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Management
Vol. 11  No. 06 ( 2021 ), Article ID: 43402 , 9 pages
10.12677/MM.2021.116083

我国高校新文科建设路径探索

——基于学习型组织视角

马勇,刘荣增,张道庆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收稿日期:2021年5月18日;录用日期:2021年6月16日;发布日期:2021年6月24日

摘要

2019~2021年,教育部将分3年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该计划要求高校紧扣时代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新实践和科技革命新进展,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鉴于新文科建设的动态复杂性,该文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即系统思考新文科建设、生成新文科共同愿景、开展新文科团队学习、改善新文科建设者心智、实现新文科建设者自我超越等系列修炼着手,探索我国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学习型组织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New Liberal A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Yong Ma, Rongzeng Liu, Daoqing Zhang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Henan

Received: May 18th, 2021; accepted: Jun. 16th, 2021; published: Jun. 24th, 2021

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will fully implement the “six excellence, one topnotch” plan 2.0 among 2020~2021 years, which requires universities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in keeping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new practice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ew progres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Given the new dynamic complex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namely, system thinking of new liberal arts building, generation of new liberal art shared vision, team learning of new liberal arts, improving mind of new liberal arts builders, beyond the self of new liberal arts builders pushing yourself etc.,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of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Learning Organization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17年,美国西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他们所阐释的新文科主要是指学校如何通过专业重组与学科交叉,采取体验式教学、短期实习、海外游学、引导性研究项目等进行个性化教育,从而达到培养技术精湛的职业导向型学生。2018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我国新文科建设开始浮出水面。相比国外新文科,我国新文科建设内涵更为丰富,它是基于新时代、新经济、新技术构建产学深度合作,学科有机融合,学研创有效衔接,课堂内外相互补充,古今中外兼容并合的教育理念 [1]。鉴于新文科建设的动态复杂性,本文从学习型组织视角,探索我国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有效路径。

2. 系统思考新文科建设

系统思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组织管理模式。它要求组织在决策和行动时,要兼顾全局和局部、整体和个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2]。就新文科建设而言,它是指高校在动态复杂的新文科建设组织系统运行中,充分考虑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关联企业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从新文科共同愿景的生成、团队学习的开展、心智模式的改善和自我超越的实现等系列修炼着手;实现个体和群体行为在时间与空间上相互耦合,以便达到新文科建设如下系列活动成果(见图1)。

Figure 1. Systematic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图1. 新文科学习型组织建设系统思考

1)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在新文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各教学环节的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每一门课程中。这种融入不是牵强附会,要依据课程特点、课程内容,科学合理而又恰如其分地将其嵌入教学过程中。通过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其主要目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利用专业领域发展成就,增强学生“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做到“两个维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平。

2) 产、学、研之间的有效衔接

高校新文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实践,培养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常言道“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结合具体的产业和社会环境,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劳动实践中,把学术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采取“干中学”和“事中研”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知识生成机制,才能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和社会新实践。同时,高校在新文科建设中,还可采取政法实务、新闻实务、经管实务和文史哲实务等系列大讲堂,有效实现产、学、研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

3) 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

近年来,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推广,社会对既具有人文素养又具有技术专长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这对高校文科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当前对人才培养的管理主要采取的是院系行政管理、这种方式形成了管理上的“谷仓效应(Silo effect)”,学科间缺乏交流,各自为政,不利于通过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因此,它需要学校通过建立跨学科教研室(或虚拟教研室)来打破以往学科之间存在的壁垒,实现跨学科育人的新格局、新气象。

4) 语言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

新文科建设力求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一方面要求立足中国、挖掘历史,在哲学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另一方面还要配合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在新文科建设中,高校不仅要提升学生辨认繁体字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以便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学科和专业素材,而且还要强化国际小语种的教学能力,培养和“一带一路”国家相匹配的涉外法律人才、涉外经济人才、涉外管理人才等。

