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4  No. 04 ( 2024 ), Article ID: 84264 , 8 pages
10.12677/ap.2024.144205

大学生亲子依恋、心理弹性与网络成瘾的 关系研究

瞿双仪,王建峰

成都医学院心理学院,四川 成都

收稿日期:2024年2月25日;录用日期:2024年4月2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11日

摘要

目的:从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大学生网络成瘾角度分析探讨前两者与第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产生机制等,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干预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成都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随机抽取3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完成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亲子依恋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结果:相关分析表明,亲子依恋、心理弹性与网络成瘾均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亲子依恋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结论:良好的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对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有正向积极作用。

关键词

网络成瘾,亲子依恋,心理弹性,大学生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dergraduates’ Parent-Child Attachment, Resilienc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Shuangyi Qu, Jianfeng Wang

School of Psychology,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Feb. 25th, 2024; accepted: Apr. 2nd, 2024; published: Apr. 11th, 2024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er two and the third par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Resilience and undergraduates’ Internet addic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undergraduates’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of undergraduates’ Internet addi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320 stud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undergraduates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to complete the questionnaire, which was composed of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 questionnaire and CD-RISC. Results: The correlation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respectively.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arent-child attach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predict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nclusion: Good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phenomen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undergraduates.

Keywords:Internet Addiction, Parent-Child Attachment, Resilience, Undergraduate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网站数达518万;在年龄结构上,29岁及以下年龄网民占比45.5%,其中10~19岁占比16.9%,20~29岁占比最高,达24.6%;在学历结构上,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的网民群体占各学历总水平的20.2%;在职业结构上,在我国网民中,学生占比最大,高达26%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综上所述,网络使用也为大学生群体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网络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网络成瘾现象也愈演愈烈,在学习和生活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李文涛,阙佳欣,闵钰婷等,2019;苏瑞,汤鸿璐,段晓丽,2019),掀起青少年网络成瘾诸多方面的研究的热潮。

网络成瘾现象于1996年由Young首次提出(Young, 1996),随后便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提出了诸如病理性网络使用、问题性网络使用等概念(陈武,李董平,鲍振宙等,2015)。BEARD将网络成瘾定义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个人的心理状态(包括精神和情感)受损,以及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的影响(Beard & Wolf, 2001);黄庭希等认为网络成瘾,它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黄希庭,2002);张燕贞等认为网络成瘾是指个体不能控制地、过度地和/或强迫性地使用网络而造成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受损(张燕贞,喻承甫,张卫,2017);常雅娟等认为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因非工作学习目的而过度使用网络的冲动控制障碍和心理依赖行为,并因此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功能的病态网络使用行为(常雅娟,李素梅,江慧等,2017)。

虽然对于网络成瘾的命名及定义仍有差异,但综合起来主要都体现两大特点:(1) 无法自主控制而导致过度性使用网络的具体行为;(2) 有日常功能受损的表现,如社交、学业等影响(张锦涛,陈超,王玲娇,2014;张锦涛,刘勤学,邓林园,2011)。网络成瘾种类多样,网络性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游戏成瘾、信息收集成瘾、计算机成瘾等均属于网络成瘾范畴(孙晓,刘方,2015)。其中,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正式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

亲子依恋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与其父母间形成的牢固的情感缔结(Bowlby, 1982),邓林园等认为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负向预测作用,积极的亲子沟通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网络成瘾有保护作用(邓林园,方晓义,伍明明等,2013;赵宝宝,金灿灿,邹泓,2018);网络成瘾的发生与家庭和父母因素存在着密切关系(李毅,钟宝亮,崔娟,2012);Ahmadi和Saghafi认为家庭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是影响网络成瘾的最主要因素之一(Ahmadi & Saghafi, 2013)。还有其他诸如上述的研究,但是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亲子依恋关系存在问题,但实际尚未表现出相应的问题行为的情况,提示有其他因素的存在可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陈武,李董平,鲍振宙等,2015)。

心理弹性指个体在面临危机情景时,利用个人能力,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达到良好适应或能力提升的过程(畅相韦,2014;齐文皎,韦凤美,彭贤,2019)。许多研究提出,心理弹性能够负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郝传慧,2008;孙荣山,马先明,2013);心理弹性越好,其个体发生问题行为(如网络成瘾)的可能越低;心理弹性越差,其个体发生问题行为(如网络成瘾)的可能越高。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产生原因方面分析,进一步了解亲子依恋与心理弹性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与预防提供思路及方向:其一,亲子依恋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中,对象为青少年的研究比较多,但对青少年中的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仍不够;其二,主要从亲子依恋、心理弹性与大学生网络成瘾角度综合分析前二者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以便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产生机制等,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干预及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成都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问卷305份,删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93份,问卷回收率95.3%,有效率96.06%。其中男生99人,女生200人,平均年龄21岁。

