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4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79324 , 8 pages
10.12677/AP.2024.141018

独立自我建构对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的影响; 错失信息恐惧的中介作用

李丽娜,张好,王瑞鑫,李梓杰

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河北 唐山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28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10日;发布日期:2024年1月17日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建构、错失恐惧、相对剥夺感之间的关系,以及错失信息恐惧在独立自我建构、相对剥夺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错失焦虑量表(FoMOs),自我建构量表(SCS)和个体相对剥夺感问卷中文修订版(PRDS-3)对57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共法偏差检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采用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 大学生独立自我建构、依赖自我建构均与错失情境恐惧显著正相关(r = 0.130, 0.199, p < 0.01),与相对剥夺感显著负相关(r = −0.144, −0.140, p < 0.01)。错失信息恐惧和错失情境恐惧均能显著正向预测相对剥夺感(r = 0.565, 0.282, p < 0.01)。独立自我建构能显著负向预测错失信息恐惧和相对剥夺感(r = −0.128, −0.144, p < 0.05)。依赖自我建构与错失信息恐惧显著负相关(r = −0.114, p < 0.01)。2) 错失信息恐惧部分中介了独立自我建构对相对剥夺感的影响。直接效应(效应值 = 0.01)和中介效应(效应值 = 0.01)分别占总效应(效应值 = 0.02)的50%。结论:独立自我建构不仅对相对剥夺感有直接预测作用,而且能够通过错失信息恐惧对相对剥夺感产生间接影响。

关键词

错失焦虑,自我建构,相对剥夺感,大学生

The Effect of Independent Self-Construction on Relative Deprivation Sens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Fear of Missing Information

Lina Li, Hao Zhang, Ruixin Wang, Zijie Li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Mental Health,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Received: Nov. 28th, 2023; accepted: Jan. 10th, 2024; published: Jan. 17th, 2024

ABSTRACT

Purpo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struction, fear of missing information and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fear of missing information between independent self-construction and relative deprivation. Method: 574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Missing Anxiety Scale (FoMOs), the Self-Construction Scale (SCS) and the Chinese Revision of Individual Relative Deprivation Questionnaire (PRDS-3), and the common method deviation test, descriptive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by SPSS 22.0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 the mediation effect was tested by using the PROCESS macro program. Result: 1) College students’ 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of self and dependent self-construction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ear of missing situations (r = 0.130, 0.199, p < 0.01),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ns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r = −0.144, −0.140, p < 0.01). Both the fear of missing information and the fear of missing situation can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predict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r = 0.565, 0.282, p < 0.01). Independent self-construction can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predict the fear of missing information and relative deprivation (r = −0.128, −0.144, p < 0.05). Self-relianc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ear of missing information (r = −0.114, p < 0.01). 2) The fear of missing information partially mediates the influence of independent self-construction on relative deprivation. Direct effect (effect value = 0.01) and intermediary effect (effect value = 0.01) account for 50% of the total effect (effect value = 0.0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Fear of missing information partially mediates the influence of independent self-construction on relative deprivation. Independent self-construction not only directly predicts relative deprivation, but also indirectly affects relative deprivation through fear of missing information.

Keywords:Missing Anxiety, Self-Construction, Relative Deprivation, College Students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贫富差距等问题日益凸显。而个体在社会竞争及比较中所引发的不公平感、相对剥夺感等负面心理状态也亟待关注(张展,李涛,2020)。公平理论认为,个体的满意程度是个体自我纵向对比或与周围个体横向比较后决定的,个体在比较中感知自身处于劣势,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公平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廖婷婷,2018)。相对剥夺感主要源于与参照群体比较时,当预期没有达到,相对剥夺感就会产生(郭星华,2001)。相对剥夺感理论假定的是能够塑造个体认知、情感及行为的自认为不足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Smith et al., 2012),大学生群体是该心理状态最大的易感群体(余雪颖,2018),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健,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辛自强,张梅,何琳,2012)。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社会比较,使得大学生更加容易出现相对剥夺感(曹都国,吴迪,2014)。

研究表明,个体相对剥夺感能够正向预测心理压力(余雪颖,2018),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丁倩,梁一冰,张永欣等,2019)。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抑郁、社交回避及苦恼均呈显著正相关(李莉红,陈明,程亚华等,2020),相对剥夺感与自杀意念呈现显著正相关(张华威,刘洪广,2019)。对青少年样本、大学生样本的大量研究显示,相对剥夺感的相关因素研究对个体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建构是指个体在进行自我认识时,将自我放在何种参照体系中进行的一种倾向(肖影影,2014)。个体具有不同的自我建构类型,分为依赖自我建构和独立自我建构,独立自我建构按照个体独特的属性与他人进行区分,而依赖自我建构则更多从社会关系界定自我。

