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08  No. 04 ( 2019 ), Article ID: 29819 , 7 pages
10.12677/ASS.2019.84080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Urban Cultural Memory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Law

Jiafeng Zhao, Geng Yang, Hui Me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Jinan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Received: Apr. 1st, 2019; accepted: Apr. 15th, 2019; published: Apr. 22nd, 2019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charm and the spiritual core of a city, and it serves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king people identify themselves and spiritual ascription. The existence of culture is based on a certain carrier, and cultural memory is a form of cultural existence as well as a way of cultural continuity. Cultural memory is essentially human subject,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process and transformation of people’s cultural phenomena and the cultural memory of their predecessors in the mind. Therefore, the cultural memory is also manifested as a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study of urban cultural memory has regional meaning.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urban of culture memory is a set of system, which takes cultural symbol as memory object, a variety of media as memory support mechanism, and social members as the main body in the memory. They associated with each other closely.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urban cultural memory system, a comprehensive and efficient urban cultural governance system can be forme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odernization of the city.

Keywords:Urban Cultural Memory, System Structure, The Law of Urban Cultural Memory Operation

城市文化记忆系统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研究

赵佳凤,杨庚,门惠

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山东 济南

收稿日期:2019年4月1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15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22日

摘 要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是城市的精神内核,也是人们获得身份认同及精神归属的重要依据。文化的存在是依托于一定载体之上的,文化记忆是文化存在的一种形式,也是文化得以延续的一种方式。文化记忆本质上是以人为主体,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以及前辈的文化记忆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文化记忆也表现为一种集体记忆,城市文化记忆研究则具有一定的地域意义。本文认为,城市文化记忆是一套系统的存在,以文化符号为记忆对象,以各种传播媒介为记忆支撑机制,以社会成员为记忆主体,是三者的有机联动。以城市文化记忆系统结构为理论出发,可形成一套综合高效的城市文化治理体系,对于城市进行科学合理地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文化记忆,系统结构,城市文化记忆运行规律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一座城给人一段回忆。每座城中的人总是带有不同的文化印记,文化之于人或之于一座城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城市间的差异日益减少,城市的空间被商业街区、写字楼、商品房等所占据,传统文化印迹,如古建筑群、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正一点点被吞噬,沉沦。每座城市都有着自身的发展历史,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更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城市的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开展城市设计,避免城市千城一面,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特色。本文从此角度出发,探讨城市文化记忆规律,希冀为城市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借鉴意义。

2. 城市文化记忆概念界定

2.1. 文化记忆

20世纪90年代起,文化学和历史人类学框架下的“文化记忆”研究在德国蓬勃开展。“文化记忆”这一概念是由扬·阿斯曼和阿莱德·阿斯曼夫妇提出的。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对文化记忆做了这样的界定:“文化记忆是一个集体概念,它指所有通过一个社会的互动框架指导行为和经验的知识,都是在反复进行的社会实践中一代代地获得知识。” [1] 他将文化记忆看成是社会知识的总和,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对这些知识产生互动,驾驭着人们的行为和对社会的体验。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为了适应改变环境的而与物质发展紧密相关的过程;二是各个群体的自我建构过程和他们为生者和死者之间建立联系而进行的活动。文化记忆特指第二方面。笔者认为文化记忆是一种集体记忆,以全体社会成员为主体,对过去的以语言、图片、实物为符号特征的文化形式为记忆内容,依据一定记忆术,并随着反复的实践不断改组扩充记忆内容,以集团内部相互交流和代际相传为主要传播路径,形成一个集体意识,以保证文化的延续性。

2.2. 城市文化记忆

对于城市文化记忆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国学者刘瑛认为,城市记忆是指长期生活在特定城市中的人群所共有的集体记忆,它是对城市变迁过程的一种社会记忆,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对城市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进行整理、储存的统称 [2] 。刘瑛的看法主要从历时性的视角出发,且记忆内容为有价值的历史记录,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历史的继承。法国著名学者哈布瓦赫在其《论集体记忆》一书中指出,过去不是被机械地简单地保留下来的,集体记忆也不是对每个个人记忆进行简单的加总而形成的,记忆是处在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根据当下社会情境中人们的观念、需要和利益对过去进行选择、重构与再现的主观建构活动。哈布瓦赫的看法同样认为这是一种集体记忆,但其看到了人们进行记忆时具有选择性,离不开人们所处的现实背景,依据现时的观点,进行记忆的主观建构。笔者认为,如果将城市作为主体来看,城市文化记忆指的就是城市的文化脉络,是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如果将社会成员作为主体来看,城市文化记忆是群体对城市文化的发展脉络形成的一种集体意识。因此,笔者认为城市文化记忆的概念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长期生活在该区域内的社会成员对该区域内过去的区域文化形成的一种集体意识,是在时代背景下形成的集体理解与建构。