5) 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相互促进

新文科建设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培养学生“敢闯”的素质和“会创”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以“敢闯会创”为核心要素,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方面和专业教育实现有效衔接。由于专业教育是由学校教务处协调各院系教学单位具体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则是由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处协调各院系团学口来具体落实,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课–研–赛–创”一体化方式把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成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6) 线上线下教育教学相结合

新文科建设是一场学习革命,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建立“互联网 + 教学”“智能 + 教学”的新形态,推进教育观念革命、课堂革命、技术革命、方法革命,提高教学效率,激发教与学的活力。它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课制宜选择课程教学方式,积极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新形态。

3. 生成新文科共同愿景

系统思考付诸实施的前提是新文科建设组织系统中各成员(节点)要对新文科建设这种构想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换话句话说,就是要达成新文科建设的共同愿景。这个共同愿景就是组织中所有成员对新文科未来的憧憬,即未来投射到成员内心世界的生动图景与画面。这种图景和画面会让整个组织成员产生一种关切、一种共鸣、一种承诺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它是贯穿整个组织的共同性,从而使新文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保持一致性和连惯性。就新文科建设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生成共同愿景。

1) 形成新文科建设共同关切

一种事业能否成为一个组织的共同愿景,让该项事业成为组织成员的共同关切是最基本的前提。新文科建设能够成为共同关切的主要原因是: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而言,新文科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对各个高校而言,新文科建设是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通过“双一流”建设,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际需要;对教师而言,新文科建设是积极应对教育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化,获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机会的客观需要;对学生而言,新文科建设是为主动迎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人才的新要求,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迫切愿望;对关联企业而言,新文科建设是企业获取新时代人力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浮现新文科未来图景

上述形成新文科建设共同关切是要向组织中每一个成员说明为什么要建设新文科(why),那么,浮现新文科未来图景就是生动形象地说明新文科建成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what)。新文科未来图景可用以下两个特征描述:①网络一体化管理。和高校当前采取的职能管理和院系管理相结合的条块式管理不同,它更强调的是组织系统中各节点(职能部门、教学院系、相关企业等)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协作;②专业化能力中心。每个节点都是一个特殊的能力中心,并用自己的能力为其它节点提供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源或资产的独占,这种能力只有和其它节点能力相融合,才能通过共创产生新知识。上述两个特征就像人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能力各不相同,但它们会通过神经网络协调一致来解决某个问题。

3) 提炼新文科建设价值观

新文科建设未来图景为组织中成员提供了一种经过长期努力后未来可能实现的一种景象,但共同愿景更需要一种“导航之星”即共同价值观来为新文科建设的日常决策提供指引,这种价值观主要包括开放、信任、共创和共享。开放是指打破组织之间的界限,实现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以及学校和外部关联企业之间的联动;信任是指各组织成员相信其它成员有意愿、有能力完成新文科建设的一种信心;共创是指新文科建设是一种全新的战略,它需要组织各成员贡献自己的资源、知识和能力,协同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共享是指新文科建设的成果要惠及各个利益相关者,实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和共同发展。

4) 关联新文科建设各方利益

新闻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中包括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比如,政府、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关联企业等等。新文科建设共同愿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各方参入者的利益期待,各个成员(节点)之间的链接是基于对自身利益的一种追求。在新文科建设中,要把共同愿景转化为一种利益共同体,教育主管部门把资金拨付与高校新文科建设成果相关联;学校要把教师职称评审与课时工作量与新文科建设投入度相结合;要把学生奖学金评审与“课–赛–创”成绩相关联;政府把企业配合高校开展新文科建设与给企业减税降费以及社会荣誉相关联。

5) 根植新文科共同愿景

新文科建设能否成为组织的共同愿景,关键是看这种愿景是否是各利益相关者发自内心的愿望。它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宣传和灌输,它需要组织各方在此问题上产生共识和共鸣,换句话说,它需要各方把新文科建设的愿景根植于心。只有当这种真心的愿景建立起来的时候(这不同于大家熟悉的“愿景宣布”),组织成员才会专心致志、积极进取、力求卓越。只有当这种真心的愿景内化于心、内化于情、内化于行的时候,组织成员才会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产生一致性,即知行合一。

