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 06  No. 04 ( 2018 ), Article ID: 27674 , 4 pages
10.12677/CnC.2018.64006

The Role of Masks from the Ancient Form

Leyang Pu

Chinese Culture Colleg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Email: puleyang@foxmail.com

Received: Nov. 1st, 2018; accepted: Nov. 15th, 2018; published: Nov. 22nd, 2018

ABSTRACT

As a mysterious artifact, the mask has the meaning of “playing ghosts”, “wearing masks during execution” and “performance, entertainment” in the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status of the mask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th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ghosts and gods in the sacrifices, the symbol of the majestic power in the penalty, and the props in the entertainment performance. Th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cognitive ability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Keywords:Mask, Ancient Writings, Sacrifice, Power, Entertainment

从古文字形看面具的作用

蒲乐洋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

Email: puleyang@foxmail.com

收稿日期:2018年11月1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15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2日

摘 要

面具作为一种富有神秘色彩的器物,在古文字义字形中,带有“面具”这一象形符号的字具有“扮演鬼神”、“戴面具行刑”以及“表演、娱乐”的含义。由此可见面具地位经历了祭祀中与鬼神交流的媒介、刑罚中威严权力的象征以及娱乐表演中的道具三个阶段。这与人们的认知能力、文化的发展程度是息息相关的。

关键词 :面具,古文字,祭祀,权力,娱乐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古文字中,“面具”作为一种象形符号频繁出现。可见其在上古时期的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古文文字形入手,对其含义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对面具的具体文化功能做进一步的了解。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面具是一种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事物,它融合了历史、宗教、艺术、风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带有特定的象征意味。面具的应用经历了从“驱鬼怪,逐瘟疫”的祭祀仪式,到乐舞百戏和战争,再向戏剧伎艺发展的不断变化,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化,以至演变为一种“面具文化”。

2. 具宗教巫术色彩的“面具”

中国的面具文化滥觞于无文字记载的旧石器时代,是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象征。它起源于人类的狩猎活动和装扮文化,但更主要的还是作为祭祀时扮演鬼神的道具出现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它的产生即是出于避疫驱邪的需要。上古时代,人们对瘟疫和疾病缺乏正确认识,认为是鬼神作祟,以驱鬼或求神解祟为目的的“傩”仪式就成为了主要的解决方法。在仪式中,面具是不可或缺的道具。其造型多凶恶狰狞,是为了装扮成凶神猛兽的模样,起到震慑凶鬼的作用,称作“倛”,甲骨文的“倛”字,形如人头戴倛形,眼目为方形,耳上有环。《周礼》中记载的驱鬼巫师“方相氏”的形象:“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其外形神态具有狰狞化的特征 [1] 。在古文字中,具有“扮演鬼神”含义的字,往往含有“面具”这个象形符号,这正证明了面具在祭祀活动中的作用。如“畏”字,形如巫师头戴面具,手持魔杖,表演驱邪的舞蹈 [2] ;再如“鬼”字,形如祭祀活动中戴着面具扮演幽灵魔怪的巫师 [3] ,《说文解字》中写道:“鬼,从儿,象鬼头。”“鬼头”正是指甲骨文中“面具”这个象形符号。另外,由“鬼”字衍生出的“魅”,是在戴着面具的巫师头部前加指示符号,表示祭祀时巫师扮演的精灵挥泪如雨,真切感人 [4] 。由此可见面具在祭祀活动中往往起到扮演鬼神的作用,人们通过以面具为道具和媒介的扮演,来实现与鬼神的交流,达到与鬼神某种意义上的统一。“在各种仪式中,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图腾的载体,巫师的法器,巫师戴上面具,就意味着神灵的护体和保佑,获得了超自然的威力,成为沟通人与鬼神的桥梁,神灵的使者和代言人” [5] 。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原始的祭仪变成庄严的仪式,到了周代,傩仪融合了祈求与驱除双重意义,将幻面崇拜与驱除巫术相结合,借助幻面的咒术力量驱除鬼疾,傩仪形成制度,被纳入“礼”的范畴 [6] 。面具作为仪式中一种极为重要的巫术工具,其地位在不断上升,内涵也在不断深化。

3. 政治意味更浓的“面具”

由于在祭祀中被广泛应用,面具在想象中被赋予了巨大的原始力量,带上了神秘、恐怖、威吓、超自然的色彩;另外,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祭祀从对以神灵为代表的自然力崇拜,逐渐与政权合一,政治色彩日益浓厚,因此面具从宗教道具演化为威严和权力的象征。其实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面具就有了政治权威象征的意味,巫师既是人间与鬼神的沟通使者,也是部落的管理者,面具是其身份的象征和信物。

