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5 No.02(2016), Article ID:17607,24 pages
10.12677/ASS.2016.52045

An Exploration of the Christian Faith Enlightenment and the Inheritance of Experiences in Aborigines

Yi-Ling Peng1, William Tao-Hsin Tung2

1Taiwan Theological College and Seminary, Taipei Taiwan

2Department of Medicin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Cheng Hsin General Hospital, Taipei Taiwan

Received: May 4th, 2016; accepted: May 18th, 2016; published: May 24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Currently, the major faith pattern in the tribal aborigine is Presbyterian Church. Catholic Church, True Jesus Church, and Seventh-day Adventist are still small proportion. In the experience of the actual contact with the tribe, the researcher observes the serious problem of the emigration in the aboriginal populations. Due to the rapid changes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not only the survival pattern among aborigine in the past has already destroyed, but also traditional cultural memory has been lost. In particular, youth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grandparenting issues must also be taken seriously.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three tribal subjects to explore more in-depth interaction patterns among Aboriginal families and find the many different views and ideas. The stigmatized point of view for understanding less of education and not love their children is also avoided. Further testimony in aboriginal populations in Christianity brought the positive power of education. For faith heritage block, the fami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tribe, church plays the role of ex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s resources. It is essential to combine tribe and outside communication, then reflect the tru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to explore inside the real needs and do further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resources.

Keywords:Aborigine, Christian

原住民基督宗教信仰启蒙与经验传承初探

彭奕灵1,董道兴2

1台湾神学院,台湾 台北

2振兴医院教学研究部,台湾 台北

收稿日期:2016年5月4日;录用日期:2016年5月18日;发布日期:2016年5月24日

摘 要

目前原乡的原住民部落型态信仰以长老教会居多,天主堂、真耶稣教会、及安息日会仍属于少数。在研究者实际与部落接触的经验中,感受原住民人口外移的严重性。在社会快速变迁的结构下,原住民部落过去本身的生存型态早已破坏,传统文化记忆亦不断的流失。尤其少年与儿童教育、隔代教养的问题更须受到重视。本研究透过三名部落居民访谈的过程当中,更深入原住民的家庭互动模式当中,看见了多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也杜绝了过去对于原住民就是不懂教育、不疼爱小孩的污名化观点。为此更进一步见证在原住民族群中的基督宗教,带来的是正向的教育力量,对于信仰传承的区块,家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会对于部落来说,处在对外信息沟通的角色,也是掌握权力资源的人。所以更应该成为部落与外界沟通的一个桥梁,将真实的问题、困境反应,看见内部真实的需要,进一步的作资源的连结。

关键词 :原住民,基督教

1. 引言

原住民由过去的泛灵论、祖灵崇拜的信仰,延伸到今日的基督教信仰,有一段历史的记忆存在。目前原乡的原住民部落型态信仰以长老教会居多,天主堂、真耶稣教会、及安息日会仍属于少数。在研究者实际与部落接触的经验中,感受原住民人口外移的严重性。在社会快速变迁的结构下,原住民部落过去本身的生存型态早已破坏,传统文化记忆亦不断的流失,尤其少年与儿童教育、隔代教养的问题更须受到重视。

原住民透过日常生活进行下一代的信仰教育,就如同基督教信仰所提“爱人如己”。换句话说,生活化的信仰见证是在部落深刻的体验,这是原住民基督徒认识信仰的主要途径,不同于平地汉人社会的基督徒是透过家庭以外的社会管道认识基督信仰。值得探究的是何种信仰经验可以让具基督教信仰的原住民长辈,在困难的生活环境中仍能持守宗教信仰并教育下一代。

本研究欲了解原住民基督教家庭信仰传承,如何透过信仰教导、教育及实践让下一代经验到信仰,以及在家庭互动过程中,如何支持其子女于信仰生活的层面。主要研究问题包括:

一、原住民自身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如何影响其信仰观?

二、受访者的家庭信仰核心如何培育,事件背后的解释为何?

三、信仰规范如何影响该群体?

四、受访者自身的信仰体验为何?该信仰信念如何被实践?

本文希望探讨原住民家庭之互动、以及教育模式如何影响与传承于子女。并希望提供教会、牧者、教育界或文化研究者在服务原住民社群的参考,于现今部落文化传承、心灵重建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元的评估问题的面向、去级化为寻求文化差异中的尊重,倾听原住民同胞的心声与需求,做有效的服务与提供协助。

2. 文献回顾

2.1. 牧师与巫师的对话——基督宗教进入原住民部落

目前台湾有80%的原住民是基督徒,原住民各族,除了赛夏族、卑南族、邵族、马蘭阿美族和恒春阿美族之外,在1970年以前,都有过几近整个部落改宗,或几近全民族改宗的现象,曾被称做是台湾传教史上“20世纪的神迹”。当时原住民改信基督宗教,并不能单纯只用透过救济品吸引角度來看,背后其实涉及原住民各族对宗教信仰的界定与期望。从民族关系來看,也存在一种长期以來对平地人和日本人统治不满的反殖民精神 [1] 。

