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2 No.03(2014), Article ID:14093,8 pages
DOI:10.12677/CnC.2014.23007

Harmonics and Chinese Folk

Junwei Wang

Faculty of Arts, Hubei University, Wuhan

Email: 1520014257@qq.com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Received: Jul. 21st, 2014; revised: Jul. 29th, 2014; accepted: Aug. 8th, 2014

ABSTRACT

Harmonics is using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are homophones or approximant consonant conditions, with homophones or approximant consonant words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words. Harmonic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exists in all languages, but more prominent in Chinese. It exists in every aspect of the han nationality lives. It is intimately combined with han nationality cultural tradition, and deeply branded with the long history and colorful cultural imprint. In this paper, harmonics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which are homonym, homophone and heterograph. Through th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harmonics exists in the daily life of folk customs and festivals, etiquette and weddings and many other aspects, and it embodies a reflection of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pursuing fortune and avoiding taboo”.

Keywords:Chinese Harmonics, Folk-Custom, Pursuing Fortune and Avoiding Taboo

谐音与中国民俗

王俊卫

湖北大学,文学院,武汉

Email: 1520014257@qq.com

收稿日期:2014年7月21日;2014年7月29日;录用日期:2014年8月8日

摘  要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谐音是存在于各种语言中的共同现象,但在汉语中尤为突出。它存在于汉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深深地烙上了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印记。本文将谐音分为同音同形、同音异形、近音异形谐音三类。通过研究发现,谐音大量存在于民俗的衣食住行、节日、礼仪和婚丧嫁娶等诸多方面,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趋吉避讳的民族心理。

关键词

汉语谐音,民俗,趋吉避讳

1. 引言

在语言学中,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即称之为谐音,即指利用同音字词或者近音字词进行谐音取义,造成一语双关等多种语言效果[1] 。谐音既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与民俗相关的文化现象。汉语同音、近音字词的大量存在,为谐音取意提供了有利条件,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因素又为它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关于谐音研究的论文最早出现于80年代,在陈燎《须有一本谐音词典》和金慧萍《谐音与汉语辞格》中都指出了谐音与汉语修辞的密切关系,谐音现象己经不是个别的、偶然的、杂乱的现象,它已广泛渗入到飞白、仿拟、拈连、镶嵌、对偶、曲解等修辞辞格中。赵金铭先生于1987年发表的《谐音与文化》可以说是对谐音现象的首次分类系统阐述,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他把谐音分为9项:言谈中的谐音,诙谐语中的谐音,民风-民俗及绘画中的谐音,地名-姓名中的谐音,音译外来词中的谐音,跟汉语方言有关的谐音,诗歌-歇后语中的谐音,误听中的谐音和禁忌语中的谐音[2] 。杨庆蕙《从表达上看谐音》开始研究语言表达中的谐音现象,梅立崇的《汉语中的谐音双关以及由谐音造成的忌讳和避讳》着重研究了谐音中的避讳语现象,这大体上都是从具体语用角度来分析谐音的。90年代谐音的研究开展得更广泛,论文数量增多,近十年来谐音研究方兴未艾。谐音的广泛使用引起人们的注意,其达到的特殊的表达效果也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人们从各种不同角度对谐音进行探究,有从语音角度来研究谐音的;有从谐音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应用方面来探究的;还有从谐音现象与文化方面的关系方面来探讨的。

通过对所掌握的语料的分析,从相关谐音论文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来看,基本可以将之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谐音现象生成的客观基础,如语音、词汇、语用价值等角度,如陈燎《须有一本谐音词典》和金慧萍《谐音与汉语辞格》等;一类是就谐音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方面进行分类探讨的,如诗歌、小说、新闻、民谣、小品、相声、歇后语、网络流行语、阿拉伯数字、广告、名称和对联等,如赵金铭先生《谐音与文化》;一类是从文化心理角度来探究谐音的,汉民族趋吉祈福、避晦求吉、摒俗就雅的民族心理与谐音的广泛使用密不可分,如郑伟芬的《汉语谐音及其文化内涵》和陈丽梅在《汉语谐音现象的文化蕴义》等。

