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63751 , 7 pages
10.12677/AE.2023.134258

日本培养“内向型”国际化人才战略

——以“国际联合课程”制度为例

范文清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收稿日期:2023年3月7日;录用日期:2023年4月4日;发布日期:2023年4月11日

摘要

在国际市场中,各国培养的国际人才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其中“内向型”国际化培养人才的方式正在兴起。内向型国际化是指在大学内利用国内的各类国际资源,对不能出国的学生们进行相关国际化人才所需的能力和技能的培训,以取代出国留学的重要培养方式。本文针对日本培养“内向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国际联合课程制度,讨论了这一制度的创新之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双一流”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启示。

关键词

日本,内向型国际化,国际联合课程

Japan’s Strategy for Fostering “Inward-Looking”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s

—The “International Joint Course” System as an Example

Wenqing Fa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Received: Mar. 7th, 2023; accepted: Apr. 4th, 2023; published: Apr. 11th, 2023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talent that countries produce is making a big difference, with an “inward-looking”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training on the rise. Inward internationalisation is an important alternative to studying abroad by using the various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available within the university to train students who cannot go abroad in the relevant competencies and skills required for internationalis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international joint course, which is a strategy for cultivating “inward-looking”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s in Japa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in China's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Keywords:Japan, Inward-Look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 Joint Cours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日本“国际联合课程”制度发展背景

日本文部科学省为培养能应对国际社会挑战的国际型人才,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中国家文教政策以及90年代的知识分子国际贡献政策推进留学事业,实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性发展。201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在《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会议中期总结》 [1] 中,对“国际化人才”必备的要素进行了定义(见图1)。

Figure 1. Definition of the necessary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图1. “国际化人才”必备要素的定义

1.1. 前期政策铺垫

20世纪80年代,“国际化”成为各个领域的关键词。这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因石油冲击而停滞不前,而日本已经上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83年8月,日本政府发布了《关于21世纪留学生政策的提案》,该提案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国际合作研究以及培养发展中国家人才的角度出发,制定了“留学生10万人计划” [2] 。该计划旨在21世纪初将日本的外国留学生的数量从8116人增加到10万人。自2002年以来,日本文部科学省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及培养国际化人才作为国际政策的一部分,不断推动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在完成“留学生10万人计划”后,日本文部科学省与经济产业省等六省于2008年联合发布“留学生30万人计划”,为配合该计划完成文部科学省在2009年出台了“大学国际化据点项目(G30)” [3] 。以G30项目为起点,日本开始推动教育界改革,建立起了一个只需用英语就能获得学位的海外留学生教育系统。

201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开始侧重对日本国内学生进行人才培养,推出以提高出国留学率为重点的教育改革“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人才育成支援项目(GGJ)” [4] 。在GGJ包含的各项项目中,重点强调出国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与此同时,文部科学省也为此不断加大对“全球展开力强化项目”以及“公私合作支持留学计划——飞吧!日本代表留学计划”的资助力度。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推出了第一个十年计划——国际顶尖大学计划(SGU) [5] ,这项计划是以37所优质大学(包括13所A类顶尖型大学和24所B类引领型大学)为对象,试图在日本优质大学与世界其他顶尖大学之间建立国际合作网络,推动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各大学一直在SGU的框架内开展了诸多如“亚洲人才基金倡议”、“全球展开力强化项目”以及“留学协调员分配项目”等支持国际化教育的项目计划。

1.2. 海外留学的限制

出国留学人员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接触到新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同时也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在国际社会中的生存能力。近期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海外留学的优势。例如,Williams等人 [6] 认为海外留学经历对跨文化交流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在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考虑不同价值观方面;Lee等人 [7] 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留学所带来;而Stebbleton等人 [8] 认为留学的最重要成果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在日本一项针对留学人员的问卷调查中 [9] ,91.7%的受访者将“外语能力”列为通过留学提高的能力,其次是沟通能力(89.8%)、应对异文化的能力(89.8%)、积极态度和行动力(81.2%)、实现目标的能力(80.5%)、解决问题的能力(78.5%)。调查结果还显示国际化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与留学之间有很大关联。在以获得JASSO奖学金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的调查中也证实了较长时间的海外留学能够带来更多的收获 [10] 。海外留学能使学生在不同语言、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观点的地方学习生活,也能让学生获得在国际社会中必要知识和能力。然而,因经济困难、语言能力不足、日本国内求职期与留学毕业时间重叠、焦虑与外国人打交道 [11] 等原因,仍有许多学生无法迈出留学的第一步。因此,即使海外留学对其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中获利的人仍是少数。

