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9  No. 04 ( 2021 ), Article ID: 44277 , 5 pages
10.12677/ML.2021.94127

试论《水浒传》赛珍珠译本的翻译方法 及其翻译问题

孙菲1*#,王晓晨2

1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天津

2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收稿日期:2021年6月22日;录用日期:2021年7月22日;发布日期:2021年7月30日

摘要

翻译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桥梁之一。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英译版本层出不穷。本文选取赛珍珠英译本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赛珍珠译本翻译方法及其翻译问题。研究发现,赛译本以异化翻译方法为主,归化翻译方法为辅,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中国文化,塑造了中国形象,但其译本也存在数字翻译不准、文化专有项翻译失误、句式结构不地道等问题,译者需要辩证看待其英译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

《水浒传》,赛珍珠,翻译方法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ranslation Problems of Pearl Buck’s All Men Are Brothers

Fei Sun1*#, Xiaochen Wang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Received: Jun. 22nd, 2021; accepted: Jul. 22nd, 2021; published: Jul. 30th, 2021

ABSTRACT

Translation serves as an important bridge for cultural exchanges. As one of the 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 of ancient China, All Men Are Brothers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one after another. This paper selects the English version of Pearl Buck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ranslation problems. It was found that her translation is mainly foreignization-oriented, accompanied by domestication. Her translation, to some extent, has spread China’s culture and shaped China’s image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However,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her translation to be improved. Translators need to treat her English translation dialectically, taking the essence and removing the dross, to further help China's culture go global.

Keywords:All Men Are Brothers, Pearl Buck, Translation Methods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翻译中国古典名著,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1]。《水浒传》,又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全传》,主要以宋代末年为社会背景 [1],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群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最后起义失败、接受招安的全过程,深刻地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了塑造了起义英雄的群像,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水浒传》不是真实的历史,只是通过艺术加工,把一些历史事件放到宋代社会背景中进行描述 [2]。虽然学界对其成书年代和作者仍有争议,但该书以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创造出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为学者剖析当时的社会背景提供了诸多素材 [2]。《水浒传》目前有50多种译本,涵盖15种语言,位列最受欢迎的世界名著之一 [3]。若将70回本以上版本视为全本,到目前为止,《水浒传》共有四个英译全本,分别是1933年赛珍珠的All Men Are Brothers,1967年杰克逊的Water Margin,1980年沙博理的Outlaws of the Marsh和1994~2002年登特·杨父子合译的The Marshes of Mount Liang [4]。其中,赛珍珠的译本1933年在英美同时出版,目前已先后四次再版(1937, 1948, 1952, 1957) [3],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国内《水浒传》英译研究提供了语料 [4],因此本文选取赛译本《水浒传》,从翻译方法与翻译问题两个角度进行探析,为译者翻译此类文章提供一些思维与方法。

2. 赛译本《水浒传》翻译赏析

(一) 翻译方法赏析

董跞对翻译方法、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进行了区别与分类:翻译方法指全文整体的翻译趋势,包括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是针对某个具体翻译问题译者根据已确立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至少可以拆分为增译和减译两种;翻译技巧则更为具体,大约有15种,可以划分为偏向异化的翻译技巧、偏向归化的翻译技巧和相对中立的翻译技巧,翻译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可能用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翻译技巧 [5],结合董跞的分类来分析赛珍珠英译本《水浒传》可以发现,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在其译作中皆有使用 [6],但其译文不是单独地使用归化或异化翻译方法,而是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两者翻译方法“杂合”,凸显差异 [7],让读者不仅能明白文章大意,也能从中领略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

世界上没有完全对等的两种语言,因此要在两种语言之间实现完全转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水浒传》描写的全部是中国人物、中国故事,其语言极具中国特色,要想完全传递出原文的思想情感更是难于登天,因此赛珍珠在英译《水浒传》时大多采用“杂合”方法,向英文输入了大量新词。比如“观音”一词翻译为“goddess of mercy earth”,“麻将”翻译为“sparrow dominoes”,“贤弟”翻译为“Good Brother”,“恩人”翻译为“Most Gracious”等等,这些词组在英文中并不常见,但读者通过上下文却能大致理解其意思,而且还能意识到中国文化的存在,从而留下深刻印象。虽然赛珍珠多使用“杂合”翻译方法,但是归化翻译方法在其译作中也偶尔出现,比如“干娘”翻译为“foster mother”,“两”翻译为“ounce”,“斤”翻译为“pound”,贴合目的语表达方式且对原文思想感情未造成任何损坏。下面是赛珍珠“杂合”翻译方法的几个具体例子。

例1:妇人又问道:“叔叔,青春多少?”武松道:“武二二十五岁。”

译文:The women asked again, “Brother-in-law, how many green spring-times have you passed?”

