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0  No. 02 ( 2022 ), Article ID: 48916 , 7 pages
10.12677/ML.2022.102039

翻译美学视域下《伤寒论》英译探究

娄鑫1,李延林1,2*

1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2湘潭理工学院,湖南 湘潭

收稿日期:2022年1月20日;录用日期:2022年2月16日;发布日期:2022年2月23日

摘要

《伤寒论》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系统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伤寒论》的英译可以更好帮助我国中医文化向外传播,本文基于刘宓庆教授的翻译美学理论,从审美客体的角度分析罗希文英译本如何展现原文的凝练美、修辞美和逻辑美,以期为《伤寒论》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崭新的视角和解读方式。

关键词

伤寒论,翻译美学,凝练美,修辞美,逻辑美

A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eatise on Febrile Caused by Cold (Shang Han Lu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Xin Lou1, Yanlin Li1,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2Xiangt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Received: Jan. 20th, 2022; accepted: Feb. 16th, 2022; published: Feb. 23rd, 2022

ABSTRACT

Treatise on Febrile Caused by Cold (Shang Han Lun) is a collection of medical achievements before Han Dynasty, which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various exogenous diseases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eatise on Febrile Caused by Cold (Shang Han Lun) can better help the sprea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ulture. Based on Professor Liu Miqing’s theory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Luo Xiwen’s version shows the condensed beauty, rhetorical beauty and logical beauty of the original 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object, expecting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and brand-new perspective and interpretation method for the translation study of Treatise on Febrile Caused by Cold (Shang Han Lun).

Keywords:Treatise on Febrile Caused by Cold (Shang Han Lun), Translation Aesthetics, Condensed Beauty, Rhetorical Beauty, Logical Beauty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为主流的今天,各国文化相互融合,中国也需向外传播其优秀文化,让世界更深入了解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东方大国。中医作为中华文化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浓缩了中国人民从古至今在医学方面探索出的独特智慧成果,成为医学界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医也逐渐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

作为医学界瑰宝,中医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推崇和应用,流传下来的中医典籍也被译成多种语言版本流传于世界各地,受到医学界人士的高度赞扬。《伤寒论》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总结性的临床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融合了作者自身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中医典籍中蕴含独特的中国人民关于文、史、哲的思想,更是对中国智慧的高度浓缩,因此在中国文化向外传播过程中,《伤寒论》的英译研究也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何珊、唐小云等人着眼生态翻译学视域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伤寒论》展开研究与讨论以探索伤寒论的英译方法和策略 [1],谷峰从概念隐喻视角出发对《伤寒论》的英译版本进行研究来探讨如何提高中医典籍的翻译质量 [2],范延妮和田思胜从语言国情学的角度分析了《伤寒论》中的文化负载词应如何进行翻译 [3] 等,这些研究都成为了《伤寒论》的英译以及对向外传播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而对于翻译,译者除了最基本的“忠实”之外,也在尽力追求译文的美感,在这一层面,学者对于《伤寒论》英译本所做的研究尚是屈指可数,因此笔者从刘宓庆教授提出的翻译美学理论出发,尝试探析《伤寒论》英译本的美学价值,希望为《伤寒论》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科学的、崭新的视角和解读方式,同时期望能探索出更具美学价值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让这部典籍被更多的读者喜欢和接受,以便极大地推动中医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2. 《伤寒论》语言特点及译本选择

《伤寒论》原稿成书于汉代,为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前者阐述外感热病的相关内容,后者记录内科疾病病症及其治疗药方,两本典籍都受到国内外译者的广泛关注,本次研究用到的《伤寒论》即笔者上文提到的前者。

2.1. 《伤寒论》的语言特点

古代从医者多饱读诗书,受时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撰写医学典籍时会用到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手法,在《伤寒论》中就曾多次出现夸张的修辞手法,如书中第三章第30条写到“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4]。其中,“腹中雷鸣”是指患者肚子发出的咕噜声,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描述这种声音如“打雷“的声音一般,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出现该症状时的特征,除了夸张的手法,对偶和叠词的使用也时常可见,均可以体现并证明《伤寒论》一文的文学性。

除了文学性,《伤寒论》还具备医学典籍所具备的抽象性,在描述一些相关病症时,读者会觉得有些概念比较模糊,比如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第六条写道“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4],其中非医学读者可能会对“脉阴阳”有疑惑,难以理解脉搏为什么有阴和阳之区别,但其实这里是指寸脉和尺脉,所以从《伤寒论》所属的学科来讲,其文字对一些读者来讲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抽象性。

