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 12  No. 02 ( 2024 ), Article ID: 84765 , 7 pages
10.12677/cnc.2024.122038

清代安徽太平府城城池形态复原研究

魏荧昊

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安徽 合肥

收稿日期:2024年3月11日;录用日期:2024年4月10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18日

摘要

安徽太平府城建城于三国时期,缘城南姑孰溪而古称姑孰城,自古为重镇名城,长期以来作为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其在中国古代城建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选取太平府城为研究个案,试以清乾隆朝为断限,运用城市历史形态学的研究方法,依据近代大比例实测地图与相关文献资料,并辅以GIS技术,全面复原和论述太平府的城市空间面貌,以期对太平府历史城市地理展开初步讨论。

关键词

清代,太平府城,城池形态,复原研究

Study on the Restoration of the City Wall and Moat of Taiping Prefecture, Anhui Province in the Qing Dynasty

Yinghao Wei

College of History,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Received: Mar. 11th, 2024; accepted: Apr. 10th, 2024; published: Apr. 18th, 2024

ABSTRACT

Anhui Taiping Prefecture City was founded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and the city is called the city of Gures because of its proximity to the river Gures in the south, and it has long bee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transportation center of this region, and it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cit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selects Taiping Prefecture City as a research case, tries to use the Qianlong Dynasty of the Qing Dynasty as the limit,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urban historical morphology, and based on modern large-scale measured maps and relevant literature, supplemented by GIS technology, to comprehensively restore and discuss the city of Taiping Prefecture Spatial appearance, with a view to launching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historical urban geography of Taiping Prefecture.

Keywords:Qing Dynasty, Taiping Prefecture City, Morphology of Walls and Moats, Restoration Studies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清代安徽太平府,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其地界东至江苏江宁府溧水县,西至和州,南至宁国府南陵县,北至江宁府江宁县,所辖区域大致相当于今马鞍山市和芜湖市的江南部分。作为其治所的当涂,古时曾为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控长江之要津,扼金陵之咽喉,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近年来,对于安徽太平府的研究涵盖方面较广,涉及地方文化、工业建设、灾害史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但对于太平府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较少,且多侧重于当涂在建国后的城市建筑史及城市规划上,关于明清时期当涂城市形态及复原研究较为缺乏,多为一笔带过。纵观既往研究成果,将明清时期太平府城作为一整体进行独立的专题研究,目前来说还有研究的余地。现如今的姑孰古城复原工程主要以明清时期的太平府城为原型进行复原建设,因此复原清乾隆时期的太平府城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理论意义上,通过对于太平府城的复原旨在补充传统城市史研究中“重中央,轻地方”的不足,夯实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基础,进而达到把握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目的。

2. 太平府城的历史变迁

太平府治在今当涂县姑孰镇,因城南临姑孰溪,故名姑孰城。康熙《太平府志》载:“城之奠基有黄武字是也” [1] ,故姑孰城约肇始于三国时期吴黄武年间(222~228年)。兴宁三年(365年),大司马桓温自赭圻(今安徽繁昌县西)移镇姑孰。据乾隆《太平府志》记载“至东晋太和七年,桓温重建并修建子城于城内,今府治” [2] ,由“今府治”可知,子城自东晋建成后直至明清时期,其位置未有明显变化,总体布局由东晋延续下来,且一直作为行政中心,位于今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八六医院)内。从兴宁三年移镇姑孰,至宁康元年桓温病逝,其驻镇姑孰长达八年,使得城内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繁荣程度一时堪比京城建康。

隋开皇九年(589年)伐陈,庐州总管韩擒虎率精兵五百人自横江夜袭采石,进而攻克姑孰 [3] 。是年,移当涂县治姑孰。南唐保大三年(945年),刺史林仁肇疏浚护城河并扩建城墙,“复高广之”,使得当涂城“南至三里店,东连凌家山,……,高三丈,周十五里,跨姑溪河为两栅” [1] ,这时南部城墙跨姑溪河而筑,罗城形态呈矩形,这一时期的当涂城已初具规模。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把东晋时桓温所建子城址作为太平州州治。治平三年(1066年),州守李仲卿始建学宫于子城东南隅。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知州郭伟鉴于城区跨姑溪河不利于守御,于是改筑新城,减旧城三之一,南城墙移筑于姑溪河之北,割姑溪河流于城外,西入江,后成为定制,城墙格局趋于稳定。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知州吴芇始建行春、澄江、南津、湖熟、清源五门城楼。宝庆三年(1227年),知州綦奎加筑甃甓(砖壁)一座,新增南北水关二座,瓮城一座。绍定年间(1228~1233年),知州杨绍云重新修城浚濠,自木牌湾引姑溪河水入濠达襄城桥,可通舟楫而避上下两浮桥之险 [1] ,致使当涂城宛若“金城汤池”。

