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Vol. 10  No. 02 ( 2022 ), Article ID: 52786 , 10 pages
10.12677/WLS.2022.102031

陈献章“和陶诗”论略

许姣

信阳学院,河南 信阳

收稿日期:2022年5月6日;录用日期:2022年6月16日;发布日期:2022年6月23日

摘要

陈献章对陶渊明极为推崇,无论是诗歌题材还是艺术风格,都深受其影响。《陈献章集》中直接标明“和陶”之作,有十二首。陈献章的一生和陶渊明经历相似,在其“和陶诗”中体现着和陶渊明诗歌主题、意象选取的相似性,表达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友情的眷恋。“和陶诗”充分体现出陈献章以情入诗、以陶入诗、以理入诗的艺术特色。在诗学方面,“和陶诗”体现出陈献章“自然”“自得”之学。在哲学方面,“和陶诗”表现出陈献章虚心静坐的心学思想。

关键词

陈献章,和陶诗,田园生活,宗法自然

On Chen Xianzhang’s “Harmony and Tao Poetry”

Jiao Xu

Xinyang College, Xinyang Henan

Received: May 6th, 2022; accepted: Jun. 16th, 2022; published: Jun. 23rd, 2022

ABSTRACT

Chen Xianzhang highly praised Tao Yuanming and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his poetry theme and artistic style. There are twelve works directly marked “Harmony and Tao” in the collection of Chen Xianzhang. Chen Xianzhang’s life is similar to Tao Yuanming’s experience, and his “Tao Poetry” reflects the similarity with Tao Yuanming’s poetry theme and image selection, and expresses his love for rural life and attachment to family and friendship. “Harmony and Tao Poetry” fully embodi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en Xianzhang’s poetry with emotion, Tao and reason. In terms of poetics, “Harmony and Tao Poetry” reflects Chen Xianzhang’s theory of “nature” and “complacency”. In terms of philosophy, “Harmony and Tao Poetry” shows Chen Xianzhang’s thought of sitting quietly with an open mind.

Keywords:Chen Xianzhang, Harmony and Tao Poetry, Pastoral Life, Patriarchal Natur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陈献章,字公甫,广东新会人,明代理学家、诗人,长期隐居小庐山白沙村,故世称白沙先生。陈献章一生共创作诗歌两千余首,题材多样,以山水田园诗歌为主,呈现出与明初“台阁体”相对立的风格,被人们称为“山林诗”。其中有十二首诗歌在中华书局出版的《陈献章集》中被标注为“和陶诗”,分别是《归园田》三首《移居》二首《怀古田舍》《和刘柴桑,寄袁道,见怀一峰之意》《和郭主簿,寄庄定山》《赠羊长史,寄辽东贺黄门钦》《饮酒》《庚子岁九月中于西田种早稻》《九日闲居》。

自晋代陶渊明之后,历朝历代皆有推崇陶诗,对于陶渊明诗歌的主题、韵律、风格都有所追和,这类诗歌被后人称为“和陶诗”。从“和陶诗”的渊源来看,起初文坛上只是流行模仿陶渊明的诗歌,南朝宋鲍照《学陶潜体》可以称得上是模仿陶诗的开端之作。而宋代大家苏轼所作“和陶诗”共一百多首,并且首先提出了“和陶”这一概念。苏辙在《追和陶渊明诗明引》中引用苏轼信中的话说“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 [1]。这就更加确定了“和陶诗”始于苏轼之说。宋代之后“和陶”的作品多了起来,在明代形成了“和陶诗”创作的另一个高潮时期,李贤、陈献章、童冀、童轩、吴俨、魏学、范文焕、归世昌等人均有“和陶”之作问世。清代的“和陶诗”数量上大为增加,更加难以统计。施闰章、查慎行等人更是从整体上提高了“和陶诗”水平。除此之外朝鲜、日本皆有追和陶渊明所作的“和陶诗”。足以可见“和陶”在文学史上的特殊性以及影响力,它不仅仅意味着后人对于陶渊明诗歌的认同,更体现了世人对于陶渊明崇尚自然、性灵而生,以及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一些处世态度的肯定。

无论是从文学史角度来说,还是从哲学史角度来说,陈献章的“和陶诗”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诗歌思想和道学理念都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它不仅丰富了明初诗坛,也为之后的文学复古产生了重要启发。相对于已有的对于陈献章总的诗学理论研究来说,对其“和陶诗”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与细致性,更有利于把握陈诗的艺术特点与主体思想。“和陶诗”在文学诗歌史上不可或缺,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色,对陈献章“和陶诗”研究,可以反应明代对陶诗的一种独特体会。对于“和陶诗”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解读明代初期文人思想,有助于了解明代初期历史与文人的主要思想内涵。