基督教传入台湾原住民之社会,大约发生在十七世纪汉人大量迁徙进入山区的同时,主要原因从1924年荷兰人占领台湾南部后,为要照顾其军人的宗教信仰而派遣36名传教师来台,这当中追溯马雅各布牧师(1624)来台宣教的阶段、其后来发展成平地汉人与平埔族群,但是对于进入山区仍有许多的困难点,最大的差异性在于语言的落差。为此早期基督教于部落宣教效果不彰,确实遭受到极大的挑战和困难;随后宣教师随着荷兰统治三十六年后,一同撤离而无法深耕 [2] - [4] 。

2.2. 高山的福音——原乡教会复兴的开始

自从宣教士随荷兰撤退的时期,基督教并未因此消失匿迹。在马雅各布医师来台宣教的阶段(1864年),随着台湾光复的过程,基督教蓬勃地在原乡快速发展。长老教会在1945年于原住民部落就有许多的传教活动(山地教会史),一开始大部分集中在花莲一带的太鲁阁与阿美族部落,短短二十年当中,是基督教的信仰热潮,许多的族人成为基督教徒 [5] 。然而日据时代,政府透过武力及暴力等方式要求原住民学习一切日本文化传统,在皇民化的过程为了掌控和改造,不惜采用迁村的集体政策,为此原住民族群因为权力不平等的关系中,处于弱势状态。而基督教传教士所采取协助弱势者的角度进入部落,因此更能谋合群体之需求。除了过宣教策略与契机,也将资源与信息带入部落,为当时带来正向的力量与负向的拉扯。部落教会型态以长老教会居多,其次是天主堂与真耶稣教会 [6] 。

2.3. 变迁社会中的教会——部落基督教传承现况

2.3.1. 教势统计

从战后到1965年是原住民改宗的高峰。在这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原住民大量的转宗,比例最高的时候估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原住民改信基督教,原先长老教会是大宗,后来50年代天主教进入后也占了很大的比例。随后有更多支派进入了山区,例如摩门、安息日会,拿撒勒人会等等,就形成山区有许多小支派的现象。由于部落教派的林立,也造成不同教派因为抢人而影响了部落的团结,連带地造成地方不少的纷争 [7] 。

台湾光复后社会随着工业化的带动、社会制度的转变,原住民部落整体的生存机制也有所变动,人口开始大量的外移,为因应时代的需求,教会也由保守的传统社会面临世俗化的挑战。在1970年教会有明显衰退的趋势,社会制度的瓦解,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教会生存也产生困境与限制。原乡部落主要受到经济结构的影响,人口外移情形日益严重,为此除了部落教会停滞成长,也面临外移人口所面对的各种。1975年后的教会型态,已不复以往如全体原住民有百分之八十的参与盛况了 [8] 。

2.3.2. 部落现况

自台湾原住民建立基督教会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设立“原住民宣教委员会”也有50多年的历史,共同见证台湾原住民的宣教历史。虽然历经教会宣教的“迫害期”、“成长期”、和“复兴期”,但无可讳言原住民教会的宣教在灵恩运动。然而受到后现代思想的影响、社会的变迁、经济体系的变化、政治意识的分岐、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家认同低靡之情况下,教势形成的停滞和负成长,以及教会对原住民部落和族人的影响力之式微,是无可避免的。台湾原住民教会的式微,不论是纵向内伸或是横向外展的研究均显示其因素是多元而非单一,是潜移默化而非公式化的。因此需要原住民族和非原住民族各族群、各中区、甚至各教派、福音机构、神学教育、学术机构集思广益,并合力来为部落贡献一份心力 [9] 。

2.3.3. 教育与家庭之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来临的时代,家庭教育对原住民文化的威胁或影响不再只是本土的,而是根本的和国际性的。然而原住民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生活型态 [10] ,部落所面临的各项议题也包括原乡的家庭教育问题,教会过去在部落进行许多家庭教育与心灵改革,现今也看到原乡部落面临许多原汉差异的挑战,文化的冲击、社会的变迁与体制的无奈。更值得注意的是教会所面临的时代考验,过去部落的生活以教会为中心,信仰的前辈们用他们的一双手建造教会并奉献土地,为的是把信仰的美好传承给下一代的子孙,但是现况却是人口外移严重,原住民教会面临停滞甚至负成长的现象,因此家庭教育与信仰教育更是该关注的问题。

3. 研究方法

3.1.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的特性与优点在于可以看见事件内部细微的互动。不同于量化的研究过程,在情感表达与个人经历的互动里,本研究无法用量化的过程归纳出信仰传承的整体架构,所以就本研究之研究对象而言,所采取的议题需透过质性研究的特性,进一步探究受访者背后之社会意义,透过多面向的呈现,再将所获的资料分析归纳(analytical induction),以了解原住民族群的共通性与差异点。质性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点特性 [11] - [13] :

