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rsing Science
Vol. 12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4698 , 5 pages
10.12677/NS.2023.122028

急诊科患者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

翁国珠

东莞市虎门中医院急诊科,广东 东莞

收稿日期:2023年3月3日;录用日期:2023年4月19日;发布日期:2023年4月27日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科患者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4月到2022年10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100名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了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按照急诊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按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等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 0.01),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也低于对照组(4.00%)。结论:通过对急诊患者实施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效率以及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

关键词

急诊科,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应用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uctured Emergency Nursing Path for Emergency Patients

Guozhu Weng

Emergency Department, Dongguan Hum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Dongguan Guangdong

Received: Mar. 3rd, 2023; accepted: Apr. 19th, 2023; published: Apr. 27th, 202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ructured emergency nursing path for emergency patients. Methods: From April 2021 to October 2022, 100 emergency patients were selected by simple random sampling,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according to routine emergency nursing methods, whil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according to structured emergency nursing path. By comparing the negative emotions,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rescue efficien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 conclusion was drawn. Results: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the emergency stay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the scores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study group (0.00%) was also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00%).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uctured emergency nursing path for emergency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 the rescue efficiency of emergency patient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Keywords:Emergency Department, Structured Emergency Nursing Path, Applic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急诊患者具有起病急、诊断不明、病情复杂以及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特点。在急诊患者的救治中主要以团队救治为主,医护各司其职,但若配合不协调、分工不明确,易降低患者抢救效率、延误患者治疗等。同时,在急诊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受人力、资源以及技术条件等的限制也易发生不良事件,增加患者与医护人员风险。急诊工作强度一般较大,同时还有较强的紧张感与急迫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易对医护人员的心理产生冲击,产生负性情绪,降低患者治疗与护理效率等。护理路径是根据某种疾病、诊断或者手术而制定的一种临床护理模式,是一种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在该路径下,患者都按该路径的内容进行护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护理效率与可靠性 [1] 。本次研究中的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是在护理临床路径基础上演变而来,符合护理临床路径的要求。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将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诊患者的护理中,探究其应用效果。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021年4月到2022年10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100名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了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名患者。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患者年龄 ≥ 18岁;② 患者意识清晰,能正常交流;③患者在急诊就诊。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 患者伴精神类疾病;② 患者智力水平异常;③ 患者由其他医院或其他科室转入;④ 患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治疗与护理。研究组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18岁到64岁之间,平均年龄(38.54 ± 5.75)岁;呼吸系统疾病17例,消化系统疾病21例,心脑血管疾病12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12例,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者20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18例;已婚35例,未婚12例,离异3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在18岁到71岁之间,平均年龄(39.12 ± 6.03)岁;呼吸系统疾病15例,消化系统疾病20例,心脑血管疾病15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13例,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者22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15例;已婚34例,未婚11例,离异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同统计学差异(P > 0.0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急诊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疾病监护、遵医嘱进行检查及用药、安全护理等。

研究组患者按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 建立急诊结构化护理团队,根据护理人员的年资以及工作能力等进行分组,同时对急诊护理人员开展急诊结构化护理培训。② 针对患者抢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梳理,对患者入科后的各项护理内容进行整理,并对护理内容进行规范,对各小组成员的职责进行明确,明确各成员的抢救职责与定位以及实施的具体护理工作等。③ 实施急诊结构化护理路径,以医护为主导,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与分工,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 。④ 做好沟通。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与依从性。⑤ 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心理干预,增强其抗病信心,稳定其情绪。⑥ 分析与改进。在实施急诊结构化护理路径过程中,不断进行讨论与优化,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不断完善路径内容。

2.3. 观察指标

负性情绪比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负性情绪进行统计与分析。SAS量表共包含20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被试者焦虑程度越高。SDS共包含20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被试者抑郁程度越高。

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与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与比例。

抢救效率比较:统计两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并进行比较与分析。

护理满意度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分析。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共包含20个条目,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发,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

2.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5.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与分析。针对负性情绪、急诊停留时间、护理满意度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主要统计其均值与标准差,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针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等非连续型变量主要统计其频数与百分比,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卡方分析。P < 0.05表示数据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1表示存在显著差异。

3. 结果

3.1. 负性情绪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如下表1所示。

由下表1的统计结果可知,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 < 0.01)。因此,通过对急诊患者实施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

Table 1. Comparison of negative emotions between patients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 x ¯ ± s )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X ¯ ± S )

3.2.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时间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患者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共发生两例不良事件,如下表2所示。由此可见,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3.3. 抢救效率比较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3所示。

Table 3. Comparison of emergency stay time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比较

由上表3的统计结果可知,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少于对照组,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 < 0.01)。因此,通过对急诊患者实施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可显著降低急诊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效率。

3.4. 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了统计与比较,结果如下表4所示。

由下表4的统计结果可知,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因此,通过对急诊患者实施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Table 4.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 x ¯ ± s )

表4.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分比较( X ¯ ± S )

4. 讨论

本次主要针对急诊患者实施了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陈琴 [3] 在急诊心梗患者的抢救中应用了急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有效缩短了患者抢救时间,同时也改善了患者预后;魏婷婷 [4]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急救中应用了急救护理路径,有效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急诊效率;郭玲燕等 [5] 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中应用了急诊护理路径,其研究认为,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减少患者转运时间与就诊时间,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病情等。本次研究结果与以上研究结果类似。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 0.01),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也低于对照组(4.00%)。

综上所述,通过对急诊患者实施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效率以及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

文章引用

翁国珠. 急诊科患者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uctured Emergency Nursing Path for Emergency Patients[J]. 护理学, 2023, 12(02): 193-197. https://doi.org/10.12677/NS.2023.122028

参考文献

  1. 1. 陈芬, 王海虹, 蓝东兰. 路径优化法在肺结核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乡村医药, 2021, 28(14): 65-66.

  2. 2. 冯海丽, 郭津津, 王龙安, 等. 急诊程序化路径护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风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研究, 2021, 29(2): 160-161.

  3. 3. 陈琴.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效果及预后康复的影响[J]. 循证护理, 2022, 8(23): 3254-3256.

  4. 4. 魏婷婷. 优化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急救效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 循证护理, 2022, 8(22): 3116-3118.

  5. 5. 郭玲燕, 谭洁芬, 谢芬, 等. 急诊护理路径在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 33(3): 445-44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