2. 陈献章对陶渊明诗歌创作的接受

陈献章诗歌在明初有着很高的地位,众体兼备,各具特色,以平淡自然,崇尚雅健而著称。在题材上不拘泥于当时流行的应制颂圣之作,在思想上更是冲破程朱理学的束缚,倡导性情与自然。这种诗风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的古朴作风,而陶渊明则是魏晋诗坛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所以作为一位隐居诗人,陈献章对于陶渊明极为推崇,尤其是在诗歌的创作上对于陶诗有所继承。

2.1. 主题接受

陈献章的人生经历和陶渊明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在诗歌题材上也相应接受陶渊明所开创的田园诗。正统十三年,陈献章参加考试中副榜,告入国子监读书。之后两次落榜,他前往江西师从吴与弼,潜心学习。吴与弼住在乡村,其弟子也需要亲自参加劳动。这些生活经历对于陈献章产生很大影响,使他对于乡村田园生活产生很大的兴趣。所以学成之后陈献章独居小庐山数十载,静心读书讲学。成化四年,陈献章再次参加科考,却因试卷掉入水中而落第。之后再也没有参加过科考。

成化十七年,李士达,刘希孟奉江西按察使陈炜等人之命,想要请陈献章担任白鹿洞书院教事,他毅然辞绝。宪宗元年,经过彭绍等人的举荐,陈献章进京授职,但是进京之后,陈献章因病情加重,皇帝准许回家休养,并且赐予翰林检讨的称号。至此之后,陈献章回到白沙村,直到终老。纵观陈献章的一生,真正为官时间不到一年。而对于陶渊明来说,二十岁开始游宦,二十三岁归家,二十九岁时“起为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四十七岁入桓玄府,第三年后,其母亲病逝,“还寻阳居丧”;五十三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次年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因其妹过世,“自免职”,“归隐” [2]。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陶渊明就隐居家中,每天过着躬耕的生活。二人相似的人生经历为陈献章创作田园诗提供了更为客观的外界条件和现实基础。因为陈献章一辈子并未真正的走上仕途之路,所以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游历山水,体验田园的生活。

在陈献章的诗歌中有许多都是以描述田园生活,山水景色为主题,这一点和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陈诗之中更多的融入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例如《归田园其三》:

近来织畚徒,城市售者希。朝从东皋耕,夕望西岩归。贫妇业纺绩,灯下成岁衣。但令家温饱,不问我行违。 [3]

这首诗歌就直接继承了陶诗的田园记事的主题,“朝从东皋耕,夕望西岩归”两句真实的记录了陈献章在乡村的生活场景并不是想象中的如此美好,也要辛苦的早出晚归。但这些也能让一家人解决温饱,并无结余。而最后两句“但令家温饱,不问我行违”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深刻的体现出农村生活的艰辛与无可奈何之情。陶渊明的诗歌往往以平凡人写平凡事,从而去表现田园生活的苦与乐。陈献章的田园诗也恰恰继承了陶诗的平淡自然,并且融入自己的真实体悟。这除了与二人相似的人生经历有关,也和陈献章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随陶渊明的高尚人格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无论是生活体验,还是思想深度,陈献章都承接了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2.2. 意象接受

陈献章不仅仅继承了陶渊明山水田园的诗歌主题,同时在创作这些诗歌时运用到“酒”“菊”“松”“柳”这些陶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并通过这些意象来营造出与陶渊明诗歌相似的意境。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光写“松”的意象就不少于三十首,写“菊”的至少有五十首,写“柳”意象的也不低于三十首,写“酒”意象的超过五十首;还有一些混合意象,即一首诗里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菊”或“松”或“柳”或“酒”的意象,如果这样计算的话,那么“菊”、“松”、“酒”、“柳”意象的数量则更多 [4]。在陶诗中,有众多赏菊之乐的诗句,有直接以《饮酒》为题的诗歌,更有自传形式的《五柳陈献章传》,以及吸引无数文人回归家园的《归去来兮辞》中对于“松”这一意象的极致渲染。为此便奠定了陶渊明的诗歌基础,只要提到这些意象,人们就会不约而同的想到陶渊明,想到他饮酒赏菊独自悠闲的场景,想到他不慕名利,洒脱自然的隐士形象。所以陈献章在他的诗歌中也多次提到这些意象,以此来表明对陶渊明的接受。例如“野人不是伤春客,春在野人杯中酒”(《春中杂兴》);“一曲一杯花下醉, 人生能得几回逢”(《对菊》),“竹月晓枕山阁冷,石坛秋老菊花清”(《候玄真不至,用前韵》),“岁晏菊始吐,鲜鲜在东篱”(《和罗服周对菊见寄》)“黄菊开时霜满林,山风吹冷薜萝襟”(《次韵吴县博见寄》) [3]。虽然“菊”“酒”“松”“柳”这些是陶诗的典型意象,但其内涵与形象在后世的作品中不断嬗变,陈献章则将最基本的内含保留了下来,营造出与陶诗相似的意境。