元至正元年(1341年),修缮护城河,使其南起天井闸,北至襄城闸。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陈友谅率舟师进攻太平。太平城守将花云率麾下三千人结阵迎战,激战三日后,城仍未破。时逢大雨,陈军乘江水上涨以巨舟迫近城西南隅,依靠舟尾接城堞登城,进而攻陷太平城。后陈友谅兵败,常遇春驻守太平城,因城西南隅俯瞰姑溪河,故为陈友谅舟师所陷,于是常遇春改筑城墙,使得南城墙北移,去姑溪河岸三十余步,增筑楼堞,城遂完固,周六里有奇 [4] 。明洪武元年(1368年),潘有庆增置堞楼。天顺六年(1462年)重修外甓,内土厚二三丈,墙体为砖土混合结构。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太平知府林一材与当涂知县杨维城为使城墙更加坚固,组织人力物力,将土城墙削去一半,镶以砖,城高二丈三尺,置堞三千七百六十余。二十四年(1596年),始辟东南之龙津门,遂共有六道城门,东为行春门,西为澄江门,北为清源门,南临姑溪河自东向西依次为龙津门、南津门和湖熟门。崇祯十六年(1643年)“增筑城垣,易砖以石,于四隅建敌楼,周城增窝铺五十一所,堞一千八百五十有奇” [5] ,此时城墙由砖土结构向砖石结构发展,城内四隅皆设有敌楼,城池规模达到“高三丈六尺,周九里十八步” [6] 。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知县高起龙增修五门城楼及兵马司。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陷城,悉撤城垣砖石,运送至金柱关改筑天保城;同年,清军放火烧城,全城俱毁。同治三年(1864年),清军克复金陵,拆除天保城的砖石,运修金陵城,而当涂城墙遂成土垣,行春、澄江两座城门也相继圮废,所存只有南津、龙津、清源三门及九余里的土垣。

3. 清乾隆时期太平府城的复原

复原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城市的轮廓(包括城墙、城门等外部城池形态);二是城市内部结构(包括街巷、水系、衙署、寺庙、桥梁等城池内部空间要素)。

3.1. 城墙、城门与水关

乾隆太平府城(当涂城)周长9里有余,约合今5500米左右,城区面积约为195.3 hm2 [7] 。四周由护城河环绕,城南有姑溪河流经,整体呈矩形,墙高3丈6尺。墙体底宽3丈2尺,顶宽2丈2尺。四隅敌楼四座,城周窝铺51所,城堞一千八百五十有奇,城门6座,门外除龙津门皆设月城,水关(水门)5处。

其中东门有一,名为行春门,有城楼一座,月城二道,门外有一吊桥,位于今护城河公园附近;南门有三。西为湖熟门,有城楼一座,月城一道,门外有一吊桥,位于今西大街与滨河路交叉口附近。东为南津门,有城楼一座,月城一道,门外有一吊桥,位于今东大街与滨河路交叉口附近。再左为龙津门,位于今大成坊一村附近;西门有一,名为澄江门,有城楼一座,月城二道,门外有一吊桥,位于今提署中路与西苑北路交叉口附近;北门有一,名为清源门,有城楼一座,月城二道,门外有一吊桥,位于今姑孰北路与东营北路交叉口北,护城河畔;另有水门五处。一在行春门北,为小水关;一在湖熟门东,为大水关;一在龙津门东,为大水关;一在澄江门北,为小水关;一在清源门东,为大水关。

3.2. 水系

清当涂城城内外主要水系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当涂城南的姑溪河,二是环绕当涂城的护城河,三是当涂城内的河道。

姑溪河:古称姑孰溪,又名姑浦,旧志载其在太平府南二里。其中姑溪河流经当涂城南的部分被称作南州津,据《读史舆地纪要》记载:“姑孰城,汉丹阳县地。迫临江渚,商贾凑集,鱼盐所聚。东晋时置城戍守,并积盐米于此,城南临姑孰溪,因曰姑孰城。” [4] 所以,姑溪河也被称为当涂的母亲河。