对于谐音,各方面的研究性文章足有上百篇,不过,系统研究谐音与民俗的文章甚少,且多粗略概述。本文简单从语音角度对谐音进行分类,重点落脚于谐音与民俗的表现方面,进而揭示这一现象后面的民族文化心理。

2. 谐音分类

从语音形式上来看,谐音可以分为同音同形谐音、同音异形谐音、近音异形谐音。

2.1. 同音同形

同音同形指的是字形相同字音相同而意义相异的字词,也叫双关。例:

1) 当归

三国志中记载,曹操给太史慈送去一味中药“当归”,弦外之音是劝对方归来,就是巧妙利用了“当归”(中药名)和(应)当归(来)的语音双关。

2) 菠菜长吃,黄瓜老吃,一年到头吃饺子

旧时北京有一则俗语:“菠菜长吃,黄瓜老吃,一年到头吃饺子”。“长”、“老”、“一年到头”均取自同样的字,俗语似乎表示生活富足有余,实际意义却是截然相反的:菠菜要吃很长的(意指老的),黄瓜也是吃老的,一年里只有到了年底才能吃饺子,描写的是长年生活的艰辛。

3) 从头做起

犯人入监时,都会剃成光头,有保持卫生的考量,另外也有一种说法就是从“头”做起,与过去的自己告别,重新做人。

4) 白手起家

石灰厂作广告,以“白手起家”为主打语,“白手起家”的“白”原义是指空手,这里的“白”指石灰,厂家借用“白”的双重义来为之做广告,很是巧妙。

2.2. 同音异形

同音异形指的是字形不同字音相同而意义相异的字词,也叫假借。例:

1) 棋——其

某人谈论自己的爱好是乐在“棋”中,巧妙地运用了成语乐在“其”中。“棋”与“其”音同意异,各表其理,诙谐幽默。

2) 棺材——官财

民间释梦时也运用同音异形的谐音手法,如梦见棺材,意味着要升官发财,这是因为“棺”谐“官”,“材”谐“财”的缘故。

3) 莲子——怜子;梨儿——离儿

据说金圣叹在被判死刑时,曾对同他诀别的儿子说了一句诗:“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莲子”、“梨儿”暗合“怜子”、“离儿”之意,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情感。

4) 南开——难开

日寇人侵华北时专门派飞机轰炸南开大学,学校的图书馆被夷为平地,有人慨叹地说:“南开,难开!”“南开”为校名,谐音“难开”,是说因日寇入侵,学校难于开办。

5) 既——季;无事——吴氏;非——飞

传统相声《歪批三国》中利用“既生瑜,何生亮”,故意曲解为周瑜母亲姓“季”、诸葛亮母亲姓“何”,从“无事生非”引出张飞之母姓“吴”,令人捧腹。

2.3. 近音异形

近音异形指的是字形不同字音相似而意义相异的字词。

1) 岁——税;平——贫

民国时期,流传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这句话,表面为歌功颂德,实际上“万岁”和“太平”,分别与“万税”和“太贫”相谐,深层意义是反讽民国时期国民党的统治。

2) 盐——阎;酱——蒋

“盐钵子,酱罐子,我家有个铁锤子,打破盐钵子,捣烂酱罐子,才能过好日子”,这是1949年前山西地区的一首民歌,“盐钵子”、“酱罐子”分指“阎锡山”和“蒋介石”,“盐”与“阎”同音,“酱”与“蒋”音近,打破“盐钵子”、“捣烂酱罐子”,表达了人民群众坚决推翻蒋介石和阎锡山反动统治的决心,只有这样,人民才能翻身解放、过上好日子。

3) 贝——北;晶——京;妮——你

2008年,作为奥运会一个重要的内容,吉祥物福娃的名字也让全国人民热切关注。“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能够成功入选,是因为这五个名字既符合福娃们可爱的形象,连在一起就是“北京欢迎你”的谐音,传达了北京代表全国人民欢迎奥运,欢迎世界各国的热情。