历来“和陶”现象中都会对于陶诗的主题以及意象进行继承与相仿效仿,但是对于陶诗中营造出来的意境,很少有诗人可以继承,陈献章算是其中之一。意境作为中国古代品评诗歌最为重要的因素,在陶渊明的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将诗歌注入了灵魂,其中的境界令人流连忘返。而在陈献章的诗歌中同样也有“逍遥复逍遥,白云如我闲。乘化以归尽,斯道古来然”(《归田园其一》) [3] 这样逍遥自在的境界。除此之外,对于景色的描写,情景的渲染,陈献章也做到了平淡自然,语言不事雕琢,诗意往往浑然一体,醇厚隽永,于质朴中营造出高逸的意境。例如《归田园三首》通过田园发生的平凡事情,平凡景物,道出常人不可悟出之理。虽然学者认为陈献章的诗歌是理学诗,但是他的诗歌又不是简单死板的说教,而是通过所描述的场景,给人们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给人潜移默化的传授道理。

除了对于这些意象的接受,在陈献章的诗歌中还多次提到陶渊明本人。例如“争持渊明杯,来接子桑饭”(《九日诸友会饮白沙得雁字》),“或疑子美圣,未若陶潜淡”(《示李孔修近诗》),“自然五字句,非谢亦非陶”(《饮陂头》),“到寺客携元亮酒,在山泉煮玉川茶”(《寄外史世卿玉台》),“未肯低头陶靖节,挂怀身外五男儿”(《读林和靖诗集序》),“日长睡榻千峰里,春近柴门五柳边”(《张生以诗来谒,次其韵答之》),“我非陶长官,庐山还九九”(《九日用旧韵》),“五柳前身处士,一瓢今日颜回”(《漫兴》),“黄菊花开又一年,南山无分对陶潜”(《濂溪台》) [3] 这些诗歌中对于陶渊明的引用,充分的体现出陈献章对于陶渊明的人格精神的敬仰与接受。

总之,无论是对于陶诗田园题材的接受,还是对于陶诗中“菊”、“松”、“酒”、“柳”以及陶渊明本人作为意象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对于陶渊明人生境界的追随,都表现出陈献章对陶渊明的继承与接受,更深层次的表现出陈献章“和陶”的目的,以及“和陶诗”的意蕴和特色。

3. 陈献章“和陶诗”的思想内容

“和陶”不是一味地模仿、效仿。“和陶”虽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较为特殊的作用,但是也不乏有一些诗人为了单纯的追随潮流而去“和陶”,这些人的作品也获得了批评。而作为明代的大儒,陈献章所作“和陶”之作虽然数量上不多,但是每一首诗除了对陶诗的韵律、体裁、风格进行追随之外,加上了陈献章对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的独特感悟。属于“和陶诗”中的佳品。十二首作品均融入了陈献章的现实经历,让他人难以超越。

3.1. 对田园生活的自得

陈献章所作的一千多首诗歌中,大多数的都是描写田园生活、山川水景,足以可见其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悠闲自得,平淡清新的田园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与陈献章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居住在白沙村,远离官场,不求得富贵功名,一心闭门静坐读书,教授弟子有很大的关系。根据诗歌的思想内容对十二首和陶诗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既有单纯的描写田园景色,也有描写农民辛勤农耕劳作,为了养家糊口早出晚归的真实写照,还有通过田园之景来抒发陈献章的人生体悟。如《归田园三首》其一:

我始惭名羁,长揖归故山。故山樵采深,焉知世上年?是名鸟抢榆,非日龙潜渊。东篱采霜菊,西渚收菰田。游目高原外。披怀深树问。禽鸟鸣我后,鹿豕游我前。冷冷玉台风,漠漠圣池烟。闲持一觞酒,欢饮忘华颠。逍遥复逍遥,白云如我闲。乘化以归尽,斯道古来然。 [3]

