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09  No. 06 ( 2019 ), Article ID: 31108 , 8 pages
10.12677/AP.2019.96136

The Influence of Interpersonal Trus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ult Attachment and Love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enpeng Hu, Si’an Xu*, Huisi Cai, Jiaqi Liu, Zhu Zhu, Zhuo Wang, Ersen Xu, Zhuoran Li

Research Center of Psychological Application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Psych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June 8th, 2019; accepted: June 23rd, 2019; published: June 30th, 2019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adult attachment and love view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958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ove View Questionnaire, Adult Attachment Scale (AAS)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ITS). Results: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air wise correlations between each year and each variable; 2). However, closeness or depend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have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them and the love view. Conclusion: Interpersonal trust has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the adult attachment and the love view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dult Attachment, Love View, Interpersonal Trust, Mediating Effect

人际信任对女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爱情观关系的影响

胡文鹏,许思安*,蔡慧思,刘嘉琪,朱珠,王卓,徐尔森,李卓然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东 广州

收稿日期:2019年6月8日;录用日期:2019年6月23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30日

摘 要

目的:探究女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爱情观之间的关系,以及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爱情观问卷、成人依恋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对958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1) 各年份、各变量之间两两相关均显著;2) 无论是对于成人依恋的亲近依赖维度还是焦虑维度,人际信任在他们与爱情观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人际信任在女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爱情观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关键词 :女大学生,成人依恋,爱情观,人际信任,中介作用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思想观念的持续涌入,人们的许多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爱情观就是其中之一,在媒体上不时会爆出一些大学生在恋爱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经媒体放大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恋爱行为的引导就显得很有必要,爱情观作为恋爱行为的决定因素,便成了不可忽视的方面,也正因为此,已经有学者展开了对于爱情观的研究。而对于女生来说,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在思想解放、男女平等自由的当今社会,相对之前女性在恋爱中的地位得到了更加明显的提升,再加之,对于成人依恋、人际信任、爱情观之间关系的量化研究并未见到,因此对于女大学生成人依恋、人际信任、爱情观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基于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人际信任对良好关系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而爱情观作为非常亲近的密切关系,从逻辑上讲,与人际信任之间应该具有密切关系,而成人依恋主要受儿时抚养关系的影响,稳定性比较强,曾经有学者将爱情关系视为依恋关系的一类,可以看出,三者之间看起来具有密切关系,但是对于三者的量化研究并未多见,故本研究将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探,在丰富爱情观理论的同时,可以为爱情观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爱情观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爱情观是人们对于爱情的根本看法,即什么是爱情。汪洪、罗琼等人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校园恋爱多持肯定态度,在爱情问题上呈现出自主性强、择偶标准仍受传统影响、能较好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抗挫折能力较强等特点,同时也存在恋爱动机多元、忽视爱情道德、性保护意识淡薄和恋爱高消费等问题(汪洪等,2011)。曹杏娥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成人依恋风格中,依恋回避与爱情态度中的浪漫型、利他型、现实型、占有型呈现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爱情态度六个维度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自尊在成人依恋风格预测爱情态度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随着自尊得分的提高,依恋焦虑与占有型爱情态度的相关系数呈现“N”字形(曹杏娥,2011)。

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吴薇莉&方莉,2004)。最早系统研究依恋的Bowlby认为儿童与母亲或与照顾儿童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使儿童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是值得信任的,因此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感到孤独(Bowlby, 1969);Feeney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拥有相互信任的家庭及稳定的恋爱关系;矛盾型依恋的个体则在爱情关系中表现得更加独立,对承诺的需求也更强;回避型依恋的个体会表现出对人的不信任,对爱情的体验更加不足,关于爱情成瘾调查结果发现,矛盾型依恋个体的爱情关系最不稳定,更可能将爱情理想化,倾向于用极端的方式去获取自己的爱情(Feeney & Noller, 1990)。

人际信任是个体对他人言辞、承诺、口头和书面陈述可靠与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不信任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或工作都会受到影响,个人心理压力也会很大,可能会造成一些心理疾病的出现(Rotter, 1967)。朱雅心发现:大学生恋爱信任的总体水平偏低,显著低于常模水平。大学生恋爱信任度与实际家庭亲密度、实际家庭适应性和理想家庭亲密度存在显著相关,与理想家庭适应性不显著相关,与家庭亲密度不满意度和适应性不满意度存在负相关(朱雅心,2014)。

综上,本文假设爱情观与成人依恋、人际信任之间密切相关,且人际信任在爱情观和成人依恋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在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两所学校中大二、大三年级女大学生中随机抽取958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16年300人,2017年299人,2018年359人。

