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4  No. 04 ( 2024 ), Article ID: 85788 , 9 pages
10.12677/ae.2024.144635

中班幼儿对区域游戏的选择偏好研究

——以A幼儿园为例

马子晴,郝梦冉

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安庆

收稿日期:2024年3月26日;录用日期:2024年4月23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30日

摘要

以观察法为主,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辅,研究者对幼儿在区域游戏时在该区域的停留时间、在该区域的情绪表现和对该区域的选择频率的关系进行卡方检验分析,总结幼儿区域游戏选择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幼儿区域游戏开展的教育建议: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区域环境创设;教师积极开展区域活动;教师增强对幼儿区域游戏的观察与指导;创设固定与机动结合的游戏空间;营造自由且有序的人际交往环境。幼儿的区域游戏选择偏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者应当了解幼儿的需求,保障幼儿的权利,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选择偏好

Study on the Choice Preference of Middle Class Children to Regional Games

—Taking Kindergarten A as an Example

Ziqing Ma, Mengran Hao

Faculty of Teacher Education,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Anqing Anhui

Received: Mar. 26th, 2024; accepted: Apr. 23rd, 2024; published: Apr. 30th, 2024

ABSTRACT

Based on observation method, supplemented by interview method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 Chi-square test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stay time in the area when playing regional games,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the area and selection frequency of the area.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ldren’s regional play selec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children’s regional play education were put forward: Teachers encourage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reation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teachers actively carry out regional activities;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observation and guidance of children’s regional games; create a fixed and mobile game space; create a free and orderly environment fo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hildren’s regional play preference is the result of many factors. Educators should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children, protect their rights, and seize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heir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s:Kindergarten, Middle Class, Regional Games, Selection Preference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问题提出

区域活动是一种基于幼儿的自主选择来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需要的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黄进(2012)指出,区域活动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实践,是一种对儿童的解放。它能够满足班级中所有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也是对所有儿童发展的一种预期 [1] 。区域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幼儿主体性与自主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提供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2] 皮亚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强调儿童的主体性,他认为儿童的思维方式与成人有着显著区别,但总体上是以某种固定的顺序进行的。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此为儿童表象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能运用语言或者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不能很好地掌握概括性与一般性。幼儿的思维特点与成人的认知和思想观念有所不同,这些不同之处导致了幼儿与成人在区域选择的分歧,同时强调了研究幼儿区域游戏选择差异的必要性。

偏好是某人对某些东西的“态度”,选择即需要进一步把“态度”延伸到“行为”。幼儿对于区域的“态度”以“选择”这种“行为”来表现。在心理学中,偏好是确定的、稳定的心理倾向。选择偏好是指决策者在面对几个事件或结果时,选择其中某一个事件或结果的倾向性 [3] 。本研究将幼儿的区域选择偏好解释为幼儿在区域游戏时对某一或某些区域稳定且不易改变的选择和偏爱。研究幼儿对于不同区域的选择偏好,有助于了解幼儿真正感兴趣的区域游戏。了解幼儿的区域游戏选择偏好倾向和影响因素,有利于成人倾听儿童的声音,帮助教育者评估儿童的发展水平和他们需要练习的技能,为其全面发展提供支持策略。

通过研究,幼儿对于某区域游戏的选择偏好可从三个方面界定,分别是幼儿在该区域的停留时间、幼儿在该区域的情绪表现和幼儿对该区域的选择频率。如果幼儿在选择某个(些)区域后,带有上述行为表现,则说明幼儿对该区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好。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与过程

本研究主要对象为A园中班幼儿,本班级一共37名幼儿,其中男孩22名,女孩15名。本研究于2023年3月至2023年5月期间每周观察3次,共观察42起有效事件,每次观察40分钟。针对A园中班幼儿对各个区域的选择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展开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观察法

观察者主要采用非参与式的观察对该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的选择与过程进行观察记录,真实地记录了该中班幼儿在自主自愿的前提下选择区域游戏相应行为的频次,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2.2.2. 访谈法

本研究以班级3名教师与37名幼儿为访谈对象,通过对幼儿进行访谈,了解幼儿对区域游戏的想法。进而完善观察设计,帮助笔者收集相关数据。与该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探求区域游戏与幼儿选择之间的联系,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选择和游戏情况进行深入交流与分析。