该诗是陈献章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诗的首句直接点明了陈献章对于官场的厌倦,认为长久处在山林之间才是他想要的生活。刻画了砍柴、采菊、摘菜、登高望远、禽鸟和鸣的一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生活画面。在田野中诗人不必忧虑,悠闲自得的过着清净的隐居生活。这也从侧面表现出陈献章所坚守的以“自然”为宗的理念。又如《归田园三首》其二:

高人谢名利,良马罢羁鞅。归耕吾岂休,贪得而妄想。今年秋又熟,欢呼负禾往。商量大作社,连村集少长。但忧村酒少,不充侬量广。醉即拍手歌,东西卧林莽。 [3]

这首诗把普通百姓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劳作,庄稼丰收之后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高人”冲破“名利”的束缚,“良马”摆脱“羁鞅”的痛苦。陈献章在诗中以“良马”自比,将官场仕途的名利看作是马笼头,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官场的腐朽与黑暗。明初的现实社会,政治上极力强化君主独裁,思想上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实行八股取士制度。这种情形在对一些文人进行笼络、利用的同时,采取了极为严厉的高压政策。陈献章恰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一向高举人的主体精神,这就显得与当时的官场格格不入,苦苦思索如何生存。于是他在东晋陶渊明这里找到了归隐田园的方法,并且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难得的乐趣。

可是田园生活也并不是只有悠闲自得的美好,更有凋敝的现实生活。如《归田园三首》其三:

近来织畚徒,城市售者希。朝从东皋耕,夕望西岩归。贫妇业纺绩,灯下成岁衣。但令家温饱,不问我行违。 [3]

同样是描写平凡的农耕生活,却没有上一首诗那样欢快的氛围,而是描述出了乡邻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生活的艰辛使人心酸,这样的生活谁都避之不及,这也是“近来织畚徒,城市售者希”的原因。然而,这些描述却是一位从仕途归隐田园的隐士的真切感受,朝夕劳作的画面生动逼真。同时,该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写,暗示了仕途与归隐的不同,体现了陈献章对于美好人生的向往。这种理想人生就是和陶渊明一样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甚至陈献章在安贫乐道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他希望以此来改变当时的腐朽社会。由此可见,陈献章不仅个人安贫乐道还以此来救世,其超凡脱俗可见一斑。

同样是描写田园耕作,《庚子岁九月中于西田种早稻》中就直接表明陈献章的人生理念:

迟明向南亩,疏星在檐端。夫出妇亦随,无非分所安。道旁往来人,下车时一观。问津津不知,仰视飞鸟还。逻苗远畴夕,濯足荒沟寒。吾惜耦耕好,焉知世路难。伐鼓收西畲,黄云被江干。聊用代糟糠,作粥欢宾颜引。邻叟携儿来,嬉戏松下关。齐声鼓腹讴,永谢攒眉欺。 [3]

陈献章作此诗是和陶渊明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种早稻》,对于该诗的题目,根据现有的陈献章的诗文集版本记载,除了四库全书记载为“庚戌”外,其他版本都是以“庚子”作为题目,但是现在无从考证将“庚戌”写作“庚子”是否是陈献章自己的意愿。根据陈永正《陈献章诗编年笺校》中所述,该诗作于成化十六年 [5]。该诗写出了丰收的满足感,以及邻里和睦,互相谈笑的场景,是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陈献章内心认可的美好生活。陈献章认为,人一生不必追求过高的名利与富贵,只要全家温饱,邻里和睦就行,这与陶渊明一生所追寻的安贫乐道的儒家思想相契合。人生的道德操守应当置于所有的物质利益之上。

陈献章的“和陶诗”除了对田园生活进行生动的刻画,还有一部分诗歌延续了陶渊明借景抒情、寄情山水,表现自己对于潇洒自得、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如《饮酒》:

木樨冷于菊,更后十日开。清风吹芳香,芳香袭人怀。千回咽入腹,五内无一乖。虽靡鸾凤吟,亦有鹪鹩栖。昔者东篱饮,百榼醉如泥。那知此日花,复与此酒谐。一曲尽一杯,酩酊花间迷。赤脚步明月,酒尽吾当回。 [3]

