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10  No. 12 ( 2022 ), Article ID: 59466 , 7 pages
10.12677/CES.2022.1012486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苏培东,王圆圆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23日;录用日期:2022年12月14日;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6日

摘要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从具体情境、情感状态、群体符号、主体实践等4个维度分析发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情境伪化、情感颓化、符号滥化、实践惰化等方面。创设文化自立真实情境,积蓄文化自信情感能量,凝聚文化自觉符号共识,创新文化自强实践方法,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纾困之策。

关键词

文化自信,大学生,互动仪式链,纾困之策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Peidong Su, Yuanyuan Wa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Nov. 23rd, 2022; accepted: Dec. 14th, 2022; published: Dec. 26th, 2022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uilding a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Collins’ theory of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this paper analyzes from four dimensions: specific situation, emotional state, group symbol, and subject practice, and finds that the practical dilemma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aspects of situation falsification, emotional decadence, symbol abuse, and practice inertia. Creating a real situation of cultural self-reliance, accumulating emotional energy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ondensing the symbolic consensus of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ng the practical methods of cultural self-reliance are the rescue measure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ultivat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Keywords: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ollege Students,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Rescue Strategy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基与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盛、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的大事情 [1]。深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则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基础。作为祖国之未来、民族之希望,肩负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其文化自信程度与思想政治素养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具有重要影响 [2]。多元文化交流碰撞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既丰富又复杂,其中不良文化类型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重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水平 [3]。

文化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交往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文化自信通常呈现为维护群体团结、尊重群体符号、遵守群体道德等形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大学生主动地认识、认同、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实践中坚定对我国文化的自信,同时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本研究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检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实困境,探索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纾困之策,以期达到有效地指导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目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大学生文化自信

在我国,最早在《易经》中就有“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表述,文化有“以文教化”之意,指通过文字符号的教化使人们遵守礼仪、行为文明。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与物质生活等三个方面,文化是指群体生活的各个方面 [4]。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祖祖辈辈的生活过程中,经过不断创新改革而获得的集体生活经验 [5]。在西方,文化即“culture”,本意为开垦土地、栽培植物,后衍变为对人的身体、精神、艺术与道德等方面进行培育之意,也指代人类通过劳动创作获得的物质、精神与知识财富的综合体 [6]。泰勒学者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种由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以及其他各种能力、习性组成的复合整体 [7]。格尔茨学者认为,文化是指一个社会全部的生活方式,包括价值观、习俗、象征、制度与人际关系等 [8]。由此可知,“文化”可理解为人类在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促使自然界及其存在物“人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将实践经验尤其是符号化经验用以“化人”,使人本身社会化、文明化的过程,即文化是“人化”与“化人”的有机统一 [2]。

从字面上看,“文化自信”具有“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的意思。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建立在高度理性地认同自己国家、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积极心态,体现为一种具有理智风度、成熟气度、独有大度的风范,以及一种主动弘扬传统文化、辩证吸收外来文化、积极创造未来文化的能力 [2]。在本研究中,将“大学生文化自信”定义为: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要高度认同本民族文化,主动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辩证地吸收外来文化。培育工作中,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等品格。

2.2. 互动仪式链理论

“仪式”向来备受社会学家们的关注,涂尔干提出,仪式是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仪式塑造并维系整个群体内部的稳定心理状态。戈夫曼认为,互动仪式是人们在群体中表达具有象征意义的程序化活动。柯林斯深入研究了宏观社会现象中的微观情境与具体过程,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他认为,宏观社会现象是由微观过程构成的,互动仪式是人们在微观的具体情境中所做的最基本活动。互动仪式能够激发人们产生短期情绪,在群体内部成员共同关注和分享的基础上,形成群体情感状态,这种情感状态进而转化为情感能量(可驱散异于主流情感的其他情绪),并凝聚成一套具有象征意义的群体符号,从而进一步强化人们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9]。

笔者将文化及文化自信概念内涵与互动仪式链理论并列分析后认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与互动仪式链理论模型有着较高的契合度,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作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研究框架具有较高的适切性。本研究拟从互动仪式链理论所包含的具体情境、情感状态、群体符号、主体实践等4个维度出发,检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实困境,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纾困之策,以期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实效性。

3.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实困境

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来检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可以发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在具体情境的创设、情感状态的形成、群体符号的塑造、主体实践的表现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

3.1. 情境伪化

情境伪化是指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具体情境及互动仪式,呈现出对事实的歪曲化和伪造化的现象。由于高校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相关文化课程方面,存在着内容不健全以及课程没有深入开展的情况,仅依靠国家要求开设的必修性课程是无法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有些国内外漫画、网文、电影甚至谣言等内容构成的情境,对大学生更具有吸引力,也更容易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有时候会带有较强的破坏性。长期处于歪曲化的情境之中,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无故怀疑甚至刻意抛弃的不良心态。