护城河:据记载,南唐时林仁肇曾对护城河进行疏浚,“始辟新城,临据溪山,得形势之便,楼橹濠堑,一时皆新” [6] 。南唐时期,当涂城跨姑溪河为二栅,前朝留下的南面护城也就失去了作用而废弃。南宋时期,对护城河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建炎三年(1129年),割姑溪河于城外,对废弃的南城河重新疏浚并修缮南面城墙。南宋之前,“环城皆水,而水来无源,其势易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宋初,残于兵徙,治缩三之二,始表河而城,复外甃太平、天井两坝,纳河水入濠。凿东西市渠隙城南北两关,引濠注之,出达襄城河与外河” [5] ,开凿城内市河,又于宝庆三年(1227年)建南北水关,引水进城,使得城内外水系构成一个水循环。

明初,城墙因陈友谅水师侵袭,西南角城墙损坏严重,后驻城将领常遇春重新加固城墙,并把西南角的城墙北移,使得此处城河随之拓宽。明朝万历年间,在龙津门外东南隅增置新坝。崇祯年间,知府为防守流贼,下令拆除下天井街北侧、广安坊北侧等沿濠百余户民居,以拓宽南城河。十六年(1643年),巡按郑昆贞再次拓宽南城河,此时“虽增旧濠之半,犹不及东西北三之一焉” [6] 。

城内河道:据乾隆《当涂县志》载“按图经,城内之有市河创于宋初” [6] 。明清时期,市河由东关、南关、西关引入护城河之水,由北关流出。护城河通过城东南新坝、城北梅庄闸与姑溪河、长江相通,实现了外河、护城河、市河的相互连接。城内流入河流为三,一为治河,一为官沟,一为市淮河,另有一条河流流出。

建国初期,城内排水仍依赖市河。但由于河道多年淤塞,春夏暴雨季节积水严重。从70年代起,对市河和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大规模综合改造。至1989年,市淮河被填平改造成一座长485米,宽6米水泥路面的农贸市场 [8] 43,即今翠竹农贸市场。

3.3. 街巷

在中国古代城市中,不仅会设置主要街道,也会根据生活需要或是功能建筑形成错综复杂的小巷。参照清乾隆《当涂县志》对于街巷的记载,加之可根据街巷具有延续性这一特点,利用现存街巷情况和民国时期的资料,从而大致复原出清乾隆时期太平府城的街巷情况。

当涂城旧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各等级路网布局井然有序,相互连通,构成了大街小巷的格局体系。城内主要道路有四条,其中主干路为西街和十字街,分别连接南北门和东西门,构成主干路十字形结构。除贯通城门的主干路外,还有儒林街和东街这两条大街。西街,自清源门至湖熟门内约四里,今仍在,为西大街和姑孰南路南段;十字街,自行春门至澄江门内约四里,今仍在,为提署路;儒林街,自张家桥至向化桥,建八六医院时废,今八六医院内尚存一段路基。儒林街位于八六医院内府治渠南侧20米,东西向,自东向西穿过团结街小学、八六医院至西街,西尽头为向化桥,街口对原县人民医院老大门,张家桥位于今当涂实验学校西北外东营路上;东街,自府前至南津门内约二里余,今仍在,为东大街。

当涂城内四条主要道路呈井字形分布,澄江门与行春门之间及清源门与湖熟门之间有十字街与西街连接。治河之前的儒林街,两侧分布着太平府治、太平府学宫、当涂县治、城隍庙等重要建筑,其无疑是城市中相当重要的道路。从南津门入城至府治,是东街,东街西南隅是县学宫的地界,东街与儒林街相连,成为子城附近重要的交通要道。作为城市道路网主体骨架的大街,其规划具有较为严格的建制要求,而一般道路的设计则更贴近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其串联起街坊中的小巷,向城市空间的深处探索,使得道路通向的尽头不再只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3.4. 桥梁

