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6, 5(1B), 12-15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6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se
http://dx.doi.org/10.12677/mse.2016.51B003
文章引用: 秦令华. 组织变革的经济和模仿因素影响分析:基于国企改制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6, 5(1B):
12-15. http://dx.doi.org/10.12677/mse.2016.51B003
The Role of Economic and Mimetic
Forces i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 Study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Linghua Q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Received: Dec. 4th, 2015; accepted: Feb. 22nd, 2016; published: Feb. 29th, 2016
Abstract
Institutional theorists hav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 in causing organi-
zational change apart from economic factors. They proposed that mimetic change is an organiza-
tional response to uncertainty and it is likely to be even more common during institutional up-
heaval.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E (State-Owned Enterprise) is a very complicated organiza-
tional chang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ole of economic forces and mimetic forces in promoting
SOE transformation among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 from 2001 to 2006. Re-
sults support the view that SOE transformation depends on both economic forces (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prior performance) and mimetic force (regional accumulative transformation rate).
Further result indicates that regional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accumulative transformation rate and SOE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Organizational Change, Economic Forces , Mimetic Pressure , SOE Tra nsf ormati o n
组织变革的经济和模仿因素影响分析:基于国
企改制的实证研究
秦令华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
收稿日期:2015年12 月4日;录用日期:2016年2月22 日;发布日期:2016年2月29日
秦令华
13
摘 要
影响组织变革的因素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制度方面的,研究制度因素对变革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对变革的
理解,也有利于进一步充实制度主义理论。本文使用2001至2006年国企面板数据分析了经济因素(改制
前的企业绩效和组织冗余)和制度因素中模仿(同地区累积改制率)对国企首次改制可能性的影响。考虑到
我国各地区制度环境稳定性的不同,进一步检验了制度环境的稳定性对模仿机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
改制前的企业绩效和组织冗余对改制的可能性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而同地区累积改制率有正向的影响。
此外,制度环境的稳定性会减弱同地区累积改制率对改制的作用。可见,结合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或许
可以更好地解释组织变革的动因。
关键词
组织变革,经济因素,模仿,国企改制
1. 引言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依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其应变能力
以适应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Barnett 和Carroll (1995) [1] 在总结组织变革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时既包含经
济因素也包含制度因素。制度因素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2]。D’aunno 、Succi 和Alexand e r (2000 )[3]
指出,研究组织内外部环境中影响变革的制度因素不仅有利于理解变革本身,也有利于进一步充实制
度主义理论。现有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大多在发达经济中进行,但在不确定性环境比如在转型经济中的
研究较少。
因此,本文使用 2001 年至 2006 年国企改制数据分析经济因素和模仿因素对组织变革的影响作用。
2. 文献回顾和假设提出
2.1. 经济因素
1) 变革前的组织绩效
Miller 和Chen(1994) [4]认为高绩效会使组织产生惯性。组织的惯性越高,就越倾向于维持现状,变
革动力就越低。另一方面,低绩效则给高层管理者传达了一个信号,即现有的经营方式不合适,需要进
行变革(Cyert & March, 1 96 3) [5]。而且由低绩效引发的变革更容易让变革管理者克服阻力,使变革显得
合情合理。正如世行报告所指出的,“改制经常是政府按照其部门利益的最大化进行选择的结果,不到
山穷水尽、无可奈何的地步,政府通常不会轻易放弃其控制权的”。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 1 国企绩效越低,其改制的可能性越大。
2) 组织冗余
Kraatz 和Zajac (2001) [6]归纳了组织资源对变革的影响,并认为:一方面,冗余资源越多,组织越
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变革动力越低;另一方面,变革一旦开始,冗余资源却有利于变革的进行。
改制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战略变革,其成功依赖于多方的权力平衡和利益调整,各方参与者在
改制中承担着不同风险。世界银行报告[7]指出,政府要求改制企业必须满足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金融
财务稳定约束。金融财务稳定约束涉及企业的债务解决问题。如果地方银行不相信改制企业能够支付未
偿清的贷款,为了防止坏债的产生,他们有权力对改制行使否决权。此外,作为改制控制者的地方政府,
必然希望企业拥有足够的资源解决来改制后的债务问题:
秦令华
14
假设 2 国企拥有的冗余资源越多,其改制的可能性越大。
2.2. 模仿因素
制度主义理论认为组织所处的各种制度环境以一些微妙但又独立而直接的方式影响组织的行为
(Scott, 1995) [8]。DiMaggio 和Powell (1983) [9]认为制度环境通过三种机制影响组织行为:强迫机制、
