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2  No. 11 ( 2022 ), Article ID: 57535 , 5 pages
10.12677/AE.2022.1211663

论教育主体的相互理解及其路径

陈鑫鑫

南通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江苏 南通

收稿日期:2022年10月2日;录用日期:2022年10月31日;发布日期:2022年11月7日

摘要

教育世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正确处理理解与误解之间的关系。教育主体之间缺乏理解,教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不理解教师,不仅导致学校教育质量低下,甚至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理解,相互理解,理解路径

On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al Subjects and Its Path

Xinxin Chen

Major of Primary Education,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Received: Oct. 2nd, 2022; accepted: Oct. 31st, 2022; published: Nov. 7th, 2022

ABSTRACT

The problems in the world of education are largely due to the failure to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derstanding and misunderstanding.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educational subjects, including teachers do not understand students, students do not understand teachers, not only leads to the low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even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words:Understand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Understanding Path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教学是一种具有情感性、科学性和道德性的特殊的双边认知活动,而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是促进这一活动高效运行的前提。为了保证教学中师生之间能够正确的相互理解,避免误解,本文就教育主体之间如何相互理解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2. 理解的内涵

“理解”是西方解释学中的核心概念,西方解释学的研究重心经历了多次转变,每次的转变都大大改变了解释学的研究方向以及理解的内涵。1) 理解是一种认识。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认为,解释学是一门“避免误解的艺术”。理解者在理解诸如典籍、文献等作品时,要消除自己的成见,从自己的心境进入到作者的心境,从而实现对作者和作品的精神世界的重建、复制。2) 理解是一种研究方法。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自然界需要解释说明,对人则必须去理解。”科学研究中包括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对自然物只能说明,不能理解;而人文科学以人的精神世界为研究对象,必须理解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在理解中揭示人的自我认识。3) 理解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从人的角度出发,认为只有人能理解存在的意义,其他事物都不能理解,理解是人的本质 [1]。

在现实教育中,一般认为理解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认知性理解,即把理解作为认识事物、把握客观规律的手段。二是感情性理解,即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表现出仁慈。三是行为性理解,即要求别人谅解自己或提供行动上的方便。教育学意义上的理解就是,处于特定教育世界中的师生与理解对象沟通,在认知、感情与行为上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 [2]。

3. 师生的相互理解

我们所提倡的师生相互理解,通俗来说就是指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转换角色,分别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就教师而言,教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满足学生合理需要,尊重学生个性。就学生来说,学生要相信教师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对老师持有友好的态度。

(一) 教师理解学生

在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更多体现“师道尊严”,教师想树立威信,于是喜欢塑造自己严厉的形象,为了保持这种形象,不愿意拉下身段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在教育中教师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常常以控制者的姿态面对学生;学生则绝对服从教师,处于被动者的位置。课堂上,教师掌握着话语权,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听讲,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还有的教师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责骂、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这些行为不仅导致教育质量低下,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了解学生是理解学生的前提,理解学生才能教好学生。

1) 转变教师观念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任何教育行为也都是以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因此,教师要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理解,必须要改变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要培养理解学生的意识,从根本上认识到理解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是要转变学生观。教师要认识并认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传统课堂中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要把学生看作是积极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赞科夫曾说过:“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性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课堂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 尊重信任学生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这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得到尊重和信任,他们才会在内心崇敬和‎信赖老师,师生之间才会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当发现学生犯错误时,不要着急责怪,要深入了解原因,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他们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一份关心、信任。九年级的郭同学,不爱学习,沉迷香烟,身上总是有股烟味。一天中午,为了买烟,郭偷走了其他同学的五十块钱。班主任知道此事后,没有当众训斥,而是带到没人的地方沟通,告诉了他吸烟的危害以及偷窃的严重后果,并替郭把钱垫付上。经过班主任的教导,郭同学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几天后把钱还给了班主任,并慢慢戒掉了吸烟的坏习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是相互的,要用爱去交换爱,用信任去交换信任,在老师的理解和尊重下,学生会逐渐懂得自信、自强不息,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也会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能力,从而心情愉悦地在成长的道路上奋发向上。

3) 耐心倾听学生

听和倾听不同,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在听,但不一定是在倾听。听是一种生理过程,是人的感觉器官对于声音的生理反应,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听见声音的能力。而倾听是将声音转化为意义的过程,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有意义的活动 [3]。倾听是沟通的开始,是人与人情感的交流。作为与人交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倾听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因为倾听的过程就是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将“说权”交于学生,让他们大胆表达,自己则认真倾听,不轻易打断。同时,要常以点头来表示自己正在倾听,这样学生才愿意和老师交谈,才可能说出心里话。通过倾听,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减少师生之间的误会,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心里的真实想法,及时做出调整,满足学生的合理愿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 学生理解教师

以往我们较多强调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要求老师放下架子去与学生交朋友,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以“孩子心”理解孩子们。但我们常常忽略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就是学生对老师的理解 [4]。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高高在上”,在家庭的宠爱之下,久而久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凡事都要顺着他们的心意,缺少对别人的理解和体谅。特别是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班级学生数量较多,尽管教师努力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有时还是事与愿违,导致学生误解自己。因此,学生要善于发现和理解老师的爱。

