捕捉,而“蜈蚣舞”的艺术价值正在于“所见即所感”,换言之“蜈蚣舞”表达出来的是在原生性状态下提炼出来的生活感悟,因而是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艺术行为,在这种升华过程中完成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并不断获取感官享受。总体来说,当前“蜈蚣舞”的艺术美学价值不应仅局限于最原始的意义,应该多角度、多维度、多领域的进行一些有价值的扩展。更加完满的使其人物图像更加丰满、表达意蕴更为丰厚、舞台动作更具韵味,使其更为契合当代观众的艺术诉求,以保持这一优秀民间舞种的长盛不衰。

3.3. 艺术手段

雷州乌石“蜈蚣舞”通过模仿蜈蚣的体态、走路的动律以及蜈蚣外部装饰,把蜈蚣活灵活现的状态展现出来。以人体动态保存其文化特征,并且在群众之间进行直接的传播。以下从几个方面,全面地阐述“蜈蚣舞”的主要艺术手段 [5]。

1) 造型方面(如图1所示)

Figure 1. The styling of Wushi “Centipede Dance”

图1. 乌石“蜈蚣舞”造型

2) 服饰方面

a) 舞蜈蚣者:身穿白色或或者浅绿色、蓝色长袖和无领棉布上衣,黄缎灯笼裤,扎绿色腰带,小腿裹绑(左红右绿)。

b) 舞珠者:包头巾,扎缀有次菇叶型装饰的头框(如图2所示),其余与舞蜈蚣者相同。

c) 放焰火:同舞珠者相同。

Figure 2. The costumes of Wushi “Centipede Dance”

图2. 乌石“蜈蚣舞”服饰

3) 道具方面

a) 彩珠(如图3所示):运用藤条扎成24个圆圈,将其连扎成一个圆球型作为内球,球的中心再用十字交叉安装2个可以活动的圆圈。外部用黄缎、贴图以及五彩作为金饰。再分别扎出10个直径为32厘米、8个直径为28厘米、6个直径为16厘米的藤圈,并连接绑在内球外面,藤圈上裹上红绸,顶部装饰红绸花球,并且在外球装上可以连接内球、外球的把手,使得内球也可以转动。

Figure 3. The props of Wushi “Centipede Dance”

图3. 乌石“蜈蚣舞”道具

b) 蜈蚣(如图4所示):由头、尾以及13节硬框共15节和13节软肚连接而成。骨架运用竹子编织,头部外糊上多层的纸,身上及尾部则是包裹白布加上彩绘形成。头部前区由嘴、牙、鄂等形成,嘴的两边则装上活动的牙齿,两个眼睛各安上一个绿色玻璃手电筒,每节硬框前后各扎一对脚,尾部前区扎一对脚;后部用藤条编成剪刀型骨架,并且每个骨架外都包上红色绸缎;软肚部分则用彩绘的白布包裹,分别与每节硬框衔接,每只脚的尖端都扎上一个红色的绒球。

4) 基本动作

该传统舞蹈的基本动作是以彩珠引路,舞彩珠者始终在蜈蚣前方,侧身对蜈蚣头或者面向蜈蚣头,以“圆场步”或一步一退引导蜈蚣前进,同时单手或双手握住彩珠舞动。其中,舞珠的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变化;彩珠的引路,引出蜈蚣头的“出现”,蜈蚣身与蜈蚣尾依次出场,也是采用“圆场”的步伐,快速前进,这一步主要是模仿“蜈蚣”从洞里快速爬出的场景。

第三步,则是舞者的头与手相互配合,将蜈蚣的头先向左上方、再往右上方进行反复绕“八字圆”(如图5所示),活灵活现的模仿蜈蚣爬行时的样式,生动的展现“蜈蚣”晃头晃脑、左右摇摆的形态。

Figure 4. The centipede shape of Wushi “Centipede Dance”

图4. 乌石“蜈蚣舞”形态

Figure 5. The basic movements of Wushi “Centipede Dance”

图5. 乌石“蜈蚣舞”基本动作

第四步,则是用到里蜈蚣的尾巴,操纵蜈蚣尾巴的舞者,头与身的动作同上一步一样“摇头晃脑”,手则需要向上伸直,身体随着惯性,稍向前倾。过后将脚呈现“大八字步半蹲”的状态,右手往后上方摆动,上身随着惯性向后仰。使得蜈蚣的尾巴形成上下摆动的动态特征(如图6所示)。

紧接着的舞蹈动作舞者的头、上身配合着“蜈蚣”的头、尾,同步进行摆动,所有舞者都以右脚为“出发脚”,往前迈三步,停一拍。到第5拍~8拍时,上身及双手都做“晃头摇身”的动作。每八拍做一次,模拟蜈蚣蜿蜒前行的状态;然后舞者一字排开,头和尾同时进行“圆场”,接着头从身的7、8节之间,尾从8、9节之间穿过去,并往中间靠拢,此时身7、8、9节将圆木杆迅速从空心竹节中拔出,使蜈蚣中间三段硬框悬空,头、尾钻过去继续往两边跑开,将蜈蚣拉成直线,形成“悬空翻肚”的形态。