错失恐惧是个体因担心错失他人的新奇经历或正性事件而产生的一种弥散性焦虑(傅源,2020),研究表明,青少年错失恐惧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成鹏,2021),个体错失恐惧对亲社会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夏晓彤,段锦云,黄辛隐,2021),错失恐惧与手机过度使用显著正相关(周雨,2020),错失恐惧在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李莉,2018)。错失焦虑研究同样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错失恐惧个体担心当自己没有及时了解信息或缺席活动,他人可能会获益,自己却没有(夏晓彤,段锦云,黄辛隐,2021)。这种担心自己错失经历而他人获益的情况与相对剥夺感所表现的自身利益被群体剥夺的感受有所关联,当其他参照群体并没有错失经历时,个体可能更容易具有自身利益被群体剥夺的内心感受。因而本实验将相对剥夺感与错失恐惧作为研究变量,并假定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提出研究假设1:错失恐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相对剥夺感。

此外,Markus等人研究发现,自我建构对个体认知、情绪、行为、动机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Markus, Kitayama, & Heiman, 1996),独立自我建构的个体倾向于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在行为上有组织、有意义的个体,依赖自我建构个体则把自己看作社会关系中的部分,以社会位置进行自我定义(杨笑,2021)。当个体自我建构趋于完整,其自我认识可能就越明确和具体,其对自身所处境遇认知角度可能存在不同,个体与其他个体比较而产生的错失焦虑和被剥夺感也可能受此影响。因而,本研究将自我建构纳为研究变量,并假定大学生自我建构对相对剥夺感和错失焦虑的个体感受会产生影响。提出研究假设2:自我建构对错失焦虑和相对剥夺感均有显著影响,表现为依赖自我建构和独立自我建构与错失焦虑和个体相对剥夺感显著负相关。

有研究认为,每个个体都有归属于某个团体、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需要,当感到和同伴信息不同步、信息缺失时,归属感遭到破坏,迫切渴望获得信息,因此而产生错失焦虑(韩静,尹彬,2020),错失恐惧包含错失情境恐惧和错失信息恐惧两个维度。那么,当个体倾向于独立自我建构,将自我与他人区分,以独立的自我为认识自己与世界关系的基础时,其感受到的错失信息而导致的归属感被破坏,错失信息焦虑的程度是否会有所差异,而这种差异体现在社会比较中对错失信息的感受程度是否会进一步作用于个体感受到的因他人得到信息而剥夺自身因错失的信息而获益的被剥夺感受即相对剥夺感是否也会受到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将错失信息恐惧作为中介变量,探讨错失信息恐惧在独立自我建构与相对剥夺感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提出研究假设3:错失信息恐惧在独立自我建构与相对剥夺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一个独立自我建构影响相对剥夺感的假设模型(见图1)。探究大学生群体中,自我建构如何影响相对剥夺感,以及错失信息恐惧的中介作用。

Figure 1. Hypothetical model

图1. 假设模型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某高校6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在线收集数据。剔除存在缺失性作答和规律性作答的无效问卷52份,获得有效问卷574份,有效回收率为91.8%。其中,男生357人(62.2%),女生217人(37.8%),独生子女207人(36.1%),非独生367人(63.9%),居住地在城市377人(65.7%),居住地在农村197人(34.3%)。

2.2. 研究工具

2.2.1. 错失焦虑量表(FoMOs)

采用Przybylski等(Przybylski et al., 2013)编制,李琦、王佳宁等人以大学生群体为样本修订的错失焦虑量表(Fear of Missing Out scale, FoMOs)中文版(李琦,王佳宁,赵思琦等,2019)。该量表由8个条目组成,包括错失信息恐惧和错失情境恐惧两个维度。采用五级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错失信息焦虑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错失情境焦虑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7。

2.2.2. 自我建构量表(SCS)

采用Singelis编制的自我构建量表(SCS) (Singelis, 1994)经过中国专家根据英文版SCS翻译并经回译和讨论最终形成的中文版,该量表由24个条目组成,包括独立自我建构和依赖自我建构两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含12个条目,采用七点计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在本研究中,独立自我建构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7,依赖自我建构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4。

2.2.3. 个体相对剥夺感问卷中文修订版(PRDS-3)

