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7 No.03(2018), Article ID:24182,4 pages
10.12677/ASS.2018.73057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Media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ra

Tian Wang

Primary Education Colleg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Mar. 6th, 2018; accepted: Mar. 20th, 2018; published: Mar. 27th, 2018

ABSTRACT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bout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media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has entered the new media era. At present,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ideological field in the use of new media reflect the importance of enhancing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a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nhance their media literacy as the prerequisite, strengthen the process management of media literacy, innovate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return to th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 Media Literacy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思政教育探析

王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18年3月6日;录用日期:2018年3月20日;发布日期:2018年3月27日

摘 要

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带来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频发的网络安全问题和思想意识领域面临的挑战,折射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高校思政工作者应以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为前提,加强媒介素养的过程管理,创新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思政教育路径,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归位。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根据2018年1月31日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在互联网触角不断延伸、新媒体不断渗透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利用新媒体的重要群体,无时不在进行着媒介信息传播和交流,如何利用新媒体优势,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迫在眉睫。

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触媒”现状

互联网作为新兴技术,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媒介形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和渠道的出现,更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追捧。大学生作为年轻的知识分子群体,对于新兴事物的感知和运用总是走在前沿,而今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媒体平台和传播渠道,已然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多元化。在各种信息层出不穷且难辨真伪的情况下,大学生通过使用新媒体平台,更容易被误导甚至上当受骗。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大学生误入网络传销组织、因无法偿还高额网络借贷而轻生的案例,已经暴露出大学生媒介接触的安全问题。

除了被虚假信息误导之外,在新媒体接触过程中,来自各方的评论、观点、舆论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使得他们对社会热点具有更高的关注热情,但受知识结构和社会认知的局限,大学生也更易受到其他思想文化的影响。这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不可回避和急需破解的难题,媒介接触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

3. 思政工作者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缺位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缺失情况较为严重,无论是大学生频频陷入“校园贷”折射出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还是参与网络集群行为反映出的思想立场不够坚定,都揭示出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迫在眉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在新媒体时代关注并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

深究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既有媒介技术和社会发展深刻变化的因素,也有法律保障滞后的原因,更有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缺位所在。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缺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3.1. 媒介的选择:指导体系的缺位

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首要表现就是媒介选择和信息辨识能力较低。有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刻意夸大新闻信息的某个方面致使内容走样。这样不仅需要媒体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也需要公众自己对媒体传递的信息进行判断 [1] 。对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新闻传播培训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如何在鱼龙混杂的媒介中有效选择出公信力和实效性兼具的媒介平台,以及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辨别出信息的真伪较为困难。

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媒介选择的过程中,缺少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指导,这正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媒介素养的指导体系上缺位的表现。大学生最初的媒介选择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会出现求新、猎奇的心理,同时也伴随着盲目甚至错误的危险。

3.2. 价值观影响:“意见领袖”的缺位

在世界格局纷繁多变、各种思想意识交锋激荡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观引领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处在成型阶段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更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这些网络舆论有健康、积极、正能量的,同时也难免有错误和消极的。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不断更迭,各种舆论层出不穷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舆论价值观念中,涤荡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就需要成为学生中的“意见领袖”。

然而,目前高校大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简单叠加,教育方式生硬的情况,未能成为让学生信服和追捧的“意见领袖”。

3.3. 话语表达:行为示范的缺位

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给予受众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但缺乏媒介素养的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话语权的表达过程中更易失范,甚至沦为网路暴力的参与者。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高校思政工作者自己对新媒体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传播规律、传播体系、话语表达方式等掌握不够,从而导致高校思政工作者对学生缺少正确的互联网行为指导和教育,也缺少身体力行的行为示范。因此,在热门话题和危机事件中,大学生极其容易参与网络集群,也容易受到他人言论的影响和利用,甚至引发严重的舆论危机。

4. 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思政教育路径

高校作为培养学生、输送人才的教育单位,对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肩负着重要责任,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4.1. 提升思政工作者自身媒介素养

要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首先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甚至有一部分年龄层次较大的人员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的单向教育模式中” [2] 。但随着各种新媒体传播渠道及方式的出现,给当前的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大挑战和高更要求。尽管目前大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新媒体具有较好的认知和使用能力,但是依然有部分思政工作者的观念没能完全改变。因此,在中国进入新时代后,作为教书育人的思政工作者,更应该与时俱进,主动积极地拥抱互联网,转变教育观念和方式,借助新媒体平台提供的历史机遇,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及综合能力,同时通过构建全新的交流平台和渠道,充分融合学校网站、各类学生平台的教育功能,善于了解和掌握学生喜爱使用的媒介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沟通交流方式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同时,高校应该建立媒介素养提升教育机制和培训交流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此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应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相关的研究,以提升对媒介素养的认识和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的应对。

4.2. 加强大学生媒介接触过程管理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归位,就要参与大学生媒介接触的关键环节,逐个击破大学生媒介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和总结大学生易出现的媒介素养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过程管理。

首先,加强媒介选择环节的管理。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行程媒介选择的指导体系,要尽可能走在互联网媒介使用的前沿,利用互联网社交平台,为学生推荐具有公信力和价值影响力的媒介,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媒介,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让媒介素养的内容渗透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第二, 提高媒介使用环节的风险预判。大学生在媒介使用环节存在的风险既包括人身、财物方面,又包括意识形态方面。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具备敏锐的“嗅觉”,在掌握学生媒介使用环节的兴趣偏好和舆论倾向基础上,及时了解学生的网络活动和思想动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学生陷入诸如校园网络贷款等安全陷阱。在意识形态方面,要具备预判学生的舆论风向的能力,掌握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及时进行干预,有效避免出现舆论危机。

第三, 提升信息传播环节的价值影响力。在互联网信息层出不穷、舆论观点相互交错的过程中,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内涵和价值影响力,利用互联网媒介向学生传播积极的、健康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将互联网的新兴媒介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

文章引用

王 甜.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思政教育探析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Media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ra[J].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07(03): 356-35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8.73057

参考文献

  1. 1. 杨梦斯. 网络新媒体时代公民媒介素养问题研究[J]. 西部学刊, 2016(14): 64-65.

  2. 2. 陈春丽. 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的思考[J]. 传媒, 2015(11): 73-7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