此外,《伤寒论》还具备其自身的一些特点。著名的伤寒大家陈亦人先生曾经就《伤寒论》的特点以五个字进行总结,即:“变”“辩”“严”“活”“简”。前四个字是指《伤寒论》以辩证的思维探讨常规病症及其变症,用药严谨的同时又随病患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通,最后一个字“简”是指《伤寒论》整篇文字简洁凝练,全篇仅有一万三千字左右,却介绍了近四百条病症,主要病症医者则进行详述,同类病症的变症医者则用极其精炼的语言进行描写,主要病症和变症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这也是《伤寒论》篇幅虽短但介绍病症却很多的原因所在 [5]。在翻译《伤寒论》这部作品时,因其“简”,所以会给译者带来一定的困难,需要译者能够把握文字描述的信息对其进行语言的转化处理,从而成功完成译文。

2.2. 《伤寒论》译本选择

到目前为止,《伤寒论》的英译版本已有9个版本之余,如许鸿源英译本 [6],罗希文英译本 [4],魏遒杰英译本 [7] 等,其中罗希文英译本自出版以来就广受好评,再版过程中作者又基于自身的经验和理解为文本增添了一些医学案例,使得该译本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 翻译美学视域下伤寒论翻译探究

刘宓庆教授在《翻译美学导论》中将翻译审美分为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审美客体是指翻译过程中使用的原语和的语,译者为审美主体,翻译的审美过程是在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之间的交互过程中实现的 [8],在实际翻译和研究过程中,译者或学者应根据文本的文体及内容,对作品和译文进行美学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伤寒论》属于科技文体,其语言精炼,文辞准确,从这种审美角度分析,笔者将其划分为了三个角度的美:凝练美、修辞美、逻辑美,并从这三个角度探析译者展现《伤寒论》这三个角度美感的方法。

3.1. 展现原文凝练美

为了展现并实现原文的凝练美,本文以如下个案为例证,采用直译法做了些许探索。

原文1: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 [4]。

译文:Stew the above drugs in four sheng of water till one sheng two ge are left. Filter the decoction and take it in two doses [5].

原文2: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4]。

译文:Stew Herba Ephedrae in nine sheng of water till seven sheng are left. Then put the rest of the drugs in the decoction and stew it till two and a half sheng remain. Filter the decoction and take eight ge as a dose. Cover the patient to induce light perspiration. There is no need to take porridge. The same care should be given to the patient as in the case of Decoction of RamulusCinnamomi [4].

原文3: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4]。

译文:Stew the above two drugs in three sheng of water till one sheng is left. Serve the decoction warm [4].

原文1、原文2、原3分别节选于《伤寒论》大承气汤方、麻黄汤方、干姜附子汤方中汤药煮取方法中的一则,该书中药剂煮服方法皆是对上述三例所体现的语言形式进行阐释,作为指导患者煮药服药的说明,这部分文字以数词规定汤剂水量、以动词为主干阐明整个煮药和服药过程的行动线,如在例1中,“四升”、“煮”、“一升二合”、“去滓”、“二服”仅五个词就阐明了这个药方的煮服方法,两个数字“四升”和“一升二合”强调药剂煮好的程度,“二”解释服用方法为分两次服药,“煮”、“去”、“服”三个动词规定了煮药步骤,整个说明方法避免了文字冗余啰嗦,以此强调患者在实际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信息,这种药物的熬煮和服用指导充分体现了《伤寒论》文字语言的简洁性和凝练之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够充分注意到原文本需要传递给读者的这种关键信息,在译文中就尽量采取直译的翻译方法,保证原文信息不漏译和错译,所以在译文中译者以动词原形作为主干,如在原文1中以“stew,filter,take”三个词为主,利用祈使句的形式在保留原文的形式下也实现了译文的简洁美和凝练美,在原文2和原文3中也是使用同样的处理方法,在整个文本中关于煮药服药说明的部分,译者也都采用了直译的方法,既保留了原文数据的准确性,也实现了翻译文字的凝练美。

3.2. 保留原文修辞美

笔者在本文开始部分提到,《伤寒论》原文中体现出了很强的文学性,这种文学性正是通过其中出现的修辞手法来体现的,如对偶、叠词、夸张等,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译者在翻译时便于理解和处理,但《伤寒论》作为医学典籍,其本身以科技文体的准确性为主,在翻译时容易给译者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在很大程度上,罗希文英译本还是尽力在译文中实现了《伤寒论》原文中的修辞美,现就《伤寒论》中出现的对偶和叠词做些许探讨。

3.2.1. 修辞之对偶美

众所周知,古人很重视作品的文采,因而各种修辞手段不断得到运用,作为修辞手法之一的对偶,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很常见,但在《伤寒论》这部医学典籍中也多次出现了对偶修辞的用法,如:

原文4: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4]。

译文:Floating at the surface signifies heat; weak in depth signifies spontaneous perspiration [4].