对城市文化记忆的概念应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城市文化记忆的内涵从内容上讲,是动态着变化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记忆作为几代人创造的一个共享的过去,就是几代人所有实践经验的汇总,受到不同时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受到每代人思维经验、认识水平的影响,被人们所理解的集体意识在不断更新创造。因此,城市文化记忆既是一种继承又是一种创新。从传播方式上讲,既是一个水平式的传播,也是一个垂直式的传播。水平式的传播指同代人不同集体之间横向交流,改组扩充文化记忆内容,垂直交流即代际相传,将集体意识传递给下一代,以确证文化的延续性。从传播所借助的载体上讲,以语言、图片、文本、实物为主要符号特征。从最终意义上来讲,社会成员形成一种集体意识,获得身份认同,形成一种精神归属感,保证了城市文化脉络的延续。

2.3. 国内外对城市文化记忆研究的概况

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城市文化记忆有几个不同的角度。凯文·林奇在2001年有《城市意象》一书,在该书中提出城市意象由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五个要素构成,并通过应用环境心理学和认知地图的方式去构建城市;在城市文化和城市记忆研究方面,有刘易斯·芒福德阐释了城市、文化、记忆三者的关系,认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人类创造的记忆的器官;在文化记忆方面,哈布瓦特对集体记忆做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德国学者提出了文化记忆理论。

综上几个方面,西方无论是从建筑学领域还是历史学与文化学,或是环境心理学乃至文学领域,都对城市记忆研究做出了许多研究,但是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研究框架,仍处于一个开始阶段。

2) 国内研究综述

在国内,1987年同济大学的冯纪忠教授在《建筑学报》上发表《旧城改建中环境文化因素的价值和地位》一文中提出从基源考虑城市环境以及旧城改造的问题,充分研究环境心理学以及社会文化学。目前的研究又从档案学的角度提出研究新视角,有北京市丰台区档案局孟晓华的《城市记忆·档案行动》(2012)和王晓晓、陈林飞、张艺的《城市记忆与档案:探求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回归》(2014)。前者从档案学的定义出发。后者从档案学与城市记忆的异同之处研究出发。

综上,国内的研究视角从各个学科领域出发呈现多样化,如从档案学,社会文化学和传播学等等,对城市记忆理论也做了一定研究,但是仅从某一视角出发研究城市记忆,确少系统性和整体性。

3. 城市文化记忆规律及其特点

3.1. 城市文化记忆规律

记忆,属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城市文化记忆的认识应当首先从记忆规律谈起。是人的一个心理过程。心理学认为,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3] 。记忆有三个基本环节,即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记忆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在于它将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连接在一起,使得人的经验得以积累。由于每个人识记的内容有所差异,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的个性。被人所编码过的信息并不是所有都能被再认或回忆,这是所谓的遗忘。遗忘受到诸要素影响,如记忆材料的性质,记忆材料的数量、时间等等,都对遗忘产生了影响。记忆规律对城市文化记忆规律有一定借鉴意义。

客观现象要进入人的认识图示中,必然依托于一定路径。对于该路径首先要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总是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价值需求有选择地进行客观事物进行认知;其次,只有那些被进行重点标记的客观事物才受到人的注意,进而被加工进入人的认知图示。需要指出的是,所谓被重点标记的事物应当是意义深刻、特征明显的。表现在外观形状、颜色、大小、内在的独特意义、历史价值等等。再次,人的认知图示中的内容总是会有一部分被遗忘,如何使部分重要的记忆内容得到巩固并保存在人的认知中则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城市文化记忆规律固然遵循着记忆规律的普遍形式。然而,作为一种集体记忆总是受时代的影响,一代人总是有选择地对前代人的集体意识进行加工改造,这又形成了当代人的一种记忆文化,时代就像是过滤器,最终被人们所记忆的内容必然是最符合当代人心理需求,精神需要,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