古有陶渊明饮酒对菊,今有陈献章饮酒对木樨,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木樨花的清香入鼻,后四句写饮酒作乐。有酒有花,好一幅悠闲自得的画面,但是诗人看似潇洒,却不是单纯的为了饮酒作乐。湛若水《白沙子古诗教解》云:“然则,对花饮酒,莫非行藏安于所遇道理,陈献章之志岂在酒哉?” [6] 酩酊大醉之后便可不必拘泥于世俗,可以跟随自己的真性情,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也许才是陈献章饮酒的目的。如此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也只有在当时国家安定,百姓衣食充足的明初才可以体会到。在这一点上,陈献章所处的时代恰好与陶渊明相反,陶渊明一出生就处于晋宋易代之际政治十分复杂的大环境中,为了不被卷入其中,陶渊明选择归隐避世。尽管二人的背景不同,但是陈献章还是向往着陶渊明般的自由生活。

由此可见,陈献章的和陶之作,同样也是描述山水田园,在意象上,主题上以及韵律上和陶渊明有所相似,但是陈献章并不是专门为了和陶而去创作这些诗歌,诗中所抒发的更多仍是自己的理学主张,自己的人生经验。这在《移居二首》中有着更为直观地体现。“万金论买邻,千金论买宅。岂不念子孙,而以营朝夕” [3] 第一首的前两句就论述了自己从新都会搬往白沙村的原因是为了找寻更好的邻里。虽然他自己也会想念之前的园林之景,但是“吾志在择善,无然复离析。” [3] 自从景泰六年陈献章移居白沙村之后,再也没有搬离此地。可见陈献章对于这里的喜爱之情。为此,在第二首诗中,陈献章就描述了自己在此的生活,即“留连哺时酒,吟咏古人诗。夕阳傍秋菊,采之复采之。” [3] 如此生活才是陈献章所向往的。

3.2. 对亲情友情的眷恋

除了描写田园之景,陈献章所作之诗中还有三首写给朋友的诗,首先是《和刘柴桑,寄袁道,见怀一峰之意》,在陶渊明所作诗歌中有一首名为《和刘柴桑》,陈献章所作诗歌就是追和这一首。该诗是寄给袁道,并且缅怀好朋友罗伦,诗中回忆起当年三人相遇论学的场景“当年台城会,执手多踟蹰” [3]。又感叹时间流逝,罗伦英年早逝“四海一为别,寒暑逝不居”“胡然金牛谷,奄忽成丘墟。” [3] 在诗的后半部分,陈献章感叹“袁侯西江英,好德眼中无。” [3] 称赞袁道的德行高尚,并且用锋利的宝剑来表达对袁道的期望“磨剑患不快,快则随所须。永愿磨此心,恢恢快剑如。” [3] 希望袁道可以有磨砺宝剑的韧性,最终可以游刃有余。在陶渊明的《和刘柴桑》中,明确的表明了自己与刘柴桑一样,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相同观点,一方面表明自己归隐的决心,另一方面表达自己与刘柴桑的志同道合。而在陈献章的这首诗中,同样也可以读出诗人与罗伦、袁道二人敦厚的友谊以及相同的人生态度。仿佛陈献章在借用此诗来告诉陶渊明,自己也在归隐之中找到了知己。

《和郭主簿,寄庄定山》是陈献章对《陶渊明集》中《和郭主簿二首》其一的和诗,是寄给自己朋友庄昶的一首诗,二人自成化二年在京城相识之后,便经常有所往来,有时相约聚会,有时互赠诗文,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

青松出乔木,遥望十里阴。少年不结友,岁暮怀同襟。同襟问为谁,定山携衣琴。悠然一鼓之,不辨古与今。在昔经江东,多士予所钦。论文一觞酒,惟我与子斟。岂意千载下,复此闻韶音!我病不出户,何时还盍簪。茫茫宇宙内,与子契其深。 [3]

诗的开始陈献章以青松比兴,将庄昶比作青松,并且认为庄昶是自己难得的知己,诗中还回忆两人相互论辩、饮酒的场景,在最后感叹自己因为生病,不知何时还能一起相见。表达了陈献章对于庄昶的真挚友情以及怀念之情。庄昶一生与陈献章一样不喜做官,喜欢游山玩水,这样一来就与归隐山间的陈献章有了共同的话题,有了友人的陪伴,就使陈献章想起了陶渊明在那时也有郭主簿作伴,一同游览山川过着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这更加坚定了陈献章作为一名隐士的决心,并且表明了自己对于庄昶的知己之情。陈献章归隐小庐山所结识的朋友并不是太多,但是作为一个遵循儒道观的“心学”家来说,对于朋友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心灵上的契合,这一点上与陶渊明的交友观有着相似之处,但是在陈献章的心中最为契合的还是远在东晋的陶渊明了。

