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07  No. 12 ( 2018 ), Article ID: 28206 , 6 pages
10.12677/ASS.2018.712290

A Study on the Education of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Bin Du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Received: Dec. 5th, 2018; accepted: Dec. 19th, 2018; published: Dec. 26th, 2018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college students’ work in the new era,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precise aid-the-poor funding system, Thanksgiving Awareness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niversity funding system. It enables students to recognize, know, understand and repay kindness, transforms consciousness into action, and realizes the unity of cognition and behavior.

Keywords:The Poor Students, Sense of Gratitude, Education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研究

杜斌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5日;录用日期:2018年12月19日;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6日

摘 要

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既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在精准扶贫的资助体系中,感恩意识教育已成为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识恩、知恩、懂恩、报恩,将意识转化为行动,实现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关键词 :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高校已建立“奖、助、贷、勤、减、免”六位一体的精准扶贫资助体系,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在当前精准扶贫的资助管理体系下,国家、社会和高校各层面高度重视贫困生资助工作,不断加大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在高校资助体系中,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的常态化教育。

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既是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也是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感恩意识教育不仅是完善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而且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

2.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意义

感恩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实施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教育过程 [1] 。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资助育人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要加强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改变重经济资助轻思想教育的现象,实现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脱贫。

2.1. 有利于提高资助育人的价值

资助育人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使他们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和价值,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经济资助只是资助育人的手段,培养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才是最终目的。感恩教育是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敬业意识、诚信意识和友善意识,将感恩意识内化于心,通过感恩意识培养,使贫困生正确、合理对待所受资助。资助育人和感恩教育的共同目标都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知恩图报,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因此,感恩意识教育是资助育人的内在要求,也是资助育人的价值体现。

2.2. 促进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的构建

感恩意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促进校园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高校贫困生是高校特殊的学生群体,对于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贫困生通过感恩意识教育,使得他们知恩、懂恩、感恩、报恩,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回馈社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高校贫困生的励志和感恩行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体现,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树立大学生感恩典型人物,宣传感恩典型事迹,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对于营造良好的感恩意识氛围具有促进作用,使感恩意识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2.3. 有利于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塑造高校贫困生健全人格是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重中之重,不仅帮助他们实现经济上的脱贫,而且实现精神上的富裕。感恩意识教育要帮高校贫困生正确、合理地认识资助工作,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学会主动地服务他人,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2.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培养感恩意识,提高道德品质,这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3.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现状

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表现为高校感恩意识教育的缺失,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教育体系。

3.1.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现状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主要体现为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和服务自我三个方面,然而现阶段高校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强,把各种资助当做理所当然。近些年,高校毕业生诚信缺失的案例不断发生,不按时偿还大学期间的助学贷款或生源地贷款,典型的缺乏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部分高校贫困生受恩不感恩的案例屡被报道,不仅有损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形象,也引起社会层面的不满,造成不愿资助、不敢资助的局面。学业也是高校毕业生感恩意识的具体体现,部分高校贫困生不能按时毕业,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下,对待学业存在不重视的现象,沉溺于网络游戏,造成无法顺利完成学业,对于国家、社会、家庭和自己缺乏责任感。在社会实践方面,部分高校贫困生未参加过公益活动,对于公益活动不敢兴趣。在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上,涌现出一批勤劳拼搏的贫困生,但是也存在部分贫困生,好高骛远,认为工作缺乏价值或无法满足自己理想的薪酬水平 [2] 。在思想观念上,部分高校贫困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出现一定偏差,盲目的追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消费行为与自身的身份不相符,这一系列现象凸显出高校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乏。

3.2. 高校感恩意识教育现状

现阶段,虽然高校在开展感恩意识教育活动,并将感恩意识教育作为德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但仍存在着教育内容滞后,教育方式单一,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无法贴近高校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教育方式重灌输轻引导,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够重视。同时,高校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只有未成体系的感恩教育活动,并未将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教育有机融合,实现真正的育人功能。同时,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只注重经济上的困难,却忽视资助学生群体在心理上、学业上的困难,实施过程中忽略精神层面的感恩教育。由于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受到的关注程度较高,他们虽然经济困难得到缓解,但是他们精神困难却在不断加剧。以上现象说明高校感恩意识教育缺乏系统化,感恩教育缺乏规范化,无法与资助工作相结合形成系统化、规划化的资助体系。

4.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缺失原因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缺失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主要体现在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淡薄。高校感恩意识教育应该从环境、方法、内容、对象、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深层的原因,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4.1. 社会功利思想的侵袭

当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网络新媒体平台复杂,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和错误的价值观念会迅速传播,社会诱惑面对着在校大学生,而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导致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使大学生容易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产生功利的思想。

4.2. 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相脱节

目前高校特别关注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尤其是贫困生,但是仍存在着不足。感恩教育中缺乏相应的载体,只注重经济脱贫,不注重精神脱贫,仅仅通过励志报告会、毕业生主体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宣传和教育,只有理论灌输,缺乏实际行动,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系统化的教育,无法与资助工作相融合,使得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相脱节。

4.3. 教育内容缺乏系统化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主要在经济上的资助,而感恩意识教育在资助体系中被弱化,教育的内容多数集中于励志和诚信两方面,缺乏系统化的教育内容,同时教育内容理论化,教育时间缺乏长期性,多数只局限于贫困生认定和毕业生离校前。感恩意识教育不应仅仅是鼓励贫困生,让他们学会面对挫折,更应当根据阶段性特点构建全程化的教育内容,依托社会实践等多渠道让他们学会感恩他人、回报社会。

