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11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1600 , 7 pages
10.12677/CES.2023.112042

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的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滕诗琪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收稿日期:2023年1月9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21日

摘要

本研究选取了《中国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成套量表》中的社会性适应量表,对S市10所小学中的3244名三到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情况良好,但与本地儿童相比,还存在显著差距。其中,女生比男生的社会性适应情况更好,就读于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显著优于就读于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儿童,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优于与父母中的一方或不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

关键词

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影响因素

A Study on Social Adapt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Shiqi Teng

School of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Received: Jan. 9th, 2023; accepted: Feb. 10th, 2023; published: Feb. 21st, 2023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selected the Social Adaptation Scale from the Chinese School Adaptation Set Scale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administered a questionnaire to 3244 students in grades 3~6 in 10 elementary schools in S City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al adapt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was good, but there was still a significant gap compared with local children. Among them, girls had better social adaptation than boys, migrant children attending public schools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social adaptation than those attending private migrant schools, and migrant children living with their parents had better social adaptation than those living with one or neither parent.

Keywords:Migrant Children, Social Adapt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问题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国家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流动人口作为社会上相对弱势的群体,跟随流动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教育无疑是其中一个薄弱且重要的环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流动人口约为3.76亿人,新公民计划整理的数据显示全国约1.3亿流动人口子女,占据中国儿童总数的40%以上。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跟随父母进入城市成为流动儿童,中国教育部发布的《2020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429.73万人,其中1034.86万人在小学就读,394.88万人在初中就读。

2001年,国务院做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简称“两为主”) [1]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简称“两纳入”) [2] ,这些政策的颁布为流动儿童教育公平中的起点公平提供了保障。但是,起点公平只是基础,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能否适应城市生活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3] [4] 。对青少年来说,学校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学习是青少年从事的主要活动,因此,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是其学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5] [6] 。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20年11月1日至2020年12月23日在我国东部江浙沪地区的外来人口众多的S市进行了调研。本研究在S市的10所小学进行调研,其中包括5所民办外来工学校、3所公办学校和2所民办非外来工学校。由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难以完成本次测评,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三到六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270份,剔除答题时间过短、答案全部一致等无效问卷后,共收集了3244份小学四到六年级的样本。其中,从性别来看,男生1767人(占比54.5%),女生1477人(占比45.5%);从年龄来看,从7岁到1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10.5岁;从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看,独生子女1063人(占比32.8%),非独生子女2181人(占比67.2%);从年级上看,三年级935人(占比28.8%),四年级743人(占比22.9%),五年级799人(占比24.6%),六年级767人(占比23.6%);从是否为流动儿童来看,本地儿童1557人(占比48.0%),流动儿童1687人(占比52.0%);从就读学校类型来看,民办外来工学校学生1532人(占比47.2%),公办学校学生1257人(占比38.7%),民办非外来工学校学生455人(占比14.0%)。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对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的测量工具选取了江光荣等(2017)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成套量表》 [7] 中的社会性适应分量表,量表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的方式,范围从“从不如此 = 1分”到“总是如此 = 5分”,得分越高表明社会适应性越好。社会适应量表包含18个项目,涵盖了同伴关系、学校态度、师生关系和行为适应4个维度。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模型拟合指数为:c2 = 801.783,df = 59,TLI = 0.931,CFI = 0.948,SRMR = 0.034,RMSEA = 0.079,修正后本研究社会性适应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为0.916,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3.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Mplus 7.0进行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包括样本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社会性适应现状比较

表1可见,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平均得分为4.23,表明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情况较好,本地儿童总体的社会性适应显著优于流动儿童(t = 1.99, p = 0.046),其中,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学校态度和师生关系三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本地儿童的行为适应显著优于流动儿童(t = 2.44, p = 0.015),说明本地学生忍受和适应学校环境强加的或其自身存在的限制的能力较好。

Table 1. Social adaptation scores of local children and migrant children (N = 3244)

表1. 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得分(N = 3244)

