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11 ( 2023 ), Article ID: 76158 , 6 pages
10.12677/AE.2023.13111431

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龙娜,任建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陕西 西安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23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21日;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8日

摘要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快速推动时代发展新浪潮,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契机和挑战。人工智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对象价值需求、网络舆情监控、智能化校园管理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支持,也潜藏着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落寞、教育思辨性缺失及伦理道德迷失等挑战。面对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应该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为价值牵引,以数字素养为重要抓手,以隐私安全为底线红线,实现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价值。

关键词

人工智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The Practical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pow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a Long, Jianguo Ren

Huaqing Colleg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Received: Oct. 23rd, 2023; accepted: Nov. 21st, 2023; published: Nov. 28th, 202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represent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rapidly promoted the new wave of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bring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vides precise, personalized and differentiated support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the value needs of educational object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and intelligent campus management, but also lurk challenges such as the loneli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subjectivity, the lack of educational thinking and the loss of ethics and morality. In the face of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I empowered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take classroom education as the main position, tak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uidance as the value traction, take digital literacy a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and take privacy security as the bottom line, so as to realize the due value of AI empowered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政教育均衡发展,破解高等教育规模化培养与个性化发展的时代难题,培养适应新时代智能化、数字化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1] ,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这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和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也提到“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压舱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价值引领的重要职责,理应紧跟智能化变革的发展趋势,守正创新,积极依托人工智能来谱写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 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技术是新时代以来极具开创意义的重大技术突破,在党和国家日益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为高校师生所接受、认同,并在拓宽教学场域、识别价值需求、监测网络舆论、提升智慧管理等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服务和个性化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2.1. 技术赋能拓宽思政理论课教学场域

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是以实际的物理场域为基础,它具有时空相对固定、形式相对统一的特点,因此,能够相对集中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然而,思政教育的主客体在“场”中却难以打破时间束缚和空间制约,存在着显著的时空局限性。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让大学思政课的每一个参与者,突破文化、历史、地理的限制,重建一个实时交互、声像兼具的智能领域,为拓展大学思政课的教学领域带来技术突破。同时,通过“一人一策”的智能化教学,将差异化的个体实践和个性化的教学需求相统筹,有效区分不同学生在特定情境和学习阶段的课程重点,精准衔接教育对象的个人经历、心理画像和成长背景,通过定制式教学催动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内生动力,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交互体验和协同能力,形塑新的教学方式和知识体系,通过植入云上游历、沉浸案例、在线翻转教学等思政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模块,贯通高等教育知、情、意、行的一体化思政链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2.2. 智能画像精准识别教育对象价值需求

在人工智能赋能条件下,高校可以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收集教育对象的学习数据,梳理学生在生活中的现实形象和网络世界中的虚拟形象,依托聚类分析、语义分析和智能算法等各类技术工具获取多方信息,全面刻画教育对象的详细样貌,及时跟踪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互动数据,让难以量化记录的理想信念、认知行为、情感表达等模糊性要素转化为具体的程度数据,让不同类型、群体、圈层的学生需求以智能化方式进行传递,客观直接地反应教育对象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标志性经历,为科学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通过生成可视化量表和动态图谱,客观呈现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变化状态,更加全面客观、动态多维地认识、评估、预判教育对象,进而为学校分环节、分形式、分批次进行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2.3. 智能监控兜牢网络舆论传播底线

在“去中心化”的全媒体传播时代,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和信息辐射能力日渐式微。“围绕高校舆论场的产生原因和解决策略进行的公共表达转移至基于数字化、扁平化、社交化的网络媒体和人工智能平台” [2] ,在传播内容、传播时效、传播方式、传播技术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实时监控为更好地引导高校网络舆论提供了现实条件。首先,依托内容分发和“爬虫”技术可以锁定关键词实时检测一段时期内特定人群的情感波动和定向表达,把握校园舆论思潮的主流方向。其次,基于“爬虫”得到的舆情数据,组织专业团队从不同层面进行发声,解构舆情产生的社会条件和传播土壤,做到精准宣传,不断凝聚校园舆情传播的引导力。最后,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舆情热词和传播路径在数据库进行登记类比,做到提前防范,不断提高校园舆情管理的自动化、可视化、规范化,将校园舆情管理重点从传统的统计分析向研判分析、风险预测、对策建议转变,实现舆情的“早报告”“早研判”,让校园舆情工作从“灭火”转为“防火”。