清代当涂城的桥梁分布情况,城内部分主要坐落于城内河道及水塘之上。城外桥梁主要是6座吊桥以及上下两浮桥,分别坐落于护城河及姑溪河之上。

南津桥,又名上浮桥,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咸丰年间因兵燹曾移至上司渡口。1965年拆除。此桥在南津门外,位于东街上门口,跨越姑溪河通往上河南;采虹桥:又名下浮桥,始建年代不详,志载:“唐邑令建亭其上,李白纪之姑孰亭”,可见唐时就有此桥。后废,明洪武二年(1369)复建 [8] 。1969年拆除。此桥在湖熟门外,位于西街下门口,跨越姑溪河通往下河南马驿街;府治桥:跨治河,今仍在,位于八六医院大道上;城隍庙桥:城隍庙前,跨治河,今八六医院内,已重建;成家桥:在城隍庙东,跨治河,今八六医院内;来龙桥:在府治东,跨治河,今八六医院内;万寿桥:在万寿寺前,位于今实验小学大门附近;迎秀桥:在府学前,今八六医院内;行香桥:俗称向化桥。在府学西,跨市淮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曹一观与唐合祚倡募修。今八六医院西;庆城桥:在西十字街东,跨市淮河。始建年代不详,原为单孔石拱桥,1986年拓宽提署街时使之与下水道通连 [8] 。今大致位于提署街与翠竹农贸市场北口交汇处;宝城桥:在庆城桥南,跨市淮河,二条巷与翠竹农贸市场交汇处;瓦子桥:在宝城桥南,跨市淮河,三条巷与翠竹农贸市场交汇处;安众桥:俗称苏家桥。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乡者张四聪修,跨市淮河。今竹巷与翠竹农贸市场交汇处;市河桥:俗称南寺桥。宋太守吴柔胜建,康熙三十年(1691年),杭汝楫修,跨市淮河;汪姑桥:在东门大街,院侧巷少西,跨官沟,今大致位于提署街和团结街小学门口交汇处;三跨两步桥:俗称西湖塔影,西湖与长塘交界处;贡院桥:在县学宫正东,跨官沟,通马军寨。

3.5. 行政与军事机构

乾隆《当涂县志》中记录的在城中的公署有当涂县治、太平府治、都察院、西察院、南察院、北察院、上察院、建阳卫、芜采营守备公署等。其中都察院、西察院、上察院在乾隆时期已废,南察院改为常平仓,北察院改为芜采营守备公署。

现对可以大致定位的主要公署机构进行简要考证,以便更为准确地还原乾隆时期的公署空间分布。

1) 当涂县治,据方志记载“县治在城中,东十字街西,庆城桥东,距府治西南半里许” [2] ,其中十字街穿过市淮河的桥梁便是庆城桥,庆城桥在西十字街东,故县治的大致定位在四条大街连接构成的“口”字形的中心位置,今翠竹小区北;“清同治九年(1870)建署于当涂县城东十字街,原为县署并卫地旧址(今当涂饭店地带),提署街由此得名” [8] ,此记载的是长江水师提督署,其中所说的县署并卫地即是当涂县治和建阳卫。当涂饭店在提署街中段北侧,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8] ,正好与新旧县志记载的县治方位吻合。故当涂县治的位置大致在今当涂饭店一带。

2) 太平府治,在子城中,位于“城中东街以北,府之前为府桥”,东街即今东大街,府桥现位于八六医院内。由上文所述的县治据府治西南半里许,推测府治大致位置在今八六医院北部。

3) 建阳卫,在县治西;上文提到长江水师提督署的地址原为县署并卫地旧址,即建阳卫在今当涂饭店西。

4) 芜采营守备公署,康熙十一年(1672年)知县寇明允建,在建德坊,为北察院、青山书院旧址。建德坊即马军寨,青山书院也在马军寨内,其址上先后建成青山书院、北察院、芜采营守备公署。故芜采营守备公署在今马军寨路东。

清代安徽太平府城的行政与军事机构,当涂县治位于城中心,而更高级别的太平府署则不在中央,而是位于城东北隅。各类中心行政衙署的设置,则大多围绕府县衙门,从而方便集中处理政务。军政设施因练兵等用途需要较大的场地,因此大多布局在城垣内空地或是城外开阔地带。

3.6. 宗教场所与文教机构

1) 城隍庙,明洪武元年(1368年)定封号,后革去封号,只称府、县城隍之神。光绪年间重修大殿,另置县城隍庙在府城隍庙东。建国初期,因废神祭活动,而拆除庙内神鬼塑像。1953年两城隍庙作为八六医院库房 [8] 。城隍庙前有城隍庙桥,现仍存,故乾隆时期的城隍庙在八六医院东南。

2) 文昌宫,在城东南隅文昌宫坊内,今位于原当涂一中校址。

3) 报恩光孝禅寺,俗称南禅寺,在城西南隅。据传唐贞观二年(628年),民户崔氏院中生有骈竹玉芝,被视为祥瑞,遂舍家为寺院。后朝廷赐名“瑞竹院”。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改称“报恩光孝禅寺”。今位于原团结街小学地址,南寺巷北。

4) 化城寺,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坐落在当涂县城西北隅,原县人民医院院址。

5) 元妙观,原名天庆观,西晋时创建,在城北,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徙建城西长街。旧在观巷内,今西大街与提署街交叉路口西南地带。

