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2  No. 08 ( 2022 ), Article ID: 54729 , 5 pages
10.12677/AE.2022.128420

论印度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

王悦莹

西京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收稿日期:2022年7月8日;录用日期:2022年8月8日;发布日期:2022年8月15日

摘要

教育公平是教育史上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既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基石。在印度,女性的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男性,许多女性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尽管过去20年印度经济快速增长,但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一直进展缓慢。即使在今天,教育中的性别差距仍然是一个令人极为关切的领域。本文将概述全球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重点分析印度教育中性别不平等的现状。阐明印度性别不平等的根源,并分析印度的教育政策与实践为改善性别差距所做的努力。最后,本文将提出克服性别不平等和完善相关教育政策的建议,以帮助印度更广泛地追求社会正义。

关键词

印度女性,教育公平,性别不平等,社会公正

On Gender Inequality in Indian Education

Yueying W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ducation, Xiji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Received: Jul. 8th, 2022; accepted: Aug. 8th, 2022; published: Aug. 15th, 2022

ABSTRACT

Educational equity is a recurring theme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Gender equality in educ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al equity, but also the cornerstone of realizing social equ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India, the level of education of women is far behind that of men and many women do not have access to education. Despite rapid economic growth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India has been slow to achieve gender equality. Even today, the gender gap in education remains an area of great concern.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globally, with a focu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in India, clarify the root causes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India, and analyze the efforts of India’s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to ameliorate the gender gap. Finally, recommendations will be made to overcome gender inequality and improve relevant education policies to help India pursue social justice more broadly.

Keywords:Indian Women, Educational Equity, Gender Inequality, Social Justic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性别平等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建设公平繁荣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平等被认为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性别不平等是指男性和女性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一般而言,性别不平等或歧视主要涉及女性,她们被认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性别不平等可以看作是机会不平等的问题之一,解决方法在于为女性提供平等的机会 [1]。自2000年联合国确立千年发展目标以来,在增强女性赋权和减少性别不平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一直致力于提高女性的地位,使她们能够完全地参与社会发展,并努力消除各种形式的女性不平等。然而,仍然有大量的女性面临性别歧视。在印度,性别不平等问题非常复杂,它存在于教育、就业、收入等各个领域,其中教育领域尤为突出。女性缺乏受教育的机会,性别不平等导致印度女性被排除在教育系统之外。

2. 全球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

近年来,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领域都实现了创新和发展。但对教育领域而言,尽管出台了相关政策和制度,性别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且形势不容乐观,女性的受教育权仍未得到保障 [2]。据调查表明,全世界大约有8.55亿人,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从未受过教育,这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 [3]。2005年,181个国家接受了调查,只有其中59个国家(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教育方面实现了性别平等 [4]。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在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但并不普遍,主要发生在其极端贫困的地区。但在非洲、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女性在教育方面面临的不平等则更为严重。据调查显示,世界上几乎一半没有上学的小学适龄女童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大约四分之一的女童生活在南亚。在中国,即使在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情况下,农村地区的女孩仍然面临教育不平等问题。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女孩的中学辍学率仍然很高。与教育有关的千年发展目标之一是到2015年消除小学和中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尽管关于该计划过去几年进展情况的报告尚未得到证实,但大多数国家仍远未实现这一目标。许多国家报告称,它们将无法实现女童全面入学的目标。因此,性别不平等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限制了女性获得资源的机会,而且无法保障她们基本的受教育权。在联合国性别不平等指数中,印度在187个国家中排名第132位。除了阿富汗以外,印度是南亚女性状况最差的国家。在教育方面,印度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则表现的更为突出。

3. 印度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现状

印度人口众多,不平等现象严重,近年来一直是全球教育议程的焦点。据调查,印度的全球性别平等得分仅为0.48,这反映了印度极其严重的性别不平等。印度人口由50%的女性组成,其中三分之二是文盲。性别差距导致印度成为亚洲文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男性和女性的识字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数据显示,在印度的每个邦,有文化的男性比女性多,男性识字率比女性高约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印度22.5%的小学适龄儿童失学。这一比例在2000年和2013年分别上升到16%和2.2%;2013年,印度小学学龄女童辍学率为1.4%。2010年,印度中学入学率的性别平等指数为0.88;从2015年到2016年,这个数字是1.01 [5]。然而,11~14岁的女孩仍然占失学儿童的很大比例。2010年,近6%的女孩失学,9个州的失学率超过5%。在全国范围内,大约四分之三的6~17岁儿童上学,但男孩的入学率明显高于女孩。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那里女孩的入学率比男孩低12%。