4.4. 重视经济资助,忽略心理健康

高校贫困生面临着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而社会、高校和家庭注重经济上的帮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够重视 [3] 。高校贫困生群体由于经济压力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心理问题较为突出,长期压抑的状态容易使他们自卑、封闭、狭隘,高校教师和学生应当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予生活上、学习上更多的关心、关爱与帮助,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理念。

4.5. 缺乏健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每年国家、社会和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增大,然而资助过程中却缺乏健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申请和评审过程较为严格,发放之后的跟踪管理欠缺,部分高校贫困生在获取资助后出现不合理的消费,缺乏回馈社会、学校和他人的思考。因此,国家、社会和高校应联合制定资助监督和约束机制,实现资助全过程监督。

5.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途径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路径应根据高校贫困生的特点以及当前的环境进行分析,从教育的机制、方式、载体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与引导结合的原则,以报恩为最终目标,以认知、认识、内化、外化为教育主线 [4] ,以教育引导为抓手,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体系。

5.1. 加强感恩教育宣传

高校要高度注重感恩事迹和案例的挖掘,积极占领网络教育平台,把握教育的主动权。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宣传平台加大贫困生感恩事迹的宣传,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高校应利用感恩节、评优为契机,不仅针对在校生,而且针对毕业校友开展感恩事迹评选活动,深入挖掘他们的感恩事迹,树立先进典型,并对相关事迹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宣传,并邀请他们在校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用他们的故事和事迹影响更多的大学生,内化于思想,外化于实践,发挥榜样的作用,使贫困生通过氛围的感染,通过内心深处的自我感悟,体会感恩的重要性,促进感恩意识文化氛围的营造。营造良好的感恩意识文化氛围是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前提,使高校贫困生不再产生自卑的心理。同时,高校应通过公益广告、新闻图片、微电影、新闻图片等形式加强感恩意识文化氛围的营造。

5.2. 建立感恩教育机制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责任,教育和引导受资助学生学会感恩应是高校资助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将感恩教育贯穿于资助工作全过程。教育效果与相应的管理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资助工作中应建立与之匹配的跟踪机制、约束机制、奖励机制和协作机制。建立资助后续跟踪机制,不仅要在申请、审核、发放时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而且要在使用环节增加约束制度,实现资助工作的实效性;建立高效贫困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约束机制,明确规定享受资助的贫困生应享有的权利与义务,坚持资助工作中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有权利争取利益,有义务回报社会;建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激励机制,对于高校贫困生有良好表现的进行奖励,鼓励他们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回馈学校和回馈他人,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建立社会、高校、家庭三级联动的感恩教育协同机制,感恩教育需要社会、高校和家庭的努力和配合,充分调动三者的积极性,在目标上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

5.3. 丰富感恩教育活动

实践活动使开展感恩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体验产生自我感悟。感恩教育融入实践过程中目的是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可以使大学生感受到感恩文化的熏陶,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实践中践行感恩。组织高校贫困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到社区义工、支教、献血等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用实践回报社会、感恩学校,将知恩图报付诸于实践中,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高校应积极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抓住新生教育、党团活动、毕业生主体教育等环节,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在活动中学习和体会感恩、接受感恩、学会感恩,使感恩意识内化在自己的思想中和行为中,让感恩的正能量在实践中进行传递。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勤工助学岗位,鼓励、促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勤工助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也是培养他们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增强他们面对生活的自信心,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5.4. 优化感恩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促进高校贫困生良好行为和优良品质的养成。教育环境主要包括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教育者的言语和行为是最形象、最具体、最直接的德育资源 [5]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留给高校贫困生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因此,发挥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从教育者的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内容应该更具体更贴近生活,不应仅仅传授理论知识,不局限于贫困生的励志事迹,也应注重挖掘感恩事迹的内容,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方式要实现多渠道,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感恩意识教育,另一方面通过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加强教育,年级集中、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开展教育。

5.5. 将感恩教育融入资助工作全过程

高校应抓住资助工作有利时机,将感恩教育融入资助工作中。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将两者进行融合实现教育内容与时间的统一。在申请过程中倡导感恩教育,在评审过程中灌输感恩教育,在落实过程中强化感恩教育。在申请过程中,加强贫困生识恩教育,引导学生明白国家、社会和高校给予的关心与帮助,树立他们争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申请条件要求规定相应的志愿服务时长;在评审过程中,加强贫困生知恩教育,引导学生明白只有感恩才会有回报,评审标准应增加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的要求;在落实过程中,加强贫困生报恩教育,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在社会、高校树立资助典型,并将学生的报恩行为记载在个人档案中。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劳动,在获取劳动报酬的过程中回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6. 小结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性教育工程,是一个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递进式的教育过程,是一个认知、认识、内化、外化的渐进式的教育阶段 [6] ,需要社会、高校和家庭三者间的密切合作。感恩教育不仅是一种意识教育,更是一种实践教育,使他们自觉的运用实际行动报答国家、社会和高校的感恩之情,将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帮助高校贫困生实现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脱贫,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发展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8SKSZ018)、“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方法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6SKSZ020)和重庆邮电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K2016-08)的阶段研究成果。

文章引用

杜 斌.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研究
A Study on the Education of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J].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07(12): 1949-1954.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8.712290

参考文献

  1. 1. 李琳. 高校多元化资助体系下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探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3): 33-34.

  2. 2. 王建芬, 徐晔星, 王丽丽, 吴菲.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和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3, 5(4): 80-84.

  3. 3. 冯羽, 张暁文. 感恩教育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煤炭高等教育, 2015(4): 87-91.

  4. 4. 张阳. 高校资助体系下的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2): 130-132.

  5. 5. 王婕. 青少年感恩观念培育的途径探析[J]. 中州学刊, 2015(9): 94.

  6. 6. 戴贵芬. 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中的感恩教育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9(8): 14-1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