《赠羊长史,寄辽东贺黄门钦》是陈献章追和陶渊明的《赠羊长史》。成化二年陈献章在京城以和杨龟山的《此日不在得》,名声大震,贺钦更是带着弟子礼拜陈献章为师,该诗就是陈献章写给贺钦让他精心研学,传授他的学术主张。在诗中陈献章明确的提出了“此心自太古,何必生唐虞。此道苟能明,何必多读书。” [3] 的学术主张,也就是说做学问要从心出发、静坐读书、追求学问,才能看见光明大道。这与《赠羊长史》中陶渊明告诫羊长史要多读古人书,牢记古人的教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紧接着陈献章因为暮秋游山无人陪同,从而联想到自己求学无友,“圣道日榛塞,谁哉剪其芜。夫子久不见,吾生何以娱。” [3] 便想到自己的弟子贺钦,希望可以与之同行,在诗的最后又以《小雅·伐木》中典故的表达了对于弟子贺钦的真挚感情以及重视之情。

总的来说,这三首诗歌虽然所寄对象不同,诗句平淡自然,毫无晦涩难懂隐晦之意,但是都表现出陈献章对于朋友的感情深厚,对于友人以及弟子寄予厚望,并且在诗中也或多或少的写出了陈献章对于求学问道,交友的哲理与观点。而这些观点与陶渊明又不谋而合,可以说是继承了陶渊明对待他人温柔敦厚的处世风格。

4. 陈献章“和陶诗”的艺术特色

4.1. 以情入诗,率情而作

陈献章对于诗歌的创作极其注重自然,为此他也提出过“诗之工,诗之衰也”“诗贵平易,洞达自然”。但是陈献章所追求的自然之学却不同于其他诗人对于自然的解释。《重刻陈献章全集序》云“陈献章之诗文,其自然之发乎?自然之蕴,其淳和之心乎?……夫自然之者,天之理也。理出于天然,故曰‘自然’也。在勿忘勿助之间,胸中流出而沛乎,丝毫人力亦不存。” [3] 这样看来陈献章所追求的自然之学,是用诗歌来表现个人在生活中真实的人生体验,加上内心的真性情,所以陈献章的“和陶诗”读起来并无刻意效仿的痕迹,浑然天成,有自己的真实体验,而这也恰巧是陈献章的“和陶诗”有别与其他诗作的原因。杨慎也说“白沙之诗,五言冲淡,有陶靖节遗意” [7]。陈献章所作和陶之诗也同样延续了陶渊明的“冲淡”,诗中并无繁琐之情意,均表达陈献章的真性情。例如《庚子岁九月中予西田获早稻》:

迟明向南亩,疏星在檐端。夫出妇亦随,无非分所安。道旁往来人,下车时一观。问津津不知,仰视飞鸟还。逻苗远畴夕,濯足荒沟寒。吾惜耦耕好,焉知世路难。伐鼓收西畲,黄云被江干。聊用代糟糠,作粥欢宾颜。引邻叟携儿来,嬉戏松下关。齐声鼓腹讴,永谢攒眉欺。 [3]

这首诗就真实的再现了乡民们早出晚归,辛苦耕种,不问世道,但是仍然发自内心的开心,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其乐无穷。语言平和冲淡,记录下日常的行踪,表达出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陶渊明一生总结出了两大结论“安贫乐道”和“自然”,陈献章把这两点完美的继承,他通过归隐来展现自己未经世俗化的,纯真的人格,并把这种人格精神与自己的诗歌融合,使读者读起来可以回归陈献章的真我境界。

4.2. 以陶为典,慕陶而作

在陈献章的十二首诗歌中,可以发现许多诗句都运用典故,这与陈献章闭门静坐读书,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些典故里,有四书五经,同时不乏有许多典故出自陶渊明的诗文,或是引用陶渊明的事例来作为抒发自己思想的一个中介。多用典故也可以证明陈献章对于学问的钻研,以及对于陶渊明的深切仰慕与追随。例如《归田园三首》中就有“是名鸟抢榆,非曰龙潜渊”其中“鸟抢榆”出自《庄子·逍遥游》。“禽鸟鸣我后,鹿豕游我前”中后半句出自《孟子·尽心上》。“乘化以归尽,斯道古来然”一句典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但令温家饱,不问我行违”中“行违”出自《周易·乾·文言》。《九日闲居》中的前两句“无钱抚秋菊,向夕凉风生。谁为白衣者,颇识江州名。”典出自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之,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这几句中陈献章看似是写陶渊明,其实是写他自己,重阳佳节,自己独自赏菊,希望有白衣使者为自己送来美酒,像陶渊明一样酩酊大醉,自得其乐。其实陈献章这样写就是想抒发自己对于陶渊明的敬仰,追随之情,同时《饮酒》中的“昔者东篱饮,百榼醉如泥”也是出自同一典故。