2.4. 智慧管理提升思政教育实践温度

高校校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构建智慧校园将成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环境。高校校园每日会产生海量数据,海量数据又反哺了人工智能的算法精度,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了校园信息门户、数据中心、智慧教育应用系统、学生一卡通终端和智慧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串联,提升智慧校园的智能化。如“智能化”学生资助系统可以通过学生每日消费数据智能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将助学和育人有机结合,以感恩教育为重点,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良性循环,让资助服务展现思政温度。同时通过构建以数据驱动的高校“数字大脑”,用数字科技赋能来提升学校综合管理水平和质量,让“数据跑路”代替“学生跑腿”,极大丰富学校的教、研、学、管、用等模式创新,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3.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的潜在风险

人工智能推动了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发展,但其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事物,在发展、应用和治理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潜藏着数据控制、数据泛滥与数据异化等一连串问题,并带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落寞、教育思辨性的缺失,伦理道德迷失等风险挑战。

3.1. “数据控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落寞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拥有处理大数据、智能信息、智能文件的能力,这就更加凸显了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的主体性削弱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和宽阔的成长空间,但也因为“算法至上”的优先性搭建起了学生自我选择的“信息茧房”,学生仅能接触自己喜欢和选择的特定内容和知识范围,技术替代了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选择的过程,形成隐性禁锢,并逐步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弱连接”状态。量化的数据指标和评价量表存在将教育对象物化的嫌疑,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也让教育者从“在场者”变成“缺席者”,导致主客体之间双向互动的情感联系逐步淡化,让以人为本、以技为用的教学策略无法得到完整的贯彻落实。可见,人工智能技术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全生命周期教育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评价优先、算法优先的技术逻辑冲击了教育主体的情感交流和传递,在理论方面的灌输效果降低,在情感方面的感化作用被淡化,在精神方面的传递作用被削弱,在行为层面的规范作用被无视,阻隔了教育者与学生的交流,淡漠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的人文情怀。

3.2. “数据泛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思辨性的缺失

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与资源保障,但是泛滥的大数据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辨性的培养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是思政教育内容往往难以用简单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文艺形象和主观演绎进行诠释。直观的显性呈现缺乏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深度思考和理性归纳,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依赖性,逐步丧失自主研究和联想对比的综合学习能力,使学生沉溺于不费脑力的快感式信息碎片,“泛机器化”现象必然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思辨能力减弱,学生的分析演绎、逻辑推理、抽象综合等高阶思维能力难以得到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在多元价值观念交织、相互碰撞的社会环境中,数据生产的平民化、大众化导致数据创作者的认知水平与思想层次等千差万别,数据质量也良莠不齐,大学生极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对主流价值产生怀疑,沉浸在信仰的迷失、心灵的混乱和思维的扭曲之中,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思辨性的缺失。

3.3. “数据异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伦理的迷失

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其造成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也让人感到无所适从,以至于产生了很多数据异化的问题,并引发一系列道德伦理问题。作为育人资源的数据资料虽然仅限于在教育活动和教育研究中使用,但依然存在数据确权的普遍矛盾。事实上,数据为个人所有,学生拥有对自身所生产的数据的所有权利。教育者在未经同意、学生不知情或数据权属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用教育对象的信息数据,可能涉及侵犯数据所有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也不符合物权精神。同时,教育者在数据使用的过程、用途和目的中也存在违背教育对象意志的可能,教育者通过数据分类将教育对象类群化、标签化,以及部分被定义为弱势群体、能力欠缺的个体等,虽然很多情况是教育者无意识、不自觉的行为,但也已触及变相歧视、超权管理等道德问题。

4. 推进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在人工智能时代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课堂教育、思政教育、数字素养和隐私安全等方面的实践路径,推动教育与技术的和谐共生。

