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8545 , 11 pages
10.12677/AE.2023.13121643

我国中小学外文经典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田梓阳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26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22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9日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我国中小学外文经典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展望。首先,介绍文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以及外国文学经典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的影响。其次,概述我国中小学教育对外国文学经典应用的发展变化过程和不同地区的差异。然后,重点探讨外国文学经典在中小学语文和外语课程中的选用和教学方法,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接着,从师生角度以及教学资源角度讨论外国文学经典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应对问题和挑战的建议。希望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我国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外文经典,中小学教育,应用程度,学习效果,问题与挑战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Foreign Language Classics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Ziyang T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Nov. 26th, 2023; accepted: Dec. 22nd, 2023; published: Dec. 29th, 2023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foreign classic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Firstly, introduce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of literary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foreign language classics in education and their impact on students. Secondly,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classic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n, the focus is on exploring the selec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foreign language classics in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analyzing their impact on students. Next, discuss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classic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well as teaching resources.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addressing issues and challenges are proposed.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this paper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and improving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Keywords:Foreign Language Classic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Application Degree, Learning Effect,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部分,它们既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又能够反映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变迁,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教育和文化意义。在中国中小学教育中,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我国中小学外文经典教育的发展史

从20世纪初,中国中小学教育就开始引入西方文学作为课程内容。如1915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始开设“欧美文学史”等课程 [1] 。然而,这些课程的开设大多较为零散,也并不隶属于清晰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属于当时较为先进的地区学校的试点尝试,具有一定开拓性。据赵晓梅的《近百年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综述》,我国中小学教育正式开始应用外国文学经典的标志是1920年胡适翻译的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等4篇外国文学作品进入了中国第一套中学白话文教材《白话文范》。《白话文范》其中选入了四篇外国文学作品,分别是它们是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英国诗人虎特的诗《缝衣曲》、屠格列夫的小说《航海》和托尔斯泰的小说《三问题》 [2]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文化大革命期间语文课本大多选用中国文学 [3] 。直到改革开放,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外国文学作品才较多的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但是选入的作品面较窄,多限于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无产阶级文学,例如莫泊桑的《项链》。因为根据1986年的大纲“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编选者编选这些作品首先考虑的是作品的思想政治性 [4] 。直到1996~199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外国文学选文突破了只注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外国文学比例增大,选文范围扩大,例如增加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西方现代派作品。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特别是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要求后,新课改教材在外国文学作品选编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为外文作品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5] 。

3. 我国中小学外文经典教育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外文经典教育的发展并不理想。

在语文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由于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的限制,学生接触外文经典的机会有限,导致对外国文学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能力相对较弱 [6] 。

在英语教育方面,尽管近年来英语教学趋向于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外国文学的教学往往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文学背景、文化内涵的深入解读和探讨。此外,外国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难以保留,限制了学生对作品整体的把握和深入理解。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中小学课程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但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选取往往偏向于突出作品中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正能量,忽略了对于不同文学流派、思想倾向的客观评价,在充分落实党中央“文化自信”的要求上仍有一定差距。

3.1. 语文外文经典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所有学科范围内,语文学科的外文经典教育属于是历史最为悠久,发展最为完善的,但有着一定的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3.1.1. 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

课程标准具有指导意义,其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都可以作为教材的编写指南,服务于教材编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已于2017年出版并在2020年修订,这次课标的修订是在2003年版课标的基础上继承发展。

新课标的十二个课程目标中,第十二条提到要“理解多样文化”,简单明了地说就是要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语言文学作品。这一条课程目标的确定更是为教材中外国文学的编写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学习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作品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借鉴各国的优秀文化,吸收全人类的文化精华。同时,新课标的18个学习任务群中,学习任务群11的主题为“外外国文学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过程,目前成为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重要素材。同时外国文学在教材中的选文也具有一定的依据,国家“落实立德树人宗旨”“紧扣课程标准要求”“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三个方面落实教材的编写。

总的来说,课标决定了外国文学进入教材中的必要性,它是中学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在语文教材中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所以,在语文课本中选择适当的外国文学作品,以丰富和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6] 。

3.1.2. 部编版语文课文中外文经典情况

中小学语文教材种类多样数量繁多,在所有教材中,由于部编版教材为教育部统编的教材,并已在2022年覆盖全国各省,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文这一研究方面上,尹家维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文与教学研究》 [7] 已经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笔者将以部编版语文课文为例,通过统计部编版高中语文课文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所占比例和具体内容,分析外国文学经典的应用程度(图1)。