(一) 由受访者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实体

(二) 重视事件情境历史网络之思考与动态过程

(三) 在弹性与开放的形式中进行探究

(四) 探讨社会事件的本质,而非事件的因果关系

(五) 研究者所进入的田野环境,是与本身文化有所差异的情境

本研究适合采取质性研究的方式是因为信仰经验所涉及的层面为属于个人经历的主观性,不同的家庭结构下亦会发展出不同的特性与特质。除了面对不同族群的体认,城嫏教育之知识落差,也都会产生不同的信仰观,因此需要透过关系的建立、友谊的互动与会谈中了解原住民族群共通的信仰经验。另一方面乃因研究样本属于少数人口群,在母群体的当中有其特殊性存在,故属于探索性的研究架构。

3.2. 数据收集方法

本研究资料的收集欲透过质性研究中之田野调查方式进行,藉由深入的访谈过程,以及田野笔记的整理,进入受访者的情境世界,并运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的分析方法进行结果分析,数据收集方法与执行方式如下所述:

3.2.1.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由Barney Glaser与Anselm Strauss于1967年提出。受到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与实用主义(pragmatism)的影响,强调现实社会世界的理论。其主张社会现象与经验的本质是不断进展的,除强调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现象的变迁与过程,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强调人在模塑其世界的主动角色,重视条件(condition)、意义与行动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者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变化与社会过程。因此本研究从实际面中收集资料,经过理论性抽样、分析思考、持续比较、译码的运用,并保持资料与理论间的互动性,提升研究理论敏感度,并不断将还来自现实世界的数据,转化成较高抽象层次的类属、面向与概念,并建构概念之关的关系,直到理论性饱和为止 [12] 。

3.2.2. 研究样本选取

依扎根理论之抽样原则,为一直抽样到资料里的每一个范畴都达到理论饱合为止。意即某一个范畴再也没有新的或有关的资料出现;资料里的范畴已发展得十分丰厚,在典范上的各部份(条件、脉络、行动/互动、结果)都联结紧密,也有过程和变异性;范畴间的关系都建立妥当而且验证属实。

就研究者本身所处之学校环境,基本上研究对象对于信仰、部落、或生命有特别的想法或感动,也就是在入学的同时,强调必须是基督徒,具有奉献的精神。为此研究者透过参与校内原住民社团之机会,与受访者建立关系。也针对教会中熟识之原住民朋友,同时具有基督教信仰的家庭背景之基督徒,进行访谈资料的搜集。有意愿参与会谈的受访者,研究者即配合受访者的时间许可进行采访,地点选择以住家、会谈室、或开车之长途旅程等过程中进行深入访谈、资料的分析及逐字稿的撰写,研究对象样本描述如表1所示。

3.3. 研究过程

3.3.1. 资料搜集

本研究于进行质性在访问前均先征求受访者之同意后,始进行访谈时间安排,并在访谈之前说明于会谈中将使用录音,以利制作逐字稿并进行分析。访谈过程中所涉及许多教会相关的议题,研究者均依受访者意愿进行匿名及保密,以确保权益。在访谈过后研究者并尽速将非语言表达的纪录、观察记录进行汇整,制作整理成逐字稿,以便将资料概念化。而访谈札记格式如表2

3.3.2. 资料分析

本研究之访谈资料采用逐字稿的开放性编码分析,先归纳出事件本身的抽象意图,再透过受访者的个人经验中,汇整出相同或类似的经验,亦找出当中不同的差异性所在,也在事件持续的比较中,进一步抽离事件进入内化的归因,找寻背后所蕴含的概念,如表3所示。

3.3.3. 研究信效度与伦理

质性研究仍须考虑信度(reliability)与效度(validity)的问题,本研究之访谈内容以主观诠释为主轴,内在效度的部分为考虑事件的真实性与确实性,信仰的过程是属于个人特有的生命经验,主要是站在原

Table 1. The basic data of respondents

表1. 受访者之基本数据

Table 2. Respondents interview notes format

表2. 受访者访谈札记格式

Table 3. Respondents of interview inductive concept name and the openness of code examples

表3. 受访者访谈之归纳概念名称及开放性编码范例

住民基督徒朋友的角色,去归纳相关的共通性,客观地去看待该家庭结构与教育。虽然独特的个体无法进行一般化推论所有原住民部落的特性,但是仍值得关注在信仰传承面向里面的正向与负向力量。

本研究之研究者与受访者皆为基督徒,由于长期参与在教会生态中,因此对于教会体制,部落或所处之教会现况、族人的互动过程,有许多的批判与看法。针对此一情境,在访谈过程中,也面临伦理(ethnic)的议题。为此除了匿名和保密之外,考虑对教会或部落避免不必要的困扰或伤害,均将部落名称保密。因为原住民部落本身仍算是封闭性的小社群,所发生的大小事,讯息会很快传播。

4. 研究结果

4.1. 学习典范与领导力

4.1.1. 生活实践信仰

原住民过去就以口传历史教育下一代,同样在现今的环境之下仍然以实践为主轴,并没有太多的书面圣经教导。许多的长辈都是以身作则,在很自然的情况下教育下一代,并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信仰的观念放在子女的心里,就如同教育子女敬天的原则、爱护森林的守则。从与大自然的互动中,产生敬畏的态度,就是信仰的传承态度。

“她们就是在生活上这样流露出来,展现出来。”

“(爸爸教导信仰)他不是用讲的,是用做的,我父母都一样啦!就是小时候我还看的不是那么清楚啦!”