4) 鸡冠——吉官

年画中常有公鸡与鸡冠花的图案,谐音“吉官”及“官上加官”,因“鸡”与“吉”同音,“冠”与“官”同音,这反映出中国长久以来的一种官禄思想。

总之,这样的例子在汉民族生活中相当丰富,它不仅仅体现在俗语、成语、诗歌、相声、民歌等诸多方面,它与民俗现象还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3. 谐音与民俗

“民俗是文化的具体表现,是民间社会中长期形成的,具有传承性的所有风俗习惯的总称。它包涵的内容相当广泛,从经济饮食、居住器用到婚丧嫁娶等,几乎包括民间生活的一切方面”[3] 。民俗文化沉淀在语言里,就此,我们便可通过一定的语言现象——谐音来了解相关的民俗。了解谐音与民俗的关系不仅有助于认识丰富复杂的民俗现象和民族文化心理,而且还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3.1. 与衣服有关的谐音民俗

1) 上海松江新娘嫁妆中,被面不用格子料,因在当地方言中,“格子”与“格嘴”谐音,而“格嘴”则是吵架的意思,这有悖于我们追求家庭和睦传统观念。

2) 以前,汉族人给死者穿的寿衣,其衣料以绸料居多,而最忌缎料,这是因为“绸子”与“稠子”谐音,可庇佑子孙兴旺;“缎子”则音同“断子”,有断子绝孙之嫌;另外,“死人穿寿衣,内衣不订纽扣,只缝飘带,因为“纽子”与“扭子”谐音,这都是从谐音角度进行趋吉避讳的处理,以期给后人带来好运,避开灾祸。

3) 台湾一带不能以手巾赠人,因为闽南话中“巾”和“根”同音,送“巾”有“断根”的含义。

衣服从最开始保暖驱寒的功能,演化成遮丑衬美等多种功能,纷繁复杂的民俗现象也与之相关。这类民俗多运用于谐音命名以及选择礼物方面,以期躲避灾祸、祈来福运。

3.2. 与饮食有关的谐音民俗

1) 大年初一早晨,上海人第一顿饭大都要吃年糕,这种风俗产生于宋代,盛行于清代,谐“年高”,这是一种预兆,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寓意年年高升。

2) 在安徽,徽州人家大年初一,无论老幼,第一道食品是每人一碗枣栗茶。这种茶不含茶叶,由红枣和风干的板栗加水煮成。拜年的客人一到,便敬上,“请用枣栗茶!开年大吉,早早得利!”客人也会应道:“早利!早利!”。“枣栗”与“早利”相谐,简单的语言中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洋溢着春节特有的祥和与温馨。

3) 江苏启东、海门一带,过年吃赤豆饭,吃了赤豆饭,寓意来年能出头,因当地“赤豆”与“出头”谐音;闽南一带过年的习俗是吃萝卜,闽南话中“萝卜”叫“菜头”,与“彩头”谐音,吃了“菜头(彩头)”,就有了好彩头,生活就更幸福美满。

4) 古代多以“糕粽”赠赴考书生,“糕粽”谐音“高中”,便有了祝其“金榜题名”之意。

在日常饮食中中,除了运用谐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之情,基于说不吉利话会给人带来厄运的心理,人们还竭力规避那些不吉利的字词。

5) 在湖南,下餐馆一般不点“芹菜”,因当地语言中,“芹”与“穷”音近,故湖南人把芹菜叫“喜菜”;热情好客的山东人饭桌上忌言“蒜”,因“蒜”谐“散”,以避与家人分散之讳;上海人忌饭桌上讲“鹅”,因“鹅”与“我”同音,“吃鹅”与“吃我”同音,易让人产生不适之感,于是“鹅”被称为“白乌龟”。