Figure 6. The basic movements of Wushi “Centipede Dance”

图6. 乌石“蜈蚣舞”基本动作

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舞蹈的形式也有所改变,比如舞者表演形态的性别不仅由“双雄”还有“双雌”“雄雌”两者,从服饰、道具、技艺等方面都在不断完善。以其古朴的舞蹈样式,生动的舞蹈形象,流传至今。雷州乌石“蜈蚣舞”已从当地逐步走向社会舞台,成为世人喜爱的地域特色舞蹈。

4. 雷州乌石“蜈蚣舞”与时代的发展

我国对于“非遗文化”的发展,具有了深刻思考和坚决的发展方向。雷州乌石“蜈蚣舞”发展至今,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以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呼声。如此也使得地方民俗“文化自觉”意识带来了机遇。

4.1. 科技推广

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百年不遇的重大变革之中,建设海洋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如果一些文化遗产只是简单地保持原样,没有什么变化,等着人们去挖掘,传统舞蹈注定要“沉入大海”。因为在现代文化发展的浪潮中民族的文化就是民族的基因,我们要乘风破浪,打破地域垄断,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雷州艺术文化的传播。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当今科技的力量,运用VR、5G的手段,把影像资料“数字化”,从而实现“非遗”物质的共享,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该项民间舞蹈。

其次,文化全球化问题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也是世界各国和文艺工作者关注的重要焦点。文化全球化的本质是不同民族和传统文化的摩擦与碰撞,相互渗透、融合。归根结底,文化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各地区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不仅适用于本地区的文化交流,而且有助于打破地区间的文化“误解”,也有助于消除各地区间的文化“误解”,从而使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特殊的“动态遗产”属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4.2. “走出”雷州

广东省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年轻省份,聚集的各种高新型的科技力量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文化样式丰富、文化根基丰厚。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得到来广泛关注,如何保证传统舞蹈的传播和发展是我们现在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舞蹈,作为一种动态传承 [6] 的艺术门类更应该具有较为完善的保存机制,虽然政府已经大力宣传,但在大众媒体上还是很少看见其存在,新媒体的影响对其较为微弱,如果说当地人都没有想要保护的决心,那么更不会重视其传播与发展。那么作为雷州的一张“艺术名片”,雷州乌石“蜈蚣舞”受到珠海市文化馆的邀请,进行民俗巡演,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逐渐的进入大众的视野。

4.3. 活跃校园氛围

在当地,政府把该项民俗活动与乡土教材相结合,写入文化课本中,走进小学的课堂,带领学生从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多维度地了解该项“非遗舞蹈”,以如此的方式来传承民俗文化。除了与课本的结合,我们还可以把科技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例如,乌石“蜈蚣舞”传承人陈六在讲授相关“蜈蚣舞”的知识和传授“蜈蚣舞”的表演方法中,结合幻灯片的讲解,或者影视的传播;或者当地的图书馆,采用全息技术等手段,让人们更为直观地看到“蜈蚣舞”制作、排练及表演过程,让更多的人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认识这个属于湛江文化的印记。

5. 结语

本文所提及的“非遗”舞蹈的艺术价值问题,是为了让我们思考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舞蹈相结合,以信息化、数字化等多媒体为载体 [7] ,使“蜈蚣舞”与现代相接轨,能够给新一代的年轻人更为新颖的新型“产品”,并把文化自觉作为一种推力,运用两者的相互作用力拓宽非遗传承舞蹈保护路径的深度与广度。以凸显“艺术品”所展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以及艺术手段,通过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等为依托,解决“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从而传达出乌石“蜈蚣舞”的艺术价值。

文章引用

李芷萱,王 珊. 非遗传承视野下雷州乌石“蜈蚣舞”的艺术价值
The Artistic Value of “Centipede Dance” in Leizhou Wush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Generic Heritage[J]. 国学, 2022, 10(03): 144-151.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2.103025

参考文献

  1. 1. 林春大, 朱洪伟. 新时代粤西乡土社会非遗文化保护的困境与机遇——以东海岛“人龙舞”和乌石“蜈蚣舞”为例[J]. 萍乡学院学报, 2018, 35(4): 46-50.

  2. 2. 安剑群, 樊花梅.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人龙舞”的文化传承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8(1): 69-73.

  3. 3. 广东文化网. 雷州乌石蜈蚣舞[EB/OL].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28819/d814bjacQA3kVnC3T14WKAuEt6t10_zpR8YCcsZGdYPmTxJ3fQVFecVD7nDEuJDlFKmmF5eXeUcBSIiJ7CLfNeL8nqkYRrdh4xPoPpWEUgdbnbc2, 2010-02-04.

  4. 4. 王丹, 罗冬梅.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基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视角[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42(3): 6-12.

  5. 5.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M]. 北京: 中国ISBN中心, 1996: 12.

  6. 6. 白爱萍. 文化生态视域下广西京族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 贺州学院学报, 2021, 37(4): 114-119.

  7. 7. 庞雅文.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湛江人龙舞的传承与保护[J]. 尚舞, 2021(15): 93-9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