“没错!我父亲就是这样子啊,不过真正让我看到信仰的就是除了他讲的话之外,他的生活行为准则的部分。”

4.1.2. 学习的典范——超越的爱不求回报的付出

信仰的典范所为,令其子女能够在事件当中经验到信仰于生活中的榜样,待人处事的道理,并于爱的诠释和付出,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脚步。透过学习的典范,也更能教导爱的深度与信仰中所提“爱人如己”的道理,更在超过自我的付出当中,看见信仰的可贵与超越。在教导的过程当中,就是共同参与在事件当中,透过事件反映出对于生命的想法。

“那是对族人的爱还有信仰的爱,还有就是他也当义工,所以他对我们那个部落的人,有很大的负担,看到他们的弱势。那他也是个义工,是没有钱的,这当中也有佛教义工,可是他去加入他们,他不拜拜的,他去用他们的资源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包括山上很多人买不起棺材,他去跟他们拿棺材扛上去,所以他做很多的事情。”

“如果说要给他一个薪水的代价,他可能是个很有钱的人,但他喜欢做这种事,就是在工作上的事情,他只是在面对生活上我们的需要,所以在那个过程里面,我看到他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得着。”

“就是这样像我父亲在讲,就是他在台上讲的时候掉眼泪,他快离开的时候,他讲道的时候就掉眼泪,那种感觉就是,让人感觉他对那个经文,对人的那份关爱是很深的,代议长老讲道的时候掉眼泪!”

4.1.3. 信仰教导的形式——生活化教导

原住民将信仰落实在生活中,透过生活化的教导,更能够体会信仰的真实与贴近。原住民族群透过生活化的教导方式,让子女能够从中体会信仰与自身的关系,不论是对人或对事的态度、亦或是对大自然的关怀,都显示出爱的心。

“我父亲就是这样子啊,不过真正让我看到信仰的就是除了他讲的话之外,他的生活行为准则的部分,我爸爸算是满虔诚的基督徒,他会讲(圣经)但是我们都没有背下来,他比较会用白话字去教生活化的,他还跟我们讲小时候多祷告!我父亲不是规范式的,他会带我们去做,他自己不做的事情…...就是他会去动之以理,就是用里面的信仰诠释,包括我吸毒他为什么只把我罚跪而已?是要我去思考。”

4.1.4. 重视教育及知识传递

破除过去汉人对于原住民的迷思,一般认为偏远地区因为教育资源不足,部落家长并不重视子女教育与知识传递。受访者之原住民家长,本身对于学识或是教育都有高度的期待,在面对子女时仍是期待能够受好的教育,因此有些原住民家庭由部落迁移到都市,为的是子女能够有好的教育,家长重视教育也影响下一代对于知识的追求。

“他喔!每天读圣经,他会带长老去买,那时候在惠文路那边,台中市那个书房,长老就是要念书,不然怎么讲上帝的话?因为那时候没有传道人嘛!那时就是要负责讲台,你知道那时候我去跟长老谈的时候他们说:你父亲以前都会带我们去基督教书房买书,他说就是一定要念书,不然的话这样子你要讲解上帝的话怎么讲,所以其实他我们的那个啦。我们的长老有点责备我们的老师,其实我觉得他们对我父亲尊敬是因为他真的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而且他也很热心去面对,因为他是被保送大学的,可能是因为奶奶的原因……喔!我父亲他被保送大学,他在苗栗县书法比赛都是第一名或是第二名的,他其实很有名耶,他是原住民耶,他书法竟然比其他人都还强,那可是我父亲那时候是很认真念书,我觉的我父亲给我很大的教导。”

“我们家很重视教育、信仰、还有实质教育的部分,所以我父亲才会千里迢迢的迁移到都市来,如果不受现况的教育我们怎么生活?可是他说当下不是这样,问题是大家一般贫穷,当这些人面对山上部落的时候,我们只有被吞没的份,我们必须学习他们的部分才有办法去抗衡。”

“我们为什么会进到那个教会(平地教会),那时候是有一个牧师来探访,但那个牧师离开了,我爸爸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那个牧师去的,就是他很欣赏他的讲道和他的学识吧!我爸爸对我比较大的影响是在教育和人生观,而不是在信仰,因为我爸爸是老师。”

4.2. 家庭系统支持的力量

4.2.1 . 幼儿教育的重要区块

受访者自幼就参与教会主日学,让孩子从小就适应教会生态与环境,自然进入到青少年阶段,也不排斥教会体系。另一方面也透过家庭幼儿教育,让孩子的工作中发展感官体会,并能充分思考。

“在那当中我会开始感受到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是在对我说话,那祂对我说话里面,心里就感动就是我生出来要做什么事情?就是有特殊的目的啦!有一个特殊的目的,在我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慢慢,就已经有那种,那种感觉是做什么事情,直到我父亲过世之后,才知道原来是这个事情。从小就到教会,他只会叫他不会逼,我父母他们从来都不逼。”