近年来,除了政府主导的奖学金资助计划外,私营公司和基金会组织也在积极制定留学资助奖学金项目,各大学也开设了自己的奖学金项目,鼓励学生出国留学。此外,以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为中心的产业界正在不断探索促进留学的新方式。产业界也重新规划了应届留学毕业生的求职期,为留学生举办与他们归国日期相匹配的就业说明会 [12] 。然而,由于经济长期不景气,仍会出现学生没有奖学金就无法出国留学的情况,而且当他们考虑到出国留学的费用、出国后的住宿费以及回国的各项费用时,他们对留学只能望而却步。这些经济上和制度上的困扰,促使他们选择短期留学或“内向型”发展。

通过将可替代性的留学经历、留学意识和预备教育纳入大学课程,鼓励那些没有意愿出国留学的学生获得国际经验,从而推动大学教育的国际化。Wachter等人 [13] 提出了“内向型国际化”的概念,以Knight为首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人员 [14] 提出应将“内部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政策与海外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与欧洲国际教育协会也开始大力呼吁“内向型国际化”的发展,预计未来会推广到更多地区。

2. 国际联合课程的实际概况

本文中的国际联合课程是指不同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通过有意义的交流(Meaningful Interaction),共享、理解、互通思维方式,并在重新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新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学习体验课程。该项课程并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在同一个教室或活动区域共度时光,而是通过交流思想、小组合作、项目协作等协调性作业,相互学习对方的沟通方式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反思知识交流的意义,从而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

2.1. 具体内容

大学校园内国际留学生和日本国内学生之间的国际联合课程正在作为“内向型国际化”的一部分引起人们的关注。国际联合课程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编排、刻意的多语言教育干预,让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学生通过“有意义的互动”(Meaningful Interaction)共同学习,有时也被称为跨文化课程或多元文化课程。

日本东北大学以多方位、多领域的方式参与国际联合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成为日本国内大学提供国际联合课程最多的大学。该大学大多数国际联合课程用英语授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文以日本东北大学的国际联合课程为实例,对日本国际联合课程加以介绍(表1)。

Table 1. International Joint Course at Tohoku University, Japan [15]

表1. 日本东北大学国际联合课程设置 [15]

2.2. 课程创新

1) 在课程开始和结束时,教师会通过发放与语言障碍相关的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情况,并通过问卷检查他们学习态度的变化。当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上课时,学生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因此,在第一堂课上,教师会询问学生们的语言障碍以及克服方式;第二堂课则会说明问卷调查的结果并让同学之间相互勉励;在最后一堂课上,学生们会被要求讲述他们的克服语言障碍的经历,并通过他们的经历了解学生们在语言方面是否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

2) 在授课开始前,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思考并制定课堂规则。在授课前,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课堂上的相关规则是否合适,让学生们讲出各自的顾虑并制定针对国际联合课程的课堂规则,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按照学生们自己想好的规则进行授课,能让他们感受到在班级管理方式上的民主。

3) 每次上完课后,作为教学实验者的教师会与教学助理一起进行课堂效果的探讨与反思。教学助理协助教师备课及课堂上的管理工作,并对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态度密切关注。在课堂上,教学助理会仔细记录对每个学生的观察结果;课后针对这些观察结果,与教师讨论课堂上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4) 教师会经常与学生对话,并在课后发放改进调查表。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谈,了解学生的意见并积极对授课方式进行改进。除此之外,在课后发放改进调查表,认真考虑学生的意见,民主地改进授课方式。