总的来说,在十二首和陶诗中陈献章通过以陶用典,借此来表现自己对于陶渊明人格的推崇。但是陈献章慕陶不在诗,他极其反对旁人将他与陶渊明相提并论,并且在他之后的许多和陶诗是受到他的批评的,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也提到“非谢亦非陶” [8],这也是陈献章的和陶诗的独特之处。

4.3. 以理入诗,教化而作

自宋代起,文人们在创作诗歌就不得不牵涉到“文”与“道”的关系,虽然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不同看法,甚至发生过许多分歧,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诗歌本身就有教化的作用,这也是儒家的教化观,早在《论语·阳货》中就有论述,之后唐代的白居易也提出过诗歌要美刺比兴,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而在陈献章这里同样也出现了诗以载道的一个继承,他认为诗歌是一种非常的手段,只要用对了地方,就可以将万事万物包含容纳,就可以通晓天地之理,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同时也可以辅佐君主治理天下 [9]。

在陈献章的和陶诗中也有不少阐明道理,教化百姓的诗句。例如《赠羊长史,寄辽东贺黄门钦》中“此心自太古,何必生唐虞。此道苟能明,何必多读书” [3]。利用这两句话就表明了陈献章“静坐”而生“端倪”,从而达到虚明静一的境界,接着再去追随所谓的“道”,并且在这种过程中要注意“心”才是最根本的,任何事物都要用“心”去感受。明代学者黄宗羲云:“陈献章之学,以虚为基本,以静为门户。” [3] 足以可见陈献章“静坐”之法对于他人影响之大。和陶诗中除了阐述陈献章的学习方法,还写到他对于通过双手自己劳动让全家温饱的赞同,这与儒家的“君子忧道不忧贫”相反,他认为与其为了富贵而奔走于道路,还不如趁着天时地利,种田养蚕让全家人吃饱穿暖足矣,这在《怀古田舍》中“君子固有忧,不在贱与贫”“百年鼎鼎流,永从耕桑民” [3] 都可以体会出来。

5. 陈献章“和陶诗”的影响

通过对于和陶诗的分析,可以看出陈献章一生以“道”作为人生格调,以“心”作为创作之本,一生追求性灵而生,所创作的诗文大多也是山水田园,隐逸之景。

5.1. 诗学影响

陈献章所作诗歌与当时明初文坛上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此有学者将陈献章、庄昶等人的诗歌称为“山林诗”,特指与台阁体相对的以描写山林隐逸生活的诗歌。但是由于当时台阁体受到君主的支持,山林诗人隐逸山间,不愿大肆张扬。所以“山林诗”并没有过大的发展,直到李东阳的“茶陵派”出现文坛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自此之后,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才真正的改变了局面。在明初,程朱理学限制了许多文人的创作,他们完全否定“诗人之诗”。而陈献章作为诗人,又作为哲学家,率先打破这种限制,提出学贵自然,崇尚自得之趣,同时追求雅健,倡导一种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反对诗歌好发议论,成为当时独树一帜的理学诗。钱穆在《理学六家诗钞》中说道“白沙最少语录,尤为理学诸儒中一特色,即其文集,亦甚少理语” [10],足以证明陈献章在明初的理学诗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且对于后世清除理学诗的运动起到了先锋作用。

在广州白沙村,陈献章隐居山林,并不是完全的与外界隔绝,凭借着出人的才学与独特的思想,他在静心读书的同时,也吸引许多年轻人慕名而来,其中也有在他的教化下成为朝廷重臣,例如湛若水、张诩、贺钦、林光、梁储都是拜在陈献章名下。陈献章在教授学生时,也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经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诗教”。他经常和学生相互吟唱,在诗歌的创作中体悟人生的哲理。例如《和刘柴桑,寄袁道,见怀一峰之意》中利用宝剑来激励朋友袁道,《赠羊长史,寄辽东贺黄门钦》中告诫弟子要静坐读书,才能寻求道路。但是虽然陈献章的诗歌用以教化,读起来却没有生涩古板之意。他的诗处处平淡自然,通俗易懂,将自己的抽象想融入形象的诗中,借此将自己的学时思想传播出去。这在明代初期给世人带来极大地震撼,引发无数仁人志士学习。

