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0  No. 02 ( 2020 ), Article ID: 34496 , 4 pages
10.12677/AE.2020.102031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Local Culture of Young Farm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Yaozong Hou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School of Marxism, Guilin Guangxi

Received: Feb. 21st, 2020; accepted: Mar. 5th, 2020; published: Mar. 12th, 2020

ABSTRACT

Talent is the key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main for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majority of farmers; especially the young farmers who have culture, know technology and can manage are the mainstay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hinese society is a local society, an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is local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young farmers and local culture, and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 way familiar to young farmers an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hometown, so as to mobilize young farmers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ocal Culture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乡土文化融合研究

侯耀宗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收稿日期:2020年2月21日;录用日期:2020年3月5日;发布日期:2020年3月12日

摘 要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主力军是广大农民,尤其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青年农民是振兴乡村的中流砥柱。而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本文分析青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乡土文化融合可行性,探讨如何用青年农民熟悉的、具有家乡特色的方式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调动青年农民心甘情愿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中。

关键词 :乡村振兴,思想政治教育,乡土文化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部署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一方面我们需要从经济建设、物质文明角度提升乡村建设发展潜能 [1]。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离开了文化,乡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实现永续发展。通过乡土文化激发青年农民的思乡、爱乡的情怀,从而调动青年农民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中,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之水。

2. 思想政治教育与乡土文化融合的优势

乡村振兴战略是让广大乡村农民获得更强的幸福感,同时促进乡村现代化建设,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人才是关键。用青年农民熟悉的、具有家乡特色的方式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调动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青年农民心甘情愿回到乡村建设美好家园的关键。

1) “融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传统的乡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倾向于开大会、念报告、背条文的单向式灌输,存在“宣传阐释不到位”的问题。但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立足现实、着眼创新,结合乡土文化向农民正确传达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2] 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这是国情,也是我们的文化特色。因此,这样“融合”就是摒弃以往照本宣科、大而化之,用口号、文件去解读文件,而是吸收乡土文化中的养料,结合传统艺术、传统节日、家乡习俗中所蕴含的丰富乡土文化,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得到乡土事实的应证。唯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农民。

2) “融合”有利于培养传承的人才

习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这种“融合”就是运用鲜活的乡土生活、独特的地域特色、静谧的乡村美景,独具魅力的民风民俗,以及古建遗筑、雕塑、民间艺术,培养青年农民的乡土情怀;这种“融合”就是要利用好这些气息浓郁、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人文性的本土资源,让青年农民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这种“融合”就是用青年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得到“真”的享受、“善”的启迪、“美”的震撼 [3]。当他们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时,他们就会渴望带着乡愁还乡,在深爱的土地上耕耘,走在熟悉的街道、院落和小河边,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家乡才是自己的根。青年农民就会心甘情愿回到自己熟悉的土地,自觉担当起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重任,这才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

3. 青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乡土文化融合的困境

乡村振兴的实现要紧紧依靠人才队伍的力量,但当前我国部分乡村地区的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难以留住综合素质高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及青年农民的缺乏对乡土文化的传承意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乡土文化融合不理想,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质量与效率。

1)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者综合素质不高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者综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当前农村缺少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部分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青年农民不愿意选择乡村作为工作地点,而愿意留在乡村工作的人群,大多年龄较大。但他们无论是在知识更新速度、接受新事物能力还是发展视野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而“融合”又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熟知当地的乡土文化,并且能运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因此,要鼓励更多人才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去 [4]。比如,为鼓励大学生文化支农,增设青年大学生文化村官岗位,以便青年大学生村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乡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各项政策。

2) 青年农民的缺乏对乡土文化的传承意识

由于部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以及就业环境等较差,长期在外的青年农民认为城市的高楼大厦远比农村的春暖花开要好,而乡土文化更是被他们打上“土”的烙印,它的传承实践被认为是乡村老年人应该做的事情,对之不屑一顾。而对于留在乡村的青年农民来说,电视、手机、电脑已成为他们娱乐消遣最直接的方式,逐渐遗忘和忽视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和对优秀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乡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育不但需要优秀的文化传承人才,还需要传承的平台和载体。但当前缺乏对乡土文化的宣传力度,使乡土文化传承客体逐渐减少,“融合”缺少土壤,这是当前青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乡土文化融合面临的一大困境。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乡土文化融合对策