Wu Song said, “I, Wu The Second, am twenty-five years of age.” [8]

在用词方面,这句话的译文属于异化中有归化,归化中有异化,赛珍珠准确理解了原文中“叔叔”的意思,即女性对于丈夫兄弟的称呼,并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brother-in-law”,符合英文表达。但是在翻译“武二”一词时,赛珍珠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直接将其翻译为“I, Wu The Second”,给读者带来陌生感。“武二”是武松对自己的称呼,在这里可以直接翻译为“I”,省略后面的内容也能清楚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在句子方面,赛珍珠也是采用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将原文的意思准确无误地传递到了译文之中。中国古人常用青春代指年龄、年岁,潘金莲问武松“青春多少”其实是在问他的年龄,但是译文没有采用英语中最常见的句型“How old are you?”,而是用了“How many green spring-times have you passed?”,采用了异化方法,把两人之间那种客气与距离感描绘的淋漓尽致。外国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不太理解,但是下文中的回答“I, Wu The Second, am twenty-five years of age.”让读者一目了然,明白了上文中的“green spring-times”就是在指“age”。通过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赛珍珠带给了读者陌生、清新、别致的阅读体验,进一步推动了读者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丰富了译入语词汇。

例2:“二哥在家么?”

“教授何来?甚风吹得到此?”

译文:“Is The Second Brother at home?”

“Sir/Teacher, from whence have you come? What wind has blown you hither?” [8]

在用词方面,中国古代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倡导仁义礼智信,形成了以礼待人、贬低尊人等美德,在称呼别人时经常用“令尊”、“令兄”、“令堂”等敬称,而称呼自己或自己家人时则经常用谦称,比如“小人”、“鄙人”、“犬子”等称呼 [9]。吴用是梁山好汉中的军师,排名极高,在这里却称呼阮小二为“二哥”,体现了中国人倾向于对自己使用谦称的特点,但西方注重个体独立与平等,极少这样谦让,赛珍珠故意模糊了这一点,采用异化翻译方法,直接将其译为“The Second Brother”,引导西方读者注意中西文化差异。第二句中阮小二称呼吴用为“教授”是因为吴用经常自诩自己为教书先生,赛珍珠并未直接翻译为“professor”,而是将其译为“Sir/Teacher”,采用了归化翻译方法,将阮小二对吴用的敬重翻译了出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自谦文化。

由此可见,赛珍珠虽然偏向于采用异化翻译方法,但并未完全抛弃归化翻译方法,而是两者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中国故事生动形象地传播到其他国家,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古文表达方式及中国文化 [5]。

(二) 翻译问题浅析

虽然赛珍珠译本《水浒传》在国际社会上引发轰动,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赛译本《水浒传》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 数字翻译不准

古汉语中的数字含义众多,可以表示文化符号、姓氏和方向,还具有模糊意义,比如“七上八下”、“三心二意”都是数词的模糊使用 [10],这些数字通过比喻、夸张、强调等方式来表达抽象、笼统的概念,在翻译时必须摆脱数字局限,理解原文意思,进行正确翻译。主要方法包括保留数词;变换数词;删掉数词;添加数词等来保留其模糊性 [11]。《水浒传》中有诸多数字,赛珍珠在英译时直接按其表面意思进行翻译,未能精准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比如“杨雄、石秀再三谦让,方才坐了。”这句话中“再三谦让”是一个虚指,是指杨雄和石秀两人谦让多次才坐下。但赛珍珠直接将其翻译为“But Yan Hsiung and Shih Hsiu were thrice courteous before they would sit down.” [8] 将虚指变为实指,不仅不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原文意思,反而会给读者造成中国人谦让三次才会入座的印象,笔者建议改为“But Yan Haiung and Shih Hsiu, out of humility, invited each other to sit down first.”直接把“再三谦让”的深层含义表达出来,避免数词的翻译。再比如“庄上自有一二千了得的庄客。”在这句话中的“一二千”是实指,意思是庄客数量约为一二千,但赛珍珠在翻译时过度模糊,直接将其译为“In the village there are 5 to 7 hundred fierce, able tenants.”与原文相差甚远,是对原文的不忠实。