据笔者统计,部编版高中语文课文中总共课文117篇,共有外国文学选文21篇,占比17.9%。

在国别上,占比前三的国家分别是英国(五篇)、美国(四篇)、德国(四篇),分别占比19%、23.8%、23.8%,均为欧美国家。这一现象表明欧美文学在中国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影响力较大。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在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方面的紧密联系。

在作者上,显然可见每一篇选文的作者都是外国著名作家或者科学家,这保证了选文质量足够经典且经时间考验。这一现象体现了教育部门对高中语文教材的严格把关和选择标准,有利于保障教材的质量和价值。

Figure 1. The selection of Chinese textbooks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

图1. 部编版语文教材选文情况

在主题上,外国文学选文的主题较为丰富多样,最多的为社会批判(5篇)和抗争精神(3篇),各占比23.8%、14.2%。这一现象表明,外国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

在体裁上,外国文学选文的体裁相当丰富,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的文体,且有一定的集中性,按照各单元要求集中分布。这一现象说明,外国文学选文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经过了认真的筛选和安排,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文体的学习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3.1.3. 人教版语文课本中外文经典情况

相比于较为年轻,较为能够代表未来教材发展方向的部编版课本,老版人教版课本是历史更为悠久,更在中小学教育中广泛使用的教材之一,在课文编排和教学效果上饱经时代的考验,具有更为丰富的研究价值。此部分我们采用统计调查法,分别从小学课文,初中课文两个角度分析旧版人教版课文的具体应用程度。笔者对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全面梳理了每册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情况,从篇目、作者、国别、体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汇总,结果如下(图2):

Figure 2. The selection of Chinese textbooks from grade one to grade three

图2. 语文教材一年级至三年级选文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一到三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共收录了217篇文章,其中必读文章184篇,选读文章33篇。其中外国文学相关作品共选入了29篇,占比为13.4%。虽然这一比例并不算高,但实际上这种低比例是符合一到三年级小学生语文教育的要求的。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大量积累词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是很合适的。考虑到一到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较低的外国文学课文比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课文作者方面,有22篇明确标注了外国作者创作的,或者课文内容是描写外国名人的,占比为75.9%。在作者国别/故事背景上,前苏联为数量第一的国家,共有11篇,占比37.9%,体现了受苏联教育体系的影响。其余大部分主要为欧美西方国家,共有17篇,占比58.6%;剩下还有一篇为朝鲜故事。

在主题方面,大部分文章主题按照教材单元主题分布,较为集中。其中最多的为道德品质和成长,符合针对一到三年级学生的教育原则,即注重思想启蒙教育和情感体验。

在体裁方面,大部分为故事和寓言,对一到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低,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含义,不会造成阅读困难。人教版教材中注重对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这种低比例的外国文学作品在一到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占比是符合教育要求的。

Figure 3. The selection of Chinese textbooks from grade four to grade six

图3. 语文教材四年级至六年级选文情况

根据统计,四到六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共有文章211篇,其中必读文章161篇,选读文章50篇(图3)。外国文学相关作品共选入文章51篇,占比24.2%;相对于一到三年级选文13.4%的比例,外国文学作品在四到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占比比较高。这阶段小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读写能力和语文思维,可以尝试接触难度更高的文章,因此外国文学相关选文的比例加大是非常正常的。

Figure 4. The selection of Chinese textbooks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图4. 语文教材初中选文情况

在课文作者上,在四到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所有外国相关课文中,由明确外国作者创作的,或者课文内容是描写外国名人的,为45篇,在所有外国文学相关课文中占比88.2%。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对于四到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对外国文学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但是已经有了对外国文化的基本认识和了解,因此这阶段教材选文更侧重于展示外国名人的事迹或者传达一些基本的外国文化知识,有利于加速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初步认知和理解。

在作者国别故事背景上,美国为数量第一的国家,共有14篇,占比27.4%,在主题上,文章主题大部分按照教材单元主题分布,较为集中。随着学生年级的加深,高年级课文相比于低年级课文主题较为集中在道德品质和成长上,更加丰富新颖,出现了比如爱国主义,社会批判等主题。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随着学生年级的加深,学习内容逐渐转向更加深入的探讨和思考,这需要学生具备更加扎实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同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了更高的思考能力和认知水平,因此可以接受更加复杂和深刻的主题和思想。