5) 采取讨论、辩论和演讲等多样的教学形式。让每节课从形式上变得多样,克服传统课堂的模式化,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并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以此掌握更多课堂内容。

6) 为了促进国际留学生和国内学生之间的交流,推出了要定期变更小组成员的小组活动。为了避免频繁更换小组成员所造成的成员之间的距离感,教师和教学助理会在每次小组发表之前,讨论并决定小组的最佳人员构成,并指定特定的小组成员准备最后的发表演讲。

2.3. 存在的问题

1) 旷课现象频发。日本国内学生参加国际联合课程的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例如,有些学生选课是为了准备出国留学,当即将出国留学时,他们就会退出课程,还有学生因为国际联合课程不是必修课、不计入毕业学分而随时退出课程。虽然学生不继续参与课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保持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仍是重大挑战。

2) 日本国内学生的英语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日本国内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只有拥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学生,才能完全听懂上课内容。有的学生会出于这方面的原因放弃参与课程,有的学生即使他们真的参与了课程,他们也不能完全用英语进行讨论、演讲和项目设计。

3) 学生之间对项目的贡献水平不一致。不仅是日本国内学生,其他国际留学生的上课动机也不同,每个人对课堂的投入程度与对课程主题的感兴趣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参与者的积极性会导致小组内贡献水平的差异。

3. 评价与启示

在国际联合课程中,不同的价值观会相互碰撞。在两种以上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会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当接触到他们从未想象过的思想和价值观时,他们会去努力理解和接受不同的观点,从崭新的角度看待问题,这虽然会导致他们对自己所相信的社会文化的批判与否定,但同时也可以扩大自身的认知视野,推动他们去反思、融合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实现个人成长。这种批判式反思课堂与单方面传授知识的传统讲座式课堂相比更能加深他们对跨文化的理解、扩大国际视野、提高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16] ,为其成为“国际化人才”奠定基础。虽然在国际联合课程制度的实施和运作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但将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学习,实现不同的民族、宗教以及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碰撞,这使得国际联合课程的开办是有巨大意义的。这对于我国“双一流”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具有指导意义。

3.1. 吸引国际优质教师资源,提高国际化教学水平

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17] 中指出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中外教育机构开展强强合作或强项合作,实现了教育资源供给多样化,满足了学生不出国门享受高质量国际化教育的需求。教师的国际化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最直接因素,拥有足够的国际优质教师是一所大学国际化的重要特征 [18] 。国际优质教师能够提高课程、学科、专业的国际化程度,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还可以综合国内外的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我国目前的国际教师数量明显不足,使得国内高校的国际化程度较低。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吸引国际优质教师的相关政策,开展国内外教师的交换、合作、访学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国际优质教师来华教学,提高我国高校的国际化教学水平。

3.2. 高校制定“内向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

随着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的改革,日本高校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高校办学走向自主化,培养“内向型国际化人才”成为日本大学的新型投资方式。日本高校为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内向化发展,从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优化改革,提高了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国际化意识。一流的管理能力能够让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事半功倍。我国高校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高校在学校国际化问题上缺少积极性与自发性。正因如此,在学校层面更应该设置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部门,推出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强调“内向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与细则,提高“内向型”人才发展质量。

3.3. 加强与国际高校之间的合作,实现高等教育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在《意见》中还指出教育部将联合八大部门支持国内高校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学术机构的合作,引导高校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完善国内高校的对外开放评价指标。与国际高校之间的合作,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有着积极作用。通过与各国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碰撞出新的火花,助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日本政府为提高日本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一直以来都积极与世界各大高校建立良好的联系,其中也包括在世界各大名校中建立日本大学分校、国外大学在日本建立国际分校并且设立国际共同课程制度,让更多的国际学生接触日本文化,提高日本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我国当前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高校与一流学科的目标前进,在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我国也要发挥国外孔子学院的重要作用,传播汉语魅力,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一流院校的海外分校、引进海外高校在中国建立分校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科研项目合作,支持鼓励学生互换、实施学分互转、学历互认,研究建立双学位制度,扩大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规模 [19] ,在加强与世界各国高校之间的国际合作的同时,引进了他国优质国际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世界的影响力。