采用Callan,Shead和Olson编制(Callan, Shead, & Olson, 2011),彭嘉熙,方鹏等大学生样本中修订的中文版个体相对剥夺感问卷PRDS-3 (彭嘉熙,方鹏,陈泓旭等,2021)。该问卷共三个条目,采用6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6表示“完全同意”,得分越高代表个体的相对剥夺感就越强。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通过PROCESS宏程序的模型4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采用偏差矫正的Bootstrap法进行参数估计,并报告95%置信区间。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所有项目均由大学生进行回答,故考虑测量中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因而在数据分析时进行了Harman单因子检验,同时对全部项目进行未旋转主成分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共有8个因子的特征根值大于1,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只有22.194%,小于临界值40%。由此可知,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3.2. 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量表各维度的人口学变量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被测大学生中,男生的错失焦虑程度显著小于女生的错失焦虑程度[t(574) = −3.383, p < 0.05]。男生的错失信息恐惧程度显著小于女生的错失信息恐惧程度[t(574) = −3.201, p < 0.05]。男生的错失情境恐惧程度显著小于女生错失情境恐惧的程度[t(574) = −2.393, p < 0.05]。男生的独立自我建构偏向显著高于女生[t(574) = 2.544,p < 0.05]。独生子女的独立自我建构偏向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574) = 2.809, p < 0.05]。见表1

Table 1.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of self-construction, loss anxiety, and relative deprivation (M ± SD)

表1. 自我建构、错失焦虑、相对剥夺感的人口学差异性检验结果(M ± SD)

注:*p < 0.05,**p < 0.01,以下同。

3.3. 各变量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独立自我建构与错失信息恐惧、相对剥夺感均呈现显著负相关(r = −0.128, −0.144, p < 0.01),与错失情境恐惧呈现显著正相关(r = 0.130, p < 0.01)。依赖自我建构与错失情境恐惧显著正相关(r = 0.199, p < 0.01),与错失信息恐惧显著负相关(r = −0.114, p < 0.01),与相对剥夺感显著负相关(r = −0.140, p < 0.01)。此外,相对剥夺感与错失焦虑的两个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r = 0.565, 0.282, p < 0.01)。见表2

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lf-construction,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missing out anxiety (M ± SD)

表2. 自我建构、相对剥夺感、错失焦虑的相关分析(M ± SD)

3.4. 错失信息恐惧在独立自我建构与相对剥夺感间的中介作用

对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SPSS中的宏程序PROCESS对错失信息恐惧在独立自我建构与相对剥夺感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Model 4)。结果表明(见表3),独立自我建构对相对剥夺感的负向预测效应显著(β = −0.14, p < 0.01),当加入中介变量后,独立自我建构对相对剥夺感(β = −0.07, p < 0.05)的负向预测作用依然显著,且错失信息恐惧对相对剥夺感的正向预测也显著(β = −0.13, p < 0.01)。中介效应估计值为−0.07,95%的置信区间为[−0.13, −0.02],占总效应的50.00% (见表4)。这表明,错失信息恐惧在独立自我建构和相对剥夺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如图2所示。

Table 3.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fear of missing inform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ependent self-construction and relative deprivation

表3. 错失信息恐惧在独立自我建构与相对剥夺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Table 4. Decomposition of total effect, direct effect and mediating effect

表4. 总效应、直接效应及中介效应分解表

Figure 2. Independent self-construction affects the mediating path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图2. 独立自我建构影响相对剥夺感的中介路径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错失焦虑的两个维度、自我建构的各个维度及相对剥夺感之间显著相关,错失信息恐惧在独立自我建构和相对剥夺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错失焦虑的两个维度与相对剥夺感显著正相关,验证了假设1。错失信息恐惧、错失情境恐惧强的大学生,相对剥夺感越强。当个体想要得到自身没有但他人拥有的事物时,就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林月梅,2018)。当个体感受到错失其他人得到的信息或情境,对错失资源越希望得到,焦虑程度就越高,这种劣势于他人的相对剥夺感就可能越强烈。

依赖自我建构和独立自我建构与错失信息恐惧和相对剥夺感均呈现显著负相关,独立自我建构强调每一个人都是自主、独立的个体,依赖自我建构强调个体对自我的定义主要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与身份为基础(刘艳,2011)。无论是哪种建构方式,当个体寻找到独立的自我或者寻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身份与位置形成趋于完整的不矛盾的自我建构时,个体对社会比较中自身处于劣势的感受就不容易产生,当个体倾向于将自我与他人区分,其对他人得到的信息在意程度较低,在比较中产生劣势地位感受的相对剥夺感也不强烈,倾向于依赖自我建构的个体明确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身份,对自身相对位置有明确建构的基础上,其社会比较而产生的自身利益被他人剥夺的感受也低。