4.2.2 . 杜绝不打不成器——破除暴力迷思

近年来原乡部落家暴的比例攀升,但是许多的家长无非是面临失业的问题、经济的困难、生活中的难题而导致酗酒。回顾部落的另一个层面,对于信仰坚持的一群,从他们的生活互动中,非常疼爱孩子并且采用爱的教育,而非打骂压迫式的教导型态,可以再进一步反思,现今所面临的环境与挑战,到底祥和的部落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有一次就是我吸毒叫我跪下来在那边跪,跟我讲:你觉得这样是对的吗?你觉得伤害自己的身体是对的吗?他跟我分享很多,讲很多你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去做思考,表面上好像是被惩罚,但是叫我去思考,其实我早就在思考了好不好!我知道不对了啦!他可能也是让我好好去思考这部分,在我生命里面去……不要再犯这个错误。”

“我国一吧,国一的时候,就跪下来思考,可是跪下来思考因为那个前面是蓝天,我可以看到蓝天,在那思考的过程当中就知道自己不对啊!我还没吃中餐很饿;可是我觉得很好玩的,我没有被打耶!因为我二哥被打的很惨,我都没有被打,拿棍子打,奇怪怎么没被打?呵呵(笑)我从小到大没有被我爸爸打过,我没有记忆被我爸爸打过。”

“小时候从来没有打,我妈妈只有打过我一巴掌而已,她那也不是打,因为我去玩电动,她其实也没有真正的打啦,她会念,念归念其实还好。”

“我爸爸从来没有打过我,我妈妈打过我一次,可是我弟以前好像常被打,不过那也是国小三年级以前的事了!我那次被打就是我出去玩,然后没有跟我妈讲,我妈就找不到我,她觉得很恐怖,而且我自己骑脚踏车去很远的地方,我妈觉得很害怕。我回来她就很生气狂揍我,我三年级的时候,从那次就没有了。”

“如果我们小时候犯错,我爸会问我原因,然后……其实我很少被处罚耶,就很乖啊!可是其实我内心是很叛逆的。有啊,以前如果我跟我弟吵架,我们就是去面壁站大概十到二十分钟吧!我爸就会过来,他就会问我说:为什么要罚站?为什么要处罚你们?要我们去思考,我爸很明理因为他是学教育的,他是教育系毕业的。”

4.2.3 . 关系的建立、生命的连结

原住民是一个注重关系的族群,需要透过关心、真诚的交流彼此感情的建立,才可以跟他们打成一片。从受访者的家庭可得知,对于信仰传承的部分,与家人的连结是紧密的、亲近的关系,透过上一代的生命传承下一代,也将同样的生命观和负担放在生命古老的传统之下。同样的对于族群、部落、大自然的热爱,也是透过彼此的情谊延续下去。

“所以我妈妈现在会把家里的大事都会先跟我谈,其实我父亲很爱我,然后在那当中,其实我跟我父亲分享一些生命的东西。在那一年我跟我父亲有很深的接触,也就是在那一年我跟我父亲的关系是很深,很深的,那时候我们的生命是连结在一起的,我受他影响更深了,在那过程里面其实他大概已经感受到,如果从现在看他那时候大概已经感觉到这样的状况,如果从现在去看,慢慢已经有在交棒了!他把他所有的心思都让我知道,他让我知道家里面真的有那么多的困难。”

4.2.4 . 身份角色关系–平权关系互动

在受访者中很特别的家庭互动,是可以和父母亲、长辈成为朋友关系。除了爱的教育之外,彼此透过家庭分享时间,让子女的心声可以被听见,父母亲的辛劳、家庭的困境是一同被分享,彼此对于家庭的责任感也建立在坚固的根基上。

“有一次他们吵的很凶的时候,我一个小孩子居然写一封信给我爸爸,就是他们在大吵的时候,我说不要怎样、怎样,在那个时候居然我父亲都不吵了。很奇妙喔~从那个时候我父亲跟我妈从来没有再大吵过。在我国中,从我角度来看,看我这个人,你会发现为什么我会去表达我自己的心情,对家人、对我父亲为什么我敢?为什么我敢?这在于因为在乎,我怕他们分离,我怕他们吵的太过,吵到我们孩子的部分,这是一种谁给我们这样子的一个权利的?谁对我可以分享的?噢,我对别人不敢分享,但是我对家人敢分享对我爸爸,信任!”

4.2.5 . 家庭内部支持的力量

现今原住民子女同样面对都市化的适应问题,毕竟还是有接触异文化的冲击,和受主流文化歧视的困境所在。为此家庭内部支持的力量相当重要,也就是透过民族意识的抬头,才有办法建立自信、正确的自我认同观念,而家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面对大环境的挑战之下,让求学在外的游子们知道有一个归属,有一群默默为他们祷告、付出的家人支持他们,家庭的支持是帮助他们面对许多困境时的无形力量。