在主持审判和刑罚的时候,主持者或行刑人都要戴上面具,既有出于避免报复的考虑,又能借面具来显示公正和权威,同时面具的狞恶形象也能对犯人有威慑作用。最后一点也应用于后世的战争中,例如“面涅将军”狄青、兰陵王高长恭在与敌军交战都惯于佩戴凶恶狰狞的面具,威慑对手。在古文字中,“面具”这个象形符号也与“行刑”有关,例如异的合并字“異”,犹如一个人双手将面具戴在头上,表示戴上面具主持活祭或行刑。而当“異”字“戴面具行刑”的本义消失之后,在原字基础上加上“土”和“戈”,另造“戴”字代替,即表示古代行刑者用面具将面部遮住,以免遭报复 [7] 。由此可见,面具巫术和宗教方面的意义正在逐渐被消解,而具有了更明显的政治含义。

4. 娱乐功能增强的“面具”

随着生产力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面具背后神圣的宗教意义、威严的政治意义都渐渐淡化,而更偏重于娱乐的功能。原始巫术与歌、舞、乐是密不可分的,在祭祀的过程中,往往要夹杂模拟表演的成分,比如将神的功绩、来历说唱一番,并配以简单的音乐、舞蹈 [5] 。巫术的特点即是以人的行为再现自然,正是由于其模仿模拟活动的特点,既表现人们对现实的观察、认识和期待,又再现现实的真实场景,所以巫术也成为艺术的源头之一,凝结了艺术活动,创造了艺术历史,推动了艺术发展 [6] 。由此宗教仪式向这一方向发展,具有了艺术和娱乐的功能。面具作为宗教仪式的重要工具,也就带上了娱乐的色彩,成为舞蹈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到汉代,楚文化影响深远,假形面具的歌舞表演相当流行,假形假面为百戏常用的化装手段 [2] 。宋代以后,假面歌舞百戏社火十分发达,宋代西南地区的面具雕刻亦十分发达。及至明清两代,面具活动都极为兴盛。据研究川剧变脸和清时的傩戏换脸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如出一辙,若确实的话,面具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可谓是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古文字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面具”变为“表演道具”的证明:“禺”在金文中写为,表示手持面具进行舞蹈、表演 [1] 。并且由“禺”作为形旁和声旁的一系列字都有“表演、娱乐”的含义:例如篆文的“偶”字,由表示“杂耍艺人”的和表示“手持面具娱乐”的组成,其本义即是指傀儡戏中艺人利用绳线操作进行表演的假人道具;金文中的“寓”字,由表示“房屋”的,和表示“手持面具娱乐”的“禺”组成,意为古代贵族休闲娱乐的居所;金文中的“愚”字,由表示“手持面具、装神扮鬼”的“禺”,和表示“迷惑”的“心”组成,其本义为欺弄不知情者;早期金文中的“遇”字,则是由表示“居所”的“寓”和表示“前行”的组成,意为客人未经邀约而到访。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即金文中的“隅”字。隅,由表示“山地”的“阜”和表示“手持面具进行遮挡”的禺组成,其本义为地势隐蔽的山角 [1] 。形旁看似与娱乐表演无关,实际上却是有内在联系的:歌舞表演的过程中,戴上面具来扮演其中形象,即是对自我形象的掩盖和遮蔽。通过对以上字形字义的分析和归纳可以发现,“戴面具”成为了表演和娱乐的一个环节,面具也就由祭祀器具、权力象征转变为表演道具。在这一方面,面具的功能得到了传承,传统戏剧中的脸谱即由面具发展而来,减少了夸张和想象的成分,而通过加入面部活动和神态变化来增强表现力。戴面具的戏剧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发展成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7] 。

在古文字义字形中,带有“面具”这一象形符号的字具有“扮演鬼神”、“戴面具行刑”以及“表演、娱乐”的含义,由此可以看出面具的意义经历了“驱邪器物”、“权力象征”、“娱乐道具”三个阶段,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的认识经历了从“崇拜”到“利用”再到“欣赏”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反映出古文字和古代文化的密切关系:上古文化的发展为古文字提供了新的材料,赋予了文字新的含义;古文字同时也记录了社会发展变化,对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文章引用

蒲乐洋. 从古文字形看面具的作用
The Role of Masks from the Ancient Form[J]. 国学, 2018, 06(04): 38-41. https://doi.org/10.12677/CnC.2018.64006

参考文献

  1. 1. 詹鄞鑫. 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

  2. 2. 象形字典网站[EB/OL]. http://www.vividict.com

  3. 3. 段微, 石昆. 傩•傩面•傩祭•傩文化[N]. 中国文物报, 2003-06-04(5).

  4. 4. 张凌云, 王铁中. 浅谈古代面具的功能化转向[J]. 美术大观, 2007(7): 74.

  5. 5. 宋继东. 傩面具的渊源、发展及进化[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3, 23(1): 49.

  6. 6. 向云驹. 论面具[J]. 民族艺术, 2005(4): 37-44.

  7. 7. 徐培玲. 中国面具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征[J]. 教育艺术, 2006(9): 32-34.

期刊菜单