在印度,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更早结婚生子。因此,女孩的入学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男孩的入学率则保持稳定。在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性别差距指数中,印度排名低于其他国家。在教育水平方面,印度仅排126 [6]。此外,女性受教育的不平等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一方面,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女性获得的教育资源就比男性少,这导致她们在高等教育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以及对女性接受教育的偏见,削弱了女性争夺高等教育机会的能力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随着时间的推移,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教育差距将继续扩大,并产生重大影响。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印度女性在教育方面的状况不容乐观。事实上,印度的传统文化是导致性别差距的源头所在。

4. 印度性别不平等的根源

在印度,性别不平等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根源,这源自于印度的社会文化结构之中。从历史上看,印度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的社会。印度的性别不平等源自于关系中不平等权力的社会建构,女性平等在印度社会并不是被优先考虑的问题。印度是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父权制是标准 [7]。女性从出生到死亡都受到男性家庭成员的控制和监督,传统的男权习俗和规范使得女性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处于次要地位。尽管印度男权文化将女性视为家庭成员,但她们并不被视为拥有自己身份的个体。印度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非常强烈,儿子代表着幸福和未来力量的源泉,因为他们延续了父系血脉。在印度的许多宗教仪式中,儿子是必要的,尤其是在确保死后灵魂幸福的仪式上。儿子的出生是一种庆祝,而女儿的出生则被视为一种悲伤和生活的负担。在印度,女性不仅需要照顾家庭,还必须在压制自己思想的同时忠于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印度女性在历史上一直生活在父权制的环境中。她们在社会、政治、教育和经济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受到歧视。

在教育方面,男性通常比女性有更多的教育机会。由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印度女孩的教育主要是为结婚而培养的,所以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很低。相比之下,父母更愿意投资于男孩的教育。印度家庭以男性为主,女孩通常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他们接受的任何教育都是基础的,比如学习保持个人卫生或做家务。传统的男权思想把女性限制在家里。在印度,城市女性的情况与农村女性没有太大区别。城市女性的教育水平比农村女性高得多,从逻辑上讲,她们在就业方面更有优势。然而,在印度的城市里,即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也会选择放弃全职工作,投身家庭。据研究表明,只有22%的受过教育的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随着印度女性教育问题的日渐突出,印度政府实行了相关政策与措施来改善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以此来保障社会公正。

5. 印度促进教育性别平等的政策和实践

性别不平等对印度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不太可能完全消除。在印度倡导性别平等,固然有助于确保女性的安全,但也必须考虑女性获得平等教育机会的问题。教育是提高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能力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一现实,印度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实践来促进性别平等。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保障女性的识字和学习能力,先后实施了以性别平等教育为核心的多项政策和项目。

社会教育方案于1952年提出,作为社区发展方案的一部分,其中包括识字方案。该方案目的是提高全国识字率和减少全国文盲率。扫盲的重点是低种姓人群和女性群体,以提高成人扫盲水平。多年后,科塔里教育委员会也强调了加快识字发展的重要性。印度已故总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认识到,文盲是印度全面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国家扫盲计划(NLM)于1988年启动。该方案主要针对女性,目的是提高识字率。NLM项目覆盖了印度600个地区中的596个,旨在向15~35岁年龄组传授功能性读写技能 [3]。在印度语境中,功能性识字的定义包括生活技能、技能发展、公民权利和环境的普遍意识。此外,后扫盲计划(PLP)是新语言运动的一个分支运动,它超越了功能性扫盲,关注女性的全面发展。该计划允许新获得识字技能的人进一步使用这些技能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PLP的目标是让他们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印度政府于1989年开始推动女性平等教育方案。该方案旨在改善女性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以实现社会平等。女性平等教育方案在印度各邦建立了95个“女性教育中心”,为女性提供寄宿课程。在普及小学教育之后,政府建立了小学基金,大力资助寄宿学校。女性平等教育方案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印度社会的发展,使女性从落后阶层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自由。此外,经济和文化交流方案的目的是为女性提供机会,使她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改善她们的生活质量。这些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印度对教科文组织“普及教育”计划的承诺,以及印度根据千年发展目标计划,在2015年前促进普及小学教育的努力,改善女性在教育中的不平等处境。