2.2. 研究工具

2.2.1. 爱情观问卷

采用陈紫君编制的“90后”女大学生爱情观词汇问卷(陈紫君,2016),采用李科特5点计分,各维度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越注重该方面。本研究中,2016年、2017年、2018年的α系数分别为:0.793、0.817、0.787。三年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分别为:c2/df = 1.72,RMSEA = 0.049,CFI = 0.924,TLI = 0.913,SRMR = 0.056;c2/df = 1.95,RMSEA = 0.056,CFI = 0.919,TLI = 0.908,SRMR = 0.059;c2/df = 1.98,RMSEA = 0.052;CFI = 0.926;TLI = 0.916,SRMR = 0.051。证明该问卷结构效度良好。

2.2.2. 成人依恋量表

采用吴薇莉等人修订的成人依恋等级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 AAS) (汪向东,1999),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其中,亲近维度与依赖维度组成亲近依赖维度。在本研究中,研究的对象为亲近依赖维度和焦虑维度,2016年、2017年、2018年亲近依赖维度和焦虑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741、0.800;0.738、0.805; 0.725、0.782。亲近依赖维度三年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分别为:c2/df = 1.87,RMSEA = 0.054,CFI = 0.968,TLI = 0.945,

SRMR = 0.036,c2/df = 2.20,RMSEA = 0.063,CFI = 0.961,TLI = 0.932,SRMR = 0.039,c2/df = 1.74,RMSEA = 0.045,CFI = 0.972,TLI = 0.952,SRMR = 0.037。焦虑维度三年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分别为:c2/df = 3.75,RMSEA = 0.096,CFI = 0.980,TLI = 0.951,SRMR = 0.027,c2/df = 1.80,RMSEA = 0.052,CFI = 0.993,TLI = 0.983,SRMR = 0.018,c2/df = 0.86,RMSEA = 0.000,CFI = 1.000,TLI = 1.000,SRMR = 0.012。证明该问卷信效度良好。

2.2.3. 人际信任量表

采用汪向东等翻译的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ITS) (汪向东,1999),采用李科特5点计分,量表总分代表信任水平,分数越高表示人际信任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2016年、2017年、2018年的α系数分别为:0.643、0.778、0.693。三年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分别为:c2/df = 1.35,RMSEA = 0.034,CFI = 0.968,TLI = 0.953,SRMR = 0.034;c2/df = 2.11,RMSEA = 0.061,CFI = 0.954,TLI = 0.932,SRMR = 0.037;c2/df = 1.23,RMSEA = 0.025,CFI = 0.985,TLI = 0.979,SRMR = 0.031。证明该问卷结构效度良好。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以及显变量中介效应分析,中介效应的分析采用温忠麟、叶宝娟提出的五步法,验证性因素分析则使用mplus 7.0进行(温忠麟&叶宝娟,2014)。

3. 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3.1.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因为本研究的所有变量均由问卷调查所得,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效应,采用周浩、龙立荣所提及的Harman单因子检验法进行检验,以确保测验的有效性,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周浩&龙立荣,2004)。2016年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旋转前,得到13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且第一个主因子解释的变异量17.75%,远小于40%的临界标准;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c2/df = 3.44,RMSEA = 0.090,CFI = 0.419,TLI = 0.393,SRMR = 0.100,模型拟合不佳。2017年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旋转前,得到11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且第一个主因子解释的变异量18.28%,远小于40%的临界标准;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c2/df = 3.98,RMSEA = 0.100,CFI = 0.402,TLI = 0.375,SRMR = 0.119,模型拟合不佳。2018年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旋转前,得到11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且第一个主因子解释的变异量18.63%,远小于40%的临界标准;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c2/df = 3.95,RMSEA = 0.091,CFI = 0.446,TLI = 0.421,SRMR = 0.104,模型拟合不佳。由此可见,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效应不明显。

3.2. 各变量之间相关分析

Table 1.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very variable in 2016

表1. 2016年各变量相关分析

注:***p < 0.001,**p < 0.01;*p < 0.05。下同。

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very variable in 2017

表2. 2017年各变量相关分析

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very variable in 2018

表3. 2018年各变量相关分析

对比三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三个变量之间两两相关均显著,只不过在三年间的相关程度有所不同,亲近依赖与爱情观和人际信任都是正相关,焦虑与爱情观和人际信任都是负相关,亲近依赖与焦虑之间为负相关(见表1表2表3)。

3.3. 人际信任在亲近依赖维度与爱情观之间中介效应的分析

Table 4.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Close dependence and love view in 2016

表4. 人际信任在亲近依赖与爱情观之间的中介作用(2016))

表4可以看出,方程1、方程2、方程3中系数皆显著,根据温忠麟等提出的检验方法,可得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显著(见表4)。

Table 5.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Close dependence and love view in 2017

表5. 人际信任在亲近依赖与爱情观之间的中介作用(2017)

表5可以看出,方程1、方程2、方程3中系数皆显著,根据温忠麟等提出的检验方法,可得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显著(见表5)。

Table 6.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Close dependence and love view in 2018

表6. 人际信任在亲近依赖与爱情观之间的中介作用(2018)

表6可以看出,方程1、方程2、方程3中系数皆显著,根据温忠麟等提出的检验方法,可得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显著(见表6)。

Figure 1.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Close dependence and love view