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饮食文化的国家,中国人在饮食方面不仅追求色香味的有机统一,对饮食名称也颇具讲究。很多地方利用谐音取名以求好运,也用谐音规避不详之物,从而使饮食不单单是解决温饱问题,还迎合了人们祈盼好彩头的心理。

3.3. 与居室有关的谐音民俗

1) 住房作为“家”的物质外化,从破土动工到装修、入住都存在着许多禁忌。俗话说“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原因是“桑”与“丧”谐音,出门见桑,有出门见丧之嫌,不吉利;柳树是不结籽的,即“无籽”,谐“无子”,若栽于屋后,恐有绝后之患[4] 。

2) 以前盖房多用木料,选择这些材料颇有讲究。人们一般喜欢用榆木做房梁,“榆梁”谐“余粮,寓意生活富足;忌用桃木、锻木、椿木等,因为“桃”字与逃难、逃荒的“逃”谐音,“锻”与断子绝孙的“断”字谐音,“椿”字在某些方言中与“冲”谐音,这些树做建筑木料是相当不吉利的。

3) 居室饰物图案的选择上,剪纸中鱼饰物图案的,谐音“吉庆有余”;喜鹊立在梅枝饰物图案的,谐音“喜上眉头”;三只羊饰物图案的,谐音“三羊开泰”;五只蝙蝠饰物图案的,谐音“五福临门”;白菜饰物图案的,谐音“百财”、“摆财”;壁上悬挂鞋饰物图案的,谐音“辟邪”;案桌上摆放钟、瓶饰物图案的,则谐音“终生平安”。

4) 年画上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叫“马上封侯”;“平”与“瓶”谐音,“安”一般以古时候十八般武器中的“戟”插入瓶内叫“安”,一般插三只戟,一只是双耳戟,两只是单耳戟,加起来是四耳戟,以谐“四季”之音,所以用瓶插三戟做年画图案来比喻“四季平安”;再如,寿星旁有蝙蝠飞舞,象征“福星高照”;一妇人提一条鱼象征“福贵有余”。这些年画艺术品的寓意,都是运用谐音而产生的特殊效果。

由此可见,中国的居室文化中,从室内到室外,房子结构、材料、装饰都是有讲究的,都与谐音有很大程度的关联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场所,这里是维系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保持家人的健康与长寿的一个载体,所以人们很重视对家的经营,从建材到装饰,都极力运用谐音来趋吉避害。

3.4. 与出行有关的谐音民俗

1) 民间流行“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说法,“七出”与“妻出”相谐,“八归”让人联想到乌龟、王八,因而避之。

2) 古时,人们出外考取功名,家人朋友总是折柳相送,因“柳”与“留”相谐,寄托了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

3) 渔民忌言“陈”、“帆”、“箸”等字词,因“陈”与“沉”谐音,“帆” 与“翻”谐音,渔民出海时最怕“沉船”或“翻船”,故尽力避免可能的不详之兆;吃饭用的“箸”与“住”谐音,有停住船行之意,对行船来说也是不吉利的,因此渔民将“箸”改称“筷子”,取“筷”与“快”的谐音,表示“快行”与“一帆风顺”之意。

人们出门在外,身单力薄,格外需要避开那些不利的因素,从出行到归家的日期,再到从事的职业,都有意运用谐音来避开相关不详的联想,本质上都是期望家人安康、家庭和谐、生活美满。

3.5. 与节日有关的谐音民俗

1) 腊月下旬至除夕,家家大扫除,称为“除尘”,谐音“除陈”,意为去除晦气;过年期间不能破柴,因为“柴”与“财”谐音,即破财之意;春节期间,打碎了东西,要说“岁岁(碎碎)平安”。

2)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红包送给晚辈,称“压岁钱”,谐音“压祟”,寄托了长辈期望晚辈平安的美好心意。

3) 清明节时青年男女戴上用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以示“留(柳)”住青春(民谣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语)。

4) 中秋节时,广西人喜欢制作柚子灯,将香插在柚子上,待明月升起时用长竿将柚子高高举起,以示祭月拜月,个中原因在于“柚子”“与“佑子”谐音,含有保佑子孙的美好祝愿。

