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07  No. 06 ( 2019 ), Article ID: 33471 , 4 pages
10.12677/CES.2019.76134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Promot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n Major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eaching Course

Ting Zhang, Renzhen Meng

Shanghai Publishing and Printing College, Shanghai

Received: Nov. 28th, 2019; accepted: Dec. 10th, 2019; published: Dec. 17th, 2019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eaching Course” is an educational concept. Its core connotation is educating people. It is the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of the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eaching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ideas into all aspects of school education. It is a silent concept of cultivating people. This article will proceed from four aspects, trying to appl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eaching Course” to the academic teaching, combining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and value, to achieve truly the whole, all-round, whole process education.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eaching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n Major, Path

推动“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改革的 路径研究

张婷,孟仁振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28日;录用日期:2019年12月10日;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7日

摘 要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以育人为核心内涵,是对高校教育“思政课程”的德育思想的拓展与深化,是将育人思想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环节,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育人理念。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力图将“课程思政”广泛应用于专业教学中,将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做到真正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课程思政”的内涵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认为:“‘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1]

“课程思政”是指在教育中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是指通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理论与各类课程同向、同步、同行。“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德育思想的拓展与深化,在专业教学中,运用德育的思维,将专业课程中凝结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导向,提炼出来,并将其蕴含的育人思想具体化,将专业教学中的知识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化、形象化的具体体现,以“润物细无声”方式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引入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进来,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 [2]。

2. “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

本文将从如图1所示,三个方面入手,力图将“课程思政”广泛应用于专业教学中,将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做到真正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Figure 1. The path map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n majo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eaching course

图1. “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图

2.1. 打造一支“课程思政”专业教学师资队伍

培养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增强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课程思政”专业教学师资队伍,是“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改革成功的基础,是“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改革的起点和载体,只有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达到了应有的高度,才能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更好地融入到专业教学中 [3]。那么,如何打造一支“课程思政”专业教学师资队伍?首先,学校要将“课程思政”纳入学校“大思政”格局,协同推进学校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有扎实学识,又有理想信念、高尚情操的专业教师;学校要将教师德育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师日常培训的内容,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既要将高水平的“课程思政”教师请到学校为专业教师培训,也要鼓励专业教师到高水平的院校进行交流,有条件也可聘请校外的“课程思政”专家为学校顾问,定期为学校专业教师培训;学校内部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要建立合作交流平台,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加强学习与合作。其次,教师自身要增强“课程思政”的意识,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领悟“课程思政”的深层次内涵,认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系统学习专业的发展史,专业发展中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及重要性,充分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最后,专业课教师在专业领域、思政课程教师在思政领域各有所长,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协作,专业教师在思政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教学流程的安排,才能更加科学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要建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跨学科交流合作平台,建立相关的合作机制及激励措施,鼓励多样化的跨界,可以举办各种交流研讨会,合作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合作撰写论文等。

2.2. 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优化设计,科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就要对专业教学流程进行合理安排,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如图2所示。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要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要从当前时事、热点、学生关注点出发,立足高远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梳理专业教学中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相关“课程思政”要素的内在联系,化整为零,突出重点,抓准关键点,对所有知识点、技能点要做心中有数。在教学目标上,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专业素养、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互助合作。在教学方法上:建立考勤制度、小组协作完成相关作业、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模块学习、专业学习完成后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任务。学生在专业教学中一点点成长,在分工协作中学会团队合作,在自主选择中找到自己的优势爱岗敬业,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中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在课程实施阶段: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学优势,要有效地将专业知识与时事连接,要增加专业教学与“思政元素”联结的模块,如增加专业的发展史、专业发展大事件、专业名人名事、职业素养模块,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专业知识的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的共享性、拓展性、实时性和吸引力,将育人理念通过视频动画、PPT展示、VR互动等手段,融入专业教学课程平台,师生互动交流、共建共享“课程思政”资源 [4]。在课程结束阶段,要为学生布置小组作业,可以利用相关课程建设平台,要引入课程小组功能并借助博客、日记、文件共享和小组作业等工具在资源库平台协作完成课程作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意识,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收集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反馈与评价,并及时调整教学 [5]。

2.3. 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育指标纳入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育纳入课程评价体系,是对专业教师实践育人的有效的激励,是对“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效果评价,是科学评价专业教师专业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的基础,能充分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将专业教学的价值引领作为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是建立有效的反馈调节机制的基础,可以通过对“课程思政”效果的反馈,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的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推进“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课程协同育人质量。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参照其他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将专业模块化内容占比、重要性、“课程思政”内容的多少、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方式等,合理赋予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的办法,对专业课教育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做出评价 [6]。

Figure 2. Optimize the design of cours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ally integrate the elements of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图2. 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优化设计,科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从打造一支“课程思政”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优化设计、科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育指标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改革,将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做到真正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文章引用

张 婷,孟仁振. 推动“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Promot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n Major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eaching Course[J]. 创新教育研究, 2019, 07(06): 791-794. https://doi.org/10.12677/CES.2019.76134

参考文献

  1. 1. 高德毅, 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 43-46.

  2. 2. 江颉, 罗显克.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32): 84-87.

  3. 3. 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3): 64-69.

  4. 4. 崔戈. “大思政”格局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7): 138-140.

  5. 5. 曾位.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数学的教学实践探索[J]. 科技风, 2019(21): 58+63.

  6. 6. 金艳. 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 山东外语教学, 2013, 34(5): 56-6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