2.2. 研究工具

2.2.1.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 (陈淑惠,翁俪祯,苏逸人等,2003)是由台湾大学陈淑惠教授编制的。这一量表综合了对各种成瘾症的诊断标准和对临床个案的观察,但量表编制侧重于心理层面。全量表共26题,采用四点记分法,“非常符合”计分,“符合”计分,“不符合”计分,“极不符合”计分。各因子分之和为总分,量表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就表示网络成瘤倾向越高。该量表包含如下个维度:① 强迫性上网行为;② 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③ 耐受性;④ 时间管理问题;⑤ 人际及健康问题。其中前项为网络成瘾的核心症状,后项为网络成瘾的相关问题。该问卷己经被广泛用于多项网络成瘾的研究中,已被证明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量表的信度为0.92,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2.2.2. 亲子依恋问卷

采用Armsden等人编制、Raja等人修订的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 (Armsden & Greenberg, 1987)简版,测量青少年与父亲、母亲以及同伴依恋的安全性。每种依恋对象都包含10个项目。本研究根据研究目的,选用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两个分问卷。采用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依恋的安全性水平越高。以往的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两个分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4和0.82。鉴于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r = 0.58, p < 0.001),而且本研究并不关心两种依恋及其作用的差别,所以只计算两个分问卷的平均分。

2.2.3. 心理弹性量表

Connon、Davidson (2003)的编制的心理弹性量表,简称CD-RISC量表,这个量表有5个维度,分别是精神影响、控制、接受变化、忍受消极情感、能力。于肖楠、张建新等对该量表进行了中文版本的修订,修订后的中国版心理弹性量表采用从1~5的5级评分制,共有25个题项,有三个维度,即: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13个题项为坚韧维度,8个题项为力量维度,4个题项为乐观维度,修订后再测信度系数为0.87、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乐观分量表a系数为0.60、力量分量表a系数为0.80、坚韧分量表a系数为0.88、总量表a系数为0.91 (于肖楠,2005)。在本研究中本量表的信度为0.92。

2.3. 研究过程

在成都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中随机抽样,由本人担任主试,发放问卷前强调本问卷收集为匿名形式,说明调查的保密原则,消除被试顾虑认真填写问卷。

2.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亲子依恋及心理弹性进行描述性统计、皮尔逊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3.1. 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其相关分析

对各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皮尔逊相关分析,其分析结果见表1。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总分均与网络成瘾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母子依恋中的母子信任与母子沟通维度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亲子依恋与网络成瘾在p < 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6,说明亲子依恋质量越高,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与越小(见图1)。

此外,心理弹性的三个维度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均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对网络成瘾在p < 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8,说明心理弹性越高,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越小(见图2)。

Table 1.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each variable

表1. 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下同。

3.2. 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差异分析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性分析,其结果见表2。由表可知:男生和女生在大学生网络成瘾总体情况上差异不显著;其中,性别在时间管理问题维度、人际与健康问题维度、戒断反应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而性别在耐受性维度、强迫性上网维度上的差异显著,说明性别对这两个维度有影响,且在这两个维度上女生得分均比男生高。

Table 2. Analysis table on differences in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差异性分析表

3.3. 亲子依恋与心理弹性对网络成瘾的回归分析

表3可知,四个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VIF全部小于5;Durbin-Watson约等于2,可以认为样本间相互独立。亲子依恋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B = −0.79, p < 0.001),然而心理弹性对网络成瘾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 = −0.10, p = 0.14)。

Table 3.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n Internet addiction

表3. 亲子依恋与心理弹性对网络成瘾的回归分析

注:性别为虚拟变量,女= 0,男 = 1;* p < 0.05,** p < 0.01,***p < 0.001。

Figure 1. Scatter plo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Internet addiction

图1. 亲子依恋与网络成瘾关系散点图

Figure 2. Scatter plo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图2. 心理弹性与网络成瘾关系散点图

4. 讨论

通过对成都医学院293名在校大学生的有效调查数据可知,亲子依恋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亲子依恋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本研究中,亲子依恋中的疏离维度对网络成瘾并未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且未能得心理弹性对网络成瘾的显著负向预测,总的来说,可能与自变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样本数量不够、被试范围单一、仅采用单一的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分析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本文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以下内容的讨论。