5) 逢年过节,饭桌上的最后一道菜一般是鱼,因“鱼”与“余”谐音,有年年有余之意;发菜本身形味欠佳,却在过年时受到青睐,原因在于它与“发财”谐音;汤圆古时叫浮圆子、米圆子,后来固定叫汤圆,是因其与“团圆”谐音。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的节日民俗中,谐音与之关系体现得尤为紧密,基本上每个传统节日都与之相关,它真实地反映了汉民族人民祈福避凶,渴望美好生活的文化心态。

3.6. 与礼仪相关的谐音民俗

1) 几位朋友一起吃饭,当你为长辈或朋友加饭的时候,要问“添不添饭或者加不加饭”,而不能问“要不要饭”,“要不要饭”不吉利。一般来说,乞丐才会要饭。

2) 老人过生日,最忌送钟,“钟”谐音“终”,“送钟”即是“送终”,这样显得很不礼貌,可以送“猫”和“蝴蝶”为主的字画,因“猫”谐音“耄”,“蝶”谐音“耋”,有长寿安康之意。

3) 结婚的新人要送石榴,石榴多子儿,送石榴,谐音“多子”,亦即“多子多福”之意,也有人认为送石榴除了谐音“多子”外,还可以谐音“多子儿”,即“多钱”(“子儿”可指钱)。

4) 上海人去医院探视病人,一般不会带“苹果”,因为在当地语言中,“苹果”与“病故”谐音,这样便不符合希望病人早日康复的本意。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非常讲究“礼尚往来”,但什么场合送什么礼物,怎么去送礼物最合适,是有讲究的。在中国的礼仪文化中,馈送别人礼物时,要适当从谐音的角度考虑考虑礼物的寓意。

3.7. 与婚丧嫁娶相关的谐音民俗

1) 中国的婚俗文化中,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娘下轿或下车入大门后,先要迈过一火盆儿,谐音“红火”,亦即旺腾之意;还要咬一口苹果,跨过一马鞍,谐音“平安”或“平平安安”。

2) 新娘进新房后会坐在床上,床铺下往往事先就放了一把斧子,谐音“坐福”;新娘坐上床后有人送来长寿面,而面往往是比较生的,新娘吃面时,或窗外站着的一个孩子、或屋内站一人问新娘:“生不生?”新娘要答:“生!”同音相谐,寓意能够生儿育女、人丁兴旺。

3) 新人的铺盖中,要撒放红枣、花生、桂圆、栗子,谐音“早生贵子”;同时,“花生”还谐音有“花搭着生”之意,即男孩儿和女孩儿搭配着生。还有对婚礼举行的日期也都做了精心的选择,如婚礼举行的日期是“5月20日”,即“520”,谐音“我爱你”。

4) 结婚时,新娘上门禁吃瓜类,因为“瓜”与“寡”谐音,以免将来做寡妇。

5) 旧时在安徽的一些地方,当新郎新娘行于袋上(清人王棠在《知新录》中谈到:“令人娶新妇,人门不令足履地,以袋递相传,令新妇步袋上,谓之传袋,代,袋同音也。”这种婚俗,主要是取传宗接代的吉兆)。至洞房门前时,还要将新郎和新娘的鞋互换,谓之同偕到老,这是取“鞋”与“偕”的同音。

6) 丧礼中,不能在死者寿衣上钉扣子,死者不能穿单褂,而且在换衣服时必须把领子撕开一个小口,因为这些都带有“子”字,像褂子、扣子、领子等都谐音将儿子、孙子“挂走”、“扣住”、“领走”,因而成为丧事中的忌讳。