文章引用

范文清. 日本培养“内向型”国际化人才战略——以“国际联合课程”制度为例
Japan’s Strategy for Fostering “Inward-Looking”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s—The “International Joint Course” System as an Example[J]. 教育进展, 2023, 13(04): 1623-162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4258

参考文献

  1. 1. 産学連携によるグローバル人材育成推進会議. 産学官によるグローバル人材の育成のための戦略[EB/OL]. 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detail /__icsFiles/afieldfile/2011/06/01/1301460_1.pdf, 2022-08-13.

  2. 2. 留学生受入れ10万人計画[EB/OL]. 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4/007/gijiroku/030101/2-1.htm, 2022-08-13.

  3. 3. 文部科学省. G30ウェブサイトについて[EB/OL]. 2014-02-14. https://www.mext.go.jp/a_menu/koutou/kaikaku/1383342.htm, 2022-08-13.

  4. 4. 経済社会の発展を牽引するグローバル人材育成支援: 文部科学省[EB/OL]. https://www.mext.go.jp/a_menu/koutou/kaikaku/sekaitenkai/1361067.htm, 2022-08-13.

  5. 5. スーパーグローバル大学創成支援: 文部科学省[EB/OL]. https://www.mext.go.jp/a_menu/koutou/kaikaku/sekaitenkai/1360288.htm, 2022-08-13.

  6. 6. Williams, T.R. (2005)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Study Abroad on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daptability and Sensitivity.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9, 356-371. https://doi.org/10.1177/1028315305277681

  7. 7. Lee, C.S., Therriault, D.J. and Linderholm, T. (2012) On the Cognitive Benefits of Cultural Experience: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ying Abroad and Creative Thinking.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5, 768-778. https://doi.org/10.1002/acp.2857

  8. 8. Stebleton, M.J., Soria, K.M. and Cherney, B.T. (2013) The High Impact of Education Abroad: College Students’ Engagement i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i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Study Abroad, 22, 1-24. https://doi.org/10.36366/frontiers.v22i1.316

  9. 9. 小林明. 日本人学生の海外留学阻害要因と今後の対策[J]. 留学交流, 2011(2): 1-17.

  10. 10. 野水勉, 新田功. 留学することの意義(II)~平成23, 24年度留学生交流支援制度(短期派遣•ショートビジット)留学生交流支援制度(短期受け入れ)追加アンケート調査分析結果から[J]. 留学交流, 2014(51): 1-27.

  11. 11. 小島奈々恵, 内野悌司, 等. 日本人大学生の海外留学に関する意識調査: 「内向き志向」と留学意思の関係[J]. 総合保健科学, 2014(30): 21-26.

  12. 12. 末松和子. 「内なる国際化」でグローバル人材を育てる[J]. 東北大学高度教養教育•学生支援機構紀要, 2017(3): 41-51.

  13. 13. Wachter, B. (2003) An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in Context.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7, 5-11. https://doi.org/10.1177/1028315302250176

  14. 14. Knight, J. (2004) Internationalization Remodeled: Definition, Ap-proaches, and Rationales.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8, 5-31. https://doi.org/10.1177/1028315303260832

  15. 15. 尾中夏美, 高桥美能, 等. 国際共修の効能と課題[J]. 留学交流, 2020(4): 1-11.

  16. 16. 徳井厚子. 多文化クラスと創造性-学生による討論形態の模索か[J]. 信州大学教育システム研究開発センター紀要, 1999(5): 18-23.

  17. 17. 教育部.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0/06-18/9215485.shtml, 2022-09-15.

  18. 18. 徐巧云. 日俄法三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研究[J]. 评价与管理, 2019(12): 33-37.

  19. 19. 赵晋平. 日本的大学国际化人才战略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4(10): 84-8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