2.2.3. 案例分析法

本研究选取在观察记录中以及本班教师提供的相关案例,通过进一步的思考或者与有经验的教师讨论,进而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2.3. 研究工具

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选择恰当的观察主题、科学地分析幼儿的行为,采用自编的“中班幼儿区域游戏选择观察记录表”、“中班幼儿区域游戏选择频次记录表”和自拟的中班幼儿访谈提纲和教师访谈提纲。

2.4. 数据处理

本研究通过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幼儿选择区域游戏的现状;通过交叉表卡方检验考察幼儿性别、区域游戏停留时间与区域游戏选择频次之间的关系。

3. 中班幼儿区域游戏选择偏好的现状

3.1. 区域游戏类型选择的总体偏好

通过对本班级教师与幼儿进行访谈,得出该班级区域游戏的安排较为合理且丰富,能够满足幼儿一日活动的兴趣和需要,对本次研究有较强的参考性。总体上,幼儿在区域游戏选择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游戏偏好:操作区被选择的频次最高、阅读区被选择的频次最低。见表1

Table 1. Children’s preferences for regional games

表1. 幼儿对区域游戏的选择偏好表

3.2. 不同性别的幼儿与区域游戏选择的关系

卡方结果表明,幼儿的区域游戏选择频次与性别有关(0.05水平上显著差异),男孩更偏好选择操作区,女孩更偏好选择表演区。其中,选择操作区的男孩在男孩总数的占比最高为21.4%;选择表演区的女孩在女孩总数的占比最高为24.6%,见表3

3.2.1. 男孩选择操作区的频次最高

从总的观察记录来看,男孩选择该区的频次最高。从每次入区人数来看,男孩的人数都要多于女孩。而且,从幼儿在建构区的停留时间来看,男孩在建构区的停留时间更长,男孩的建构区游戏完整度更高,见图1表2

3.2.2. 女孩选择表演区的频次最高

研究发现,女孩选择表演区的频次最高,而且在该区内,女孩的游戏水平更高;一方面,女孩选择该区的频次高于男孩。另一方面,通过现场观察与比较,在游戏中男孩只是简单摆弄游戏材料,女孩之间互动频繁并产生合作。

Figure 1. Frequency chart of regional play selection for children of different genders

图1. 不同性别幼儿区域游戏选择频次图

Table 2. Crosstab of infant sex and selection area

表2. 幼儿性别与选择区域交叉表

3.3. 不同区域游戏与幼儿持续游戏时间的关系

卡方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游戏与幼儿的持续游戏时间有关(0.05水平上显著差异)。角色区内游戏时间不足15分钟的幼儿数量最多,占该区幼儿人数的60%;操作区内游戏超过30分钟的幼儿的数量最多,占该区幼儿人数的66.9%。见表3图2

Table 3. Cross-tabulat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duration of play

表3. 不同区域与持续游戏时间交叉表

Figure 2.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duration of play in different areas

图2. 幼儿在不同区域持续游戏时间对比

3.3.1. 角色区内持续游戏时间最短的幼儿最多

观察发现,在角色区游戏的幼儿会经常改变游戏区域,与临近区域表演区游戏的幼儿产生互动。例如,在小舞台即将“登台”的幼儿会提前去理发店做造型。在收银台“工作”的幼儿经常会去小舞台做观众看表演。

3.3.2. 操作区内较长持续游戏的幼儿最多

观察发现,幼儿在操作区中持续游戏时间长于30分钟的在同区幼儿中占比更多。幼儿对材料进行富有想象力的玩耍,例如,有些幼儿将火柴棒想象为烧烤串,不停翻动着火柴棒。另一些幼儿将竹节棍搭成小汽车并为其配上轮子。操作区的材料简单,但是幼儿会根据材料数量开创新玩法。

3.4. 不同区域游戏中幼儿情绪表现的差异

3.4.1. 建构区、表演区和角色区的幼儿情绪表现多样

观察发现,在建构区、表演区和角色区等区域游戏的幼儿更活泼好动、与人交流沟通多。案例1:化妆、登台……活动紧张而有趣,女孩子们精心打扮自己和同伴,对于表演流程有较强的秩序感。对漂亮的小裙子、发饰爱不释手。其中一名女孩作为主持人,为其它小朋友安排表演、设计舞台。该区的男孩子对于表演没有很大兴趣,而是拿着活动材料跑来跑去。游戏结束时,建构区的小朋友们收好了玩具都赶到表演区来,舞台变得非常热闹,孩子们对假发特别感兴趣,不停地为自己和同伴进行装扮。