4. 开展新文科建设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是新文科建设组织成员(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教育行政管理者、相关企业等)实现整体搭配和提升愿景实现能力的过程。团队学习需要一个萌发、阐释、组合和运用成员知识的互动场所,这个场所就是“巴”(Ba)。这里的“巴”我们可以把其理解成类似教研室、会议室、学术报告厅这种有形场地,还可以理解为类似微信朋友圈、社交平台这种虚拟空间。无论是有形空间还是虚拟的空间,由共同愿景所营造的空间氛围(气场)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决定着组织成员进行知识分享和情感交流的意愿与方式 [3]。就新文科而言,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巴”开展团队学习。

1) 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教学与科研最基层的团队,它是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与科研交流活动最重要的平台。它的活力直接决定新文科建设的成败,新文科建设众多的措施需要该团队具体落实。如何提升团队学习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 把党支部建在基层教学组织上,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② 建立基层教学组织联系人制度,让学院院长(包括教学副院长、科研副院长)和知名教授直接策划和指导日常教研活动;③ 充分发挥那些思想活跃、知识丰富、技能娴熟的中青年教师的作用,让他们在团队中引发“鲶鱼效应”。

2) 构建跨学科交流平台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技术、5G等新技术飞速发展以及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它催生了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的诞生。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培养出知识面更广、能力更综合的新兴复合型人才。构建跨学科交流平台,实现不同学科的贯通已刻不容缓。这种平台的建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 设立跨学科教研室,以关联的理科、工科为基础,嫁接相关的人文社科,比如,统计学 +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 + 金融学或营销学;② 组建跨学科虚拟教研室,教研室的本质是教学与研究的交流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虚拟教研室在沟通成本、沟通效率和沟通速度并不差;③ 召开学期或年度跨学科交流会,通过这种定期的会议也可解决跨学科交叉融合问题。

3) 组建跨职能团队

高校的行政是采用职能管理的方式,教务处负责教学管理、科研处负责科研管理、就业创业指导处负责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等等,然而,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需要保持产学研之间有效链接、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要相互促进,这就需要组建跨职能团队来实现部门间的有效协作。一般来说,这种跨职能团队建立的形式有:① 基于工作内容要求与能力互补原则,抽调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建固定性跨职能团队,以便更好地完成该项工作;② 基于某项具体的工作任务,组建临时性跨职能任务团队,一旦该项任务完成,该团队就可以解散了。比如,代表学校参加各种不同层面的竞赛;③ 采取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交叉兼职办法,实现“双岗双责”,共同负责,让部门之间实现有效链接和深度融合。

4) 建立学术交流机制

新文科建设是在新时代、新经济、新技术背景下,对社会人才新需求所做出的一种创新性响应,这种响应没有古法可循,它需要新文科建设利益相关方进行知识的共创。知识共创的核心是对话(Dialog),通过对话把默会知识明晰化;明晰化的知识经过组合后,内化于组织成员行为中,进而形成解决某个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 [4]。学校可建立有效的学术交流机制,促进以下多种形式的学术对话:① 派出“种子员工”通过访学、进修、参会等方式获取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然后让其在组织内部进行感染和传播;② 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入校通过演讲、讲座、工作坊等方式向学校师生介绍学术前沿;③ 围绕新文科建设组建高校联盟,相互交流办学经验,特别是通过联盟中的“双一流”高校带动地方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建设。

5) 建立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

新文科建设不仅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且要面向社会,即面向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了更好的实现面向社会,建立与社会用人单位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便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高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的建立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① 政府通过制度明确规定国有企事业部门需要无条件接受和配合高校建立实习基地,承担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义务,并且对配合的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国家应给予税收和其他政策优惠;② 高校要联合相关部门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达成度;③ 统筹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实务部门合作,办好政法实务、新闻实务、经管实务、文史哲实务大讲堂,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5. 改善新文科建设者心智