除了NLM、PLP和其他项目外,Sarva Shiksha Abhiyan (SSA)是印度政府推出的一项旗舰政策 [8]。该政策旨在为6~14岁的儿童,尤其是低种姓女孩提供免费的基本教育。2001年,印度政府在小学实施了SSA,SSA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基础教育的普及。目前,SSA的学术方面已扩大为一个名为Mahila Samakhya的附属方案。该项目与多个邦政府合作,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女性的教育和赋权,特别是那些被社会和经济边缘化的女性。Mahila Samakhya的实施被认为是印度和国际上成功的女性赋权教育干预。在Mahila Samakhya,教育不同于获得识字技能,而是一种学习过程,使女性能够提出问题并批判性地分析问题,以及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上述政策及措施主要着眼于减少性别不平等,为印度女性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改善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女性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据调查,在过去的50年里,女性识字率从18%上升到65%。然而,这些政策在女性的发展和执行方面仅为适度的改善,性别不平等对印度来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由于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人们传统的性别观念一时难以改变,这种观念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因此,政府应继续完善相关政策,制定促进性别平等的教育项目和目标仍然至关重要。在改善性别差距方面,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 改善印度教育中性别差距的建议

印度在立法中实施了消除性别歧视的措施,但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意味着立法的制定和实施严重过时。为了减少印度教育中的性别差距,政府应该增加女性赋权。赋权是实现性别平等和缩小性别差距的一种手段。没有赋权,某些社会角色就无法实现。2001年,印度制定了《国家女性赋权政策》,目的是提高女性地位,促进女性发展,增强女性权能。同时,它确保女性和男性在所有领域享有基本自由。

赋权政策在改善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社会的觉醒和公众观念的改变,允许旧的性别认知概念被抛弃,以及女性在国家发展中的新角色被理解。性别刻板印象和传统文化观念是造成性别差距的根源,克服这些问题的最重要因素是在人们观念中建立认识和消除家庭中的性别不平等意识。此外,还应强调实现教育投资的平等分配,并为男孩和女孩提供平等的教育。增强女性权能和提高教育水平可以提高女性地位,并使她们有能力克服或抵制文化偏见和规范。

7. 结语

总而言之,性别不平等问题一直是全球热议的焦点。本文关注的是印度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性别不平等根植于印度文化中,印度的社会观念一直表现出对女性的不尊重,导致女性无法在各个领域实现平等参与。印度政府对女性平等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关政策来缓解这一问题,改善女性受教育的现状。教育公平可以提高女性的地位,赋予她们更多的决策权,与男性建立更为平等的伙伴关系,从而实现教育领域的社会公正。

文章引用

王悦莹. 论印度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
On Gender Inequality in Indian Education[J]. 教育进展, 2022, 12(08): 2778-278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8420

参考文献

  1. 1. 高德胜. 性别公正与学校教育[J]. 全球教育展望, 2007(9): 33-38.

  2. 2. 陶浣新. 教育中的性别角色[J]. 全球教育展望, 1988(5): 78-81.

  3. 3. Unterhalter, E. (2005) Global Inequality, Capabilities, Social Justice: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 for Gender Equality i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 111-122. https://doi.org/10.1016/j.ijedudev.2004.11.015

  4. 4. Zeng, J., Pang, X., Zhang, L., et al. (2014) Gender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in China: A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 474-491. https://doi.org/10.1111/coep.12006

  5. 5. Dejaeghere, J. and Arur, A.A. (2020) Education for All: How Schooling Is Creating Social Changes for Lowered-Caste Girls in Rural India. Gender & Society, 6, 951-975. https://doi.org/10.1177/0891243220966604

  6. 6. Bose, S. (2012) A Contextual Analysis of Gender Disparity in Education in India: The Relative Effects of Son Preference, Women’s Status, and Communit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1, 67-91. https://doi.org/10.1525/sop.2012.55.1.67

  7. 7. 刘志民, 宁芳艳, 罗泽意. 印度高等教育性别不平等现象及其政府应对措施[J].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4): 18-22.

  8. 8. Batra, R. and Reio Jr., T.G. (2016) Gender Inequality Issues in India. Advances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1, 88-101. https://doi.org/10.1177/152342231663065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