6) 登勇将军庙,在当涂县南门内,西街。今当涂县武术学校南。

7) 太平府学宫,由郡守李仲卿于宋治平三年(1066年)创建,时为太平州学宫,宫址在郡治当涂城东南。后多次迁置,于绍兴九年(1139年)毁于火。绍兴十三年(1143年),在县城西择地重建。清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兵燹。光绪二年(1876年),在学宫原址重建。据乾隆《太平府志》记载,“府学宫位于府治西”,府治现位于八六医院,故府学宫位于八六医院之西。又据《当涂文史资料第1辑》载,“太平府府学谕……,朱某之胞弟朱冶秋……,创立‘当涂崇实学堂’(地点在现在的八六医院大礼堂附近,此处是太平府府学教谕衙门)。” [9] 这也证明了太平府学在今八六医院内,西南方向。

8) 县学宫,明洪武八年(1375年)建成,地址在行春门内宋尉司旧址。万历三年(1575年),因宫址低洼,迁至县城东南龙津门内,后为大城坊地界。二十四年(1596年)应县学诸生请求,新开龙津门,城门面对姑溪河,北面正对县学宫。建国初期,先后有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迁于此。1953年,拆大成殿建县人民电影院,今电影院已拆除。因此,县学宫位于原当涂县人民电影院址。

清代安徽太平府城的文教机构,形成的是两个文化区,一个是等级更高的行政文化区,太平府学位于府署附近,与行政中心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加强文化统治;一个是单一文化功能集聚的东南文教区,当涂县学与书院分布在一起,位于城东南隅。宗教信仰建筑则更加分散式的融入城市街区,一般多置于学宫、书院等文教机构附近或是城内正街、十字路口等交通便利的地方,从而形成了制度化较强与略带模式化的空间布局。

4. 结语

姑孰城自三国时期建城,东晋桓温重修并建子城于城内,隋时移当涂县治所于此,历经宋元明清几代的不断完善,其间虽因战争等原因使得城区面积有所变化,但总体城市形态未有较大改动。至清乾隆时期,太平府城已形成由子城与罗城组成的矩形城池形态,城四周皆有护城河环绕,城内外水系通过闸关构成了整体的城池供水系统,使之成为“碧水环绕,内城外郭”的典型江南水乡城池风格。城内街巷布局以四条大街为核心,构成当涂城“两横两纵”“路网阡陌”的主体街巷系统。城内各功能区分布清晰,由横贯东西的十字街分割,北侧多为行政机关如太平府治、当涂县治、建阳卫等,南侧多为民居,街巷密度较大。城东南为文化教育中心,县学宫、文昌宫等多集中于此。城东和城北多为驻军及军政衙门地点,如马军寨、芜采营公署、军器局等。经济空间多集中于城南南寺巷一带及上下浮桥的两岸码头。

本文针对太平府城城市形态做了初步复原以及相关资料的整理,所触及的主要是城市物理结构的表层研究,由于主题与篇幅所限,对于整个太平府由城市体系发展而引发的文化辐射或是政治生态等深层次的问题未能完全展示。在随后的研究中,应更加关注城市发展的沿革及其变化原因,以点带面,进而从深层次探讨中国古代地方城市的形态变迁及发展规律。

文章引用

魏荧昊. 清代安徽太平府城城池形态复原研究
Study on the Restoration of the City Wall and Moat of Taiping Prefecture, Anhui Province in the Qing Dynasty[J]. 国学, 2024, 12(02): 232-238.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4.122038

参考文献

  1. 1. 黄桂修, 宋骧, 葛天骅, 等. (康熙)太平府志[Z].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十一年刻本.

  2. 2. 朱肇基修, 陆纶. (乾隆)太平府志[Z].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二年刻本.

  3. 3. 魏征, 等. 隋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1340.

  4. 4.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1321-1322.

  5. 5. 鲁式谷, 奚侗, 等. (民国)当涂县志[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60, 417.

  6. 6. 张海等修, 万橚, 等. (乾隆)当涂县志[Z]. 浙江图书馆藏乾隆十五年刻本.

  7. 7. 陈饶, 董卫. 基于历史地图的城市历史环境保护研究——以当涂老城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4(2): 64-71.

  8. 8. 当涂县志编纂委员会. 当涂县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537-539.

  9. 9. 当涂县政协文史委员会. 当涂文史资料(第1辑) [M]. 马鞍山: 当涂县政协文史委员会, 1985: 13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