图1. 人际信任在亲近依赖与爱情观之间中介作用(见图1)

表5~表7图1可得,人际信任在亲近依赖与爱情观之间的中介效应皆显著。

3.4. 人际信任在焦虑维度与爱情观之间中介效应的分析

Table 7.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Close dependence and love view in 2016

表7. 人际信任在焦虑与爱情观之间的中介作用(2016)

表7可以看出,方程1、方程2、方程3中系数皆显著,根据温忠麟等提出的检验方法,可得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显著(见表7)。

Table 8.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Close dependence and love view in 2017

表8. 人际信任在焦虑与爱情观之间的中介作用(2017)

表8可以看出,方程1、方程2、方程3中系数皆显著,根据温忠麟等提出的检验方法,可得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显著(见表8)。

表9可以看出,方程1、方程2、方程3中系数皆显著,根据温忠麟等提出的检验方法,可得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显著(见表9)。

表7~表9以及图2可知,人际信任在焦虑维度和爱情观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Table 9.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Close dependence and love view in 2018

表9. 人际信任在焦虑与爱情观之间的中介作用(2018)

Figure 2.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Close dependence and love view

图2. 人际信任在焦虑与爱情观之间中介作用(见图2)

4. 讨论

4.1. 成人依恋、人际信任、爱情观之间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发现亲近依赖越强,则人际信任显水平越高,爱情观相对越正确,而焦虑则相反,这与其他的研究并不完全相同,有人发现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苏元元,2013),依恋回避与爱情态度中的浪漫型、利他型、现实型、占有型呈现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爱情态度六个维度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曹杏娥,2011)。有可能是因为研究的工具、角度有所不同造成的,这也说明进一步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意义。

4.2. 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

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我们可以发现,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显著,并且,当亲近依赖作为自变量时,中介效应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焦虑作为自变量时,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占比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可见成人依恋对于爱情观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人际信任在两者之间具有稳定的中介作用。其实,对于爱情观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在少数,有研究发现,社会影响、学校影响家庭影响和自身影响等因素会影响爱情观的形成(刘一达,2011),大学生同伴依恋与爱情观存在紧密关系,并可以显著预测爱情类型(杨光金&陈朝阳,2015)。正如综述中所提到的对于成人依恋、人际信任、爱情观的并未发现,即便是对于成人依恋、人际信任其一与爱情观之间关系的量化研究的也不多。

从现实角度出发,亲近依赖程度越高,人际信任水平越高的女大学生越容易形成良好的爱情观,而焦虑程度越高,无论人际信任水平高低,相较亲近依赖水平较高的女大学生,越不容易形成良好的爱情观,故此结论提醒我们,作为婴儿、儿童的主要照看者,家长应该多关心、亲近孩子,适时适当满足孩子要求,一般来讲不要去忽视孩子,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信任感,让他们学会信任他人,这样有利于长大之后形成良好的爱情观,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5. 不足与展望

首先,此次调查为初探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抽样仅限于女生,范围也限于两所大学,故结论的推广,还有待进一步大范围抽样以及增加男性样本。其次,未来在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时候在考虑连续多年研究的同时,应该有选择性的对某些态度类变量对男女之间使用不同的问卷,毕竟,对于事物的态度,男女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别。

6. 结论

1) 亲近依赖正向预测人际信任与爱情观;焦虑负向预测人际信任与爱情观。

2) 人际信任在亲近依赖与爱情观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3) 人际信任在焦虑与爱情观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资助(编号:17JJD190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胡文鹏,许思安,蔡慧思,刘嘉琪,朱 珠,王 卓,徐尔森,李卓然. 人际信任对女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爱情观关系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Interpersonal Trus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ult Attachment and Love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J]. 心理学进展, 2019, 09(06): 1102-1109. https://doi.org/10.12677/AP.2019.96136

参考文献

  1. 1. 曹杏娥(2011).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尊与爱情态度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 2. 刘一达(2011). “90”后大学生爱情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硕士论文, 锦州: 渤海大学.

  3. 3. 苏元元(2013). 从成人依恋入手提高“90后”大学生人际信任度. 前沿, No. 22, 183-184.

  4. 4. 汪洪, 罗琼, 娄星, 等(2011). 当前大学生爱情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化工高等教育, 28(4), 104-108.

  5. 5. 吴薇莉, 方莉(2004). 成人依恋测量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2(2), 217-220.

  6. 6. 杨光金, 陈朝阳(2015). 大学生同伴依恋与爱情观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3(12), 1850-1854.

  7. 7. 朱雅心(2014). 大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恋爱信任度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烟台: 鲁东大学.

  8. 8. Bowlby, J. M.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II (p. 1).

  9. 9. Feeney, J. A., & Noller, P. (1990). Attachment Style as a Predictor of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8, 281-291.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58.2.281

  10. 10. Rotter, J. B. (1967). 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5, 651-665. https://doi.org/10.1111/j.1467-6494.1967.tb01454.x

  11.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