注:*表示p < 0.05,**表示p < 0.01,***表示p < 0.001,下同。

3.2. 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差异分析

3.2.1. 就读不同类型学校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比较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三类学校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整体差异不显著,公办学校和民办非外来工学校略高于民办外来工学校的流动儿童。从社会适应各个维度上看,就读不同类型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师生关系(F = 3.22, p = 0.04)和行为适应(F = 3.36, p = 0.035)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LSD结果表明,就读于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和行为适应显著高于民办外来工学校的流动儿童。

3.2.2. 不同性别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比较分析

表3可得,不同性别流动儿童在社会性适应总维度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 = −6.13, p = 0.000),女生的社会性适应显著好于男生。并且,在社会性适应的各个维度(同伴关系、学校态度、师生关系和行为适应)上,女生的适应性均优于男生。

Table 2. Social adaptation scores of migrant children attending different types of schools (N = 1687)

表2. 就读不同类型学校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得分(N = 1687)

注:事后比较LSD中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0.05,表格中备注为两两比较中的显著结果。

Table 3. Social adaptation scores of migrant children of different sexes (N = 1687)

表3. 不同性别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得分(N = 1687)

3.2.3. 不同年级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得分比较

表4可得,不同年级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不存在显著差异(F = 1.20, p = 0.307),在社会性适应的不同维度(同伴关系、学校态度、师生关系、行为适应)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Table 4. Social adaptation scores of migrant children of different grades (N = 1687)

表4. 不同年级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得分(N = 1687)

3.3. 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在本研究的流动儿童样本中,以社会性适应为因变量,性别(男 = 1,女 = 2)、年级(三年级 = 1,四年级 = 2,五年级 = 3,六年级 = 4)、就读学校类型(民办外来工学校 = 1,公办学校 = 2,民办非外来工学校 = 3)、是否为独生子女(是 = 1,否 = 2)、学习成绩(不好 = 1,中下 = 2,中等 = 3,中上 = 4,很好 = 5)、户口(农村 = 1,城镇 = 2)、父亲学历(1小学以下~8博士)、母亲学历(同父亲学历)、父亲职业(1 =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0失业、无业、下岗)、母亲职业(同父亲职业)、是否与父母一起生活(1 = 均不,2 = 和母亲一起,3 = 和父亲一起,4 = 父母一起)为自变量进行进入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性别、主观感知学习成绩、是否与父母一起生活是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显著预测因素,其中,女生、在班级中成绩越靠前的流动儿童、与父母双亲一起在流入地生活的流动儿童的社会性适应越好。

Table 5.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social adapt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N = 1687)

表5. 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回归分析结果(N = 1687)

4.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4.1.1. S市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状况总体较好

本研究发现S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得分高于理论中值,表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良好,但与本地儿童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流动儿童教育作为S市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近些年来市教育局、教育质量监测部门和学校等加大了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关注和扶持力度 [8] ,流动儿童的教育环境不断优化,流动儿童感受到的社会包容、学校接纳度不断提升,使得其社会适应期不断缩短。二是本研究样本选取的对象不仅有公办和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还包括了国际学校的流动儿童,因而流动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可能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提升有所帮助。三是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家庭资源相对缺乏、父母文化程度更低,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程度较弱、心理自卑等因素导致流动儿童的社会性适应显著差于本地儿童。

4.1.2. 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情况表现出显著差异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社会性适应在性别、就读学校类型、学习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本次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在年级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第一,在性别变量上,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呈现出女生显著优于男生的特点,这与大多数前人对流动儿童适应性的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 [9] [10] [11] 。其原因可能是与男生相比,小学阶段女生的心理发育和成熟较早,心思更加细腻,其人格特征也更容易适应社会,因此其社会性适应状况更好。

第二,从就读学校类型变量上看,就读于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和行为适应显著优于就读于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王蕊(2020) [12] 的研究也发现,就读于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在学业成绩和心理发展方面均显著好于就读民办学校的随迁子女。这可能是因为公立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配备和文化氛围等都显著优于民办外来工学校,在公立学校中学习的流动儿童可以与城市儿童面对面地交流,增强对彼此的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其学校适应 [13] 。

第三,从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所处位置来看,在班级中学习成绩越靠前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越好,这与吕庆燕(202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原因可能是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学习成绩对流动儿童的适应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的认可度和接纳度往往越高,因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以及自我价值感往往越高,适应学校和人际关系等的主动性往往也会提升 [14] 。