2) 文化专有项词汇翻译失误

文化专有项词汇是伴随各国文化发展而衍生的一系列词语,为某一民族或国家所独有,具有独特的民族内涵,往往给翻译造成巨大困难 [12]。《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文化专有项词汇数不胜数,虽然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多年,但她毕竟不是中国人,在理解这些文化专有项词汇时往往存在困难,在翻译时也难免有一些失误。比如“灵床子”一词在中国指放置死人牌位和祭品的桌子,也称为“灵桌”,赛珍珠将其翻译为“niche”,在西方,“niche”指排放佛像的小空间,和“灵桌”意思相差甚远。此外赛珍珠还将“干娘”一词翻译为“foster mother”,也是对文化专有项词汇的不正确理解造成的。在中国,“干娘”一词指双方之间没有亲缘关系也没有收养关系,但是“foster mother”包含收养关系,与中文中的“养母”一词更为贴合。由此可见,由于对文化专有项词汇理解失误,导致了赛珍珠在英译《水浒传》时的多处误译。

3) 句式结构不地道

英语与汉语之间有诸多不同,句子重心便是其中之一。英语句子大多为头重句,将主要信息置于句首,汉语句子大多为尾重句,将主要句子置于句末 [13]。在翻译时,要根据不同语言句式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赛珍珠在英译时,为了突出中英两种文化及其语言之间的差异,大多数句子都遵从了中文的句式结构,导致译入语不地道,外国读者读起来有些生硬。下面便是一个例子:

例1:中间是祝家庄,西边是扈家庄,东边是李家庄。

译文:The one in the middle is the village of the Chu family, the one on the west is the village of the Hu family, the one on the east is the village of the Li family [8].

译文的句式结构与原文完全相同,虽然不影响译文内容的传递,但按照汉语尾重的逻辑来看,这句话强调的是三个村庄的名字,不是其所在方位,且原文无其他深层含义,建议将村庄与地点倒置,将村庄作为主语,省略相同的谓语动词“is”,不仅符合英文头重句的特点,而且更为简洁、流畅。

3. 结语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文化传播方式不断拓展,但以文字为载体的各类著作仍是传播各国形象的主要途径。赛珍珠英译版《水浒传》在中西文化交流上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赛珍珠在翻译时,采用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把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传递到西方世界,力图让外国读者与中国读者感同身受。赛译本《水浒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外国人对中国的偏见,弘扬了中国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有利于帮助中国儒家文化走出去。但赛珍珠版本《水浒传》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赛珍珠所处年代与《水浒传》出版年代相距久远,很多故事情节需要考证,很多语言表达的意思已截然不同,应该对原文本先进行透彻了解,甚至是语内翻译,再进行语际翻译,但赛珍珠并未考虑到这一点,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数字翻译不准确、文化专有项词汇翻译失误和句式结构不地道等问题,影响了外国读者阅读体验。不过总体而言,赛译本《水浒传》在推动中国典籍、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译者以后在进行典籍英译时,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把中国典籍推向世界,从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文章引用

孙 菲,王晓晨. 试论《水浒传》赛珍珠译本的翻译方法及其翻译问题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ranslation Problems of Pearl Buck’s All Men Are Brothers[J]. 现代语言学, 2021, 09(04): 942-94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4127

参考文献

  1. 1. 王文强, 杨勇彪. 英语学界中国文学教材中的《水浒传》管窥[J]. 国际汉学, 2019(4): 132-138+202-203.

  2. 2. 张锦鹏. 江湖英雄: 宋代“富民”阶层追求的另一种表达图式——以《水浒传》为考察对象[J]. 江西社会科学, 2020, 40(1): 26-36+254.

  3. 3. 孙建成, 温秀颖, 王俊义. 从《水浒传》英译活动看中西文化交流[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5): 52-55.

  4. 4. 汤金霞, 梅阳春, 黄文. 《水浒传》英译研究: 成绩、问题与对策[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3): 119-125.

  5. 5. 董跞. 翻译技巧与翻译方法、翻译策略的区别及其分类[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5(2): 186-189.

  6. 6. 钟再强. 接受理论视域下的赛珍珠英译《水浒传》——赛译本成功原因之探析[J]. 兰州学刊, 2011(10): 106-111.

  7. 7. 张志强, 李世英. 赛珍珠著译中的“杂合”现象探析[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4): 46-49.

  8. 8. Shi, N. and Luo, G. (1933) All Men Are Brothers. Buck, P.S., Trans. The John Day Company, New York.

  9. 9. 董琇. 山峙而双峰, 禽飞而并翼——赛珍珠翻译的平衡和谐风格剖析[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4(1): 102-108+116.

  10. 10. 汪榕培, 王宏. 中国典籍英译[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11. 11. 朱葵, 吴军赞. 从文化视角探讨英汉习语中数词模糊性的处理[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33(5): 195-198.

  12. 12. 刘亚军. 目的论视域下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研究——以杨宪益夫妇译《鲁迅小说选》为例[J]. 语文建设, 2014(8): 71-72.

  13. 13. 刘梅丽. 构式化视角下英语THERE存现句的形成[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0(5): 77-86+149-15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