婚丧嫁娶皆人生大事,不能以马虎心态待之,婚俗和丧俗中的各种仪式都有其背后的深刻含义,但本质上都是希冀新人幸福美满,后人健康平安。

4. 谐音中的文化心理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和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5] 在对谐音的运用中,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也由此得以体现。从民族心理来看,民俗中的谐音现象可归结为最根本、最核心的两大类:一类是表吉利的谐音,一类是表避讳的谐音。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对可能带来灾害或不如意的事物或现象尽量回避;反之,会带来幸福或顺意的则极力靠拢。由古及今,这种心理都可在语言中映射出来,概括来说就是“求福”与“避讳”心理。

4.1. 表求福

2014年春节,“马”字谐音铺天盖地而来,如“马上有钱”、“马上加薪”、“马上有对象”、“马上有工作”等等,这类同音相谐被人们运用得游刃有余。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善于联想思维的中国人民把谐音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谐音作为一种载体充分体现出民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以此期望财运亨通、仕途畅达、人丁兴旺、健康长寿等。这种具有汉民族文化特色的“求福”心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4.1.1. 祈财心理

“财富”从古至今都是人们追逐的对象。从有私有财产之日起,这种意识就产生了,我国由古及今的“福”的含义中,“财”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如民间年画中,“鱼”是绘画的热门题材,画“鱼戏莲叶间”,“莲”与“连”同音,“鱼”和“余”同音,取“连年有余”之义;或画一缸金鱼,“鱼”与“玉”谐音,取“金玉满堂”之义。又如庭院植物“榆树”倍受人们欢迎,“榆树”在春天开一种叫“榆钱儿”的花,因形如圆钱而得名,又因“榆钱”谐音“余钱”,更迎合了人们普遍的祈福心理。

4.1.2. 干禄心理

自古官禄相连,做官获取傣禄,既可富裕其家,又可扬名显身。传统的儒家有“学而优则仕”的论调,特别是隋唐开科举后,使无数学子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因而官禄思想深印于人们脑中。加官进禄便是我国传统“福”概念中一个比较重要方面。如前所述,梦见“棺材”按理说为不祥之事,但因“棺材”谐“官财”,从而使人们忘掉它本来不祥的一面,让人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好的预兆;古代多以“糕粽”赠赴考书生,“糕粽”谐音“高中”,便有了祝其“金榜题名”之意。

4.1.3. 求子心理

我国传统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农业济中,人力是其一大重要的资源,人越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就越强,个人自身的生存也更有保障。又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外在疾病侵扰,人的生命显得十分脆弱,群体力量的延续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由此“多子多福”的观念也随之产生了。随着国家的出现及封建体制的确立,多子多孙,还代表着家族的兴旺强大。儒家观念中把“孝”列为家庭第一重要伦理道德要求,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则进一步强调了“多子多孙”延续家族的重要性。

这种“多子多福”观念在谐音民俗中有集中的体现,如前面提到结婚时,把花生、莲子、枣子、栗子、桂圆等干果作为吉祥物送给新人或放在新婚洞房的被褥下面,谐“早生贵子”;莲子和花生谐“连生子”;红枣和栗子谐“早立子”;“花生”谐“花着生”即要生男,也要生女。又如馈送礼品时,常送石榴或绘有石榴的器物,因石榴多子儿,“子儿”谐“子”与“儿”以图多子多福。

4.2. 表避讳

由于道德或审美的原因或可能遭到危险而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汉语中有的词要回避使用,这就叫做避讳。一个字词的音与忌讳的事物相谐,这个词就不能用了,要换成别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4.2.1. 名讳

在等级差别鲜明的封建宗法制社会里,那些尊贵的帝王们无不格外重视自己的姓名,他们的姓名非但不能直接说出,与他们姓名相谐的字也不能提及,享有绝对的垄断权,臣民们是万万不可触犯的,这是“国讳”。出于同样的道理,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宗法制社会里,封建礼教还极为推行“孝”道,家长对于子女来说也代表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他们的姓名以及与姓名相谐的字在言语中也是严禁直接呼出的,这是“家讳”。“国讳”与“家讳”一起构成了我们汉民族历史上颇具特色的“臣、子不言君、父之名”的“名讳”现象[6] 。