4.1. 以课堂教育为核心阵地,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政课堂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是未来思政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3] 高校在思政课堂教育实践中应该融合新文科和新工科,培育人工智能时代具有思政特色的高水平人才。融合马克思主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管理等新文科专业特征和人工智能、软件算法等新工科专业特点,发挥思政课堂授课“宽口径、高弹性”的优势,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各类课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教育,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同时,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内涵和外延,厚植学生科学素养和数字思维。拓展课程思政内涵和外延,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和人工智能技术前沿,面向全校学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等通识类课程等为课程思政主渠道,以人工智能体验教学终端为沉浸式学习载体,以跨学院的课程教学联动、学科竞赛交叉复合、社会实践协同为路径,不断增加人工智能参与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的深度和厚度。

4.2. 以思政教育为价值引领,跨越机器思维与教育逻辑的技术壁垒

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需要温度、温暖和热情的巨量投入,需要人情关注、人性关爱、人文关怀。而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仍处于“离开人就不智能”的阶段,其核心技术主要应用在智慧软硬件升级、云端教学、数据分析识别、内容归类分发等辅助层面,无法向教育对象持续传递教育温度。哈贝马斯也指出:“工具理性是交往理性的一个不可替代的环节,但要让它回到其合法范围内——用以处理任何自然的关系,用以提高社会行动的效率。”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目的也是人,因此,应以思政教育为引领,高扬价值理性旗帜,突破人工智能技术的局限,重视思政教育主体的全面发展和精神成长需求,坚持人本为体,技术为用,“以术御道”,让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统一,算法至上和人本主义相协调,让新时代思政教育优先回应青年学生对成长成才、理想信念、情感诉求的集中思考与表达,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3. 以数字素养为主要抓手,做好人工智能时代思政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衔接

面向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师和学生除了应具有基本的教学和学习技能外,还应特别具备数字素养,树立众创共享的知识观、智联建构的学习观、融通开放的课程观与人机协同的教学观,不断提高自身深度学习能力、探究与创造能力、与他人和智能机器协作的能力、主动参与社会进程的意识,以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面对未来未知和变化的世界。高校要主动吸纳具有人工智能技术知识背景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将其纳入教育者的队伍中,建立多元差异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养教育主体的人工智能思维、素质和技能,提高思政学科追踪能力和多场域促学能力,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增加个性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提供思政课堂的精细化服务,在促进学习、整合资源、应用人工智能、实现个性化学习、进行情感沟通等方面,更好担任起学生的人生导师的角色。

4.4. 以隐私安全为工作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思政教育生态

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隐私威胁也随着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愈发凸显。智能化下人们的日常数字行为皆可追踪、识别、定位和溯源,海量数据逐渐演变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沟通媒介,部分数据更因承载个人重要识别信息而与人格尊严密切相关,营造尊重个人隐私数据基础上的思政教育生态环境愈发重要。首先,高校应以数据“去标识化”为核心目标,通过加密隐私保护、植入反制系统等技术手段主动避免信息被非法收集,破解既要课堂应用又要保障安全的难题,使数据“可用不可见”。其次,网信部门应强化监管意识,主动关注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算法规则的设定和生成,和教务部门协同评估各类人工智能应用的效果和意义,避免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路径依赖。最后,高校教师在秉持开放心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做“技术信仰者”,只做“真理传播者”,发挥思政教育的共情效应,重视学生隐私保护,用思政智慧和专业能力超越“算法”和“数据”的辐射边际,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成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陪伴者和引路人。

5.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前沿科技的支撑,提高高校思政工作实效性、针对性与科学性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现阶段人工智能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运用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工智能既是实践背景,也是技术工具,更是发展契机。从现实来看,人工智能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价值前提、技术限度和具体操作层面也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及现实难题。因此,必须辩证看待人工智能的技术动能与潜在风险,合理界定人工智能的融入边界和适用范围,将人之主体能动性与机器之智能优势强强结合,积极探寻教育与技术的共存共荣之路,自觉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形态。

基金项目

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以我校为例;项目编号:SZ2106;项目类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般项目。

文章引用

龙 娜,任建国. 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The Practical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pow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 教育进展, 2023, 13(11): 9267-927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11431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6(020).

  2. 2. 杨仁财.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5): 54-59.

  3. 3.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01).

  4. 4. (德)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M]. 洪佩郁, 蔺青, 译.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4: 8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