基于以上青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及乡土文化认识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行青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乡土文化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明确以青年农民为主体的乡土文化融合思想政治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振兴和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正向能量传播的主力仍然在青年农民,想真正实现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理解和支持,创造和谐乡村精神文明环境,将乡土文化发扬下去,就需要乡村文化的实施者和践行者具有自觉性 [5]。所以,应该乡村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自治制度落实中确定青年农民的主体地位,将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农民的人生发展和权利与利益结合起来,将乡土文化与青年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机制和乡村文化建设积极心态结合起来,构建青年农民端正思想政治意识的积极性,从乡村公共服务和公共文化传播上渗透和重拾乡土文化。

2) 塑造青年农民的乡土文化认同感与保护意识

乡土文化带给乡村青年农民的是一种故乡文化的认同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民族文化的来源。乡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和融合,需要将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建设目标与本土化、自然化、生活化的文化结合,需要多种多样乡土文化的渗透培养青年农民的地域认同感、文化认同感,进而让青年农民在思想政治认识上得到升华,能够上升为民族和国家认同感。在青年农民对乡土文化具有情感意识、保护意识和认同意识后,能够激发青年农民的乡土情怀,更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3) 积极培养具有积极思想的乡土文化传承人才

在乡土文化不断消失的今天,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需要更多具有乡土文化传承能力的精英。乡村振兴一方面需要培养青年农民故乡创业的热情,另外也需要通过乡土文化发展传播平台的建立,逐步形成以“文化农民”、乡土教育、乡土文化资源整合为基础的乡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对乡土文化传承精英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目标、乡土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和乡土文化中诚信、勤劳、淳朴、勇敢的精神与乡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这样能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传承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更高效的促进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 [6]。

4) 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为平台,向青年农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①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

讲习所“谁来讲”往往直接决定讲习的效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乡村基层干部,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乡村农民对讲习所的理解和学习。部分乡村领导干部教育层次比较低,理论水平有限,加之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训,难以回答农民提出的各种思想问题,满足不了农民群众对经济、文化、法律知识的需求。所以乡村的领导干部、教师、乡村党员、青年农民要自己担负起身上的责任,及时的了解党最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相关政策学透后,才能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相路线方针政策。通过青年农民熟悉的人群来讲习,既增加了亲切感,又提高了讲习所内容的可信度,利于乡村振兴战略建设。

② 用有说服力和感召力乡土文化向青年农民宣讲党的路线方针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是培育青年农民的重要平台。乡村领导干部要将党的声音正确传递到广大青年农民中去,搭建起干部与农民的连心桥,成为乡土文化的助推器,决胜全面小康的动力引擎。宣讲内容要让青年农民听得懂、能理解、会运用,提高青年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知,进而调动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青年农民积极回到乡村就业创业,带动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流向乡村,全身心投身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通过领导干部的“讲”,带动青年农民的“习”,找出不足、扬长避短,闯出一条“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带富农民”的发展新路,调动乡村青年农民脱贫致富、改造乡村的内生动力,有效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基金项目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19YCXS125;“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助”。

文章引用

侯耀宗.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乡土文化融合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Local Culture of Young Farm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J]. 教育进展, 2020, 10(02): 186-18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0.102031

参考文献

  1. 1. 王亦晴. 我国“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农旅结合加快海南乡村振兴[J]. 今日海南, 2018(3): 59-60.

  2. 2. 费孝通, 胜寒. 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费孝通对现时代的思考[J]. 审计月刊, 2019(3): 53.

  3. 3. 张月, 陈江波.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14): 33-35.

  4. 4. 郝振荣.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力量研究[J]. 现代交际, 2019(10): 230-232.

  5. 5. 赵菊连. 历史使命感: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自觉[J]. 乡村经济与科技, 2018, 29(22): 241-242.

  6. 6. 艾莲. 乡土文化: 内涵与价值——传统文化在乡村论略[J]. 理论参考, 2010(10): 44-4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