在上述区域中,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的语言、肢体互动较多,而且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幼儿情绪情感丰富多样且更加外显。

3.4.2. 操作区、益智区和阅读区幼儿情绪表现单一

观察发现,在操作区、益智区和阅读区等区域游戏的幼儿更沉静少语、与人交流沟通少,情绪表现较单一。案例2:一名男孩在玩拼图,这个过程持续了20分钟以上,他非常专心地在一盒子拼图碎片中寻找着目标,试试拼在这里又试着拼在那里。但是由于拼图缺失了几块,他没有拼出完整的图案。两名男孩在玩墙面益智游戏,有九宫格、数字和图形比对的游戏,都是将贴布贴在相应的位置。实际上,他们并不理解游戏的规则,只是将贴布贴着玩。其它小朋友也对材料不断地尝试,尝试到一定时间或者材料已经被充分开发后,小朋友们便转向其它区域尝试新的游戏。

幼儿在以上区域中更倾向于单独游戏,有时会向他人发起求助,但更多的是与游戏材料互动。幼儿专注于手中的材料,利用各种方法探索材料的玩法。有时幼儿会自言自语,遇到困难时会自我鼓励;有的幼儿会将自己的“作品”给老师展示。

4. 中班幼儿区域游戏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

4.1. 个人主观因素

4.1.1. 幼儿游戏水平

每个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持续时间、游戏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幼儿能够在某个区域游戏中玩很长时间,并能带动同伴共同参与进来。而且,游戏水平高的幼儿能够吸引游戏水平较低的幼儿,游戏水平低的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坚持性较低,甚至会频繁换区。例如,建构区中存在竞争和合作共存的情况,开始小朋友都各自搭建,随着材料越来越少,一些小朋友会选择合作,把自己的材料分享给旁边的小朋友。幼儿合作搭建出的建筑更为壮观,难度更高。

4.1.2. 兴趣与经验

兴趣是幼儿游戏的最大驱动力,幼儿的区域游戏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收到自身兴趣与经验的影响。幼儿有前期的游戏经验积累,会增加其对区域游戏的喜爱程度。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问及幼儿为什么选择这个区域时,幼儿的回答大多是因为好玩、和好朋友玩过。

4.1.3. 幼儿性格

幼儿的性格对幼儿参与的区域类型有直接影响,不同性格的幼儿在选择区域游戏时有很大差异。幼儿的性格主要分为受欢迎的幼儿性格、被拒绝的幼儿性格和被疏忽的幼儿性格。研究发现,选择益智区的幼儿较为固定,他们会经常在区域游戏时选择益智游戏或相似的操作区游戏,而且不会轻易变换区域游戏。他们在活动中好静、不容易兴奋与冲动,与被疏忽的幼儿性格特点很相似。换言之,该区幼儿表现出较为稳定的选择偏好。

4.1.4. 幼儿性别

幼儿的性别会对幼儿的区域游戏选择产生影响,幼儿倾向于与同性别同伴进行互动。在建构区和表演区内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在观察中笔者会经常听到“这是女生的裙子和化妆品,男生不能玩”、“男生队和女生队比赛”类似的话。幼儿对于性别的不恰当认识易导致区域游戏时同性幼儿互动多、异性幼儿互动少。

4.2. 环境客观因素

4.2.1. 活动区材料

区域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是区域游戏开展的前提。新奇、有趣的游戏材料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例如,小朋友们喜爱理发店的理由包括“有好多理发的工具”,“那里有像超市一样的收钱的小桌子,还可以扫码,滴滴……”。

4.2.2. 教师的引导

在指导区域游戏时,教师容易走向过度干预和自由放任两个极端。出于便于管理和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教师规定甚至纠正幼儿游戏的行为,压抑了幼儿的自主性和探索欲。相反地,教师认为区域游戏是让幼儿随心所欲地玩,不需要成人的介入和干预,忽视了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性。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区域游戏的开展,教师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把握适宜的动态平衡。

4.2.3. 同伴

“我能和你一起玩吗”,“你能帮我再找一些磁力片吗”,幼儿在区域游戏时会跟随好朋友的想法而参与到游戏中,由于同伴的加入,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深刻的游戏体验,在今后的区域游戏中会再次寻找同伴共同游戏。