从这里可以发现陈献章与陶渊明的不同之处,陶渊明是真正的隐逸之士,在他后期的人生观里是不存在“士与隐”二者之间的矛盾的,他一心回归田园,甚至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但是对于陈献章他却做不到陶渊明那样潇洒自得,无拘无束,他的心还是会为朝廷牵挂,还是会为家里的温饱而辛勤劳作,会教化后人将自己的思想传播下去。“士与隐”的矛盾也会困扰陈献章,所以他作和陶,想要以此来学习陶渊明的人格精神,化解自己的忧愁,而不是单纯的学习陶渊明的诗歌。这种和陶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独特的,让陈献章与其他和陶之人区分开来。

5.2. 哲学影响

陈献章不仅是明初文学复古之先驱,并且在宋代程朱理学兴盛的时代,明初的陈献章率先打破戒律,倡导“心学”,提出“学宗自然”“学法自得”之说,为王阳明、李贽的更为大胆的“心学”奠定了基础。年少时的陈献章同多数文人一样,也想要通过出仕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面对明初政治腐败和思想高压,屡次失败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与弟子湛若水的交谈中也提到“仕”的时机未到。由此看来,陈献章归隐是为了避世祸乱。这种思想和当时明代的士人境遇有很大的关系。宦官专权与朝廷的腐败,各路党羽之争不断,文人为官稍不注意就会引来祸端,所以思想文化得到了解封,开始活跃起来。陈献章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静心研学,找到了陶渊明这样一位隐士。但是由于外界对文人的严厉管理,陈献章并没有著书,而是将自己的思考通过诗歌表达出来,想要以此来告诫世人、教化百姓。

明代“心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陈献章发轫,弟子湛若水将其整理完善,到了王阳明时期则达到顶峰 [11]。陈献章凭借自己的力量宣扬探求内心,而不是追求外化的禁欲。向前打破了程朱理学的一统天下的沉寂,向后为心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理论支撑和学习方式,打开了他们的视野,从而让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发挥,让明代思想呈现出与先前的儒家思想不同的局面。

综上所述,作为诗人,陈献章的作品情景交融,充满真性情,有独特的格调;作为教育家,陈献章以“诗教”让弟子名满天下;作为哲学家,陈献章承上启下,是明代“心学”的发轫者。

6. 结语

陈献章一生都在追求自己所认为的“自然”、“自得”之趣,沉浸在田园生活的美好之中。在他的“和陶诗”中既表现出生活的真实,也表达出归隐的决心。诗中的洒脱性情以及对于学术的苦苦探索,是一位儒者对于知识的坚守。陈献章归隐田园,钻研儒学,这是时势所趋,也是他自己的一种避世方法。最终,朝廷让他从祀孔庙是对他这一生最高的评价。为此,他也为明代想要潜心求学的文人做出表率。陈献章仰慕陶渊明,但是“和陶”的目的不在于诗歌本身,而在于通过“和陶”来表明自己对于陶渊明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认同,以及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对于现实人生经历的感悟。为此,陈献章对于“和陶”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发展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高了“和陶诗”的文学价值。

基金项目

信阳学院大学生校级科研项目资助(No. 2021-DXSWYB-034)。

文章引用

许 姣. 陈献章“和陶诗”论略
On Chen Xianzhang’s “Harmony and Tao Poetry”[J]. 世界文学研究, 2022, 10(02): 197-206. https://doi.org/10.12677/WLS.2022.102031

参考文献

  1. 1. 袁行霈. 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J]. 中国社会科学, 2003(6): 149-161.

  2. 2. 袁行霈. 陶渊明集笺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

  3. 3. 孙通海点校. 陈献章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4. 4. 阳达. 论陈献章诗歌对陶渊明的接受[J]. 农业考古, 2010(1): 164-167.

  5. 5. 陈建华, 总编. 陈献章作品选读[M]. 广州: 广州出版社, 2020.

  6. 6. 湛若水, 编著. 白沙子古诗教解[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7. 7. 杨慎. 升庵诗话笺证[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8. 8. 曲劲竹. 陈献章与陶渊明五言古诗比较研究[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 34(3): 45-47.

  9. 9. 曲劲竹. 陈献章理学诗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延吉: 延边大学, 2019.

  10. 10. 钱穆. 理学六家诗钞[M].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1.

  11. 11. 黄强, 武道房. 论陈献章“端倪”哲学与其诗学“自得之学”的关系[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 37(1): 45-4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