“(平地就学)我觉得那时候我父母亲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就算他们工作很累也会来看我。我们自己外面租房子,现在很感动就是那时候为什么不容易变坏,就是因为他们在那个时候常常来看我,我成长满平稳的。另外一点是他们在教育上给孩子很大的空间,可是他们都是在你旁边,他说:你想怎么做我都支持你!你们想要干麻都给你们支持。但是他们也不会说就这样把你丢到另一边不管你这样,就像我……他们就这样二、三天,就是工作完毕全身很臭,去山上工作去砍竹子,就二三天来看我们一次,来山下耶!对于在山上工作的父母亲不容易耶!因为他们隔天一大早,不然晚上又回去要工作,那我现在想喔,那这个教育已经超过很多东西了。”

4.3. 教会对于信仰的力量

4.3.1 . 家庭礼拜——生命的共同体

家庭礼拜的形式,是凝聚一个家庭信仰的核心,彼此透过分享、信仰的教导、圣经中的话语和诗歌,一同经历信仰的真实和可贵,更重要的是共同相聚的时间,是能够彼此同心为许多的困境与难处,与家人能一同透过祷告寻求平安,彼此分担生命中的重担。受访者在家庭礼拜的时间收获很多,并且感到家庭温馨的幸福。

“这样讲,他知道信仰的重要性,家庭礼拜的形式,你们彼此生命的分享,彼此里面对信仰的诠释,但是这个诠释当中必须让这个带领者就是他们家里面的这个,我组长也好,带领者也好,他必须要接受教导,但是自己家庭也要选定一个时间就是自己的家庭礼拜,一定要有的。这个家庭礼拜是关乎你们自己家里的,不是别人来插入你们的家庭的,不可能都敢把家里面的事情都讲出来嘛,小孩子的很多问题、每一件事都讲,累死人,而且很多时候家庭礼拜家丑不可外扬,他们不敢讲。”

“家庭礼拜隐密的形式,他就可以去讲很多的事情,譬如这样说:你的牙刷不要这样好不好?受不了,还有就是生活里面的困难,我们大家一起好好祷告,这是让孩子及早进入家庭里面的问题,去参与、去知道、去关心,让他们生活里面有一些限制,就是家里现在经济状况不是那么好,很多事情要咬紧努力,这部分他们也为这个家庭去付出心力,那是一种归属、一种负责、也是爱这个家庭的一个表征,那我觉得这个东西是应该存在的。”

“家庭礼拜我认为存在目的,单一个家庭来看是很重要的,这不太像是家庭会议,但就是以信仰为基础,就是一定要先敬拜就,像一个小型的聚会模式。”

“他们给我的信任,他们让我们去讲话,在我们家庭分享里面,偶尔我们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就说:我们大家一起来唱歌。”

4.3.2 . 教会所扮演的角色

教会对于信仰传承所扮演的角色在于信仰观形成,除了透过主日学、团契、礼拜中的仪式、与人际互动的过程中、服事更能让整个家庭一同为教会付出,学习教会的体系和生态。教会更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培育家长,使家长有信仰教育的观念,更在信仰传递异象。

4.3.3 . 敬虔者的灵性修养——属灵典范的特质

受访者的家庭中有许多值得一提的属灵典范,从他们的敬虔态度学习,深刻的影响其家庭成员对于信仰敬虔的态度。每天早晚的祷告、无私的奉献、参与教会聚会,一切愿意摆上的心显示出对于信仰的忠诚度,当遭遇苦难或身体的疾病时,没有因此怨天尤人的态度,这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他喔!他每天读圣经,他会叫我们分享生活当中一起祷告这样子,我觉得就是他成为教会里面的中心份子当中,他其实是……因为他又聪明、而且他又在外界,你知道吗?因为他高中都是在外面嘛!在外面的时候信仰支持他很多,外界就是在平地我觉得是在当下中,我相信我父亲一定是有读经习惯,就是我在后面都有看到他在读经,他会看圣经!呵呵(笑)不是母语的喔,中文的,翻圣经在看他会写笔记的,他是这样的,但是我父亲有时候就是他会买祈祷本圣经在看的。”

“他有很多种圣经在看,那他会一早起来读经祷告,我父亲比较常会是在半夜,半夜祷告比较长,因为他的事情忙碌,当然早上他也会起来祷告,做每件事情他都会先祷告,开车之前先祷告,要去远处的时候开车之前先祷告……。”

4.3.4 . 事件成为生命的转折点-信仰的体会

对于信仰的传承很重要的一点,子女除了家庭因素的影响之外,透过教会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自身生命跟信仰有所连结。透过事件的发生,可能是父亲的过世,参加布道会的特殊经历,这些神经经验让受访者本身对于生命有所思考,也成为自身归信宗教的过程。

“后来父亲过世后,我才重新正视并且好好的去充实,才又开始去好好的去思考很多的事情、去学习。他的一生当中都被别人所赞扬,我觉得在那个过程里面有……我才发现原来我在从小到大的生命里面,是很爱我的父亲这样,所以在那个时候我父亲,也在那个一年多啦,就住院了嘛!突然就脑溢血就发作,然后就……我跟上帝交换条件。”

4.3.5. 信仰的自由度

对于受访的家庭中看到信仰的自由度,都有一个共通的特质,信仰并非遗传可以经历的,在家庭当中受访者所经历到的是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所采用的态度都是开放式的沟通,并给予高度自由和选择的权力。