第四,本研究发现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论与前人研究中大多数研究结论相违背 [15] [16] ,这可能与不同的研究采用不同量表或被试群体有关,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或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结果会有所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可能引起不同的发展变化,因此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4.1.3. 是否与父母一起生活是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的显著预测因素

本研究发现,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流动儿童,其社会性适应越好,这与吕庆燕(2021) [17] 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究其原因,众多研究表明,父母缺位对儿童的学习成绩、家庭观念以及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会影响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与适应 [18] 。个人在成长期(0~12岁)时,如果父母缺位,会对个体在成年后的社会交往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导致其较难与社会网络中强关系的成员建立密切关系 [19] 。因而,家庭教育在流动儿童的社会化及社会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2. 对策建议

4.2.1. 家庭、社区合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

家庭对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社区和政府应发挥各自的作用,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首先,学校和社区可以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开展家长教育,教会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其次,建立家庭教育求助咨询中心,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建立和谐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城市环境。再次,流动儿童所处的社区也需要对其特殊需求予以重点关注,利用现有资源、采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的方法帮助流动儿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为他们创造一个极具包容性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

4.2.2. 尊重流动儿童文化,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流动儿童跟随父母从乡村来到城市,从乡村文化进入到城市主流文化,必然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而在学校营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当尊重流动儿童的文化,消除歧视与隔阂,提升流动儿童的自我认同。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文化回应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尊重随迁子女自身的文化,将其当作一种优势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他们的文化进行回应,从而帮助随迁子女更好地适应学校,融入城市。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轨迹及教育支持体系研究”(KYCX22_3172)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滕诗琪. 流动儿童社会性适应的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A Study on Social Adapt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02): 249-255.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2042

参考文献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412/t20141217_181775.html, 2001-05-29.

  2. 2. 新华社.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4-03/16/content_2640075.htm, 2014-03-07.

  3. 3. 王中会, 蔺秀云. 流动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其城市适应的关系: 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3): 284-293.

  4. 4. 卓然, 葛鲁嘉, 袁晓娇.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框架探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 277-279.

  5. 5. Juvonen, J., Le, V.-N., Kaganoff, T., Augustine, C.H. and Constant, L. (2004) Focus on the Wonder Years: Challenges Facing the American Middle School. Rand Corp, Santa Monica.

  6. 6. 陈英敏, 刘忠花, 李亮, 等. 高中生羞怯与学业适应的关系: 学业求助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3): 322-329.

  7. 7. 江光荣, 应梦婷, 林秀彬, 等. 《中国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成套量表》的编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 25(3): 435-444.

  8. 8. 薛瑾, 周家荣. “精度、深度、广度”: 提升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有效路径——以苏州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为例[J]. 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 2020(4): 36-37.

  9. 9. 杨芷英, 郭鹏举. 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性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24): 91-94.

  10. 10. 吕庆燕.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状况的实证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1(10): 59-64.

  11. 11. 陈晓军, 陶婷, 王利刚, 等.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7, 26(3): 266-270.

  12. 12. 王蕊. 城市随迁子女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不同就读条件下的实证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 2020, 49(5): 3-18.

  13. 13. 王中会, 蔺秀云, 侯香凝, 方晓义.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及影响因素——过去20年的研究概述[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 37-46.

  14. 14. 李鑫.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学校适应性分析[J]. 教学与管理, 2022(10): 26-29.

  15. 15. 庄妍.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社会适应现状及支持系统研究[J]. 心理月刊, 2020, 15(21): 26-27+75.

  16. 16. 马雪玉, 孙天资, 王鑫.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研究[J]. 邢台学院学报, 2021, 36(2): 50-55.

  17. 17. 吕庆燕.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状况的实证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1(10): 59-64.

  18. 18. 陈元龙. 隔代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角色学习的障碍[J]. 当代教育论坛, 2017(4): 59-64.

  19. 19. 朱灵艳. 个人成长期父母缺位与其成年后社会交往行为之间的关系[J]. 学前教育研究, 2016(10): 29-3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