4.2.4. 区域游戏的空间

区域游戏的空间大小影响着区域游戏规模,适宜的游戏场地是幼儿游戏的保障。观察发现,建构区内随着游戏时间的增加幼儿人数逐渐减少。本班级的建构区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门口及走廊,随着游戏的推进,活动材料逐渐减少,活动作品逐渐“庞大”,活动场地逐渐变小,不利于幼儿继续探索游戏材料。因此,适合的游戏空间十分重要。

5. 教育建议

5.1. 教师的科学指导

5.1.1.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区域环境创设

区域环境的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创设和心理环境创设两个方面。其中物质环境包括区域空间设置、区域活动材料等方面,心理环境包括幼儿同伴群体、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等。鼓励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可以增强幼儿对区域游戏的熟悉度和参与度,有利于幼儿在区域游戏时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凭经验与他人来选择区域游戏。教师对幼儿参与区域环境创设的指导,一是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来选择与活动主题密切相关的活动材料,指导幼儿依据活动目标与活动材料进行积极互动;二是活动材料应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兼备安全性、操作性和启发性,教师要在观察幼儿游戏情况的基础上指导幼儿灵活调整活动材料。

5.1.2. 教师积极开展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一种合作学习,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是区域活动的重要目标 [4]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同伴互动和合作学习。中班幼儿有了明显的合作意识,他们喜欢和同伴一起合作,尤其是和好朋友一起。教师要开展区域活动促进幼儿交流与互动,尤其是异性同伴间的交往,进而丰富幼儿游戏内容,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5.1.3. 教师增强对幼儿区域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应该涵盖基本信息、儿童、材料与环境、教师行为和幼儿作品等五个方面 [5] 。即教师应从活动主体、活动环境以及活动作品三个维度来观察。首先,观察区域游戏中的幼儿行为表现,这是观察的核心。具体包括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表现出的情绪情感、学习品质、学习兴趣与同伴交往等方面,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幼儿发展水平做出评估,总结幼儿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其次,教师要观察区域游戏环境与材料能否支撑幼儿的学习与经验的增长。最后,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活动作品。儿童的作品是他们心理与思想上的折射,能够反映出当时游戏情境下幼儿的情感与发展水平。

5.2. 有准备的游戏环境

5.2.1. 创设固定与机动结合的游戏空间

有研究指出,适当的空间密度有利于幼儿建构水平的发挥 [6] 。由于本班级面积较小且幼儿数量较多,建构区设置在班级门口及走廊上,而且活动区位置不宜任意更改。考虑到幼儿的游戏体验和游戏安全,可设置一些有弹性的活动区域作为区域游戏的后备场地。当建构区幼儿需要更大的游戏空间时将幼儿分流至其它场地,用以提高幼儿的游戏体验与游戏完整性。

5.2.2. 营造自由且有序的人际交往环境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感到温暖和愉悦。”,“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安全舒适。” [7] 幼儿对某一区域游戏表现出独特的偏好是幼儿在当前发展阶段的正常表现,教师既不能扼制幼儿的选择倾向,也不能放任幼儿在区域游戏间的随意进出或任意破坏。教师引导幼儿遵守区域游戏规则,在与同伴的相互交往中产生积极的体验。教育本身就是鼓励尝试的过程,由此开始才能让天赋自由。

文章引用

马子晴,郝梦冉. 中班幼儿对区域游戏的选择偏好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
Study on the Choice Preference of Middle Class Children to Regional Games—Taking Kindergarten A as an Example[J]. 教育进展, 2024, 14(04): 1111-111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4635

参考文献

  1. 1. 黄进. 创设以儿童为本位的区域活动[J].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 2012(5): 40-41.

  2. 2. 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3. [美]丹尼斯·I·马图卡. 图画书宝典[M]. 王志庚, 译.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3.

  4. 4. 林兰, 高珠峰.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过程中的冲突与规约应对——基于儿童立场的质性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 2020(9): 23-38.

  5. 5. 徐旸. 幼儿教师区域活动观察记录的现状与支持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46.

  6. 6. 张雅潇, 方建华. 积木游戏空间密度对中班幼儿游戏行为的影响[J]. 学前教育研究, 2018(3): 54-63.

  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1209/t20120913_145603.html?eqid=8fe81834001a1db900000003642a3794, 2023-09-1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