新文科建设系统思考、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需要组织中每个成员清除存在于心目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成见、逻辑、规则等,用一种全新的理念、方式、方法来理解周围的人和事(包括自己、他人、组织和整个世界)。新文科建设中改善心智模式的过程,就是组织成员尝试以新眼光获得新信息、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心理调适过程,它是关于新文科建设的一套全新认知方式、情感反应和行为模式。从新文科建设关联者角度看,改善心智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者心智改善

高校管理者在新文科建设中扮演设计者、协调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他们的心智模式直接决定着新文科建设组织系统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而决定组织系统运转效率和效果。结合新文科建设要求,高校管理者心智改善包括;① 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管理者制定的所有政策和标准都要服务于这个根本,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人、培养成才;② 要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当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管理者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以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③ 要有全局性思维。通过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 要有开放意识。通过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选拔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人才;⑤ 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观念。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创建中国理念、中国标准、中国方法和中国模式。

2) 教师心智改善

教师在新文科建设中扮演着传播者和工程师的角色。他们承载着传播思想、传播真理、传播知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结合新文科建设要求,高校教师心智改善包括:① 坚守道德情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② 坚持共创理念。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创过程。共创的核心是互动,老师要广泛开展探究式、参与式、个性化教学,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③ 坚持终身学习。抱着“生有涯、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心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一直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不仅做到学高,而且做到艺高;④ 秉承仁义之心。仁者爱人,对学生利益不能漠不关心,要像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君子喻于义,不能有利就上,无利就避。教书育人是个良心活,需要奉献精神。

3) 学生心智改善

学生在新文科建设中扮演着承载者和共创者角色。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他们的承载力大小和涉入程度高低直接决定新文科建设效果好坏。结合新文科建设要求,学生心智改善主要包括:① 要有健全的人格。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正确的人生态度,客观的自我认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公德意识,强烈的求知欲望;② 要有积极主动性。要根据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兴趣主动谋划自己的职业道路。依据自己职业规划主动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依据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计划好自己要学的课程体系,力争做到有的放矢;③ 要有刻苦勤奋的精神。成绩是奋斗出来的,不是轻轻松松、玩玩游戏就能实现,“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心理必须扭转;④ 抛除急功近利思想。知书的目的是达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而不仅仅是狭隘的求功名、谋利益;⑤ 要有全面发展思想。要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上下功夫,在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上下功夫,在提升自己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上下功夫,力争做到一精多会、一专多能。

4) 关联企业心智改善

关联企业在新文科建设中扮演着合作者和贡献者角色。新文科建设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同时还要面向社会。关联企业通过产学深度合作参入到新文科建设中来,贡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合新文科建设要求,关联企业心智改善主要包括:① 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类似德鲁克所说的“围墙之外”的社会责任 [5]。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看,企业参入新文科建设也是为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进行投入;② 具有合作协同意识。企业要同高校一起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切实加强实习过程管理,促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达到产学协同育人的目的;③ 具有持续学习意识。高校是一个传承和创造知识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组织本身也是一个知识体,它需要不断地吸收知识、消化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通过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可以大大促进企业学习进程,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6. 实现新文科建设者自我超越

通过改善心智模式,清除了实现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的心智障碍后,新文科建设最终要落脚到组织个体成员的自我超越上。自我超越就是组织成员在内嵌于共同愿景中的自我愿景激励下,基于现实基础而进行的持续不断的素养培育和能力拓展过程。现实基础和自我愿景之间差距就是所谓的“创造性张力”,即把当前现实拉到和自我愿景一致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激发组织成员释放自己的潜能。自我超越的过程不是组织成员被迫反应式的而是主动创造式的能力提升。在新文科建设中,主要是提高以下素养与精通以下技术。

1) 掌握数据挖掘技术

人类社会已经由IT时代进入DT时代,万物互联化、万物数据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新文科建设的一个主要背景就是这种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在新文科建设组织系统中,无论是教师、管理者、学生,还是关联的企业,数据素养和数据挖掘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数据素养(data literacy)就是对数据的敏感性、数据的收集能力、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对数据的审判性思维等。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信息的非平凡过程。数据挖掘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它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技术等。