“她们不会强迫我们小孩啦!他们会叫,像礼拜日:阿~我们一起去祷告啦!但是我们没有去她们也不会勉强这样子,对!从小就到教会,他只会叫但是不会逼。我父母他们从来都不逼,她们是没有强迫,她们对信仰的东西都没有强迫,但是我们也不知不觉就被他那个了啊,就是被他影响,就是活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见证,有时候我妈妈跟我讲说,他会不断的讲说:上帝真的很有恩典。”

“信仰不能用逼的得来的,就是我觉得我的父亲,在我生命里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从来不会强迫我们去做什么,也不会勉强我弟弟,就是他对我们的教育很开明啦!给我们很多的空间去思考。”

4.4. 原住民信仰传承的远景

4.4.1 . 同样米养百样人——现今原住民问题困境与反省

受访者提及虽然家庭中有信仰的前辈,自幼也受到同样信仰教导的弟兄姐妹,长大后却未必成为基督徒。因为信仰是个人的抉择,有可能许多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塑造一个教育和爱的环境,最后的选择权却是交在子女的手中。

“原住民的家庭本来是都很疼爱孩子,本来应该是这样,但是后来我看到的不是这样,因为隔代教养的问题产生,很多是放弃他们的孩子……隔代教养、酗酒的问题,这些都可以从信仰里面找到帮助。”

“所以我觉得还是一种信仰的见证,那力量很大。我说在部落,当然有那种父母亲信仰很好的,但是小孩不完全一定是很好的,我觉得那个是小孩子等到自己长大之后有没有去思考信仰,我觉得那是关键。”

4.4.2 . 原住民信仰教育远景

受访的过程当中,也听到受访者分享关于原住民信仰的未来,最大的期盼是能够透过家庭祭坛的形式传承下去。现今的部落家庭很多处于失功能状态,因为酗酒、偏远地区的资源不足、文化的落差、隔代教养、人口外流的问题日益严重,这群对于部落有责任的人,更是期望信仰传承能够找回希望和稳固的家庭根基。

“原住民跟原住民之间重视的是关系,你的生命要连结于他,不是只有你在讲台上对他们讲道,你就认为你对他们在教养了。原住民不重视这个东西,你要在他们生活被带起来,要实际的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真的去关心他们、关怀他们。”

“教会现在到底做什么事?现在很多的原乡教会中,应该要做的事情他们都没做,我一直认为教会先该作他们本来该做的事情,家庭的问题慢慢会找到方向。明明就有小孩在那里,你却不去作关怀小孩子的工作,包括课辅也是重要,课辅的过程里面是不是可以有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信仰教导?是可以的!因为这些人是未来的国中生、高中生、大专到最后成为部落的中心份子,这些人的信仰培育是很重要的,可是他们现在这个区块却是最弱势的,所以我为什么会预言二十年后原乡部落会会一间间关掉,一直上去到最后这个阶梯就不见了!对啊!这是很明确的嘛,你总不可能只培育两个人,只培育两个人起来,后来剩两个信徒喔?这是一个接续工作的问题。”

“像是小学的时候会是先接触到比较深的是诗歌部分,那就像是幼儿园的孩子,虽然不见得明白,但两夫妻还是可以带她的孩子,孩子可以借着歌唱那个……你们也可以因人去改变一些教导的模式,当然更清楚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更深的东西。本来就是慢慢的做,两个小孩的对谈加一个小孩的对谈,刚开始会比较重视两个大人彼此的对谈、分享,但孩子也可以去分享,可能很可爱,其实这也是在促进家庭之间的关系。”

“亲密关系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面向,可是在这部分我们教会几乎没有在做这样的事情,即便是在我家也没有在做这样的事情,而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东西,所以我常在讲说现在很多的原住民牧者他们家庭有没有在举行家庭祭坛。我会觉得有点疑问,他其实把个人发展到群体,群体变得是众人的一个概念当中,每个人都是教会,家庭里面也可以成为是一个教会,然后信徒里面的信徒他也是个教会,可是更大群的是一个社会现况,他也是一个教会,发扬上帝的公义跟怜悯。”

5. 研究结论、限制与建议

自19世纪中期起,英国与加拿大长老教会陆续来台传教后,西拉雅族是台湾最早受基督教的原住民族,其他如巴宰,道卡斯、与噶玛兰族也逐渐接受基督教信仰。在1950年代西方宗教融入原住民部落之后,教堂即不断的兴建,包括基督新教或天主教会均逐渐取代传统的祖灵屋而成为部落信仰的精神指标。西方宗教传入带来的新价值,也逐渐成为原住民族人生活的依归。部落族人的生活作息开始基督教化,过去于耕作、打猎、和祭仪前必须占卜的习惯,演变为读经和祷告。同时部落族群集体的作息,也以教会的礼拜活动为主。对部落族人而言,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庆,不再是五年祭和收获祭等传统祭典,而是圣诞节或复活节等西方重要的节日。因此祖灵的角色被耶稣基督取代,成为保佑部落、家庭或个人最重要的神祇。而教会中的神职人员,如牧师、长老、或执事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有时甚至凌驾部落的贵族或祭司,成为族人婚丧喜庆重要的主持人和贵宾。此外,由于教会的聚会主导了部落的集体生活,因此常见到教会在部落中有自己的广播系统,教会于每次聚会前就会播放诗歌,提醒部落教友聚会的时间已到。有些教会因为聚会次数频繁,占据了教友大部分的时间,反而影响了教友参与部落公共事务的机会。