在体裁上,大部分为故事。但是随着年级的加深,更加丰富的体裁形式也不断出现,例如剧本,散文,说明文等。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在初中阶段以及更高层次的语文教育中,学生需要更加全面地掌握各种文体,才能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因此,教材选文中体裁形式的丰富性也逐渐增强,以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需求。

根据统计,七到九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相关作品共选入文章39篇,数量相对于四到六年级中的较高(图4)。这阶段中学生已经有了更高的思维基础和理解能力,对选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 英语外文经典教育的发展现状

3.2.1. 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

新的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欣赏英美文学作品,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在陈开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方法分析》中提到,中小学英语教育应该积极参与外国文学的渗透实践,比如发掘教材中的外国文学元素、课堂上引经据典触发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探究兴趣、诱导学生阅读相关作品与资料。

3.2.2. 不同英语教材中的外文经典选编情况

在中小学英语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应用非常普遍,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狄更斯的小说、爱默生的散文等等。学生需要在阅读中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化、历史和价值,同时提高英语水平。考虑到外国文学作品原文阅读难度较高,对学生知识储备要求较大,因此笔者特地将研究范围缩略在了高中英语教材上,略去了小学初中部分。在中小学英语教材中,常引用外国文学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狄更斯的小说、爱默生的散文等。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可以理解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念,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因为外国文学作品原文阅读难度较高,对学生知识储备要求较大,因此本文作者把研究范围缩小到了高中英语教材,省略了小学和初中部分。

人教版的高中英语系列教材总共11册(5本必修,6本选修),由刘道义主编,其中29篇为外国文学类作品,包括12首诗歌、2本戏剧(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和萧伯纳的《皮格马利翁》)和15部小说,这些小说基本都是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此外,外研社版系列共7册(5本必修,2本选修),由陈琳主编,共介绍33篇外国文学类作品,包括5首诗歌、4本戏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李尔王》、约翰·博因顿的《罪恶之家》和莫里斯·梅特林克的《青鸟》)和18部小说。此外,北师大版系列共11册(5本必修,6本选修),由王蔷主编,共介绍12篇外国文学类作品,包括3首诗歌、1篇游记(约翰·曼德维尔的《牧羊人安德烈斯》)和8部小说,如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圣诞颂歌》和《远大前程》。这些教材是引用外国文学经典最多的,并且是全国学生使用规模最大的教材之一。

外研社版系列共7册,分为5本必修和2本选修,主编是陈琳。其中包括33篇外国文学作品,包括5首诗歌、4部戏剧和18部小说,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李尔王》,J.R.R.托尔金的《指环王》和《霍比特人》,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马克·吐温的《傻瓜国外旅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J.K.罗琳的《哈利·波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及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等。

北师大版系列共11册,分为5本必修和6本选修,主编是王蔷。其中包括12篇外国文学作品,包括3首诗歌、1篇游记和8部小说,如查尔斯·狄更斯的《圣诞颂歌》,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雷·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编年史》,雷蒙·钱德勒的《山里无犯罪》,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及大卫·古特森的《落在香杉树的雪花》等。

重庆大学版系列共9册,分为5本必修和4本选修,主编是杨晓钰。其中包括8篇外国文学作品,包括1首诗歌和5部小说,如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和《警察与赞美诗》,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一天的等待》和《老人与海》等。

牛津译林版系列教材共4册,分为3本必修和1本选修,主编是王守仁和何锋。其中包括6篇外国文学作品,包括5首诗歌,如兰斯顿·休斯的《梦想》、玛雅·安吉罗的《笼中之鸟》以及罗伯特·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驻马》和《未选择的路》,以及威廉·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约翰·斯坦贝克的《人鼠之间》等。

以上四个版本的外国文学作品都包括经典的诗歌、戏剧和小说,涵盖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其中外研社版和北师大版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较多,重庆大学版和牛津译林版则较少,但都选择了经典之作。选择教材版本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进行选择。

Figure 5.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five editions of selected foreign classics in different English textbooks