由于线上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互动情境的数量与形式也都越来越多,许多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在丰富人们生活、开阔人们视野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许多负面影响,给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其中负面影响最大的,当属由西方社会输进的对外来文化过度宣扬以及对中华文化刻意抹黑等问题。从中外电影电视剧来看,部分西方电影、宣传片存在着过度宣传西方文化价值观、刻意扭曲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导致大学生出现盲目跟风“个人主义”“绝对自由”“西方审美”等问题 [10]。

3.2. 情感颓化

情感颓化是指大学生在文化自信培育的情感体验方面,由于情感体验较差,导致情感无法转化为正能量,而是呈现一种近乎颓废的心理状态。情绪能够给人们正在经历的事情进行“着色”,并且能够通过将注意力进行分配而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与效率 [11],正面情绪通过积累作用形成正性情感能量,有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与提升,而负面情绪则会导致产生负性情感能量,不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与提升。此外,情感颓化还会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产生片面的认知,对一些正常的事情产生过低的评价,将不利于群体团结的形成。

由于缺乏现实生活情境,长时间的“封闭式”网上交流,可能使得大学生无法与其他人进行正常交流;在网上接触大量诸如“网抑云”“丧文化”等传播颓废情绪的信息后,还可能使得他们对于融入现实文化生活存在困难。有研究表明,尽管在网上人们可以与更多人进行交流互动,但是这种网络化生活也使得个体产生一种正在经历与朋友交流的幻觉,然而这种幻觉并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交往需要 [12]。同时,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时间的碎片化、空间的支离化以及就业压力的传导等,使得大学生由交往互动产生的情感纽带越来越脆弱,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躺平”。

3.3. 符号滥化

符号滥化是指在价值观念受到多元文化冲击后,大学生群体表现出的一种主文化式微、亚文化泛滥的现象。在校园学习生活过程中,大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形成群体符号的渠道主要有课堂学习、学校活动与在线互动等,当前全球大环境正处于急速转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这些渠道自然而然会受到全球大环境的影响。某些国外势力别有用心地对中国进行文化侵扰与价值观渗透,大量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信息侵入我国,致使部分知识储备不足、社会经验较少、鉴别能力尚缺的大学生受到蒙蔽,从而本末倒置,抛弃了优秀的主流文化符号。

文化自觉要求大学生要当对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有“自知之明” [13],对自身文化有全面的、客观的认知,能够根据不同时代的要求进行取舍,同时,对其他文化要理性地分析,吸收精华以及摒弃糟粕。然而,部分大学生受到一些错误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产生了文化自卑、文化自弃以及追求“绝对自由”、我行我素的心态。这种心态容易造成大学生之间产生隔阂,使得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出现疏远和紧张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文化工作中没有把富含中华优秀文化的中国故事讲好、宣传好,没有将象征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凝聚起来以形成符号共识。

3.4. 实践惰化

实践惰化是指在需要体现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了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深入挖掘并有效运用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精髓与时代价值,本应成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一个着力点,然而,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有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偏低,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较为偏激的情况 [14]。同时,部分大学生对学习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兴趣不高、主动性偏低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文化实践能力与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 [15]。

大学生是文化自信培育过程的主体,理应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就业、升学、评奖评优等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形下,学校培养目标的功利主义倾向偏离了教育的育人性,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在参加比赛活动时,仅以个人利益为参考因素,将集体利益抛之不顾的现象。部分大学生将个人得失看得过重,将知识与真理视作与自身情感、精神修养无关的一种工具,而忽略了知识与真理蕴含着的有关人生意义、文明传承的价值理性 [16]。这种情况下,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而组织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基本上就沦为了一种形式,而不是真正“教育”的活动 [17]。

4.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纾困之策

互动仪式链理论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从具体情境、情感状态、群体符号和主体实践等4个维度透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实困境,同时也能够给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纾困之策。

4.1. 具体情境:创设文化自立真实情境

大学生亲身在场的真实情境,是进行文化自信培育的一类重要载体。柯林斯比较了亲身在场与想象在场的不同,发现“亲身在场更能促进个体对他人的信号察觉,更能与他人的情感同频共振,也更能与他人共享信息、关注相同焦点,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状态” [18]。同时,由于真实情境的创设主体是多元的,难免会产生有些情境鱼目混杂的情况,导致大学生无所适从或选择失误,甚至因受有害情境误导而走向歧途的可能。为此,高校应重视文化自立真实情境的作用,亲自创设更多更好的在场空间,让大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体验、互动。

国家应建立一套有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礼仪制度,健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符合我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纪念活动,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弘扬文化自信的社会氛围。高校要重视发挥党支部、团支部等组织在仪式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有效利用每一次党支部、团支部活动的机会,走进具有真实情境的空间,使大学生具身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互动。同时,要让大学生对情境伪化的弊端有个清醒的认识,产生心理免疫,使大学生能够在心理上抵触、行为上抵制糟粕情境,并且主动遵从和维护对我们有益的情境。