透过访谈的过程当中,更深入原住民的家庭互动模式当中,看见了多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也杜绝了过去对于原住民就是不懂教育、不疼爱小孩的污名化观点,为此更进一步见证在原住民族群中的基督宗教,带来的是正向的教育力量,对于信仰传承的区块,家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原住民家庭一样可观察道到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所带来的影响力,尤其在建立人生价值观的部分,是去要从小有一个学习的典范和幼儿的教育;相对的在不同环境之下的教育、生活中的变异情境所造就出来的个体是有多重的面向。这当中不禁令我们更深思考,基督宗教在面临社会变迁巨大的改变当中,本身所带来的文化冲击是否会受到挑战,另一方面也看见信仰在面临实践的过程当中如何生活化;从中去反思家庭对于人的重要性,也看见教会在时代当中对部落发展所扮演重要的角色,和支持团体的必要性是让信仰基础稳固的主要原因。

在访谈的过程当中有更深的体会为信仰的区块比较是属于个人经验的部分,对于每个人认识信仰的过程不尽相同,家庭与教会扮演着辅助、支持、引导的力量,但是更重要的是透过特殊的事件、生活重大改变、环境的型塑等因素影响,最终信仰是属于个人的抉择。部落居民有权决定自我的价值观与想法,对于信仰的态度和诠谁释,对于原住民来说,他们把生活中的经验、人生的体会、环境的影响,归因为冥冥之中的安排、上帝的带领。也因此研究者发现,探讨信仰传承的区块其实无法单单透过家庭的角度去解析,因为成长的环境当中有太多型塑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不一定是透过个人的家庭归因,很多部分也是受到教会、辅导、同学、环境、属灵前辈……的影响,所以单就信仰的区块透过家庭教育的观点下去作诠释,是本研究最大的限制与困境。

希望未来透过更深入的分析,能够更细腻的剖析有关于原住民信仰传承的区块,也盼望教会可以针对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做出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看见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对于现今部落人口外移、缺乏工作机会造成隔代教养的问题严重,教会是否看见家庭中的危机而能够去从中做调整,也是研究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教会现况也是看见部落风貌的一个机会。教会对于部落来说,处在对外信息沟通的角色,也是掌握权力资源的人,所以更应该成为部落与外界沟通的一个桥梁,将真实的问题、困境反应,看见内部真实的需要,进一步的作资源的连结、人材的培育、以及家庭的教育。

文章引用

彭奕灵,董道兴. 原住民基督宗教信仰启蒙与经验传承初探
An Exploration of the Christian Faith Enlightenment and the Inheritance of Experiences in Aborigines[J]. 社会科学前沿, 2016, 05(02): 312-335.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6.52045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林素珍. 大港口事件历史意识之探讨[J]. 台湾原住民研究论丛, 2008(3): 207-220.

  2. 2. 李政隆. 台湾基督教史[M]. 台北: 天恩出版社, 2001.

  3. 3. 吴学明.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研究[M]. 台北: 财团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 2006.

  4. 4. 吴学明. 近代长老教会来台的西方传教士[M]. 台北: 日创社文化, 2007.

  5. 5. 黃茂卿.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太平境马雅各布纪念教会九十年史(1865-1955) [M]. 台南: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太平境马雅各布纪念教会, 1988.

  6. 6. 白尚德, 著. 英国长老教会宣教师与台湾原住民族的接触(1865-1940) [M]. 郑顺德, 译. 台北: 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出版, 2004.

  7. 7. 顾坤惠. 宗教过程: 转宗vs.本土化——一个排湾的案例[M]. 台北: 文化研究月刊, 2002.

  8. 8. 林治平, 主编. 台湾基督教史——史料与研究回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 台北: 财团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 1998.

  9. 9.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设教120周年年鉴, 主后1865-1985 年[M]. 台南: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编, 1985.

  10. 10. 张再明. 原住民学习型家庭方案执行策略汇编[M]//学习型家庭方案执行策略汇编——原住民学习型家庭. 嘉义:国立嘉义大学家庭教育中心, 2000: 48-85.

  11. 11. 胡幼慧, 姚美华. 一些质性方法上的思考: 信度与效度?如何抽样?如何收集资料、登录与分析? [M]//胡幼慧, 编.质性研究: 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 台北: 巨流出版社, 1996: 141-158.

  12. 12. 徐宗国. 扎根理论研究法: 渊源、原则、技术与涵义[M]//胡幼慧, 编. 质性研究: 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 台北: 巨流出版社, 1996: 47-73.

  13. 13. 徐宗国, 译. 质性研究概论[M]. 台北: 巨流出版社, 1997.

附录

(逐字稿与开放性编码分析)

访谈纪录

Continued Continued Continued Continued Continued Continued Continued Continued Continued Continued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