对偶在文学作品中可谓是“美中之巧”,对偶让句子结构呈现出对称美,并且在文学作品中,甚至在生活语言中人们都在追求对偶带来的语言魅力,《伤寒论》中也存在这样的例子,如原文4中,前后两句互相呼应,描述脉搏跳动呈现的两种相反情况下患者会表现出的症状,文字高度凝练并且对仗工整,译文中译者同样考虑到原文所呈现出的对仗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增加“signifies”一词作为对称的基点,前后分别以两个形容词短语“floating at the surface”和“weak in depth”和这两个短语“heat”和“spontaneous perspiration”相呼应,以便最大化地保留原文中已有的对偶美。

原文5: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4]。

译文:Greater Yang syndrome: If the patient has good intake of food, it is called “the Greater Yang syndrome caused by Wind.” If there is anorexia, it is called “the Greater Yang syndrome caused by Cold.” [4]

原文5也是《伤寒论》中一个对偶形式的例子,释义为:如果有阳明病的症状,患者能够正常进食,则是受了风,如果吃不下饭,则是受了寒。从医者描述病症时文字简单有力,读起来朗朗上口,译者在翻译时为了保留这种对偶的修辞手法,就依着原文的逻辑顺序进行了直译,此处的两句话使用了“if+条件句,it is called…”的句式,整体实现了译文的对称,但笔者认为,如果译文中第二个if从句改为“if the patient has poor intake of food”,则会从形式上来说更加严格地实现这种对偶修辞的魅力(仅为笔者拙见)。

3.2.2. 修辞之叠词美

文学作品中,使用叠词可以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同时可以起强调作用,《伤寒论》中多次出现叠词,本来就是汉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修辞形式,但在英译中,叠词的英译却会成为译者的一个挑战,并且作为医学典籍,译者会更多地关注其译文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叠词的翻译和转换有时候可能会被忽略,但在《伤寒论》的英译本中也可见叠词被保留下来的例子,如:

原文6:凡柴胡汤病症而下之,若柴胡症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4]。

译文:After a purgative is given to such a patient, if Decoction of Radix Bupleuri syndrome still exists, then the decoction can still be adopted. The patient then is feverish, shivers and perspires and the syndrome is gone at the same time [4].

叠词在《伤寒论》中通常用来描述或修饰某种疾病可能出现的症状,如在原文6这个例子中,“蒸蒸而振”用来形容患者在服用柴胡方剂后身体会出现透发热气,凛凛战栗的状态,而“蒸蒸”这一叠词在此处能够让读者联想到患者身体持续、连连不断发热的状态,如此用法增强了读者阅读时的联想性,同时也加强了文本的节奏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选词也非常精妙,为了表现原文的节奏性,译者用了“feverish”和“shivers”两个词,这两个词分别以/ʃ/音结尾和开头,巧妙地实现音节的重复,和原文中的叠词“蒸蒸”正好形成了呼应,同时也增强了译文的节奏感。

原文7:若发汗则躁,心愦馈,反谵语 [4]。

译文:If diaphoresis is adopted in such a case, the patient will become restless, irritable, and delirious [4].

在原文7这个例子中,“愦愦”是形容患者心烦意乱的状态,叠词的使用还增加了文章的节奏感,在译文当中,很明显可以看出对于“愦愦”译者没有进行直接对应的音节处理,但是细心的读者应该会很容易地看出来,译者在形容患者的状态时使用的三个形容词“restless”“irritable”“delirious”中均含有/r/音开头的音节,这样就非常巧妙地从词汇的层面实现了与原文的节奏呼应,可见译者在选词方面的用心。

总的来说,叠词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得比较多,《伤寒论》作为科技文体的书籍,其中虽有叠词出现,但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对译者来讲很难同时实现准确性和节奏美,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译者通常会追求准确放弃节奏,但是笔者仍旧希望译者能尽最大的努力在符合译入语读者习惯的基础上还原原文的美感,从而让翻译作品更加生动和丰富。

3.3. 凸显原文逻辑美

原文8: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4]。

译文:Initial Yang syndrome: After three days’ treatment of diaphoretic, or emetic, or purgative, or moxibustion with a warm needle, if the syndrome is not gone, then it turns to be an adverse case. Decoction of Ramulus Cinnamomi is to dispel the Exterior syndrome in the muscle [4].