1) 正月十五吃元宵,意味着团团圆圆,而“元宵”又叫“汤圆”,据说是袁世凯改的,因为“元宵”与“袁消”同音。

2) 有关名讳的谐音现象,最广为人知的恐怕要算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的由来了。宋仁宗至和年间,田登任宋州留守。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地百姓有放灯的习俗,但因“灯”与“登”同音,田登不许百姓说“放灯”,于是州府发出告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放灯竟成了放火。

“名讳”现象历史可谓悠久,影响可谓深远,它显然是一种扭曲了的文化现象,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与谐音相关的“名讳”现象也让我们看到了封建宗法制社会中人们对于尊者、长者的敬畏心理。

4.2.2. 行业避讳语

各个行业在长期共同经营中慢慢形成了具有自己行业特征的文化和风俗。作为语言与文化完美结合的谐音文化,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相关行业特征。

行业中也有许多谐音禁忌。养蚕业中忌说“伸”字,因为蚕只有死后才是伸直的,竹笋的“笋”字在许多方言中与“伸”字谐音,所以当地蚕农把竹笋称为“萝卜”。渔业也有其特殊的行业禁忌语,渔家把“盛饭”叫作“添饭”,忌说“翻”,故将“帆布”称之为“麻布”,同时他们希望船行得稳且“快”,于是,是他们最早将“著”改为“筷”的。因为“盛”与“沉”字谐音,“帆”与“翻”谐音,“箸”与“住”谐音,一有船沉船翻之嫌,二有船速过慢、停住之嫌[7] 。

人们了解了谐音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些知识去避开那些不吉利、不好、不雅的字词,可以获得心理上的一种慰藉,可以更好的与人交际,也可以有效地化解尴尬和不快,比如年三十不慎摔碎了瓶碗之类的餐具,可借机说一句“太好了,碎碎(岁岁)平安”,从而化解了尴尬,也巧妙地为全家讨了一句口彩,增加了节日的祥和热闹气氛。

5. 结语

谐音现象与民俗文化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本文对这两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将谐音进行了相关分类:同音同形、同音异形、近音异形,重点聚焦于谐音与民俗文化的结合面,以各地民俗中的谐音实例为依托,将谐音与民俗的紧密联系呈现于人们面前,最后对此从民族文化心理方面进行相关解析,揭示了人们趋吉避讳的心理。

另外,本文研究也有不足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第一,谐音与民俗关系紧密而复杂,二者所融合的方面不仅仅局限于本文所提到衣食住行等七个方面;第二,谐音中的文化心理也有待补充,如求福心理中,健康长寿应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还有避讳心理中,名讳现象在中国已成体系,这里只点到了重点,对整体进行了相关略述。

对谐音和民俗应该做更广范围和更进一步的研究,是有多方面益处的:一方面,有利于传承与传播民俗文化,也有利于人际间的交往,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历来注重礼尚往来,熟悉了谐音与民俗,可以有效应对诸多情况;另一方面,对这个专业来说,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即使能懂汉语的语言结构、词汇意义,能发出或听懂标准音,也仍不能明白“福”字倒贴,古人折柳相送,送礼忌送钟的原因,这都跟谐音与民俗有关,因此相关研究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也有利于外国人更好地学习汉语,这也是传播民族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与方法[8] 。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赵金铭 (1981) 谐音与文化. 语言教学与研究, 5.

  2. [2]   黄伯荣, 廖序东 (1997) 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3. [3]   陈保亚 (1993) 语言文化论. 云南大学出版社, 昆明.

  4. [4]   钱冠连 (2002) 汉语文化语用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5. [5]   帕默尔, L.R. (2013) 语言学概论. 商务印书馆, 北京.

  6. [6]   张雅莉 (2005) 浅论谐音与中国传统文化.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 224-225.

  7. [7]   于全有 (2005) 谐音与民俗文化. 课外语文, 11.

  8. [8]   陈煜 (2005) 谐音文化的语用价值. 山东社会科学, 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