图5. 五版不同英语教材的外文经典选文的简要情况

上文介绍了五个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关于外国文学的内容(图5)。这些教材涵盖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经典诗歌、戏剧和小说。其中,外研社版和北师大版的外国文学作品最多,共计33篇和29篇,而重庆大学版和牛津译林版则较少。小说是各个版本中选文最多的体裁,其次是诗歌。不同版本中引入的外国文学体裁比例也有所不同,主要以英美国家的作品为主。这些经典作家包括莎士比亚、萧伯纳、简•奥斯汀、勃朗特三姊妹、菲茨杰拉德等。还有少量其他欧美国家的作品,如德国作家安妮•弗兰克、法国儒勒•凡尔纳和雨果的作品。有些经典作品同时出现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出现在人教版、外研社版和北师大版本中,而《老人与海》则出现在重庆版和牛津版中。但是,人教版和外研社版中引用的外国文学作品较多,其他三个版本较少。同时,由于人教版和外研社版是公认全国高中英语教材使用最多的版本,这也说明了师生选择教材时经典作品的受欢迎程度还是相对较高的。

3.3. 思政外文经典教育的发展现状

该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比如欧丽滨《小学和初中英语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德育元素》或者黄泳康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德育与艺术》,都明确了一个共识:在中小学英语教材中适当编入一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达到优秀的思政教育效果。各类体裁的国内外优秀文学著作,既传承了时代背景的特征,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学习探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文学作品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和发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三观的养成和形成理性思辨的能力 [8] 。

黄泳康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德育与艺术》中以《卖花女》为例。1912年出版的《卖花女》是由萧伯纳所创的戏剧,改编自一个经典的希腊神话,被编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8第4单元,成功告诉学生们对于他们个体而言,不论学习上还是德育教育上,保持自身理性和心灵上的独立才能认识自我和觉醒自我,成为独立的个体。

同时,外国文学作品本身中也饱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政元素,是对学生文化认知和精神意识形态层面的指引。中国作家曹文轩曾撰文详细阐释了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文学的语言丰富多彩,“学习文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获得和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文学不可替代的功能,因而,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理应选编英语文学经典。外国文学经典是表露情感的产物,阅读优秀作品就是在接受高尚情感的洗礼。中国学生阅读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文学经典实际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在高中英语教材中选编的外国文学经典都蕴含着德育元素,值得我们吸收这些精神食粮。

4. 问题与挑战

4.1. 学生对外国文学经典的接受程度和难度

快餐式的阅读特征下,碎片式阅读方式导致大学生在阅读文学经典时缺乏一定的能力。有很多大学生都不再关注文学经典,也难以审慎思考对于人生庞大命题的重要性,有关人性本质和人文精神的内容 [9] ,仅仅满足于快餐消费式的浅阅读,并不会沉下心来对文学经典进行有效阅读。在阅读外国文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耐性,很难在学生与作品之间实现良好的交流。

除此之外,由于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盛行,大量的恶搞以及戏说文学经典类的泛文本出现,对文学经典产生了强烈的侵蚀,也影响到了文学经典本身的稳定性和神圣性。很多教师在针对外国文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学生不理解而不得不暂停课堂进度,学生能否对外国文学产生共鸣,依赖于学生自身对外国文学的兴趣深度,泛文本的产生大大影响了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正确理解,也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带来了不少阻碍。

在当下现在科技化的时代下,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彰显了自身价值,让人们在信息接收方面更方便,同时也将人们的时间分割得更碎片化。部分读者不愿意深度思考,形成了畏惧思考的心理习惯。在中小学生群体中也逐渐显现出了快餐化阅读、浅阅读的特征,部分学生并不会去思考文学的真相,对于外国文学中深层次内容的理解更是人云亦云,易将别人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加以阐述。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外国经典文学,部分学生并不会主动思考作者想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深层含义和思想感情,而仅仅是应试地记录下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思想,失去了独立思考、探索的能力 [10] 。

4.2. 教师对外国经典文学的理解和教学准备程度

目前国内外学界能够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经典是生成和建构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10] 。面对学界关于什么是经典的争论,授课教师必须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备课阶段,教师应围绕经典作品的三重意义(道德、情感和审美)设计教学内容,在准确描述基本文学史实的前提下,通过比较,重点突出作品与个体生命或现时代的关联,让学生真正走近经典、从经典中获益 [11] 。在教授过程中,教师也需将学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4.3. 教材和教学资源的缺乏和不足

教学资源文学性的缺失极大程度阻碍了中小学外国文学教学的进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所提供的资源与学生自行搜集的资源受限于多种因素,其文学水平肯定存在局限性。即使现在有许多优秀的译者对国外经典文学进行了翻译,但是在部分较不发达的地区,仍存在着教学的实践困境,如课本的缺乏,教学环境的不完善等。由于篇幅的限制和编者的考虑,绝大部分外国经典文学都是根据专题进行简单梳理,节选后再编入课本中,相比起完整地阅读文学本身,未能体现出文学史的整体特征,只通过节选片段来理解作者想传达出的主题、感情等,不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概况,也增加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