4.2. 情感状态:积蓄文化自信情感能量

情感能量具有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状态,高层次指个体对社会互动仪式充满自信与热情,中层次指相对比较平和,低层次则指个体对社会互动仪式持有消极被动的心态 [19]。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大学生们对各类有益的社会互动仪式产生自信与热情的情感。让人们处于共同的文化情境,虽然能促进个体自信与热情的能量积蓄,进而形成文化自信的厚实基础,但是人本主义教育学理论也告诉我们,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独立的个性特点。为此,在实际的社会互动仪式中,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需求来组织开展。

以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导向,选取大学生群体心理需求的最大公约数作为开展互动仪式的依据,及时掌握大学生参与互动仪式的情感状态,提高大学生的正向文化氛围体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注重激发大学生积极向集体靠拢的情感意识,利用情感感染、情感迁移等原理,使大学生情感锚定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大学生在集体中感受群体团结与文化自信。此外,还要促进大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积极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促使大学生群体情感状态同频共振,产生共振效应,进而积蓄更多文化自信情感能量。

4.3. 群体符号:凝聚文化自觉符号共识

当人们对形式多样的群体符号具有理性的、客观的认知时,更能够主动选择那些高层次情感能量转化而成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坚定理想信念的群体符号,所以说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要重视大学生文化自觉品格的培养。凝聚起高度的文化自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能够促进我国文化本身的振兴与繁荣,二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长久的动力来源 [20]。形式多样的校园亚文化,构成了大学本该具有的活力青春模样,但如果表现为主文化式微、亚文化泛滥的态势,就显然超越了合理的边界,应当引起人们的警觉,并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

高校要注重实施与改进措施以促进大学生高度文化自觉的凝聚,可以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着手,引导大学生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吸收借鉴多元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高校还应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引导大学生群体凝聚起高尚的公民道德意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也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深化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感悟,以优秀典型为素材,结合新时代要求,凝聚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符号共识。

4.4. 主体实践:创新文化自强实践方法

在文化领域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文化自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文化自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归宿,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效果如何,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实践的效果。要提高文化实践的效果,提升大学生组织、参与文化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就应创新校内外文化实践方法,推动大学生将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具体而言,高校可以从实践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着手,将文化实践活动目的贯彻其中,提升大学生主体实践的能力和素养 [21]。

高校要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实验课、实习课等课程设计,根据课程思政相关要求,将文化自信与科学精神共同融入实践课,提高实践课程育人的效果。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传承创新类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生产劳动以及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实践活动,深化大学生对国家政策与专业理论的认识与把握,强化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同时,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勇于求变、敢于实践、团结协作、不畏艰难的创新创业精神,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实践与创新能力。

文章引用

苏培东,王圆圆.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J]. 创新教育研究, 2022, 10(12): 3124-3130.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2.1012486

参考文献

  1. 1. 共产党员网. 二十大报告解读: 文化自信 凝心聚力[EB/OL]. https://www.12371.cn/2022/10/26/VIDE1666767481535956.shtml, 2022-10-26.

  2. 2. 陈永华. 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沈阳: 辽宁大学, 2019.

  3. 3. 俞小敏.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 https://doi.org/10.27064/d.cnki.ghasu.2020.000020

  4. 4.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11.

  5. 5. 费孝通. 中国文化的重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131.

  6. 6. 谢晓娟. 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中国软实力建设[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12.

  7. 7. [英]泰勒. 原始文化[M]. 连树声, 译.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 1.

  8. 8.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 文化的解释[M]. 韩莉,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2: 3.

  9. 9. 刘晓亮. 互动仪式链理论对青年价值观培育的启示[J]. 中国青年研究, 2018(6): 99-104+52. https://doi.org/10.19633/j.cnki.11-2579/d.2018.0097

  10. 10. 肖李伟.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https://doi.org/10.27101/d.cnki.ghfgu.2021.000190

  11. 11. [美]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M]. 侯玉波, 等, 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100.

  12. 12. Turkle, S. (2012) 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 Basic Book, New York, 1.

  13. 13. 费孝通. 中国文化的重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188.

  14. 14. 郝桂荣, 李本智. 大学生文化观现状及树立文化自信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2): 31-34.

  15. 15. 沈壮海, 王晓霞, 王丹, 等. 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7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280-285.

  16. 16. 周小李. 论生活德育理念及其现实困境[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3): 93-96.

  17. 17. 张夫伟. 论现代大学德育的异化[J]. 江苏高教, 2010(1): 109-111. https://doi.org/10.13236/j.cnki.jshe.2010.01.040

  18. 18. [美]兰德尔•柯林斯. 互动仪式链[M]. 林聚任, 王鹏, 宋丽君,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89-90.

  19. 19. [美]兰德尔•柯林斯. 互动仪式链[M]. 林聚任, 王鹏, 宋丽君,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221-222.

  20. 20. 云杉.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 [J]. 红旗文稿, 2010(15): 4-8.

  21. 21. 黄发友, 古慧敏.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价值、问题和路径[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4(1): 81-86. https://doi.org/10.19847/j.ISSN1008-2646.2021.01.01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