4.1. 亲子依恋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亲子依恋总体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且亲子依恋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这与邓林园等人(邓林园,方晓义,伍明明等,2013)、陈武等人(陈武,李董平,鲍振宙等,2015)、赵宝宝,金灿灿等人(赵宝宝,金灿灿,邹泓,2018)所得研究结果一致(郝传慧,2008;孙荣山,马先明,2013)。与此同时,本文亲子依恋中的父子疏离及母子疏离维度与网络成瘾之间尚不能得到负相关关系,网络成瘾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呈现的结果,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原生家庭,家庭功能或外界环境作用等都可能对疏离感影响继而影响网络成瘾。总的说来,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对降低大学生网络成瘾有着积极作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

4.2. 心理弹性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弹性与大学生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但本文尚未得出心理弹性是否能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弹性也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结果,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起着正向预测作用(吴喆,2018)。另外,心理弹性还受到个体方面的计划能力、对弹性的界定、对经历的认知等,或是生活环境方面的转折点、家庭支持、遗传因素等影响(席居哲,桑标,2002)。每个人所获的社会支持程度不同,生活环境及遭遇不同,对心理弹性的界定或感受等也可能不相同。同时也可能与样本数量不够、被试范围单一、仅采用单一的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分析等多种因素有关。总之,良好的心理弹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

5. 结论

(1) 相关分析发现,亲子依恋、心理弹性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均呈显著负相关;

(2) 回归分析发现,亲子依恋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

文章引用

瞿双仪,王建峰. 大学生亲子依恋、心理弹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dergraduates’ Parent-Child Attachment, Resilience and Internet Addiction[J]. 心理学进展, 2024, 14(04): 170-177.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4205

参考文献

  1. 1. 常雅娟, 李素梅, 江慧, 等(2017). 网络成瘾的界定及形成机制研究综述. 现代商贸工业, 38(27), 56-58.

  2. 2. 畅相韦(2014). 心理弹性概念研究综述.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4(1), 88-90.

  3. 3. 陈淑惠, 翁俪祯, 苏逸人, 等(2003).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 中华心理学刊, 45(3), 279-294.

  4. 4. 陈武, 李董平, 鲍振宙, 等(2015).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问题性网络使用: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学报, 47(5), 611-623.

  5. 5. 邓林园, 方晓义, 伍明明, 等(2013). 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 心理发展与教育, 29(3), 305-311.

  6. 6. 郝传慧(2008). 青少年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7. 7. 黄希庭(2002). 人格心理学(pp. 100-120). 浙江教育出版社.

  8. 8. 李文涛, 阙佳欣, 闵钰婷, 等(2019).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 (4), 418-419.

  9. 9. 李毅, 钟宝亮, 崔娟(2012).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1(3), 206-210.

  10. 10. 齐文皎, 韦凤美, 彭贤(2019). 医学生依恋类型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共情的调节效应. 教育现代化, 6(68), 256-261.

  11. 11. 苏瑞, 汤鸿璐, 段晓丽(2019). 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和精神抑郁状况关系研究.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35), 164-166.

  12. 12. 孙荣山, 马先明(2013). 中学生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32(8), 123-125.

  13. 13. 孙晓, 刘方(2015). 网络成瘾问题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15(33), 115-117.

  14. 14. 吴喆(2018). 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济宁: 曲阜师范大学.

  15. 15. 席居哲, 桑标(2002).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 健康心理学杂志, 10(4), 314-318.

  16. 16. 于肖楠(2005). 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在中国大陆的应用. 见 中国心理学会(编),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p. 781).

  17. 17. 张锦涛, 陈超, 王玲娇(2014). 大学新生网络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心理学报, 6(10), 1521-1533.

  18. 18. 张锦涛, 刘勤学, 邓林园(2011). 青少年亲子关系与网络成瘾: 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6), 641-647.

  19. 19. 张燕贞, 喻承甫, 张卫(2017).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37(2), 7-13.

  20. 20. 赵宝宝, 金灿灿, 邹泓(2018). 青少年亲子关系、消极社会适应和网络成瘾的关系: 一个有中介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4(3), 353-360.

  21. 2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2.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 国家卫健委明确青少年网络成瘾诊断标准. 现代养生, 10(2), 1.

  23. 23. Ahmadi, K., & Saghafi, A. (2013). Psychosocial Profile of Iranian Adolescents’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6, 543-548. https://doi.org/10.1089/cyber.2012.0237

  24. 24. Armsden, C. G., & Greenberg, T. M. (1987). 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6, 427-454. https://doi.org/10.1007/BF02202939

  25. 25. Beard, K. W., & Wolf, E. M. (2001). 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4, 377-383. https://doi.org/10.1089/109493101300210286

  26. 26.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Attachment (Vol. 1). Basic Books.

  27. 27. Young, K. S.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 237-244. https://doi.org/10.1089/cpb.1998.1.23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