规范机制以及模仿机制。D’aunno、Succi 和Alexand e r (2000) [3]对美国乡村医院的研究发现,除了经济
因素以外,制度环境会通过政府管制、所有权和管理规范以及模仿对变革产生影响。
在国企改制中,管理者面对改制环境的不确定性,通过模仿其他看起来具有优势信息的改制企业
或竞争对手,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 3 国企所在地区的累积改制率越高,其改制的可能性越大。
此外,在转型经济中,由于制度环境的动荡,组织变革有其特殊性。在动荡的制度环境中,模仿
性变革更可能发生。因此,我国各地区制度环境稳定性的差异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实际上为检验制度
环境对模仿机制的影响作用提供了可能,即,在制度环境越不稳定的情况下,国企越可能模仿其他企
业而进行改制;在制度环境越稳定的情况下,国企越不可能模仿其他企业而进行改制。
假设 4 国企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越不稳定,该地区的累积改制率对改制的正向作用越强;反之,
国企所在地区的累积改制率对改制可能性的正向作用越弱。
3. 研究设计
样本和变量
本文使用 2000 至2006 年工业企业面板数据,使用实收资本结构来确定国企,根据结构的变动来
确定是否进行了改制。因变量是否变革是一个分类变量,取0是未改制,取1是进行了改制。
Tabl e 1. Random effects regression results
表1. 随机效应回归结果
变量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央企
0.0924 0.211 0.21
企业年龄
−0.0481 *** −0.02 75*** −0.0253 * **
企业规模
0.504*** 0.309*** 0.284***
ROA 0.569 0.418 0.418
ROS −0.375*** −0.271** −0.238*
流动率
−6.17E−05 −7.87E−05 −0.00011
资产负债率
−0.0106 −0.02 66 −0.0227
SGA −0.265*** −0.192** −0.168*
累积改制率
3.921*** 17.57***
市场化
0.00416 0.364***
累积改制率
*
市场化
−1.773***
Constant −8.346*** −6.243*** −7.783***
Observations 7946 6213 6213
Wald chi2(4) 105.15 79.34 97.1
Prob > chi2 0 0 0
Log likelihood −2201.409 −1520.286 −1509.03
注:***表示 0.01 水平上显著, **表示 0.05 水平上显 著,*表示 0.1 水平上显著。
秦令华
15
企业绩效用资产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衡量。组织冗余包括,流动率、资产负债率以及管理和一般
费用对销售收入的比(SGA)。同地区累积改制率用自 2000 年开始到当前年份同地区已改制国企数除以
2000 年同地区国企数来衡量。制度环境的稳定性则采用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 2001
至2006 年公布的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10]。对自变量生成滞后一年的变量。
4.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Hausman 检验结果显示 P值不显著,因此使用随机效应模型。使用计量统计软件 stata 中的 xtlogit
随机效应模型,结果见表 1。
5. 结论
研究发现,企业年龄对改制有负向作用,而规模对改制有正向作用。改制前的组织绩效对改制有一
定的负向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率越低,改制的可能性越大。组织冗余中 SGA 对改制有负向影响,而 SGA
与销售利润率之间存在高负相关性,SGA 越高销售利润率越低,变革可能性越大。模仿因素方面,同地
区已改制国企的比率越高,改制的可能性越大。而地区市场化指数对同地区累积改制率和改制可能性之
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即,在市场化指数越高的地区,同地区累积改制率对改制可能性的正向作用
越弱;在市场化指数越低的地区,同地区累积改制率对改制可能性的正向作用越强。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72170)。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Barnett, W.P. and Carroll, G.R. (1995) Modeling Internal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1,
217-236. http://dx.doi.org/10.1146/annurev.so.21.080195.001245
[2] Greenwood, R. and Hinin gs , C.R. (1996) Understanding Radical Organizational Change: Bringing Together the Old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The Aca demy of Mana gement Review, 21, 1022-1054.
[3] D’Aunno, T., Succi, M. and Alexander, J.A. (2000)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and Market For ces in Divergen t Organi-
zational Chang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5, 679-703. http://dx.doi.org/10.2307/2667016
[4] Miller, D. and Ch en, M.J. (1994)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Competitive Inertia: A Study of the US. Airline Indus-
try. Ad minist r ative S cience Quarterly, 39, 1-23. http://dx.doi.org/10.2307/2393492
[5] Cyert, R.M. and March, J.G. (1963)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6] Kraatz, M.S. and Zajac, E.J. (2001) How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Affect Strategic Change and Performance in Tur-
bulent Environments: Theory and Evidence. Organization Science, 12, 632-657.
http://dx.doi.org/10.1287/orsc.12.5.632.10088
[7] 刘小玄, 刘芍佳. 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调查研究报告.
http://www.usc.cuhk.edu.hk/webmanager/wkfiles/5449_1_paper.doc
[8] Scott, W.R. (1995)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Found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Science. Sage, Beverly Hills.
[9] Dimaggio, P. and Powell , W. (1983)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 147-160. http://dx.doi.org/10.2307/2095101
[10] 樊纲, 王小鲁, 朱恒鹏. 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 2006年度报告[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