3.2. 城市文化记忆特点

显然,城市文化记忆是有着自身的特点。第一,有着强烈的区域性色彩。是长期生活在该区域的人对该区域进行意识的建构,因此,这样一种意识总是带有鲜明的区域色彩,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由此形成的集体意识带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第二,有着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发展主题,不同时代人也有不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信仰,人们对信息的建构方式自然而然地不同。第三,整体性。城市文化记忆是一种集体意识,是社会成员集体加工改造的结果,也是对所有相关联的记忆对象进行联系整合的过程。第四,连续性。城市文化记忆依托各类载体,如公共文化机构,书本,宣传人员等等使得集体记忆得以扩散传播,将之前的记忆内容在当代人头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最终使得这样一种集体意识得以延续。第五,选择性。人们将客观对象存储进大脑是有选择的,会挑选有深刻意义和象征性的事物进入大脑。

4. 城市文化记忆系统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4.1. 城市文化的系统结构

城市文化记忆以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以及前辈的文化记忆为记忆对象,最终为人所记忆、所认知,形成集体记忆,有着一套严密的系统结构。该系统结构有一系列要件组成,包括记忆主体,记忆客体,记忆支撑机制组成。

城市文化记忆主体是长期生活在该城市的社会成员。一定的区域环境总是影响着一个人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选择。因此,社会成员进行一定记忆时,总是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对记忆对象进行选择。记忆主体在整个系统结构中的主要特点是其自主选择性。人对记忆内容的选择并不只是受制于自身的因素,外在的环境也会对人的选择产生影响。外在的发展环境、教育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认知,其他社会成员广泛选择的记忆内容也会影响一个人的选择,而记忆对象如果人为地被加以宣传,使其意义突增,也会率先进入人的认知顺序,进入优先选择的行列。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今年两会中就曾谈到,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中小学各类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并且鼓励各地各学校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教育资源。此举,一是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二是提高了各地区对当地文化内涵的重视,对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大有益处。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对当地的文化内涵的认识与意识,可以促进城市文化记忆的代际之间传播,是人们能够获得文化身份的认同,自豪感的提升。

城市文化记忆的客体包含两类,客观的文化现象以及前辈文化记忆。前者,依托一定载体,以各种仪式、图片、实物建筑、文本等形式作为各种文化的载体也即文化符号。以行为形式或具体物象形式的文化记忆是静态的,虽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果不通过专业人员或亲身经历者讲述,这样的文化记忆并不为人所知。西欧国家如法国、意大利是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至今仍然保存着许多教堂、城堡等历史古迹,在法国,每个城市都有由当地居民义务担任的文化遗产“宣传员”,他们协助学校进行保护文化遗产的教育,通过组织参观、讲解和发放宣传材料等手段引导人们树立起保护遗产的意识 [4] 。如果人们认识不到这些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或其历史意义,那么这样的结果是可怕的。那些历史意义丰富的文化载体会遭到人们有意无意地破坏,这些文化载体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将不复存在。倘若文化载体价值消失或者破坏其原有面貌,文化记忆就不会形成。因此,就不能形成集体记忆。后者,以人为载体,将一代人的记忆传播扩散到另一代人的记忆,主要表现为代际之间相传。这种传播方式可以表现为家庭内,祖辈的教育;也可以表现为学校内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其特点是以人为载体,也以人为主要的传播工具。