同时,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依赖自我建构和独立自我建构与错失情境恐惧维度呈现显著正相关,Brewer等人研究认为,情境因素影响自我建构倾向的激活(Brewer & Gardner, 1996),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情境的错失与自我建构的两个维度存在一定的关系。错失情境对自我建构的激活水平不同,情境本身在错失情境恐惧与自我建构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因而错失情境恐惧维度与自我建构的关系可能从作用机制等角度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错失信息恐惧在独立自我建构和相对剥夺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假设3得到验证。独立自我建构不仅对相对剥夺感有直接预测作用,而且能够通过错失信息恐惧对相对剥夺感产生间接影响。以往研究认为,相对剥夺感反映个体在现实中对自我存在的某种缺失的一种渴望(刘艳,2011),独立自我建构的个体将自我与群体进行区分,倾向于独立自我建构的个体在认知自身与周围社会的关系中以独立的自我为基础,其在群体中对他人所获得的区别于自身获得的信息渴望了解的动机不强,个体所感受到的错失该信息带来的焦虑也就越低。个体在社会比较中因他人获得而自己未获得的信息而感到焦虑的程度低,因为错失信息而导致他人获得利益而自身错失的感受也就越不明显,个体相对剥夺感受越弱。

基金项目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SQ2021066)。

文章引用

李丽娜,张 好,王瑞鑫,李梓杰. 独立自我建构对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的影响;错失信息恐惧的中介作用
The Effect of Independent Self-Construction on Relative Deprivation Sens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Fear of Missing Information[J]. 心理学进展, 2024, 14(01): 126-133.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1018

参考文献

  1. 1. 曹都国, 吴迪(2014). 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的心理成因及其调适. 思想理论教育, (9), 94-97.

  2. 2. 成鹏(2021). 青少年孤独感与错失恐惧的关系: 社交媒体使用强度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9(1), 187-190.

  3. 3. 丁倩, 梁一冰, 张永欣, 等(2019). 低阶层大学生贫富归因对心理特权的影响: 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7(5), 1041-1044.

  4. 4. 傅源(2020). 错失恐惧水平对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5. 5. 郭星华(2001). 城市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实证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5(3), 71-78.

  6. 6. 韩静, 尹彬(2020). 大学生孤独感与错失焦虑: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研究, 13(4), 359-365.

  7. 7. 李莉(2018).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31(6), 38-42.

  8. 8. 李莉红, 陈明, 程亚华, 等(2020). 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 领悟社会支持、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8(11), 1700-1704.

  9. 9. 李琦, 王佳宁, 赵思琦, 等(2019). 错失焦虑量表测评大学生的效度和信度. 心理卫生评估, 33(4), 312-317.

  10. 10. 廖婷婷(2018). 大学生相对剥夺感量表的编制及相关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11. 11. 林月梅(2018). 大学生羞怯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上行社会比较和相对剥夺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12. 12. 刘艳(2011). 自我建构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19(3), 427-439.

  13. 13. 彭嘉熙, 方鹏, 陈泓旭, 等(2021). 个体相对剥夺感问卷在大学生群体的信效度检验. 心理学探新, 41(1), 76-82.

  14. 14. 夏晓彤, 段锦云, 黄辛隐(2021). 错失恐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37(3), 344-352.

  15. 15. 肖影影(2014). 自我建构对大学生就业自信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16. 16. 辛自强, 张梅, 何琳(2012). 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心理学报, 44(5), 664-679.

  17. 17. 杨笑(2021). 他人指向社交焦虑的心理及神经机制: 自我建构的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18. 18. 余雪颖(2018). 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公正世界信念与心理压力感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19. 19. 张华威, 刘洪广(2019). 大学生相对剥夺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领悟社会支持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多重中介模型. 黑龙江高教研究, (4), 94-98.

  20. 20. 张展, 李涛(2020). 论我国贫富差距的两个基本原因及对策. 中国集体经济, (4), 67-69.

  21. 21. 周雨(2020). 错失恐惧大学生物质主义态度研究——内隐自尊的调节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2. 22. Brewer, M. B., & Gardner, W. (1996). 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83-9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1.1.83

  23. 23. Callan, M. J., Shead, N. W., & Olson, J. M. (2011). Personal Relative Deprivation, Delay Discounting, and Gambl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 955-973. https://doi.org/10.1037/a0024778

  24. 24. Markus, H. R., Kitayama, S., & Heiman, R. J. (1996). Culture and ‘Basic’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 In E. T. Higgins, & A. W. Kruglanski (Eds.), Social Psychology: 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 (pp. 857-913). Guilford Press.

  25. 25. Przybylski, A. K., Murayama, K., Dehaan, C. R. et al. (2013). Motivation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 1841-1848. https://doi.org/10.1016/j.chb.2013.02.014

  26. 26. Singelis, T. M. (1994). The Measuremen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 580-591.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94205014

  27. 27. Smith, H. J., Pettigrew, T. F., Pippin, G. M. et al. (2012). Relative Deprivation: A Theoretical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6, 203-232. https://doi.org/10.1177/108886831143082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