5. 对外国文学经典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建议

5.1. 增加教材和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语文和英语课本中外国文学经典的种类和数量都较为局限,选取课文的范围和类别也较为固定。外国文学经典在我国中小学教材中可以选取更多种类和时代的片段,例如专业性更强的文章和更有外国文化特色的散文类文章,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情景剧,英文朗诵等形式,提高教学和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传授和汲取知识。

5.2. 提高教师对外国文学经典的认知和教学准备程度

教师在教授外国文学经典的文章之前,可以通过阅读英文原著、查找视频、音乐、图片、杂志、报刊等方式,提高自身对外国文学经典的认知和教学准备程度。教师对其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越深,越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学习理解。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如精神分析、接受美学、文化研究等运用于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阅读、表演、辩论等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感悟作品,促进对作品表达出来的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学习认识 [12] 。

5.3. 鼓励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经典并促进其深入理解

在课内教学和学习之外,可以适度鼓励中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经典。可以是中文译本,也可以是英文原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外国文学经典。老师也可以进行一些书目的推荐,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知识储备。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拓展视野,加深对生活和世界的了解。不同时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体现当时时代的思想和精神,能指导世人前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13] 。

6. 结论

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外国文学经典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学生、课堂的方方面面都影响、制约着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更感兴趣的大前提下,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实际应用效果也不够理想,离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提升学生相关核心素养能力还有一段距离。

本篇论文系统的归纳分析了各个学科外文经典教育的应用程度,同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策略,希望对优化我国中小学外文经典资源配置,提升我国中小学外文经典教育水平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和帮助。同时,本篇论文着重整合了大量外文经典课文的选编情况,将不同学科课文以及同学科课文的不同版本都做了交叉比对和资料收集,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本论文的另一大创新点在于将我国中小学外文经典的发展史、发展教学现状以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有机融合。通过对历史的深入探讨,不仅勾勒了外文经典教育的演变过程,还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这融合式的研究方法使得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外文经典教育的过去,更能够通过历史的镜鉴,深入剖析当下的教学现状,并为未来制定更有效的发展策略提供深刻洞见。

笔者选择我国中小学的外国文学经典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对外国文学教学和中国文学教学之间的差异感兴趣。应试教育下,中国文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体部分,外国文学经典教学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另一方面,作为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外国文学经典的教学情况却少有人作出系统的研究分析,也是笔者决定开展此项研究的原因之一。

尽管研究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笔者仍然希望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意义,并努力改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将继续探索和推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改革,发挥其在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过程中的教育价值。

文章引用

田梓阳. 我国中小学外文经典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Foreign Language Classics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J]. 教育进展, 2023, 13(12): 10659-1066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21643

参考文献

  1. 1. 焦娟娟. 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选文取向演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喀什: 喀什大学, 2016.

  2. 2. 赵晓梅. 近百年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综述[J]. 教学与管理, 2017(6): 86-89.

  3. 3. 黄玉霜.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人教版必修)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4. 4. 唐霞, 水仲文.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 75-78. https://doi.org/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06.03.022

  5. 5. 陈召荣, 丁艳. 从“外国文学”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合并及合并后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J]. 河西学院学报, 2006(1): 98-101.

  6. 6. 杨裕民. 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外国文学教育[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14): 20.

  7. 7. 尹家维.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文与教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汉中: 陕西理工大学, 2019.

  8. 8. 徐媛媛. 外国文学教学的尴尬与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0(1): 94-97+100.

  9. 9. 刘意青. 从赏析到阐释——英美文学经典及其在我国教学与研究60年[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4(5): 85-88. https://doi.org/10.13880/j.cnki.cn65-1210/c.2010.05.001

  10. 10. 王惠.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外国文学教学困境与改革探索[J]. 大学, 2021(3): 132-133.

  11. 11. 赵元. 试论外国文学经典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以《贝奥武甫》教学为例[J]. 现代英语, 2020(8): 96-99.

  12. 12. 罗景泉. 师范院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实践[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 23(2): 56-57+98.

  13. 13. 欧丽滨, 何春醒, 田祥斌. 小学和初中英语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德育元素[J]. 名作欣赏, 2022(11): 57-5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