城市文化记忆的支撑机制是记忆主体与记忆客体之间的桥梁,使得记忆对象通过记忆支撑机制流入记忆主体,记忆支撑机制具体包括人们通过语言交流、观看影视、旅游走访、阅读获得文化知识。语言交流是知识传播的一条基本途径,实际上也是思维启迪、观点碰撞的一种方式,也是进行自我意识理解与建构的一种形式。影视通常对原有的文化现象进行艺术创作,使其直观性、趣味性更强,影视所选的题材因此被人们所“重点标记”,使其处于人们的优先选择序列,从而进入人的认知。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展现各地的饮食文化,将生活中普通人的日常饮食“仪式化”,饮食文化自然的渗透着各地的乡土情怀,地区文化价值观,人们的文化认同。人们通过感知不同地区的饮食风格,能够点燃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也总能让属于每个地区的人们引起文化上的共鸣,由此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归属感。通过影视传播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探索出了一条可贵的成功之路,也留给我们诸多借鉴和启示。旅游走访活动拉近人们与历史文化之间的时空感与距离感,加深对过去真实事件的认知,从而获得意识自觉主动地加工。阅读以一种文本的形式呈现文化现象,使人们获得过去的经验、历史及感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城市记忆问题也更加关注,我国大中城市的一些档案馆开展了城市记忆工程。2002年青岛市率先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实施口号“为后人留下真实的青岛城市记忆” [2] 。随后,上海市档案馆启动了“城市记忆工程”,目的在于实现城市记忆数字化建设。上海市档采取多种途径收集名人档案,并采取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记录、整理,同时还向社会推出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举办展览会,以此向公众展现上海市的历史文化 [2] 。可见,档案对于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发挥着不小的作用,档案馆的最大价值在于保存大量的文本、图片等资料,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资源库,与博物馆一同发挥着文化记忆储存容器的作用。

4.2. 城市文化的运行机制

城市文化分为三大类,即物质文化、行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括城市的建筑、街区、环境、空间布局,是有形的外在文化形态;行为制度文化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行为、法律制度、风俗习惯、节庆等等;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城市精神、市风市容,展现一个城市文化特色。文化本身并不具备具象的形态,总是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表达出来,如文本、仪式、语言、实物建筑、图片,这些是文化的符号表达方式,只有通过符号才能为人的大脑所识别储存。人的大脑中要获得这些符号是需要依据一定的传播形式的。人们在社会场所内的交际,语言的交流,是信息流通的主渠道;还可以通过影视的宣传,个体自身对文化本身产生兴趣,促使个体主动走访获取信息,阅读相关材料,度假旅游获得感性认知。这些有价值的被人主动选择的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后会主动加工,对信息进行编码,进一步筛选后进入储存器,反复的深加工就形成了长时记忆,当客观环境刺激下个体能顺利的进行再认。生活在特定区域内的人一方面由于记忆的对象存在共同性,另一方面存在相似的价值观和思维认知方式,人们的意识是有共同性的,这样的意识就是一种集体意识。集体意识的延续是通过口头传授、教学、文本记录、实物保存、仪式的训练等途径传递给下一代,是下一代直接获得间接经验,形成自身的文化身份。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并存在于记忆中的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知识经验就是城市文化记忆。

整个文化记忆系统结构地正常运行,是表现为符号形式的记忆对象,以各种传播媒介为记忆支撑机制,以社会成员为记忆主体三者的有机联动。符号对于文化记忆的影响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符号的丧失将不会形成主体的文化记忆;二是符号装饰性过强,将会影响文化本身的内涵与意义,造成文化记忆的偏差;三是符号如果变化过快,人为不断地进行修改,最终影响对文化记忆的形成。记忆支撑机制对于文化记忆的影响主要在于通过向广泛的主体进行宣传,使得文化被广泛的人所认知,是文化得以存在与延续的关键。文化记忆的形成最终在于记忆主体,由于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其对文化记忆的影响主要在于对文化进行部分地吸收、改造及创新,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创新性。然而要使主体对文化进行主动地意识建构,首先是要形成对文化的敏感性,对文化保持着一定的兴趣或是重要性的认知,而这离不开传播媒介的作用,传播媒介又必须有必备的文化内容或文化符号,文化内容或符号又需要人的能动性选择与创造。

记忆的客体,也就是记忆的对象(文本、图片、仪式、实物建筑、前辈记忆等)通过记忆支撑机制(语言交流、观看影视、旅游走访、阅读等方式)形成单个社会成员的感觉记忆后形成短时记忆,部分有价值的记忆内容经过多次反复之后形成的长时记忆是社会成员的个体记忆。而生活在特定区域内的人们由于拥有共同的记忆对象、相似的价值观和思维认知方式而拥有相似的个体记忆,这样的记忆就形成了一种集体记忆。集体记忆通过社会成员之间纵向和横向的传播而得以传递和发展,形成了被特定区域内大部分社会成员认可并存在于记忆中的知识经验,这就是城市文化记忆(图1)。