1) 勤学奋进

“不宜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要求学生不要把聪明机警看作了不起,而是要把勤奋谦逊当作最主要的。“勤”代表着持之以恒,它不仅反映了学生意志上的坚毅,更说明乐在其中。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主张勤奋学习,尤其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下,现在的学生更要具有国际视野,要努力学习,提高自我能力,以应对未来无限的挑战。作为祖国的未来,学生在学校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恶学习,那么教师付出再多也是枉费心机,学生也自然体会不到教师“教”的价值。

2) 学会宽容

我们的学生,经常会把老师神化,对老师的要求比较极端,认为老师就是不能犯错的,应该处处完美无缺无可挑剔。事实是老师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也会有一些不大妥当的教育方式,但毋庸置疑,他们的心大多是为学生好的。如果试着把老师当平凡的人,可能会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同时,学生要学会心里换位。心里换位就是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时,能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度去思考和处理,不以自我为中心。例如,作业没按时上交被老师批评了,觉得很委屈,只是晚了一会,老师未免太严厉了。如果站在老师的角度想,或许是老师对学生有更大的期许,由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在这之后,学生也不会因为迟到而错过一些重要的机会。如此一想,就能较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3) 懂得感恩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对每个学生的成长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督促学生养成准时到校的习惯,老师每天也早早起床赶到学校;为了把课上的生动有趣,老师绞尽脑汁地探索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走向社会,在每次班会上,老师用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和教训,认真与其交流…… [5] 老师为学生付出了太多,每一位敬业的教师都值得学生致以深深的敬意。无忧的童年、懵懂的青春、多彩的大学、充实的工作,人生的每个不同阶段都离不开老师的陪伴,老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老师教我不容易,莫将教诲付东流”,学生要体谅老师的苦衷,感悟老师教诲中的殷切期望,对老师怀有感恩之心。

4. 相互理解的路径

相互理解不能停留于口号,要通过正确途径落到实处,使师生在相互理解中更好地实现生命意义。

(一) 在课堂教学中增进理解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性地参与课堂,不断更新已有经验与获得新意义的过程。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战场,在师生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一直提倡开展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普遍存在。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机械传输,为了体现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加关注班级中分数较高的学生。这就导致被忽略的同学产生不满,丧失学习热情,常常游离于课堂之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要努力营造班级理解氛围,要认识到教书育人的责任并不是在一个学生,一部分学生,而是在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也要及时表扬,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一视同仁的态度,赢得学生信任,使学生敞开心扉,增进彼此的理解。

(二) 在共同活动中增进理解

要使厌学的学生喜欢学习首先要让他喜欢要他学习的人。有时候,教师的人格魅力比说再多的道理更打动人。而参与共同活动便是教师展现自身魅力,消除学生戒备之心,密切与学生关系的好办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普通玩家”。作为参与者而不是指导者,教师必须和学生一同遵守游戏规则,这样游戏者才能真正进入平等、愉悦的状态中。孩子天生爱玩,在游戏中什么都想说,也什么都敢说,不会对教师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教师也能感受到学生洋溢的青春活力,甚至会发现平时没注意到的学生的闪光点。此时的师生在真正平等的交往下,尽情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 在反思互动中增进理解

这里的反思互动是指在教学情境中,师生通过对话的方式,对实践活动的合理性以及不足之处进行反省、探究,是提高师生批判性思维,增进理解,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活动 [6]。教师的反思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他身处的教学情境,对其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背后的“个人哲学”进行反思与探索,是为了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7]。如果一个教师不会对已有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式教学,那么无论工作多久,也不会有什么进步。学生的反思是通过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思考方式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每一次反思都会有一点发现,在反思过程中,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反思互动中,师生都是“学习者”,通过彼此的交流沟通,互动合作,学习者学会了理解、欣赏别人,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5. 结语

教育需要理解,理解就好像夜空里的一座灯塔,始终照耀着师生前行的道路。但师生之间要达到相互理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幻想在短期内成功实现是不可能的。教师和学生要有耐心,循序渐进,正确认识彼此,依靠双方的共同努力,在相互理解中慢慢实现人生价值。

文章引用

陈鑫鑫. 论教育主体的相互理解及其路径
On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al Subjects and Its Path[J]. 教育进展, 2022, 12(11): 4337-4341.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11663

参考文献

  1. 1. 张天宝. 关于理解与教育的理论思考[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5): 33-38+72.

  2. 2. 熊川武. 理解教育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3.

  3. 3. 高爱社.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J]. 快乐阅读, 2013(30): 127.

  4. 4. 陈广南. 让学生也理解老师[J]. 广州教育, 1988(4): 49.

  5. 5. 黄世宁. 孩子, 请理解老师[J]. 湖北教育(教学版), 2008(10): 55-56.

  6. 6. 李静. 论反思性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 教育探索, 2005(9): 44-46.

  7. 7. 闵钟. 论教师研究的合理定位[J]. 教育评论, 2001(5): 13-1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