并列是经常要用到的列举事物的逻辑关系的一种手段,在原文8中,原文以简单六个字实现了并列关系,其中“吐”、“下”、“温针”皆为动词,意为让其呕吐、助其排便、为其针灸,罗希文在译文中为了保留原文并列逻辑的美感,翻译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原文8译文划线部分的短语所示,巧妙地实现了和原文同等的并列美,除了短语,《伤寒论》中还有分句的并列,如:

原文9: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肋拘急 [4]。

译文:When a floating pulse is observed, there must be a Blocked-up Chest. In case the pulse is tense, there will be a sore throat; whereas a tight pulse always indicates an acute intercostal pain due to tightness of the chest [4].

原文9描述了几种患者不同脉象对应出现的身体症状,原文文字简练,逻辑清晰,形成了鲜明的并列关系,译者翻译时增加了连词“when”、“incase”、“whereas”,在译文中展现出不同的脉象代表的不同病症,同时也让译文的逻辑关系更具条理性,并且译者使用了三个不同的连词,表明译者更加注重用词的灵活性和多变性,避免了用词的单一乏味。

原文10: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附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4]。

译文:When the patient feels parched in the throat and is restless with nausea and vomiting, prescribe Decoction of Radis Glycyrrhizae and Rhizoma Zingiberis to recover the Yang Vital Energy.

After the patient’s extremities warm up, prescribe Decoction of Radix Paeoniae and Radix Glycyrrhizae to relieve the foot spasms.

If patient has delirium and suffers Stomach discomfort, Decoction of TiaoweiChengqi in small dosage would fit the case.

In case another diaphoresis and hot acupuncture were adopted, Decoction of Sini could be adopted for rescue [4].

同原文9一样,在原文10中译者同样做到能把握原文中不同病症的逻辑顺序,虽然文中使用的是以并列关系展列出的不同症状的疗法,但有些表述存在自己具体的时间顺序,如“厥愈足温”表明在患者的手脚不再冰冷恢复温度,所以译者能把握时间先后而在翻译时增译出连词“after”,而非同样采用和第一种病症翻译时使用的连词“when”,并且后面也是分别使用了“if”和“in case”结构,既让译文有了自己的逻辑美,也通过不同连词的使用丰富了译文语言。

4. 结语

中医典籍翻译是帮助我国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能够做到忠实原文,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尽力还原原文中呈现出的美学价值,本文通过罗希文《伤寒论》英译本中的一些例子的分析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直译、转换词性、增译等方式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凝练美、修辞美和逻辑美,为中医典籍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名称“论中医典籍翻译中美学价值的实现——以罗希文《伤寒论》英译本为个案”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zzts339)。

文章引用

娄 鑫,李延林. 翻译美学视域下《伤寒论》英译探究
A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eatise on Febrile Caused by Cold (Shang Han Lu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02): 309-31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2039

参考文献

  1. 1. 何姗, 唐小云, 陈骥.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中医典籍《伤寒论》的译本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9, 25(14): 138-141. https://doi.org/10.13862/j.cnki.cn43-1446/r.2019.14.040

  2. 2. 谷峰. 概念隐喻认知视角下《伤寒论》中医隐喻术语的英译[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38(3): 361-364.

  3. 3. 范延妮, 田思胜. 语言国情学视角下的《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 29(5): 1333-1337.

  4. 4. 罗希文. 伤寒论——Treatise on Febrile Caused by Cold (Shang Han Lun) [M]. 北京: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7.

  5. 5. 陈亦人. 伤寒论求是[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8: 7.

  6. 6. Hsu, H.Y. (1981) Shang Han Lun: Wellspring of Chinese Medicine. Oriental Healing Arts Institute Press, Long Beach.

  7. 7. Wei, Q.J. (1999) Shang Han Lun-on Cold Damage/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ies. Paradigm Publications, Brookline.

  8. 8. 刘宓庆. 翻译美学导论(修订本)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9.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