Figure 1. Urban cultural memory operation system

图1. 城市文化记忆运行系统

美国城市社会学家帕克曾说过:城市决不仅仅是许多单个人的集合体,也不单单是各种社会设施的聚合体城市也不只是各种服务部门和管理机构的简单聚集。“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换言之,城市绝非简单的物质现象,绝非简单的人工构筑物。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 [5] 我国政府也日益对城市文化建设重视。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求“特别对集中反映历史文化的老城区……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要在这些历史遗迹周围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对这个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6] 今年3月,我国开展城市设计试点城市,要求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要求,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台州市位于浙江东南部,入选为今年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其发展规划定位为山海水城,和合圣地,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重点规划了市域范围内的七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的建设对历史文化的重视使得文化记忆对象将得到很好的保存。除此之外,公共文化机构亦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记忆储存基地。如美国纽约市,人口只有上海的一半,但建有博物馆360个,图书馆1279个。图书馆、博物馆完全是非赢利性的,由政府包办,完全免费向市民开放 [7] 。这些公益文化显然促进了文化记忆的传播与流通,使得文化记忆对象较顺利地进入人的记忆图式中。为了使得人们对城市文化有一个持久的保持,政府多会进行大规模宣传,使得这些被重点标记的记忆对象牢固地存在人们的头脑中。例如杭州城市宣传片——“情系西湖,中国杭州”,海口城市宣传片——“椰风海韵,南海明珠” [8] ,又如2008年3月,唐山市政府投资6000万拍摄影片《唐山大地震》,该片通过运用艺术化的表现形式,讲述了一家人因地震失散分离,并在多年后重聚的故事……唐山市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我国的评剧就发源于此,并与唐山皮影、乐亭大鼓一同誉为“冀东三枝花”。但是外界却对之了解甚少。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唐山市与著名导演冯小刚合作,借助电影的形式,将新时代下唐山市的文化内涵、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状态等内容推介给世人,一方面展现了人间有大爱、亲人永远是亲人的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唐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城市形象和唐山人感恩、博爱、奋进的精神面貌,一个涅槃过后华丽重生的凤凰城的形象深入人心 [8] 。影视文化以其直观性、艺术性等显然是形成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绝佳方式,受众面广且令人印象深刻,起到很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城市记忆系统的运行以社会成员为主体,通过记忆支撑机制并依据一定记忆术,形成个体记忆,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变换流通形成集体记忆。

5. 结语

认识城市文化记忆系统结构对于保持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发挥自身的文化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文化记忆结构是记忆对象、记忆支撑机制及记忆主体的三者有机联动,因此,开发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自然要从此三方面进行把握。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大量的文化符号,诸如古建筑群、城市水文、历史文化街区等等受到不同程度破坏,有的文化符号不复存在,如济南老火车站,有的文化受到商业性的开发,文化本身意义不为人所知,造成人们文化记忆的偏差。许多文物古迹被游客破坏的现象并不少见。其原因不外乎人们缺少对文物古迹的认识,也无人对文物的历史文化意义进行宣传或讲解。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城市管理者进行科学规划与治理,从城市文化记忆系统结构的理论点出发,形成一套综合高效的文化治理体系,对于我国城市的未来意义重大。

文章引用

赵佳凤,杨 庚,门 惠. 城市文化记忆系统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研究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Urban Cultural Memory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Law[J].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08(04): 572-57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9.84080

参考文献

  1. 1. 扬•阿斯曼. 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 回忆和政治身份[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2. 2. 刘瑛. 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文化资源的整合[J]. 兰台世界, 2012(35): 110-111.

  3. 3.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M]. 第2版.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4. 4. 王珊. 法国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2): 74-79.

  5. 5. Lewis, M. (1963) The City in History: Its Origins, Its Transformations and Its Prospects. Seeker & Warburg, London.

  6. 6. 于波. 城市记忆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7. 7. 孙惠柱. 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建设——兼为上海的文化建设进言[N]. 文汇报, 2003-9-14.

  8. 8. 刘庶.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创意与传播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