2) 熟练运用相关语言

语言是信息、知识、文化的载体,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借助语言实现人际间的交流和沟通。新文科建设一方面要立足中国、挖掘历史,在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需要学生在辨认繁体字和读懂文言文的能力上要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新文科建设要面向世界,配合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这需要提升小语种语言交流能力。尽管人们可借助一些通用的翻译软件,减轻对这种能力的依赖,但是,翻译软件带来的信息丢失和信息扭曲不可避免,语言能力的培养仍不可或缺。

3) 精通学科发展历史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很大的区别,在自然科学中,即使你不了解这个原理和发明产生的历史背景,它也不影响你理解和运用这个原理和发明。人文社会科学则不然,“人”和“社会”是它研究的两个核心要素,人以及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交往都是在某个历史阶段,某个历史背景下发生的。脱离了人和社会的历史背景,人的个体行为以及社会群体行为就无法理解和借鉴。换句话说,文科必须要从历史的视角来探讨即具有历史观。由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人类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需要在新文科建设中,每一个学科从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去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探寻。

4) 捕捉学科与产业前沿

由于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日趋发展,人类社会不断地被虚拟化、智能化、一体化。每个个体以及每个群体几乎全都拉入到一个庞大的系统中。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成员数量以及成员之间的互动频率都呈指数化的增长。在这个动态复杂的系统中,个体认知、情感和行为以及群体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和过去大不相同。面对这种巨变,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实践者必须创新理论和实践,给出针对性的科学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新文科建设中,无论是教师、管理者、学生还是相关企业都要了解、掌握并积极参入到这一全所未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去。

5) 创新意识与能力

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是服务,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某个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己需要的利益。通俗点说,人类活动就是自服务、个体服务、企业服务、系统服务构成的一个大体系 [6]。作为接受服务的个体和群体都是在特定情境(政治环境、经济、文化、自然、技术)下的存在,每个个体和群体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相应的为他们提供的每一个解决方案都应是不同的,解决方案相同只是偶然性。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情境依赖性,针对性地定制解决方案才是真正实现了人类的解放。在新文科建设中,每一成员不是简单的运用现成知识和技术,而要针对具体情境生成新知识和新技术,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因此,创新是每个成员、在每个岗位、每时每刻都应具有的意识和能力。

上面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分别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新文科建设的路径,但需要明确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相互独立的。新文科建设的系统思考至关重要,它需要共同愿景、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和自我超越的支持才能发挥其潜力。同时,整合这五个方面并不意味着新文科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完成。新文科建设的本质不仅在于知,实际上更在于行,它主要是一种组织管理的实践。正如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所说:“行之明觉精察处即为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为行”,新文科建设需要在启动新文科建设这件事上去练,“干中学”才是它应有方法。另外,要把新文科建设落实在执行和行动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建立新文科建设的平衡积分卡,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把新文科建设战略目标转化为组织员工的日常行为 [7]。

基金项目

本论文来源于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109SJGLX013,2019SJGLX102,2019SJGLX098。

文章引用

马 勇,刘荣增,张道庆. 我国高校新文科建设路径探索——基于学习型组织视角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New Liberal A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J]. 现代管理, 2021, 11(06): 656-664. https://doi.org/10.12677/MM.2021.116083

参考文献

  1. 1. 樊丽明, 等.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10): 10-13.

  2. 2. 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9.

  3. 3. 竹内弘高, 等. 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4. 4. Prahalad, C.K. and Ramaswamy, V. (2004) Co-Creation Experiences: The Next Practice in Value Creation.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18, 5-14. https://doi.org/10.1002/dir.20015

  5. 5. 彼得•德鲁克. 管理的实践[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6. 6. Lusch, R. and Vargo, S. (2006) Service Dominant Logic: Reactions, Reflections, and Refinements. Mar-keting Theory, 6, 281-288. https://doi.org/10.1177/1470593106066781

  7. 7. 罗伯特•卡普兰, 等. 平衡记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